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27800000012

第12章 国内篇——等你的信啊,天涯海角(7)

终因离市区远,生活不便,两天后,我们搬到了临江的家庭旅馆。这是江边的吊脚楼,装饰一新的木板房,整洁干净,却显得过于精致。面积十分狭小,房间里放下两张床以外连搁张椅子的空间都没了,卫生间更夸张,一人进去了转身都困难。

这些临江的家庭旅馆,有阳台和没阳台是有着价格上的天壤之别的,而且阳台宽一分就显出一分的金贵。逢旅游旺季,带阳台的房间价格要高了三四倍,阳台宽敞些的,又要贵上1/3,那些临江却不带阳台的,老板说话时气都没那么粗。

这条街叫北边街,位于凤凰大桥到虹桥的中段,去过凤凰的人尤其是吊脚楼朋友都知道。它临着沱江,是清一色木板式吊脚楼。仅因着这黄金位置,成了旅游者住宿的首选,很多人通过熟人朋友或者干脆在网络提前预定,其火爆程度令人咋舌。

我住在一位老婆婆家的二楼,从阳台望出去,江上船只往来频繁,对岸的街道、酒吧、游人尽收眼底,这熙熙攘攘的画面,让人顿时想起“软红十丈”这个词语——这就是我那一寸阳台的光景。

那可真是一寸阳台啊,两张小木椅子加一个同样木头的小圆茶几,空间就去了大半。然而,这已经算相当不错的待遇了,趴在木栏杆上看水时,隔壁人家的窗户里伸出一个妹妹的头来和我说话,打听房价,她那边没有阳台,价格只有我这里的三分之一,她很庆幸又带着几分惆怅地把头缩了回去。她梳着顺直的长发,有一张稚气的脸庞,还是个大学生呢。我那几天总想和她说话,可是再也没见隔壁的窗户开过,连窗前木栏杆上晾晒的白T恤和牛仔裤也不见了。

这便是凤凰,小——小得让你随时有很多的邂逅,随后便是错过,司空见惯。对于喜欢寻找浪漫的人来说,这是一座有着充足灵感的小城。

沱江旅游局为了保护沱江这条全城赖以生存的“母亲河”,使旅游业更好地可持续发展,正在着手大力铺设排污管道。那几日,工程恰好到了我住宿的这一家窗下。凌晨,便有放炮声、电钻声、铁锤敲打声砰砰响起,更有人声、船鸣声不绝于耳,先天晚上勉强忍受对岸酒吧的喧闹直到午夜12点,没睡几个时辰,这样的大干扰又简直要绷断了我疲倦到极点的神经。于是我第二次搬了家,换到老街边的一家宾馆,这里不临江,附近有沈从文故居,晚饭后散步,不经意走走就可以到。重要的是,那阳台临街(虽然仍是小了点),每天早餐或中餐时,可以吃着从楼下那一家老夫妻粉店端上来的香喷喷的猪头肉,俯在木栏杆上看游客一拨拨经过这青石的小街,又是一番闹中取静的优越。

脚下的这条小巷,是当地着名的旅游“购物一条街”,纯粹的步行街,热闹是热闹,好在楼上的我只要把红色木质的门窗一关,市声便小了,我仍可于室内安睡,早晨有时到9点多才醒来。

看够拍够了街景,到底还是思念沱江,每天都去江边逛逛,吹吹江风,看看船只,今日买回一堆旧邮票,明日买回几只刚刚晒干的新鲜葫芦,乏味了,便起了晚上去江边泡吧的念头。

沿着江边走,到处是酒吧,一些五音不全的人在高歌卡拉OK,鼓点喧天。我特地选择了一家门可罗雀的“清吧”,坐下来品茶。清吧自然临江,我的小桌也临江,头顶悬着红灯笼,轻音乐蔓延开来,满河波光粼粼,气氛很好。

酒吧地势比江面高出几米,有石阶下到江边去。那石阶上此时正聚满了卖河灯的妇人和小姑娘。她们手里的河灯,除了规模有别,造型并无多大变化,大抵作莲花状,也有做成小猪的,小红蜡烛就放在猪腹。一河的莲花灯里,见到一只通体透明的小猪在摇曳,很有趣。

游人在买河灯,有一搭没一搭和这些女人讨价还价,也有故意调侃一下小姑娘的。我听到最有意思的一段:

“叔叔,买一盏吧,求求你啦——”,说话的是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细长细长的胳膊,小脸瘦瘦的,长辫及腰,好像《边城》里的小翠。

“你河灯多少钱呀?”被小翠盯上的是一个胖胖的年轻阿哥。

“十块,不贵的。”小翠说,“叔叔,你看,都是我自己扎的。”

胖阿哥转头问另一边一个同样扎着小辫的十岁左右的小姑娘:“你的河灯多少钱呢?”

“也是十块,叔叔你要吗?”小姑娘机灵道。

“少一点。”阿哥说。

“不能再少了,”两个小翠异口同声央求,“叔叔,你买一盏吧,真的是我们自己扎的,花了很多时间呢。”

“你们都是十块,叫我买谁的呀?”阿哥坏道,“谁的少,我买谁的。”

俩小翠并不肯被挑拨,同仇敌忾起来。阿哥趁势道:“我不买了,真的,我也没零头。”说完便要走,两个小姑娘立刻围了上去,一左一右将他夹定,带了哭音说:

“叔叔,你买一盏吧——”

一递一声,悲悲切切,楚楚可怜。

靠着栏杆,品着清茶,看这一幕轻喜剧在脚下上演,江水在几步开外的地方亘古不变地流淌,两岸的霓虹,竞相把江面染成五彩缤纷,风一吹,满河流光溢彩——一切恍惚都没变,人、江、河灯,一切恍惚都变了。

这个消费不低的酒吧,其实就是一楼阳台向外延伸的部分——寸土寸金的阳台啊,在这座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城市里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天入住的听涛山脚那家宾馆,那个阔大的阳台,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变成了临江的酒吧了。

沱江边的车夫

我努力想从眼前这车夫身上寻找沈从文当年回湘西时,那一路帮他将行李从沅陵挑至凤凰的挑夫的影子。

这是一个年近三十的车夫,不高、黑,着一袭颇具热带风情的衣裤,花里胡哨的。他的上身和脸一样,呈方块状;两腿短小,显得发育不良。在当面和他说话之时,看着他大国字脸上连成一片的络腮胡,我有好几次忍不住偷着乐。

他飞快地拉着我们在沿江窄窄的石板路上飞奔,不时跟对面来的人力三轮车用凤凰土话嚷嚷着大声招呼,不时回头跟我们介绍沿途景物,同时没忘了在会车时将行人吆喝到一旁:

“车来咧——让一让,让一让啊——”

嗓门儿粗哑。如果不看他本人,你会以为这嗓门儿的主人至少年届不惑了。然而他车龄并不长,大约在凤凰开始大规模开发的2001年起,他就从事了这个行当。6年,他的嗓音和沱江边所有车夫一样。

沈从文墓地我已经去过,可我还是想去,一是喜欢听涛山依山傍水的清幽,二是这里有个村人用的小码头,从此地可以乘坐本地人的小船泛舟沱江(俗称沱江野游)。车夫听说我们还想游沱江,立刻来了兴致,执意要为我们介绍渡船。为着他可以从中拿点介绍费,我也没有拒绝。这个拉了6年车的车夫,用一辆车,拉活了一个家。他的那双手,还将继续拉下去;他的双脚,还将继续丈量着这熟悉的青石路——生命中又有多少个6年呢?他的发家致富的梦,大约会始终在6年外等他。

我们在墓地耽搁了不少时间,下得山来,花衣服立刻迎了上来,原来他一直在等着我们。

他憨厚地笑着,太阳将他的脸晒得又黑又黄,他搓着大手跟我们介绍旁边的船夫,那船夫比他稍年长,一样的黑。似乎是为了价钱的缘故,两人在小声地商议。因是本地土话,我没有听懂,但是看得出来,花衣服在为我们斡旋,争取了一个我想要的合适的价格。那一刻,我心底有些感动,他居然是个重义的车夫!

想起车停中途的时候,他为我们算的账:每天拉客10趟,每月3000元,遇到抠门的主顾或者旅游的淡季,还不到这个数。这笔看似不低的收入中要上缴一部分给旅游局,大部分维持家用恰好,还小有赢余,但旅游业的疯长同时刺激了本地消费,比省城还高的物价让他离富有总是那么遥远,想必他的日子过得十分节俭。

但他头脑中却又和我们一样,有着很多计划和憧憬。他不断对我们絮叨,沿江这一带一定会不断发展,现在的远郊以后一定会繁华热闹起来,那时,大约他也可以将车拉得更远吧。

这个理想的朴实无华让我长久地沉默,对两年里直线上升的车价,第一次觉得合情合理。

这沱江的车夫,分明仍是数年前的挑夫,涨价非他们所愿,生存却始终是唯一的信念:只是这么简单、安宁地生存着——黄昏回家时有满院的烟火等着他,白天有车可拉,孩子听话肯读书,长大了不要和自己做一样的事情。

这是真的,我听过很多车夫在谈将来把孩子送到外面去上大学的事情,甚至议论到将来每月给他们多少伙食费合适。

他们围在老城门的城墙根下,一边等客,一边闲唠嗑。他们大多是壮年的男人,少数女人偶尔顶替家中男人来拉上一两趟,但绝不久留;她们更愿意去码头卖河灯或拉客,为自家或别的相熟的渡船介绍生意。

这些男人便有客拉客,无客时就侃大山,侃完国际局势;侃最近肉价15元一斤,要吃不起肉了;又侃谁谁昨夜赌博输了几十几百被老婆罚跪搓衣板;侃到荤段子时,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不免大笑一番,反复询问若干细节,说的听的都津津有味;侃到家中孩子读书的事,瞬即恢复神色,收敛了满脸的坏笑。

夕阳悄悄地挪移,晒着城墙根的青苔和小草,几十年过去了,几百年过去了,青苔依旧,荒草依旧,古城里的男人活得依旧:那么卑微,那么自在,那么滋润,那么轻易就满足。

那个花衣服的车夫夹杂其中,他的孩子还小,离读大学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他有理由梦想更多,可他的梦和旁的车夫比起来,又并无不同。

沱江上的野趣

有座小城,它对着世界说:“为了你,我已经等待了千年。”

记得那里的小巷古朴幽深,条石路面清清凉凉;

吊脚楼临河而居,细脚伶仃站在水里;

乌蓬船上艄公的号子唤醒黎明,送去黄昏……

它叫凤凰。

一个闲闲的午后,我在古老的街巷转悠,漫不经心穿过一家银器铺,又经过一家姜糖店,那糖甜腻腻、麻辣辣的感觉尚在舌间未消,就过来了一群宽脸的妇人,戴着斗笠,操着一口本地普通话冲你大声招呼:“坐船不?实惠咧——”七八张黑红的脸膛仰起来看,袒露着渴望。我轻轻一点头,一笔生意就成交了,黑脸妇人满心欢喜地带着我走,她在前,我在后,一前一后。

我们穿过的这座古城,是《边城》里沈从文的故乡,如今已随了名着蜚声中外。她少不得热忱地做着介绍,这是夺翠楼,这是万名塔,这是黄永玉住的回龙阁……不厌其烦,提多少问,她就有本事给出多少回答,里头当然不乏以讹传讹的,却显得朴拙可爱,甚至比官方给出的介绍更具个性和乡土味,因为带着百姓纯朴的视角,似乎更来得真实可信。妇人说得煞有介事,津津有味,个别夸张之处,无从考据,也不必考据,不妨姑妄听之,姑妄乐之。

大约十来分钟,四体不勤的我尾随妇人来到了城郊听涛山山脚,沈从文墓地就在山腰上,我用了一刻钟的时间上山去叩拜一代文学大师,这个妇人就一直耐心地等在山脚,嗑着瓜子和旁边小商店里的人拉家常。

沈从文墓对我来说是无比神圣肃穆的,但是可能对于黑脸妇人以及山脚的那些店家来说,不过是个靠山吃山的依傍罢了。他们把洗得干净的黄瓜搁在清水的小木盆里,小木盆搁在屋前黑泥的空地上,一块钱一根,兜售着生意。

黑脸妇人和他们两不相干,各自有各自的活计,故而彼此能和睦共处,心平气和地交流着今日的收入和支出。我下山了,觉得是完成了一次伟大的朝拜,她可不这么看,见怪不怪地,依旧嗑着她的瓜子,招手示意我跟她走,路上不断絮叨着她的生意经,无非是他们如何逃避旅游局的管辖,价格如何优惠等等,话语里有几分得意,也有毫不掩饰的诱惑。我们一起走向不远处的河滩码头,那儿,一个黑瘦黑瘦的撑蒿汉子,戴着笠帽站在船首,正翘首望这边看,显然已经等候多时。

汉子跳下来,和妇人一起来扶我,我和同伴战战兢兢上得船去,妇人吁口气,嘱一番注意安全,就作别而去,这次她走得很快,估计是赶回城里去兜揽新的生意,她甚至没穿鞋,赤脚走得石板路“吧嗒吧嗒”响,其欢快的节奏不亚于最原始的舞蹈。

小船有三四排座,你可一人独租,亦可临时拼凑七八个人合租,价钱不变,四五十块钱一条船,比起城区内沱江旅游局管辖的80~100元一条船来说,算是打了五折。

艄公分给每人一支小小的木桨,黑不溜秋,该是有些年头了。在他的授意下,我和同行的游客分坐于小船两侧,保持船身的平衡。

艄公把篙深深地往水里一撑,水波哗啦啦一片声地被划开——出发了。

船行得不紧不慢,沱江是条清澈的河流,船行处,河底的水草柔柔地招摇,清晰可见。有些河段,水草生得十分生猛,占满了河道的两侧,仅剩河道中央的航道稀疏些,我疑心这是旅游业开发得急了,河水遭了污染的缘故。

看两岸的青山,满山满坡的树林啊,一律朝着我们的船弯腰致意——这是一场大风雨顽皮的杰作,那风,来自东面遥远的海洋。我们赶上了沱江的汛期,江水罕见的丰盛,江面也难得的开阔。

“哎——-,一呀个凤凰一呀个头,一呀个尾巴伸在姐后头——”艄公突然拉开嗓子唱起了民歌,惊飞了河心岛上的一群水鸟,呼啦啦从芦苇丛中夺路而逃。它们有着灰色的羽毛,鸽子般大小。

艄公不管不顾,引吭高歌,如此高天远水,想要不唱怕也憋屈得慌,他的嗓音经了年月,有些粗哑,带几分苍凉,几分野趣,但那土家族的韵味比起任何大剧院里的表演,都来得地道和正宗。他咬音准确,别有一番不事修饰的、原始而参差的美。

对面来了同样的渡船,那乌蓬头上还挂着一面招摇的小红旗,俨然冲锋舟模样,斗志昂扬。

船上坐的帅哥,饶有兴致地朝这边张望,待得看清一船的女孩,陡然尖叫起来,立刻举起手中的锅碗瓢盆,准备水战将我们淋成落汤鸡。

别怕,且看艄公大叔,他不知哪来的护花之心,早已经拿出一面白旗在手里挥舞,冲那边大声喊:“不行啊,这船上的是女人,我们投降——”那边立刻炸起满船的哈哈大笑,依旧不依不饶,提出新的挑战:“那边的美女,可以对歌不?”

此情此景,江水悠悠,凉风习习,谁不会有高歌一曲的冲动?你无法拒绝,也不会想到去拒绝。赶紧欣然应战吧。

半小时后,到了目的地桃花岛,艄公不肯上岸,说是雨季,岛上泥泞,路不好走。你若是穿着高跟鞋,也就不必凑热闹了,回航吧——桃花岛也许不过就是野游的一个噱头,艄公自然是不会带你去的,不过那有什么要紧呢,你要的,毕竟不是桃花岛,而是这沱江,和漂在这江上的漫无目的,这一段自在的时光。

去时因是顺流而下,船行迅速,回来却是逆流,几处险滩艄公得用九牛二虎之力方能通过,我们手中的小桨实在起不了多少作用。

若是不忍心看艄公如此艰难吃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你们下船,上岸,减轻船的重量,艄公的负担自然就减轻了。

于是,我们便要求靠岸。

刚走上田埂,便会迎面遇着一群纷飞的蝴蝶,扑棱着各色的小翅膀,在路旁的菜地里嬉戏,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在不远处的树梢上,婉转了嗓子唱些忽而轻柔忽而迅疾的节奏不明的歌,此情此景,正合“留连戏碟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呀。

同类推荐
  • 走遍日本

    走遍日本

    本书涉及日本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文、民俗等各个方面,选取的都是日本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地点或事件,力图使读者跟随文字神游这个海中小岛,对这个国家的文化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 最经典的探险故事

    最经典的探险故事

    阅读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的经典探险故事,能够扩大我们的眼界,鼓舞我们的斗志,激励我们的精神,启迪我们的人生。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集故事性和纪实性于一体的《最经典的探险故事》。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探险家和探险故事数不尽数,我们尽量选取在人类探险史有重大影响的探险家或探险故事来向大家介绍。
  • 凌鼎年游记

    凌鼎年游记

    《当代中国散文名家典藏:凌鼎年游记》由中国作协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凌鼎年先生著。凌鼎年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偏爱游山玩水,又是走到哪儿写到哪儿的,从八十年代到现在,有幸走遍了全国所有的省市,还去了欧洲、美洲、大洋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与地区,游历之余,留下了不少的游记散文,大部分都发表过,这本《当代中国散文名家典藏:凌鼎年游记》收入了其中的一部分。
  • 春天的奇迹

    春天的奇迹

    外宣局是这次拆迁宣传工作的总策划和具体实施者,肩负着引导社会、影响舆论、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重要职责。本着“高站位把握导向,求实效舆论先行”的原则,在区领导赋予“宣传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次拆迁能否顺利完成”的重大责任面前,外宣局局长孙海芬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压力。
  • 中国名关

    中国名关

    在中华建筑宝库中,有一种璀璨夺目的建筑奇葩——关隘。本书集其大成,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其历史渊源、建筑特色和造型风貌,同时穿插大量十分珍贵、精美的照,让读者全方位、多侧面地对中国的关隘有一个深入浅出的了解,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地理、建筑艺术知识。
热门推荐
  • 甲遁阴阳书

    甲遁阴阳书

    先抓一只癞蛤蟆,再找一块香墨,把墨放进蛤蟆嘴里,然后埋进土里七天,七天后把墨取出,蛤蟆不要。用墨画一个圈,蚊子就会飞入里面。
  • 乱世君主

    乱世君主

    李浩穿越了,进入了一个真实的游戏世界,并且成为了一个落魄国家的君主,全国只有一座残破的城池,国内民不过万,兵不过百,并且系统提示国家沦陷君主将被抹杀。不过还好系统给了一个唯一的奖励,使得李浩能够知人善用,慢慢的将自己的国家发展壮大,从而逐鹿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两世卿欢之他俩孽缘深

    两世卿欢之他俩孽缘深

    重生八零,她决心复仇,却遇到上辈子救过她的男人。命运捉弄,他探亲回国,一眼万年只认她是今生唯一。
  • 精灵的复仇

    精灵的复仇

    娱乐圈的游戏,带着面具的厮杀。音乐的精灵,展开一段复仇之路。是末路,还是幸福的开始……她的生活是平淡而幸福的,可是,上天为什么要她爱的人背叛她。为什么所有人都抛弃了她将她推入地狱深渊……她不会原谅那些人的。今天在她身上加受的痛苦,她一定要讨回来!十倍的奉还!天才音乐少女林音在遭受众人的背叛之后,从地狱重新爬起来,席卷属于她的全新世界。褪去当年那个善良单纯的小女生外表,她以完美动人的美貌和无坚不摧的实力重新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她要去追逐属于她的巅峰之梦,同时也要去完成那条复仇之路。她是音乐的精灵,她的世界,不容践踏。她的复仇之路,就此展开……
  • 满眼星光皆是你

    满眼星光皆是你

    作为一个缺钱的人,顾清歌难以想象,居然还有人钱多到可以出来洒!当顾清歌以为拿了钱就可以跑的时候:暗恋男神:每次抬起头都能看见你躲闪的眼神,你不能习惯你不在……(后面会补充)报告宿主,那里有只猪在洒钱!呸!那是我老公!女主顾清歌,男主陆九城一曲清歌动九城,一擒热泪盈我心。
  • 武器师

    武器师

    一个国家中最好的人体武器策动师,一个以为自己能在战乱的国家中好好的活着。动乱的国家哪有人能好好活着!
  • 穿越请遵守穿越法

    穿越请遵守穿越法

    话说你们这些穿越的,改变世界线很正常。可你们违法穿越,这就很可恶了。人家好容易穿到个低武世界,准备仗剑天涯行侠仗义。你们这边来个从仙侠世界偷渡的,神念一动要取人家首级;那边来个高达世界的,驾驶着原型机高喊着错的不是我而是世界……你让人家那些合法穿越的,体验极差啊!投诉的多了就得管。我们的口号是:时空穿梭,不是法外之地!穿越,请遵守穿越法。
  • 假如时光流逝唯我等你

    假如时光流逝唯我等你

    “童话故事里的结局都很美好,为什么我们却......咳咳”又有鲜血从她嘴角流出,染红了他那洁白的衬衫。她用最后的一丝力气笑着说:“在我临死的时候也得不到你为我留下的一滴眼泪,我知道你爱她,去追回来她吧......若有来生,我愿为树,一叶之灵,窥尽全......秋......”那双会笑的大眼睛闭上了......永远的闭上了......本是花一样的年龄,却遭到了无情的对待,童话里的公主都很幸福,为何她......
  • 高武三人组

    高武三人组

    作品又名《高武养成系统》,这是个超能力觉醒,武道盛行的世界。不知为何,重生回2009年的禹洛,被“高武养成系统”逼迫着,修炼武功,拯救地球和人类。可,拯救地球很累的……哥们!你想拯救地球吗?要不,系统给你,你去拯救地球,我去撸串喝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