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27800000002

第2章 海外篇——直把他乡作故乡(2)

马赛属于法国的普罗旺斯地区,普罗旺斯位于法国东南部,临地中海,与意大利接壤。普罗旺斯的首府阿维尼翁(Avigon),有“薰衣草的故乡”的美誉,离马赛并不远。我们选择了搭乘TGV前往,票价15欧,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到了。

阿维尼翁以“教皇城”来自诩为“欧洲天主教的中心”,宗教气息浓郁,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小城,我们在这里用了餐,订好晚上住宿的旅馆。当地的《薰衣草之旅》折页上介绍了6条薰衣草观赏线路,我们选择了薰衣草的起源地Sault,租好车,拿好地图,自己开车就出发了。租车一日的价格也并不高,一日一车的话,40、50欧到100、200多欧不等,主要看车的新旧和性能。

4月的普罗旺斯,雨季已经结束,阳光开始明媚,空气也变得干爽起来,天空一片大好的蔚蓝。正是薰衣草吐苞的好季节。蜜蜂也开始嗡嗡地忙碌。一路上,公路两边不时地冒出小片的薰衣草田,淡紫的花苞和葱绿的草叶夹杂在一起,一垄一垄,非常整齐。田野的稍远处是四季常绿的山丘,山脚下不时可以见到尖顶的教堂和农民的小木屋,有着白色的屋顶——天地间这一派色彩的搭配简直可以称得上赏心悦目。

离目的地越来越近,窗外的景色也有了变化,薰衣草田开始成片出现。一开始田亩之间会间杂着屋舍和低矮的温带树木,到最后便蔓延成大片大片的薰衣草花海了。这里曾是国产剧《再见一帘幽梦》的取景之地。

鲁伯隆山区(Luberon)塞南克修道院的花田是这一带最佳的薰衣草观赏地,也是全法国最美的山谷之一。站在山顶,紫色的花田环绕着整个山坡,层层叠叠、起伏绵延,顿时有一种不在人间、闯入仙境的感觉。

薰衣草的花朵细碎而精致,非牡丹、芍药可比。这些细细碎碎的花骨朵儿,密集地缀在笔直的薰衣草草茎上部,成一杆一杆状。若是采很多这样的薰衣草结成一大束,就是常见的国内花店的卖相,带回家直接可以搁在花瓶里,当然一般是制成了干花出售。薰衣草的优势就是,成了干花以后还保持和鲜花一样的颜色、形状、香味,因此受到很多“花痴”的钟爱。在法国,加工过后的干花,往往被染了其他颜色,变得五彩缤纷起来。在沿途农家的阳台上,常常可见一大束一大束各种颜色的薰衣草,桔黄、深紫、玫红、鹅黄、草绿等浓烈色彩的混搭,浪漫、热烈而奔放——浓浓的普罗旺斯风情,浓浓的法兰西风情。

鲜有人知道,薰衣草分为两种,Lavender和Lavendine,前者呈紫色,有药效,可以制作成药物和香水;后者呈蓝色,可以制作成洗涤剂。普遍的薰衣草制品里,前者较后者价格高。在sault的原野上,你会发现这两种颜色交织的广袤的薰衣草田。疑心是不是蓝色的天空也掉了一块下来,或者是天空也被地上的薰衣草染了色。

现在是春天,花还未开放,需要凑近鼻端,或者用手轻触,薰衣草独特的香味才会流溢出来。sault上空,有淡淡的花的气息,也有泥土和树木交织的清香。薰衣草没有桂花香气的浓郁,也不是荷花的清丽,它的香气是淡淡的,若有若无,时间越久,越发沁人肺腑。好比一个女孩子,初看不起眼,越看越美。是那种含蓄的,内在丰富、不事张扬的个性。再细细一闻,淡雅的香气中又隐约含有一丝辛辣,故而南法当地人对她提神醒脑的疗效十分推崇,将其制作成各种香包香袋、香皂、精油、香水,甚至还有薰衣草蜡烛、薰衣草花茶,更有意思的,是加工以后,所有这些商品,依旧保持薰衣草原始的紫色不变。

试想一想这样的场景:夜晚的时候,点上数根薰衣草蜡烛,和情人一起在芬芳的薰衣草香味里晚餐,饭后泡上一杯热乎乎的薰衣草花茶,面对良辰美景共话心事,睡前再来一场薰衣草花瓣浴,涂好薰衣草精油、穿着喷好薰衣草香水的睡衣,在挂着薰衣草香包的房间里恬然入睡——一定会是一夜无梦的酣眠。

我们买了一堆薰衣草礼品,把它们放在一个薰衣草杆编织的花篮里,花篮里一时间成了一场挤挤攘攘的紫色荟萃。提着它走村串巷,心里别提有多美。可是,礼物再多,回到国内也永远是不够分,自己能够留下的往往少得可怜。若是离家近,真恨不得买一车带回去。

感谢英国人彼得·梅尔,不是他,世人焉能发现如此美好的去处,普罗旺斯也将藏在深闺无人知晓;感谢那些最早制作皮手套的皮匠们,没有他们对薰衣草的发现和加工,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种植又焉能如此推广以至成为世界景区呢?

走在4月的普罗旺斯,我的心里有淡淡的怅惘——鲜花处处都有,为何唯独普罗旺斯能因地制宜用美好的事物催生经济效应,经济效应以后依旧还能保持其浪漫美好的本色不变呢?我的家乡也是四季鲜花的城市,大多数花徒然开了、落了,化成泥土——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可是敞开的,任君参观——莫非温饱的国度和富裕的国度,对世界的认识和发掘的确有着天壤之别?

遗爱,在瑞士

去过的地方多了,逐渐出现一种对于山水的审美疲劳。唯有瑞士,藏匿在我心灵最深处的角落,如同一只灵巧的手指,牵我、触我、扣动我;又如同一只小兽,用它温柔的舌头舔我,让我情不自禁,时时陷入对那山那水的回忆。

永久中立国、世界花园、钟表王国、金融之国、欧洲水塔……如此众多的词汇,依然不足以生动而全面地呈现这个阿尔卑斯山麓的遥远国度。它就宛如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宁静地沉睡在雪山的腹部。

我素来喜欢宁静,瑞士恰给了我这样的惊喜——处处鲜花烂漫,平和而多彩。在日内瓦、洛桑、苏黎世行走,无论新城还是老城区,无处不在的鲜花,都给我的视野以强烈的冲击。这些花,有月见草、绣球、菊花,有薰衣草,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花。它们品种不一,大小各异,颜色多样,姿态万千,在阳台、篱笆、庭院、花圃、铁艺的栏杆后伸出脑袋,探看着街道、行人,迎接着阳光、雨露。这些花,和那些白色的屋子墙壁、蔚蓝的湖泊水面、遥远的雪山背景交融在一起,把一个瑞士打扮得花团锦簇、艳丽明媚。难怪诸神会如此偏爱瑞士——这里,已经不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座巨大的花园。

灯柱上,庭院里,阳台上,屋檐下,都别出心裁地吊着、摆着各种花,与其说是花,不如说是一颗一颗心——匠心。花的桥,花的广告,花的钟,花的海,它们,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桥、简单的广告、简单的钟摆。因了鲜花,它们活了起来;因了鲜花,它们快乐起来。多么简单的快乐的理由!多么简单的爱的理由!

在很多人心里,瑞士不可置疑地成了鲜花的国度,鲜花的故乡。做花,就要做一朵扎根在瑞士的花。生于斯、葬于斯,每天在阳光下尽情地舞蹈,活出生命的极致。奥黛丽·赫本,被安葬于洛桑附近的一处公墓,墓碑极其简单,除了一个高大的十字架,就是鲜花。鲜花,是我们对这位天使永久的怀念。而这个天使,也成了整座公墓最瞩目的一朵鲜花。

除了鲜花,瑞士呈现给你的另一道旅游大餐,就是它极美的山水。

植被茂密的山峰或者山脉,国内见得多了,然而瑞士的山林,除了脖子上挂着铃铛的阿尔卑斯奶牛自由自在点缀着的草场;草场周围,散落着红色屋顶的小木屋;仰望,可见高高的雪山露出头来,在太阳下泛着白光,晃得人睁不开眼——瑞士的山如果离开奶牛、山麓的尖顶小木屋、背后的雪山,也就不再是完整意义上瑞士的山了。

绿的怡人、白的耀眼、红的鲜明,当这些色泽一起汇聚在阿尔卑斯山麓,就已经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山水。你可以说这是一匹锦缎,也可以说是一幅油画,甚至可以盛誉它为人间天堂,上帝它要偏爱瑞士,怎么描述都不过分,怎么赞美都不夸张。

瑞士雪山,是每一个来此的游客必去的地方,观光滑雪。阿尔卑斯山的滑雪,正在成为国内诸多有经济承受能力者每年夏天出游的首选。少女峰,一座有6000年历史的第四季冰川。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因为山风拉过来一片不同的云团,少女峰都能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或如山鹰起舞,凌空飞旋;或如高手对决,招式凌厉;或如少女垂首,柔婉秀美。若是遇上阴天,云雾涌来,就更难窥雪山的真容了。雪山,冰川,玉体横陈——从久远来,往久远去,谜一样深沉,谜一样迷人,谜一样呈现。

在巨大的山体下,散落着一些房屋。房屋是一个俯伏的姿态,深植于此,如同山林中的一朵蘑菇。有时成片出现,点缀在绿色的森林和草地之间。

我国的珠穆朗玛峰,也有冰川,却高不可攀,不如瑞士的冰川,可亲可近。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从亚洲到欧洲,从北极到南极,这些壮美的冰川景观正在面临融化的灭顶之灾。瑞士政府为了减缓其消逝的速度,正在全国推广太阳能取暖,节能减排,以及展开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宣传和调查活动。这些举动,对于冰川的融化,基本上于事无补。因为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向来不是瑞士。更多应该检讨的大国,依旧在大摇大摆地消费着能源,生产着废气。

多年后再来瑞士,也许我们将见不到这些冰川。而没有了冰川的阿尔卑斯山,还能称之为阿尔卑斯山吗?

除了这些山林,瑞士还有旖旎纯美的水,穿流环绕其间,也难怪让人如此流连忘返、醉心不已了!

这些水,或在高山湖泊中以天空一样的澄蓝呈现;或在桥梁的阴影里以翡翠一般的碧绿隐现;或在山林中莱茵河的激流中万丈迸发、水花四溅……当高山白云倒映其中,森林草地倒映其中,你就能发现它的澄澈和清净。这种净,是有冰雪温度的净;这种净,是足以融化人心的净。这样的水,这样的纯,这样的绿,在世上的别处绝对见不到,唯有瑞士。

一群白天鹅和野鸭静静游过来,划出一圈圈涟漪,令人心神荡漾。

山,因了水而灵气四溢;水,因了山而动感十足。山与水,互相映衬,互相给予对方以灵魂,好比一对情侣,永远不分离——我喜欢这种相依为命、天长地久的感觉。

当山水如此交相辉映,在晨曦初起的湖面,美得如梦似幻,如诗如歌。虽然待了不短的一段时间,但次次看到,我依然会被这样的美次次击中灵魂。在瑞士,你有的只是一颗无法设防的心。

改用徐志摩的一句诗:“在日内瓦湖的碧波里,我甘心做一朵浪花”。哪怕日日陪天鹅和野鸭嬉戏,也胜过为人一世。

瑞士给我的第三印象,是这里的交通。瑞士有800万常居人口,每年接待1000多万的旅游人口,但是却有着异常洁净的路面,不能不让人惊叹!

在瑞士的很多城市里,街道的地面铺满了轨道,交织成一张网络,在城市的街巷里蜿蜒,好像城市的脉络和血管,触目惊心地裸露着。火车和电车就这样来来去去,在这些血管上轻盈而迅疾地滑行——无论你身在何处,大街,小巷,车站,露天餐厅,地面上一粒泥土、一片纸屑都没有。难怪有人说,在瑞士,汤洒到地上了,你可以舀起来再喝——当然这只是说明瑞士大街的洁净度非同一般。

走在这样的街道上,身为一个中国人,我时刻都在自省。

另外,瑞士的园林之美,对于向往归园田居的人来说,是另一种深度诱惑。这种诱惑,你无法想象它竟然不是来自公园的规模,也不是来自里边花草的茂密,而是来自躺在公园草地上的瑞士人脸上的表情。这些公园,如果没了瑞士人,不过就是一座普通的公园,一片草地,一圈树木,如此而已。可如果多了一个瑞士人躺在树荫下看书、乘凉,或者一个白色宽边帽的女子半躺在草地上读报,或者母子俩坐在草地上的木桌旁晒太阳,阳光闲闲地投下一片树影——你顿时就会被这片公园吸引,这片公园瞬间就成了伊甸园。

也许,自然在哪里都一样,风景在哪里都一样,不一样的,是人,和人的那颗心——那颗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的心。

这个发现,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在瑞士的风景里,久久地感慨不已。

可以爱的德国男人

说起德国男人,脑海里显现的不是希特勒,而是在柏林街头的一次偶遇。希特勒虽然家喻户晓,却到底是这个民族中的另类。

身高普遍超过185厘米,宽肩,高鼻深目,典型的日耳曼人种,阳光照过来,脸部有光与影的投射——不用说话,那鲜明的轮廓便足以令人印象深刻——坐在那里,他们就是一幅活的油画,立体,生动。

我是在一个露天的咖啡餐厅里遇见他们的。当时我正在打开一张柏林地图研究下一站的方位,面对满图密密麻麻的德文心烦意乱、不得要领,四人就进来了。他们一进来就很显眼,大约都是二十四五岁年纪的男人,穿着休闲T恤或者格子衬衣,下半身无一例外都是沙滩裤,双肩背包,大约也是外出一族。但是他们显眼的并不是身高,而是从头到脚,仿佛有阳光在他们的身上流动。用一个什么词来描述他们呢?帅?平庸了,不够深;潇洒?貌似靠谱,味道和力度都有了。

他们坐在离我不远的一圈藤椅上,简洁地点完单,就开始小声交谈,偶尔会笑,却并不是法国人的豪放和恣肆。我向周围看了看,迅速将一对年迈的老人和几个红头发少女否定,最后将问路对象锁定为这几个男子,于是站起身来,微笑着向他们走了过去。

刚用英语打了声招呼“hi”,问我可以坐在旁边吗?他们就一起站了起来,彬彬有礼跟我问好,并让座。听我说明来意,他们立刻就答应了,非常热心地开始帮我研究地图,并无别的多余的客套。讨论过后,其中一个格子衬衣的,拿出笔来,在地图上画给我看,圈出我现在的位置,又圈出我要去的地点,再标出路线,一目了然。

这可太好了,我一看问题已经解决,线路也已经清楚,就起身道谢,告辞离开。他们也微笑着一一和我握手道别,并祝福我旅途愉快。

简单的一次问路,平淡、单调,过了就不会给人特别的印象。当我拐出这条小巷,快要转上大街时,背后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他们几个人竟然从后边追了上来。我问他们这么急急忙忙要去哪里?他们认真地回答我说,刚才地图上有个小站忘记标了,担心我迷路,特地追上来告诉我。格子衬衣更是笑得一脸阳光,说反正今天不用上班,又没有别的要紧事,不如干脆陪我一起坐车去目的地好了,不远,还可以一起聊天。我大吃一惊,疑心自己听错了,但是也没有拒绝。

不用说,在异国他乡,有这么多陌生的帅哥陪着走,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忐忑的。好在一路上他们只问了我关于中国旅游环境的一些情况,并无其他搭讪,原来几个人是要计划夏天休假时去西藏旅游,从吃、住、行到当地僧侣以及藏民的习俗和禁忌,事无巨细,都想先了解一些。还好我在2006年青藏铁路刚通车时就已经去过,对此多少懂点儿。

目的地一到,几个人就直爽地“Saybye-bye”,说了祝福,却没有互留电话和姓名。

同类推荐
  • 在路上,爱的飘移游荡

    在路上,爱的飘移游荡

    从北京出发往西藏,沿着川藏线,后有转道藏滇线,一路蜕化了被都市包装过、异化过的原始本能,遵从于内心的向往,一路上不是放纵,而是找到了早已消失了的自己。在进藏途中,遇见双亲早亡的妹妹为癌症哥哥进藏转山祈福的感动;深夜在大昭寺门前听格桑老妈妈讲自己悲惨一生;还有勘探大哥讲自己亲身经历的黄皮子拜月;派镇遇到痴情东北哥们儿经历草原一夜情后直追姑娘到墨脱的爱情感动;与藏族哥们儿巴桑夜行通麦天险经历生死劫、还俗喇嘛讲藏人眼中的仓央嘉措以及他与“西藏第一美女”的传说……一路上的沟沟坎坎,多不胜数,在藏区生活或者停留的每一位朋友,他们的身上都有无数感动,他们的心里,都有无数关于西藏的神秘秘密……
  • 日本小时光

    日本小时光

    这是一场叙旧之旅,我试着用曾经一起走过的影像来穿越光影,再度与你重逢。我们有天生的惰性,总想着吃最少的苦,走最短的路,获得最大的收益。有些事情,别人可以替你做,但无法替你收获。为灵魂开拓疆界,给未来一个远景。走吧,在路上,你会遇见更好的自己……20岁的旅行价值百万。
  • 西夏陵

    西夏陵

    本书主要介绍了西夏陵的位置与地形,西夏陵建造的起讫时间,西夏陵被谁所毁,陵园陪葬墓,西夏陵的建筑技术,西夏陵出土文物等关于西夏陵的一些内容,
  • 中国家庭自助游:99个最适合家庭旅行的地方

    中国家庭自助游:99个最适合家庭旅行的地方

    本书介绍了“最浪漫的10个地方”、“最经典的10个地方”、“最刺激的10个地方”、“最好玩的10个地方”、“最壮观的10个地方”、“最怀旧的10个地方”、“最悠闲的10个地方”等一系列最适合家庭旅行的景点。
  • 沙漠驼影:一个女人的千里澳洲行

    沙漠驼影:一个女人的千里澳洲行

    一次渴望已久的追逐荒野大漠的梦想,一个女人淋漓尽致剖析自我的心灵之旅,演艺一段动人心魄的传奇旅程,记录一曲跌宕起伏的沙漠恋歌。本书是作者自我发现和自我证明过程的记录。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傻王的杀手傻妃.A

    傻王的杀手傻妃.A

    前世她是金牌杀手,重生后她是将军府最宠爱的痴儿,谁知一道赐婚圣旨,将她嫁于人尽皆知的傻子王爷。她人前痴傻,人后腹黑。他人前受尽折磨,人后冷酷无情,当傻子遇见傻子,谁胜谁负,谁喜谁忧?当她要在前世为她惨死的小弟和今世为她许下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人面前只能选其一时,她又该何去何从呢?悬崖,苏诗云:“欧阳辰你给我听好了,如果你死了,我也不会独活”欧阳辰:“云儿,上穷碧落下黄泉,有你亦有我,我做不到。为了你,我可以毫不犹豫的舍弃生命,可我怎么舍得让你同我共赴黄泉呢?云儿,对不起,我食言了,你要好好活下去,带着我的那份好好的活着。”阎王书友群:371566525。
  • 御宅女王

    御宅女王

    一个是快三十岁没人要的御宅女人,一个二十六岁花心大萝卜,勾不到边的两个人却同居了。当坏蛋遇上笨蛋时,什么都会变得有理由的,“现在都已经和我在交往了,不要再残杀别人了!!”她都没人要好不好~“推掉它,现在不是时候。”“时间不对?那改到晚上吃饭好了!”这种笨蛋不气死他才怪。如果他们真的谈恋爱会怎么样?呵呵,也许要试试喔。
  • 夜未央昼未至

    夜未央昼未至

    两个逆改命运的人。一个微小事件。翻天覆地的变化。化腐朽为神奇,让过去死在来时的路上。一切安然有序,重新开始
  • 李国文杂文

    李国文杂文

    本书收入李国文经典杂文,包括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品。
  • 天下之东方大陆

    天下之东方大陆

    主角刘天麟身有上古家族血脉而不知,小之后便被一户普通渔民收养,后因一系列改变而走上一条征服自我之路
  • 我真的不是奥特曼

    我真的不是奥特曼

    工作被炒,恋爱被踹,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一个小萝莉,缠着余笙非说他是奥特曼,结果却英年早逝被车撞!“我可太惨了,有被车撞死的奥特曼吗?”苏醒在异世的余笙欲哭无泪,揪着身边小萝莉的双马尾大喊道:“关键是,我真的不是奥特曼啊!”
  • 人类的继承与改造:世界教育史(下)

    人类的继承与改造:世界教育史(下)

    前氏族社会时期是指从有人类到距今一万五千年左右。这一时期的生产水平低下,生产工具也很简单、粗糙,原始人们依靠群体的力量向大自然索取现成的食物。如植物的果实、块根以及昆虫、蜥蜴等小动物,以后慢慢也猎取较大的动物。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每个人都必须从事劳动生产,才能取得生存所必需的起码的生活物品,所以每个儿童自幼就要向年长一代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当成年男女一起出动进行采集和捕捉动物时,儿童们则跟随老年人在驻地负责驱逐和看管小动物,在附近地区采集植物。在这个过程中,老年人便把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方法与技能,把生产劳动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少年儿童。同时也告诉儿童们群体生活的习惯、行为准则等。前氏族时期教育的特点是所有的儿童都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接受教育。
  • 中医补脾胃养生法

    中医补脾胃养生法

    本书在第1版基础上修订而成,概述了中医有关脾胃与脾胃虚的基本知识,详细介绍了补脾胃养生的各种中药、食品及配方。其中单味中药和食品70余种,包括其性味、归经、成分、药理作用(功效)和应用等;各种补脾胃靓汤、药膳、膏方药酒及中药配方600余首,按中医治法分类,详述其组成、制作、功效和用法等。同时介绍了针刺、耳针、埋线、拔罐、艾灸、指压、按摩、敷脐等中医补脾胃法。本书内容通俗易懂,方法简明实用,养生保健与治病效果确切,适于广大群众,特别是脾胃虚弱的中老年朋友和亚健康者阅读参考。
  • 等一个暖暖的小晴天

    等一个暖暖的小晴天

    小的时候爸爸总会在雨天告诉苏心“灰暗终会过去,晴天总会到来的”然而围绕在苏心头顶的阴霾始终未曾消散。她终究相信儿时算命先生的话,终日消极懈怠地生活着,真到遇到她,遇到他,意外的相遇让苏心怀有腹黑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