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94400000011

第11章 中庸之道:运用“中”与“和”的处事艺术

中即做事不偏不倚;庸是不改变。中庸的基本要义就是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超级的领导者会在其领导风格中追求中庸之道,讲究内外协调,不走极端,在各方利益中寻求平衡,以达到和的境界,和则令各方满意,自己的领导工作也能够得以顺利进行。

1.正确在越权与失职中寻找平衡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了第六》)

译: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可惜人们少有此德已很久的了!”

中庸是孔子提倡的最高道德,指一切言行不偏不倚、不左不右;认为“过犹不及”,即过头和不及,同样不好,只有无过无不及才是好的。不越权还不够,不失职也不够,要两边不侵犯领导同时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光把自己本分工作做好其实是不够的,因为这只是尽本分而已。一方面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一方面再顾虑到领导的感受,你就有前途了。作为领导者,既要大胆负责,敢于用权,但又不能越权行事,尤其是不能居功自傲,违抗命令。

在中国古代有个“昭侯酒醉”的故事:

韩昭侯酒醉睡着了,典衣(专门管衣服的人)不在,典冠(专门管帽子的人)怕昭侯着凉,拿衣服盖在昭侯身上。昭侯醒来,十分高兴部属对他如此关心,问:是谁盖的?左右答:典冠。昭侯因越权而处死典冠,因失责而处罚典衣。

昭侯酒醉的故事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却包含了很多深层的问题。韩昭侯酒醒后本来很高兴有人为自己盖了衣服,但是一知道这件事是负责管帽子的官员做的,马上就转喜为怒。最终,他以越权之罪将其处死,同时也处罚了失职的管衣服的官员。

所谓失职就是该做的工作没有做,而做了不该做的工作则是越权,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论古今,也无论在哪一个组织中,任何人一不小心就会失职或者越权。

典冠可以说是个倒霉的人。首先,他不能不给昭侯盖衣服,因为当时在场的其他人中,他的职位是最高的,如果事后追究责任,他一定在劫难逃。

其次,如果他盖了衣服,就成为越权。现在有许多“职务代理人”,他们名义上有代理职务的权力,实际上根据事情的大小,其权力也是可大可小的。虽然职务代理人有名无实会影响工作,但是一旦自作主张,就可能构成越权。

所以,做事要很谨慎,不要大意。在这个问题上,典冠应该马上想到“如果我去做,昭侯一定会怀疑我的动机,而且没有人会证明我的清白;如果我不做,又很明显地说明我不关心昭侯。”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典冠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找别人去做这件事;谁做了当然由谁负责。当然,被叫的人肯定会推辞。不过在经过你和他的一番推让之后,衣服肯定会盖在昭侯身上。这样,等昭侯醒过来询问时,左右肯定会告诉他是你让他盖的。这种做法会证明你们彼此的动机都很纯正,当然双方也都会获得奖励了。

而作为领导者,首先一定要很有原则,不管是对亲信还是对一般人,这个原则都是不能破的;其次越是靠近你的人越是要严格要求,否则就乱掉了。如果越靠近领导的人要求越松,那天下就大乱了。要么你不要靠近我,你要靠近我,你就要做别人的表率,这样才行。

所以做一个领导者,要处罚就先处罚身边的人,而不是处罚其他人。典冠担心昭侯着凉,好心好意把衣服盖在他的身上,反而招来杀身之祸,无论从哪一种角度来看,似乎都令人心生恐惧,不敢多做事。典冠如果存有这样的心理,干脆不闻不问,反正事不关己,何必操心。结果呢?势必遭遇同等凄惨的恶果。这种“左右为难”、“东也不是,西也不是”的困境,是随时随地都可能遇见的情况,想逃也逃不掉。只有勇敢地面对,想办法化解,才是唯一的办法。化解问题与解决问题也有所不同。解决不过是公事公办,不必计较太多,做了就是。化解则是竭尽心力,先要设想对方的感受,以及可能产生的情绪反应。不管做什么事,动机纯正是首要的条件,一旦引起怀疑就会百口难辩。因此不要等到危机四伏时才来动脑筋,而是凡事都要先想一想:这样处置可能会引起哪些怀疑,尽量事先加以避免,这是自己获得安全保障的有效方式。典冠非解决问题不可,否则责无旁贷,一定要受处罚。但是对于可能引起的怀疑,也同样非化解不可,不然害得自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倒了大霉还得不到同情。既不失责,也不越权,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时刻自勉的。能够具备这样的素养,自然就会化解两难的障碍,从而也就不可能“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了。

〇正确运用职位权力

领导者有一定的职位,一定的职位赋予一定的权力,这种权力叫职位权力。但是,这种职位权力时有错位现象,出现实际权力和职位权力不相符的情况。领导者的实际权力超越职位权力的现象,叫做“越权”。“越权”,既有范围上的“越权”,也有使用上的“越权”,即滥用权力。所以领导者要正确地在越权与失职中寻找平衡。

(1)不该决定的问题,不可擅自决定

领导者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决策。决策,简言之就是作出决定。一个组织单位内有着基层、中层、高层等不同层次的领导者,应根据自己的职责权限,作出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有关决策。比如在一个阶级中,基层、中层和高层不同的领导者所解决的问题就不同。基层决策主要解决作业任务中的问题,中层决策主要是关于安排一定时期的任务,高层决策要解决的是关系全局性的以及与外界有密切联系的重大问题。不同层次的领导者,应该只决策本层次工作中的问题,如果决定其他决策层次的问题,就是“越权”。在正副职领导之间,也常常发生“越权”现象。正职领导者对全面工作负责,副职领导者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正职领导往往抛开他的副手、作出一些应由副手作出的决定;而副手也常常有应该请示正职领导而不请示,擅自决定问题的现象。

(2)不该管的事情,不可插手管理

领导者应该做领导者该做的事。而不少领导人喜欢管事,对下属,甚至对下属的下属的工作,这也看不惯,那也不满意;这也不行,那也不对;在这里挑剔一番,在那里指责一气;立一通这样的规矩,定一套那样的做法;指点指点这儿,提醒提醒那儿。在这样的领导人眼里,别人干什么都不行,唯有自己才是最有事业心、责任感的。这样的领导者总是企图把别人装进自己的模子里,重新浇铸得跟自己一模一样。他管的倒不一定是“闲事”,只是他把许多无足轻重的事看得太重要。这样的领导者以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高度责任感,什么都要求至善至美,完美无缺。于是,这里怕坏了,那里怕赔了,什么都去管。在他看来,什么“越权”不“越权”,大家的事大家办,只要不出漏洞,事业不受损失就行。这是好心的“越权”者、事务主义领导人。

(3)不该执行的任务,不可越俎代庖

领导者叫苦不迭的就是“忙”。正当的忙是应该的。但是,对有些领导者来说,有很大一部分忙,是由于有许多工作不是领导者必须做的,而应该由职能部门去做。结果领导人越俎代庖,事必躬亲,不分巨细地去做下属具体管理部门的那些日常工作,陷入繁琐的事务堆中而不能摆脱。这样的忙,既是“越权”,又是失职。包揽下面的工作是“越权”;忙于具体管理而忘记了领导者的主要职责便是失职。如果只忙于具体事务,做自己职责范围外的事情,那么势必削弱了抓大事、抓战略、用人、决策等属于领导的本职工作。

2.掌握原则,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第一》)

译: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顺为可贵。先王之道,它的美处正在这,小事大事都按这去做。但是也有行不通之处,就是只知道以和顺为贵,便一意用和,而不再用礼去节制约束,也就行不通了。”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说的都是和的重要性。当然“和为贵”并不是一味地求“和”,如果跟下属有矛盾,责任在下属,适当给予宽容,也要给予指出。否则他会浑然不觉,以后还会出现类似的错误。责任在管理者,进行有效地处理后,对于一些不知深浅的下属,也不能一味忍让。“和”并不是愚蠢,退步不等于软弱,在适当的时机,予以反击,以阻止下属无休止的纠缠。

在领导工作中难免与下属发生矛盾,如何妥善地处理,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把握一定的原则:尉迟敬德原在义军宋金刚手下,后归李世民,为唐朝开国大将,屡建战功。他为人鲁莽骄悍,却又忠正刚直。一次,唐太宗与吏部尚书唐俭下围棋,唐俭抢先占据有利位置,与太宗发生争执。太宗一时动怒,就下令把唐俭调出中央,贬为潭州刺史。但仍余怒未消,便对尉迟敬德说:“唐俭轻视我,我想把他杀了,你替我作证,就说他对我有怨气,出口不逊。”第二天,唐太宗便让尉迟敬德和唐俭当面对证,敬德叩头至地,说:“我确实没听说过。”唐太宗反复再问,敬德还是这样回答。唐太宗一怒之下把手上的玉板摔碎在地,拂袖入内。过了一会儿,太宗忽命设宴请三品以上高官都入席。席间,太宗李世民面对众臣说:“尉迟敬德刚正不阿,今日之事,使各方面都得到了益处:唐俭免去了冤枉定下的死罪,我不致落下个枉杀无辜的恶名,敬德也免得违心地服从我,我有改过自谴的美德,唐俭有重获生命之幸运,敬德有忠正刚直的声誉。这样,三方面都得到益处。”唐太宗便赏赐尉迟敬德千匹缎子。大臣们都向太宗祝贺。

尉迟敬德依仗自己有功,便骄傲放纵自己,经常盛气凌人,招致同僚不满。曾有人告他谋反,唐太宗倒不轻信,找来问询是否当真。敬德说:“臣随陛下讨伐四方,身经百战。如今幸存者,只有那些刀箭底下逃出来的人。天下已经大定,臣子会谋反吗?”说着把衣服脱下扔在地上,露出身上的累累伤痕。唐太宗李世民感动得老泪横流,好言好语安慰了敬德一番。

但尉迟敬德骄纵成性,毕竟难改。一次太宗大宴群臣,尉迟敬德和在座的人较短长,争论谁是长者,一时性起,竟然殴打了白城王李道宗,弄瞎了道宗的一只眼睛。太宗见敬德如此放肆,十分不悦而罢宴。太宗对敬德说:“我要和你们同享富贵,而你却居功自傲,多次犯法。你可知古时韩信、彭越如何被杀?那并不是汉高祖的罪过。”尉迟敬德这才有些惧怕,从此以后,行为才有所收敛。

尉迟敬德这样骄横却又正直的人,必须施之以恩,使其感动,但必须抓住其弱点,给予适当的恫吓,起到威慑的作用。

〇协调人际冲突的基本策略

领导者在处理与下属的矛盾时要以和为贵,首先领导者要有宽广的胸襟,得饶人处且饶人。与下属对待某一问题出现意见分歧,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时作为领导,需要克服自己这样一种心理:“我说了算,你们都应该以我说的为准。”其实,“众人拾柴火焰高”,把大家的智慧集合起来,进行比较、综合,你会找出更可行的方案。下属提出高招,你不能嫉妒他,更不能因为他高明就排斥他,拒绝他的高见。这样,你嫉妒他超过了你,他埋怨怀才不遇,遭受压制,双方的矛盾就会变得尖锐。你有权,他有才,积怨过深,发生争斗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

作为领导者,要能够发现下属的优势,挖掘下属身上的潜能,战胜自己的刚愎自用,对有能力的下属予以任用、提拔,肯定其成绩和价值,才会化解矛盾。

发现下属的潜能,并能委以重任,可以减少很多矛盾。下属经你的提示会发现自己的潜能与不足,就会觉得自己得投明主,三生有幸,就会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不那么在乎,也就避免了很多与你发生矛盾的可能。

从另一角度讲,领导者与下属能进行这样的交流,领导发掘并动用下属的潜能,下属从领导那里得到点拨,就会知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得到什么,不应该得到什么,就不会因得不到某些机会、某种奖励而与上司发生矛盾。

解决矛盾时,如果是你的责任,或者有必要时,要勇于承担责任。谁都会失误,一些事情的决策本身就具有风险性。工作中出现问题时,你和下属都在考虑责任问题,谁都不愿意承担责任,推给他人,自己清静,岂不更好?但作为领导者,无论如何都会有责任。决策失误,自然是领导者的责任;执行不力,是因为制度不严或管理者用人失察;因外界原因造成失误时,有分析不足的责任等等。把责任推给下属,出了事儿只知道责备下属,不从自身找原因,就会与下属发生矛盾,也会冤屈下属。这些都会使你失去威信,丢了民心。即使是下属的过失,作为管理者站出来承担一些责任,比如指导不当等等,这更显你的高风亮节,不至于在出了问题以后上下关系都紧张以至出现矛盾,这一站出来就会把很多矛盾消弭于无形。

发现确属自己的错误时,要允许下级发泄。上下级间存在矛盾,如果因为领导者工作有失误,下属会觉得不公平、压抑,有时会发泄出来,甚至是直接面对领导者诉说不满,指斥过错。

遇到这种情况,领导者不能以怒制怒,双方剑拔弩张,不利于矛盾的解决,只会使矛盾更加激化。因此,在遇到下属直接找你发泄他对你的不满时,应该这样理解:他对你是信任的、寄予希望的。没有信任,害怕说了会挨你的整治,他就不会说了;没有寄予希望,他也不会来找你了。

因此,领导者在接待发泄不满的下属时,要耐心地听下属的诉说,如果经过发泄后能令其心里感到舒服,能更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听听又何妨?同时这也是一个了解下属的很好的机会,可不能一怒而失良机。

3.能屈能伸,凡事以忍为好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可以败坏人的品德。小处不能忍耐,就会乱了大的计谋。”

成大业者能屈能伸,如果领导者恃勇恃能,遇上一点小事就忍耐不住发生争执,必然会影响计划,甚至打乱部署。所谓匹夫之勇不能忍其忿,一忿就忘其亲,把什么大事都置诸脑后,不加考虑,以至功败垂成。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终成将相之才,所以领导者应宁持重而含忍,轻率而愤激。隐忍才能等待时机,扭转时局,出其不意,终成大业。

战国时期的孙膑,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也是一位出色的军事人才,他著的《孙膑兵法》,至今仍然被视为军事方面的经典之作。然而,他也有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时候,当他身处险境时,忍辱负重装傻避祸,而且其艰难程度,后人无一能赶得上。在三家分晋以后,韩、赵、魏三家中数魏国的势力最强大,魏惠王任用鬼谷子学生庞涓攻打卫、宋、等国,连打胜仗,各国都向魏国称臣,庞涓被魏王拜为军师。

庞涓的同学孙膑德才兼备,是个难得的人才,尤其是从老师鬼谷子那里学得了祖先孙子的十三篇兵法,更是智谋非凡。孙膑也来了魏国,魏王知道孙膑才能极大,想拜他做副军师,协助军师庞涓行事。庞涓听了忙说:“孙膑才能在我之上,怎么能做我的手下呢?我看还是让他先做个客卿,等他有了军功,能够服众,我再让位于他。”其实客卿没有实权,但是地位却很高,刚开始孙膑还以为庞涓是一片好心,有意想让位于自己,对他十分感激。谁知庞涓却有自己的打算,他自知才能比不上孙膑,便在魏王面前诋毁、陷害孙膑,魏王听信了他的谗言。

最后孙膑被在脸上刺字,又被剔去了膝盖骨,从此只能爬着走路,成了终身残废。一次偶然的机会,孙膑从仆人嘴里得知自己是被庞涓所害,大吃一惊,霎时间大叫一声,昏了过去,等别人把他弄醒时,他已经疯了。只见孙膑披头散发,两眼直直地望着前方,大哭大闹,见人就打,还把地下的脏东西往嘴里塞。从人连忙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庞涓说:“孙先生疯了!”

庞涓不相信,急忙来看,只见孙膑在地上哈哈大笑,一会又仰面大哭,看到庞涓就来咬他,并且嘴里连叫:“鬼谷老师救命!鬼谷老师救命!”庞涓虽然见他这样,但怀疑他是装疯,就把他关在猪圈里,但是还没有杀他的念头,因为他还想从孙膑那里得到已经失传了的《孙子兵法》。呆在猪圈里,孙膑依然哭笑无常,并且成天和猪在一起呼呼大睡。过了许久,依然是如此。庞涓还是不相信这是真的,就派人前去探测。一天,送饭人端来了上好的酒菜,偷偷地对他说:“我知道先生是被人所害,今天瞒着军师,送些酒菜来,先生可要保重身体,好好地活下去,有机会我设法救你。”说完感叹孙膑的悲惨遭遇,流下了怜悯的泪水。孙膑抬起脸傻傻地看着他笑,突然他大叫一声:“我才不稀罕你的烂东西,我自己做的好吃多了!”说着一把打翻了酒菜,随手抓起一把猪粪,塞进嘴里。探测的人把这种情况回报了庞涓,庞涓心想,孙膑知道了自己受刑的缘由,气恼不过,可能是真的疯了。从此,他只是派人监视孙膑,不再过问。

孙疯子经常在街上爬着乱跑,累了就回到猪圈。这样久了,魏国的都城大梁内外都知道有个孙疯子,没有人怀疑他了。时间一长,庞涓也放下心来,就没再动杀他的念头。就这样,孙膑活了下来。

齐国国君知道孙膑是一位奇才,又听说了他的遭遇,便派大臣淳于髡来魏国以访问为名,设法营救孙膑。没过几天,躺在街上的孙疯子忽然不见了,此时孙膑已经被齐国使臣救走。后来,庞涓带兵连败宋、鲁、卫、赵等国,可是齐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使庞涓连连败北,最后,孙膑用“减灶法”引诱庞涓来追,暗设伏兵,将庞涓射死在马陵道上,终于抱了自己的大仇。魏国从此衰败,并向齐国进贡朝贺。在杀死庞涓后,孙膑便辞官归隐,专门研究起兵法来。古语说:“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求存也。”孙膑当时如果不能“苟且偷生”,忍辱负重。又怎么能够保住性命,杀死庞涓,也不会留下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孙膑兵法》,身处逆境,时运不济,应以忍字当先,一旦时来运转,便可虎入深山,龙腾九霄,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领导者应当获得一些启示。

中国有一句著名的俗语,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意思是说人在权势、机会不如别人的时候,不能不低头退让,有志进取者,会将此当做磨炼自己的机会,借此取得休生养息的时间,以图将来东山再起。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〇能忍住眼前之气

人难免有挨骂的时候,凡事凡人都有水平高低之分,挨骂也是如此。会挨骂者,显得特别“会来事儿”,会来事儿的人才能会办事。比如在职场上,长年累月地领别人的薪水做事,不可能连一次骂也没挨过。你应好好利用这些机会,把挨骂当成一种重要的磨炼,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

首先,要保持顺从态度。虽然不必做到像应声虫一样的地步,但最起码脸上应该露出反省的表情,并以坦率诚恳的语气向上司道歉。

挨骂之后,不可垂头丧气,亦不可嘻嘻哈哈,让人产生随骂随忘的印象。当然,最重要的是应尽快改正错误,无礼的反抗态度只会使自己受损害。

其实,与上司的真正关系往往始于挨骂。应该认识到,无论多么优秀、杰出的人,总免不了会挨上司的教训。第一次被骂的感觉必然不好受,可是你无论如何都必须通过这一关。

有些人初遭痛斥,也许会产生“那种骂法让人受不了,干脆辞职不干”的想法,其实大可不必,这才是你真正需要冷静的时刻。

对于挨骂的原因,应该好好反省。管理部下是上司的职责,不妨把挨骂当成工作的一部分。

说得更彻底一点,骂与被骂等于是你与上司之间的一种沟通。当他开始训你的时候,也就代表他已经开始将你视做真正的工作伙伴了。

此外,训斥的内容之中多半透露着上司的本意和大量的实务知识,应心平气和地聆听,别漏掉这些有用的情报。

不要讨厌或害怕挨骂,妥善运用上司和你之间“骂与被骂的关系”,是促进双方了解的第一步。

能忍住眼前之气,是一种可贵的心性,更是一种难得的智慧。忍小气才可以得大益:忍在小处,才能赢在大处。

4.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第十三》)

译:孔子说:“君子善于协调不同的意见而使之和谐,但不苟同盲从;小人只是盲从苟同,而不能够协调意见使之和谐。”

“和”是君臣不同看法的协调。君说可行的,其中有不可行的部分,臣指出其不可,而使其可行的更加完备。君说不可行的,其中有可行的部分,臣指出其可行的,而去掉其不可行的。这样就可以达到政治平稳,民心无争的状况。所谓“同”,就是君说可,臣亦曰可,君说不可,臣亦曰不可,取消矛盾,造成君主一言堂,结果是使君主犯政治错误,而且愈演愈烈。只有“和”是可行的,而“同”是要不得的。

管鲍之交在历史上向来被传为美谈,他们从少年时代便是一对十分要好的朋友,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个非同寻常的人。他们曾一起到南阳做买卖,到了分红利时,管仲欺骗鲍叔牙,自己多拿,鲍叔牙也不计较,对他始终如一。后来鲍叔牙又谢绝了齐桓公以其为相的任命,而推荐了管仲。从此管仲在齐国执掌大权,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在回忆鲍叔牙对自己的恩德时,很动情地说:“当我处于困境时,曾经同鲍叔牙一起做买卖,分利时,我拿得比他多,他不以我为贪,知道我太穷了;我曾经替鲍叔牙出谋划策,结果事情办得更糟糕,鲍叔牙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有利与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可又三次被国君所驱赶,鲍叔牙不以为我不行,他知道我还没有遇到好的时机;我曾经三次从战场上逃跑,鲍叔牙不认为是我胆怯,他知道我家中有老母呀;我原来所侍奉的主公被杀害,我的同事与主公同死,而我却忍辱活了下来,鲍叔牙不以为我是个无耻的人,他知道我不在乎这种小节,而以不能建功立业、扬名天下为耻。生我的,是我的父母,而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

可就是这样一个有大恩大德于他,又被他如此深情感念的人,当他行将去世,齐桓公提出要以鲍叔牙来继承他的职位时,他却断然表示反对。他说:“鲍叔牙,的确是个君子呀,可他却不能主持国家大政,他这个人善恶过于分明。好善自然是好,而疾恶如仇,就使人难以接受了。他一见别人的过错,便终生不忘,这是他的不足呀!”

齐桓公接受了他的意见,任命了另外一个人为相。有个叫易牙的小人向鲍叔牙挑拨离间说:“管仲为相,是您推荐的。如今他快要不行了,君侯前去征求他对继任人的意见,他却反对您,而推荐了别人,我真替您报不平!”鲍叔牙笑道:“我当年之所以推荐管仲,就是因为他忠于为国,而不私其友。如果我要真的做了相国,你们这些小人何处存身呢?”这大约也正是管鲍之交成为千古美谈的原因吧!

而小人们的交情则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小人势利,对别人的伤害不可避免。他的不讲人情、反复无常,随时都可将别人打入深渊。这种事做得多了,人们都会认识他,也会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对付他。这样,势利小人就会身陷苦海,作法自毙。

人们不要让金钱地位迷住双眼,失去良知和做人的规范。这样没有原则地与人交往,交到的只能是势利小人和狐朋狗友,他们是不会真心为他人着想的。稍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对人不利了。

西汉成帝时,成帝的姑表兄弟张放十分受宠。张放不自重,常干一些违法的事,谄媚他的人就对他说:“你是大人物,做事自然和我们不一样了。有人指责你不守法纪,他们都是白痴,哪有这样的事呢?”

张放和这些人打成一片,常在一起饮酒作乐。张放的妻子一次对张放说:“这些人什么事都不反驳你,只会讨你的好,这是因为你是皇上的宠臣啊。你不该把他们当成朋友,否则,终有一天你会后悔的。”

张放却认为他们知趣可爱,继续和他们结交。

张放为了巩固地位,一味引导成帝游玩。成帝心中所想,张放一定设法满足他,全不顾事情是好是坏。

皇太后王政君听说张放教唆成帝不务正业,十分愤怒。她逼迫成帝把张放逐出朝廷,到边境做个小官。

张放失势的消息传来,那些和他有关系的大臣马上换了一副嘴脸,他们联名上奏成帝,主张加重对张放的处罚。他们在奏书中说:“从前我们受张放蒙蔽,竟相信了他的谎言,现在回头看来,他都是在欺骗皇上,愚弄我们呐。这样的小人害人不浅,留着他终是个祸害,皇上一定要杀了他。”

成帝把上奏的人召来,当面质问他们说:“你们从前总是说张放的好,同样的一个人,前后怎么变化得这么大呢?我看你们也不是好人,只怕受连累罢了!”

张放本身势利,他才会交一些臭味相投的势利小人。张放落难了,这些人自然不会帮他,落井下石才合逻辑。

〇不要把所有的关系都看成利益关系

谋求自己的利益并不是件坏事,但是如果太利己主义,在人际关系的场合中,一定会失败。本来,这种利己心理不论是谁都会有,但是如果我们能稍微地改变一下想法,不要光想着自己的利益,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更有改善。你帮别人获得利益,最后这个利益还是会由你获得。这种“先义后利”的观念,是想寻求好人缘的人所不可缺少的。在做事情之前,先想想别人的利益。要有服务别人的观念,等别人获得了利益之后,再谋求自己的利益。

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义气,如果能贯彻彼此的义气,就可以使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真挚情谊,对方对于你也会真心对待。

在社会交往中,如果过分地计较得失,这段友谊一定不会长久持续。和一个人交往是有利还是有害,在和对方交往之前,如果过分地计较,一定不能获得真心的朋友,也很难有个好人缘。

我们应该把对方当做一个人,我们是和“人”交往,而不是和“事”交往,只为了利益和对方交往,就如同做生意一般,彼此之间的关系不是朋友关系而是利益关系,这样一来,你又怎么能获得真正的朋友呢?

下面举出一些交际中不受欢迎的类型,希望大家引以为诫:

(1)小气的人

同朋友一块儿外出吃饭,总是同伴出钱,自己躲得远远的。从不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唯恐人家不还他。本来可以助人,却不帮人一把,说话做事斤斤计较,锱铢必较。这种人,朋友都会慢慢离他而去。

(2)背信的人

这种人与人相约不守时,与人相交不守德,今天与你称兄道弟,明天就会翻脸无情;你跟他掏心窝子说真话,他反借机倒打一耙,置人于死地。像这种人,是永远不会受大家欢迎的。

(3)耍小聪明的人

说话不真,待人不诚,总是喜欢占点小便宜。每逢有事要做,总是推三阻四,找理由逃避,挑轻怕重,有好处就抢,遇困难就退。

(4)不拘小节的人

当众挖耳朵、脱鞋子,不敲门径直闯入别人家,进门后一口痰吐在地上,临出门又把主人正在读的书刊拿走。随随便便,大大咧咧,只图自己一时痛快,不顾别人方便不方便。自以为豪爽,这种不拘小节的行为实际上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最不讨人喜欢。

(5)得寸进尺的人

得理不饶人,不给人面子,不留台阶,不把你逼到死胡同俯首称臣绝不善罢甘休。你要是不和他争,他就认为你软弱可欺,和他争,他又反说你不饶人。这种人表面上虽取得胜利,但终因缺乏容人的气度和雅量而被人厌弃。

(6)唯我独尊的人

自以为是,自以为师,每到一处都趾高气扬,盛气凌人。夸耀自己,贬低别人,不把别人当回事,喜欢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听从,乐不乐意接受,总想让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事。事实上,谁都不愿意被别人看成是无知而愚蠢的人。

(7)挑肥拣瘦的人

这种人的最大特长只有指责和评语,成天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横挑鼻子竖挑眼,似乎世上所有的人都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唯有他至真至纯,至善至美。不仅如此,他还喜欢教训别人,让人片刻不得安宁。然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喜欢挑肥拣瘦的人永远交不到真朋友。

(8)高深莫测的人

这种人该喜不喜,逢悲无悲,没有喜怒哀乐,遇事不发表意见,城府极深,让别人摸不清他究竟是什么心思。和他相处,总要提心吊胆,谁也不知道他下一步要走什么棋,这种人让人不敢接近。

(9)虚伪做作的人

这种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虚情假意,喜欢客套。表示歉意三番五次,却不是真心实意;表达感谢,说了又说,却不是发自心底。留人吃饭,热情备至,客人走了,又说不知礼仪。这种人,人们早晚会识破其真面目。

其实,这九种人的共同点都是以己为先,不为别人着想,生活中没人喜欢这样的朋友,如果你不幸也染上了类似的毛病,那就要极早戒除。

交朋友要先舍后得,你不肯多为朋友着想,人家又怎么愿意与你为友呢?所以,要想有个好人缘就多为朋友着想一下吧,千万不要只顾着自己。

5.把握好分寸,凡事讲度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第十一》)

译:子贡说:“师和商,哪一个好些?”孔子说:“师呀,常常过了头;商呀,又老是不及。”子贡说:“那么,该是师好一些了?”孔子说:“过了和不及,都是一样。”

好多事情如果做得不到位,或者没有深入到实质,往往导致功亏一篑的惋惜,或者被人愚弄欺骗的无奈。不及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主观要求上的,如只重整体,不重个别;只重表面,不重实质。有的是认识上的,只重当前,不重长远,只见美满,不见隐患。当然也有的是实践上的,只重空谈,不重实际,只重臆想,不重客观。这些不及的结果,都是与自己的目的愈去愈远。

同样的道理,如果做事走向极端,把事情做过了头,也会远离自己的目的。小人之所以是小人,就是因为他们做事情往往过了头。而君子就善于把握中庸之道,不把事情做得太过。所以万事都要讲究一个“度”字。

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大军相持在长平,一时难以决出胜负。后来,赵王误中了秦的反间计,便用赵奢的儿子,只会纸上谈兵而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代替廉颇为将。赵括的母亲放心不下,面见赵王,说:“知儿莫如母,我认为绝不可用赵括为将。”赵王不解,反问道:“此话怎讲?”

赵括的母亲回答说:“我刚嫁给他父亲赵奢的时候,见赵奢为将,不把官俸据为己有,而是用来养士,仰仗他供给衣食的达数百人。大王赏赐给他的财物,全部分给下级军吏。自从他领受大王之命的那天起,便一心为公,不再过问家庭私事。今赵括一旦当了大将,便目中无人,趾高气扬起来,军吏没人敢抬头正视他的。大王之所赐,都归他个人私有,而且经常说:‘看有价钱便宜的好田地、好住宅,能买就赶紧买下来。’父子虽都姓赵,但二人的志向却大异。因此,我建议大王不要重用他。”

赵王说:“不要说三道四,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说:“大王如果非用不可,出了毛病,恳请不要株连赵家本族。”赵王连声答应说:“好,好。”

赵括当上大将以后,完全改变了老将廉颇坚守不出的策略,大举出击,被秦将白起打败,四十余万降卒尽被坑杀,赵括也被乱箭射死。他母亲哀叹道:“果然不出所料!我早把他看成死人了,像没有这个儿子一样。”赵王因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没有追究赵家之罪。但此役之后,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终于为秦所灭。赵括只知纸上谈兵,在实战和凝聚人心方面,远不如其父赵奢和大将廉颇,最终招致全军覆没,实在可悲可叹!

如果说这是不及的后果,那么“过”同样也不会善终。三国时期,杨修恃才放旷,熟知曹操心思,为曹操忌恨,终招杀身之祸。曹操修一花园,在门口写一活字,众人不解其意,独杨修知其嫌门阔,于是将门改小。又一次,曹操在一酥盒上长长地写道“一合酥”。因古时写字是竖着写,别人又不知其意,独杨修开盒拿起酥饼吃起来。杨修见别人不吃,就得意洋洋地对旁人讲:“将这三字拆开,就是一人一口酥,大家吃吧!”曹操听说此事,深为不满。

又一日,行军途中。曹操发出军令“鸡肋”。杨修于是收拾行李,准备撤兵。当时曹操还没有令将士撤军,于是众将士问杨修为何要收拾行李。杨修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要撤兵!”曹操听说后,以造谣惑众、扰乱军心罪处死了杨修。杨修恃才放旷,最终招致杀身之祸。他的才华,在中庸学看来,其实只是小聪明。中庸者虽心里明白而不随便表露出来,绝不去表现得比别人聪明。如果杨修知道他的聪明会给他带来灾祸,他还会耍小聪明吗?所以他的愚蠢之处,就在于不知自己的聪明会招来杀身之祸。这样的人是聪明吗?多年中,他被提拔得很慢,肯定是曹操不喜欢他的缘故。对此,他没有意识到曹操对他疑心越来越深。这就是说,该聪明的时候他反倒真糊涂起来了。如果他能迎合曹操不表现他的聪明,或适时适地适量地表现才能,那么他很可能会成功的。人们也许会说,杨修之死,关键在于曹操也聪明,在于他的多疑,但是换了谁,作为上级能愿意让部下全部知道他的心思、他的用意呢?显然杨修最终非失败不可。这可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

他的才华过于外露,从谋略来看,尚不是真才,不是大才,那么除了灾祸降临,他还会有什么结果?曹操何等聪明之人,在他跟前,笨蛋当然不会受重用,才能太露又有“才高盖主”之嫌,所以真正聪明的人会掌握“度”,过尤不及。相反,朱元璋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得益于他早期的“藏锋守拙”。

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打天下的前期,攻克徽州后,在各支争雄队伍中,实力可说是很强大了。但他是否要马上称王,还是继续增强内功、扩大根基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个关键而急切的问题。这时,他采取了部下邓愈推荐给他的隐居知识分子朱升的建议。针对朱元璋“在当时形势下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意思是说,第一要巩固后方;第二要重视发展生产;第三要作长远打算,别忙于称王。朱元璋认为很好,就采纳了他的意见。可以说,朱元璋走向成功,与此步大为相关。

〇把握好批评下属的尺度与分寸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制止或纠正某些不正确的行为。下属做了错事,领导一味做好好先生也是不行的,这样不但无形之中会助长做错事的员工的势头,也会挫伤那些有能力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批评下属是一件不太轻松也不容易的事情,有时会令那些缺乏管理知识和经验的领导者无所适从。运用批评武器的能力折射着领导的管理水平和领导魅力,反映着领导的经验和智慧。如果粗暴简单地运用批评,不仅不能有效地促进下属工作的改进,反而会严重损伤下属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日常的工作中,领导批评犯错误的或工作失误的下属是常有的事,也是正常的工作需要。每位领导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都要使用批评手段,学会和正确运用批评的艺术,这对于领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批评时要注意把握分寸,以达到教育下属的目的。

(1)不要当众指责下属

有的领导喜欢在众人面前斥责下属,是想以此来把责任转移到下属身上,好让上级、客户或其他下属知道,这不是他的错,而是某个下属办事不对,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身为领导,无论如何都应对单位的人与事负责任,一味强调自己不知情,反而会在下属及客户面前暴露出你管理不力或由你所制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甚至还会留给他人自私与狭隘的印象。

单位所出现的一切问题,你作为领导必须负起这个责任。如果你以下属为挡箭牌,逃避责任,作为替罪羊的下属很可能因此自暴自弃,再也不会热衷以后任何活动、任何工作了。

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如果领导确实不十分知情,该把有关人员找来,把问题搞清楚,然后让下属继续工作。领导应该主动负起责任处理问题,等上级或客户走了,有必要纠正、责备时再严格执行处罚条例。

(2)不要指责已经认错的人

下属在工作中有了失误,并向领导认了错,那么不论是真认错还是假认错,领导都必须予以肯定。然后,便可以顺着认错的思路继续探讨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造成了什么后果?怎样弥补因这个错误而造成的损失?如何防止再犯类似的错误,等等。只要这些问题,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解决了,批评指责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3)不能因失败而指责

失败是一种令人沮丧的事情,而最沮丧的便是失败者本人。

失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或是办事人主观不够努力,或是办事者经验不足,再或者是由于某些客观条件不够成熟,甚至可能是由于巧合,偶然地失败了。在所有这些原因中,除了主观不够努力而须指责外,其他都不能简单地归罪于失败者。如果不分原委地指责失败的下属,必然无法获得预期效果。

6.可仕则仕,可止则止

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译:天下太平就出来做官,天下混乱就隐居不出,伯夷就是这样的人。任何君主都去服事,任何百姓都去治理;天下太平出来做官,天下混乱也出来做官,伊尹就是这样的人。有机会做官就做官,该辞职时就辞职,能长久做就长久做,要马上走就马上走,孔子就是这样的人。

国家政治清明时才出来做官,这时自己的才能才会有完全发挥的余地,于国、于民都会大有益处,在国家政治黑暗时就应当“归隐”,否则即使自己以身殉国,仍然于事无补,这也可以看做是一种逆“天命”而为的文人意气之举,结果都难逃悲惨命运,而孔子则有机会做官就做官,该辞职时就辞职,实在是洞悉局势的明智之举,出仕者当学孔子,该进时进,该退时则退。

进退之间,最难抉择。由于形势的变化,也许原来一直求“进”并已得益于“进”的你,这时反而当求“退”了。否则将大祸临头,反受其害。这方面的例子固然很多,但范蠡与文种的故事则最能给人们启迪。越灭吴以后,在贺台之上大摆宴席,招待各位臣下。宴席间,群情甚是欢洽。实现了灭吴复国的大计,本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越王勾践却神态反常,面无喜色。范蠡私下感叹道:“大王不想归功臣下,这就打开了怀疑猜忌的大门,有功之臣又该倒霉了。大王的为人,可以和他共患难,而不可以共享安乐呀!”次日,范蠡入见越王,要求辞行,勾践好言相劝,再三挽留也不成。第二天召见范蠡,范蠡已不辞而去了。后来,范蠡经商,致富后就周济亲朋,曾三致千金。历史上称他为“陶朱公”。范蠡不辞而别,大夫文种觉得事情不妙,也抱病不朝。越王一向知道,文种的智谋才干远在众人之上,灭吴后,没有派上用场,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慨,唯恐有朝一日闹起乱子来,没有办法制服他,所以早就想拔掉这颗钉子,却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这次,越王借着探病的名义,亲自造访文种的住处,进屋以后,先解下佩剑然后才落座,看了一眼文种,说:“爱国的仁人志士不忧虑个人的身家性命,所忧虑的是自己的理想抱负不能实现。您有七套办法,我才用了其中的三套,就足可以灭吴国而使我又登上了越王的宝座。如今还剩下的那四套办法想用到什么地方呢?您愿意为我谋算已埋入地下的吴的先人吗?”说完,也不等文种答话,就乘车离去,有意将宝剑遗留在座位的旁边。

文种取过长剑一看,剑名叫“属镂”,即是吴王夫差赐给伍子胥自杀的那一把。文种哀叹道:“古人云:‘大功大德往往得不到好报。’我后悔当初不听范蠡大夫的话,以致落到今天的下场。”说完就用剑自杀了。文种之死,令人惋惜,然细思品味,读者不难看出,处于这样一种艰险的环境中,只知进,不知退,他实在太不识时务了。其命运,必然是悲惨的。

〇在恰到好处时静止

无论是改正自己的错误,还是结束永不可能达到的努力结果,清醒地认识自己,并当机立断地终止是最明智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登山运动员参加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6400米的高度,他体力不支,停了下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很多人都替他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你可能会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可他说:“不,我清楚,那个海拔高度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

看过后不禁对这个登山运动员素然起敬。联想起人生,一个人不怕拔高,就怕找不到生命的制高点。任何事情都存在突破口,但不是任何人都能够穿越突破口,抵达更高层次的。如果说挑战是对生命的发扬,那么明智该是另一种美好的境界,是对生命的爱戴和尊敬。一个不懂得珍惜生命的人,命运将会给予他惩罚。

一个智者,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不懈地攀登,而且还能恰到好处地戛然而止。

7.欲速反而不达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第十三》)

译:子夏做莒父县县长,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不要求速成,不要只顾小利。想求速成,反达不到目的;只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这是孔子告诫一切为政者:应该有远大的眼光,着眼于长远的大目标,切不可急功好利,只求短期行为。可以说,这是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从政原则:它既能为所有执政者所借鉴,也能为有志于成就大事业的领导者参考和自勉!

有些领导者,快速求成,轻举妄动,故失大胜之机,这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利”字当头。这些人常常是把眼光盯在结果上,而不把眼光放在行为上。清帝乾隆则不同,他是站在高处,远望大地,想心中之事,成心中之事,因为他知道:“求治不可太速,一时未可轻举。”

乾隆五十七年四月十八日,在进剿廓尔喀的过程中,随着敌方情形的陆续传来,乾隆感到有必要对进军的目的作些调整,也就是:能灭其国,固为大胜,万一不行,也可以乘胜见好就收,允降班师。于是,乾隆采用了“不可强为,柔中带刚”这一策略。

福康安、海兰察率领官兵为远征西边征讨廓尔喀,在“午则云雾四合、大雨如注,山巅气寒凛,夜则成冰雪”的恶劣天气下,艰苦行进。沿途林深箐密,路径险峻,东觉岭两崖壁立,中隔热横河,水深流急,官兵只能缘径侧行。士兵们光着脚走在石子上,多被尖石刺伤,还有的被蚂蝗啃啮,两脚肿烂。尽管如此,福康安、海兰察仍设计突袭,屡战屡胜,将军成德一路也连战连胜。清军先后攻克了东觉岭、雅克赛拉、博尔东拉、雍鸦、噶勒拉、堆补木等处,深入廓尔喀境内七百余里,杀敌四千,廓尔喀境内的碉卡木城纷纷被攻克。

后来随着清军不断深入腹地,来势凶猛,周边各部又不稳,廓尔喀执政王叔巴都尔萨野便下定决心“乞降”。其实,早在清兵攻克东觉岭,进兵雍鸦时,巴都尔萨野便送出并委托上年俘虏的清军士兵王刚、第巴塘迈呈递了一封禀帖,内称红教喇嘛沙玛尔巴已病故,乞求降顺,但被福康安拒绝。后来,七月初双方大战于集木集后,国王拉特纳巴都尔再次遣大头人恳请乞降,交送所掠取的扎什伦布寺西藏财物及西藏噶布伦所立年交元宝三百锭,作为聂拉木三处“地租”的文约,并且献上祸首沙玛尔巴的首级。

在这种情况下,乾隆审时度势,作了一番精辟的分析。他说,西藏境内气候骤冷,特别是九月份以后冰雪就会封山,今年气节较早,预计九月中旬就极可能有雪霰,如果不及早撤兵,那么粮草一旦稍有不继,便会陷入进退两难之境:进则不能直捣贼巢;退则又被大雪所阻隔,如果那样,处境将十分危险。

考虑到这些因素,乾隆特地指示福康安要就近筹酌,如果实在很难进取,就不妨据实奏明,受降了结此事。

看到福康安呈报的廓尔喀国王的“乞降”奏折后,乾隆见好就收,立即下谕,允其“降顺”,并命福康安等立即撤兵回到内地,以遵守信用。乾隆随即封赏了有功人员,授福康安为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加赐一等轻车都尉与其子德麟,晋升二等公,海兰察为一等公,其余人员均逐级晋职升官。

五十七年九月二十日,经清军领队大臣珠尔杭阿的带领,廓尔喀贡使到扎什伦布寺谢罪。班禅对廓尔喀贡使说,你部落自恃强横,滋扰佛门静地,仰蒙大皇帝发兵进剿,你们也能及早悔过,归降后,唯当永远恭顺,不可再犯。班禅赏赐给使者一些银物,使者及随行人员备受感动,“均各感悦”。

乾隆五十八年正月初,廓尔喀使者如期抵京,呈献表文和贡品,毕恭毕敬。正月初八、十三、十九等日,乾隆赐宴为廓尔喀使者接风洗尘,并随即封拉特纳巴都尔为廓尔喀国王。

从停兵议和修贡以后,廓尔喀国王遣派使者五年一贡,双方关系密切融洽,经常有贸易上的友好往来,边境从此安宁祥和。

乾隆在进剿廓尔喀连胜之际却痛下决心,当机立断,放弃了过去欲征服廓尔喀并将其国分给各部土司的方针,改变态度,以“受降完事”。这一智变是可取的,也是非常及时、正确的。

在远征廓尔喀之战中,实际上清军已经遭受重创,乾隆从福康安先前陆续呈报军情的奏折中已经看出,行军之艰难,打仗之艰苦,以及将士伤亡之惨痛等情况,他敏感地意识到,不及时收兵则前功尽弃,不仅无法收场,而且可能全军覆没,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果断收兵,在看似成功不远的关键时刻,及时议和允贡,的确是有常人少有的深远眼光的。

〇避免过早卷入晋升竞争

你要适当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过分冲动地把自己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也不要过早地卷入晋升竞争之中,否则将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不利。

过早地卷入晋升之争,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中国有句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总是希望自己的对立面越少越好,自己的竞争对手越少越好。所以,谁要是先出头,无疑会首先遭到攻击。其实,我们不妨看看所有竞争的过程,实际都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规律:淘汰制。也就是说,它是通过不断的淘汰来实现的,而这种淘汰又往往是以某种不太公平的方式进行的。它不像在体育比赛中那样有一定的分组,而且,即使有一定的名额分配,也还有一个机遇的问题。如果能够越晚进行这个程序,往往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过早地卷入晋升之争,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被动境地。如果你过早地卷入晋升之争,就会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实力,也同时显出了自己的缺陷,以至于往往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被动境地。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们在竞争初期总是十分谨慎地保护自己,做到尽可能地不露声色。这样,便可以使自己较好地避免在竞争中受到别人及对手的“攻击”。正如兵书上所说的那样,自己在明处、对手在暗处,此为大忌也。相反,尽可能地忍让、克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便可以起到后发制人的作用,可以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获得竞争中的主动权。

过早地卷入晋升之争,会使自己的行为陷入被动。如果你过早地卷人晋升之争,就不容易了解整个竞争情况,使自己后面的行为陷入被动。根据自己的了解和判断,觉得自己的条件在各方面,与其他竞争对手比较有取胜的可能,于是,便当仁不让地冲上前去。其实,我们很可能并不真正了解所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俗话说,“真人不露相”,说不定在你身边就的确有高人呢。如果这样,你的判断只能使你难堪。聪明的人在这种竞争中总是要首先仔细地反复考察,对比自己与对手的优势和劣势,经过反复权衡之后,决定自己该如何办。可在一开始,别人常常并不会表现得十分充分,这样你在一种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作出的判断就不能不带有相当的偶然性,也潜伏着危机。冷静的态度常常可以使我们作出一些比较客观的判断。而一旦发现自己在某次竞争中并不能有把握取胜,或者不可能取胜,那当然就可以暂时潇洒一回了。

8.君子盛德若愚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论语·泰伯第八》)

译:曾子说:“自己才能高,却向才能低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自己有学问,看来好像没有;自己知识充实,看来好像空虚,别人无理侵犯,他能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曾经在这上面下过工夫呀!”

世上既没有全能全知的人,也没有一无所能、一无所知的人;何况智者千虑也会有一失,愚者千虑,就岂没有一得之见?因此,领导者为什么不能勇敢地放下多能、多知的架子,去向别人求问请教呢?能做到视有若无,会自欺;视实若虚,也一定不会自满。自欺者强不知以为知,以无知为有知,表现为浅薄、浮夸;自满者满足于小成绩,以虚为实,表现为故步自封,不再求进,必然招致失败。

即使是明君贤主,对下属尤其有真本事的下属也会存在很多疑忌。聪明的下属要学会避开他的疑忌点,别把所有的智慧锋芒毕露地表现出来,才能把上下相得的局面维持下去。

唐朝名将李靖虽然一直身临战阵,任职戎旅,但其政治才能早露端倪。

贞观四年(630年),李靖大破颉利可汗,班师回朝后,唐太宗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主理政务。但李靖并没有自矜军功,放纵任为,反而谦虚恭敬,隐晦自己的政治才华。他每次参加宰相会议,总是装出一副自己什么都不懂的姿态,很谦虚地听房玄龄、王硅、魏征等人议政,说起话来也故意结结巴巴,似乎不善言辞,与他在军中的善谋健谈判若两人。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李靖深知,自己当年不仅没有参与李渊父子起兵反隋的密谋,反而曾经要向隋炀帝告发这件事,这不能不在唐朝两代天子头脑里留下阴影。李渊曾两度要杀他,都与这事相关联。因此,李靖除了在战场挥洒自如外,其他场合总是十分小心恭谨,唯恐留下不良后果。另外,唐太宗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事变之前,曾向李靖问计,实际上是希望李靖站在自己的一边。李靖本着疏不问亲的原则,向李世民表示推辞。事后,李靖对此事也心存戒惧。

随着军功日重,李靖更怕功高震主,对自己的行为很收敛。唐太宗虽为一代明君,但为稳固统治计,对文臣虽能做到优待有加,放心任用,虚心纳谏,胸怀宽大,但对武将中功高望重者则心存疑惧,时刻注意考察试探。如尉迟敬德,他虽一直是李世民的心腹爱将,曾出生入死救过李世民之命,又在玄武门事变中立下首功,而且他性格粗率,毫无政治野心,对李世民忠心不贰。但李世民对他却总是放心不下,常加试探。一次,李世民说:“为什么总有人说你要谋反?”尉迟敬德听了非常委屈,气极之下,大呼道:“我怎么会谋反呢?”说完,脱下衣衫,露出身上道道伤疤,把李世民弄得很不好意思。

李靖对唐太宗的这种疑惧武臣的心理显然是洞悉的,所以他并不以位居宰相自喜,而把自己这方面的才华收敛起来。有时他还不得不以自晦来消除唐太宗的疑忌。

有一次,唐太宗让李靖向大将侯君集传授兵法,但不久以后,侯君集对太宗说:“李靖将来要谋反。”唐太宗便问为什么。侯君集说:“李靖教我兵法,只教一些粗浅的东西,不教精华部分,如此留一手,显然是要谋反。”太宗便追问李靖怎么回事。李靖从容答道:“这是侯君集要谋反。现在,国家已经安定,我教给他的兵法,足以制服四方,而他却还要把我的兵法全学到手,这不是为了谋反是为了什么呢?”唐太宗听了,这才消除对李靖的怀疑。

李靖在宰相的位置上只待了四年多,却始终诚惶诚恐,觉得倒不如退下来,安享晚年。贞观八年(634年),六十四岁的李靖以患“足疾”为由,向唐太宗请求退休,言辞恳切之至。唐太宗便遣中书侍郎岑文本转告他说:“自古以来,身在富贵之中而能知足的人很少。不管是愚笨的,还是聪明的,都不能知满知足。有些人即使并无才能,又有疾病,也往往勉强支撑,不肯退下来。您能如此识大体,很值得称赞。我今天不但要成全您的这种美德,而且要以您为一代楷模。”于是,他下诏给李靖以特殊礼遇,让他在家中休养,在病情好转时,每隔两三天到门下、中书省一次,参加宰相们议事,处理政务,又给他加特进的官衔。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改封李靖为卫国公。贞观十四年,李靖的妻子死,唐太宗特下沼,按汉代卫青、霍去病的办法,筑坟以像突厥的铁山、吐谷浑的积石山形状,表彰李靖的功绩,让其妻子分享荣耀。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命画师将李靖肖像画于凌烟阁,列为唐王朝开国二十四大功臣之一。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因病去世,终年七十九岁。唐太宗下令追赠司徒、并州都督,让他陪葬昭陵。

李靖的大智,即使放在整个历史中来看,也是十分出色的。他凭军功登上相位之后,却对自己的才能丝毫不加施展,甚至还装出木讷之相。这种办法使他自己免遭历代都曾有过的悲剧结局,安然无恙地度过余生。能进能止,这是李靖的军事理论在其政治生涯和人生态度中的巧妙运用。看来,李靖不仅精通战场兵法,更深谙人生兵法。他在宰相位置上表现得“尸位素餐”,非不能也,实不为也。他隐藏起自己大智的另一半,使自己前面所立之功丝毫无损,一生固荣无忧。这显然是一种比施展才华更能显示才华的更大智慧。

〇给自己创造一个主动的大氛围

疑心重的上司的最大特点就是总怕下属对自己不利,处理不好就会处处被动,如果不能离开他,就只能用韬光养晦的策略保护自己。

洪应明先生的《菜根谭》中说:“不是改变操履,而是指人应隐身锋芒,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不露锋芒,并不是消蚀锋芒,而是不要恃才恃权恃财而咄咄逼人,从而使个人更容易被社会、被他人所接受。其实,这也是一种强化自己的学识、才能和修养的过程。学会以此来应变人生。有助于培养自己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技巧,也是放弃个人的虚荣心,踏踏实实地走入人生旅途的表现。

凡事没有取胜的把握,就不必四处张扬,与其使人早有预闻而有准备,不如突然制胜而使人惊愕不已。自古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时务,就是客观形势或时代潮流。认清客观形势和时代潮流,才是聪明能干的人。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借助客观条件,并且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人要想建立功业,取得出色的成就,更要认清和善于利用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因时制宜,待时而动。落后于时势,见识狭窄,处处受阻,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反之,客观条件不具备、不允许的情况下,不讲究策略,不善于韬光养晦,一味地硬拼蛮干,英雄倒是英雄,然而却可能一事无成,或于事无补。这也就是韬光养晦在为官者与上司相处过程中应变的积极意义。

9.谨慎行事切莫张扬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论语·乡党第十》)

译:孔子在家乡,容貌温和、谦顺,好像不大会说话似的。但在宗庙或朝廷时,就要详问、明辨;显得很健谈,只是很谨慎罢了。

孔子居家乡时,对乡亲、同宗、同族人所表现的谦恭、随和态度:既没有“智者”自居的架子,也没有什么忘乎所以,鄙夷乡亲的“忘本”情态。这同那些所谓“衣锦还乡”者所表观的傲慢、妄自尊大等,那真有如天壤之别了。而在宗庙、朝廷等大典、大礼、大政之所在就不是这态度,而是说话明白、不含糊,又健谈、明辨是非,只是很谨慎罢了!有时候谨慎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需要。

闻雷变色,必为胆小之人。果真吗?刘备为了表面上不让曹操看出共争天下之心,格外谨慎,平时不敢露出半点心比天高的“蛛丝马迹”。在酒席间,听到曹操的豪言壮语,刘备惊声失色,手中的筷子一下掉了下来,此时,恰好雷声大作,于是刘备骗曰:“吓死我了,这个雷真响……”这实为他巧妙做人的一大技巧。刘备未当蜀主之前,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厚着脸皮寄附曹操门下,过着那种小心谨慎、委曲求全的日子。当然,刘皇叔是不甘于此种生活的,但他毕竟是男子汉大丈夫,懂得能屈能伸的道理,知晓“尺蠖之屈,以求伸也”之古训。

一代枭雄曹操自然识得刘备是一个人物。因此,对于刘备这个人物,曹操自是倍加“关注”,一刻也不敢放松警惕。他不时派人去刺探有关刘备的消息,看那位有着双耳垂肩、双手过膝“异相”的刘备到底在干什么,是否在养精蓄锐,准备反戈一击,以使自己不利。

刘备岂有不明曹操心思之理。对于曹操的各种考察,刘备心惊肉跳,于是乎,刘备终日闭门谢客,终日泡在菜园,锄草、捉虫、浇大粪,干得十分起劲,给人一种平庸和胸无大志的印象。但曹操仍不相信,仍对刘备心存疑虑。因为他认为刘备绝非鼠辈,绝非“池中物”,绝不可能甘于那种浑浑噩噩、平淡无奇的生活。曹操认为,刘备带着关羽、张飞成天泡在菜园里,只不过是想做戏给他看,只不过是想麻痹他。

因此,心有疑虑的曹操想当面试探一下刘备到底是何等人物,以求去掉悬在自己心上的那块石头。他相信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试探能力。于是,他便把刘备邀到府上。其时正是梅子成熟季节,一幕“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千古绝唱便在曹操和刘备之间上演开来。

曹操在凉亭之中设宴招待刘备,二人纵谈古今,海阔天空。曹操是存心试探,刘备则是有意回避。二人之间的对话实际上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尤其对于刘备而言,更是如此。一旦曹操试探出刘备是“终非池中物”的“飞龙”,是“天下英雄”,那他便会毫不犹豫地杀之而后快,以绝后患。刘备很明白自己的处境,总是小心谨慎,沉着应答,不显山、不露水,紧守自己的心灵之门,竭力装出一副胸无大志的形象,以释曹操心中之疑。

三杯酒下肚,曹操酒意上来,顿显豪气冲天状,硬要和刘备纵论天下大势,纵论天下英雄。

“刘使君,当今天下大乱,群雄四起,不知使君以为谁是真正的英雄?”曹操问。

刘备暗自心惊,曹操和我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不是明摆着要套我的话吗?可千万别上了他的当。因此,刘备腆着脸略微想了一想,扳着手指,把什么袁绍、刘表、吕布、张绣、刘璋、孙策、韩遂等一一罗列给曹操,就是不提自己。

曹操则对刘备所列之人极为蔑视:

“这些人不过是些鼠目寸光之辈、胸无大志之徒,如何担当得起英雄二字!”

刘备不知如何回答。正兀自怔怔出神之际,曹操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更似一声晴天霹雳,惊得他手中的筷子脱手落地。你道他如何不惊不怕,以往委曲求全过日子不就是要装出一副胸无大志之徒的模样,好保存实力,以图大业么?如今却被曹操拉上了“英雄榜”。而且被曹操视做与自己平起平坐的英雄,这对他可不是什么好消息,须知“一山不容二虎”乃千古之训啊。大难临头之际,你叫他如何不惊不怕。

曹操看到筷子从刘备手中落地,不禁疑惑起来,不知刘备在搞什么名堂。

恰好这时老天帮忙,风云变幻的夏日突然响了一个惊雷,刘备抓住这一“天赐良机”,赧然笑笑向曹操解释:

“吓死我了!这个雷真响,居然吓得我连筷子都丢了……”

曹操信以为真,以为这样一个连惊雷都惊恐的胆小之人,将来还能成什么气候不成,因此,对刘备不屑一顾,变得蔑视起来。刘备因而也就过了这一生死关。

〇通过谦让来消除矛盾

宽厚谦让,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谦让来消除矛盾,减少摩擦,最终达到成功。“忍”曾被误解过,有人以为它是意志软弱、缺乏斗志的表现。看来,这实在只是肤浅的理解。忍别人难忍之事,实在是已在精神境界上超出了一般人,恰恰是意志坚强的表现。“忍”字心上一把刀,说明在造这个字时,中国人已对忍字理解得十分准确。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在一个充满忍让精神的环境中,少生多少闲气,少作多少争斗,人际关系是多么宽松平和。

牙齿刚硬,所以容易折断,舌头柔软,所以能完好保存。柔软不一定不能胜过刚硬,弱小的东西往往能战胜强大的东西。喜好与人争斗一定会受到伤害,而逞一时之勇吃亏就在眼前,做各种事情,一个根本的态度,就是忍让。宽厚和忍让有相通之处,但比忍让更富理性精神。没有宽容就没有宽松。无论你取得多大的成功,无论你爬过多高的山,无论你有多少闲暇,无论你有多少美好的目标,无论你坐到多么高的位置,没有宽厚待人,你仍然会遭受决策失误的内心痛苦。

在为官过程中,很多东西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人与人之间难免有些明争暗夺,有些摩擦,直接与利益分配有关。“吃亏是福”,这句话充满了人情练达,又合乎辩证法。老子说“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这是用辩证法的道理说明了福埋藏着祸,祸又隐藏着福。那么,吃亏表面上是祸,其实是福,占便宜表面上是福,其实是祸,不就很好理解了吗?

10.居高位做事也要讲方法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对这种人,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回头审视过去,人们总会发现昨天坚持的东西有很多都是错误的。这是一个人成长的见证,它给人们的启示是:现在认为正确的事情也未必无误,不可固执到底。过早地下结论是不科学的。遇事时应多说哪之何,如之何,并保留对时下正确东西的疑虑,就能为它将来的变化早做准备,使自己多了一条退路和更大的适应空间。

明朝嘉靖帝在位时,夏言是朝中的首辅大臣,为百官之首,很有权势。

夏言很有本事,学问又高,为人很刚直。他瞧不起一同为官的很多人,总斥责他们见识肤浅,还自鸣得意,不好好学习,尤其看不起没有学问靠算命功夫蒙骗皇帝的新宠严嵩。

对于嘉靖帝,夏言总像个老师对待学生那样,毫不客气。很多时候,他当面纠正嘉靖帝的错误,还劝他要多读书,搞的皇帝觉得自己很没面子。

官位在夏言之下的大臣严嵩,早就憋着一股子劲儿,时刻想扳倒夏言,取代他的位子,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因为夏言除了为人骄傲一点,为官倒没什么劣迹,也没什么把柄落在自己手里。

一日,迷信道教的嘉靖帝制作了一批道袍似的服装,他命令大臣们都要穿这种衣服上朝。夏言领到道士服后认为嘉靖帝真是荒唐透顶,他私下对群臣说:“皇上此举,有伤国体,我们做臣子的应该劝谏皇上,不能盲目服从啊。”

严嵩听完心生一计,他笑嘻嘻地当面附和说:“老相爷说得对极了,朝廷大臣怎能穿得像个道士呢?只要你带头进谏,我第一个跟从。”

第二天,严嵩和群臣都穿着道士似的服装上朝,只有夏言一个人没穿。嘉靖帝一看夏言就有些生气,而夏言这时偏开口说:“朝廷的礼制不能不遵守,皇上也不该让大臣穿道士服。我认为自己有责任纠正皇上的失误,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嘉靖帝听完后恼羞成怒,他厉声说:“你这个人什么都认为自己正确,难道谁也不如你了!你这样目中无人,连朕都不放在眼里,这可是一个臣子应该做的啊!”

嘉靖帝言语中隐含杀机,夏言仍是不肯让步,他据理力争,侃侃而谈,嘉靖帝感到理亏,在大殿上无奈废除了这项规定。

严嵩事后对嘉靖帝说:“夏言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顶撞皇上,这是大不敬的罪啊。他一点面子都不给皇上留,您就不该信任他了。夏言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他又能听从谁的意见呢?这样下去,他一定会专权擅权,败坏朝纲。”

嘉靖从此疏远了夏言,开始重用严嵩。后来,在严嵩一连几次的挑拨诬陷下,夏言被定罪,处以极刑。就这样,一代名相死于奸臣之手。

夏言死在他自以为正确的坚持上,而且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他不给自己预留弹性空间,严嵩便借机行使阴谋,达到了罪恶的目的。

人们坚持什么,不能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事情的后果,即使是最正确的东西,维护它也不要用太激进的方法。只有自己不犯错误,良好的用心才能不被人误解。

战国末年,秦昭王让王陵为帅,率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王陵虽然用力,但因赵国奋力反抗,战争持续了很久,邯郸城还是没有被秦军攻下。

急于求成的秦昭王怪王陵指挥不力,他想撤了王陵的职务,让大将白起代替他。他将白起召来,说明了自己的打算。白起说:“大王志在统一天下,只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啊。赵国有各国援军相助,他们又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拼死相抗是难免的,这样,我军就没有获胜的希望了。大王还是先撤兵吧!”

秦昭王说:“赵国损伤很多,支撑不了多久,这个时候放弃太可惜了。你能力过人,由你挂帅一定大功告成。”

白起分析时局,讲得头头是道,可秦昭王还是坚持用兵,请他出山。白起不肯答应,在家中称病不出了。

白起的家人害怕秦昭王惩罚他,于是劝他说:“不管你的见解正确与否,身为臣子,就该听从大王的。你这样固执,拒不从命,大王会饶恕你吗?”

白起说:“行军打仗,如果明知道失败还要进行,那么就只能葬送将士们的性命啊。我不想做一个罪人,怎能为了让大王高兴而屈从呢?”

秦昭王为了说服白起,亲自登门来看望他。他对白起说:“只要你答应出征,万一失败了,你也没有战败的责任。现在战事正紧,你就不要耽搁了。”

白起仍想让秦昭王改变主意,他说:“我身经百战,知道打仗不可硬拼,形势如果对我军不利,为什么不能回避一下呢?大王以后再战不迟。”

白起拒不出征,秦昭王十分不悦,他命令秦军继续进攻,结果遭到了失败。

白起听到失败的消息,伤心地说:“大王不听良言相劝,才会有这样不幸的事,我想他会吸取教训了。”

秦昭王心中忌恨白起,又听他这番言论,于是把失败的怨气全发泄在他的身上。白起先被降为士卒,赶出都城,后又被令自杀谢罪。

白起一再抗命不从,犯了做臣子的大忌,他越正确就越被人看做有罪。从保身的角度看,他这样做还是不妥的。

〇要照顾别人的面子

每个人都需要面子,而且也都希望自己有面子,有面子就能被别人看得起,表明他在人群中间有优越感。懂得这个道理,处事就方便了许多。只要你能放下自己的面子,给别人一个面子,相信你会在办事跑关系时获益匪浅。

不过这种面子必须是你给别人的,而非自己争的。争面子与己于友,都没好处,只会伤了和气。

西晋的款爷石崇与王恺斗富,就是典型的面子之争。王恺用麦糖掺米饭擦锅,石崇就用蜡烛煮饭;王恺用紫丝布做步障四十里,石崇就做锦布障五十里;王恺用赤石脂涂墙,石崇就用花椒和泥来涂。最后,弄得晋武帝也来帮忙,他赐给王恺一支二尺高的珊瑚树,枝桠扶疏,世罕其比。没想到石崇根本没把它放在眼里,拿起他的铁如意就敲过去,珊瑚树应声而碎,他回头吩咐左右回家取出珊瑚树,让王恺任意选取,有三尺高的,四尺高的,弄得王恺惘然若失,垂头丧气。石崇太过固执,不会忍让朋友,一下子让王恺的面子丢尽。他比王恺富有,这是一个事实,他却非比不可,比的结果,自然是他面子十足。无论王恺接受不接受珊瑚树,有一点是肯定的,面子伤了,交情就谈不上了。石崇大可不必做得如此绝,假若他肯处处让别人一分面子,那就是另一种情形了。

处世时,首先就是要懂得如何照顾别人的面子。倘若你自恃自己的面子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碰上死要面子的朋友或上司,就可能不吃你那一套,甚至可能撕下脸皮和你对着干,这样常会把彼此的关系搞糟。

懂面子,你还得去要面子,假若你请朋友吃饭,而朋友不太领情,这时,你不能割袍断交,而要学会去要面子。你要说,看在多年交情的分上,给我一个面子。只要他给了你面子,他吃了饭,那么,他的人情算欠下了,即使饭是朋友给你面子才吃的。送礼也一样,让朋友给个面子收下,这个面子你得去要。

老李帮老朋友办了件事,老朋友和妻子拿了些礼品登门道谢,老李觉得自己只是举手之劳,就死活不收礼,没想到老朋友一去就再没跟他联系过。老李打电话一问,朋友在电话里说,“提礼物去愣被你推出来了,知道我那天怎么从你家走出来的吗?”老李这才知道怎么回事,道歉之后两人又和好如初了。

另外的一点,给面子要给得恰当,不恰当就是不给面子。如果被请之人面子很大,而又未受到应有的待遇,则成了极伤面子的事情。

人要想活得精彩,就离不开别人的帮忙,而想要留住别人,就要注意维护别人的面子。这就如同给你们的亲密关系罩上了一层防护网,这样友情才能不断增长。

11.用忠心安领导的疑心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

译:子张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身居官位不要疲倦懈怠,执行政令要忠心。”

聪明的领导者并不总是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有遇到一个贤明的上司,而是因势利导,想方设法用忠心赢得上司的支持。在中国封建社会,君臣一直是相辅相成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又必须通过臣辅来实现自己的统治。皇帝依靠宰辅治理国家以巩固统治,宰辅则依靠皇帝的信任重用方可以施展才华以安居高位。因此用忠心取得皇帝的信任也就是尤为重要的了。

公元前201年,刘邦打败项羽,夺取天下,登上皇帝位,刘邦为了酬赏跟随他南征北战的文臣武将们,决定论功行封。然而,由于“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后来刘邦以萧何功劳第一,首先封他为酂侯,所食邑多。同时,“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殊荣。

刘邦对萧何的行封是十分公允的。萧何在辅佐刘邦定天下的事业中,确实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君臣两人在创建和巩固汉皇朝的过程中,一直相辅相成,配合默契。

远在刘邦尚未发迹时,萧何作为秦沛令主吏掾就多次周济刘邦。萧何在与韩信交谈和接触后,看出他的才能,并决计推荐给刘邦。当韩信见重用无望、愤而出走后,萧何不顾一切,将其追回,并劝刘邦拜这位“国士无双”的当时还默默无名的小卒为大将。刘邦相信萧何的知人之明,便听从其建议,择日斋戒,设坛场具礼,隆重地拜韩信为大将。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果然屡建巨勋,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大功。

从上所述,可以看到,君臣相得是要默契、不疑,但宰辅们对君主与王朝的贡献也是重要因素。萧何本人并没有身随刘邦参与攻城略地的楚汉大战,而是以丞相留守后方根据地,为前方输送士卒粮饷。在刘邦率兵进攻关中的岁月,他“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当刘邦挥师出关、乘胜东进时,萧何又留守关中。他身居关中,心系天下,为治理好关中、辅佐刘邦创建帝业,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他一边侍奉太子,修治临时国都栎阳(今陕西临潼栎阳),建宗庙、社稷;一边制定法令规章,安抚百姓,发展生产,使满目疮痍的关中很快成为了富庶兴旺之地,源源不断地为刘邦输送去充足的兵源和粮草。刘邦对后方的萧何也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对他的意见特别尊重。后方的军国大事,甚至一些法令的制定和颁布,刘邦也都放手让萧何“便宜行事”,或“先斩后奏”,事后都予以认可肯定。这样,君臣二人,一位坐镇前线,指挥攻城略地,一位身居后方,足食足兵,不断为前线补充给养。虽君臣分居二地,但两地一心,配合默契,对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巨大作用。如公元前205年的彭城之战中,刘邦前后死伤二十多万人,“睢水为之不流”,项羽将刘邦重重围了三层,最后刘邦只与数十骑逃出重围,困守荥阳。在此紧急关头,萧何又紧急动员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补充军力,使汉军军威再振。刘邦这次与后来的几次几乎全军覆没,全赖萧何在关中后方的大力支援,使刘邦重新振作起来。实际上,萧何在关中的所作所为,牵动着刘邦定立天下的全局。

所以,刘邦在给群臣论功行赏时,将萧何排第一。关内侯鄂君也公正地进言:“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

萧何不仅对刘邦始终忠心无贰,同心同德,赢得了刘邦的信任和尊宠,而且直到惠帝时,萧何对君王的忠诚一如既往,君主对萧何也同样倚重。萧何临终前,惠帝还就继任丞相的人选征求他的意见,萧何仍从整个汉皇朝的利益出发,再三嘱咐把丞相位传给曾与他有过节的曹参。结果“萧规曹随”,使西汉国力日益强盛。萧何是中国历史上作为宰辅的典范,他的成功首先就在于“忠心”二字,有了忠心,并让上司认识到这种忠心,他才可以放手发挥才干,成就一番功业。

〇副职领导的做事原则

少说话多办事,是一个领导应该具有的作风。如果一个人千方百计地为了揽权而不择手段,还不如把事情揽下来。

在组织内的副职领导,最需要清楚的一点是要明确自己是正职的助手,自己应在正职授权的范围内工作,分清哪些问题该问该管,哪些问题不该问不该管,忠于职守,按职责办事。

在领导集团内部,对重大问题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后都有明确的分工,副职就有了行使自己职权的“地盘”。副职在自己的“地盘”内要积极主动行使职权、决断问题,协助正职,对完成总目标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而对担任副职的人来讲,最为忌讳的是越权揽权。

所以,副职领导一定要注意揽事不揽权的原则。所谓揽事不揽权,就是副职要区分不同情况、不同时机、不同场合,多干实事,而不要越级行使权力。这可是个原则问题,千万不要违背。越权理事违背了组织原则,会影响班子团结;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别人怀疑自己争名夺利,这有损自己的威信。

同类推荐
  •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本书以汉承秦制铸造半两钱为切入点,论述秦半两的深远影响,同在另一方面也阐述其在生活中造成的种种不便,从而使得汉代统治者下决心将货币政策大刀阔斧改革一番,而这一改革在汉武帝时期终于得以实现。统铸五铢钱这一措施不得不说是极其明智的,其为以后的经济大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历史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传承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再现古代中国社会的生活景观,让现代的生活状态找到它的每个历史渊源。
  • 狐鬼启示录:梁晓声说《聊斋》

    狐鬼启示录:梁晓声说《聊斋》

    《聊斋志异》是一部奇书,有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巅峰之谓,篇篇在讲鬼狐仙怪,字字都是人情世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极大。这部《狐鬼启示录》是梁晓声先生解读《聊斋志异》的文化随笔新作。在本书中,作者不仅仅从《聊斋志异》的文本特点、文艺价值、人物及故事特色等方面进行评析,更是从这部作品隐约显露的文字和内容线索中,透析出当时中国社会的百样情态和正史讳谈的历史真相,摹画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的悲喜哀愁、在人性与道德之间纠结与碰撞,以及埋藏在他们内心最深处的野望。可以说是一部从微观视角切入,品评中国文化特点极富意趣而又有人文关怀和思考深度的作品。另外本书附有多篇作者创作的仿“《聊斋》体”的小说,再现了现代版《聊斋》故事的魅力和现实的荒诞奇诡,以求能从小说中不同人物的命运和不同事件的发展走向去臧否社会、反思现实。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钜制,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本书是王稼句先生多年来的随笔心得。
热门推荐
  • 阿玖

    阿玖

    裴家独生女的幸福生活。裴家在接连有了八个孙子之后,终于迎来小孙女阿玖的降生,合家欢喜。慈爱祖父、祖母,痴心爹娘,八个哥哥,小阿玖的婴儿生活,温馨快乐。童年美好的像梦境,长大后,阿玖会面临什么样的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苏元

    苏元

    致我们逝去青春,球场上挥洒的汗水,图书馆林荫道上偷窥的漂亮女孩。当人生可以重来,你会做什么?苏元做了个梦,梦中他走完了一生,失败的一生。醒来后,他不再是那个患了重度抑郁症酗酒坠楼的男人,还是在念初三的学生。当梦境与现实挂钩,一切都可以重来,失去的,遗憾的,都有机会弥补。重来一世,苏醒纪元。
  • 叩玉扃:俏妃戏邪皇

    叩玉扃:俏妃戏邪皇

    李丞相家有花三朵,大姐艳如玫瑰,入宫为妃,一个月后就被打入冷宫,旋即下落不明;二姐雅如百合,封为淑妃,宫室突起天火,生死未卜;俏若海棠的三妹雪雁离家出走,隐瞒身份,诱帝出宫,侍寝之夜,皇帝却吊儿郎当道:你走的路通向黄泉。一番苦心诱君心,难道真的只是诱狼同寝……雪雁不信,这个俏妃戏上了邪皇
  • 人间有味是主公

    人间有味是主公

    一场大火,将她推向蛮荒那一刻,她才明白,宫墙之外原来不仅有繁华盛世......也许他说的对,原是我不知世态深浅 醒来后,她已经不是她了 玩魂穿?她本是一个快要死了的人,这一世她只想苟活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 亦寒苏

    亦寒苏

    这年头,穿越已经沦落到满大街都是了吗?苏晓面对这个异时空世界,虽然感到有些无法吐槽,但还是坦然接受了直接穿越的事实。日常生活中,除了享受一把古代有滋有味的美好生活以外,苏亦寒并不想再接触其他或者小说那些特定的主角遭遇,可老天似乎并不如他所愿,时不时给他来一点刺激,那些言情穿越狗血小说里的桥段就这样还是砸中了他……
  • 道医都市

    道医都市

    大学生李冰,一次意外受伤,获得了道医派掌门华英的神奇医学记忆,从此凭借神奇的道篇道气以及华英几百年的医学记忆,叱咤都市,笑傲武林,道医天下。
  • 牵着背影逆走

    牵着背影逆走

    陌上花开的重逢,只有纠结和伤害;倦鸟迟归的疲惫,只剩下绝望和伤痕。如果爱你是一个错误,那为什么不可以结束?还要伤害仅有的在乎,留下彼此在角落的无助,当初,为什么要许诺我生命的全部?莫失,失不了的绝望;莫忘,忘不了的天堂。你许诺的天涯海角,只剩我一个让你守候。因为太在乎,在乎到伤害;明明太过爱,爱到不明白。爱情本来就自私,只能存放一个人在心底,告诉自己,告诉心,对你,只还剩冰冷的对不起。若有机会,我定抓住你的手,向世界宣告,青梅竹马,白头偕老。
  • 零之边境线

    零之边境线

    人类最后的净土整合国度卡普空在某一天爆发了看似最普通的国战,属于暮夜之手佛罗摩托的战士零驾驶着名作碎星的陆行者参加了某个行动,却发现一切都是陷阱,等待死亡的他,在苏醒后竟然变成小女孩.......机战,变身追寻整合国度真相的故事为你展开。书友群:1035421531
  • 神心魔念

    神心魔念

    天风大陆,以武为尊,丛林法则每时每刻,都在这上演着血腥而残酷的杀戮,武道修者可以藐视法律,无视一切规则,更有甚者践踏着皇权的威严,指染神权的禁区,道德在这里是不存在的,你如若有一颗善良的心,那么生在这里就是你的一种错误。秦天本是地球上的一个大学生,但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里,且看一个木讷且善良的秦天,是怎么变得内心阴暗邪恶的,他的眼中世界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