登陆注册
29209700000012

第12章

论。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开曰。此辨列也。然此八识圣教大宗。先德皆有章门广释。今开略论未可文繁。就要而明十门分别。一释名显体。二心所相应。三所缘境界。四诸分行相。五诸量同异。六诸受有无。七所依多少。八所缘所阙。九能所熏异。十断常体殊。此十义门诸论虽说。而唯识论具而且明。今者多依唯识文释。初显名体复有四句。或有教说通中别名。八虽通名为心意识。依相增说心意识殊。第八名心。集诸法种起诸法故。第七名意。性审思量为我相故。前六名识。了境相粗胜余识故。此于通中显此别名。或有教说别中别名。且前六识虽别名识。依根境用各立三名。依根方名名眼识等。眼之识故并依主释。随境立名名色识等。识有色故并有财释。随用立名名见识等。见即识故并持业释。今此论说随根立名而不随境立识名者。随根立名具五义故。五谓依发属助如根。一依眼之识故名眼识。要根不坏依眼识生。纵色现前盲不见故。二眼所发识故名眼识。如病损眼识并见黄。不由色坏识谬见故。三属眼之识故名眼识。眼识种子随眼种生。不随色种眼识生故。四助眼之识故名眼识。由识合根有所领受。根有损益非由色故。五如眼之识故名眼识。如根能照定是有情。色于是中非决定故。眼识既尔。余识准之。随境立名。虽顺识义。但依五根未自在说。若自在位诸根互用。一根发识缘一切境。即令六识有杂乱过。随用立名当知亦尔。但所随根无相滥失。又第六识楞伽经中更立别名分别事识。分别内外种种事故。起信论中名分离识。别依六根取六境故。其第七识通中别名名末那者。此译名意。恒审思量为性相故。此名何异第六意识。此持业释如藏识名。识即意故。彼依主释如眼识名。识异意故。此意别名复有三种。一补特伽罗我见相应名染污意。二法我见相应名有覆意。三平等性智相应名清净意。初通一切异生相续二乘有学七地已前一类菩萨有漏心位。彼缘阿赖耶识起补特伽罗我见。次通一切异生声闻独觉相续一切菩萨法空智果不现前位。彼缘异熟识起法我见。后通一切如来相续菩萨见道及修道中法空智果现在前位。彼缘无垢识等起平等性智。其第八识差别名者。此依位别有三种名。一名阿赖耶此译名藏。能藏所藏执藏义故。谓前七识皆从种生。因果体相不可定异。即揽此种为第八识。七识皆为此识所摄。摄藏诸法于自体中故名能藏。诸识种子七识所熏。是彼气分不离七识。既揽种子为第八识。种子是前七识所摄。藏自体于诸法之中故名所藏。从无始来任运相续。似一似常以实我相。故第七识恒执为我。我见所摄故名执藏。藏是业用。识即是体。藏即是识持业释也。此名唯在异生有学。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杂染法执藏义故。故赖耶名依执藏说以前二义通后位故。由是此名过失最重。最初舍故此中偏说。二名毗播迦。此名异熟识。谓此识体性唯无记。乃是能引善不善业界趣生等生死果体。名异熟者。异时而熟。变异而熟。异类而熟。具此三义故名异熟。若前二义名异熟者。前七识等亦得此名。因时异果。由因变异而果方熟。义皆遍故。依后一义名异熟者。唯第八识独得此名。以善恶因感无记果。异类熟义非余识故。异义通因。熟唯在果。果熟有二。种子现行。若异属因是异之熟。若异属果异即是熟。异熟即识熟属现行。异熟之识熟属种子。故余转识不得此名。此名唯在异生二乘诸菩萨位。非如来地犹有异熟无记法故。三名阿末罗。此名无垢识。最极清净广大殊胜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无垢即识持业释也。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二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此等皆是别中别名。或有教立别中通名。其前六识通名受用。受用六尘生苦果故。杂集论中名生起识。数从本识而生起故。若兼第七通名转识。见道等中有间转故。若第八识通前三名。及一切位有四种名。或名根本识。是前七识染净诸法生根本故。或名阿陀那。执持种子及诸色根令不坏故。或名所知依。能与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或名种子识。能遍任持世出世间诸种子故。此等并是别中通名。或有教说通中通名。谓即此前别中通名。更通名为心意识故。此前通义通名心者。缘虑集起。通诸识故。故前标云。心法有八。或通诸义皆名为意。皆有能生依止义故。故处门中通名意处。或此诸义通名为识。皆能了别诸境相故。故五蕴中皆识蕴摄。而论列中并名识也。小乘通依三世眼等。未来名心。积集义故。入现名识。能了别故。过去名意。开导依故。心起必有心所相应。随心性类与彼俱起。谓八识性有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能于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益。非于他世故不名善。能于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于善不善损益事中不可记别故名无记。若性染污能蔽于心障碍圣道故名有覆。若非染污不能蔽心不障圣道故名无覆。第八唯是无覆无记。以此识是异熟性故。异熟若是善染污者。流转还灭应不得成。又此识是善染依故。若善染者互相违故。应不与二俱作所依。又此识是所熏性故。若善染者如极香臭应不受熏。无所熏故染净因果俱不成立。既信贪等是唯善染。故与此识定不相应。恶作等四无记别境性者有间断故亦不相应。其别境五缘别别境。谓欲希望所乐事转。此识任运无所希望胜解即持决定事转。此识瞢昧无所印持。念唯明记曾习事转。此识昧劣不能明记。定能令心专注一趣。此识任运刹那别缘。慧唯简择德等事转。此识微昧不能简择。故此不与别境相应。其触作意受相思五。以是遍行心所法故。若无此五心必不生。无触受等不名心故。其遍行相后当广说。第七唯是有覆无记。性是染污障碍圣道隐蔽自心故名有覆。一类内执不起此世他世损益故名无记。故唯十八心所相应。谓触等五。别境中慧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八大随惑。意与遍行定相应故。执我法者必有慧故。愚于我相迷无我故。于非我法妄计度故。恃所执我生高举故。于所执我深耽着故。八大随惑遍染心故。何故此识无余心所。我见常起无余见故。无一心中有二慧故。慧与我见义用别故。由见审决不犹豫故。爱所执我不憎恚故。恒缘合境无希望故。恒缘定事无印持故。恒缘现境无记忆故。刹那别缘不专一故。善唯是净。此染污故。小十粗猛。此审细故。中二不善。此无记故。恒缘定境非悔先故。眠依外缘。此内起故。寻伺粗细此一类故。故唯十八心所相应。第六意识通一切性。具诸分别内外门转。于损益性皆可记故。所起染污虽为定伏。性非损益障圣道故。满业所招异熟果心性非染污。不障道故。故容一切心所相应。虽非一时一切俱起。随起三性即彼相应。眼等五识随外门转。亦同意识通其四性。由无计度随念分别。唯三十四心所相应。谓五遍行及五别境。十一善法三本烦恼。中二大八十随烦恼。触等遍与心相应故。能微劣缘别别境故。亦有翻染诸善法故。有贪嗔痴不善根故。无惭无愧通不善故。掉举等八遍染心故。所余心所何不相应。由称量等起慢等故。小十粗猛此微劣故。追悔睡眠非五法故。寻伺是意不共法故。此随因中三性位说。若在果位皆无漏善。与二十一心所相应。遍行别境及善十一。与一切心恒相应故。常乐证知所观境故。于所观境恒印持故。于曾受境恒明记故。世尊无有不定心故。于一切法常决择故。极净信等常相应故。无染污故无散动故。非不定等心所相应。既随此等心所相应。于所缘境亦有宽狭。因中五识唯缘色等五尘假实。如下所明。而五识缘有其二说。有说五识但缘实境。由任运而起不待名言。及待此余根境起故。其长短等诸余假色。要待名言及余所起。是故不缘长等假色。有说五识亦缘假境。以长短等亦色处收。故眼识缘不违于理。然缘假时心缘于实。缘实之时不缘于假。实不依假。假依实故。第六意识缘一切境。具三七等一切分别。了别识中最为胜故。若第七识唯缘第八见分为我。不缘相分。识中种子及相应法以为我所。我我所执不俱起故。以此识俱萨迦耶见任运一类恒相续生。无容别起我所执故。有处说执我我所者。以执此识是我之我。故于一见义说二言。其第八识虽微细故所缘行相俱不可知。由因缘力自体生时。内变执受种子色根。外变所依器世界相。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仗之而得起故。若有****具三所缘。无色界中唯缘种子不变心等为所缘者。有漏识变略有二种。一随因缘势力故变。二随分别势力故变。初必有用。后但为境。异熟识变但随因缘所变色等必有实用。若变心等便为无用。相分心等不能缘故。须彼实用别从此生。是故第八不缘心等。若以此识缘七识种。摄末归本亦得名缘。但依现行则无缘义。此等皆依有漏位说。若无漏位四智相应。遍缘真俗一切境界。不尔佛果非遍知故。此诸境相皆自心变。实不离心。是心分故。然此心分总有四种。一者相分。二者见分。三者自证分。四证自证分。谓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彼相应法应知亦然。似所缘相说名相分。似能缘相说名见分。若心心所无所缘相。应不能缘自所缘境。或应一一能缘一切。自境如余。余如自故。若心心所无能缘相。应不能缘。如虚空等。或虚空等亦是能缘。故知必有相见二分。相分是所缘。见分名行相。相见必有所依自体。即此自体名自证分。此若无者无自证分。应不自忆心心所法。如不曾受境必不能忆故。相见应无所依体故。所量能量无量果故。故知必有此自证分。心分既同必合相证。若无第四谁证第三 故应更有证自证分。此是第三自证分果。诸能量者必有果故。不应见分为第三果。见分或时非量摄故。证自体者必现量故。若尔应更立第五分。是则复有无穷之失。答但是第三却证第四。皆是现量得相证故。初二是外。后二是内。初唯所缘。后三通二。非即非离皆不离心。具所能缘无无穷过。此有漏识四分皆通。若无漏心有无不定。谓正体智见有相无缘。真之智必有见故。若无见分应不能缘。宁可说为缘真如智。勿真如性亦名能缘故。应许此定有见分。虽有见分而无分别。说无相取不取相故。虽无相分而可说此。带如相起不离如故。如自证分缘见分时。不变而缘。此亦应尔。变而缘者便非亲证。如后得智有境相故。若后得智二分皆有。说此智品有分别故。说此思唯似真如相。不见真实真如相故。分别诸法自共相等。观诸有情为说法故。若后二分二智虽通。缘用有无则各差别。谓根本智即不相缘。若后得智有相缘用。有相无相二用别故。是谓略说四分之义。而前所说诸识境相。应知即是识之相分。是心分故非即离心。离心心所皆有四分。而能量境则有差别。谓八识量总有三种。一者现量。现谓现前。量谓量度。谓于现前明了色等。不迷乱相而得了知。离诸名言种类分别照镜明白。故名现量。现即是量持业释也。二者比量。比谓比类。量义同前。谓于不现在前色等。而藉众相于所观义有正智生。了知有大或无常等。是名比量。比即是量亦持业释。三者非量。谓若有境非可现知明白而照。亦非众缘而可比度。境体实无非可量度。于非量处而起心量。故名非量。故非六释。然此三量皆约心论。不约境说。非能量故。故八识中五八二识唯是现量。由无计度随念分别。但于境界任运转故。若末那识唯是非量。缘第八识执为我法。于非我法而横计故。若第六识通有三量。具自性等一切分别。能遍了知一切境故。故四分中初之相分唯是所量。后三通二。次之见分通其三量。其后二分唯是现量。证自体者必现量故。此依因位八识而说。若依果位亦有差别。谓正体智一切现量。若后得智亦通三量。缘自共相一切境故。既量境相应领顺违。此领受相略有三种。领违境相逼迫身心说名苦受。领顺境相适悦身心说名乐受。领中容境相于身于心非逼非悦名不苦不乐受。于苦乐中复各分二。所谓苦忧喜乐别故。逼悦身心相各异故。由无分别有分别故。尤重轻微有差别故。不苦不乐不分二者。非适非悦相无异故。无分别故平等转故。诸适悦受五识相应恒名为乐。意识相应名喜名乐。若在欲界初二静虑近分名喜。但悦心故。若在初二静虑根本名乐名喜。悦身心故。第三静虑根本名乐。安静尤重无分别故。诸逼迫受五识相应恒名为苦。意识相应名忧名苦。人天中者恒名为忧。由有分别非尤重故。傍生鬼界名忧名苦。杂受纯受有轻重故。捺落迦中唯名为苦。纯受尤重无分别故。除此余位不苦不乐。若身若心皆名为舍。或在第四静虑近分根本已上并名舍者。平等转故。离变异受不动地故。若身若心无别相故。故知六识三受容俱。得自在位唯喜乐舍。诸佛已断苦忧事故。若第七识从无始来任运一类。缘内执我恒无转易。与变异受不俱起故。其第八识极不明了。不能分别违顺境相。微细一类相续转故。故皆唯与舍受相应。虽在果位亦唯舍受。任运恒时平等转故。虽此诸义依心心所。而心心所皆有所依。然彼所依总有三种。一因缘依。谓自种子。诸有为法皆托此依。离自因缘必不生故。然种自类因果不俱。种现相生决定俱有。犹如束芦俱持而有。如是八识及诸心所。定各别有种子所依。二增上缘依。谓内六处。诸心心所皆托此依。离俱有根必不转故。于中五识有四所依。谓五色根六七八识。随阙一种必不生故。同境分别染净根本所依异故。第六意识俱有所依但有二种。谓七八识。随阙一种必不生故。不共根本所依异故。若末那识俱有所依但有一种。谓阿赖耶。藏识若无必不转故。阿赖耶识俱有所依亦有一种。谓末那识。染意若无必不转故。说眼识等十缘等者。依与所依义相杂说。依谓一切有生灭法扙因托缘而得生住。诸所扙托皆说为依。如王与臣互相依等。若法决定有境为主。令心心所取自所缘。乃是所依。即内六处。此但如王非如臣等。故俱有依但唯尔所。三等无间缘依。谓前灭意。诸心心所皆托此依。离开导根必不起故。要有缘法为主能作等无间缘。此于后生心心所法开避引导。此但属心非心所等。若此与彼无俱起义。说此于彼有开导力。一身八识既容俱起。故唯自类为开导依。小乘不许六识并生。随一起时即名为识。随起而灭即名为意。故许互作等无间缘。故大乘宗唯取自类。自类必无俱起义故。虽心心所异类并生。而互相应和合似一。定俱生灭事业必同。一开导时余亦开导。虽能开导而不名依。于所引生无主义故。此与四缘义有别者。一者因缘。为有为法亲辨自果。此体有二。一者种子。二者现行。种子者。谓本识中善染无记诸界地等功能差别。能引次后自类功能。及起同时自类现果。此唯望彼是因缘性。即三依中初所依义。彼望现识为种子依。此兼后种为因缘性。现行者。谓七转识及彼相应。所变相见性界地等。除佛果善极劣无记。余熏本识生自类种。此唯望彼是因缘性。三所依中都无此义。现行同类展转相望皆非因缘。自种生故。二等无间缘。谓八现识及彼心所。前聚于后自类无间等而开导令彼定生多同类种俱时转故。知不相应非此缘摄。除入无余最后一念极微劣故。又无当起等无间法。故非此缘。余八识聚三界九地上下死生有漏无漏。随其所应互相开导。故皆得作等无间缘。即三依中开导依义。三所缘缘。谓若有法是带己相。心或相应所虑所托。此体有二。一亲二疏。若与能缘体不相离。是见分等内所虑托。应知彼是亲所缘缘。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应知彼是疏所缘缘。亲所缘缘能缘皆有。离内所虑托必不生故。疏所缘缘能缘或有。离外所虑托亦得生故。由是八识及诸心所。各各定有亲所缘缘。疏所缘缘有无不定。若前五识粗钝劣故。及第七识是俱生故。未转依位必扙外质故。皆定有疏所缘缘。若第六识行相猛利。于一切位能自在转。若第八识所变身土。可互受用更互为质。所变根种于他有情无受用理。不互为质。及五七识已转依位。所杖外质或有或无。疏所缘缘有无不定。此就诸识当体而说。若依相望有无不定。恐文增广略而不述。三所依中都无此义。四增上缘。谓若有法有胜势用。能于余法或顺或违。虽前三缘亦是增上。而今第四除彼取余。为显诸缘有差别故。此顺违相于四处转。生住成得四事别故。然增上用随事虽多。而胜显者唯二十二。应知即是二十二根。此即摄彼三所依中俱有依义。此义宽故。是故八识更互为缘。有力无力义皆通故。初因缘中种子义者。种子即是习气异名。习气必由熏习而有。依何义故立熏习名。能熏所熏各具四义。令种子生长故名熏习。何等名为能熏四义。一有生灭。若法非常能有作用生长习气。乃是能熏。此遮无为。前后不变无生长用故非能熏。二有胜用。若有生灭势力增盛能引习气。乃是能熏。此遮异熟心心所等。势力羸劣故非能熏。三有增减。若有胜用可增可减摄垣习气。乃是能熏。此遮佛果。圆满善法无增无减故非能熏。彼若能熏便非圆满。前后佛果应有胜劣。四与所熏和合而转。若与所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乃是能熏。此遮他身。刹那前后无和合义故非能熏。唯七转识及彼心所有胜势用而增减者。具此四义可是能熏。何等名为所熏四义。一坚住性。若法始终一类相续能受习气。乃是所熏。此遮转识及声风等。性不坚住故非所熏。二无记性。若法平等无所违逆能容习气。乃是所熏。此遮善染。势力强盛无所容纳故非所熏。由此如来第八净识唯带旧种非新受熏。三可熏性。若法自在性非坚密能受习气。乃是所熏。此遮心所及无为法。依他坚密故非所熏。四与能熏共和合性。若与能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乃是所熏。此遮他身。刹那前后无和合义故非所熏。唯异熟识具此四义可是所熏。非心所等。若尔第八种是谁熏。第八唯是所熏识故。答。即前七识而与熏生。说熏成彼相见种故。谓前五识所起相分托第八识相分而生。故与第八熏相分种。若第七识托第八识见分而生。故与第八熏见分种。其第六识具缘第八所有相见熏相见种。此既无始常熏不绝。故无始来有异熟种。若尔第八非唯无记。能熏七识通三性故。答。所扙本质是无记故。所起相分非善恶故。故所熏种性唯无记。更有问答。恐繁止之。熏习虽齐藉缘不等。故令八识断常有殊。谓八识缘总有十种。一总共所依缘。即通依根。彼现行识依种识故。二染净所依缘。即染净根。缘染净事依彼转故。三分别所依缘。即分别根。依分别心缘色等故。四不共所依缘。即五色根。要俱有根识方生故。五亲辨自体缘。谓即种子。要亲从种生识体故。六惊动令起缘。谓即作意。于所引心有警能故。七所托牵引缘。谓所缘境。有境界牵识方生故。八开导令起缘。谓前念识将灭能引后念起故。九非碍令起缘。谓即虚空。若有碍者不能了故。十照了令见缘。谓即光明。以于闇中不能见故。此中眼识具有十缘。随阙一种必不生故。耳具九缘。谓除光明。以于闇中亦能闻故。鼻舌身三具有八缘。皆除空者。合中知故。第六意识唯具六缘。除五色根。不依彼故。除分别根。即自体故。若第八识具有五缘。除第六识及通依根。第八不依间断识故。自体不可依自体故。若第七识唯具四缘。除所缘境。以彼所缘即所依根无别体故。说依彼转而缘彼故。藉缘多少断常有殊。由此三界通局亦异。谓前五识行相粗动。不能思虑唯外门转。起藉多缘。所藉众缘时多不具故。起时少间断时多。若鼻舌识唯欲界系。色无香味无段食故。眼等三识不通无色。厌色生彼天。无色根境故。虽有定果色无业果色故。设至佛果成所作智相应净识亦有间断。所缘俗境有断灭故。第六意识虽亦粗动。自能思虑内外门转 不藉多缘。而所藉缘无时不具。应一切时常能现起。亦通三界一切地行。由违缘故。五位断灭。故起时多不起时少。五位者何生无想天。即下所说无相异熟。及无想定灭受想定。睡眠闷绝。五位名义如下所明。若至佛果妙观察智相应净识常无间断。于一切时观真俗故。若第七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恒无间断。亦通三界一切地中。与赖耶等为所依故。然于三位而有转易。谓阿罗汉及灭尽定。出世道中而无染分净分。末那亦无间断。平等性智常相应起。恒缘平等真俗理故。若第八识于有漏位。三界九地恒转如流。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暴流因果法尔。非断非常是缘起理。故与趣生而为报体。乃通三界一切地中。由漏无漏三位名殊。随其名体有舍不舍。谓于二乘无学果位菩萨七地舍赖耶名异熟识体。菩萨将得菩提时舍。声闻独觉入无余依涅盘时舍。无垢识体无有舍时。大圆镜智常相应故。诸善法影常现前故。利乐有情无尽期故。然八识义差别无边。恐文繁广略示纲要

同类推荐
  • 岫岩志略

    岫岩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刘氏菊谱

    刘氏菊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清石壁记

    太清石壁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明御制玄教乐章

    大明御制玄教乐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唐梵文字

    唐梵文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清一大陆

    清一大陆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清一大陆的世界
  • 坏到骨子里的反派大师兄

    坏到骨子里的反派大师兄

    混元太极神拳掌门人马宗师,扬言要用接化发,打断李长生鼻梁骨时,该如何平息马宗师的怒火?当然是跪地磕头乞求保留全尸了!小师妹被废柴小子逼婚怎么办?当然是绳子一捆送上花轿,拱手相让了。打住!以上都不可能!我,李长生,魔道圣子!坏到骨子里的反派大师兄!修为通天,两面三刀,心狠手辣,不择手段,无所不为,睚眦之仇必报!又岂会迎合他人?师弟:背后有大师兄罩着,这种欺男霸女,狗仗人势的感觉太爽了!师妹: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名门正道:李长生不死,我等如芒在背,夜不能寐,寝食难安!佛陀:长生施主是我见过最正派的魔道中人。法海:大胆妖孽,雕虫小技,竟敢长在生施主面前班门弄斧!大威天龙!李长生:你们不修仙吗?这么有闲工夫?天天围着我转干什么?Q群:1125341057
  • 阴阳血脉

    阴阳血脉

    一位有奇异血脉的孤儿的故事。ps:本故事中的一切全为虚假。
  • 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本书内容包括:投资基金基本概念、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基金、如何寻找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投资技巧、入市前的准备、选股、选时与操盘、投资策略、学习炒股高手的绝密技巧等。
  • 国学高手在都市

    国学高手在都市

    从山上下来的少年,意外成为国学老师,正经与随性的气质,完美结合,让他在都市中,如鱼得水!
  • 风流王爷清白妃

    风流王爷清白妃

    【女频三组B班签约作品】你荒淫无道,我洁身自好!你为夺皇权手沾血腥只求青史留名,我为解谜题穿越乱世哪怕踽踽独行。也曾策马狂奔青春飞扬,终不免心狠手辣机关算尽,也曾放歌山野不谙心计,终不免口蜜腹剑笑里藏刀。是金国王妃,是南宋帝姬,还是西夏郡主?三国交战,君心向谁?看一抹游魂如何查身世、破疑局、斗众男、定天下!**********************************************************************************************************************喜欢本书的亲们,或者想和知非交流的,欢迎加群:72306361敲门砖:任何一个男生角色的名字哈哈,知非等着大家~~
  • 傻子的燃情岁月

    傻子的燃情岁月

    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化身傻子,穿越回了那个热情似火的年代,替傻子报恩,也替傻子报仇。好人面前,他是好人姚远。坏人面前,他就是犯浑耍横,明面是傻子,暗地里诡计多端的姚大傻……书友群:145206126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朕真的只想败国

    朕真的只想败国

    云霆十年,帝崩于阿房宫三圣庙,乘龙之时望三圣大呼:予汝同!继位之君改三圣庙为四圣庙,是为夏桀、商纣、周幽、楚武四圣以张孝道。
  • 劫石前传

    劫石前传

    从小被种下天诡之术,遭到各方势力的争夺,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陈叶,遇到了星际旅途的荷昇,当荷昇重新给他选择的自由的时候,陈叶却无法选择,因为他早已忘记了自己。他将如何填写自己的人生,他又将能否找到突破常规的人生意义?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对自己做着选择,然而所有的选择加起来又会不会是自己想选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