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56700000040

第40章 做事要长于用人(3)

赏罚的标准在于法度,运用的适当与否在于领导个人。赏罚运用得当,就是成功的动力;运用不当,就是失败的媒介。因此,对它们不得不谨慎地行使。从前陆宣公的两句话,可以说是使用赏罚的一大原则。他说:“行使罚,先从亲近贵族开始,然后到全国百姓,这样就没有人敢违犯了;行使赏,先从全国百姓开始,然后是亲近贵族,这样功绩就不会遗漏了。”

这个意思是从姜太公回答武王的问话里演变出来的。武王问姜太公说:“主将凭什么来树立威信,用什么来体现严明,怎样来实现令行、令止呢?”姜太公说:“主将用诛杀地位高的人来树立威信,以奖赏地位低下的人来体现严明,以奖惩来实现令行、令止。因此,杀一人能使三军震惊的就杀他;赏一人能使万人欢喜的就赏他。诛杀贵在从职位高的人身上下手,奖赏贵在从地位卑微的人身上做起。诛杀有权有势的人物,说明刑罚能行于最上层;能奖赏到牛僮、马夫等饲养人员,说明赏赐能达到最下层。这就是主将威信能够树立的原因。”

(2)赏罚在于公正严明

赏罚在于公正严明,所以《韩非子·有度篇》中说:“法度不偏袒地位高贵的人,墨绳不迁就弯曲的东西。法度施加的制裁,聪明的人不能用言辞狡辩,勇猛的人也不能用武力抗争。惩罚罪过,不因他是大臣而回避;奖赏善良,也不因他是普通人而遗忘。”所以能公就无私,无私就无过,无过就无怨,无怨就无恨。如果有难以明断的事情和疑点,稍有疏忽就会失去公正严明的原则。处在这样的境地时,只有依照经书中记载的“有疑点的罪过要轻处,有疑点的奖赏要慎重”这一说法作为行使赏罚的标准。另外,还要注意奖赏不能因怨仇而废弃,惩罚不能因亲人而不行。

黄石公说:“小的怨恨不宽赦,大的怨恨就会产生。”又说:“念旧怨而废新功的人必无好结果。”所以成就大事的人,必须首先有宽容的度量,然后才能赏罚严明。每一位正直的领导,对待他的下属,只要有功劳就是仇人也奖赏;只要有才能,就是旧怨也任用。

刘邦成为汉朝开国皇帝后,大封功臣,对那些功劳不大的将领,未得行赏。一日宫中传言有许多将领要谋反。刘邦大吃一惊,连忙找张良商量。张良说:“陛下起于布衣,靠这些人取得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故人中所亲爱者,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者。今军吏计功,天下不足以遍封,这些人畏陛下不能尽封,又担心见疑生平过失而被诛,故而相聚谋反。”刘邦要求张良想个办法解决此事,张良得知刘邦生平最恨雍齿后,立即劝封其人。刘邦信其言,封雍齿为什方侯,果然使许多将领放弃了谋反的念头。

赏罚的应用是,在某种时机,不能一味拘泥于原则原理,而应该判断出这人这事怎样处理才合适。不能仅仅在公平的字义上做文章,还要了解到赏罚只有放在事业功绩上才能发生作用。刘邦是最了解、也善于运用这个原则的人。苏询评论刘邦行使赏罚这个问题时说:“从前的人,例如汉高祖刘邦,经萧何介绍后就封韩信为大将……遇见鲸布后就封他为淮南王……遇见彭越后就封他为相国……当时,这些人都没有为汉朝立下功劳。刘邦看出他们的志向大,不安定天下是不会放弃追求的,所以就对他们进行赏赐。”苏询又说:“刘邦对待樊哙、滕公、灌婴等人就不是这样的。他的原则是,只要谁攻下一座城池,打胜一场战争,就对他进行加封,否则就别想晋升。因为刘邦知道这些人才小、志小,只有对他们施以小小的恩惠,他们才会尽力而为之。

《韩非子·主道篇》中说:“群臣向君主陈述主张,君王根据陈述而交给适当任务,根据交给的任务责求应有的功效。取得的功效与交给的任务相符,完成的任务与陈述的主张相合,就给予奖赏;功效与任务不合,任务与主张相违,就加以惩罚。贤明的君主的原则,不容许臣子陈述的主张与实事不符。所以贤明的君主施行奖赏的时候,温润得就像及时雨一样,百姓都蒙受他的恩泽;君主施行惩罚的时候,威猛得就像雷霆一样,即使是神仙圣人也不能逃脱。所以,贤明的君主不随便给予奖赏,也不任意免除刑罚。随便赏赐,功臣便会懈怠,免除刑罚,奸臣就会胡作非为。因此,如果确实有功劳,即便是疏远卑贱之人也一定要给予赏赐;如果确实有过错,即使是亲近喜爱之人也一定要严惩!这样一来,疏远卑贱之人就不致懈怠,而亲近喜爱之人不敢骄横了。

因此,赏罚必须有规定的原则,没有规定的原则,就难以希望他们能公正无私而且正确。不能做到公正无私而且正确,就会生出怨恨的心理。

(3)先罚再立威

赏罚是管理的手段,是用人的法宝。就像飞鸟的翅膀,走兽的爪牙,缺少了它们,鸟儿就无法飞翔,野兽就无法捕食。对赏罚的运用是轻是重,是宽是严,是领导者应该掌握的分寸。

齐王问文子:“君王应该怎样治理国家?”文子回答说:“将赏罚原则当成国家的利器,国君暗中掌握它,不轻易拿出来显示给人看。”实际上,历代的明君贤相都十分重视赏罚这个原则,在具体运用时,希望能使之发挥最大的效能。

舜接受尧的禅位后,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将共工流放到幽州,将兜流放到崇山,将三苗流放到三危,将鲸杀死在羽山脚下。处罚了这4个人之后,天下人民无不心说诚服。商汤王诛杀尹谐,周文王诛杀潘正,因而国家得到治理。周公秉公诛杀管叔、蔡叔,因而周朝的统治得到巩固。孔子拆毁三都,诛杀少正卯,因而鲁国得到最好的治理。又如姜太公斩华士,管仲斩付里乙,郑国子产斩邓析、史付,刘邦斩丁公,诸葛亮斩马谡,都是先罚再立威。

韩非子说:“如果没有马鞭子的威胁,没有马嚼子的约束,即使造父这样的驾车能手也不能制服骏马;没有圆规和角尺,没有绳墨,即使王尔这样的能工巧匠也不能自成方圆;没有威严的权势,赏罚的制度,即使尧舜这样的贤君也不能治理好国家。”又说:“严刑,是百姓所畏惧的;重罚,是百姓所厌恶的。所以圣人设置了严刑以禁止邪恶,设置了重罚以防止奸诈,因此国家太平而没有暴乱之事。”所以商鞅行使严厉的刑罚后,秦国从而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局面。

(4)勤考核,严责任

用人始终不能违背“宽猛兼施,恩威并用,综核名实,信赏必罚”这个原则。对于事业与功绩,着重在严责任,勤考核。严责任就能防范奸伪,勤考核就能求取实功,当赏当罚,也就是陆宣公所说的考核实对的原则。

李斯说:“只要督察责求认真,属臣就没有邪恶之心;属臣没有邪恶之心,天下自然安定;天下安定,君主就显得尊严;君主显得尊严,督察责求必然确实;督察责求确实,君主的要求就能满足,那么国家一定富强;一等国家富强,君主就会拥有无比的快乐了。所以只要建立用严刑峻法来督察责求,那就没有不事事如愿的了。这样一来,君臣百姓想拯救自己的过失都来不及,谁还会有心思图谋叛乱呢?这样就具备了帝王的统治术,可以说是能明了君主驾驭臣属的手段了。”

人们常说慈母养败子,严门无格虏(强悍的奴仆),弱君有叛臣,严师无歹徒。人的劣根性是欺弱畏强,侮柔怕刚,好逸恶劳,损公肥私,趋利避害。李斯又说:“连轻微的罪过尚且受到严厉的督察,何况有了重罪呢?所以这样一来,百姓就不敢贸然再触犯法令了。因此韩非子说:‘几尺长的布帛,平常人见了却都想要偷盗,可是百镒黄金,连盗跖那样的巨盗也不敢攫取。’这并不是一般人好利心重,几尺长的布帛价值高,而盗跖的欲望淡薄,品行高尚,根本没把百镒黄金看在眼里。事实上是因为只要攫取人家的财物,就会受到刑罚,所以盗路跖当然不敢夺取百镒黄金。可是一旦刑罚不去认真执行,常人即使是看到几尺布帛,也是想偷盗的了。因此高不过是5丈的城墙,只因为峻峭难登,楼季就不能轻易攀越;可是虽然是百仞高的泰山,只因为坑谷平坦易走,即使跛脚的牧羊人也可到山顶上放牧。楼季对5丈高的城墙都感到为难了,难道跛脚的牧羊人对百仞高峰会感到容易吗?这只是峻峭难登和平坦易走的分别啊!明主圣帝所以能够长久处在尊贵的地位,把握重大的权势,而且独自擅有天下的利益并没有别的特殊办法,只是由于能独断专行,切实利用严刑峻法来督察责求别人,处罚务求深重,所以天下人不敢犯法了呀!”

百姓爱戴严肃而有作为的领导,胜过爱戴懦弱无能的领导千百倍,从古到今,领导统治官员、百姓没有比严肃更合适的原则了。所以对下属宁可过严而不可过宽,宁可过威而不可过恩,宁可重事而不重名,宁可深罚而不厚赏,宁可督责过严、考核过勤而不让法纪有半点废弛。当然这里所说的严肃,是指制度内的严肃,而不是制度外的严肃;只是用严肃来对待官员,防止他们作奸犯科,残害百姓,而不是用严肃来对待百姓。

(5)明法度,严刑罚

韩非子认为治理官员主要在于明术数,审参验,正法度,核功罪,尊名实,施刑罚。他说:“凡是奸臣都想顺从君主的心意,从而取得亲近和宠爱。因此君主所喜欢的,奸臣也跟着赞美;君主所憎恶的,奸臣也跟着诋毁。人们的一般情况是,是非好恶相同,就互相认可;是非好恶不同,则互相反对。如今奸臣所赞赏的,正是君主所认可的;奸臣所诋毁的,也正是君主所反对的,这就叫做君臣有共同的是非取舍标准。是非取舍标准一致却互相对立产生冲突的,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就是奸臣之所以能取得信任和宠幸的途径。奸臣能够凭借君主信任和宠幸而形成的权势来称赞或诽谤、提拔或罢免群臣,是因为君主没有驾驭他们的手段,没有审察他们的办法,必然根据过去彼此认识一致、观点相同而轻信他现在的话,这就是那些得宠的奸臣之所以能够欺骗君主谋取私利的原因。所以君主只要在上面受到欺骗,臣子就必然在下面握有重权,这种臣子就叫做控制了君主的臣子。”

韩非子又说:“懂得治国法术的人作臣子,能够提出正确的主张,对上彰明君主的法令,对下牵制奸臣,以此来尊崇君主,安定国家。所以如果能把治国的法术提前献给君主,那么赏罚就可以施行在后了。君主真正懂得了圣人的法术,而不迁就世俗的言论,按照名实是否相符来判定是非,根据对事实的检验结果审查其主张是否正确。这样,君主身边的宠臣就知道虚伪狡诈是不可能得到安乐了,他们一定会说:‘我如果还不抛弃奸邪谋私的行为,还不尽心尽力侍奉君主,仍然以互相勾结和妄加毁谤吹捧来求取安乐了,就像背着千钧重担陷入无底深渊还想求得生存一样,一定是不可能了。’各级官吏也知道行奸谋私不可能得到安乐,就一定会说:‘我如果不能清正廉洁正直无私奉公守法,却怀着贪婪卑污的念头谋取私利,就像登上了高高的山顶后又坠落到峻峭的山涧而想求得活命,一定没有希望。’安乐与危险的道理如此清楚,君主的近臣还怎么能以假话空话迷惑君主呢?各级官吏又怎敢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呢?所以,巨子能够表现他的忠诚而不蒙蔽君主,各级官吏能够。信守自己的职责而毫无怨言。这就是管仲用以治理齐国、商君用以使秦国强盛的措施。”

韩非子还说明了以明严刑作为治理的理想境界,他说:“圣人能够判别是非曲直的真相,明察是治是乱的实情。所以他治理国家,能够严明法令,设置严刑,以解除民众可能遭受的祸乱,消除天下的灾难,使强者不欺侮弱者,大国不欺侮小国,老人得享天年,幼孤得到抚养,边境不受侵犯,君臣亲密相处,父子互相护养,没有死于战场或沦为俘虏的忧患。”

韩非子主张严刑罚,让官员与百姓都能有所勉励,有所禁止,而大众也能相互勉励而善于邀功请赏,防止罪行而免于刑罚。他极力主张要以威严的姿态面对天下,本着明察考核的制度,以严厉的法度制止人们做恶,以严厉的刑罚矫正奸邪。

(6)赏罚分明,功过不抵

赏罚分明,就是有功劳的一定奖赏,有过失的一定惩罚。赏罚分明,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或抑制,它通过奖赏,肯定了人才的劳动价值乃至人生价值;通过惩罚,否定了一些错误行为和消极因素。有功劳而不奖赏,谁肯卖力奉献?有过失而不惩罚,谁会谨慎处事?只有切实做到赏罚分明,团体的纪律才能获得有效维护,团体中的每个成员才会尽心尽力。相反,做好事得不到奖赏,做坏事受不到惩罚,每个人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胡作非为,那么整个纪律会遭到破坏,管理会陷入混乱。

赏罚分明,是人的利益所在,如果赏罚不明,就会产生相应的危害。商鞅说:“领导赏罚不明,就好比任重道远而无牛马,济大川而无舡楫。”他指出赏罚不明就等于失去了事业成功的基础和希望。唐代元结《辩惑》强调了赏罚并用的重要性:“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则乱。”指出了赏罚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赏罚分明,不但指对不同的人该赏则赏,该罚则罚,还指对同一个人的不同事件该赏则赏,该罚则罚,决不能功过相抵。理由是:第一,任何人都有其功,也有其过,如果功过相抵,就容易导致功过混淆,毫无界限。公元1126年,金兵攻陷宋朝京师洛阳,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被金人掳走,北宋灭亡。在金兵的逼迫下,朝廷众官打算立张邦昌为国君,但遭到秦桧等人的坚决反对。秦桧因此也被金人俘虏。秦桧的这个举动称得上是大功,一时受到全国上下的赞誉。可是,秦桧到金国后,一反前态,除了替宋徽宗操刀写乞和书,投靠金人外,还卖国求荣,陷害抗金英雄岳飞,留下万世骂名。此刻,是否能因秦桧有前功而抵其后罪呢?历史做出了公正判决:秦桧罪不可赦。第二,功过相抵,容易造成特权。有的人因为做出了成绩,或立有功勋而得到一官半职,如果功过可以相抵,那么各级官吏必享首惠,又加上大权在握,“官官相护”,官僚们必然更加肆无忌惮,法律、制度、规章在他们面前也必然荡然无存。所以,要做到功过不相抵,必须:

功过分明,各施赏罚。若有大功于前,按律行赏;又有大过于后,按律施惩。一个大功臣杀害无辜的人和一个地痞无赖杀害无辜的人.应该用同一条法律制裁,不去考虑昔日的功劳,杀人偿命,自古而然。反之,若有大过在前,理应施以惩罚,又有大功于后,也应按律行赏。

法不可玩弄,刑不可赦免;罪不可放纵,贪不可滋长。“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纪律面前一视同仁”,以这样的原则来用人,领导不因个人情感而行赏罚,赏善罚恶,赏罚分明,自然事半功倍。

广泛接纳有用人才

人才的得失去留,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小到一个单位、企业,大到一个国家、民族。所以每个有作为的领导者都注意广泛地招纳人才、延揽人才、扩大人才队伍,尽量做到帐下人才荟萃。

同类推荐
  • 为公司工作为自己打拼

    为公司工作为自己打拼

    本书围绕如何把公司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这一主题,从十个方面展开论述,包括忠诚、敬业、主动、负责、高效、高质等,每一个方面都是公司里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也都是在为公司工作的同时提升自我价值的基本途径。
  • 30几岁男人的活法

    30几岁男人的活法

    30几岁的时候,你必须哪些问题?30几岁的时候,你该为自己的人生做好怎样的准备?30几岁的时候,你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方向?30几岁的时候,你应该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人生做出怎样的规划?30几岁的时候,你渴望过上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 幸福女人

    幸福女人

    当今,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女性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本书从恋爱、婚姻家庭、处世、美容和养生五个方面,针对女性在生活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困扰,立足社会和人性的角度,,进行理性的分析和介绍,以期对于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把握自己、适应社会、排忧解难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 禅机——生活中的禅道小哲理

    禅机——生活中的禅道小哲理

    本书阐述了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阻碍我们成功的诸多因素,并提供了一系列战胜自我、摆脱困境、成就大业的方法。
  • 信念力

    信念力

    本书从人生的物质贫困、精神懦弱、身体孱弱、思维羞怯等各个方面入手,逐一分析,说明“信念力”在人们不得不面对的诸多困难前,可以起到奇迹般的作用,这个作用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本书就是通过大量的案例、耐心细致的论证,让读者明白,正确坚定的信念力,可以逆转人生,使人生奇迹般的摆脱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实现内宁安心,力量强大,物质充足,身心健康。
热门推荐
  • 穿越门之三千世界

    穿越门之三千世界

    黎流月得到一个闪闪发亮的金手指,可以穿越任何界面。怎么形容心情呢?(*?︶?*)一个字,爽~!意外去某个修仙的地方?然后遇到了药罐子大少爷,斗长老,被求拜师?还修仙?去某个王朝,遇上了十个小猴子们(小屁孩~),麻烦事儿升级!去高科技星球……嗯哼?怎么当上超级世家的大小姐了?哦?还有个有丧尸的世界?全是水形成的星球?还有个远古部落?对了,部长的儿子好可爱!去…等等,,,黑洞告诉我,我要在每个世界去寻找穿越女?带回原来的世界???要不然……去你个要不然!我能啊,但重点是有三千世界!挂机都要好多时间惹!不爽了!————————————森sion的功底不是特好,文文也有不好的地方!所以,请多多指教啊!
  • 龙啸古今

    龙啸古今

    一战成名的我,点燃乱世悲情的火,和兄弟一起作浪兴波,欲望壮大金钱和名利,洗不掉我脸上的伤疤——龙啸古今。主要讲述一个本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听话懂事的乖孩子,但被社会氛围所逼,从而逆袭一步步成长,一步一个脚印,游刃于黑白之间的传奇经历,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绝对巧合。
  • 大道至简,随遇而安

    大道至简,随遇而安

    萧雨笙悲壮牺牲后发现自己从一个貌美如花的女人变成了一个倾城绝世的男人……无边疆域的冥界,林柒没想到自己堂堂南苍仙君竟然会折损于此,玉门城主鬼帝无虚,布阵召唤傀儡灵体,想借南苍仙君的身份安插眼线在天界,没想到中间出了差错竟将萧雨笙的灵体召唤出来,附身于林柒身上,更没想到的是,这召唤出来的灵体竟然是个自我意识,却又毫无生存欲望的逍遥人……萧雨笙自得到这副身体后,不想留在冥界,无虚又不肯放人,萧雨笙只得每日在玉门城捣乱,天天在街上被追着打,将无虚脸面丢尽,无虚修行时气得鬼气紊乱,索性闭关。萧雨笙趁无虚闭关,逃出冥界,竟发现自己身上有颗天道元珠,而这颗珠子引得各界眼馋,萧雨笙不得回天界……于是开始了自己的流浪人生……
  • 圣女她萌又软

    圣女她萌又软

    传闻,巫启族圣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个被大祭司捧在手心里的人物,只是,这个圣女整日无所事事,不务正业,仗着大祭司的宠爱肆无忌惮,忙着卖萌乖巧的苏烟:……不是,我没有,别诬陷我。叶泫初次见到苏烟时,是在一次祭祀大典上,小丫头被众人簇拥着,显得软软小小的一只,她乖巧地被年老的大祭司拉着一步步走向祭台,被大祭司一力推上了圣女之位!那时,她的眼睛澄澈分明,还带着些许懵懂,面对族人的质疑,她会严肃地护在大祭司的身前,简单粗暴地和他们争论,整个人可爱得过分。她笑起来时,有一对梨涡,很萌,很甜,能甜到他的心里一般。所以,后来,当大祭司发现自家宠爱的外孙女被个不知从哪冒出的臭小子拐跑的时候,差点没打断他的狗腿……
  • 向阳向日葵

    向阳向日葵

    尹梦葵、一笑百媚小才女撞上林向阳忧郁上进小职员……我代表向日葵拯救你!
  • 腹黑小医妃:王爷夫君,轻一点

    腹黑小医妃:王爷夫君,轻一点

    【宠文】——前世,妹妹的欺骗,男友的背叛。让她沦为车下亡魂。魂穿到另一个世界,开始一段传奇佳话!——毫无灵力的她,被世人唾弃。却唯独让那个英勇、霸气、高冷、灵力高超的寒王,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 世终

    世终

    【起点同人区第一本A签幻想乡综漫同人。】弥生神战开篇,飞鸟业火焚城。三国纷乱,世终燃烽烟,隐命魂塔,白泽泣血下。密封云烟过,地灵声心惑,月都梦光弱,邯珠千金诺,星莲念旧墨,西行飞花落,鬼城错因果,红月魂寄托。黑雪落蝶,初音奏寒,黑岩破天,万法逆转,幻想风叹。时光终陷,守净土一方,临界望穿,战天地玄黄。且看幻乡,繁华似锦,终叹不悔入东方。终是妄,这鲜衣怒马名满天下。是与非,真假何妨,难碍繁华。我笑它,敌不过,这碗茶。
  • 在红楼梦里读历史

    在红楼梦里读历史

    鲁迅曾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 家族婚恋

    家族婚恋

    三代人的婚姻和爱情,跨越近百年的情感故事。从民国到现代,时代再变,真情不变……
  • 神话对决

    神话对决

    太古,天神盘古以自身神力及神躯化九州大地,遂有神农、女娲、伏羲、共工等获天神盘古之神力,成神邸,亦继盘古之志守护九州。当是时,九州之西亦诞生主神邸,知彼此,却无往来。漫长岁月,西方主神邸因自身之故神力分化,察觉神力寿数已不足万载,窥视九州神力龙脉,遂携部下众神战九州。战之惨烈,致天柱倾塌天火坠地,九州黎民十不存一。后羿、夸父、句芒等诸神拼死相抵,封印西方主神邸。战后,女娲取九天神石于伏羲补天,取九州神土以神力复生九州已殁黎民。诸神因战致神力近乎枯竭纷纷沉寂。余下神农复守护九州。时至当代,西方主神邸挣脱封印而出。遂以神力激发常世人之上古血脉,为兽、灵、妖等欲再战九州。神农察觉,不愿世间再次遭受祸劫,便以神力化界外界以战,欲独拘彼入界外界。西方主神邸不意正面争锋,定界外界规则,彼此身不可进,神力不可及。且遣兽、灵、妖等入内欲溃神农之界外界。神农无奈,再定规则,制其部众实力。欲派九州精锐歼之。西方主神邸因惧九州人族之兴旺,定超年十八者不可进,进者实力为一。神农亦不愿九州子民再因战而亡,定界外界可复生规则。至此,神话决战棋盘终成。神农之神力寿数已不足四百载。西方主神邸神力寿数已不足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