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58300000012

第12章 祛风之剂

十、祛风之剂十二首附三方

凡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的方剂叫祛风之剂。风病的范围很广,总的说来分为外风和内风两大类。外风是指当人体正气虚弱,肌表空疏时,风邪自外而入,侵入肌体时的证状。如果人体受风邪入侵发生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斜,语言蹇涩,筋脉拘急等证,一般称为“真中风”。外风侵入也有发生头痛恶风,皮肤瘙痒,或麻木不仁,或肢体酸困重痛等证。还有一种风毒,从皮肤破损处入侵,发生口噤不开,口眼斜,角弓反张,吞咽困难,甚至窒息而死,叫做破伤风,也属外风。外风的治疗宜疏散。

内风是平素生活起居和饮食失节度,久则内伤脏腑,引起突然昏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困难等证。因其类似中风,故叫“类中风”。还有因高热而热极生风,或肝风内动,或脾虚生风,阴虚生风等引起的四肢抽搐、挛急等也属内风。内风宜平熄。因内风和外风的治疗原则不同,故临症当审辨清楚。风为百邪之长,易和六淫的其它寒热湿燥相挟,故当分辨清楚,以便辨证施治。内风有脏腑和气血津液损伤的不同,治疗时也应分辨清楚,辨证施治。

1、小续命汤《千金要方》

小续命汤桂附芎,麻黄参芍杏防风;

黄芩防己兼甘草,六经风中此方通。

组成:桂枝9克附片15克川芎9克麻黄6克人参6克白芍12克杏仁9克防风9克黄芩9克甘草5克生姜9克

服法:附片先煎,余药后下,水煎服。

主治:风邪中经,筋脉拘急,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蹇涩,亦治风湿痹痛。

方解:当人体正气虚,肌腠疏松空虚,营卫虚弱时,不能抵御外风,外风挟寒极易侵入,导致中风。风性善动,寒主收引,风寒之邪入主经络,气血流行不畅,故筋脉拘急,半身不遂,口眼斜。邪中于络而舌本强直,故语言蹇涩。方中由麻黄汤和桂枝汤去大枣加味而成。麻黄汤合川芎防风等开泄肌表,驱风寒之邪外出。又用治中风手足挛拘,通经利水的防己,防己苦辛寒,与温热的麻、桂、附、姜相伍则失去寒性而专利风湿,治中风手足挛急。桂枝汤善调和营卫,营卫调则肌腠密,加防风更能抵御风邪的入侵。附子温经散寒。人参大补元气。黄芩苦寒佐制诸药温通幸散。诸药共用,扶正以驱风寒之邪,治正虚风寒入侵所致筋脉拘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诸症。肝风内动所致的中风,则禁用本方。

2、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条》

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

石膏归芍苓甘术,风邪散见可通尝。

组成:秦艽90克甘草60克川芎60克当归60克白芍60克细辛15克川羌活防风黄芩各30克石膏60克白芷30克白术30克生地30克熟地黄30克白茯苓30克川独活60克

用法:为粗末,每次30克,水煎频服之。如遇天阴加姜七八片。如心下痞,每两加枳实3克同煎。或作汤剂,水煎服。

主治:风邪初中经络,口眼斜,舌强不能语言,手足不能运动,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

方解:此为风邪初中经络之证。中风每多正气先虚,然后风邪乘虚而入。风为阳邪,性上升,每易侵人头面,气血运行受阻,经络不通,因而口眼斜。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语亦气血痹阻所致。宜以驱风邪,调养气血。方中秦艽祛散一身之风邪,驱风而不燥,为君药。羌活祛散足太阳膀胱经风邪。白芷散足阳明胃经风邪。川芎散足厥阴肝经风邪。细辛、独活散足少阳肾经风邪。防风为驱风之圣药,祛各经风而不燥。“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行”。手足运动不遂与血虚有关,且祛风药多辛温而燥,易伤阴耗血,故配当归、白芍、熟地,养血润燥柔筋。川芎活血通经络。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以助气血生化之源。黄芩清上焦之火,石膏清肠中之火,生地清下焦之火。三药合,以用防风邪化热。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清热,养血活血之效。本方为邪初中经络而设。然毕竟风药较多,辛燥有余,有伤耗阴血之弊,临床宜斟情加减。

3、三生饮《和剂局方》

三生饮用乌附星,三皆生用木香听;

加参对半扶元气,卒中痰迷服此灵。

星香散亦治卒中,体肥不渴邪在经。

组成:生南星30克生川乌15克生附子15克木香8克

用法:共为粗末,每服15克,加姜15片,水煎,不拘时服。

主治:卒中,不省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痰气上壅,咽喉漉漉作声,或六脉沉伏,或指下浮盛。兼治痰厥、气厥及气虚眩晕。

方解:本方主治为突然中风寒浊邪,阻塞气机,痰涎壅盛,痰随气升。痰浊上壅,故咽喉部痰声漉漉作响。痰浊蒙蔽清窍,故昏不识人。风寒痰浊阻滞经络,故口眼斜,半身不遂。寒痰阻滞阳气,故六脉沉伏。指下浮盛,为阴寒盛极,浮阳外越。总之本证以风寒痰浊阻滞气机所致。方中天南星苦辛温,祛风燥湿化痰,尤善治风痰。生附子、生川乌大辛大热,散寒温脾逐风,二药温通经络,无处不到。木香辛温芳香,疏理气机,气顺则痰消。星、附、乌三者俱用生的,力猛而毒性也大,加生姜一则制三者毒性,二则温中散寒,化痰开结。诸药合用治风痰寒浊伤人所致之寒痰壅盛,昏不知人,四肢厥冷,脉伏沉,两手固握有力,语言蹇涩等证。如果病者平素气虚体弱,卒然中风痰迷,可将三生饮一两,加人参一两(即所谓“加参对半扶元气”)同煎服,有散风寒,祛痰扶正气之功。

附方:星香散(《杂病源流犀烛》):天南星24克,木香24克。为末,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治平素体肥多痰,口不作渴,卒然中风痰迷,昏迷痰塞,牙紧似中风的轻证。

4、地黄饮子《宣明论》

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

从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暗厥喑(yīn)音音,指失语不能说话。风痱痱(fèi)音非,指身无疼痛,但如瘫痪,四肢不能运动、下肢尤甚。能治之,虚阳归肾阴精足。

组成:地黄12克巴戟9克山茱萸12克石斛9克肉苁蓉9克附子6克五味子9克肉桂6克茯苓9克麦冬9克菖蒲6克远志6克

用法:水煎服,加生姜、大枣、薄荷少许。

主治:痱症。舌蹇不能语,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脉沉细弱。

方解:本方主治证是下元虚衰,虚火上浮,痰浊随虚阳上泛,堵塞清窍所致。是舌不能言,“痱”是足废不能用。肾主骨,下元虚衰,筋骨疲弱,故足废不能用。虚火上浮,痰浊随之上泛,堵塞诸窍,故失音不语。治宜温补下元,摄纳浮阳,开窍化痰。方中地黄、山萸补阴益肾;肉苁蓉、巴戟天温壮肾阳,阴阳并补,共为君药。附子、肉桂大辛大热,温暖命火,摄纳浮阳。麦冬、石斛、五味子敛阴滋液,诸药阴阳并调补。菖蒲、远志、茯苓,开窍化痰浊,交通心肾。薄荷利气机,宣窍。姜枣和中调营卫。诸药共用,上下并治,水火同调,标本并治,而以治下、治本为主。共成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之功,治因下元虚衰,痰浊随浮阳上泛的“痱”证。本方虽为温而不燥之剂,但还是偏于温补,肝阳偏亢者勿用。

5、独活汤《证治准绳》

独活汤中羌独防,芎归辛桂参夏菖,

茯神远志白薇草,瘛瘛:(qìzòn):音气纵,指四肢痿废不能屈伸。昏愦力能匡。

组成:羌活独活防风当归细辛肉桂人参半夏石菖蒲茯神远志白薇各15克炙甘草6克

用法:共为粗末,每次用一两,加姜、枣同煎温服。

主治:体虚为风邪所致,手足瘛,神志昏愦不清,或兼有恶寒发热等证。

方解:本方主证是平素体虚,气血不和,为风邪所犯,痰随风行,阻滞经络则四肢伸屈不能自主。痰浊上泛,蒙蔽清窍,则昏愦不清。风邪外来,故还时有恶寒发热。方中羌活、独活、防风,祛散外风。细辛、肉桂温经通络。半夏、菖蒲化痰浊,菖蒲兼有开心窍作用。当归、川芎,活血养血,血调则外风自去,即“血行风自灭”之意。人参补心气。获神、远志安心神定志。白薇清热和阴散风。姜枣调和营卫。诸药合用,散风祛痰清热,开窍安神宁志,治瘛昏愦诸证。

6、顺风匀气散《苏沈良方》

顺风匀气术乌沉,白芷天麻苏叶参;

木瓜甘草青皮合,僻偏枯口舌喑。

组成:白术7克乌药5克沉香白芷苏叶木瓜炙甘草青皮各2克天麻人参各3克

用法:加生姜三片,水煎分三次服。

主治:气血不和而外邪所犯,口眼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能语。

方解:本方主治证是由于气血不和,宗气不足,气虚则运行无力,外风入侵而形成的口眼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能语等。乌药、沉香、青皮,调理气机,人参、白术、炙草,补益宗气。一调一补,正气的运行自然平匀。气匀之,有助于疏散外风。再加天麻、紫苏、白芷疏风理气。木瓜酸平,长于伸筋舒络作用。诸药合用有调匀气的运行,治疗由于宗气不足,气血不和而发生中风的口眼斜,半身不遂,以及舌喑不能语。按人体的气血是平调,方中缺少养血调血药,当加入这类药,盖寓“治风先治血”之义。

7、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丹溪心法》

上下通用痛风方,桃红苍柏曲星羌;

桂芷威防芎胆草,温热痰血祛之良。

组成:天南星(姜制)苍术(泔浸)黄柏(酒炒)各60克川芎30克白芷15克炒神曲30克桃仁15克灵仙9克羌活9克防己15克桂枝9克红花4.5克龙胆草1.5克

用法:共为细末,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10克,空腹时白汤送下。

主治:痛风症。周身上下关节皆疼痛。

方解:本方主治的痛风是由于外风挟湿热而入体,遂使痰阻血滞,经络不通,而造成周身上下关节尽痛。方中黄柏苦寒清热燥湿。苍术苦温,燥湿祛风。龙胆草苦寒泻火清热。防己利水祛湿。南星善祛风化痰。桃仁、红花能活血行瘀止痛。川芎行血之气滞,止痛。羌活去太阳经骨间之风邪,走外走上。白芷入阳明经,善去头面之风邪。桂枝、威灵仙去手臂足胫之风。而神曲消食化滞,健脾运。诸药合用清热燥湿,散风祛痰,通血脉止疼。既能疏散风邪于上于外,又能泻热渗湿于下,调中活血祛痰,上下周身痛风皆可通用,故名上下通用痛风方,又名痛风丸。

8、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

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

若去寄生加芪续,汤名三痹古方珍。

组成:独活15克防风9克细辛6克秦艽10克桑寄生24克杜仲15克牛膝15克桂心9克当归9克川芎9克芍药30克干地黄18克人参12克茯苓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三次温服。

主治:肝肾亏损,风寒湿邪入侵,腰膝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方解:风寒湿入侵日久,肝肾亏损,气血双虚。邪气入侵,著于筋脉肌肉关节,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肾主骨,肝主筋。肝肾日亏,外邪久留,腰膝腿足无力疼痛,关节曲伸不利。营卫凝涩则肌肤麻木不仁。

方中独活辛温善理伏风,祛下焦与筋骨间之风寒湿邪,入肝肾。细辛善入少阴经,温经散风寒湿邪而止疼。防风、秦艽辛平祛风除湿舒筋,二药散风而不燥。桂枝温散寒邪,通利血脉,诸药合用对风寒湿所造成的痹证有宣痹止痛作用。杜仲、牛膝、寄生补肝肾,强筋骨。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实卫固表。当归、地黄、芍药、川芎养血活血。方中牛膝、当归、川芎、桂枝、芍药有温通血脉止痛作用,血运畅则痛自止。诸药合用,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散寒除湿,治疗肝肾亏虚,痹证日久的腰膝疼痛,关节不利,或肌肤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等证。

附:三痹汤(《妇人良方》):即本方去桑寄生,加黄芪,川断。主治风寒湿三气合犯人体,引起气血凝滞,手足拘挛的痹证。

9、消风散《和剂局方》

消风散内羌防荆,芎朴参苓陈草并;

僵蚕蝉蜕藿香入,为末茶调或酒行;

头痛目昏项背急,顽麻瘾疹瘾疹:瘾(yǐn),音隐,瘾疹为风热与湿搏于皮肤的皮疹,瘙痒异常。服之清。

组成:荆芥穗甘草川芎羌活防风白僵蚕茯苓蝉壳藿香叶人参各60克厚朴陈皮各15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次服6克,茶调下。如久病偏枯,每日服三次。

主治:风热上攻,头痛目昏,项背拘急,肢体顽痛,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瘙痒瘾疹。

方解:风热上攻,清阳不升,故头痛目昏。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循夹脊而上项背。风热外束,太阳卫气不宜,故项背拘急。肺合皮毛,开窍于鼻,风邪外犯,故鼻塞,寒热不调故多嚏。风热外束,卫阳不宣,经脉失温煦故肢体烦疼。至于皮肤顽麻,瘾疹烦痒,也是风热挟湿,外侵肌肤。方中羌活、防风、荆芥、川芎辛温,上行外散,能去头目项背之风邪。僵蚕、蝉蜕清风热,化痰结。藿香、厚朴、陈皮理气除中满,祛秽浊。人参、甘草、茯苓补益中气。诸药合用治风热上攻而致的头目昏痛,项背拘急,鼻塞多嚏,及皮肤瘾疹等。若能在方中酌加养血和血之归、地、芍等效果将更好。

10.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

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风攻上,正偏头痛悉能康。

方内若加僵蚕菊,菊花茶调用亦臧。

组成:羌活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甘草6克荆芥12克川芎12克细辛3克薄荷12克

用法:为细末,每次6克,清茶调下,亦可作汤剂,药量酌增减。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

方解:头痛的原因甚多,有内伤外感的不同,本方所治是外感风邪所致。古人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邪外袭,循经上犯头目,故头痛。风邪袭表,故见恶寒发热,鼻塞目眩,脉浮等证。若风邪留而不去,头痛日久不愈,其痛或偏或正,作止无时,即为头风。

“头痛必用风药者,以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也”,足见散风药在治头痛中的作用。方中川芎、白芷、羌活、细辛均辛散上行,为治头风要药。其中川芎入厥阴经,善治头顶和两侧痛。羌活入太阳膀胱经,善治后头痛连项背。白芷入阳明胃经,善于治前额痛。细辛入少阳,善治头晕痛。诸药合用,止头痛的作用更为增强。荆芥、防风辛散,疏风上行,助诸药散风解表止头痛。在临床中当依据头痛部位的不同,当有所偏重用药。薄荷辛凉,清利头目,搜风散表,故用量尤重。甘草调和诸药,使升散不至于耗气。茶叶性味苦寒,既可上清利头目,又可佐制诸散风药的温燥与升散,使此方升中有降。本方辛燥,若因气虚、血虚及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原因引起者非所宜。若头痛久不愈者,可加僵蚕、全蝎、红花、桃仁。

附方:菊花茶调散(《医方集解》):治风热上攻,头晕目眩,及偏正头痛。本方加菊花、僵蚕以疏散风热,对偏正头痛偏于风热者较为合适。

11、清空膏《兰室秘藏》

清空芎草柴芩连,羌防升之入顶巅;

为末茶调如膏服,正偏头痛一时蠲蠲(juān):音捐,免除。

组成:川芎15克炙甘草75克柴胡黄连羌活防风各30克黄芩90克

用法:共为末,每次6克,入茶汤少许,调如膏,临卧时抹在口内,用少许白开水送下。

主治:偏正头痛,年久不愈,及风湿热上壅引起的目赤头痛不止者。

方解:头为诸阳气交会之处,故称清空之处。本方专治风湿热上壅,头疼长期不愈,及风湿热上攻引起的目赤头痛。方中川芎总治一切头痛,尤善治巅顶及偏头痛。羌活善治后头痛连及项背,柴胡治少阳胆经的偏头痛,诸药辛散,都是上行头目散风祛湿药。黄连、黄芩苦寒燥湿清热,本不上行,与诸风药相伍,可上至巅顶,清头部湿热。甘草和中益气,一则防芩、连苦寒败胃阳,二则防诸风药辛散耗伤正气,并能协调苦寒与辛温之间,故风湿热引起的日久头痛及目疾可治。

12、人参荆芥散《和剂局方》

人参荆芥散熟地,防风柴枳芎归比;

酸枣鳖羚桂术甘,血风劳作风虚治。

组成:人参荆芥穗熟地柴胡枳壳炒枣仁炙鳖甲羚羊角白术各6克防风川芎当归肉桂炙甘草各3克

用法: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主治:妇人血虚劳风,身体疼痛,头目昏涩,劳倦寒热,盗汗,颊赤口干,乏力。或月经不调,脐腹痛,时痛时止,时或呕逆。产后虚损体弱。

主治:妇人气有余而血不足,长期劳倦,寒热不调,血脉空虚,风邪乘虚而入,失治延治日久,成为血风劳病。风邪入侵,营卫不调,故寒热时作。血虚而阴亏故盗汗,阴亏而虚火上升故颊赤,伤阴津液不足故口干。火病风邪耗气,气虚则乏力纳差。风邪挟虚热上扰清空则头昏目涩。月经不调,脐腹痛,时作时止,及产妇虚损等均是气血两虚,血虚风劳。方中人参大补元气,荆芥散血中之风。鳖甲、熟地能滋阴养血,配荆芥、柴胡而除寒热。当归、川芎养血和血脉。枳壳、肉桂调血中之气。白术、甘草佐助人参补气益脾而生血。血风劳病日久,血虚易生内风,羚羊角咸寒平虚风,配枣仁养心安神止盗汗。诸药合用,外风祛,气血调和,虚风平息,寒热盗汗,身疼乏力,颊赤口干,脐腹痛等自除。产妇诸损也能治愈。

增辑

1、小活络丹《圣济总录》

小活络丹用二乌,地龙乳没胆星俱;

中风手足皆麻木,痰湿流连一服驱。

组成:制川乌180克制草乌180克地龙180克制南星180克乳香60克没药60克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每次服1丸,每日1~2次,陈酒或温开水送服。

主治:中风后,湿痰死血,阻滞经络,手足不仁,腿臂不灵或疼痛,日久不愈,以及风寒湿痹,四肢骨节疼痛,关节伸屈不利,疼痛游走不定,或腰腿沉重作痛。

方解:本方主治中风后,痰湿阻滞经络,或风寒湿邪滞留经络筋骨间,经络有寒痰死血,血络不通而痛,营卫运行不畅,甚至肌肤不仁,关节不利等症。法当祛散风寒,化痰通络,活血止痛。方中川乌、草乌大辛大热,温经散寒,除湿止痛之力甚大。地龙善入络通血瘀。天南星辛温,除经络中的寒湿痰浊。乳香、没药行气活血,通络止痛。借陈酒以助药力直达病所。诸药合用,风寒湿邪及痰湿瘀血均能消除,血脉运行通畅,诸证悉除。因本方能活血通络且药味少,故名“小活络丹”。

2、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羚羊钩藤茯菊桑,贝草竹茹芍地黄;

阳邪亢盛成痉厥,肝风内动急煎尝。

组成:羚羊角9克钩藤12克桑叶9克菊花12克生地24克白芍30克甘草6克贝母6克竹茹12克茯神15克

用法:水煎服。羚羊角镑,另煎兑服。

主治:肝经热盛,热极生风。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方解:本方主治是热邪传入厥阴肝经,阳热亢盛,热极生风。邪热内盛,高热不退则热扰心神,故壮热神昏,烦闷躁扰。热极生风,肝风内动,风火相煽,筋脉失濡养,则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热邪灼津,阴液伤耗,故舌绛而干。热入厥阴肝经,故脉弦数。本方既有壮热,又有肝风内动的征象。高热、抽搐、眩晕、舌绛、脉数为其辨证要点。方中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清热平肝,熄风止搐,解痉。壮热不已,最易伤耗阴液,生地、白芍清热凉肝,生津养阴,舒筋柔肝,滋水涵木,与羚羊、钩藤相伍,标本兼顾。高热不已,易灼津成痰,贝母、竹茹清热化痰。热扰神明,心神不宁,茯神宁心安神。生甘草调和诸药,且配白芍可酸甘化阴,缓挛急,舒筋脉。

本方对肝阳上亢的头痛、头晕、震颤等症有平肝熄风之效。若高热不已,神志昏迷者可加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清热开窍之品。身热盛者,加大青叶、板兰根、生石膏等。

3、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牵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全蝎僵蚕加;

混合研细酒调服,风中络脉效力佳。

组成:白附子僵蚕全蝎各等份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3克,热酒调下。

主治:风邪中络,风痰壅滞,口眼斜,甚则口眼动。

方解:中风有中经络和中脏腑的区别,中经络者轻,中脏腑者重。本方证仅局限于面部,为风中经络之轻症。风邪具有升发向上的特点,“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足阳明之经脉挟口环唇,足太阳之脉起目内主表。风邪外犯太阳经,挟阳明内蓄之痰浊上壅,风痰阻滞头面经络,患侧经脉受阻,筋脉肌肉失养,废而不用则弛缓。健则气血尚能运行,相对而急。缓为急者所牵引,故口眼斜,偏抽扯于健侧。法当通经络,化风痰,止抽搐。方中白附子辛散,祛风化痰解痉,尤长于祛头面之风。僵蚕祛风化痰。全蝎解痉通络祛风。借酒上行温通血脉之力,直达头面病所。本方为治口眼斜的常用方。若在急性期,按“治风先治血”,可加用四物汤;再按照“头面以上惟风药可至”,可加用羌活、防风、白芷等驱风药。若病在慢性期,按久病多虚,可加黄芪、当归补益气血,再加地龙、赤芍活血通络。

同类推荐
  • 豪放词·婉约词

    豪放词·婉约词

    诗词曲文是绽放于世界文学巅峰之上的艺术奇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咀嚼传统,领略诗词中的意境。
  • 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曹雪芹是否写完了《红楼梦》?原本《红楼梦》并非一百二十回,证据何在?贾迎春同为庶出,为何没有探春般的自卑情绪?香菱是照应《红楼梦》全局的人物,有何依据?惜春并非出家拢翠庵,而是逃离贾府,流落街头,缁衣乞食?袭人离开贾府的举动,是背叛,还是奉献?这些谜题背后的真故事,一一待刘心武先生娓娓道来。
  • 再见亦是人生

    再见亦是人生

    尽管我们都不愿意说再见,可人生中却充满了再见,这些都令我们感到不安。总在担心眼前的这些明天再也不会出现,难过地流着泪,迟疑地挥挥手,不情愿地在心中默默说声再见。你可曾记得,初降人世的日子里,面对陌生的世界心中充满的好奇;可曾记得,青春年少的日子里,面对成长眼中充满的迷离;可曾记得,走过的这些年里变化无常的每一季云天;可曾记得,每一个美好思念里温馨动人的瞬间……走过的路,我用笔细心记录,其中的所有,都是日后的感动。年华流过,我用文字将它永远留住,在纸上,在心中,在那曾经走过的每一条街道旁。
  • 李煜词全集(国学经典丛书·名家注评本)

    李煜词全集(国学经典丛书·名家注评本)

    《李煜词全集》包含南唐二主李煜、李璟词及冯延巳词。每首词皆有详注和详评,适宜普通读者阅读。三者的词代表了南唐词的总体风貌和最高成就,书后附有南唐二主的生平资料和词评,供读者了解南唐二主的生平和创作风貌。
  • 爱,永纯

    爱,永纯

    本书是《新闻联播》主播郎永淳和病中妻子吴萍共著的随笔集。2012年,郎永淳妻子吴萍罹患乳腺癌并出现癌细胞转移,郎永淳和吴萍做了一个决定——吴萍去美国休养,已经考上北京知名中学的儿子留学美国,陪伴妈妈。夫妻双方用各自的视角,分别于中美两地回顾近二十年来关于恋爱、婚姻、家庭、教育的心情感悟,笔触真挚,感人至深。
热门推荐
  • 灵魂亦道

    灵魂亦道

    当一束光照射进黑暗之中,那么这束光,便是在犯罪,而我愿意用我自身微弱的光芒,引导黎明前的曙光,那么整个世界的黑暗都将对我退却,虽然黑暗依旧会来,但我的脚步会永不停歇。
  • 超级大魔头

    超级大魔头

    什么是大魔头?什么是超级大魔头?就是改杀人的时候绝不手软,该XXOO的时候不会JJ软!看不顺眼的都杀掉!看上眼的都要XXOO掉!杀一个不多,XXOO一百个不算少!我们的口号是:只杀最牛逼的!只XXOO最顶级的!看了超级大魔头,保证让你爽歪歪!注意,不要爽过度.......
  • 瘸腿千金逆袭记

    瘸腿千金逆袭记

    看一个“瘸腿”千金,在经历了家庭变故和自身变故之后,如何一步一步走上生活正轨?如何打败对手,成功逆袭!!
  • 绝世天伐

    绝世天伐

    什么是凶?嗜血者,杀戮者为凶!什么是灭世?天地生灵尽灭,山河破碎为灭世!神山自古长存,原本圣光普照,最后却是凶与恶的源头!独孤凡,惨被世人追杀,不幸坠入神山,命运的轮盘却因此而被颠覆!他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变强是我的信念!一切的罪与恶都将在我掌下变为虚无!”他手提滴血战戟,脚下是成片的恶魔的尸骨!
  • 相思相爱:莫少的天价新娘

    相思相爱:莫少的天价新娘

    他,是隐藏在高中当老师的神秘影帝。她,是宫家的大小姐,宫家的掌上明珠。她爱他成痴,可他并不知道,她和宫家断绝了关系,就只因为一个他。“辰辰,我要和你成为荧幕情侣。”“嗯。”“辰辰,我要退出娱乐圈。”“嗯。”“辰辰,我要和你离婚~”他把她直接扑倒,在她耳边轻说“七七,撒谎不如和我做做运动......”【落南希读者群:180565153,敲门砖:随便一个主角】(落南希QQ:3064066477有问题都可以来问我哦~)
  • 五道之瑶瑶暮起

    五道之瑶瑶暮起

    高冷魔尊PK萌新凡人刚开始他以为她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殊不知她竟是自己的救赎前期女主在后面追着男主跑后期傲娇男主在线撒娇我家小孩谁改动动了灭你全族(注:古风仙侠,侧重于感情线,女主后期会变强,耐心等待,欢迎大家献上你们宝贵的建议~)
  • 灵修说

    灵修说

    修仙多难,命运多舛,灵修多犴,世道多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冥冥之中又百般作难。闲看迷途小子如何声名鹊起,坐观聪明傻子如何抱得美人归,赢得千世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凤魂笙箫录

    凤魂笙箫录

    她不是好人,自私自利,强任淡漠,典型的都市御姐女强人类型,谁料一招穿越,她却成了迷狐大陆的无魂女,虽是宰相之女却遭人欺凌,为了生存,她什么事儿都干,装疯卖傻,恃强凌弱不说,她还是成立了迷狐大陆最大的青楼,收集了天下最美的那些美人,强烈的祸害了国家的那些好男儿……可是,就这么一个坏女人,为什么就这么遭人心疼呢?
  • 天玄圣尊

    天玄圣尊

    “逆天改命成功的我知道的只有三个!”“那应该都是一些很了不起的人,我不是这样的人,但我想试试。”一个金翅大鹏鸟护送的婴儿,一个巨龙想要吞吃的婴儿,十五年后,为了逆天改命,携一纸婚约,走出人们口中的那个禁地,开始了纵横宇内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