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83900000012

第12章 卷三五绝

春眠①

孟浩然②

春眠不觉晓③,处处闻啼鸟④。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①诗题一作《春晚绝句》,又作《春晓》。孟浩然在写作上似乎借鉴了沈佺期《芳树》一诗:“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但画面更为明朗,惜春的感情表达得更为委婉含蓄。后来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与其风神相类。

②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书自适。曾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诗歌以五言诗为主,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冲淡自然,继陶渊明、谢灵运、谢朓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有《孟浩然集》。

③眠:睡觉。不觉晓:不知不觉天亮了。

④处处:到处。啼鸟:鸟叫声。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优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起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

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透漏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漫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

访袁拾遗不遇①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②,江岭作流人③。

闻说梅花早④,何如此地春⑤。

①诗题一作《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袁拾遗:袁瓘,洛阳人,诗人好友,曾任拾遗。

②才子:有才华的人,这里指袁瓘。

③江岭:大庾岭,位于今广东、江西交界处。流人:获罪流放之人,这里是说袁瓘因罪流放到岭外。

④梅花早:南方气候温暖,梅花开得早。

⑤何如:怎比得上。此地:一作“北地”,指洛阳。

到洛阳是为了和才子袁拾遗相聚,没想到他已成为江岭的流放者。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更美好呢?

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却含而不露,是一首精炼而含蓄的小诗。

前两句完全点出题目。“洛阳”指明地点,紧扣题目的“洛中”,“才子”即指袁拾遗;“江岭作流人”,暗点“不遇”,已经作了“流人”,自然无法相遇了。这两句是对偶句。孟浩然是襄阳人,如今到了洛阳,特意来拜访袁拾遗,足见二人感情之厚。称之为“才子”,暗用潘岳《西征赋》“贾谊洛阳之才子”的典故,以袁拾遗与贾谊相比,足以说明作者对袁拾遗景仰之深。

“江岭”指大庚岭,过此即是岭南地区,唐代罪人往往流放于此。用“江岭”与“洛阳”相对,用“才子”与“流人”相对,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昏庸。“才子”是难得的,本来应该重用,然而却作了“流人”,由“洛阳”而远放“江岭”,这是极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何况这个“流人”又是自己的挚友呢。这两句对比强烈,突现出作者心中的不平。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两句,写得洒脱飘逸,联想自然。大庚岭古时多梅,又因气候温暖,梅花早开。从上句“早”字,见出下句“此地春”中藏一“迟”字。

早开的梅花,是特别引人喜爱的。可是流放岭外,怎及得留居北地故乡呢?此诗由“江岭”而想到早梅,从而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沉怀念。而这种怀念之情,并没有付诸平直的叙述,而是借用岭外早开的梅花娓娓道出。诗人极言岭上早梅之好,而仍不如北地花开之迟,更有波澜,更见感情的深挚。

全诗四句,贯穿着两个对比。用人对比,从而显示不平;用地对比,从而显示伤感。从写法上看,“闻说梅花早”是纵笔,是一扬,从而逗出洛阳之春。那江岭上的早梅,固然逗人喜爱,但洛阳春日的旖旎风光,更使人留恋,因为它是这位好友的故乡。这就达到了由纵而收、由扬而抑的目的。结尾一个诘问句,使得作者的真意更加鲜明,语气更加有力,伤感的情绪也更加浓厚。

送郭司仓①

王昌龄②

映门淮水绿③,留骑主人心④。

明月随良掾⑤,春潮夜夜深。

①司仓:管理仓库的小官。

②王昌龄(690-756),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著名诗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734),中博学宏词科,授汜水县尉。二十七年(739),被贬岭南,途经襄阳,孟浩然有诗相送;经岳阳,有诗送李白。次年回长安,又出为江宁县丞。数年后贬为龙标县尉,李白有诗遥寄。安史乱起,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有《王昌龄诗集》。

③淮水: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注入长江。

④留骑:留客的意思。骑,坐骑。

⑤良掾:好官。掾,古代府、州、县属官的通称。

碧波荡漾的淮水映照着屋门,我挽留客人的心意十分诚恳。客人没留住,连明月也好像随着他的车骑一同而去,唯有淮水的春潮,夜夜上涨。

这是一首表达友谊的作品。

诗的开头用了画意般的描写,点明时间和地点。这是临水的地方,淮河碧绿的颜色被映在门上,应该是晚上吧,白天太阳下水的影子应该是闪烁不定的,怎么能看清楚颜色呢?只有静夜下平静的水面才会将绿色抹在人家的门户上吧。当然做这个推测,也因为诗人后面还写有留客的句子,应该天色已晚主客都有了不便之处,诗人才会生出挽留的心意吧。后面的两个短句都有祝福的意思。尤其用渐渐高升的明月来比喻朋友将要得到的发展,表明诗人不但希望他能高官厚禄,而且希望他能成为清正廉明的好官,诗人真是在用善良的心对待朋友。春季的淮河潮水会夜夜高涨,这里诗人用潮水来形容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心,我觉得这即使有夸张的一面,但是也很形象化了那看不见的心绪,诗人的思念一下子变生动了。比喻的作用有说明,也有加深理解的一面。这首作品里对朋友的心意写得具体又深厚,选材有特点,而且素材的针对性也强。

洛阳道①

储光羲②

大道直如发③,春日佳气多④。

五陵贵公子⑤,双双鸣玉珂⑥。

①本诗是《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组诗的第三首。洛阳道:汉横吹十八曲之一。

②储光羲(706-763),唐代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一说祖籍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宜等县尉。仕宦不得意,隐居终南山的别业,与王维为友。后出山任太祝,世称储太祝。迁监察御史。天宝末,奉使至范阳。安史乱起,叛军攻陷长安,他被迫受伪职,后脱身归朝,贬死岭南。储光羲的诗以描写田园山水著名。风格朴实,能够寓细致缜密的观察于浑厚的气韵之中。有《储光羲集》五卷,《全唐诗》编为四卷。

③大道直如发:语出鲍照《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层阁肃天居,驰道直如发。”

④佳气:温和晴暖的天气。

⑤五陵:长安附近,因汉代高祖、惠帝、景帝、武帝、昭帝五帝王葬于此,故名,附近多权贵所居。

⑥双双:言其成群结队。玉珂:马络头上的装饰物,多为玉制,也有用贝制的。晋张华《轻薄篇》:“文轩树羽盖,乘鸣玉珂。”唐李贺《马》诗之二二:“汗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洛阳大道宽广平整,笔直如发,尤其是在春天,更是风光宜人,景色优美。聚集在一起的富豪公子们成群结队地驾车出游,车马行走时,玉珂相互撞击发出清脆的声响。

诗人以洛阳道为题材,描写得生动传神。首句用“直如发”的比喻看似信手拈来,却十分贴切,既形似又神似。第二句用一个“多”字,言简意赅,概括了春临大道的美不胜收。三、四句转入对大道上的人贵公子的描写,刻画出他们悠闲自得,旁若无人的得意神态,引人联想。诗歌语出天成,写尽风流。

独坐敬亭山①

李白

众鸟高飞尽②,孤云独去闲③。

相看两不厌④,只有敬亭山⑤。

①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秋,这一年,李白在长安对朝政极度失望,预感到将有动乱,遂离开长安,秋至宣城,第二次漫游宣城。敬亭山:一名昭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北,东临皖溪,山顶有敬亭,为南齐谢朓吟咏处。

②高飞尽:群鸟高飞,消失在遥远的天际。

③孤云:片云。闲:悠闲。

④两不厌:山与诗人互不厌烦,情意相随,是拟人的手法。

⑤只有:一作“唯有”。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漂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颈“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诗的下半首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做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静”是全诗的血脉。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

登鹳鹊楼①

王之涣②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③,更上一层楼④。

①鹳鹊楼:旧址今山西永济浦州镇,楼有三层,面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是唐代河中府名胜,因常有鹳鹊栖息其上,故名。

②王之涣(688-742),盛唐著名诗人。字季陵,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始任冀州衡水主簿,受人诬告,弃官还乡。晚年任文安县尉,卒于任上。少有侠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诗以描绘边塞风光著称。存诗仅六首,但艺术成就很高。

③穷:穷荆千里:很远的地方。鲍照《还都道中诗三首》:“夕听江上波,远极千里目。”

④更:再。

太阳沿着远山逐渐西沉,波涛滚滚的黄河奔流到海。要想看得更远,视野更开阔,就要再登上一层高楼。

鹳鹊楼,又名鹳雀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融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像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观永乐公主入蕃①

孙逖②

边地莺花少③,年来未觉新④。

美人天上落⑤,龙塞始应春⑥。

①诗题一作《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蕃》。作于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唐玄宗将永乐公主嫁给当时来朝的契丹王李失活。永乐公主:唐玄宗时东平王的外孙女杨氏,开元五年(717)被封为永乐公主,嫁给当时来朝的契丹王李失活。入蕃:帝王宗室女子出嫁外蕃。蕃,古代称少数民族为蕃,此指契丹。

②孙逖(696?-761),唐代诗人,河南洛阳人。幼而英俊,文思敏速。开元十年(722),应制登文藻宏丽科,拜左拾遗。历官考功员外郎、集贤修撰、权判刑部侍郎。孙逖掌诰八年,制敕所出,为时流叹服。尤善思,文理精练,加之谦退不伐,人多称之。以疾沉废累年,转太子詹事。

③莺花:莺啼花放,泛指春天景色。

④年来:新春到来时。

⑤美人:指永乐公主。

⑥龙塞:龙城,泛指边远地区。

边塞之地终年苦寒,春花少见,莺燕罕至。永乐公主来到边塞,好像仙女从天上降临人间,一派锦绣排场,使荒凉的塞上感到春意盎然。

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契丹王李失活朝见李隆基,李隆基封东平王外孙女杨氏为永乐公主,并赐配给李失活,本诗即咏此事。“边地莺花少”用白描手法刻画出塞外的荒凉冷漠,春光难见。这为永乐公主入蕃做了铺垫。后两句强调公主入蕃给边地带来的焕然一新的景象,而这个春光似乎又不止于自然光景,因而诗歌言近而意远,令人回味无穷。

春怨①

金昌绪②

打起黄莺儿③,莫教枝上啼④。

啼时惊妾梦⑤,不得到辽西⑥。

①诗构思与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有异曲同工之妙:“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读曲歌》写与所爱的人尽欢而希望长夜不明,而金昌绪诗歌中的思妇却是只能与丈夫在梦中相聚。

②金昌绪,唐代诗人,今浙江杭州市人,余不详,《全唐诗》存其诗一首。

③打起:赶走。

④莫教:不让。

⑤妾:谦辞,古代女子自称。

⑥辽西:辽河以西的地方,仅辽宁省中西部,是诗中思妇思念者滞留之地。

把黄莺从树枝上赶走,使它不再啼鸣。黄莺的啼叫惊扰了我的美梦,使我无法在梦中与从军辽西的丈夫会合。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还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它通篇词意联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四句诗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了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为五言绝句提出的“就一意圆净成章”的要求。这一特点,人所共称。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把诗的写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句一意”,“摘一句亦成诗”,如杜甫诗“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绝句六首》之一),属于此类;另一种是“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这首《春怨》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更赞美这首诗的“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著一意不得”。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也说:“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

但这些评论只道出了这首诗的一个方面的特点,还应当看到的另一特点是:它虽然通篇只说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却不是一语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层次重叠,极尽曲折之妙,好似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它总共只有四句诗,却是每一句都令人产生一个疑问,下一句解答了这个疑问,而又令人产生一个新的疑问。这在诗词艺术手法上是所谓“扫处还生”。

诗的首句似平地奇峰,突然而起。照说,黄莺是讨人欢喜的鸟。而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却要“打起黄莺儿”呢?人们看了这句诗会茫然不知诗意所在,不能不产生疑问,不能不急于从下句寻求答案。第二句诗果然对第一句作了解释,使人们知道,原来“打起黄莺儿”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但鸟语与花香本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而在鸟语中,黄莺的啼声又是特别清脆动听的。

人们不禁还要追问:又为什么不让莺啼呢?第三句诗说明了“莫教啼”的原因是怕“啼时惊妾梦”。但人们仍不会满足于这一解释,因为黄莺啼晓,说明本该是梦醒的时候了。那么,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这样怕惊醒她的梦呢?她做的是什么梦呢?最后一句诗的答复是:这位诗中人怕惊破的不是一般的梦,而是去辽西的梦,是惟恐梦中“不得到辽西”。

到此,读者才知道,这首诗原来采用的是层层倒叙的手法。本是为怕惊梦而不教莺啼,为不教莺啼而要把莺打起,而诗人却倒过来写,最后才揭开了谜底,说出了答案。但是,这最后的答案仍然含意未伸。这里,还留下了一连串问号,例如:一位闺中少女为什么做到辽西的梦?她有什么亲人在辽西?此人为什么离乡背井,远去辽西?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怨》,诗中人到底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啼惊破了她的晓梦吗?这些,不必一一说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不妨留待读者去想象、去思索。这样,这首小诗就不仅在篇内见曲折,而且还在篇外见深度了。

如果从思想意义去看,它看来只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它是一首怀念征人的诗,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左掖梨花

丘为①

冷艳全欺雪②,余香乍人衣③。

春风且莫定④,吹向玉阶飞⑤。

①丘为(694?-784?),嘉兴人。中唐天宝二年(743)进士。累官太子右庶子。与刘长卿善,也与王维为友。诗工五言,所写大多咏田园风物,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作者之一。著有《丘为集》,现存诗十八首。左掖:唐代称门下盛中书省为左掖、右掖,两者都是当时的中央政权机构,设在禁宫附近。

②冷艳:形容梨花洁白夺目,颜色如雪,气度高傲,似含有寒意。欺:压服,超过。

③乍:刚。

④定:停。

⑤玉阶:原指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暗指皇宫。

梨花的洁白冷艳超过晶莹的白雪,它飘散出来的香气浸透衣服。早春乍暖乍寒,风向变化不定,飘落在宫廷台阶上的梨花随风飞舞。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首句气势盛大,写出梨花的“冷艳”特征,举世无双。“余香乍入衣”把清晰可闻的清香写得动感十足,突出了花香之馥郁。后两句希望借助春风之力到达所向之处。诗人借咏梨花来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一展才华的抱负。

思君恩①

令狐楚②

小苑莺歌歇③,长门蝶舞多④。

眼看春又去,翠辇不曾过⑤。

①君:帝王。

②令狐楚(766-837),字壳士,宜州华原(今陕西成阳附近)人。贞元七年(791)进士及第,由太原掌书记至判官。官至中书省侍郎同平章事,又曾为节度使。令狐楚才思俊丽,能文王诗,以四六文为世所称。李商隐的骈文即其所授。元和十二年(817),选进《御览诗》。晚年与刘禹锡、白居易唱和较多。《全唐文》收其文五卷,《全唐诗》收其诗五十多首。

③小苑:宫中小园林。歇:停止。

④长门:汉宫名,为汉代武帝皇后失宠后的冷宫。这里借指宫妃幽居的住所。

⑤翠辇:皇帝的车驾,因车上常有翠鸟的羽毛作装饰,故称。过:经过。

暮春时节,皇宫内苑中的黄莺已经停止了啼鸣,长门宫前有许多翩翩起舞的蝴蝶。眼看春天又要过去了,君王的车辇却从未来过。

这是一首描写宫女幽怨的宫词。诗歌用黄莺、粉蝶的此消彼长来说明春光流转,岁月飞逝。而“翠辇不曾过”却使得宫女们红颜空老,青春枉驻,流露出无限的悲哀与怨恨,也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冷漠,不近人情的控诉和对宫女的怜惜之情。

题袁氏别业①

贺知章②

主人不相识③,偶坐为林泉④。

莫谩愁沽酒⑤,囊中自有钱⑥。

①诗题一作《偶游主人园》。

②贺知章(659?-744?),字季真,晚号四明狂客,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武则天征圣元年(695)进士,为国子四门博士,又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入丽正殿书院,参撰《六典》及《文纂》等,后转太常少卿。累迁至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性放旷,善谈笑,当时贤达皆倾慕之。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并称“吴中四士”。又善草隶书。诗清新晓畅,有《贺秘监集》。别业:别墅。

③主人:别墅主人。

④偶坐:偶然游览。为:为了。林泉:山林与泉石,指景物幽深的地方,也用来指退隐。

⑤谩(màn):通“慢”,怠慢,轻视。沽:买。

⑥囊:袋。

我与主人素不相识,偶来此坐,是为了赏玩园林中的草木泉石。主人不必为我没钱买酒而发愁,我的袋中还有余钱呢!

这首诗是作者豁达性格的一个突出表现。诗人与别墅主人素不相识,仅为林木泉石所吸引便来此游览,从侧面暗示出林园之可观。接下来诗人自言自语,拂去主人对他的担心,道出自己饮酒玩赏的雅兴。诗人对别业不着一字,却处处显露别墅身影,于此之中,诗人自身形象也呼之欲出。诗歌写得活泼清新,富于情趣。

夜送赵纵①

杨炯②

赵氏连城璧③,由来天下传④。

送君还旧府⑤,明月满前川⑥。

①赵纵:诗人友人,赵(今河北一带)人。

②杨炯(650-692),陕西华阴人,显庆四年(659)举为神童,待诏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见称,死于任所,世称杨盈川。有《盈川集》。

③连城璧:价值连城的玉,比喻赵纵人才难得。《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载,赵惠文王得到楚和氏璧,秦昭王给赵王写信,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交换。

④由来:从来。

⑤还旧府:指赵纵回赵。

⑥川:平野,平地。

赵氏的和氏璧价值连城,天下闻名,由来已久。今夜送你回赵国故乡,皎洁的月光照满前川之上。

《夜送赵纵》是一首送别诗,但却写得别致新颖。正如清人毛先舒在《诗辩坻》里所指出的:“第三句一语完题,前后俱用虚境。”诗的情意真挚,神韵绰约,极臻妙境。

首句以比起兴,“赵氏连城璧”,是诗人以国之瑰宝和氏璧比喻赵纵的品貌。次句:“由来天下传”,借美玉的名传天下,进一步比喻赵纵的名气。他是名声远播四海之内的。这是杨炯借助他人之口表达自己的心意,委婉地称赞朋友,仰慕之情由衷而发。第三句“送君还旧府”,这本来是平铺直叙,但力托全诗,可举千斤。照应首句寓意深邃,写到这里,“完璧归赵”的主题立意也就呼之而出。诗人构思巧妙,立意高远,使人折服。从诗意推测,赵纵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士,大概因仕途失意,辞归故里。在诗人眼中,他是远离尘嚣,冰清玉洁,“完璧归赵”。“送君还旧府”,这近似白话之句确是一个点睛之句,它使前面的喻句有落脚点,后面的景句有依托,能够充分地表达出主题内容。诗人对友人的同情、抚慰、称颂、仰慕之情,也都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明月满前川”,纯粹地描写景物。宋人沈义父认为“以景结情最好”,“含有余不尽之意”。(《乐府指迷》)诗句交代送别的时间在明月当空的夜晚,地点在奔流不息的河边。

当朋友张帆远离之后,诗人伫立遥望,但见清冷的月光洒满大地,空旷孤寞之意袭人。结束语真实地表达出诗人送别故人后的深切感受:惆怅、虚渺。但他又庆幸朋友“完璧归赵”隐退故里,流露出憎恶官尝甚至逃避现实的情绪。

这首诗的突出特色是,深入浅出,比喻设譬通俗易懂,写景极其自然贴切,“猝然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借情写景,情景交融,蕴藉而不乏深致。

竹里馆①

王维

独坐幽篁里②,弹琴复长啸③。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①诗为《辋川集》之一。王维自唐玄宗天宝三载(744)至十五载(756)前后常居于辋川,作《辋川集》,期间与裴迪诗相往来。竹里馆:王维建在辋川的别馆。

②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篁,竹林。屈原《山鬼》:“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③复:又。长啸:撮口发出长而清晰的声音,古代雅士常借此抒情。

我独自坐在幽静茂密的竹林中,时而弹琴,时而长歌。身处竹林深处,无人知晓,只有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我。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像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者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傭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送朱大入秦①

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②,宝剑值千金③。

分手脱相赠④,平生一片心⑤。

①朱大:诗人友人,生平事迹不详。

②游人:朱大。五陵:长安附近,当时豪侠多在此居祝

③值千金:价值千金,是夸张的手法,言其珍贵。

④分手:分别。脱:摘下。

⑤平生:平素,往常。

游人朱大要往长安去,离别时,我把随身携带的价值千金的宝剑赠送给他,聊表我平素对朋友的一片心意。

这是一首送别诗,朱大名去非。

首句“游人五陵去”,“游人”,强调其浪游者的身份。“五陵”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长安,诗中用作长安的代称。京华之地,是游侠云集之处。“宝剑值千金”,惜别赠别乃知之所为。这句诗本为曹植《名都篇》诗句,这里信手拈来,不仅强调宝剑本身的价值,而且有身无长物的意味。这样的赠品,将是何等珍贵,岂可等闲视之!诗中写赠剑,有一个谁赠谁受的问题。从诗题看,本可顺理成章地理解为作者送朱大以剑。而从“宝剑”句紧接“游人”言之,似乎还可理解为朱大临行对作者留赠以剑。在送别时,虽然只能发生其中一种情况,但入诗时,诗人的着意唯在赠剑事本身,似乎已不太注重表明孰失孰得。这反而耐人寻想。

千金之剑,分手脱赠,大有疏财重义的慷慨之风。不禁令人联想到一个著名的故事,那便是“延陵许剑”。《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受封延陵的吴国公子“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季札挂剑,其节义之心固然可敬,但毕竟已成一种遗憾。“分手脱相赠”,痛快淋漓。最后的“平生一片心”,语浅情深,似是赠剑时的赠言,又似赠剑本身的含义——即不赠言的赠言。只说“一片心”而不说一片什么心,妙在含蓄。却更能激发人海阔天空的联想。那或是一片仗义之心,或是一片报国热情……。总而言之,它表现了双方平素的仗义相期,令人咀嚼,转觉其味深长。浩然性格中也有豪放的一面。唐人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称他“救患释纷,以立义表”,“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新唐书·文艺传》谓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那么,这首小诗所表现的慷慨激昂,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长干行①

崔颢

君家何处住②,妾住在横塘③。

停船暂借问④,或恐是同乡⑤。

①诗题一作《长干曲》,乐府杂曲歌词名。长干:长干里。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南,古时送别之地。

②君:敬称,您。首句用君,次句用妾,表现了女子对对方的尊敬与诚意。

③横塘:地名,在秦淮河南岸,靠近长干里。

④借问:请问。

⑤或恐:恐怕是。

请问你家住何处?我家住在横塘。暂且把船停靠一下,或许我们还是同乡呢!

这首抒情诗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它不以任何色彩映衬,似墨笔画;它不用任何妆饰烘托,是幅素描;它不凭任何布景借力,犹如一曲男女声对唱;它截头去尾,突出主干,又很像独幕剧。题材是那样的平凡,而表现手法却是那样的不平凡。

先看它的剪裁: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就是这样一点儿简单的情节,只用“妾住在横塘”五字,就借女主角之口点明了说话者的性别与居处。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用一个“君”字指出对方是男性。那些题前的叙事,用这种一石两卵的手法,就全部省略了。诗一开头就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现身纸上,而读者也闻其声如见其人,绝没有茫无头绪之感。从文学描写的技巧看,“声态并作”,达到了“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既凝练集中而又玲珑剔透的艺术高度。

不仅如此,在寥寥二十字中,诗人仅有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他不像杜牧那样写明“娉娉袅袅十三余”,也不像李商隐那样点出“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他只采用了问话之后,不待对方答复,就急于自报“妾住在横塘”这样的处理,自然地把女主角的年龄从娇憨天真的语气中反衬出来了。在男主角并未开口,而这位小姑娘之所以有“或恐是同乡”的想法,不正是因为听到了对方带有乡音的片言只语吗?这里诗人又省略了“因闻声而相问”的关节,这是文字之外的描写,所谓“不写之写”。

这首诗还表现了女主角境遇与内心的孤寂。单从她闻乡音而急于“停舟”相问,就可见她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因此,他乡听得故乡音,且将他乡当故乡,就这样的喜出望外。诗人不仅在纸上重现了女主角外露的声音笑貌,而且深深开掘了她的个性和内心。

《长干曲》是南朝乐府中“杂曲古辞”的旧题。崔颢这首诗继承了前代民歌的遗风,但既不是艳丽而柔媚,又非浪漫而热烈,却以素朴真率见长,写得干净健康。这样的蕴藉无邪,是抒情诗中的上乘。

咏史①

高适②

尚有绨袍赠③,应怜范叔寒④。

不知天下士⑤,犹作布衣看⑥。

①诗作于安史之乱前,诗人郁郁不得志时期。咏史:用诗写史、抒情。

②高适(701?-762),字达夫,郡望渤海(今属河北),是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友善。年少蹉跎,后平步青云,累官至节度使、刑部侍郎、渤海县侯。高适诗题材广泛,感情深挚,意气骏爽,语言端直,笔力浑厚,是盛唐边塞诗风的杰出代表,与岑参齐名。有《高常侍集》。

③绨袍:粗绨作的袍子。绨,丝织品。

④范叔:范雎,字叔。据《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载,范雎曾是战国时期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须贾在魏王面前毁谤他,挨打后被卷入竹席,扔进厕所。幸而被人救出,化名张禄,逃往秦国,不久为相。秦欲伐魏,须贾奉命使秦止兵,范雎破衣求见。须贾见他如此贫寒,就送他一件绨袍。当他发现范雎就是秦相张禄时,立即前往谢罪。范雎因为有绨袍之事,便没有杀他。

⑤天下士:这里指杰出人才。士,古代读书人的通称。

⑥犹:还。布衣:平民姓。

须贾把粗丝制成的衣服送给范雎,应当是同情范雎的窘困。须贾不识范雎是治国平天下的奇才,仍然把他看做一个普通的贫寒之士。

高适是初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也是一位很有政治才能的诗人。诗人在仕途辉煌时,曾官至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诗名远播。一些优秀的边塞诗赞扬了边防将士的斗志,歌颂了他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高适的为国“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负。但是他在少年时,相当落魄,其诗歌大多感慨怀才不遇,仕途失意。这首诗则写于未入仕途之时。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这两句歌咏历史上范雎的一段故事。诗中的“尚有”,还有;“绨袍”,用一种比绸子厚实、粗糙的纺织品做成的袍子。“范叔”,指范雎。范雎字叔,故称。《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记载:战国时范雎事魏大夫须贾,因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赐他金十斤和牛酒。须贾怀疑范雎通齐,告诉魏相。魏相派人凌辱范雎,几欲置之死地。范雎装死得以逃到秦国,游说秦昭王获得成功,被拜为相,封于应(今河南省宝丰西南),称“应侯”。“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雎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后须贾知范雎已为秦相,前往谢罪,范雎没有处死他,说:“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放须贾回魏国。诗中的“寒”,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寒冷,而应有贫寒、穷困潦倒的意思;“尚有”与“应怜”相连接,说明须贾虽然曾得罪于范雎,差一点置范雎于死地,但他对故人还有一点同情、怜悯之心,这是非常可贵的。也就是这样的同情、怜悯之情,救了他的命。这说明,为人不可太势利,太刻薄,要宽容,要大度。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这两句写须贾并不知道范雎已贵为秦相,还把他当成平民看待。诗人在这里是在借题发挥,意在讽刺须贾徒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竟然把身为秦相,把天下所重的范雎看成是布衣寒士,真是可悲可叹!诗中的“天下士”,即国士,杰出的人才。“布衣”,代指平民。古时一般平民穿布衣。平心而论,这两句议论与须贾不识范雎为宰相相衔接,有些牵强附会。范雎被魏相羞辱、鞭挞后,世人都以为魂归地府了;须贾使齐,要拜见的是秦相张禄,怎么知道范雎改名换姓呢?范雎布衣往见须贾,装作一副穷酸相,有谁会把他与威风八面的秦相张禄联系在一起呢?因此,说须贾不识国士,不以国士待之,是有些强人所难;而须贾在那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留他吃饭,赠以衣服,应当说是做得不错的,说明他的人性没有完全泯灭,这与他当初向魏相报告范雎受齐人之金,范雎受到凌辱,奄奄一息,而他不加丝毫劝阻相比,不知要胜过多少倍。也正因为如此,范雎才留他性命,让他回国。但是,诗人是有感而发,向诗人这两句中所说的现象,在当时的社会中比比皆是,诗人少年落魄,晚年才发迹,少年时虽然没有范雎那样的遭受奇耻大辱,但也没有少遭达官贵人的白眼和冷嘲热讽,有谁在他没有发迹的时候把他当做人才来看呢?因此诗人借范雎之事批判了这种糟蹋人才、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同时,也间接地表明,自己要做一个“天下士”,要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让世人刮目相看。

这首诗叙事和议论结合,充满情感。诗人在诗中发古之幽情,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受,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诗中几个连接词的运用也恰到好处,上两句的“尚有”、“应怜”,写出须贾赠袍时的那种怜悯心态,并不以为范雎能够发迹,更没有看出范雎已经发迹,看出须贾只是一个平庸之人;下两句的“不知”、“犹作”,看上去是心平气和借事说事,而实际上是充满激情,对这种把人不当人看待的社会现象深恶痛绝,同时心高气傲,让世人为之瞩目!

罢相作①

李适之②

避贤初罢相③,乐圣且衔杯④。

为问门前客⑤,今朝几个来。

①罢相作:罢免丞相职位后所作的诗歌。

②李适之(?-747),一名昌,李唐宗室,恒山王李承乾之孙,开元中,累官通州刺史,擢秦州都督,转陕州刺史。入为河南尹,拜御史大夫,历刑部尚书。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相,累封清和县公。遭李林甫陷害罢相。李适之酒量极大,据《唐书·宗室宰相传》记载,李适之喜欢与宾客宴饮,每次可以喝一斗多不醉。他夜晚饮酒,白天处理政事却不误工作。在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李适之与贺知章、李琎、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为饮中八仙。

③避贤:让贤,让位于李林甫,是讽刺的手法。

④乐圣:爱酒。《三国志·魏志·徐邈传》载,当时魏国禁酒,徐邈私饮,不理政事,称酒醉为“中圣人”,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

⑤为问:询问。门前客:以前任丞相时登门拜访的宾客。《唐诗纪事》卷二十载,诗人任丞相时,每上朝回来,就邀请亲朋好友宴饮赋诗,他曾写诗形容当时情况:“主门常不阅,亲友恣相过。年今将半百,不乐夫如何?”

我辞去相位而请有贤才的人来担任此职,我一向嗜好饮酒,如今终于可以开怀畅饮了。试问这之后上门来看我的,还有几个客人呢?

这是一首因事而写的讽刺诗。

李适之从天宝元年(742)至五载担任左相。他是皇室后裔,入相前长期担任刺史、都督的州职,是一位“以强干见称”的能臣干员。而他性情简率,不务苛细,待人随和,雅好宾客,“饮酒一斗不乱,夜则宴赏,昼决公务,庭无留事”,又是一位分公私、别是非、宽严得当的长官。为相五年中,他与权奸李林甫“争权不协”,而与清流名臣韩朝宗、韦坚等交好,所以“时誉美之”。但他清醒地了解朝廷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和自己所处的地位,只自忠诚治理事务,不充诤臣,不为强者。因此,当他的友好韦坚等先后被李林甫诬陷构罪,他就“俱自不安,求为散职”。而在天宝五载,当他获准免去左相职务,改任清要的太子少保时,感到异常高兴而庆幸,“遽命亲故欢会”,并写了这首诗。

就诗而论,表现曲折,但诗旨可知,含讥刺,有机趣,允称佳作。作者要求罢相,原为畏惧权奸,躲避斗争,远祸求安。而今如愿以偿,自感庆幸。倘使诗里直截把这样的心情写出来,势必更加得罪李林甫。所以作者设遁辞,用隐喻,曲折表达。“避贤”是成语,意思是给贤者让路。“乐圣”是双关语,“圣”即圣人,但这里兼用两个代称,一是唐人称皇帝为“圣人”,二是沿用曹操的臣僚的隐语,称清酒为“圣人”。

所以“乐圣”的意思是说,使皇帝乐意,而自己也爱喝酒。诗的开头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的相职一罢免,皇帝乐意我给贤者让了路,我也乐意自己尽可喝酒了,公私两便,君臣皆乐,值得庆贺,那就举杯吧。显然,把惧奸说成“避贤”,误国说成“乐圣”,反话正说,曲折双关,虽然知情者、明眼人一读便知,也不失机智俏皮,但终究是弱者的讥刺,有难言的苦衷,针砭不力,反而示弱。所以作者在后两句机智地巧作加强。

前两句说明设宴庆贺罢相的理由,后两句是关心亲故来赴宴的情况。这在结构上顺理成章,而用口语写问话,也生动有趣。但宴庆罢相,事已异常;所设理由,又属遁词;而实际处境,则是权奸弄权,恐怖高压。因此,尽管李適之平素“夜则宴赏”,天天请宾客喝酒,但“今朝几个来”,确乎是个问题。宴请的是亲故宾客,大多是知情者,懂得这次赴宴可能得罪李林甫,惹来祸害。敢来赴宴,便见出胆识,不怕风险。

这对亲故是考验,于作者为慰勉,向权奸则为示威,甚至还意味着嘲弄至尊。倘使这二句真如字面意思,只是庆贺君臣皆乐的罢相,则亲故常客自然也乐意来喝这杯酒,主人无须顾虑来者不多而发这一问。所以这一问便突兀,显出异常,从而暗示了宴庆罢相的真实原因和性质,使上两句闪烁不定的遁辞反语变得倾向明显,令有心人一读便知。作者以俚语直白写这一问,不止故作滑稽,更有加强讥刺的用意。

由于使用反语、双关语和俚语,这诗蒙有插科打诨的打油诗格调,因而前人有嫌它过显不雅的,也有说它怨意不深的。总之是认为它并未见佳。但杜甫《饮中八仙歌》写到李适之时却特地称引此诗,有“衔杯乐圣称避贤”句,可算知音。而这诗得能传诵至今,更重要的原因在事不在诗。由于这诗,李适之在罢相后被认为与韦坚等相善,诬陷株连,被贬后自杀。因而这诗便更为著名。

逢侠者①

钱起

燕赵悲歌士②,相逢剧孟家③。

寸心言不尽④,前路日将斜。

①侠者:侠客。

②燕赵:战国时两个诸侯国,在现在的河北省一带。悲歌士:激昂慷慨的侠士。古人认为燕赵多出豪侠,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说法。

③剧孟:西汉侠士,洛阳人。《史记》载,汉景帝时吴楚七国叛乱,当周亚夫到河南后,发现叛军没有与剧孟联盟,就很放心,断定叛军不能兴风作浪。

④寸心:因心位于胸中方寸之地,故称。

燕赵之地的侠客剑士多带有慷慨悲壮的色彩,今日在大侠剧孟的故乡遇到你这位壮士,我格外高兴。我们倾心交谈平生遇到的不平之事,无奈语未尽而天色将晚,又要各奔东西了。

这是作者逢到侠士剑客一类的人物而作的诗歌。首句点出侠士普遍带有慷慨悲壮的特质,而“相逢剧孟家”则特别突出了所遇侠者的高大形象,几乎可以与以任侠而闻名的剧孟相媲美。后两句陡然一转,由游侠想到人间的不平事,千言难荆全诗结构完整,一气呵成。

江行望匡庐①

钱起

咫尺愁风雨②,匡庐不可登③。

只疑云雾窟④,犹有六朝僧⑤。

①《江行无题一百首》之一。诗作者一作钱起曾孙钱翊(xǔ)。钱翊,字瑞文,吏部尚书徽之子。善文词。宰相王溥荐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后贬抚州司马。有《舟中录》二十卷。

②咫(zhǐ)尺:比喻很近。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③匡庐: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边。据说此山原名为南障山,周朝匡俗曾在这里隐居,周定王征召不出,派人访求,已成仙而去,仅有庐存,后人称此山为庐山、匡山。庐,小屋。

④云雾窟:云雾笼罩的山顶小屋。

⑤六朝:公元222-589年间,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六朝时佛教盛行,僧人多在名山胜水处居祝

因为风雨所阻,庐山虽近在眼前却无法攀登。整个庐山都笼罩在云雾之中,那深山幽谷中是否还有六朝的高僧在修道?

此诗以“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作为开头,随手将题目中“江行”的意思镶嵌在内,但没有明说,只是从另一角度隐隐化出,用的是“暗起”的写作手法。“咫”是八寸。“咫尺”,形容距离极近。“匡庐”即指庐山。近在咫尺,本是极易登临,说“不可登”,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江行遇雨所致,船至庐山脚下,却为风雨所阻,不能登山。“不可登”三字写出了使人发愁的“风雨”之势,“愁”字则透出了诗人不能领略名山风光的懊恼之情。“不可登”,不仅表示了地势的由下而上,而且,也描摹了江舟与山崖之间隔水仰望的空间关系。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即道出当时当地的特定场景,下笔非常简巧。

一般说来,描写高山流水的诗歌,作者多从写形或绘色方面去驰骋彩笔;此诗却另辟蹊径,以引人入胜的想象开拓了诗的意境:“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庐山为南朝佛教圣地,当时山中多名僧大师寄迹其间。这些往事陈迹,成了诗人联想的纽带。仰望高峰峻岭,云雾缭绕,这一副奇幻莫测的景象,不能不使诗人浮想翩翩:那匡庐深处,烟霞洞窟,也许仍有六朝高僧在隐身栖息吧。此种迹近幻化、亦真亦妄的浪漫情趣,更增添了匡庐的神奇色彩。庐山令人神往的美景很多,诗人却“只疑”佛窟高僧,可见情致的高远和诗思的缥缈了。

第三句中的“疑”字用得极好,写出了山色因云雨笼罩而给人的或隐或现的感觉,从而使读者产生意境“高古”的联想。“只疑”和“犹有”之间,一开一阖,在虚幻的想象中渗入似乎真实的判断,更显得情趣盎然。

本诗以疑似的想象,再现了诗人内心的高远情致。写法上,似用了国画中的“滃”写技法,以淡淡的水墨来渲染烟雾迷蒙的云水,虚虚实实,将庐山写得扑朔迷离,从而取代了正面写山的有形笔墨,确可视为山水诗中别具神情的一首佳作。

答李浣①

韦应物

林中观易罢②,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词客③,何人最往还④。

①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初(766-771)秋日洛阳。时李浣已罢洛阳主簿,将归楚州。唐代宗永泰元年(765),韦应物任洛阳丞,大历元年(766),请告闲居洛阳,大历四年(769)夏至长安,秋自长安返洛阳,经楚州去扬州,大历六年(771)在洛阳,冬赴长安。李浣:诗人朋友,在楚地为官任满返回,曾写诗赠韦应物,所以韦应物写此诗酬答。

②易:《周易》,又称《易》、《易经》,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③楚: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名,在今湖北一带。饶:多。词客:诗人。

④最往来:来往最多。

在树林中读过《易经》后,又去小溪边悠闲地观看水鸟。楚地诗人非常多,你同哪一位往来唱和最密切呢?

这是诗人和朋友的唱和应酬诗。前两句应为诗人酬答友人的内容,描述自己的生活情景。后两句是针对友人而提出的新问题:楚地的诗人很多,你同谁来往比较密切呢?这是典型的唱和格式。

秋风引①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②,萧萧送雁群③。

朝来入庭树④,孤客最先闻⑤。

①秋风引:乐府琴曲歌词的一种。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中(806-814)郎州。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十一月,刘禹锡贬官郎州司马,赴郎州。宪宗元和元年(806)至元和九年(814)在郎州,冬奉诏还京。

②何处:什么地方,从什么地方来的。

③萧萧:风吹草木声。

④入庭树:吹动了庭院里的树木。

⑤孤客:羁旅在外的人。闻:听说。

秋风从何处吹来呢?萧萧风声送着南归的鸿雁。清晨的秋风吹动院中的树叶沙沙作响,身在旅途中的游客往往最先听到这种萧条寂寞的声音。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段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可能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诗的内容,其实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别》诗开头两句所说的“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而在秋风上驰骋诗思。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如果进一步推寻它的弦外之音,这一问,可能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当然,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这里虽以问语出之,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来就宕开诗笔,以“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这样,就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看,可能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但是,诗无定法,不能执一而论。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

诗的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发问。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现在风动庭树,木叶萧萧,则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而篇幅已经用去了四分之三,可是,诗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孤客”所“闻”。这里,如果联系作者的另一首《始闻秋风》诗,其中“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两句,倒可以作“闻”的补充说明。当然,作为“孤客”,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如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所说,“为孤客传神”的正在这两个字,使“无限情怀,溢于言表”。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为什么唯独孤客“最先”听到呢?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又为什么如此敏感呢?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孤客之心,未摇落而先秋,所以闻之最早。”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钟惺在《唐诗归》中还指出:“不曰‘不堪闻’,而曰‘最先闻’,语意便深厚。”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也说:“若说‘不堪闻’,便浅。”这些评语都称赞这一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为读者留有可寻味的深度。不过,前面说过,诗无定法,这一结句固然以曲说而妙,但也有直说而妙的。苏颋有首《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这里,从全诗看来,却必须说“不可闻”,才与它的苍凉慷慨的意境、高亢劲健的风格相融洽。两个结句,内容相似,一用曲笔,一用直笔,却各尽其妙。对照之下,可悟诗法。

秋夜寄丘员外①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②,散步咏凉天③。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④。

①诗题一作《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诗作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89)至贞元七年(791),韦应物时任苏州刺史,丘丹隐居临平山,两人多有唱和。一说作于唐德宗贞元五年秋(789)。丘员外:即丘丹,诗人丘为的弟弟,在家族中排行二十二,嘉兴(今浙江嘉兴市)人,曾官仓部员外郎。

②怀君:怀念您。属:正当。

③咏:歌咏。凉天:秋天。

④幽人:隐士,此处指丘丹。

怀念你的时候正是秋天的夜晚,我一边散步一边吟咏这清凉的天气。寂静的山谷中有松子落下来的声音,你应该还没有睡吧?

韦应物的五言绝句,一向为诗论家所推崇。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中唐五言绝,苏州最古,可继王、孟。”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淡,并入化境。”上面这首诗是他的五绝代表作之一。它给予读者的艺术享受,首先就是这一古雅闲淡的风格美。施补华在《岘傭说诗》中曾称赞这首诗“清幽不减摩诘,皆五绝中之正法眼藏也”。它不以强烈的语言打动读者,只是从容下笔,淡淡着墨,而语浅情深,言简意长,使人感到韵味悠永,玩绎不荆

如果就构思和写法而言,这首诗还另有其值得拈出之处。它是一首怀人诗。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邱丹,即所怀之人。首句“怀君属秋夜”,点明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而这“秋夜”之景与“怀君”之情,正是彼此衬映的。次句“散步咏凉天”,承接自然,全不着力,而紧扣上句。“散步”是与“怀君”相照应的;“凉天”是与“秋夜”相绾合的。这两句都是写实,写出了作者因怀人而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接下来,作者不顺情抒写,就景描述,而把诗思飞驰到了远方,在三、四句中,想象所怀念之人在此时、彼地的状况。而这三、四句又是紧扣一、二句的。第三句“山空松子落”,遥承“秋夜”、“凉天”,是从眼前的凉秋之夜,推想临平山中今夜的秋色。第四句“幽人应未眠”,则遥承“怀君”、“散步”,是从自己正在怀念远人、徘徊不寐,推想对方应也未眠。这两句出于想象,既是从前两句生发,而又是前两句诗情的深化。从整首诗看,作者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陆机在《文赋》中指出,作者在构思时,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些话说明文思是最活跃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因此,在诗人笔下,同一空间里,可以呈现不同的时间;同一时间里,也可以呈现不同的空间。像王播的《题木兰院》:“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就属于前者。而这首韦应物的怀人诗,则属于后者。现代的电影艺术,有时采用叠影手法来处理回忆与遥想的镜头,有时使银幕上映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画面,使观众同时看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或时间里出现的不同场景。这首诗运用的手法正与此相同。它使读者在一首诗中看到两个空间,既看到怀人之人,也看到被怀之人,既看到作者身边之景,也看到作者遥想之景,从而把异地相隔的人和景并列和相连在一起,说明千里神交,有如晤对,故人虽远在天涯,而相思却近在咫尺。

秋日

耿①

返照入闾巷②,忧来谁共语③。

古道少人行④,秋风动禾黍⑤。

①耿,字洪源,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登宝应元年(763)进士第,历任大理寺司法、左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耿诗不事雕琢,而风格自成一家,诗集为《耿诗集》。

②返照:夕阳余晖,落日斜照。闾(lǘ)巷:街道。

③忧来:一作“愁来”。

④古道:古老的道路。一说指古代崇尚的节操风义。

⑤禾黍:谷子、小米之类农作物。这里暗用典故。《诗经·王风·黍离》载,周幽王遭犬戎之难后,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大夫行役,经过宗庙宫室,满眼禾黍,大为感慨:“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黍离之悲或禾黍之悲也就成了凭吊兴亡感慨的代名词。

夕阳的余光照在村落小巷中,我的忧愁能说与谁听呢?古老的道路上无人行走,只见阵阵秋风吹动田里的庄稼。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秋日感怀诗。夕阳、古道、悲风营造出浓浓的秋意,渲染出诗人心中的淡淡哀愁,无处可诉的忧伤得到自然流露。

秋日湖上

薛莹①

落日五湖游②,烟波处处愁③。

浮沉千古事④,谁与问东流。

①薛莹,唐文宗时人,有《洞庭诗集》一卷。今存诗十首。

②五湖:这里指太湖。

③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

④浮沉:胜败兴亡。太湖一带是战国时期吴越争霸的地方,后又有六朝争雄。

日落时分,泛舟太湖,烟波浩渺,使人生出种种愁情。历史的兴亡更替又何必去问太湖呢?

《秋日湖上》这首诗浅易近人,文情并茂,诗人既点出了世事如白驹过隙,变幻莫测的原理,也道出了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及探索。千百年来人们对它议论不一。

这首诗开头一句写出了诗人秋日泛舟闲游时间、地点,言简意赅;紧接着一句道出了太湖上的景致,同时也烘托出诗人的心境。这两句既写景,又抒情,情由景生,景带情思,情景交融。尤其一个“愁”字,直抒胸臆,点出了诗人抑郁的情怀。崔颢有诗《黄鹤楼》中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同样是日薄西山,同样是迷离烟波,虽然诗人所想的不相同,但其心境是相同的。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是这首诗的题旨所在,意思是千百年不断发生的事都有随着太湖上的水面浮浮沉沉,俱随着湖水向东流去。太湖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今日的湖波依旧,往日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却是灰飞烟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长江万古流”。名利争夺、打打杀杀都随着历史的车轮销为匿迹。唯一不变的,只是那一道江水,作为历史的见证,作者在这里告诫世人要跳出名利,淡漠名利,淡泊一生,因为“是非成败转头空”。作者用低精神财富的笔调,委婉地道出名利的虚无,既有了道家的出仕思想,又表达了作者的清风明月般的胸怀。

这是一首湖上怀古的作品,它反映出了一种世事浮沉的消极思想。春秋时吴国和越国,是相邻的两个诸侯国,都在今江苏、浙江一带,同太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诗人泛舟湖上,秋风萧瑟,落日烟波,触目所见,处处皆可生愁。然身临此境,最易令人发生感慨的,自然是历史上吴越争霸的故事了。当时吴被灭亡而越称霸,于今,都已成为往事陈迹,所以说是“浮沉千古事”,早已付诸东流了,谁还来问呢?

诗的妙处在于要言不烦,寥寥数语就将今与古、虚与实、景与情融合起来,古今一概,寓虚于实,情景不分。

宫中题①

李昂②

辇路生秋草③,上林花满枝④。

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①诗作于唐文宗太和九年(835)秋。李昂即位后,力图改变宦官专权的局面,在太和九年(835)与翰林学士李训、太仆卿郑注谋铢宦官,事败,李、郑、宰相王涯被诛,史称“甘露之变”。此后宦官更加专权跋扈,文宗心中异常苦闷,这首诗便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②李昂(809-840),唐文宗,为穆宗第二子,初名涵。始封江王,宝历二年(826)被宦官拥立为帝。出宫女三千多人,裁汰官员一千二百余人。开成五年(840),被宦官杀死在大明宫太和殿。

③辇路:帝王、后妃坐车走过的路。

④上林:古代官苑,秦定都成阳时置,汉初荒废,汉武帝时扩建。

很久不乘车了,车道上长满了杂草,上林苑中虽然繁花似锦,我哪有心思去赏玩呢!居高远望,无限地关心着宫内的一切,这种心情连最亲近的侍臣也不得而知。

诗作者是唐代文宗皇帝,这是他在“甘露之变”后被囚期间写的诗。诗歌用皇宫路径长满杂草,上林繁花无人欣赏,说明自己处境不佳,情绪低落。末两句抒怀,写出心中的无限苦闷。作者贵为天子,遭宦官软禁,这种滋味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诗歌中就渗透了作者那种彷徨、失意、孤独、痛苦的复杂心情。

寻隐者不遇①

贾岛

松下问童子②,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③。

①遇:没有见到。

②童子:隐者的童仆。

③不知处: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在松树底下询问童子,他的师父到哪里去了,童子回答说师父采药去了。隐者就在这座山中,可是山高林密,云雾缭绕,却寻不着隐者的踪迹。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工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练,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唯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汾上惊秋①

苏颋②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③。

心绪逢摇落④,秋声不可闻⑤。

①汾上:汾河上。汾河,又称汾水,在今山西省南部。

②苏颋(670-727),字廷硕,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武后朝进士,官监察御史。景云中,袭封许国公,转中书侍郎。唐玄宗爱其文,开元四年(716),由工部侍郎进紫微侍郎,知政事,修国史。官终吏部选事。诗骨力高峻,韵味深醇,情景声华俱佳。有《苏许公集》。

③河汾:汾河,这里是指汾河流入黄河的入河口。河,黄河。

④心绪:心境,心情。摇落:凋残,零落,喻指秋天。

⑤不可闻:不忍听。

北风吹散了天上的白云,我千里迢迢地来到这凄凉萧瑟的汾河边上。愁闷不堪的心情偏又遇到凋零万木的秋风,更加让人受不了。

明了上述背景,就较易切实地理解这诗所蕴含的复杂心情,也可以体会诗人所以采取这种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的用意。前二句显然化用了《秋风辞》的诗意,首句即“秋风起兮白云飞”,次句为“泛楼船兮济河汾”,从而概括地暗示着当年汉武帝到汾阴祭后土的历史往事,同时也令人不难联想到唐玄宗欲效汉武帝的作为。两者何其相似,历史仿佛重演,这意味着什么,又启示些什么,诗人并不予点破,留给读者自行理会。然而题目却点出了一个“惊”字,表明诗人的思绪是受了震惊的。难道是由于个人遭遇而被震惊了吗?就字面意思看,似乎有点像是即景自况。他在汾水上被北风一吹,一阵寒意使他惊觉到秋天来临;而他当时正处于一生最感失意的境地,出京放任外省,恰如一阵北风把他这朵白云吹得老远,来到了这汾水上。这也合乎题目标示的“汾上惊秋”。因此,前二句的含意是复杂的。总的来说,是在即景起兴中抒发着历史的联想和感慨,在关切国家的隐忧中交织着个人失意的哀愁。可谓百感交集,愁绪纷乱。

为了使读者体会这种心情,诗人在后二句便明确加以说穿了。“心绪”此处谓愁绪纷乱。“摇落”用《秋风辞》中“草木黄落”句意,又同本于宋玉《九辩》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用以指萧瑟天气,也以喻指自己暮年失意的境遇,所以说“逢”。“逢”者,愁绪又加上挫折之谓,暗示出“心绪”并非只是个人的失意。“秋声”即谓北风,其声肃杀,所以“不可闻”。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愁绪更纷乱,心情更悲伤。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前二句所蕴含的复杂心情的性质和倾向。

实际上,这诗的表现手法和抒情特点,都比较接近阮籍的《咏怀诗》。读者从它的抒情形象中感觉到诗人有寄托,有忧虑,有感伤,但究竟为什么,是难以确切肯定的。他采用这种手法,可能是以久与政事的经验,熟悉历史的知识,意识到汉、唐两代的两个盛世皇帝之间有某种相似,仿佛受到历史的某种启示,隐约感到某种忧虑,然而他还说不清楚,也无可奈何,因此只能写出这种感觉和情绪。而恰是这一点,却构成了一种独有的艺术特点:以形象来表示,让读者去理会。

蜀道后期①

张说②

客心争日月③,来往预期程④。

秋风不相待⑤,先至洛阳城。

①后期:失期,晚于预定的时间。

②张说(667-730),唐代文学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武后垂拱四年(688)举贤良方正,授太子校书。累官至凤阁舍人。因忤旨流配钦州,中宗朝召还,官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中书令,授右丞相,至尚书左丞相。卒谥号文贞。有《张燕公集》。

③客心:客居他乡的人的心情。争日月:争夺时间,抢时间。

④预期程:预先设计路途所需时间。

⑤不相待:不肯等待。

旅客在路上的来往时间一向都抓得很紧,预先都算好了一定的期限。我没有按照预定的日期到达洛阳,而秋风却不愿等待,已经抢先来到洛阳了。

这首诗是张说在校书郎任内出使西川时写的,虽只寥寥二十字,却颇能看出他写诗的技巧和才华。

一个接受任务到远地办事的人,总是怀着对亲人的眷恋,一到目的地,就掐指盘算着回归的日期,这种心情是很自然的。但张说能把这种幽隐的心情“发而为诗”,而且压缩在两句话里,却不简单。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客心”是旅外游子之心,“争日月”,想同时间进行一场争夺战。这“争”字实在下得好,把处在这种地位的游子的心情充分表露出来了。“来往预期程”,是申说自己所以“争日月”的缘故。公府的事都有个时间规定,那就要事先进行准备,作出计划,所以说是“预”。十个字把诗人当时面临的客观情况,心里的筹划、掂量,都写进去了,简练明白,手法很高明。

这十个字又是下文的伏笔。本来使蜀的日程安排是十分紧凑的,然而诗人回归之心更急切,他要力争按时回洛阳。他是洛阳人,在洛阳有家,预期回归,与家人团聚。下文忽然来个大转折:“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不料情况突变,原定秋前赶回洛阳的希望落空了。游子之心,当然怅惘。然而诗人却有意把人的感情隐去,绕开一笔,埋怨起秋风来了:这秋风啊,也是够无情的,它就不肯等我一等,径自先回洛阳城去了。

这一笔,妙在避开了率直无味的毛病,而且把人格化了的秋风形容为“无情的秋风”。这秋风先至,自然要引起许多烦恼。可以试想,秋风一至洛阳,亲人们必然要翘首企盼,而自己未能如约的苦衷就更不用说了。淡淡一笔,情致隽永深厚。

在这里,诗人到底是埋怨秋风,还是抒发心中的烦恼?诗中没有明说,颇费人寻绎,正是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不过可以想见,诗人对于这次情况的突然变化,确实感到意外,或有点不满,不过他用的是“含蓄”的语言罢了。

张说早些时就写过一首《被使在蜀》诗:“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归期定在秋月,即此诗所谓“预期程”。不料时届秋令,秋风已起,比诗人“先至洛阳城”,他却落后了,即诗题所谓“后期”。秋风本是按时而起,无所谓“先”,只因诗人归期“后”了,便显出秋风的“先”来。两首合看,于诗中的情味当有更深的体会。

静夜思①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②。

举头望明月③,低头思故乡。

①静夜思:指在幽静的夜晚对家乡的思念。

②疑:疑心,怀疑是。

③望:一作“看”。

皎洁的月光照在床前,好似在地上撒了一层冰霜。抬头看到天空中的一轮圆月,情不自禁地低下头怀念自己的故乡。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榜样。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天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秋浦歌①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②。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③。

①《秋浦歌》共十七首,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54),李白长安赐金遣还后漂泊于宣州时,这是第十五首。秋浦:唐时县名,属池州,在今安徽贵池县西,境内有秋浦湖。

②缘:因为。个:这样。

③何处:何时。秋霜:形容头发像秋霜一样白。

我的哀愁苦闷,就像三千丈白发那样长,绵绵不断。不知道镜子中的我,怎么会有这么多像秋霜般的白发?

这是一首抒愤诗。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尤为新奇”,“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同上)。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1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始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赠乔侍御①

陈子昂②

汉廷荣巧宦③,云阁薄边功④。

可怜骢马使⑤,白首为谁雄⑥。

①诗题一作《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乔侍御:即诗人乔知之,时任御史。

②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人。家世富贵,少好侠。文明元年(684)进士,官麟台正字,转右拾遗。万岁通天元年(696)从建安王伐契丹,参谋军事。圣历元年(698)自请解职。诗歌反对齐梁风气,推崇汉魏风骨,是唐朝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之一。有《陈拾遗集》。

③汉廷:这里借指唐朝。巧宦:善于钻营的官员。

④云阁:云台、麒麟阁,汉代悬挂名将功臣图像的地方。薄:轻视。

⑤可怜:可叹。骢(cōng)马使:汉桓典为御史,有威名,常骑骢马,人称骢马御史,这里借指戍守边地的将领。

⑥为谁雄:为谁而称雄,意思是说,一片雄心无法舒展。

汉朝统治者对投机取巧、行贿钻营的官吏给予莫大的荣耀;而对卫国杀敌、戍边立功的将帅却刻薄寡恩。可惜像桓典那样忠诚正直的人,到老都只封了个骢马御使;得不到重用,他的一片雄心壮志又当去为谁效劳呢?

这是一首讽喻诗,诗人借古刺今,用汉代桓典终老不得志的典故来讽刺唐王朝的政治昏聩,统治者的用人不公,赏罚不明,表达了对乔侍御的同情和惋惜,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感慨。

答武陵太守①

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②,微躯敢一言③。

曾为大梁客④,不负信陵恩⑤。

①诗题一作《答武陵田太守》。武陵:五岭郡,在今湖南省常德市。太守:唐代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②仗剑:持剑,拿着剑。

③微躯:微贱的躯体,谦辞,诗人自称。

④大梁客:战国时魏国侠士侯赢,原来是看守大梁(魏都,今河南省开封市)东门的官吏,后受信陵君魏公子无忌的赏识,待为上宾。后秦兵围赵,赵向魏求救,魏王按兵不动。侯赢为无忌谋划窃取兵符救赵,解得其围。这里诗人以侯赢自许,暗喻自己知恩必报,不辜负武陵太守之恩。

⑤信陵:信陵君魏公子无忌,这里将武陵太守比作信陵君。

我即将携带宝剑行走千里,临行前,微贱的我冒昧地用一句话来报答您的好意。我像信陵公子的门客那样得到您的礼遇,今后一定不忘知遇之恩。

诗人将从武陵返回金陵,武陵田太守设宴为他饯行,诗人以诗酬答之。诗歌开篇即充满了豪情壮志,并诚恳感谢朋友的深厚情意。三、四两句用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典故来比喻田太守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又一次表明了二人的真挚友谊。诗歌风格豪放,一气呵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

岑参

强欲登高去②,无人送酒来③。

遥怜故园菊④,应傍战场开⑤。

①诗作于至德二年(757)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天宝十五载(756),安禄山攻陷长安。七月,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二月,肃宗李亨由灵武进至凤翔。六月,诗人由杜甫等举荐,任右补缺谏官。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

②强欲:勉强要。登高:旧时风俗,重阳节携亲友登高、饮酒、赏菊。

③送酒:暗用陶渊明的事。《南史·陶渊明传》载,陶渊明素喜饮酒,家贫,重阳无酒,空坐菊花丛中。太守王弘知道后,叫人给他送酒。

④怜:怜惜。

⑤应傍:应该挨着。

今天是重阳节,我很想去登高赏菊,可惜没有像太守王弘那样的人给我送酒来。我想念遥远的长安故居的菊花,这时应当在战火中开放了吧!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邢邵语)正因为此处巧用典故,所以能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

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这样写,不仅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而且这是由登高饮酒的叙写自然发展而来的,是由上述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仍贴题目中的“九日”,又点出“长安故园”,可以说是切时切地,紧扣诗题。诗写到这里为止,还显得比较平淡,然而这样写,却是为了逼出关键的最后一句。这句承接前句,是一种想象之辞。本来,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显然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婕妤怨①

皇甫冉②

花枝出建章③,凤管发昭阳④。

借问承恩者⑤,双蛾几许长⑥。

①婕妤怨:乐府旧题。婕妤,妃嫔的称号,汉成帝妃子班婕妤,失宠后曾写有《怨歌行》(又作《怨诗》)抒写其苦闷与忧愤。

②皇甫冉(718?-767),字茂政,晋代高士皇甫谧之后裔,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五载(756)进士,官无锡尉。安史之乱时,为避战乱寓居义兴(今宜兴),入阳羡山建别墅隐居。大历初,皇甫冉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病卒丹阳。五七律诗风格清丽,为人所重。有《皇甫冉诗集》三卷,《全唐诗》收其诗二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遗六首。

③花枝:美人,指得宠的嫔妃。出:出现,显露。建章:汉宫殿名,在未央宫西。

④凤管:笙箫或笙箫之乐的美称。《洞冥记》:“(汉武帝)见双白鹄集台之上,倏忽变为二神女舞于台,握风管之箫。”昭阳:汉宫名,在未央宫中。

⑤承恩:受皇帝宠爱。

⑥双蛾:古代称女子眉毛为蛾眉,并以眉毛细长为美。几许:几多,有多长。

别的宫女们打扮得花枝招展,有时在建章殿得到恩宠,有时在昭阳殿内吹箫侍宴。试问那些受到宠爱的宫女,你们的娥眉到底有多长呢?

婕妤,这里指班婕妤,班固的姑姑。曾得到汉成帝的宠幸。赵飞燕姐妹入宫后,失宠,自请到长信宫侍奉太后。建章,宫名。昭阳,汉文帝所居之处。花枝,喻美丽的嫔妃宫女,凤管,乐器名。双蛾,女子修长的双眉。借指美人。

一群花枝招展的宫女,由建安宫出发,到昭阳宫侍奉皇帝。阵阵箫管声传来,深深刺痛了班婕妤的心,此情此景不正是昨天的她曾经过的吗?一阵阵怨从心底涌起。紧接着矛头直指新承宠者,别高兴得太早了,你能比我美丽多少?我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

而今,相似情况很多。男人到了三四十岁,正是事业的高峰,褪去了稚嫩,增添了成熟。脱去鲁莽,代之优雅。很容易成为一些涉世不深的年轻女子的追逐对象。而其中意志不坚定者,往往被俘虏。这个病态的社会,对男人的出轨往往抱着欣赏的态度,不找老二、老三,说明你没有本事。宋弘那样“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很稀有了。

而女人,到了三十以上,青春已经逝去,昔日的窈窕身姿已经不再。紧张的工作,繁忙的家务,揪心的孩子,让女人们疲于奔命。他们无论如何是难敌年轻的对手的。

没有良心的男人,往往逼走发妻。有良心的男人,尽量不让自己越轨的行为让发妻知道。可是女人心,细如针,你是瞒不住的。

于是,有的女人选择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找我也找,只是不让你知道。可是这样做,天知,地知,他知,自知,而且天天担惊受怕,若是一不小心露馅,伤害的可就不是两个人。

于是,有的女人选择了自我放逐,用烟酒甚至毒品,麻醉自己。这更可怕。看看戒毒所里,那些骨瘦如柴、表情呆滞的女人吧,你难道想成为其中的一员?

于是,为了孩子,聪明的女人不去捅破这层纸,选择了忍。一忍就是多年。忍白了发,忍枯了心。外面的诱惑她视而不见,眼前的温情她充耳不闻。经书为伴,佛乐为友。她知道,一切都终将成空,自己的心结还须自己走出,何苦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于是,她选择了与班婕妤为伴。在阵阵优美的音乐声中,快乐地过着每一天。因为她知道,那个人,早晚还会回到自己身边。

题竹林寺①

朱放②

岁月人间促③,烟霞此地多④。

殷勤竹林寺⑤,更得几回过⑥。

①竹林寺:寺名,在庐山仙人洞旁,为晋代竹林七贤游赏之处。一说是江苏丹徒的竹林寺。

②朱放(?-788?),字长通,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当时江浙名士都仰慕朱放的高义而从之游,如皇甫冉、皇甫曾兄弟,释皎然、彻上人,都是朱放良友。贞元二年(786),朝廷诏举韬晦奇才,特下聘礼,拜朱放为左拾遗,辞不就。朱放工诗,风度清越,神情萧散,有诗名。《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③岁月:时光。促:短促,短暂。

④烟霞:山水景物。

⑤殷勤:亲切,流连眷恋之情。

⑥更得:再得,再能够。

人生在世,光阴短暂,转瞬即逝。庐山高耸入云,被烟雾云霞所笼罩,美不胜收。我深深地眷念这竹林寺的风景,不知今后会有多少机会再来这里。

诗人因眼前的庐山美景而引发联想,感叹人生短促,转瞬即逝。尤其是末尾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新竹寺风景的深深留恋,又流露出诗人对世事难料,不可捉摸的伤感情怀,诗情深长。

三闾庙①

戴叔伦②

沅湘流不尽③,屈子怨何深④。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①三闾庙:屈原庙,故址在今湖南汨罗县境内。屈原是战国时楚人,曾官左徒、三闾大夫等,三闾即楚宗室昭、屈、景三姓聚居之所,三闾大夫应当就是春秋、战国以来晋、鲁等国的公族大夫,职务是管理宗族事务,教育贵族子弟,汉代的宗正与之相当。屈原因受谗被流放沅湘一带,自沉于汨罗江。

②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字次公。一说名融,字叔伦。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广德元年(763)刘晏表荐为秘书省正字,延入幕中,后改广文博士。兴元元年(784)任抚州刺史。以政绩卓异,封谯县开国男。贞元四年(788),授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容管经略使,世因称戴容州。戴叔伦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作品以反映农村生活见长,大多采取七言歌行的形式,是白居易新乐府体的先声。有《戴叔伦集》。

③沅湘:湖南的沅江、湘江。

④屈子:屈原。怨:哀怨,悲怨。何深:何其深。

沅水、湘水滚滚向前无穷无尽,屈原遭到奸佞小人打击,不能实现自己宏图大业的哀怨有多么的深。日暮黄昏一阵阵秋风吹起,三闾庙边的枫林萧萧作声。

三闾庙,是奉祀春秋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庙宇,据《清一统志》记载,庙在长沙府湘阴县北六十里(今汨罗县境)。此诗为凭吊屈原而作。

司马迁论屈原时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诗人围绕一个“怨”字,以明朗而又含蓄的诗句,抒发对屈原其人其事的感怀。

沅、湘是屈原诗篇中常常咏叹的两条江流。《怀沙》中说:“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远忽兮。”《湘君》中又说:“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诗以沅湘开篇,既是即景起兴,同时也是比喻:沅水湘江,江流何似?有如屈子千年不尽的怨恨。骚人幽怨,何以形容?好似沅湘深沉的流水。前一句之“不颈,写怨之绵长,后一句之“何深”,表怨之深重。两句都从“怨”字落笔,形象明朗而包孕深广,错综成文而回环婉曲。李瑛《诗法易简录》认为:“咏古人必能写出古人之神,方不负题。此诗首二句悬空落笔,直将屈子一生忠愤写得至今犹在,发端之妙,已称绝调。”是说得颇有见地的。

然而,屈子为什么怨?怨什么?诗人自己的感情和态度又怎样?诗中并没有和盘托出,而只是描绘了一幅特定的形象的图景,引导读者去思索。江上秋风,枫林摇落,时历千载而三闾庙旁的景色依然如昔,可是,屈子沉江之后,而今却到哪里去呼唤他的冤魂归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1这是屈原的《九歌》和《招魂》中的名句,诗人抚今追昔,触景生情,借来化用为诗的结句:“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季节是“秋风起”的深秋,时间是“日暮”,景色是“枫树林”,再加上“萧萧”这一象声叠词的运用,更觉幽怨不尽,情伤无限。这种写法,称为“以景结情”或“以景截情”,画面明朗而引人思索,诗意隽永而不晦涩难解,深远的情思含蕴在规定的景色描绘里,使人觉得景物如在目前而余味曲包。试想,前面已经点明了“怨”,此处如果仍以直白出之,而不是将明朗和含蓄结合起来,做到空际传神,让人于言外得之,那将会何等索然寡味!此诗结句,历来得到诗评家的赞誉。《诗法易简录》又赞道:“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凡咏古以写景结,须与其人相肖,方有神致,否则流于宽泛矣。”钟惺《唐诗归》则说:“此诗岂尽三闾,如此一结,便不可测。”施补华《岘傭说诗》评道:“并不用意,而言外自有一种悲凉感慨之气,五绝中此格最高。”无不肯定其意余象外、含蓄悠永之妙。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也是最富于暗示性和启示力的艺术。明朗而不含蓄,明朗就成了一眼见底的浅水沙滩;含蓄而不明朗,含蓄就成了令人不知所云的有字天书。戴叔伦的《三闾庙》兼得二者之长,明朗处情景接人,含蓄处又唤起读者的想象鼓翼而飞。

易水送别①

骆宾王②

此地别燕丹③,壮士发冲冠④。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①诗题一作《于易水送人》。作于唐高宗仪凤四年秋(679),骆宾王出狱后离开长安奔赴定襄(今山西)时。一说作于唐高宗开耀元年(681)诗人出使燕齐时。易水:水名,发源于河北省易县。

②骆宾王(638?-685?),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入,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为“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七岁即以《咏鹅》诗出名。曾从军西域,久戍边疆。调露二年(680),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光宅元年(684),武则天废中宗李显,准备改唐为周。徐敬业据扬州起兵,骆宾王任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起草《讨武氏檄》。徐敬业兵败,下落不明。有《骆宾王集》。

③燕丹:燕太子丹。

④壮士:指荆轲。《战国策·燕策三》载:荆轲替燕太子丹刺杀秦王,出发前“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将帽子顶起来。

燕太子丹在易水送别荆轲时,壮士怒发冲冠,豪迈悲壮。当年的荆轲早已亡故,但今天的易水仍然寒气逼人。

清人陈熙晋说:“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骆临海集笺注》)。这四句话大致概括了骆宾王悲剧的一生。

骆宾王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在这种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于易水送人》一绝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心境。

据史载,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丧服)送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这首诗的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就是写的这件事。“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如今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今日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第二联“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两句用对仗的句式,由前一句自然地引出后一句。这后一句也就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它寓情于景,景中带比,不仅意味着荆轲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而且还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诗中用“已”、“犹”两个虚词,既使句子变得自然流利,也使音节变得纡徐舒缓,读来给人一种回肠荡气之感,更有力地抒发了抑郁难申的悲痛。

这首诗题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我们送的是何许人。然而,人们却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挚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此诗题为送人,却纯是抒怀咏志。作为送别诗的一首,这首绝句可说是开风气之先吧。

别卢秦卿①

司空曙②

知有前期在③,难分此夜中④。

无将故人酒⑤,不及石尤风⑥。

①诗题一作《留卢秦卿》。

②司空曙(720?-790?),字文明,一说字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又是同为“大历十才子”的卢纶的表兄。屡次赴试,后登进士第。官至虞部郎中。司空曙磊落有奇才,在长安曾与卢纶、独孤及和钱起吟咏唱和。其诗多赠别、羁旅之作,善于表现暑乡流落之感和穷愁失意之情,诗风“婉雅闲淡,语近性情”(《唐音癸签》卷七),意蕴深长。有《司空曙诗集》二卷。《全唐诗》录其诗二卷。

③前期:前约,约定以后见面的时间。

④难分:难以割舍,不忍别离。

⑤无将:莫使,不要用。故人:老朋友。

⑥石尤风:逆风。《江湖纪闻》载,一位姓石的女子嫁给一位尤姓商人,丈夫在外经商,一直没有回家。妻子忧郁成疾,临终前叹息道:没有阻止他出去,真是终生遗憾啊!今后要有商船远行的话,我都会化为大风阻止它。

我知道你有预约在先,不能耽搁,明天你就要走了,今夜我们真是难舍难分啊!虽然我可以酒劝饮,但却留不住客人,不如请石氏女刮一阵大风,阻止船的前行。

这是一首临别赠友诗,诗中直接道出了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自然而诚挚。诗人明知友人将别,却幻想能用一阵“石尤风”阻挡他前行,从侧面衬托出诗人对友人的挽留之情,也表达出两人的深厚友谊,读来真切感人。

答人①

太上隐者②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③,寒尽不知年。

①答人:回答别人的问话。据说人们对一位追求闲适恬淡生活的隐者好奇,就当面问他的姓名,他笑而不答,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

②太上:太古、远古时代,相传那时人们生活在一个理想社会中。

③历:日历。

我信步来到松树底下,用石头当枕头而自在安眠。山中没有历书,暑去寒来,不知今夕是何年何月。

如果说陶渊明身居魏晋,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那么,唐人向往那据说是恬淡无为的太古时代,则多带浪漫的意味。唐时道教流行,此诗作者大约是其皈依者。据《古今诗话》载,这位隐者的来历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当面打听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却写下这首诗。首联“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这与其说是“答人”,毋宁说是有点像传神的自题小像。“偶来”,其行踪显得多么自由无羁,不可追蹑。“高枕”,则见其恬淡无忧。“松树”、“石头”,设物布景简朴,却富于深山情趣。

在这“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象中的远古社会,“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陶渊明《桃花源诗》)“寒颈二字,就含四时成岁之意。而且它还进了一步,虽知“寒颈岁暮,却又“不知年”。这里当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无历日”演绎而来,意即“不解数甲子”(唐人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二层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犹《桃花源记》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到这里,“太上隐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绝无闲字易,有余味难。”(刘熙载《艺概》)此诗字字无虚设,语语古淡,无用力痕迹,其妙处尤在含意丰茸,令人神远。李太白《山中答俗人问》写问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觉高逸。此诗则连问答字面俱无,旁若无人,却又是一篇绝妙的“答俗人问”。只不过其回答方式更为活泼无碍,更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

同类推荐
  • 床榻艺术史

    床榻艺术史

    床是家居必备之物,是家具中的大件。床放在卧室之中,在古代是“闺房用物”,既然是寝具,当然是深藏于卧室深闺之中,平时不被外人所见,经历“文革”十年动乱,侥幸保存了下来。
  • 忍者

    忍者

    这是一部讲述忍者文化的发展及其相关内容的读物,通过大量的文字与图片,真实还原忍者的发展历程。全面解读忍者的诞生,发展的流派,兵器的使用以及忍术的秘籍。深度展现忍者隐秘与真实。本书还配有大量的珍贵图片与手绘图,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忍者这一特殊的族群。
  • 中华茶道(第四册)

    中华茶道(第四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中国妇女生活风俗

    中国妇女生活风俗

    本书分为八部分,分别阐述了妇女的原始生活状态、进入妇女生活的历史误区、妇女婚前的生活规范、妇女婚姻缔结的礼俗等内容。
  • 中华民俗万年历

    中华民俗万年历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些都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但是随着洋节日的冲击,国人对于自己传统佳节反而越来越不熟悉了,比如七巧节、鬼节,特别是传统的结婚习俗、生育习俗几乎被我们所淡忘。本书将中华民俗和中华诸神传说融为一体,让你将它们彻底了解清楚!
热门推荐
  • 战武圣王

    战武圣王

    一颗星芒能碎银河,一尊肉身能撼九霄。少年罗天因一场血梦,得太古雷神诀,从而走上了轰杀天才之子的道路。在他面前,只要他杀意已决,管你身份、地位如何,一段轰杀,绝不留情!成才道路上一路遭仇家追杀,可他又何曾惧过,畏过?在他眼中——我命由我不由天!天地上下,唯我圣王!
  • 枫叶同盟

    枫叶同盟

    一代天王降临人界,异界恩怨未了,人界又哪有太平,不去战斗就只能被消灭
  • 少年是最初的信仰

    少年是最初的信仰

    〈谢时初,你知道吗?我想给你满分的心动〉梅彦祁第一次遇见谢时初的那天,是在幼儿园,那时候的她是第一次来到陌生的环境,哭哭啼啼怎么哄都哄不停,即便是她妈妈抱着她,小时初还是哽咽着哭闹,梅彦祁与她同岁,也是刚来的幼儿园,却明显比其他小朋友成熟很多,小彦祁站在班门口,指着小时初冷冷吐出一句:“喂,小哭包。”
  • 培养优秀女孩的100个细节

    培养优秀女孩的100个细节

    本书帮助父母对女孩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会让父母清楚该说什么,该做什么,并了解自己处理方式的后果;最重要的是,不仅帮助父母解决了女孩的心理、行为等问题,而且还帮助女孩获得自信、自尊、自律、责任感、爱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女孩一步步臻于完美的境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蛙拉车

    青蛙拉车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发展,每个孩子都渴望自己生活得快乐有趣。通往快乐和幸福的路千万条,其中之一就是读书,读那些有趣的有想象力的图书。这些书籍给人快乐的同时,也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童话正是各种文学体裁中给人想象力创造力最集中的文体之一,它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知识、快乐、有趣,还有人生的启迪与感悟。在一个人的成长旅程中,没有童话的相伴是难以想象的,也是残缺不全的。
  • 早安小暖妻:明星男神追回家

    早安小暖妻:明星男神追回家

    第一次见面,她误导狗仔,毁他清白。“我为什么要帮你。”“因为你以后会是我男朋友啊!”第二次见面,她恬不知耻地对着一群记者谣传他俩的绯闻。“你最好给我尽快澄清!”“我说的虽然不是我们的过去,但我会让它变成我们的将来。”第三次见面,她演技惊人众人喝彩。“唐少,您女朋友演技真好!鲜少能看到这么有真才实学又貌美如花的女明星了!”然后,他就慢慢不自知地失了心,情不能自已。
  • 墨界主余生再见

    墨界主余生再见

    作为一名大姐大,死在男主之手就算了,为何还要重生一次再死一次?但是,剧情发展的不太对啊。“喂喂,你干嘛。”“吃饭。”“我会走路,放我下来!”“我吃你,你等着被吃。”“……”吃干抹净也就罢了,但是……“我靠,姓墨的,你儿子都这么大了,你你你……”某男不语。“不好意思打扰一下,妈咪,我也是你的儿子。”某个小包子说。某女凌乱………“原因。”“骗我这个理由还不够吗?小柠,你还想怎样?”“我看错你了,我这个重生也是你搞的鬼吧。”“这你就错怪我了,让你重生只是南司搞得,我的目的只是想找到我的柠儿,抱歉,既然你不是,那就请你去死好了。”姓墨的,死就死,谁怕谁!梦心柠脚下生风,悬崖下一男子设下传送门,似乎早就算好了她会跳崖。“界主,信被调换了。”“什么!”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凑活着看吧。
  • 神级搓澡工

    神级搓澡工

    胡小乐是个白白净净的大学生,他来澡堂打工,不是为了想看看谁的小伙伴比自己的大,也跟扔肥皂捡肥皂没有半毛钱关系。和大多数打工仔一样,他只想通过自己的双手,赚点儿生活费,一日三餐,填饱肚子。直到有一天晚上,一个抱着兔子的美眉闯进了男澡堂,一个满怀把他撞倒在了地上,他的人生从此发生了改变……“厉害了我的哥,你真能搓掉霉运?”面对大学宿舍那几个畜生喋喋不休的追问,胡小乐眼皮一耷拉:“次奥,别听他们胡说……”……【书友交流群:39401772】
  • 半亩霖音舍

    半亩霖音舍

    沉睡,苏醒,待月出于东山,鲲沉于大海,梦醒,霖音出。你有喜欢的人吗,如果有,那就来吧,心诚,则见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