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27200000014

第14章 北京的绝(3)

总之,虽有大概的慈善框架,但皇家投入并不多,只是略微表示一下仁慈之心而已,这一方面是意识问题,另一方面也是资金不足,相比之下,皇家更愿意用大赦来示恩,惠而不费。

老北京民间对慈善也很重视,以“敬惜字纸会”和“陆地慈航会”最有代表性。

敬惜字纸是指不能乱扔纸张,古代纸张价格很高,在宋代以前,写完字的纸绝不能充作手纸,而是要在指定的炉中焚化,以示尊重,不严守这一程序的人甚至可能吃官司。老北京敬惜字纸会专门收集废纸,将其在大锅中焚化后,投入湖中,但只收集中文字纸,不收西文。敬惜字纸会常附设义学。

陆地慈航是收无名死尸,用牛车牵引,每天凌晨穿街走巷,见倒毙路人辄置于车上,带出城掩埋,老北京家中幼儿瘦弱,家长往往带孩子上牛车,从这端放上去,从另一端抱回,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身体弱,是恶鬼想让他死,用这种方式可骗过冥冥中的这些力量,可望从此健康。

老北京与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的巅峰之作,被认为是盛唐气象的代表,一直以来,人们都知道它与洛阳有着不解之缘,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老北京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唐三彩自唐代以后,渐渐湮没无闻,直到上世纪初修筑陇海铁路时,洛阳北邙山一带大批唐代墓葬被破坏,大量唐三彩出土,方为人所知,由于它造型生动、颜色鲜艳、地域风情浓烈,加之晚清盛行收藏,故一出现,便立刻成为藏家新宠。

有收藏,就少不了修复和仿制,可彩陶技术失传颇久,如何才能恢复?琉璃厂就出了这么一位高人,叫李德祥,他本是一家古玩铺的少掌柜,后与继母不合,便只身去洛阳,买了一些唐三彩回来,看其中破碎甚多,就潜心钻研,后来自己设窑,专门复制唐三彩的瓦人瓦马,名动一时,成为大古玩商岳彬、夏锡忠的主要供货商。

据《百年琉璃厂》一书记载:岳彬一次收了一件西域人骑骆驼的唐三彩,找李德祥复制两个。李反复试制,终于成功。他觉得不容易,就多做了一个,一并拿给岳彬。岳很不高兴:“我就要俩,谁让你做仨了?”说着就拿起一个摔在地上。他还是老规矩:留真品,把仿品当真的卖,给的手工费也不多,200元一个。这让李德祥心里冰凉,岳彬认钱不认人,拿手艺人不当人,此后双方合作越来越少,这些复制品后来都被卖给外国人了。

唐三彩属陶器,相对于瓷器而言,它的技术并不复杂,制作原料亦随处可见,胎釉配方也早已公开,在历史上,日本和朝鲜都曾仿造成功,比如奈良三彩、新罗三彩。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民间仿造高手人才辈出,烧出来的唐三彩和唐代已没什么区别,这让它与收藏市场渐行渐远,成了工艺品。然而,工艺品市场不稳定,艺人谋生艰难,到新中国成立前,北京、洛阳的仿唐三彩艺人基本转行,手艺濒临绝迹。

新中国成立后,3名已经务农的河南手艺人辗转来到北京,向北京美术服务部求助,北京美术服务部遂拨款300元,使这门手艺得以恢复。千年的唐三彩技艺,在老北京得到延续。

上世纪80年代,国门渐开,北京唐三彩赢得了国际声誉,它的社会知名度也迅速提升,唐三彩礼品大量销售,当年拍摄电视剧《红楼梦》时,贾夫人的房间里居然也摆了一件唐三彩,其实这是绝不可能的,在历史上,唐三彩多是冥器,并非陈列品。唐三彩虽漂亮,但质地疏松,容易漏水,且釉上含铅等毒素,在生活中基本没有实际用处。在唐代,不同品级官员在墓中可放唐三彩的件数有明确规定。

唐三彩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一页,这一页上,也有老北京的影子。

老北京冬天不能放风筝

在大英博物馆的展厅中,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人发明的竹蜻蜓。”在美国芝加哥航空博物馆,第一张照片就是清代中国人在放风筝。风筝被西方人认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但说到风筝,就不能不说老北京。

风筝据传是墨子发明的,到唐代已用于军事,五代时有风筝载人逃跑的记载,这不奇怪,6尺大的风筝足以带人,60节的“龙头蜈蚣”能带2个人。到宋代,已有风筝画谱。到明初,认为风筝可能给城外传递信息,甚至窥探皇城内隐私,北京一度禁止放风筝。但到明后期和清代,北京风筝发展迅速,成了全国风筝的代表,在开封、北京、天津、潍坊、南通、阳江六大传统风筝产地中,一半以上是模仿北京风筝。

老北京风筝特点有三:首先是大,大风筝放飞有危险,回收难,适合北方,过去只有大户人家才玩得起,因为要雇专业人员操作,特别是回收,要两人使大木桩,利用杠杆原理一点一点捯,才能收回来。其次是画工精,清代皇家也玩风筝,绘画自然精益求精。第三是造型美,老北京人文荟萃,许多文人墨客也有此好,曹雪芹就曾扎风筝出售,他们在设计上不断创新。

老北京风筝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是“风筝哈”,代表作是大沙燕,一是“风筝金”,代表作是“黑锅底”。“风筝哈”的先祖本是瓦剌武将,“土木堡之变”后护送明英宗回京,留在中原,到哈国梁开始做风筝,已传四代,当年梅兰芳等就玩“风筝哈”,是北京著名的风筝品牌。另一“风筝金”,叫金福中,满人,原本在皇宫当差,后来专给宫廷做风筝,制作极为精良,即所谓“宫式本”,也向民间出售,但比较简单,即所谓“民式本”,此派未有传承。余下还有“风筝于”等,影响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风筝金”独揽宫廷业务,在于他采用的是曹雪芹当年设计的风筝样式,曹氏留下《南鹞北鸢考工志》,此书是否真实,尚有争议,但据此书形成的“风筝曹”制作技艺确有独到之处,比如可以模仿人在天空中走路,且能像鹰一样直上直下,风筝讲四门功夫,叫扎、糊、绘、放,“风筝曹”在放上颇有绝技,近于舞蹈,可惜传人不多。

老北京风筝异彩纷呈,但为什么知道的人不多呢?因为老北京有忌讳,认为风筝是沟通现世和天堂之间的工具,将其看成是花圈一样的东西,平时不能公开展示,也无人购买,只有清明前后才能放风筝,而且一般人家只是小孩放,大人绝不参与,风筝被认为是晦气之物,落入谁家,会被立刻撕烂。

正是这个忌讳,导致艺人们生存维艰,平时只能做别的行业,清明先后才能靠这个手艺赚钱,这自然影响了北京风筝的推广。

大侠为何用弹弓

熟悉清代、民国武侠小说的读者会发现,书中的大侠很多都使用“弹弓”,发射泥丸。为什么大家会喜欢这种怪异的武器呢?其实,这与清代武器管制有关。

清入关后,以少驭众,特别重视安全,在很多城市采取分区居住的办法,比如老北京汉人非功不得住内城,成都等省会也有“满城”。此外,尽收天下之兵,比如弓箭,严禁私人制造,由皇家集中匠人设立“宫作”,垄断其原料及生产。

清代制弓艺人必须是满人,原材料由皇家统一调拨,别看一张弓,制作工艺非常复杂。

弓的弹力源于弓臂,是用竹、水牛角、牛筋贴在一起做成的,学名叫“筋角木反曲弓”,单有竹子,弹力不够,最多射40—50米,而贴上牛角能射70—80米。水牛角必须是极长的,牛筋则是牛脊背的大筋,先晾到九成干,再用湿毛巾裹住,放到石碾子下压一个上午,牛筋散开后,再把油刮下去,2斤牛筋只能出1两,普通的弓要铺3层,合4两筋。一般人以为弓弦是有弹性的,其实不对,弓弦弹性大,对箭的稳定性有影响,所以尽可能要使用弹性小的材料,传统弓弦多用丝线。

传统制弓最大问题是失败率高,即使是最好的师傅,也只有50%的成功把握。为保证原材料能重复使用,过去制弓都用鱼鳔胶,它的优势是遇热后自动融化,即使历经百年,也可以轻易将牛角从竹胎上剥离下来。

由于垄断生产,到清末期,全国只有北京艺人能掌握此项技艺。然而,弓为兵器之王,练武必从练弓开始,它可以长力气、增准头、提高柔韧度。标准弓是违禁品,所以武侠们只好练弹弓,弹弓力量略差,只能射泥丸,杀伤力大大下降。

因过度管制造成的技艺流失,在清代并非一例,比如马球,唐代传入中国,历代是骑兵训练的必修课目,明代北京城还有很多马球场,但清政府为防止民间反抗,严禁私人养马,康熙十年后,政策才渐渐宽松,马球运动受此重挫,基本绝迹。

表面上看,将弓箭制造与生产集中起来,有利于匠人间技艺交流,在短时期内,会提高整体制作水平,但从长期看,封闭体系导致信息无法流动,体制僵化凝固,只能因袭前人,这就扼杀了传统工艺的创造力。

清康熙时,戴梓通过研究西方武器,发明了原始的机关枪,却被长期搁置,最终失传,而弓箭生产一直延续到清代灭亡前,生产出来的箭堆放在故宫中,新中国成立后清理出宫时,用大卡车运了半个月。随着清代的灭亡,弓箭艺人难以谋生,制作技艺几乎失传。

老天桥杂技始于春秋

杂技在北京,源远流长,公元前310年燕昭王宫廷里已有“燕戏”表演,这是关于杂技最早的记载,不过表演者来自“广延国”,以舞蹈为主,包含了一些杂技动作。广延国何在,今已无考,传说“距燕地7万里,地寒,盛夏结冰”。如此看来,应该靠近北极圈了。春秋时北京较湿热,气候与今东南亚相当,宋代以后气候变化,逐渐寒冷了起来。

唐宋之时,杂技进入宫廷,由此推动了杂技艺术的繁荣,唐时北京一代以竿木技艺称绝,史有备载。燕赵民间自古有习武的传统,而杂技与武术是密不可分的。

至元,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民间杂技被禁止,既不能“聚众作艺”,亦不能练习,但宫廷中尚保留了一部分杂技表演,比如“高跷舞狮”,即出于元。至明清,宫廷杂技渐废,艺人流落民间,生存维艰。

到清末,老天桥成了北京杂技的代表,以后又有了老东安市场、香厂新世界、城南游乐园等。老天桥能发展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清代汉人非功不得居内城,大量的老北京人被迁到宣南,使这里人口密集,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二是老天桥本是一块荒地,管理松散,初期艺人到此表演没有什么成本,门槛较低。但老天桥表演环境也比较恶劣,基本是地上铺块包袱皮,随时开场,观众自由围观,这种“包袱市”的杂技,形式简单,内容单一,演员重复表演,受伤几率较高,缺少大型杂技。

随着老天桥影响力日增,各地艺人纷纷前来,老天桥杂技艺人中,河北艺人最多,先后出现了口技的“管子张”,戏法的“金麻子”、“快手卢”,车技的“小老黑”,马戏的“狗熊程”、禽鸣的“百鸟张”、盘杠子的“飞飞飞”等。

到20世纪前半叶,民间艺人还成立了一些民间杂技团体,比如“万福堂”、“顺福堂”、“北京魔术团”、“七侠五义武术团”等,当时西方魔术已进入中国,老天桥艺人也主动学习其中的一些技法,与传统魔术相融合。

同类推荐
  • 思想课堂-论爱笔记

    思想课堂-论爱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中华实用对联精选

    中华实用对联精选

    对联是一种源远流长、雅俗共赏的应用文体,在古代,每当年终岁首及节日喜庆之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均撰对联除旧迎新。人们将所有的情怀、哀思和祈盼都浓缩在对联中,它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根据现代家庭及各行各业的需要,从实用的角度精选了一万三千余副对联,并按照节日、婚嫁、生育、贺寿、丧葬、宅第、行业、风景名胜、修养励志等方面进行分类,条理清晰,查阅十分方便,适合广大城乡读者阅读和使用。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 老北京古园林与胜景

    老北京古园林与胜景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中国人人格地图

    中国人人格地图

    本书以中国人的6种主要人格特征为主线,基本上介绍了全国各省人的人格特征。在对各省人人格特征的介绍中,不但深刻揭示了历史地理环境与人格特征的内在联系,还客观地评述了其人格中的优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建议。
热门推荐
  • 天纵狂狮

    天纵狂狮

    这是一片古老的大陆,没有人知道这片大陆最早的名字是什么,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大陆上的各种生物得以繁衍发展,大陆的各个地方的人类因为地域的差异也创造了不同的文明。北方的高科技帝国,西方的魔法文明,东方存在了几千年的神龙帝国,和南方人类与矮人,异种生物共同和平生活的世界。这里讲述的是在大陆战争之时起到重大作用的卡修帝国的王者,被世人称为黄金狮子的卡修.扎克的故事青年时期的卡修扎克为了赚钱而励志成为这片区域最强的铸魔师!
  • 暴躁不符合我的人设

    暴躁不符合我的人设

    游乐长得粉嫩可爱如同天使一般,却是个十足的冷酷暴躁面瘫女,能用打架解决的事绝不喜欢动嘴。任建是国外归来的富家公子,接受高等教育,崇信科学,最喜欢玩乐,天生浪荡多情,性格骚包。这样的多金骚包美男碰上了暴力面瘫萝莉女,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本文涉及玄学,喜欢的童鞋可以进来看看~】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快递包裹

    快递包裹

    取代丹·布朗《达·芬奇密码》荣登畅销榜首位的德国推理天王菲茨克最新力作,在德国出版17周狂销50万册、各类畅销书排行榜NO.1的悬疑风暴高能来袭!自从在酒店房间里被强奸后,埃玛就不再踏出家门半步。她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会成为那个被媒体称为“理发师”的变态连环杀手的第三个受害者,为什么自己和其他受害的女人一样被剃光了头,但却没被杀?埃玛每时每刻都活在恐惧中。她儿时的妄想症开始发作,她开始怀疑周围的一切。每个男人都可能是杀手,因为她从未看到过杀手的脸。只有在自己的家里——一栋坐落于柏林西郊的小房子里——她才有些许安全感。直到有一天,邮差站在门前,请求她替一位邻居接收一件快递包裹,埃玛再次陷入了崩溃。
  • 绝恋:我是冷酷公主我怕谁

    绝恋:我是冷酷公主我怕谁

    “敢打赌吗?长大之后谁先喜欢对方,谁就要答应对方一个要求!!”“打赌就打赌,还怕你不成?”为了15年前的赌约,宇文泽,世界第一集团的继承人,破天荒的请求老爹老妈把诺影骗到圣丽丝学院,只为心中恋恋不忘的倩影的一声“我喜欢你!”一步步,让南宫诺影卸下冷酷的面具。黄昏下,一个小小的身影羞红着小脸,吞吞吐吐终于说完一句“我喜欢你!”面前的人哈哈大笑,说我赢了,不料面前的身影微微一转,附上小唇,面带微笑说了一句“是我赢了!”
  • 舍友非凡人

    舍友非凡人

    五个来自不同城市的女生,五种风格迥异的性格。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五个女生究竟身份是什么,怎么一次次化险为夷,.敬请期待
  • 宠冠天下
  • 小高成长记

    小高成长记

    一个农村小孩的成长经过和到最后成家立业的故事。带有一些穿越的感觉。平凡的故事,品味出不平凡的人生。
  • 诡界系统之国王游戏

    诡界系统之国王游戏

    极少数人加入了这场游戏中,只为了那最终的王位。。。
  • 暗器伤人

    暗器伤人

    安暖从小就很倒霉,只要附近有人起了冲突,手里有“武器”,无论是否与她有关,距离多远,最后她反而会被“暗器”伤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