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04500000051

第51章 金融机构“玩命”需保护伞(3)

在债券市场前景扑朔迷离之际,公司高管们接到了自俄罗斯传来的噩耗,让他们的美梦彻底破灭了。事实上,早在1997年底,美国多家报纸都报道了一条新闻,即标准普尔评级机构降低了俄罗斯政府债券的信用等级。不过这一消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多数人都将精力投入到剧烈波动的股市当中。此时亚洲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俄罗斯,受此影响,俄罗斯金融市场出现强烈动荡。更严重的是,俄罗斯政府自1992年以来存在着严重的财政赤字,当局一直采用大量举债的方法来加以弥补这些亏空,而到1998年以后,这些债务陆续到期,给原本就已极度虚弱的俄罗斯经济带来了更致命的打击。1998年4月24日,名不见经传的基里延科走马上任,取代切尔诺梅尔金成为俄罗斯的新总理。基里延科上台以后,推行了一系列错误的政策,他一味地增加企业的税收,甚至强制某些企业破产、抵押。这些措施不但没有广开税源,反而引起国内企业对政府的强烈不满。

6月,高盛公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以12%的利率为俄罗斯成功发行了125亿美元的5年期政府债券。但这对俄罗斯庞大的债务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不久之后,俄罗斯债券市场出现了恐慌,一部分投资者开始大量抛售由高盛集团、德意志银行以及摩根大通银行承销的俄罗斯债券。一时间,俄罗斯1年期债券的收益率竟然达到90%的水平,这对掌握着大量俄罗斯债券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坏的消息。

进入7月后,俄罗斯债券市场更加动荡不安。大量从俄罗斯市场撤出的资金,转而投向了美国、德国等债券市场,使得这些国家政府债券的价格一度大幅攀升。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在当月虽然没有较大的亏损,但已经出现了很多不利的征兆。

8月,俄罗斯总理基里延科为了增加投资者购买国债的信心,贸然出台了三项强硬的政策:其一,财政部将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得到的48亿美元贷款中拨出10亿美元,用于清偿本国在8月12日到期的国债;其二,延期90天偿还到期的国债,金额大约为150亿美元;其三,转换内债偿还期,将1999年底前到期的价值达200亿美元的短期国债转换成3年、4年、5年的中期国债。令俄政府意外的是,这三项政策一经公布,立即引发俄罗斯债券市场的轩然大波,人们对政府的信心大减,并造成股市大跌和资金大量外逃。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麦利威瑟等人却仍然坚持着原先的观点,他们认为公司在债券和股票市场上选中的利差已经扩大到一个极限了,因此利差水平很快就会开始缩小。8月中旬,俄罗斯的金融局势似乎出现了转机,政府重新获得了市场的主动权。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抓住机会,进一步增加了俄罗斯债券的持有量,希望通过这最后一搏,挽回公司此前的不利局面。

然而,好运这一次明显不在麦利威瑟这一边。1998年8月17日,俄政府宣布,将汇率的浮动范围扩大至60~95卢布/美元,并将延期偿还所有的对外债券。一时间,大量资金从俄罗斯债券市场抽离出来,转而投资诸如美国30年政府债券、德国10年政府债券这样安全性极高的产品。随后,墨西哥和巴西的政府债券价格也大幅度下跌。

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来说,8月21日绝对是一个极其悲惨的日子。这一天,该公司在所有的“赌局”中都损失惨重,它持有的俄罗斯和巴西债券再度暴跌,而其手中的股票也是狂跌不止。仅一天时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就在金融市场上输掉了553亿美元,其资本总额已从年初时的467亿美元降至29亿美元,损失达1/3之多。

此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亏损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整个8月,华尔街有3/4的对冲基金出现了巨额的亏损,其中以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情况最为严重,仅一个月时间,就遭受了19亿美元的损失,这相当于其资本总额的45%。此时,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资本总额只剩下区区的228亿美元。人们终于发现,这个昔日的金融大鳄已处于极度危急的局面当中。

为了摆脱危机,麦利威瑟等人尝试了一切办法,他们先后找过沃伦·巴菲特、美林证券总裁赫伯特·艾利逊、花旗集团的杰米·戴蒙等人寻求帮助,但都无功而返。此时,华尔街众多金融机构都背负着严重的债务,包括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等,它们正陷入严重的债券困境中,根本无暇顾及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求助请求。

“屋漏偏逢连夜雨。”9月初,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又经历了一次重大挫折。9月2日,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向有关客户发出了一份机密情报,介绍了基金的亏损情况,而其中一名客户却将这份传真透露给了一家财经报社,后者将之公诸于众。这份传真的揭露,给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带来了致命一击。原本只有华尔街人士知道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境况,此时已变成社会公开的新闻,导致更多的投资者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前景堪忧。在消息走漏后,麦利威瑟紧急召开会议,极力说服合伙人,“我们一定能扳回来”。

第二天,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再次迎来了另一个坏消息,穆迪信用评级机构调低了巴西政府债券的信用等级。这对投资巴西债券市场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来说,意味着即将遭受巨额的损失。此外,由于到处筹措资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被迫将自己的持仓情况透露给了那些潜在的“恩人”,使得一个原本深藏不漏的对冲基金,变成毫无秘密可言的透明公司。

谁要拯救LTCM?

尽管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在短短4年里,积聚了令人瞠目结舌的1000亿美元的庞大资金,但这些资金几乎全部都是从华尔街其他银行借来的。如果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因倒闭而无法偿还欠款,那么整个华尔街的银行家都会遭受巨额损失,甚至可能引发整个美国经济的大萧条。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正是用这一方式,将整个华尔街的利益与自身利益绑在一起。

面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如此糟糕的情况,所有人都明白,如果任由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自生自灭,那么整个华尔街也可能遭受牵连。然而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猜忌、怀疑和不信任,没有谁愿意出头担任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救助“先锋”,而这件事只能是美联储出面解决了。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创立于1913年,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摆脱银行家对美国金融体系的控制。美联储最重要的管理机构是位于华盛顿的管理委员会,也就是人们常提到的联邦储备理事会,其主要工作是对利率进行有效的调控。可以说,联邦储备理事会已经成为美国金融业的实际掌控者。

美联储自创立以来,与华尔街银行一直保持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虽然联邦储备体系是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机构,但它与华尔街的私人机构和银行家也有着密切的往来。美联储所起的作用非常微妙:既要对整个银行系统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防止金融机构的过度投机和控制行为;又要维持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保护众多金融机构的切身利益。所以,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陷入困境后,除了华尔街银行家,美联储也是相当着急的。此时此刻,美联储众多官员终于坐不住了,他们必须出面联合众金融机构来拯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

9月22日大清早,JP摩根银行、高盛、雷曼兄弟公司、贝尔斯登、大通曼哈顿银行、美林证券、摩根士丹利、所罗门美邦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的首脑们应美联储之邀齐聚纽约联邦储备银行10楼会议室,他们在官员彼得·费舍尔的带领下,共同商讨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拯救计划。虽然这些金融巨头自身也深陷债券市场的困境,但相比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来说,它们还算是好过的。

在会议上,每位银行家都针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但大多数解决方案都只能照顾到小部分成员的利益,根本无法达成共识。甚至还有些银行家提出,愿意以极低的价格收购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而这似乎有点落井下石的味道。最后众多银行家一致同意,对JP摩根银行和美林证券的方案进行可行性的研究。为了增加方案的客观性,他们决定邀请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最大的投资方瑞士联合银行,一同参与到方案研究中。

9月23日晚,美联储再次召开关于救助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特别会议,共有12家银行的25位银行家出席。这绝对是一次空前绝后的聚会,华尔街几乎所有的头目都聚集在这里了,其中包括大通曼哈顿银行总裁托马斯·拉布莱克、所罗门兄弟公司首席执行官德瑞克·莫汉、贝尔斯登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凯恩、摩根士丹利董事会主席菲利普·普赛尔等。会议一开始,银行家就提出了很多问题,包括救助资金的性质、公司被救后的控制权以及公司是否改制等。随后,每位银行家就拯救计划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当然每人都妄图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会议一直持续了大约4个小时,美联储官员最后宣布:“今天会议到此结束,明天上午10点继续开会。”

第二天,当银行家们忧心忡忡地来到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出席会议时,接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沃伦·巴菲特准备出价收购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不久之后,麦利威瑟接到了巴菲特的传真: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将联合美国国际集团及高盛公司出价25亿美元购买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全部资产,如果后者接受这一条件,那么3家公司将向其注入375亿美元的资金,以帮助其渡过难关,其中巴菲特将单独出资30亿美元。为了防止约翰·麦利威瑟拿着自己的报价,四处寻找出价更高的买主,巴菲特只给他一个小时的考虑时间。

这个报价对麦利威瑟来说,实在太过苛刻了。虽然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资产在不断缩水中,但以区区25亿美元就将一家资产净值曾高达47亿美元的对冲基金拱手相让,这确实让人难以接受。此外,麦利威瑟对高盛与美国国际集团的做法非常愤怒,两家公司先是对公司重仓持有的交易品种大肆打压,随后又来趁火打劫。由于巴菲特的报价过低,再加上麦利威瑟等人对他的不信任,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最终没有接受巴菲特的收购方案。

后来,美联储继续召开会议讨论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救助方案。最后,美联储拍板决定,由华尔街14家银行联合组成财团,共同为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注资,金额约为3665亿美元,作为救助条件,财团将获得长期资本管理公司90%的权益,而其余的10%将分给公司现有投资者。此外,约翰·麦利威瑟及其合伙人将继续负责公司的日常运作,但他们将受“监管委员会”的监督和管理。“监管委员会”由财团选定成员,常驻格森威治,并与财团的各个银行保持密切的联系。

当约翰·麦利威瑟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与财团的注资合约上签字时,一切已尘埃落定。曾经显赫一时的对冲基金,如今落到了由14家银行组成的财团手中。如果不是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牵扯到如此多的利益,美联储和众多金融机构不可能费尽心思来拯救它。从中可以看出,美联储已成为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保护伞,对它拯救,就算是华尔街的自我救赎了!

“两房”背后有靠山

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由来

使“居者有其房”,这往往都是各国政府力图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早在罗斯福执政时期,美国政府就曾提出这样的口号:“一个人人都有房居住的国家是不可战胜的。”事实上,美国政府鼓励居民购置房屋,除了为了维持社会稳定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以此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房地产行业的兴起,必然能够带动建筑、装修等一系列领域的发展,抬高土地价格,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于是,各国政府都在想方设法刺激房地产行业的振兴。当住房的需要超过供给时,政府往往通过提供廉价土地的方式来刺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有时甚至以垄断来获得最大的收益;而当市场上存在大量闲置住房的时候,政府又通过提高低息贷款等优惠方式来提高居民购买住宅的能力,进而扩大房地产市场的利润。

20世纪初,受经济增长及政策扶持力度增强的影响,美国房地产市场得到了蓬勃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然而,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严重打击了国内房地产市场,致使住房流动性严重不足。糟糕的经济情况也吓破了银行家们的胆子,没有人再愿意为私人提供风险巨大的住房贷款。此时,美国数百万家庭处于无房可住的境地,这可急坏了时任总统的罗斯福,为此,国会通过决议,宣布建立一个统一的住房按揭基金来解决公民的租房问题,房利美由此应运而生了。

房利美(Fannie Mae,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成立初时,虽然是由私人投资者控股,却受到美国政府的资金支持,属于美国政府的赞助企业。其主要业务是从抵押贷款公司、银行或其他放贷机构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再将这些贷款证券化后打包出售给投资者。房利美并不直接向购房者提供贷款,但是通过它的业务使得银行的房屋贷款风险被转移出来,由此增加了公民获得住房贷款的机会,从而刺激美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1961年5月,为了帮助越南共和国政府,美国总统肯尼迪派遣一支美国国防军特种部队进驻越南共和国,由此越南战争正式打响。此后,美国尽管在军事并未言败,却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泥潭”中,被外界称为“美国人的滑铁卢”。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自二战后20多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1965年至1966年两年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还保持在6%以上,但随着战争的深入,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军费负担不断加重,美国经济调头向下,1967年经济增长率降到2%。

美国经济状况的直线下降也反映到了房地产市场上,迫于财政压力,政府不得不准备放弃房利美,这是房利美自成立以来遇到的一次重大危机。1968年,脱离了政府的房利美不得不实行私有化改革,并逐步转制为上市公司。此时,房利美的股份结构中已经没有政府的身影,也不再享受财政补贴,只不过在继续履行其帮助国民购买自用住房的业务同时,不再向政府纳税。可以说,此时的房利美已成了一家私有的金融公司。

同类推荐
  • 中国新基民必备全书

    中国新基民必备全书

    详细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承受的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您想获得更优越的生活,就必须学会经营自己的财产,也就是要学会投资理财。如今,“投资理财”再也不是专属于专家的名词,而成为了街头小巷老百姓常用词汇。理财要有大局观,首先要在战略上选对投资方向。我国家庭理财渠道少,老百姓的储蓄如何通过理财产品升值是一个老问题。股票市场去年以来的人暴,让基金净值大幅上升,聚集了无数眼球。2006年基金三季度季报显示,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98%,一直领先于上证指数,给持有人奉献了丰厚的回报。这些极具诱惑力的数据让很多人纷纷加人基民行列,基金正在备受市场恩宠。
  •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本书共分13章,介绍了国有资本预算体系的构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和监督;国债投资转国有资本的预算管理等内容。
  • 国际企业联盟研究

    国际企业联盟研究

    本书全面系统研究国际企业联盟的社会背景、经济诱因、功能绩效、形态安排、治理结构等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道路选择。
  • 单身经济学

    单身经济学

    《单身经济学》分析单身群体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消费习惯等的经济学书籍。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的单身群体中,10%以上的人每月可支配收入为8000元人民币以上,他们的储蓄意愿偏低,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单身经济学》不仅聚焦单身经济蕴藏着哪些商机,生产者与服务者应该从哪些方面淘金,而且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单身男女为何选择单身,有哪些独特的消费行为,以及如何投资理财才能避免因过度消费而导致财务赤字等内容。如果你想知道是单身潮流改变了商业,还是商业的丰富便利促成了单身的流行;那么请翻开《单身经济学》,相信你一定可以在趣味阅读中找到答案。
  • 中国冲击

    中国冲击

    泽林结合游记与评述的形式,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充满吸引力的中国全球化经济战略的图景。
热门推荐
  • 盲女皇后

    盲女皇后

    她的容貌绝美,但双目全盲。他是皇帝最为倚重的皇子,一面万般冷酷,一面千样柔情。她的父亲家财万贯,却囚禁她一十六载。他很爱她,却暗杀了她的父亲。她一直都很恨他,却在他命在旦夕之间之时,用一声呼唤,解救了他。他是她的天子,她是他的皇后。他叫茶昶。而她,叫泠旋眸。
  • 打造品牌

    打造品牌

    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品牌是一个巨大的杠杆,它能使企业腾飞,所谓有“品牌”者得市场。但是,中国的品牌还存在着做不大、做不强、走不远的问题,这必将增加中国企业在内外夹击环境中生存的难度。本书正是立足于中国品牌经营现状,从品牌经营者的角度来思考其深层次的原因,以探索其品牌塑造、创建、发展、管理和增值之路,而且有大量具有实践意义的案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品牌打造之书。
  • 穿越之倾城之殇

    穿越之倾城之殇

    一朝穿越,她变成了婴儿,长大后嫁给了当朝最受宠的十三皇子。可是,真的会幸福吗?
  • 开局送个娃

    开局送个娃

    当你在家门前捡到一个孩子你会怎么做?林凡过了二十年的贫穷人生在对生活无望的时候,家门口捡到了林小小生活发生了天大的改变成,从此踏上条养娃不归路。(PS:本人新人,文笔可能很烂望读者大大留情。)
  • The Guardian Angel

    The Guardian Ang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限世界之降临

    无限世界之降临

    裴世纪,男,26岁,若无意外,他会像大多白领那样庸庸碌碌渡过一生。结果,有一天,闲着无聊的他点了一个类似于YesorNo选择框……在遥远没有星星的夜空广场上,一个巨大的白色光球说出毫无感情的声音:超级生命补充计划开始,轮回世界进入第三阶段:『无限降临』开始。同一时刻,裴世纪所在的世界降下了十二个巨大的白色光球……本书是末世流+无限流的结合体,也是一个小人物求生、变强被迫成为平民英雄的故事。―――――――――――――――――――――――――――――――――――――签约作品,保证完本,稳定更新,敬请收藏!
  • 副本拯救计划

    副本拯救计划

    前世的遗憾太深,执念太重,最终到底是成仙还是成魔,还尤未可知……因为游戏副本bug进入游戏,本想走剧情回现实,却一步步记起了前世的爱恋,或许……
  • 天上有星心上有你

    天上有星心上有你

    一个是刚进娱乐圈稍有名气,但黑料满天飞的傲娇明星,一个是奇思妙想脑洞超大的鬼马业余编剧,两人从奇妙的相遇,到互相治愈和日常甜怼的相知,又搞笑又温暖!还有各自的女汉子朋友和话少霸道总裁的小故事!
  • 续红楼之黛玉的爱情

    续红楼之黛玉的爱情

    搜检大观园之后,黛玉在贾府的日子越来越难,与宝玉的爱情受着各种外力的阻挠,北静王已有正妃却仍想娶黛玉为侧?而贾母希望贾林联姻,王夫人希望贾薛联姻,王夫人为钱,却不知贾母也是为钱。面对重重险阻,林妹妹要如何保卫木石前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