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42600000010

第10章 明智精选(3)

〔梦龙评〕陶朱公既有明确的见解,其实真不该听妇人的话而改变主意,而所以改派长子,可能是怕长子自杀的缘故。临行指示长子要随庄生处理,不要和他争执,明明已经讲清楚了,只是长子自己不受教罢了。庄生翻云覆雨的才能,不输于陶朱公,要让谁生让谁死,完全控制在他的掌中,然而却宁愿背叛好友,一定要和孩子争这一口气,为什么心胸气度这么狭窄呢?唉!难道他认为,这样才算有翻云覆雨的才能吗?

范雎

【原文】王稽辞魏去,私载范雎,至湖关,望见车骑西来,曰:“秦相穰侯东行县邑。”雎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纳诸侯客,恐辱我!我且匿车中。”有顷,穰侯至,劳王稽,因立车语曰:“关东有何变?”曰:“无有。”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王稽曰:“不敢。”即别去。范雎出曰:“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向者疑车中有人,忘索,必悔之。”于是雎下车走。行数里,果使骑还索,无客乃已。雎遂与稽入咸阳。

穰侯举动不出雎意中,所以操纵不出雎掌中。

【译文】王稽(战国秦人)暗中载着范雎(魏人,因被魏相魏齐等人陷害而出奔)离开魏国,车到湖关,看见大队车骑从西边来,说:“这是秦相穰侯(秦相魏冉,封于穰邑)东巡县邑。”

范雎说:“我听说穰侯在秦国专权,最讨厌人接纳他国诸侯的宾客,被他发现恐怕会羞辱我,我就躲在车里吧!”

不久,穰侯来了,见了王稽,就下车来打招呼,并询问王稽:“关东有什么大事发生吗?”王稽说:“没有。”

穰侯又说:“你去见魏君,没有带魏国的宾客一起来吗?其实这些四处游说的宾客一点用也没有,只会扰乱别人的国家而已。”

王稽说:“我不敢这么做。”

穰侯走后,范雎出来说:“穰侯是个聪明人,他想事情想得较慢,刚才怀疑车里有人,却忘了搜查,一定会后悔。”

于是范雎下车走路,走了数里之后,穰侯果然派骑兵回来搜查,见没有宾客才罢休,范雎这才和王稽进入咸阳城。

〔梦龙评〕穰侯的举动不出范雎的预料,所以被范雎操纵于掌中。

姚崇

【原文】魏知古起诸吏,为姚崇所引用,及同升也,崇颇轻之。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道选事。崇二子并分曹洛邑,会知古至,恃其蒙恩,颇顾请托。知古归,悉以闻。上召崇,从容谓曰:“卿子才乎?皆何官也?又安在?”崇揣知上意,因奏曰:“臣有三子,两人分司东都矣。其为人谄道者即为道士,则士大夫攻乎异端者息矣。

【译文】唐朝人魏知古(陆泽人,谥忠)出身于低级官吏,受姚崇(硖州硖石人,字元之)推荐任用,后来虽然两人职位相当,而姚崇却颇为轻视他。

后来魏知古升任吏部尚书,负责东都官员的考选任职。姚崇的两个儿子都在洛阳,魏知古到洛阳后,两个人仗着父亲对魏知古的恩惠,一再要他做这做那。魏知古回朝后,全都禀奏皇帝。

皇帝于是召姚崇来,从容地说:“你的儿子才干如何?有没有担任什么官职?现在人在哪里呢?”

姚崇揣测到皇帝的心意,因而奏道:“微臣有三个儿子,都在东都任职,欲望多而少与人交往,所以一定会去找魏知古求取职位,但我还没听到确实的消息。”

皇帝是以“丞相儿子应该重用”之类的话来试探姚崇的心意;如果姚崇偏私自己的儿子,一定会想办法帮他儿子掩饰说好话。等到听了姚崇的奏言,皇帝信以为真,很高兴地说:“你怎么猜到的?”

姚崇说:“知古本来出身低微,是微臣推荐他而有今日的荣显,微臣的儿子无知,认为知古会顾念我对他的恩德,必能应许不情之请,所以一定忙着去求取职位。”

皇帝见姚崇不偏自己儿子的过失,于是反倒不齿魏知古辜负姚崇,想免除魏知古的官职。

姚崇为他请求说:“微臣的孩子不肖,扰乱陛下的法令,陛下能特别宽谅他们,已经是微臣的大幸了。如果因为微臣而免除知古的官职,全国的官员百姓一定认为陛下偏私微臣,这样就妨碍皇上以德化育天下的美意。”

皇帝答应了他。第二天下诏,罢除魏知古参知政事的宰相职位,改调为工部尚书〔小人在自做小人〕。

姚崇与张说同时为相,但彼此非常不和,互相嫉恨。姚崇病重时,告诫儿子们说:

“张丞相与我不和,而他一向奢侈,更爱好服装珍玩。我死了以后,他会来吊祭,你们把我平生珍藏的宝物全部陈列出来。如果他都看都不看一眼,你们就活不了了;如果他留意再三,你们就把宝物全送给他。并请他写墓碑碑文,碑文拿到后,立即抄写一份进呈皇上,先磨好碑石等着,等皇上看完立刻就刻字,再进呈皇上。张丞相想事情比我慢,几天后一定后悔,想拿回碑文,你们就告诉他已经奏报呈给皇上,再带他去看刻好的石碑。”

姚崇死后,张说果然来吊祭。见了陈列的珍玩徘徊不舍。姚家人完全遵照姚崇的告诫行事,碑文完成,对姚崇的生平功业叙述得非常详尽,当时的人都认为是一流的佳作。

几天后,张说果然派人来要回碑文,说是辞意不够周密,想再增减删改。姚崇的儿子们带着使者去看石碑,告诉他已经奏报皇上了。

使者回去报告,张说很后悔,抚着胸口说:“死姚崇能算计活张说,我现在才知道智力不如他。”

王应

【原文】王敦既死,王含欲投王舒,其子应在侧,劝含投彬。含曰:“大将军平素与彬云何,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投也!江州彬当人强盛,能立异同,此非常识所及,睹衰危,必兴慈愍。荆州舒守文,岂能意外行事耶?”含不从,边批:蠢才。径投舒,舒果沉含父子于江。彬初闻应来,为密具船以待,待不至,深以为恨。

好凌弱者必附强,能折强者必扶弱。应嗣逆敦,本非佳儿,但此论深彻世情,差强“老婢”耳。敦每呼兄含为“老婢”。

晋中行文子出亡,过县邑。从者曰:“此啬夫,公之故人,奚不休舍,且待后车?”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佩,此人遗我玉环。是振我过以求容于我者也,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乃去之。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之其君矣。蔺相如为宦者缪贤舍人,贤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相如问曰:“君何以知燕王?”贤曰:“尝从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吾手曰:‘愿结交’。以故欲往。”相如止之曰:“夫赵强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负斧锧请罪,则幸脱矣。”贤从其计。参观二事,足尽人情之隐。

【译文】晋朝时王敦(临沂人,字处仲,王导的堂弟)去世后,王含(王敦的哥哥,字处弘)想投靠王舒(王导的堂弟,字处明)。儿子王应在旁劝他投靠王彬(字世儒,王敦的堂弟)。

王含说:“你难道不晓得大将军生前和王彬的关系坏到什么地步吗,怎么还会想到要投靠王彬呢?”

王应说:“正因为如此才证明王彬值得投靠,王彬刚直不阿,即使大将军生前的权势地位,都无法让他改变自己的操守和认知,这不是一般人的能力和智慧所能做到的,而如今大将军已死,权势冰消瓦解,王彬眼看王家从极盛到极衰,一定会生出不忍之心来救助我们。而王舒只知道遵守法令行事,哪能有法外开恩的事?”

王含不肯听从〔蠢才〕,还是去投靠王舒,王舒果然将他们父子溺死于江中。王彬起初听说王应要来,暗中准备船只等待,却等不到王应,心里非常痛惜。

〔梦龙评〕喜好欺凌弱者的人必定归附强者,能抑制强者的人必定扶持弱者。王应背叛王敦,本不是好侄儿,但他的言论深切世情,比起他那个被王敦唤做“老婢”的父亲要强多了。

春秋时晋中行文子逃亡,经过一个县城,侍从说:“这里有大人的老朋友,为什么不休息一下,等待后面的车子呢?”文子说:“我爱好音乐,这个朋友就送我名琴;我喜爱美玉,这个朋友就送我玉环。这是个只会投合我来求取好处而不会规劝我改过的人,我怕他也会用以前对我的方法去向别人求取好处。”于是迅速离开。后来这个朋友果然扣下文子后面的两部车子献给他的新主子。

蔺相如(战国赵人)曾为宦者缪贤的家臣,缪贤犯罪,计划逃到燕国。蔺相如问他说:“您怎么知道燕王一定会接纳您呢?”缪贤说:“我曾陪着大王在边境上和燕王聚会,燕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和我交朋友,因而想去燕国。”蔺相如阻止他说:“赵国强盛而燕国弱小,您以前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才想巴结您。现在您要逃离赵国到燕国去,燕王畏惧赵王,一定不敢留您,反而会抓您来讨好赵王,您不如自己向赵王请罪,也许还有机会免罪。”缪贤依计而行。

看了这两件事,就足以更深彻的理解人情。

陈同甫

【原文】辛幼安流寓江南,而豪侠之气未除。一日,陈同甫来访,近有小桥,同甫引马三跃而马三却。同甫怒,拔剑斩马首,边批:豪甚徒步而行。幼安适倚楼而见之,大惊异,即遣人询访,而陈已及门,遂与定交。后十数年,幼安帅淮,同甫尚落落贫甚,乃访幼安于治所,相与谈天下事。幼安酒酣,因言南北利害,云:南之可以并北者如此,北之可以并南者如此,“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水,满城皆鱼鳖。”饮罢,宿同甫斋中。同甫夜思:幼安沉重寡言,因酒误发,若醒而悟,必杀我灭口!遂中夜盗其骏马而逃。边批:能杀马必能盗马。幼安大惊。后同甫致书,微露其意,为假十万缗以济乏。幼安如数与焉。

【译文】宋朝人辛弃疾(历城人,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寄居江南时,却仍不改豪侠的气概。

有一天,陈同甫来拜访,经过一道小桥,陈同甫策马三次,马却向后退三次。陈同甫生气起来,当下拔剑斩下马头〔豪气十足〕,大步而行。辛弃疾正好在楼上看见这种情形,很惊叹陈同甫的豪气,立刻派人去延请结交,而陈同甫却已经上门,于是两人惺惺相惜,成为好朋友。

数十年之后,辛弃疾已成为淮地一带的将帅,而陈同甫还贫困不得志,陈同甫依然直接上门去见辛弃疾,一起谈论天下事。

辛弃疾在酒酣耳热之际,开始高谈阔论起南宋和北方外族的军事形势,并说明南宋想收复北地要如何如何来作战,而北方若想并吞南宋又要如何如何。

辛弃疾说:“钱塘一带非常危险,不适合建为国都,北人只要占领牛头山,就能阻断四方来援的勤王之师,然后再引西湖的水来灌城,马上整个京城的军民百姓都成了鱼鳖。”

酒后,辛弃疾留宿陈同甫在馆里。

陈同甫想起辛弃疾一向慎重寡言,酒后说了不少不该说的话,一旦酒醒回想起来,一定杀他灭口,于是半夜偷了辛弃疾的骏马逃走〔能杀马必能盗马〕。辛弃疾大惊,后来陈同甫写信向辛弃疾借十万缗钱济困,并在信中暗示当晚辛弃疾说过的言论,辛弃疾只好如数给他。

李泌

【原文】议者言韩滉闻乘舆在外,聚兵修石头城,阴畜异志。上疑,以问李泌,对曰:“滉公忠清俭,自车驾在外,滉贡献不绝,且镇抚江东十五州,盗贼不起,皆滉之力也。所以修石头城者,滉见中原板荡,谓陛下将有永嘉之行,为迎扈之备耳。此乃人臣忠笃之虑,奈何更以为罪乎?滉性刚严,不附权贵,故多谤毁,愿陛下察之,臣敢保其无他。”上曰:“他议汹汹,章奏如麻,卿不闻乎?”对曰:“臣固闻之。其子皋为考功员外郎,今不敢归省其亲,正以谤语沸腾故也。”上曰:“其子犹惧如此,卿奈何保之?”对曰:“滉之用心,臣知之至熟,愿上章明其无他,乞宣示中书,使朝众皆知之。”上曰:“朕方欲用卿,人亦何易可保!慎勿违众,恐并为卿累。”泌退,遂上章,请以百口保滉。他日,上谓泌曰:“卿竟上章,已为卿留中。虽知卿与滉亲旧,岂得不自爱其身乎!”对曰:“臣岂肯私于亲旧以负陛下,顾滉实无异心。臣之上章,以为朝廷,非为身也!”上曰:“如何为朝廷?”对曰:“今天下旱蝗,关中米斗千钱,仓廪耗竭,而江东丰稔。愿陛下早下臣章,以解朝众之惑,而谕韩皋,使之归觐,令滉感激,无自疑之心,速运粮储,岂非为朝廷耶?”边批:此唐室安危之机,所系非细。上曰:“朕深谕之矣!”即下泌章,令韩皋谒告归觐,面赐绯衣,谕以“卿父比有谤言,朕今知其所以,释然不复信矣”,因言“关中乏粮,与卿父宜速置之。”皋至润州,滉感悦流涕,即日自临水滨,发米百万斛,听皋留五日即还朝。皋别其母,啼声闻于外。滉怒,召出挞之,自送至江上,冒风涛而遣之。边批:至诚感人,可悲可泣。既而陈少游闻滉贡米,亦贡二十万斛。上谓李泌曰:“韩滉乃能使陈少游亦贡米乎?”对曰:“岂唯少游,诸道将争入贡矣!”边批:有他夸。

【译文】唐朝时有人告诉皇帝,韩滉(字太冲)趁天子不在京师,大规模地招募兵士整修石头城的战备,阴谋叛变。皇帝听了对韩滉生出疑心,询问李泌的意见。

李泌说:“韩滉忠诚清廉,当时皇上离京播迁在外,韩滉依然不改人臣的职守,一再贡献钱粮不断,而且镇抚江东十五州,盗贼完全绝迹,都是韩滉的功劳。至于整修石头城,是因为韩滉见到中原纷乱,认为皇上可能南下到永嘉避乱,为迎接护卫圣驾作准备而已。这是为人臣子忠诚无比的思虑,褒奖都来不及了,怎么还加以责罪?韩滉个性刚烈严正,不攀附权贵人士,所以招来很多毁谤,愿陛下明察,微臣保证韩滉绝对没有二心。”

皇帝说:“可是,议论纷纷,章奏多得不得了,你没有听说吗?”

李泌说:“微臣老早知道了,韩滉的儿子韩皋(字仲闻)任考功员外郎,正因为毁谤的话太多了,想告假回去省亲都不敢。”

皇帝说:“按你的说法,连他自己的儿子都怕成这样,你怎么还敢为他保证再三呢?”

李泌说:“韩滉的用心,微臣很清楚,希望皇上公开表示信任韩滉,并由中书省白纸黑字发布,让朝中所有官员都清清楚楚看到此事。”

皇帝说:“朕正想重用你,但你得自己知道,别人哪有这么容易就可保证的,你自己得小心不要太违抗众人的意见,要不然恐怕连你也被连累。”

李泌退朝后,仍然上奏章,用一家百口来保韩滉绝无二心。

几天后,皇帝对李泌说:“你竟然还敢上奏章保韩滉,我已将这份奏章扣下来,不让它流出朝中,我知道你和韩滉有亲戚关系,但你就不为自己的身家性命想想吗?”

李泌说:“微臣哪里会偏袒亲戚而辜负皇上呢?只是韩滉实在没有叛逆的心意,微臣上奏章,只为朝廷,不为自己。”

皇帝说:“怎么说是为朝廷呢?”

李泌说:“如今天下旱灾蝗害,关中米价昂贵,一斗米卖一千钱,仓库存粮日渐减少,而江东却大丰收,希望皇上将微臣的奏章发下朝廷公开出来,以释清群臣的疑惑,而下诏给韩皋要他立刻回京觐见,使韩滉感激圣上的信任,消除这阵子的流言可能引起韩滉的不安,而将江东的粮食迅速运来储备,这不是为朝廷吗。”

皇帝说:“朕已经非常明白了。”

于是皇帝下圣旨给李泌,命令韩皋回京觐见,当面赐予绯衣(六品以下的官服),并告诉韩皋,别人对他父亲的毁谤,如今皇上已清清楚楚,绝不相信韩滉有二心。并说关中缺乏粮食,他们父子应该赶快处理运粮事宜。

韩皋回到润州报告父亲,韩滉感动高兴得泪流满面,当天就亲自到江边运发米粮十万斛,让韩皋只留五天立即回京。

韩皋辞别母亲,哭声传到屋外,韩滉气得把他叫出去鞭打一顿,亲自押送到江边,冒着风浪把儿子送走。接着陈少游(博平人)听说韩滉贡米,也进贡二十万斛米。

皇帝对李泌说:“韩滉能使陈少游也跟着贡米,真想不到。”

李泌说:“岂只少游,这下子各道都将争着贡米进京了!”

荀息

同类推荐
  • 思考中国哲学(汤一介集)

    思考中国哲学(汤一介集)

    本书是作者在中国哲学研究方面论文的汇编。书中勾勒了作者研究哲学的历程,分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体系等核心问题,提出五四运动以来的文化是在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三种力量所形成的张力制约下前行,从中国现代哲学的探索与创新角度指明了中国现代哲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了“创建中国解释学”的理论构想,最后还缅怀了中国现代哲学家对中国学术的贡献。
  • 中国大儒·风华绝代

    中国大儒·风华绝代

    本书遴选了儒家文化中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上迄先秦的孔子、孟子,下至民初的王国维、梁启超,从他们的学术成就、人生履历、赓续设笔等方面描述出每一位大师在学术史上的创树、所起的传承作用以及所居的高度,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于学有养的简易中国儒学史读本。
  •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慈悲是一种爱,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对尘世间一草一木的爱。本书源于贤宗法师的人生体悟、修行心得以及讲学录,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两个特色,一是“向下”,法师分享给我们的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生活的智慧;二是“缓慢”,句句通俗易懂,紧贴内心,读来依依不舍。
  • 看破不说破

    看破不说破

    本书收录了胡适研究中国禅宗思想的精华文章。全书对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分析。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对禅宗的见解,对于那些从事禅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而言,至今仍有着影响力。
  • 论行走

    论行走

    风靡欧洲的疗愈哲学,改变万千年轻人看待生活的方式。爱美,才能真正感受到驻留在世界的中心。风靡欧洲的疗愈哲学!鸡汤肩负不起生活的重压,哲学可以。放下一切,去行走,此时的你是自己心灵的主宰!波通过行走,在风暴中抒写激情的诗篇;梭罗通过行走,在瓦尔登湖边完成对野性的征服;本雅明通过行走,在城市游荡中成为诗意的漫游者。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行走,我们都在行走中寻找意义。而日常的行走,是简单的疗愈。看完这本书,你会迫不及待地想要放下手机行走起来,去激发创造、唤醒自由,同时也令灵魂获得平静。
热门推荐
  • 父母是最好的保健医生

    父母是最好的保健医生

    本书共十二章,从儿童常见疾病症状出发,重点描述疾病的症状表现、治疗、家庭护理及预防措施。提供儿童具体营养需要,教会家长日常生活护理和保健常识、儿童意外的家庭急救及用药常识。
  • TFBOYS爱上你

    TFBOYS爱上你

    优美的音乐想起,台上那三个倾国倾城的女孩,容貌还在,变了名字,变了性格,心渐渐冰冷,没有人懂得她们是怎么了,只有他们,那三个英俊的少年……
  • 无敌斗罗进行时

    无敌斗罗进行时

    唐珺意外的穿越到了斗罗大陆,在系统的安排下成了,唐三的亲弟弟,多出了唐珺的斗罗大陆又会有怎样的精彩。
  • 幸孕萌妻:首席大人宠上天

    幸孕萌妻:首席大人宠上天

    他是权势滔天,狠辣腹黑的商界帝王,却有严重的嗅觉障碍,不近女色。她只是一枚无权无势的小甜品店主,却有与身俱来的独特体香,甜美诱人。一次意外,她误闯他的领地。“宝贝,你很香,本少这次要破例了!”“不要!”抗议无效,她被他被推倒狠狠吃了一夜!遇到渣男无下限?不怕,厉少出手灭掉。遇到邪恶千金下毒手?不怕,厉少分分钟秒杀。遇到绿茶婊想要插足?不怕,因为咱还有一对小包子撑腰!
  • 超级高手系统

    超级高手系统

    贺小龙穿越到了玄幻世界。在这个动辄山河破碎的世界里,只有高手才能活下来。这一年,贺小龙成为两千年以来第一个冲破古老、禁忌之路的武者。转眼间,贺小龙名动山河。贺小龙的下一个目标是,威震寰宇!————PS:(求收藏!求推荐!求包养!)
  • 魔法的奇幻之旅

    魔法的奇幻之旅

    金系: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火系:烈焰震世,铺天盖地水系:波涛骇浪,毁天灭地.......魔法的世界,天赋逆天的希顿横空出世,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的身体,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你的身体,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这本书并非一本节食瘦身书、一本运动养生书,也不是一本让你脱胎换骨、成为别人的手册。这是一本让你更好地做你自己的指南书。你将成为你所能成为的最美丽、最健康、最自信的女人,并且你应该得到这些,因为你比你想象中的更美好。卡梅隆˙迪亚茨将她在20年来的健康之旅中得到的建议、提示、技巧和有用的科学,与女性朋友们分享。她想让女士们明白,变健康永远比变瘦更重要。我们的身体永远是我们所能拥有的最好也是最重要的有形之物,只有了解她、接受她、呵护她,才能真正拥有自信、遇见美好。
  • 墙角里向阳的花

    墙角里向阳的花

    【小说设定很平常,细水长流,没有狗血梗】她曾对他说过“墙角所处的地方是阴暗的,但是墙角那朵向阳的花是明亮的”后来他也明白了那句话的意思他是:河清海晏,安之若素。她是:取予有节,知遇之恩。有些时候莫过于,墙角那朵从未见过阳光的花,迎接了属于它的阳光。到后来只愿,平安喜乐,岁岁常见【小片段】他养了一只猫,军营里都说他把那只猫放在心尖上宠。可是谁又知道,他宠的不是猫,而是那个喜欢猫的姑娘。后来那个姑娘抱着他猫坐在阳台的摇椅上,看着远处的夕阳。他的姑娘,他的猫。都在身边,真好余生只想守着夕阳落日,也想守着自己的小姑娘
  • 西窗捡秋烛

    西窗捡秋烛

    某一天,岳阳城主的大小姐突然倔强,躲过老爹,打算好好闯荡江湖。可是半路上,总有人不停的调戏她,这让翟西窗很是苦恼。“娘子,咱们一起扫荡江湖吧!”某人在她耳畔哈了口热气,邪魅一笑。翟西窗面无表情的拎着他,道:“你给我一边儿去!别打扰我看书。”某人依旧不依不饶“娘子~娘子~”终于,翟西窗崩溃了,连夜逃回了府里,结果第二天他就带着一大堆聘礼,上门提亲来了。翟西窗:“爹,我不嫁!”某人:“娘子难道忍心看为夫孤独终老么?”翟西窗:喂喂喂,我是闯江湖的不是捡相公的!!你给我一边儿玩去!!!!可是,当他的身份逐渐揭开,两人的感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所有的一切,终究是大梦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