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31200000015

第15章 方言特色拾零

汉语以地域方言众多著称。从南到北的各地方言尽管都是汉语历史发展的产物,但由于种种影响方言发展的内外因素,使今天南北各地方言中具有许多独具一格、与众不同的特点。过去由于调查不够,许多方言现象未被发掘出来,一些听起来很有特色的方言土语,人们难明真相,总觉得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经过近几十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的方言调查,形形色色的方言现象逐渐浮现出来,许多前所未见的方言特征令人眼花缭乱,使长期以来人们对汉语的传统认识也不得不作必要的修正。要全面地叙述汉语方言的特色,哪怕是最简单的“略述”,也足以写成厚厚的巨册。这里我们不妨利用短短的篇幅,就一些突出的方面说说,蜻蜓点水,“拾零”罢了。

首先想略为介绍一下汉语方言分区的情况。从20世纪20年代我国语言学家开始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方法对汉语方言进行调查研究以来,他们主要根据方言的特点对为数众多的现代汉语方言进行过不同的分区。早期几位语言学大师的分区分别是:30年代李方桂把汉语方言分为北方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吴语、赣客家话、闽语、粤语和湘语八区;赵元任于40年代对他早在1934年提出过的九区说进行了修改,最终将汉语方言分为广州方言,客赣方言,厦门—汕头方言,福州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北方官话——黄河流域及东北地区,南方官话——汉口与南京之间,西南官话——四川、云南、贵州、广西一部分、湖北一部分等九区;王力在40年代编写《中国语文讲话》时,将李、赵的八区、九区先概括为五大方言——官话、吴语、闽语、粤语和客家话,然后再在五大方言下面细分若干系。进入50年代,随着方言调查的开展,人们对汉语方言的了解日益加深,汉语方言的分区有了新的进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丁声树、李荣于1955年提出的“八大方言”说。八大方言是指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南方言和闽北方言。此后,这一分区在国内一直为各种汉语教科书所沿用。到了80年代初,随着方言调查的进一步蓬勃开展,鉴于八大方言中的闽南、闽北分列两区未能如实反映闽语内部的严重分歧,方言学家们又萌发了不如先将闽南、闽北合而为一,再在下位层次细分若干闽语“次方言”的想法,于是就又有了“汉语七大方言”之说。笔者的《现代汉语方言》(1981)一书首先采用“七大方言”系统,即将八大方言中的闽南、闽北合为一个“闽方言”。此后陆续有一些现代汉语教材以七大汉语方言代替了八大汉语方言,而1987年出版的、由季羡林教授担任主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在相关的条目中也采用了“七大方言”说。其后李荣等在80年代后期编纂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又将七大方言改为十大方言,即在七大方言基础上增加北方的“晋语”、安徽的“徽语”和广西的“平话”三个方言区。但十区说迄今还未能得到语言学界的普遍认同,当前汉语方言的分区使用最多的仍是“七大方言”说。由教育部推荐作为全国大学使用教材的《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詹伯慧主编)就一直沿用汉语方言七区说。

不同的方言区有各自不同的语言特色,同一方言区中的不同地点方言也可能出现一些独具个性的语言特色。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各呈异彩!下面略举数端,以见一斑。

语音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声调的差别,各地方言声调数目多少不一。北方方言声调较少,一般以4至5个声调为主,大多缺少入声,个别地方甚至少到只有3个声调(如银川、天水);南方方言声调较多,一般都有入声,以6至8个最为普遍,唯有粤语声调多达9至10个,香港和广州都是9个声调,而广西南部某些地方的粤语,如玉林、博白等地,则多达10个声调。我们常听到有人说,用粤语读唐诗比较好听,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正因为当代粤音较多保留了中古时期的音韵系统,声调方面又完整地承传了古代的平上去入系统,唐诗押韵讲究平仄,用完整保留平上去入系统的粤语来朗读,自然就会悦耳一些。

方言的特色反映在词汇方面尤为突出。南方的吴、粤、闽等方言给人的印象跟北方方言差别很大,突出的表现就在于用词的不同。拿当今的粤语来说,保留了一大批古汉语的词语,吸收了一大批英语的词语,再加上历史上因不同语言接触而带来的一些源自“百越”的词语,这样就拼凑成了与众不同的三不像“大拼盘”。单拿保存古词古义来说,今天粤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生活用语“饮”(喝)、“行”(走路)、“畀”(给予)、“衫”(衣服)、“睇”(看)、“颈”(脖子)、“翼”(翅膀)、“索”(绳子)、“卒之”(终于)等,不胜枚举。还有许多粤语区民众自造的方言词,如“嘢”(东西)、“餸”(下饭的菜肴)、“嘥”(浪费)、“呖”(能干)等。据统计,粤语的日常用语,与其他方言不同的少说也占粤语词汇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这就难免使不懂粤语的人感到难以沟通了。

我们说方言承载地域文化,方言反映地区风貌、民间习俗乃至心理状态,这在方言词汇中也得到充分的反映。例如粤语中,就有许多反映水乡的词汇,如“圳”、“涌”、“冲”、“滘”、“湾”、“潭”等,用这类带水旁的字作地名的在粤语区到处可见。又如粤语中一些因“避讳”、“禁忌”而形成的词语,也能叫人马上想到这是“粤语”:忌“血”而叫“红”(猪红)、忌“苦”而叫“凉”(凉瓜)、忌“输”音而改“胜”(“通书”改“通胜”)、忌“蚀”音而改“脷”(“猪舌”改“猪脷”)等。某些很典型的“特征词”,甚至叫人一看就可以断定方言的区属。例如,人们一见带“厝”的地名就可以断言该地属于闽方言区。从福建到广东、海南、台湾等地,尽管都有多种方言,但出现“厝”的地方必为闽语区无疑。有趣的是,同一件事物,不同方言的用词不同,往往也是区分方言区属的重要依据。例如,广东境内粤、闽、客家三种方言鼎立,如果“铁锅”叫“鼎”,那肯定属省内的闽语(东部潮汕话或西部雷州话),因为如果是粤语,就会叫做“镬”而不会叫做“鼎”。

方言之间语法的差异相对较小,但还是存在不少令人瞩目的现象。例如,人们常说粤语中有部分表先后次序、数量的状语后置的现象,如“我去先”、“呢学期上多一门课”等;又如双宾语的次序,粤语的特点是指人宾语在后,指物宾语在前(我送本书小刘);还有在名词、动词和量词的配搭上,粤语也明显存在着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如一张刀、一架汽车、一笃屎、一抽锁匙、一单生意、一啖饭、一辘蔗、打一餐、行一匀、做一轮等,都显示出地方特色。据各地方言调查的材料,量词作为汉语语法的一大特色,在各地方言中千差万别,出现了许多令人诧异的现象。例如,客家人用“只”来称人(班上有几多只学生),未免令人感到有点“不恭”,但当地人都这样说,约定俗成,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了。大家都知道汉语中表人的名词和代词可以加“们”表示多数,这个“们”近似英语的s,但又不完全等同于s,关键在于除了表人外,表物就不能出现多数加“们”的现象。可是,经过方言学者的调查,现在竟发现甘肃省的兰州方言和河北省的藁城方言中,就扩大了“们”的使用范围:兰州有“肉们”、“米们”之说,藁城有“树们”、“衣服们”的说法。可见,一经深入调查发掘,方言中各种稀奇古怪的语言现象就都浮现出来了。本文限于篇幅,只能略举数例,意在引起大家注意,汉语方言中蕴藏着许许多多有待调查、有待研究的语言资源,正等待我们去撩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呢!

同类推荐
  • 汉语词汇认知心理研究

    汉语词汇认知心理研究

    本书共分6章,着重对汉语单音节词汇词义识别的内在心理过程进行了研究。
  • 延安颂

    延安颂

    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蒋介石百般阻挠,要以一困二剿三消灭的政策把红军冻死、饿死在陕北。红军于二十一日拂晓打起了直罗镇的枪声,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于二十三日把牛元峰带领的敌军全部歼灭,直罗镇战役大获全胜。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不仅粉碎了敌人对于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而且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 应用文写作主体论

    应用文写作主体论

    应用文是文化的集大成者,承载着人类的文明,见证着人类的进步,反映着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应用文的长河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解读到政治组织的运营、经济活动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变化等,感受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无论截取哪段历史,都可以从应用文中看到各种“影像”。应用文是一种语言工具,具有准确而丰富的表现力,是人们处理公私事务时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它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以及与人们关系的直接性和密切性,是任何文体无法相比的。
  • 西夏地理志

    西夏地理志

    鲁人勇编著的《西夏地理志》是研究西夏地理的学术著作,填补了西夏史籍无地理志的缺憾,对西夏的疆域和边界划分,都城、州县建置,监军司的设置,交通运输,山川河流,在搜集大量文献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予以系统归纳。都城及各州县之下,还列具历史沿革、西夏古迹、物产等与地理相关的内容。尤为可贵的是,对西夏沿边堡寨的具体位置,对照史籍和遗址,参考文物部门和方志界的研究成果,纠正错误,重新予以考订。《西夏地理志》末附录有《北宋沿边军城考》,便于研究人员参考。
  • “濂学”、“象数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濂学”、“象数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热门推荐
  • 异界最强神主

    异界最强神主

    九方天域是一个以武为尊的大陆,风雷殿中,唐闲的仙魂丹成了,天雷将至,渡劫成功过后,竟被好友程云暗算,死前神魂被吃仙魂丹保住,附身在一块神秘玉来到地球。
  • 小姐太败家

    小姐太败家

    冬花觉得,她们家小姐什么都好!人长得好,性情也好,才干也好!她能跟着小姐,实在是三生有幸!但是有一点不好——“冬花,我今天心情很好,咱们去买衣服庆祝一下吧!”“冬花,我今天心情不好,咱们去买衣服压压惊吧!”“冬花,今天天气看起来不错,咱们去……买衣服玩玩吧!”小姐太爱买衣服了!高兴的时候买,不高兴的时候也买,没有高兴或不高兴了,觉得天气不错也算个理由出去买,而且不但要买最好的,还要买最贵的!总之,就是买!买!买!小姐太败家!——就这点不好!这往后谁养得起哟,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聆仙语

    聆仙语

    “什么是剑?”“剑是心中的执念。”“什么是剑魂?”“那是内心不屈的灵魂。”“什么是剑心?”“以剑明心。”“那什么是剑道?”“我手中的剑,便是剑道。”
  • 无夜之名

    无夜之名

    长夜已至。远方是严峻无声的冰冷天幕,和淡淡漂流的白月清辉。有谁漆黑的瞳孔里,映照着斑驳的光和影子。名为纪寒的少年被卷进的一个关于“守夜人”的世界。在前方等待着他的,是未知所带来的惊喜?亦或是早已被谁决定好的命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满宫醉

    满宫醉

    怎样才能从才人爬到皇后的宝座上?方景颐摇了摇头,这是她从未思量过的事情。她入宫的那年天下风波初定,只想求个持盈保泰的活法。但皇帝也摇了摇头:卧榻之侧,只有卿可以酣寝!
  • 七种要素决定人生成败

    七种要素决定人生成败

    一部简约实用的人生哲理手册,一份生动鲜明的人生成功指南。符江先生以多年的青年励志教育思考及数十年的人生体验,从数百场人生励志演讲中精心取材,潜心归纳、提炼出了决定人生成败的7大要素。以生动的故事和轻松的谈话方式,系统而精练地解答了“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为什么成功的总是他,而失败的总是我?”“我怎样才能迈向成功,怎样才能规避失败?”等一系列青年人常有的困惑。航海最需要导航,成功最需要智慧。这是竞争时代每个追求成功的人必做的功课,是每一位企业员工、部队官兵、青年学生、机关职员、谋生创业者必做的功课。
  • 变色的世界

    变色的世界

    也许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什么能够比的上聊斋异志了,毕竟人家是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 奔赴他的未来

    奔赴他的未来

    在三岁的季乖晚在幼儿园遇见方昼时,她觉得,这个男孩子也太善良了趴!在三岁的方昼眼里,这个穿裙子的男孩子哭起来真讨厌。讨厌到,想欺负。当季乖晚知道那个善良的一塌糊涂的小哥哥住隔壁时,她兴冲冲地去敲门。还没开口,门又被关上了。哦,男孩子脾气不好啊。尽管善良的人设崩塌,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再一次对别人下了定义。可!季乖晚就觉得,他——方昼。天下第一可爱!所有褒义词用在他身上,都不够,他是全宇宙。当方昼知道季乖晚是个女孩子时,人设崩塌!那个剪着过耳小短发,整天叫他哥哥的小弟,是女孩!他想,他需要关门冷静冷静。于是义无反顾的关上了门,掉下了失去小老弟的眼泪。他想,他不要去幼儿园了……面对他。不,是她,太困难了!
  • 倾朱颜

    倾朱颜

    岁月静好,只是若没有那么多的国仇家恨,她是否能陪着他看尽花开花落?命运总爱跟人开着不得已的玩笑,当繁华落尽,他们还能否走到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