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97800000007

第7章 生平及创作道路(6)

女儿被害这一打击对李尔是太沉重了,他也在女儿尸首旁边哀伤而死。在此以前,李尔的两个大女儿不仅对父亲不孝,而且对她们自己丈夫也不忠实。她们二人私下都和阴险毒辣的爱德蒙有不可告人的勾搭,甚至姊妹二人还争风吃醋。里根的丈夫康华尔恰于此时死去,里根当即宣布她准备和爱德蒙结婚。高纳里尔一怒之间,把自己亲妹妹里根毒死。这一罪行很快被她丈夫发觉,她丈夫下令把高纳里尔关进监牢,高纳里尔也在狱中自尽。爱德蒙呢,他想当英国国王的阴谋也失败了,在一次决斗中被他哥哥爱德伽刺死。奥本尼公爵在忠实臣子爱德伽、葛罗斯特公爵和肯特伯爵等人的拥戴下,成为英国国王。奥本尼下令举国为李尔王举哀,这出悲剧乃在一片丧礼进行曲中结束。

《李尔王》是一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得很好的杰出悲剧。李尔想三分国土,自己可以轮流在女儿家住这一想法,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他这种不切实际的狂想,再加上他的主观专横,不辨是非,爱听阿谀逢迎的话,对逆耳忠言(不论是他幼女考狄利娅的或忠臣肯特的)极端反感,这一切铸成了他的悲剧。应该说,他在当国王时,是个刚愎自用、昏聩糊涂的昏君,引不起观众或读者的同情。然而,自从他被两个女儿赶出门后,情况变了,地位也变了,他体验了苦难生活的辛酸,也看到了底层人民群众的贫困和凄苦,思想感情逐步起了变化,一步步看到了人世的不公,认识了一些他过去不可能认识的人与事。随着悲剧的发展,人们对他的同情也一步步增加了。李尔是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认识生活的。他自己经过暴风雨的袭击,悲苦无告,才认识了“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的苦难生活,并对这些人有了同情心。李尔在疯了以后,固然说了一些疯言疯语(这是自然的),但同时却说了更多十分清醒、十分透彻、一矢中的、切中时弊的话,发人深省。例如,他说:“褴褛的衣衫遮不住小小的过失;披上锦袍裘服,便可隐匿一切。罪恶镀了金,公道的坚强的枪刺戳在上面也会折断;把它用破烂的布条裹起来,一根小小稻草便可戳破它。”(四幕六场168—171行)这里,李尔对他那个社会金钱与权势之为害的揭露是深刻的。“褴褛的衣衫”代表贫穷,“锦袍裘服”则象征着财富和权势地位。罪恶镀了金,正义以至法律都对它莫可奈何,这就是莎士比亚对他所生长的那个社会的无情揭露。作品所鞭挞的,不仅仅是李尔两个女儿的不孝,也不仅仅是爱德蒙和康华尔等人的各种阴谋诡计及暴政,而是整个社会的伪善以及各种罪行恶德。莎士比亚通过这些反面人物,揭露了封建贵族阶级之腐朽卑污。在这个剧本中,李尔的性格是发展的,当初他那样主观骄横、狂暴任性,后来地位变了,自己经受了苦难生活和精神打击后,取得了教训,看到了自己过去看不到的东西,思想感情就起了很大的变化。

作品对忠臣肯特以及那个既聪明机智又半疯半傻的弄臣的形象,都刻画得生动逼真。弄臣是个很可爱的人物,他忠于李尔,一直与李尔同甘苦共患难,经常用诙谐言谈指出李尔的错误。他的地位与任何其他人不同,既要讨主人欢心,保全自己,又要尽自己职责,通过半真半假、半疯半傻的话适当指出李尔的错误。他这样批评李尔平分国土给两个女儿的愚蠢行为:“您把自己的王冠从中间剖成两半,把两半全都送给人家,真像是把驴子负在背上背过泥潭。您那光秃的头顶里面没一点脑子,所以才会把一顶金冠送人。”(一幕四场175—178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弄臣简直有点哲学家的味道。

《李尔王》一剧里有一些地方写得十分精彩,例如“暴风雨”场景(三幕二场)、李尔和考狄利娅在法军营帐中谈话场景(四幕七场)等。还有李尔幻想“审判”两个女儿的一场(三幕六场)特别值得一提。李尔被两个忤逆不孝的女儿赶出大门,走投无路,在狂风暴雨中流浪,受尽饥寒交迫之苦,内心的痛苦达于极点。他在极度痛苦中,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神志终于失常了。想要惩罚两个女儿,又没有办法,结果就幻想出已经把这两个罪犯抓到并进行审判的场面。他把爱德伽和弄人当做法官,又叫肯特做“陪审官”,他自己作为原告,当场控诉两个女儿的罪行。正审时,发现女儿“不见”了,他大声疾呼:“拦住她!举起你们的兵器,拔出剑来,点起火把来!营私舞弊的法庭!枉法的法官,你为什么放她逃走?”(三幕六场57—59行)这个场面是异常感人的,它用假法庭、假审判的形式,表达了李尔内心的极度愤怒和苦痛,表现了李尔的神志失常,引起了观众(读者)在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共鸣。

《麦克白》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写得最短的剧本之一。主人公麦克白是苏格兰的大将、葛莱密斯爵士。他因平叛有功,苏格兰王邓肯乃将叛国犯考特的领地没收后给他,并加授他以考特爵士的爵位。他刚由前线班师回来,并不知此事。他与另一大将班柯在归来途中,经过一荒原,遇见女巫三人,分别向他祝福。一个说:“祝福你,葛莱密斯爵士!”一个说:“祝福你,考特爵士!”还有一个说:“祝福你,未来的君王!”他听了大为吃惊,他想自己是葛莱密斯爵士,这是事实,但怎么会是考特爵士呢?又怎么可能是“未来的君王”呢?他问女巫,三个女巫突然隐去。正纳闷时,国王派的使者来了,对他说国王已下命令,加授他以考特爵士称号。这件事一下便点燃了他心中的野心,使他想入非非。他想,女巫的前两句话已经证实,“这好比是美妙的开场白,接下去就是帝王登场的正戏了。”(一幕三场128—129行)虽然班柯警告了他,以免堕入魔鬼的圈套,但他一想到自己将来会成为国王,便心荡神移,不能再控制住自己的野心了。

苏格兰王邓肯是麦克白的表兄,一向治理国家井井有条,被认为是个好的国王。根据当时风俗,为了表示对于一个有功之臣的恩赐,国王可以亲自到大臣家访问。邓肯告诉麦克白说,他将赴麦克白家慰问探视,这当然是件大事,麦克白乃赶写一信给妻子,嘱她预先准备,信上还详细谈了他在荒原上遇见女巫们的经过。麦克白夫人本来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知道女巫预言后比她丈夫更加无法抑制自己满心的喜悦。她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帮助丈夫成为国王,感到邓肯到他们家访问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决心就在自己家谋害国王,使麦克白登上御座。她担心麦克白不够奸险毒辣,下不了杀害邓肯的决心,就劝说麦克白:

……为了欺骗世人,就必须装出和世人同样神情;

您眼里、手上与舌尖都要流露出欢迎;

您看起来应像一朵纯洁的花,花瓣下却有一条毒蛇在潜伏。

(一幕五场64—67行)

邓肯一行人到了麦克白的城堡,主人举行盛大宴会,恭迎国王驾临。当天晚上,在麦克白内心有一场严重的思想斗争。他想到自己已答应了妻子一同谋杀邓肯,但又想到邓肯一是自己亲戚,二是自己君王,弑君之罪,非同小可。而且,今晚自己是邓肯的居停主人,根据当时风俗,客人在主人家住,主人有责任全力保护客人安全,怎可以自己持刀行刺邓肯呢?他也知道,邓肯是个贤明君主,“处理国政,从来没有过失”,杀死这样的明君,应属罪大恶极。他正在迟疑时,妻子来了。麦克白夫人见他动摇,立即责备他畏首畏尾,不像个男子汉。她还拿自己的险恶残酷性格作例子,来说服丈夫:

我曾经哺过婴儿吃乳,知道我怎样钟爱那吸食我奶的子女;

但我若像你那样发过誓下毒手的话,我便会当孩子对着我脸微笑时,从他的无牙齿嫩嘴里猛力摘下我的乳头把他一下砸得脑浆四溢。

(一幕七场54—59行)

经过一番商量,麦克白终于下了决心,当晚谋杀邓肯。他们用酒把邓肯的两个卫士灌得酩酊大醉,人事不省,然后潜入邓肯卧室,由麦克白动手杀死了国王。一杀害国王,麦克白立即有了沉重的犯罪感,他心神不安,对他妻子说:

我仿佛听见一个声音在喊,“不要再睡了!

麦克白已经杀害了睡眠。”——那清白的睡眠,把忧虑之乱丝编织起来的睡眠,那每日生命中之死亡,疲劳者的沐浴,受伤心灵之香膏,大自然的主菜,生命盛筵上的主要营养。

(二幕二场35—40行)

麦克白行凶以后,仓惶中把刀子也带了回来。他妻子连忙持刀回去,把刀子放在死者身边,另外涂了些血在邓肯的两个睡熟了的侍卫身上,以此嫁祸于人。此时,突然传来了敲门之声,麦克白心惊肉跳,不知是谁来了。他的犯罪感愈加沉重,看着自己手上的血迹,他说:

大洋里所有的水,能洗净我手上的血迹吗?不,倒可能是我这一手的血染遍无垠大海把它由碧绿变成殷红。

(二幕二场60—63行)

敲门的是苏格兰贵族麦克得夫和列诺克斯二人,他们一早有事来朝见国王。门房开了门,他们进去,才发现国王在卧室中被人杀死。整个城堡一片混乱。麦克白为了掩饰自己罪行,趁机把两个卫士杀了,说自己在盛怒之中卤莽地杀了“凶手”。此事引起了邓肯的两个儿子马尔康和道纳本的怀疑,他们无法相信自己父王的卫士会把国王杀死;同时,他们看到情况凶险,自己身陷危境,决定逃命,分别逃往英格兰和爱尔兰去了。

麦克白宣布就任王位。苏格兰贵族麦克得夫经过仔细分析,很怀疑麦克白就是刺杀邓肯的凶手。在麦克白方面,虽然已如愿以偿,登上了国王宝座,精神负担却很沉重。他自己犯了弑君罪,老是怀疑别人猜出真情。他特别害怕班柯,因为班柯在荒野上与他一同遇见女巫,深知女巫预言。另外,女巫当时确实还预言过班柯虽不是君王,但班柯的子孙却将君临一国,成为国王。为了祛除隐患,麦克白决定杀死班柯。为了杀害班柯,麦克白收买了两个刺客,要这二人当晚在路上埋伏,杀死班柯父子二人,永绝后患。当晚麦克白在王宫举行宴会,招待苏格兰诸位大臣。刺客在路上伏击,果然刺死了班柯,然而班柯的儿子弗里恩斯却在格斗中逃跑,逃到英国去了。宴会开始,席上群臣都已就位,但主要客人班柯未到,大家正谈话中,忽然麦克白看见班柯的鬼魂端坐在麦克白的位子上。麦克白惊慌之极,脸色突变,对鬼魂说:“你不能说是我干的事,不要对我摇着你染了血的头发。”(三幕四场50—51行)鬼魂只有麦克白一人看见,别人都没看见,麦克白说的许多见神见鬼的话颠三倒四,既引起众人的怀疑,也把宴会弄得乱糟糟的,宴会只好在一片纷乱里中断。这时,贵族列诺克斯和其他不少大臣都对麦克白怀疑,而麦克白自己呢,则认为自己在罪恶里陷得已经很深,只有一不做,二不休,继续犯罪下去,对一切妨碍自己的人都残酷地杀掉。

麦克白对自己命运忧心忡忡,无可奈何中,他决定再去荒原请教一次女巫。三女巫作法叫三个幽灵替她们说话。第一个幽灵警告他说,他必须“留心麦克得夫;留心费辅爵士。”第二个幽灵说“没有一个妇人所生下的孩子可以伤害麦克白。”第三个幽灵则说:“麦克白永远不会被人打败,除非有一天勃南森林会冲着他向邓西嫩高山移动。”(四幕一场)麦克白听了大为高兴,认为有了后两个幽灵的预言,任何人也伤害不了自己。

不久,麦克白听说逃亡在外之苏格兰贵族麦克得夫已在英格兰举兵,由邓肯的长子马尔康统领,准备来犯,为父复仇。为了消灭异己,麦克白竟又派刺客在麦克得夫家杀害了他的妻子和儿子。犯了这新的罪行后,麦克白更加恐惧不安,神经紧张,寝食不安。而他的妻子由于受了精神上的折磨,神经接近崩溃,得了梦游症。她半夜里一边熟睡,一边出来走动,不停地洗手,想洗去自己手上杀人的血迹,还说胡话,把自己内心的隐秘说了出来。此时的麦克白夫妇罪行累累,民怨沸腾,尽管还活着,已无任何精神力量支持自己。

就在麦克得夫进攻麦克白城堡之前夕,麦克白夫人死了。这样,麦克白更加孤独,也更加恐惧凶残。他故作镇定,替自己壮胆,但又色厉内荏,心里惶急。就在勃南森林附近之原野,他率领军队抵御马尔康和麦克得夫等苏格兰贵族的义军。他的部队节节败退,退到城堡附近平原。突然,使者来报告说,好像是勃南森林向这里移动来了,事实是马尔康的军队拆了勃南森林的树枝树叶戴在头上,向邓西嫩走来,看起来便像整个森林移动了。麦克白想到女巫的幽灵预言,更加害怕,但继而想到女巫的幽灵还说过“没有一个妇人所生下的人可以伤害麦克白”,又勉强壮了胆,走上战场,正遇着麦克得夫,二人便开始交战。麦克白还在用第三个幽灵的话安慰自己,对麦克得夫说,对方伤害不了他,因为有幽灵预言。他万没想到麦克得夫说他自己并不是母亲正常生下来的,而是不足月由别人代为剖腹生出来的。这样,麦克白的任何信心也没有了,只好作困兽之斗,终于被麦克得夫杀死,这一大奸巨恶,就此结束了自己可耻之生命。马尔康宣布就任国王,并决心惩办麦克白的党羽,重整国家。

《麦克白》一剧,是莎士比亚所写剧本中极富自己特点的一个。它的戏剧性情节发展特别快,剧情紧张、紧凑,扣人心弦。一般悲剧(包括莎翁本人所写的除《麦克白》以外的所有其他悲剧)都是写正面人物的,而《麦克白》写的却是一个从正面人物变成反面人物的人。有人说《麦克白》一剧有两个主人公,即麦克白夫妇二人。这个意见是错误的,这一剧本只有一个主人公,便是麦克白。这是一出表现个人野心日益膨胀、犯罪愈来愈重、终于导致悲剧人物毁灭的悲剧。麦克白在剧本开始时,原是一个立下赫赫军功、有功于苏格兰的功臣和名将。但是,他有野心,一听到三个女巫的话,就挑起了他的权力欲,他便野心勃勃,甘愿犯弑君之大罪,也要登上王位。有人说麦克白之犯罪是女巫挑动的,还有人说是他妻子的教唆,我们认为这些意见都不正确。不错,女巫的预言确实引起了麦克白非分之想,但是,真正应该负责的也只能是麦克白自己,而不是女巫。否则,为什么女巫也预言了班柯的子孙将成为苏格兰国王,而班柯却不但毫无非分之想,反而劝麦克白不要坠入魔鬼的圈套呢?(见一幕三场)至于麦克白夫人,尽管她对麦克白犯罪起了促进作用,但麦克白的犯罪仍然是由于他先有了个人野心,仍然应由他自己负责,不能因麦克白夫人的作用而减轻了麦克白自己的罪责。莎士比亚不赞成盲目地拥戴任何君王,他也不一般地反对弑君,他赞成拥护贤明君主,也赞成反对暴君。总之,在他看来,要看忠的是什么君,弑的是什么君。麦克白为了个人野心,杀害贤明君主,又接着犯了一系列罪行,他后来的下场罪有应得。莎士比亚在剧本里谴责了他的罪行,也惋惜他由有功之臣堕落为封建暴君。也正是因为他当初为苏格兰立过大功,后来堕落了,麦克白这一人物才具有悲剧性。

同类推荐
  • 凡尔纳

    凡尔纳

    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190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构成市区一部分的劳阿尔河上的菲伊德岛生活学习到中学毕业。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他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接回了家。为此凡尔纳挨了一顿狠揍,并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18岁时,他遵父嘱,去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纳赛尔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纳赛尔

    1918年1月15日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静的中下层平民居住区。他的父亲是一个邮局职员母亲则属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北方人。据说.纳赛尔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赛义迪血统的天性.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性情高傲还易于激动。由于父亲的职业原因纳赛尔一家经常搬家。
  •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他顺应时代需求,创办湘军,开创了书生治军的先河;他在清朝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始终屹立不倒;他专修朱子理学,成为清朝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他提倡立志高远;做人唯诚信二字而不立;他始终认为,凡事要亲身入局;言行要谨慎;在日常的处世中,更要藏匿自己的锋芒,避免过于暴露自己。他的这些观点、做法,让他在宦海沉浮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终得善终。本书虽然是一本传记,却也突出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和治军思想,从这两大方面辅助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揭开曾国藩成为晚清名臣乃至中国封建史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
  • 王阳明:一切心法

    王阳明:一切心法

    《王阳明:一切心法》是一部诚意之作,它权威、有趣、真挚,易懂,只为让你了解真正的而不是为误解的王阳明,了解“心”在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它是驱动整个世界总的发动机。不是看破红尘、心如死灰。而是一场在针尖上飞旋的舞蹈,无时无刻不在努力保持平衡,同样让你了解心学的真谛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心灵鸡汤。
  • 大公报人张高峰(第三部)

    大公报人张高峰(第三部)

    中学起,立志文章报国;“一二九”,誓言献身抗日。七七事变,阻断了求学之路;带笔从戎,起步于台儿庄战场通讯。在邹韬奋、范长江引领下踏上新闻之路,做国新社记者、为“青记”早期会员。就读武汉大学,加盟大公报社,以战地通讯员入职。一篇《豫灾实录》,触怒当局,酿成大公报停刊事件;亲历中原会战,目击国军惨败;几遭逮捕,笔耕不辍。深入西康、岷江流域,采写鲜为人知的大后方彝族地区、战时工业,留下宝贵历史记录。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生百悟:人之路·自己行

    人生百悟:人之路·自己行

    本书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共有99条,内容涉及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包括生命的价值、什么是幸福、学会宽容、知恩图报、苦难也是人生的财富、“三养”、“三戒”、“三慎”、“三悟”、“三让”等。
  • 爱国新风:全国深入开展禁毒运动

    爱国新风:全国深入开展禁毒运动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凯源玺之恋爱

    凯源玺之恋爱

    三姐妹和tfboys的相遇,最后会擦出什么火花呢?(由于我是第一次写文,所以有什么不好的你尽管说,我会改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赤伶赋

    赤伶赋

    当江晚泊面无表情的对他说,我再也不会欢喜你了,苏满舟才意识到他真的失去了很重要的东西。
  • 英雄联盟之传承意志

    英雄联盟之传承意志

    当叶焕宇从朋友家开黑一夜睡醒后,世界崩坏中国居然分为三大地界了……当主角来到新世界变成废柴后,却应为主角光环得意在淤泥中复苏。
  • 截教剑仙

    截教剑仙

    新的截教、新的上清道、一个新的剑仙修炼之路!
  • 金乌幽阳

    金乌幽阳

    洪荒传说已去都市红尘今来,神也好妖也罢我只想做个普通人,上天注定我躲避不了命运捉弄,好好做一场不管什么神仙妖怪,仙佛妖魔皆闪避我来也。
  • 尊女祸水,相公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