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27700000029

第29章 红尘别解(5)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在研读春秋战国历史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今天读来还觉得这是醒世诤言。试想,一个人连自己国家的历史都不了解了,还会有爱国之心吗?当然,要灭其史,必先灭其文。灭其文就是釜底抽薪,后人读不懂前人的文字,历史自然也就割断了。这么一想更为后惊,倘若那两次闹腾要是持久下去,我们这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也有了断代的危机。所幸,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华文化如长江黄河仍在奔流不息。然而,我们也该从中得点启悟,发展无疑是对的,发展得快更是求之不得的,但是,也不敢一味追求发展速度而头脑发昏,若要是想提着头发离开地球,那可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

2009年7月27日

中言心语:

成语是文化的珍珠,也是历史的结晶。今人说话写作离不开成语,成语可以表达人们共同的意思,便于大家沟通交流。如此一来,成语便成了众生思想行迹的渠道。思想在这个渠道里流行惯了,渠道就成了思想的空间。思想的领地本应是开阔的,却有人深陷在渠道里难以自拔。于是,我便写了这成语独释,自知没有拔脱出众生的能力,只能向那渠道发动冲击。

2009年11月10日

乡村悟语

远逝的时序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诗中描绘的是自然景观,折射的却是时序轮回。春夏秋冬,循环往返。岁月依旧,人却在光阴的流逝中长大了,变老了,最终成为尘世的过客。

如此看来,时序是永恒的。然而,时序的永恒也是相对的。如期到来的时序只能带来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却无法再现旧日的风景。

人们每日每时都生活在风景之中。今年的风景和去年几乎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将在这看似雷同的岁时风光中茁壮、挺拔,而后萎缩、消失。恍惚间,我历经了五十多个春秋,蓦然发现旧日的风景并没有如影随形,却永远滞留在逝去的时序中了。

我打开乡村那久远的时序和时序中收藏的风景,细细品味那淡渺的画卷,似乎有些单调,还有些稚拙,可就是那单调和稚拙的画面散发出陈年佳酿的醇香。我陶醉了,又不甘一人独享这醇香,于是便写下了这笔底的文字。

童年的碎片

我的童年是在汾河岸边的小村庄里度过的,那里有我人生最初的喜怒哀乐。我的喜怒哀乐不是村庄的喜怒哀乐,村庄的喜怒哀乐却往往是我的喜怒哀乐。时光远去,我无法再现我最初的喜怒哀乐,更无法再现村庄的喜怒哀乐,只能捡拾一些时光的碎片。

其实,我与碎片原本就有不少缘分。村边那条母子河畔不知何年堆起了好多好多的碎砖瓦砾。河水时常漫溢,那碎砖瓦砾中便有细流钻过。因而,那缝隙间就有了诸多的生灵。给我记忆最深的生灵是螃蟹,我们常常在碎砖瓦砾中搬捡这活物。那些碎砖瓦砾被我们倒腾过来,倒腾过去,倒腾出无限的乐趣。我享受着碎片的乐趣,却不知道那碎片还会带给我新的惊喜。

收获惊喜是我远离童年了。我要走进故乡的历史,去探知数千年前的往事。于是,又来到了母子河边,捡起了童年弃掷过不知多少回的碎片,然而,这次不止是我,随同来的专家学者也一样,带着惊喜将那碎片珍藏起来。因为,那上头凝结着四五千年前的历史。

这就是碎片的价值。

我童年的碎片远没有那碎砖瓦砾的价值,可是,也隐匿着村庄的往事。往事久了就是历史,我收藏下这些童年的碎片,倘若它不消失,也会成为一点历史的记忆。

时光的童话

时光有没有童年?不知道。我只知道时光的童话。时光的童话,其实也是乡村的童话。

时光的童话,其实也是乡村的童话。

乡村的那一面大墙至今赫然于我的记忆。墙上画着一匹高头骏马,骏马肋生双翅,向着苍穹腾飞。从那时起,每见腾飞一词,我的眼前就浮现出乡村大墙上的骏马。骏马飞向何处?说是超英、赶美。即三年超过英国,五年赶上美国。如今,三年五年过去了,三十年、五十年也过去了,我们不仅没有超过英国,赶上美国,甚而拉大了中间的距离。

我们怎么赶超人家?乡村留给我的印象是:一天等于二十年!一个萝卜六亿三,全国人民吃一天。

这正是乡村的童话,也是时光的童话。

童话是虚幻的、浪漫的,只能供给精神世界望梅止渴,却不能使巧妇可为无米之炊。我在童话般的乡村度过了我的童年,我长大了,却没有怀恋那童话岁月的意思,惟恐乡村再演绎那梦呓般的童话。

时光的童话远去了,乡村的童话远去了。我愿这童话去得越远越好,千万不要兜个圈子再绕回来。

艰涩的年轮

年轮是树木的记忆。

这记忆里不光有树木的年龄,还有树木的历程。

树干是圆的,可是剖开的年轮很少能见到圆的。那曲曲折折的线条中就是树木行程的写真。多雨的年头,那线条便圆润而少有皱纹。反之,若是天旱少雨,那线条枯萎瑟缩,波折出生长的艰难。

生长在树上的年轮,时常转动成我眼中的车轮。车轮行走在坎坷的泥土路上,每转一圈都是那么艰难。它转动出拉车人的汗珠,也辗碎了拉车人的青春。我觉得这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艰难转动的车轮。

树木曲扭的年轮可以变美。那必须经过岁月的变迁,树木变成了木材,木材变成了家具。年轮也就变成了木纹,没有哪个人喜欢那规则划一的圆圈,此时,曲溜弯转的年轮成了人人喜欢的花纹。

我回味并写下一些乡村的苦难旧事,想让那艰涩的年轮也能大化为赏心悦目的木纹。

生命的风光

地球上集聚着难以数计的村落。村落里集聚着难以数计的人们。

村落里集聚着难以数计的人们。

人们集聚在同一个村落,顶戴着同一个日月,历经着同一种风雨,却难有同一种命运。天有阴晴,月有圆缺,人有离合。天阴就阴了,晴就晴了;月圆就圆了,缺就缺了。人却不这么无情,离散就悲伤,聚合就欢喜。悲欢离合,于是便成了生命的踪迹。

在我落生的这块土地,与城市相比是落后的。城市是时尚的亮色,乡村则是庸碌的写照。乡村似乎是凡俗的,乡村似乎也不准备逃脱凡俗的定论。这未免有些悲哀。

然而,和这些底层的农人生活过了,就可以发现,凡俗是一片沃土,可以生长五谷,生长绿树,生长一尘不染的莲花,当然也不乏陈杂其中的众多蒿草和稗子。

丰饶的五谷是一种风光,挺拔的绿树是一种风光,雅洁的莲花是一种风光,庸碌的蒿草和稗子也是一种风光。是生命,便有风光。这良莠掺杂的风光构成了自然景观,组成了人间乡村。

大地的记忆

走出村落,到处可以看到大地的记忆。那就是原野上隆起的一个又一个的土冢。

人活着时候,住在村子里。人死去了,住在坟茔里,也就是土冢里。土冢是大地对人生的最后铭记。

记不得在什么书上看到过这么一段对话。孩子问爸爸:“庄稼是怎么长出来的?”

“庄稼是怎么长出来的?”

爸爸答:将种子埋在土中长出来的。”

孩子问:那我们将爷爷种进了土里,什么时候能长出来?”爸爸哑口无言。

爸爸哑口无言。

爸爸无法回答的问题却一直缭绕在我的心中。站在坟茔能数出的土冢过不了五代。五代以上的祖先呢?显然,随着土冢的消失早已融入了土地。在他们融入的土地上长出了五谷杂粮,那粮食中便隐含了他们的生机。他们的生机会进入新的生命,滋养新的生命。那新的生命不知不觉展示着他们的生命,而我们却无法再看到他们的生命。

因而,我以为生生不息一词绝不只是讲繁衍,还蕴含着繁衍中回味无穷的道理。

残存的往事

人常说,岁月留痕,岁月的痕迹在哪里?

荒野的一个土冢被打开了,抑或是一件铜器,抑或是一件铁器,抑或是一件陶器,抑或仅是一块破碎的陶片,却吸引了人们的目光。那目光穿透物件看到了远去的时光,于是,岁月的痕迹将消失的往事带到了眼前。这便是考古。

考古可以让人们钩沉残存的往事。

或许是受考古启示的缘故,有一天我走进了尘封的故居,打开了几乎生锈的门锁,那些破旧的器具蓬头垢面地呈现在我的面前。我完全可以将之称为破烂,对之不屑一顾。然而,当目光停留在一架织机、一辆纺车上时,我的心灵立即震颤了,往事浮现出来,热泪迷蒙了我的双眼。一霎间,我改变了对这些旧物的看法,视之为家珍。尽管这种珍爱只能是敝帚自珍,可是我也无法摆脱这种恋旧的情结。于是,我在尘封的故居静下心来,一件一件打量着那些器物。久远的往事在旧物中一件一件浮现出来,我蓦然领悟,无言的东西会发出惊诧神魂的讲述!

生灵的命运

很少有人将命运一词和它们联系起来。它们是农人驱使的牲口家禽。

它们是农人驱使的牲口家禽。

放大些说,它们的同类——野生动物,有不少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进入保护范畴。而且,有些保护还要先于人权的呼声。那是因为,这些同类已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稀少便是贵重的理由,贵重便是珍爱的理由。

它们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那是因为它们太普通了,早就普通成了人的仆从。

其实,从走近人的那一天起,它们便与人的喜怒哀乐扭结成一体了。如果说,喜怒哀乐是人的命运写照,那它们怎能没有命运?人的喜怒哀乐决定着它们的命运,他们的生死存亡决定着人们的喜怒哀乐。

因而,我要把命运一词奉送给它们。

在乡村,我拜访过它们的命运,无论是牛,是狗,是骡子,还是从未谋面的鳝鱼,都留下了诸多可歌可泣的往事……

先祖的轨迹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时光为乡村设定的轨迹。耕田而食,凿井而饮,这是先祖为后人设定的轨迹。

耕田而食,凿井而饮,这是先祖为后人设定的轨迹。

先祖为后辈子孙设定的轨迹远不止这些。爆竹炸响辞旧迎新,燃香洒酒坟茔祭祖,香艾米粽以礼端午,同赏明月欢度中秋……这些乡村的节日都是先祖的轨迹。

先祖活着的时候,这轨迹是生活的习惯。习惯了的生活决定着先祖的思维。先祖的思维固定了岁月的模式。当后人,以及后人的后人仍然践行在这模式中时,这模式便成了节日。节日中的行为便称作风习,也就是风情习俗。

现代生活讲究个节奏,哪里节奏快了,哪里就可能脱离轨道走出新的路径。乡村里显然不具备快节奏的优势,它总是悠然而缓慢的,因而,也就约定俗成着先祖的轨迹。

因而,在乡村我们还可以领受最完整的节俗,大年、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还有生动在其中的社火、锣鼓和一切展示生命的形色。

永远的剧场

乡村是一个永远的剧场。

剧场里有演员,有观众。观众和演员是分明的,不同的。演员在台上表演,观众在台下观看。

乡村这剧场却有些不同。观众和演员是融为一体的,没有什么不同的分工,自然也就没有台上台下。每日每时,每个人都在完成自己,完成的真实而诚挚,丝毫也没有表演成分。岂不知这正是最本真的演出。

人生有起始,也有终点,到了终点就如同曲终人散。然而,人散了,自己演绎过的往事并没有完结,仍然传留在众人的口舌之中。或正或反,或忠或奸,或恶或善……众人口中有杆秤,谁也无法从中走脱。

人创造了村落,并赋予村落不断更替的剧情。村落里包罗了生命,包罗了剧情,也包罗了深邃的哲思……

本真的收藏

无意插柳柳成荫。进入乡村的语言世界,我想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先前,我和好多人一样,对乡村的语言缺乏理解。我从乡村走来,带着乡村的音韵进入了城市。城市人说我土,笑我说的是土话。我曾为自己的土话汗颜,甚而羞于在人前启齿。

然而,当我进入乡村的土话世界,才发现土话里包含着一个过往的天地。那里面有历史、有文化、有风情……有一切旧事的痕迹。原来,土话就是本真的收藏。

一切收藏都是有意的,有价的,没有慧眼的鉴识不行,没有财力的支撑不行,没有相应的场所不行,惟只有这种收藏是无意的,无形的,也是无价的。说无价,是因为不需要花钱购买,不过也可以将之视为另一种解释,这是无价的宝藏。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土话是乡村人交流的工具。

交流的工具多种多样,不只用语言。交流最快的地方,人们开车、坐飞机。交流最慢的地方,点灯基本靠油,行路基本靠走。这靠油靠走的地方是乡村,一言以蔽之:落后。

与落后相对应的是先进,先进却是在飞快地更新中生成的。更新是一种忘却的遗弃。乡村的人没有更新的能力和条件,也就少有忘却和遗弃,于是他们用祖先一般的步履行走到今天,也就把口舌中的历史典故带进了现代。

珍爱土话吧,那是一本收藏往事的百科全书。

2007年1月13-14日

中言心语:

写作需要情绪,也需要机缘。机缘来了,可以调动情绪的储蓄,上面的这些文字就是这样的产物。2007年,山西古籍出版社为我出版散文集《乡村记忆》,将文章归拢起来有些庞杂,于是就划堆分类。分好了,每类前面未免光秃,连忙拔笔涂鸦,就生成了这些悟语。朋友读了,还说有些启示,因之便集束成文。

2009年11月10日

日出日落

黎明

黎明来得不算唐突。经过了一夜的充分准备,涤净了天地间的尘嚣,还原了自然,回归了纯朴,黎明的降临,标志着一个清新天日的开始。

然而,于人来说,尤其是于那些疲累不堪的人来说,黎明还是有些唐突,有些匆忙。匆忙间,睁开眼,天亮了,一个新的匆忙正等待和迎候着他。

他于是不乏困顿,不乏迷惘,这困顿和迷惘传导给他极不情愿的神色。倘若不是成年人,是孩童,是稚子,在父母把书包挎在他肩膀上的那一瞬间,他仍然按捺不住心头的怨情,揉搓着难以圆睁的双眼,哭出声来!

这哭声并不陌生,细细回味,似曾相识,尽力地回想,便从记忆中打捞出人们来到这个尘世的第一次发声。那声响不是笑,不是歌,而是哭,正像那揉搓着双眼的孩童一样率真地哭!!大声地哭!!似乎天地间欠下他多少冤情,多少债务,不然为何会这般悲愤,动情?

黎明,颇似人们离开母体,睁开双眼,来到世上的那一瞬间。

那一瞬间,多少人圆睁双眸,露出笑容,对着这个小生命欣喜不已。然而,小生命却大哭难止,并没有去恭维和奉迎满屋的喜色。这正是人生的纯真和诚挚!虽然,小生命在成人眼里,还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东西。可哪里知道,那哭声正是新生命思索的结晶!一刹那间闪烁的亮光,使他觉得既定的生活破碎了,既定的环境消逝了,再也没有先前的安逸与柔和,一个未知的环境正等待着他,或许是温暖,或许是寒冷,或许是富足,或许是贫穷,一种无法搞清,无法判断,也无法估量的前景笼罩着他,感触着他的肢体,也抚弄着他的头脑。莫非这就是导致哭声的因由?

黎明,就是这样,把一个人生的端点展示给广众。不论你情不情愿,不论你乐不乐意,它义无反顾地来临,又毫不迟疑地消逝。来得那么准确生动,去得那么潇洒自由。也许,你并不经心,并不留意,并不懂得去珍惜那一缕光亮,而它——黎明,已经完成了自身的历史使命,倏然就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同类推荐
  • 论道三国

    论道三国

    《论道三国》共有《谁是三国英雄》、《涿州结义考》、《刘关孰为兄》、《何进为何召董卓》等85篇,有的文章是着重从人物的特点反思其得失,有的是从小说故事的合理性出发,分析纰漏和考虑不完善的地方,还有的是着重研究探讨三国时期本地的一些历史状况以及三国由盛转衰的原因,并提出以史为鉴的反思意见,每一篇都是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而且是历史和文学并重。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1984年1月24日晚,一个并没有飘雪的冬天的晚上,我以一声长啼来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六年半后,坐着爸爸的永久牌自行车开始了伟大祖国赋予我的神圣使命——上学。小学六年不学有术成绩卓著,奖状整了半墙壁。一不留神成了父母的骄傲和邻家孩子的楷模。上了中学自封天才目空万物,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一踏糊涂一去不返。在父母的长吁短叹中沦为邻家孩子的反面教材。走在路上总觉背脊发凉,人家指着我摇曳的背影:“当年名动村野的县级三好学生,某某镇中心小学有史以来第一个县级三好学生,据说他的名字已被载入该校校史。现在,唉……!”
  • 散文诗·帕拉莎(智量文集)

    散文诗·帕拉莎(智量文集)

    您正在掀开的《散文诗帕拉莎》是一本绚丽多彩的书。在这本《散文诗帕拉莎》中,屠格涅夫有时用他一支饱含诗情画意的笔恬静地、满怀深情地为我们描绘着他的祖国俄罗斯那片美丽丰饶的天地。那蓝天、白云、峡谷、亚麻田、滚滚的麦浪、高翔的云雀……和善良的普通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与劳动。
  •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共4辑文字,篇篇皆有很强的可读性。这些文字以意象纷繁的深度联想打破了游记散文的惯有格局,虽然作者并未避开那些身边的小情、小景、小事物,但不把眼光囿于狭小的个人天地,文字本身体现为一种精神延伸。作者随时感受着现实与自然的剑拔弩张,深情款款地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作者用心接近事物背后那些神奇而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读者借助那些清丽的记录,完全可以感悟文字背后的精神重量。所有的一切共同指向一种我们久违的安如磐石的生活:平易、平等、本分、自重。
  • 溯溪(康城诗选1998~2008)

    溯溪(康城诗选1998~2008)

    当代诗歌的进程中,70后诗人的山场,随之而来的迅姑崛起,确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枓,不仅诗歌读者感到意外,而且诗歌界内部也感到意外。对冇些诗人来讲.由于70后诗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变得无从把握。原来设想的从始于1970年代的地下诗,延伸到朦胧诗,再转换到第三代诗歌,并进而扩展到后朦胧诗的这一当代诗歌的谱系,本来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中遭遇了离析,但在诗歌史的评述上似乎还有折中的办法。而70后诗人的星火燎原,则彻底捻灭了人们对修复原先的当代诗歌谱系的动机和可能。
热门推荐
  • 仙归何处

    仙归何处

    这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小孤女重回仙界老家的故事。九天之上趣事多,练法术、做美食、制灵药,忙里偷闲再应付一群极品同学。出外游历,修炼升级,法宝灵兽空间一样也不能少!逆转阴阳的资质,占卜命运的异能,能帮她揭开真相,改变命运,获得认可吗?
  • 这个皇后娘娘不简单

    这个皇后娘娘不简单

    新皇上位第一件事,就是立后。但这个皇后不是大家以为的丞相之嫡女,也不是什么名门望族,据说是新皇出游时遇到的,也有人说,是从小就照顾新皇的丫鬟,一时间流言四起,没有人知道那个皇后到底是什么来头。众人只知道,那个掀了太后寿宴的桌子,还反而跑去告状,打了丞相之女,还哭着说手疼,把后宫闹的鸡犬不宁的皇后,一定不简单!(男女主身心干净)
  • 世子功名路

    世子功名路

    不穿越式的搅动历史,也不戏谑式的重写历史难的是去创造一段历史,构建一个崭新的王朝并以此为背景书写一部作品!
  • 你的小可爱上线啦

    你的小可爱上线啦

    当很多年以后知夏被问道:走上演艺圈这条道路,最感谢的人是谁?知夏微微一笑:她妈。记者一愣,随后反应过来纷纷夸奖,真是孝女。知夏笑而不语。一个被嫌弃的私生女发愤图强的故事。当知夏努力地在娱乐圈发光发热时,她那个不知名的父亲居然要她继承家产!知夏哭着拒绝,钱不钱的无所谓,她还是想自奋自强拿小金人啊。 某男一:是我钱不够多吗?谁的老婆谁养,嫁过来就是我养。来来来,鱼塘要包多少就多少,岳父什么的往边靠。 知夏:谁说嫁了?嗯?
  • 狐妃不好追

    狐妃不好追

    有神自天来,落在了祈月山。带来了瘟疫,滋生了变异的物种。于是,五国城民恐慌,恐慌,还是恐慌!法宝在手,天下我横着走!所以哪里有妖物,就必定有我——白孤烟!一支人骨玉笛,所向披靡,他就是五国闻风丧胆的祈月山大魔头。一首控魂曲,操控着上万人的灵魂。一句无心之语,她白孤烟亲手把白家送进了坟墓!是帝王的残暴?还是长生不老之术根本就只能是个传说?面对前世发小的报仇,今世的五国共敌的孤独冷月的良苦用心,感动之余,三世情缘在爱恨情仇之间,她将如何去决择?(女主性格欢脱,文风以喜剧相融,如遇雷点,请自备避雷针!)——片断抢先看:(一)“公子,五万两已经是本小姐折算出来的最低友情价了!”白孤烟站着,垂着清幽的眸子,居高临下地看着宇文成双,“你看,你撞了我,我掉进了湖里!湖里水又那么凉,我一个姑娘家家的,身子原本就不是很好!说不定以后就因为这一次被冰水一泡,从此落下什么风湿腰腿疼痛啥的,那可是很严重的。最最重要的,你个挨千刀的,居然三番两次在我爬上岸的时候,还把我再次推进了湖里,只当好玩!”......“我的小心肝又大受了刺激,说不定回家生了梦魇呢?说不定因此受了寒,以至于日后嫁了人,不能孕育了呢?说不定终生治不好呢?以至于相公不爱,公婆不喜而被夫家休了呢?还有我与喜儿一起扶你到医馆的劳工费,洗衣费!还有,你也不想想,你有多重?一般人根本就扶不动你,好吗?!当然,我扶你,虽然很辛苦,不算工钱倒是没有关系,但喜儿是我爹安排伺候我一个人的,她没有义务照顾你,所以,这个费用,你是必须要给的!”白孤烟扳着一根一根葱白玉嫩的手指,细细地数来。宇文成双的手紧紧地捏着笔,手背青筋凸出,墨汁滴下几滴在白色的宣纸之下。感情,就因为她的丫鬟扶了自己一把,她家请丫鬟的终身银钱就要自己全数付?还有,她是不是扯得太远了一点!就差没到老死时,让自己付安葬费了!(二)佳人在怀,怀里独特的芳香暗动,孤独冷月目光中柔情一闪,手臂用力,俯身向着那片香唇凑了上去。白孤烟机灵地双手一推,及时地打断了某人,杏眼怒目:“干什么,不许动手动脚,知道吗?”“嗯!”孤独冷月点头一允,表示赞同,遂即一个蜻蜓点水的快速在白孤烟嘴角一吻,满足而妖娆,“娘子,你看相公多尊重你,你说不动手脚,我就不动!”尼玛,怎么就和这人说不清楚呢?咬牙恶狠狠一吼:“你这也叫不动手脚?!”“娘子,这叫君子动口不动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国之一骑红尘笑

    三国之一骑红尘笑

    红尘滚滚,看英雄竞折腰,天下之大,唯我任逍遥。
  • 我是警察

    我是警察

    两个男人携手破获的一起离奇迷案,两个男人命悬一线的生死诀别,一桩桩离奇而又悬疑的案件,一次次与犯罪分子明争暗斗,一个片警以血肉之躯铸就出良好的社会治安。翻开本书,看一个警察如何用一次次感动,融化一块块走了歪路的“顽石”。
  • 一世情真:若爱,擦肩过

    一世情真:若爱,擦肩过

    若爱擦肩而过,那么剩下的会是什么?是悔恨,懊恼,不甘,遗憾,还是痛苦,估计以上兼而有之吧。放弃爱的代价是什么?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那么就祈祷吧……如果上苍愿意再给你一次机会话,你会怎么做?
  • 鬼神煞

    鬼神煞

    亘古传说,红色月亮为至阴至寒之相,兆示人间正气弱,邪气旺,怨气盛,戾气强;风云剧变,山河悲鸣;天下动荡,火光四起;故称:血月!“血月见、妖孽现”曾有记载,血月现,国之将衰,气尽,如堕狱!伴随的是祸乱,荒,战,冤,邪等。不过这个真实性无从考证,只是书中有记载,在月圆之夜出现红色,属大凶之兆!当天不要,地不收,就连无间炼狱也容不下你的时候,一念是魔,一念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