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73600000041

第41章 第二次乌龙大战(3)

看史久光吃得欢势,那年轻人在一边笑咪咪的看着,还吩咐人再上两个热菜,务须让老史吃好。既然知道此人是自己的校友,史久光心中大定,丝毫也不亏待自己,吃了个肚皮肥圆,打了一个饱噎,斜眼看着年轻人:你是第几期的?

年轻人道:第一期。

史久光吓了一跳:原来是大师兄,看你模样可真年轻啊。你们一期出的人才最多,第六镇的吴禄贞,东北的蓝天蔚,山西的阎锡山,赫赫有名的士官三杰啊,后来的几期明显就差着,要不是有程潜,李烈钧这些人撑着,士官学校的牌子就算是砸了。

年轻人笑:你说的都是人杰,不过你老史也不差啊,只是缺少机会罢了。

史久光撇撇嘴,心说:看不出来这家伙,真有心计,我还没劝他革命,他倒先给我下了套。他说我缺少机会,我一点头,他马上给我个机会当官,到时候岂不是让我为难?不答应吧,老校友的情谊可就说不过去了。答应吧,那以后还怎么革命?不行,我得先下手为强,先劝他革命,他如果拒绝的话,老校友的面子上抹不开,不拒绝的话,哈哈哈,不拒绝话,帮我拿下南京,岂不是为革命立了大功?

于是史久光神色一敛,说道:兄弟,我们是老校友,堪称手足情谊,所以有句话,我不能不对你说:你应该还记得,我们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是何等受到日本人的歧视?都笑话我们头上拖着那条大辨子,让我们丢尽了脸面。中国人被人家日本人瞧不起啊,连睡个日本小女佣,都会被人家讹上,轻者赔钱,重者被学校开除,为什么会这样呢?还不是因为咱们国家疲弱,让人家瞧不起?

年轻人点头:你说得没错,不过睡小女佣的事……你说你去了日本不好好读书,睡人家小女佣干什么!

史久光道:我只是打个比方,你看现在这情形,革命已经成了气候,武昌的黎元洪虽然胖了点,但号令山河,指挥若定,全国一片响应啊。再说咱们士官学校毕业出来的,吴禄贞出任燕晋联军大都督,李烈钧出任安徽大都督,程潜在武昌替黎元洪打炮,阎锡山在山西革命,蓝天蔚在东北革命,连最没出息的我史久光,都来到了这南京死生之地,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图个什么?不就是希翼国家强盛吗?我们这些士官学校的校友,都在为国家牺牲自己,可你在干什么?看看你自己吧,养得细皮嫩肉的,吃着山珍海味,身边是貌美如花的女人,就你这没出息的样子,对得起我们这些老校友吗?

年轻人:老史啊,你说得都有道理,可有一件事你却忘了,树有根,水有源,做人万万不能忘本。不说别人,单说你老史,你能够去日本士官学校进修,是谁给你提供的机会?是爱新觉罗皇氏开恩,拿出国库里的银子来帮助你们成才,你花了皇家的银子,就算是不思感谢,也不能狼子反噬,恩将仇报吧?

史久光拍案而起:掷尔头颅,暴尔肝脑,与尔世仇满州人,与尔之公敌爱新觉罗氏驰骋于枪林弹雨中,起死回生,反命还魂,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

年轻人拂然变色:革命军!

史久光慢慢坐下:没错,是邹容的《革命军》。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老史,你不是想劝我也革命吧?

史久光:我虽然质智粗钝,比不了李烈钧也比不了阎锡山,可我都能革命,你为什么又不能?

年轻人:我是真的不能。

史久光:理由?

年轻人:因为我是铁良。

扑通一声,史久光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宁汉将军铁良,爱新觉罗氏皇族最优秀的成员,此人毅力坚忍,智慧果决,是革命党最害怕的克星。他在这里,革命成功的可能,就永远也不会有任何希望。

但话也不能说得太过于绝对,铁良在,革命或许不会有希望。但当另一个人进入南京城的时候,革命成功已经不再是一个希望,而是一个必然。

这个影响并最终主导中国战局的人,此时正在张勋的房间里。

(10)帝国的隐患

来人走进屋里,张勋已经跪拜于地:恩师在上,弟子张勋有礼了。

来人走到正中的椅子前,坐下来,看着张勋,不吭声。

张勋问:老师国务繁重,如何还会有闲暇来到这南京城?

对方只有冷冰冰的一句话:如我不来,你就会死。

张勋怔了一怔,突然大放嚎淘。

张勋委屈啊,他太委屈了。最初他以为自己已为这个世界所抛弃,象一条狗,死在南京城中最阴暗冰冷的胡同里。这也是他为自己选择的死法,求仁得仁,他无所怨。只不过他心里的委屈,实在无以倾述,也只有见到这世界唯一关爱他的人,才会忍不住大放嚎淘。

早在武昌一声枪响,他就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

他是一个典型的旧时代军人,有自己心中的信念,有自己做人之原则。武昌枪声将大中国逼至一个十字路口,首当其冲的,正是如张勋这样优秀的军人。于张勋而言,向前一步是死,向后一步,亦是死。或是身死,或是心死。真正的军人是不会选择心死的。行尸走肉一般的活着,灵魂已然不存,徒留躯壳一具,这种耻辱不是张勋所能够接受的。

所以张勋选择了身死。

他只是奇怪,为什么他至今还活着。

现在他才知道,是他的名誉上的恩师,军机大臣徐世昌庇护了他。

徐世昌秘密出京,悄悄来到南京城,只为救他这个不成材的弟子一命。

南京城下,义军嚣嚣,六路齐至,四面进发,如这般疥癣之患,根本就不放在他张勋的眼里。

因为他是北洋的人。

他在北洋,或许是排不上号,不为人所重视。但出了北洋,放眼天下,又有谁是他的对手?

北洋尽揽天下之英才,甚至到了几无遗漏的地步。如果说大中国还有谁敢正眼看北洋一眼的话,或许只有黎大胖子黎元洪了。黎元洪不过是湖北第六镇新军一介协统,却能够号令山河,搅动得周天寒彻,令得天下英雄奉其号令,四面起事,八方竖旗,堪堪将个大清帝国逼至风雨飘摇之末路。

但即使是如黎元洪这般英雄人物,北洋随便拿出一个冯国璋,就足以摆平。

而南京城下的徐绍桢,更是不堪提起,徜若张勋放开手脚,主动出击,汇集于镇江的乌合之众,又如何当得住他5万江防军的重力一击?

然而季氏之患,在于萧墙之内。张勋之所以不敢出击,一任兵力稀少的联军跃跃欲试,连踢带打。那只是因为,张勋面临着远比徐绍桢更可怕的敌人:

北洋!

正是这强大的北洋,构成了帝国最为恐怖的威胁。

张勋身在北洋,最是知道这庞大的军事集团,早就不安于隐身于帝国的阴影之下,渴望着将自己的政治理想扩张开来。这政治理想错综复杂,乌七八糟,什么玩艺儿你都能够从中找到,唯独缺少的,是对帝国的忠诚。

张勋的悲惨宿命就在于,能力最不堪提起的他,偏偏是北洋中唯一对帝国怀有忠诚之念的人。正是因为他的能力缺失,才视忠诚为自己的精神支柱。缺少了这种以忠诚为材质的精神力量,他张勋就不再成其为张勋。

在此,终于构成了张勋和北洋之间的致命冲突。

(11)从此不共戴天

在南京,张勋眼看着冯国璋,在武昌城外进进退退,养患自重。他耳听着电报房中,一封又一封的北洋来电,令他即刻返回京师。而且张勋知道,袁世凯至少给冯国璋打过七封电报,阻止冯国璋对武昌的进攻。电文上说:

不得汉阳,不足以夺民军之气。不失南京,不足以寒清军之胆!

袁世凯,早已将南京设定为南方革命党的势力范围。是以张勋知道,一旦他奉命离开,革命党人就会在第一时间涌入这座古城,掠去旧时代军人最后的荣光。届时北洋的战略布局就大功告成,划江而治,北皇统,南革命,两大势力的对决,将凸显出北洋武人的绝对之强势。

所有人都会输得精光,连短裤都不剩一条。

只有北洋才会赢。

旧军人张勋,竟尔成为了帝国最后的庇护者,最后的守护者,最后的屏障。

他在,南京在,帝国就在。

他死,南京亡,帝国必亡。

所以北洋迫他离开,如果他拒绝,北洋就会让他死。

革命党人的心眼远远不够用,激情与热血遮蔽了他们的视线,看不到隐匿于帝国庞大阴影下的北洋身影,看不到出自于智慧大师头脑的,那精确到了令人惊悚的战略布局,看不到张勋的死生,已经构成了帝国危亡的最后钥匙。如果革命党人意识到这些,只需要一粒炸弹丢在张勋身上,帝国就会随着张勋的死亡,在第一时间瓦解冰消。

然而革命党人没有这种政治谋略,所以他们还舍不得往张勋身上丢炸弹。

革命党人舍不得,但是北洋舍得。

北洋人才太多,杀一个张勋,无异于捻死一只臭虫。

最初,张勋还曾将希望寄托在老恩帅袁世凯的身上。在北洋将士的心中,袁世凯犹如一个威严又憨厚的父亲,以凌厉的手腕驾驭着他们,同时对他们的些小过失睁一眼闭一眼。张勋是北洋中能力较弱的,而父母之心,向来是最疼爱没出息的孩子——有出息的孩子,自己会照料自己,唯其没出息的孩子,才需要父母更多的呵护与关爱。

所以张勋可以抗命,拒绝将南京丢给革命党人。他可以一次抗命,可以两次抗命。甚至,可以三次抗命。

但他每抗命一次,袁世凯对他的情感天平,都会从父亲的位置,向着另一端渐次移动。

另一端,就是敌人。

张勋每拒绝一次北洋的命令,都要把耳朵竖起来,听一听门外的动静:北洋派来的杀手,到了没有?

前些日子北洋的电报非常频繁,但临到徐绍桢率联军狂攻而至,北洋那边却突然没了声息。

耐性耗尽了。

袁世凯的角色,已经从父亲的位置,完全偏移到了敌人的位置。

从此不共戴天!

于是张勋就知道自己最后的时刻到了,他穿上最好的衣服,吩咐下人沏上最好的茶,再和自己最心爱的女人,小毛子王克琴,温存告别,然后坐下来,耐心的等候着自己的最后时刻,等候着杀手的到来。

终于来了。

来的却是他的老师,徐世昌。

军机大臣徐世昌,不忍心看自己最没出息的弟子被北洋杀掉,秘密启程,亲赴南京。

这就是张勋一看到徐世昌,动情之下,大放嚎淘的由来。

(12)尚有余息或可残喘

命厨房治下两碟精美的小菜,张勋跪在地上,膝行而前,替老师徐世昌斟上酒,然后低眉顺眼,一言不发。徐世昌来了,北洋就不会再有杀手到来,救命恩德不啻于再造父母,所以张勋极尽感激,极尽谦恭。

实际上,张勋的模样,只是生得极是清秀,眉眼中缺少了几分稳重,但并不象徐绍桢所说的比女子更美貌,真要是这样张勋还算是占了大便宜。他的气质始终是缺乏成年人的庄严稳重,略显轻佻,典型的没出息样。

但他偏偏还是有点出息的,至少比革命党人出息更大。只不过形貌与外在的反差,构成了张勋人生成就的最大障碍,正是这样一个原因,曾任翰林郎的军机大臣徐世昌,破例收下了张勋为弟子,让这苦命孩子,于这孤零零的世界上终于有了点依靠。

正如张勋所知,他一再抗命,拒绝退出南京,成为了北洋完成全国战略布局的最大障碍。引发了北洋武人的极大愤怒,群议嚣嚣,追迫袁世凯下达密杀令,就连刺客都已经准备妥当了。这时候徐世昌去找袁世凯,说:不要伤害我的弟子,我替你们去一趟南京。

袁世凯当时掷笔于地,如释重负。

暗杀自己亲手栽培出来的张勋,袁世凯心中更不情愿,更为痛苦。幸好有先知先觉的徐世昌,否则这险局终难善了。

徐世昌呷了一口酒,说道:张勋啊,记得为师对你说的第一句话吧?

张勋:永世铭记,岂敢有忘?恩师叮嘱张勋,仁人志士,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君子人邪?君子人邪!

徐世昌:为师所说的,是至圣先师孔子的话,孔子还曾经说过:邦有道,谷。邦无道,隐。

张勋诧异的看了看徐世昌的脸,看到一行淌流而下的泪水,霎时间张勋恍然大悟:老师,原来你也和我一样……

徐世昌摇头:不,老师和你不一样,老师的心里,比你更痛苦!读圣贤书,所为所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每一个圣贤子弟终生不敢或忘的教诲,是每个读书人毕生的期待。但绝大多数读书士子,枉活一生,终老草木,却始终等不到这个机会,可我们等到了这个机会,才知道自己心中的才学,全不足以,履践圣哲的教诲。

张勋歪着脑袋,想了好半晌,才算是稍微把徐世昌的话,咂磨出来点门道:莫非老师也是认为朝廷要亡……不不不,老师的意思莫非是说,黎元洪真的能成了气候?

徐世昌道:黎元洪这个人,被压抑得太久了。武昌乱党推了他出来,算是推对了人。也只有他,才能够号令山河,叱令八方,设令陕西,湖南,山西,九江江西,安庆安徽,云南贵州,上海,福建两广,莫不是奉了他的号令而行事。谁能料得到一个小小的协统,竟尔有这般惊人的作为?怪只怪早年张之洞,对皇统太过于忠诚,单只是银钱就在武昌存贮了4000多万元。有如此之多的钱,再加上黎氏长袖善舞,什么事还做不来?

张勋道:黎元洪虽然了得,但也不足为虑。设若冯国璋催师大入,小小武昌,终是弹丸之地,不堪一击。

啪的一声,徐世昌掷杯于地,吓得张勋一个激泠。就听徐世昌悲声道:如果是这样,那么中国就彻底完了。帝国之所以疲弱至此,皆是因于洪秀全,杨秀清的祸国之乱。这二人割据山河,糜烂天下,江南鱼米之乡,沦为人间鬼域,虽然有曾国藩,李鸿章之绝世才智,将其平定,但帝国的元气,从此难以平复。从洪杨之乱到如今,已经过了60年,这其中尚有10年的生民涂炭,泣血涟如。60年来惨淡经营,忍辱负重,帝国建设,唯艰唯难。而于今的情形竟重演洪杨当年,如果北洋催师大入,黎氏必然南走,党人再行肆虐,西洋诸强得以乘隙而入,届时天下乱矣。此时此景,纵然是曾国藩,李鸿章之大才,十年平复,然而待得党乱消匿,中国已然不存。

说到这里,徐世昌大放悲声:10年,再给中国10年时间休养生息吧!10年而后乱就乱吧,那时候尚有余息或可残喘。徜今日乱起,则中国必将不复存于世界之上矣!

因为中国没有本钱,付不起大乱的成本。

徐世昌大哭,张勋也是哭得满脸是泪,并不停的捶击自己的胸脯,痛恨自己无能,无力挽救时局。

嚎淘之中,徐世昌突然敛住哭声,哭声说止就止,脸色淡静如常,就好象他从来没有失态大哭过一样。

他说:送为师回京。

同类推荐
  • 荒江女侠(八)

    荒江女侠(八)

    方玉琴之父母为一方豪侠,因押送赈银救济灾民被盗贼突袭抢窃后杀害。幼小的她被玄真道长所救且养育长大,习得道长真传武功。方玉琴武功已成,急于下山为父母报仇雪恨。下得山来,却意外得知外族犯我中原,玉琴在道长的指引下,准备一边找寻仇家,一边寻机投效义军首领,在仗剑走江湖时遇见少侠岳剑秋,两人不打不相认,从此一起结伴走江湖,并留下一系列江湖传奇故事。
  • 德宝隆医院的秘密

    德宝隆医院的秘密

    鲁文基教授退休在家研究大脑思维的问题,便让助理梅丽买了一只拉布拉多狗佩迪来做大脑实验。梅丽谎称佩迪已经怀孕,让教授先去做心脏手术,等狗生下来了再做实验。在等待做手术的医院里,教授意外发现了隐藏的活体大脑实验室,自己也被秘密地关押了起来。梅丽发现教授失踪了,通过便携式对讲机与教授联系,在私家侦探约汉生和佩迪的帮助下,成功地解救了教授。
  • 三八线往事

    三八线往事

    我们不能忘记半个世纪前同世界头号帝国主义的那场较量。志愿军儿女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保卫了和平,打出了国威、军威,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本书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英雄与共和国同在。
  • 草根律师是如何熬过来的

    草根律师是如何熬过来的

    这本书,描述了一个年轻的草根的律师刚踏入律师行业的真实经历,你会发现,原来年轻律师要经受着怎样的迷惘、困惑、痛苦,生活要承受着怎样的压力,你才发觉律师熬过来真的不容易;这本书,穿插了一个年轻的律师,一个草根的律师不算深刻但真诚真实的思考,你会发现,从他的身上,其实折射了这个行业,这个群体的真实状况,反映了这行业、这群体真实的特质;这本书,文字生动诙谐,在轻松的阅读中,不知不觉体会年轻草根律师的酸甜苦辣,领悟律师职业的艰辛与荣耀,你会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沉默,也多一份的深沉思考,当然还多一份在律师行业坚守下去的信心。
  • 无花果落地的声响

    无花果落地的声响

    作者最新长篇小说。小说从主人公、中文作家罗文辉的日本岳母井上惠子的葬礼说起,讲述了这个看似和谐的跨国家庭,实际上近似扭曲的家庭关系以及隐藏在这背后的关于道德和人性的禁区。作者对于人性命运的剖析相当深入,我们普遍置身于自我设置的牢笼,尽管理由各不相同,但最终都在自我囚禁中走向灭亡。小说文笔流畅,情节紧凑,让读者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和事实真相;在语言风格上有一种日本文学特有的清丽之感,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热门推荐
  • 血与戮

    血与戮

    看着身前的凯特琳,我咽了一口口水,这香味,这股欲望是个什么情况……好想咬她的脖子一口?……难道……不可能啊……“马上脱去你的上衣”我故作威严,这是游戏,对,如果这是游戏,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十八禁的东西!但我错了,从看到眼前这个人形吸血鬼女人脸上的红晕开始,我就知道,我被坑了……这尼玛还是游戏嘛!
  • 苍穹仙旅

    苍穹仙旅

    因为宅男,所以更懂得享受。每一次旅行都是难得的休闲时光。喜欢YY,喜欢幻想,沉浸在一个人的自娱自乐。一次意外,张凡获得了一些奇怪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张凡脱胎换骨,再也不能满足一颗星球上风景,决定到那无尽的宇宙中去继续自己的旅行......
  • 玄元大主宰

    玄元大主宰

    《2020年最扑街奇幻玄幻大作》玄元大陆自古以强者为尊,苏云羽意外穿越到玄元大陆,从此走上了一条强者之路,苏云羽手持武帝剑横扫玄元大陆,粉碎了远古八大邪神的阴谋,苏云羽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色,蜕变成玄元大陆的至尊主宰。欢迎加入群:948226310。
  • 星座年轮

    星座年轮

    年轮开启了,十二星座下凡,会发生什么?星之母为何突然让十二星座下凡,究竟发生了什么?蛇夫座为何突然受罚,双鱼和水瓶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双鱼为何人而后悔,水瓶为何只剩一丝魂魄,水瓶苏醒,双鱼为何却爱上了蛇夫,这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可能复合吗?
  • 诡秘谍海(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诡秘谍海(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这本书揭露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出现的间谍、特务等现象。主要介绍了几大特务以及他们罪恶的一生。这些间谍窃取情报,有的是敌方派遣过来的,有的是国人自己卖国求荣。尽管他们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惩罚但是,他们的恶行将遭到世人永久的唾弃。
  • 明星爹地请认账

    明星爹地请认账

    她是爹娘不疼,丈夫不爱的童养媳。丈夫为了离婚,设计将她卖予他人。一夜迷情,本应各自天涯,却不想数年后,当他与小包子再相遇,一切才刚刚开始。他是红遍亚州的超级明星,却偏偏对她情有独钟,原以为那夜之后不会再见,可是当缩小版的他在他面前出现,他便再不能淡定了。原来转身不是天涯,结局也只是开始。
  • 农女难当

    农女难当

    顾子柒穿越了,成了一个有娘有弟弟没爹,随时会被饿死,还有俩极品爷奶的村。顾子柒表示,这点困难没啥,不就是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吗,她喜欢。初见面,顾子柒拦住韩千离:喂,大叔,说的就是你,听说我爹救了你,你不仅不感恩,还害我们家被赶出家门,你是不是考虑一下赔偿?韩千离瞅了一眼眼前气鼓鼓的小丫头,咧嘴一笑……
  • 余生应你之邀

    余生应你之邀

    传言简小娇生病了,而且病的不轻哦!吃瓜群众表示很懵,那你倒是说得了啥病啊。简小娇弱弱说到:“爱情失忆症,解药是应朝。”吃瓜群众集体哀嚎,没天理啊!再后来的某一天,简小娇问应朝当初是怎样做到不顾一切奔向自己的。“因为娇娇是我的药”应先生宠溺的说到。“啊”?“娇娇,我也生病了”。应先生将求宠爱的小目光投向了懵圈中的简小娇。
  • 异世邪神传

    异世邪神传

    从天骄到废人,为了亲人,为了自由,为了爱,我不惜与天下为敌!
  • 走近孔子

    走近孔子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学派的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流变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却也在有意或无意间造成了偏离,也变得僵化。当我们今人剥开它在外面固化的硬壳后,却可以发现其核心的东西——孔子的思想,其实是富有多么鲜活的务实精神与人性表达的意义。比如在孔子那里,礼仪的本质特征和终极目的,不是人性的泯灭而是弘扬;孔子也不讳言自己求富贵的愿望,以及孔子对“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勇武血性的颂扬,等等。本书就是一部力图将历史与当代接轨,立足于当下社会的现实和中西文化参照对比来解读和还原孔子思想的哲思随笔著作,作者以清新隽永而又饱含理性情感与思辨精神的文字,对承载孔子的儒学思想的《论语》等著作进行探赜发微,对其所蕴含着的人生价值、生活哲理、社会伦理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从一般道理进入智慧层面,赋予孔子思想崭新的价值观照,是一部能够直抵孔子内心的作品。翻开书的当下,你会被作者创造性的解读所吸引,在书中遇见孔子,走近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