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19800000011

第11章 儿童期心理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生命全过程中,生理、心理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个体面临不同的任务,不同的任务对心理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年龄阶段有多种划分的方法,可以按自然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划分,也可以按社会年龄划分。年龄阶段的划分,首先反映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也表明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权利、责任与义务。为了便于社会工作者进行社会服务工作,作以下划分。

婴儿期;0~3 岁,幼儿期:3~7 岁,童年期(小学期):7~13岁,少年期(初中期):13~16岁,青年初期(高中期):16~18岁,青年期(成年初期):18~35岁,中年期(成年中期):35~60岁,老年期(成年晚期):60岁以上。

一、婴儿期身心发展特点

(一)婴儿生理发展的正常值

儿童身体的发展,除身材增高增大外,各器官系统生长速率也在变化,这种发展遵循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头尾原则是指儿童身体各部分是沿着头部—颈—躯干—下肢的先后顺序发展的。近远原则是指儿童身体的是从身体的中部向远端,沿着头、躯体—手臂、腿—手、脚的顺序发展。因此胎儿、婴儿、幼儿的头、躯体、四肢之比与成年人有较大差异。

1.体重

新生婴儿在3公斤左右,5个月时增加1倍,1岁时增加2倍,2岁半时增加4倍。

2.身高

新生儿约50厘米左右,1岁时增长25厘米,2岁时增长10厘米。

3.头围与胸围

新生婴儿头围约34厘米,3岁时48~49厘米;新生婴儿胸围32~33厘米,3岁时49~51厘米。

4.牙齿与骨骼发育

婴儿在6~9个月开始长牙;婴儿骨骼发育很有规律,包括生长和骨化过程。骨化过程是长期的发育过程,例如,1岁婴儿从腕骨已开始骨化过程,13岁才能全部完成腕骨的骨化过程。

(二)婴儿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发展

1.脑重

新生婴儿脑重350~400克,1岁时800~900克,3岁时达1011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75%。

2.大脑皮质中枢

婴儿刚出生时大脑皮质尚未发育健全,神经纤维尚未髓鞘化,神经传递处于弥漫状态,新生婴儿的任何一个部位受到刺激,都会引起手、足、头部的共同反应。脑部发展最快的区域是脑干和中脑。这个区域具有控制先天性反射和呼吸、消化、排泄等主要生物机能的作用,以保障婴儿的基本生命过程。从总体看,婴儿大脑按基因结构,遵循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使大脑的相应部位顺序发展。

3.婴儿心理最初出现与发展的时期

了解婴儿心理最初出现与发展,可以看出作为个体如何起用自己的各种机能,如何逐渐获得各种能力。

4.物质自我的形成

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与周围环境建立联系分化等逐步形成了自我躯体的意识,如他们能从周围环境中区分出自己的身体,并逐步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动作目的和动机。他们还能知道自己是动作的主体,能使用自己的名字,能用“我”来代表自己。

(三)婴儿动作发展

1.新生儿的动作

婴儿最初出现的动作是无条件反射的动作,有的动作在胎儿期已具有,如身体活动、巴宾斯基反射、抓握反射、吮吸反射、防御反射、吞咽反射等。这在新生婴儿身上都能看到。

2.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过程

婴儿动作的发展从大的运动动作开始。从不自如到逐渐学会控制自主运动。

如果婴儿时期被剥夺了上表所显示的动作学习机会,例如孩子没有机会翻身、打滚、爬行,从学会坐后直接学习站、学习走,孩子可能出现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是指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传到大脑的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的组合,也就无法作出准确的应答。这在进入小学后可能出现学习障碍。

手指活动反映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三岁前手的动作发展迅速。

(四)婴儿的气质

气质决定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心理学家通过观察研究,发现新生婴儿生命最初几星期内就在气质上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持续发展。这可能是“与生俱有”的。

(五)婴儿的学习

人类的新生婴儿与自然界任何其他动物的新生儿相比是最孱弱的。他没有任何独立觅食、躲避不良气候与危险的能力,因而,依赖成年人照料、抚养的时间最长。但是,人类的新生婴儿有着其他动物无与伦比的学习能力与言语能力。婴儿通过模仿、理解、尝试、练习进行学习。言语学习是婴儿学习的重要内容。在9~16个月期间,婴儿可以说出第一个有特定意义的词语,以后可以获得与运用单词句、双词句,并逐渐学会语法,以此与他人进行交流。此外,婴儿还可以学会动作与一些行为规范,为今后的文化知识、技能学习及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奠定基础。

这表明,作为人类的个体,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只要他处于人类社会环境之中,就开始了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的个性和行为方式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婴儿期社会化的任务主要是学会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需要,理解成人的要求。婴儿的语言社会化成为其他社会化的前提。

二、幼儿期身心发展特点

幼儿期指3~7岁儿童,也称学前期。与婴儿期相比,身体仍在迅速发展,除了一般身高、体重增加外,各种组织和器官在解剖上逐渐形成,机能上也有所发展。由于大肌肉的发展,幼儿会不停地活动。5~7岁幼儿的小肌肉开始发展,预示他们已可以从事绘画、写字、泥塑等各类活动。另一方面,幼儿独立需求增强,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愿意亲自参加各种活动。游戏成为这一时期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认识外部环境,了解自己的能力,学会与他人交往。但是他们由于生理发育还很稚嫩,知识经验十分贫乏,致使他们的独立活动的能力十分有限,还难以离开成人的悉心关照。

(一)幼儿期儿童神经生理发展特点

1.大脑结构的发展

幼儿的脑重量继续增长,7岁时已达1280克,接近成人的脑重量(1400克);幼儿的神经纤维继续增长,有利于神经联系的形成;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也逐渐完成,使神经兴奋的传导更加精确;从脑电波变化可以看出儿童大脑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这一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2.神经功能的发展

首先,幼儿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与抑制都在不断增强,日趋平衡。以睡眠为例,新生婴儿每日可达22小时,3岁时需14小时,7岁时只需约11小时。其次,幼儿的神经联系的建立比婴儿时期加快,也容易巩固,这说明儿童在幼儿期比在婴儿期更善于学习。第三,由于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发展,与婴儿期相比,儿童有可能更好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服从需要。第四,在人类养育的环境下,幼儿的大脑经常受到语言刺激,使语言成为许多客观事物的代替物,成为与他人交流的工具。

(二)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1.幼儿期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幼儿期儿童的感知觉有明显的发展,这种发展与好奇心相互促进。由于好奇而积极主动地观察,观察的发现又增强了好奇心。幼儿通过对事物的观察还促进了感觉器官接受信息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不同感觉器官之间建立神经通路能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使感觉器官接受信息与运动器官作出反应之间的协调。因此,这一时期是人生中发展观察力最佳时期。感知觉能力的发展成为幼儿语言、思维、记忆、想像发展的基础。幼儿喜欢观察色彩鲜明丰富、活动变化的事物,说明幼儿的观察主要凭借外部事物的吸引力,只有在成人特别提示时,才会根据任务进行观察。

幼儿期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理解问题时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在解决问题时,主要运用直觉行动的方法或凭借具体事物形象的方法,也就是一面做一面想,或者看着具体事物或图画进行思维。一直到6、7岁,才有22%的儿童可以只凭借语词来解决问题。而且根据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J 1896-1980)的研究发现这一时期的儿童思维还具有自我中心性和刻板性。这表现在他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不能理解从别人的角度看到的东西与自己所看到的是不同的,也不能理解同样多的东西在不同容器内,或运用不同的排列,其数量不变的道理。皮亚杰将此称为思维的“前运算阶段”。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相联系的是幼儿的想像力十分丰富。因为知识贫乏,禁忌很少,所以,任何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任何有语言或无语言的动物,在任何空间都能活动、对话和产生喜怒哀乐的感情。这种想像力在画画、编故事时都有表现,最集中表现是在游戏中,如过家家、办医院、搭积木等。

幼儿期儿童的记忆能力有很大发展,表现在记忆的容量增加,还可以按照成人要求进行有意识记忆。由于幼儿思维具有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在记忆时也以形象记忆为主。幼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例如背诗歌,尤其是古诗,可以在丝毫不懂诗词的内容情况下,朗朗上口地背诵。

2.幼儿期儿童个性发展

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所以才有“3岁看大”的民间说法。

(1)性格的初步形成

性格与气质关系密切。幼儿的性格反映出明显气质特征,影响情绪与行为的表现方式,但没有定型。这一时期主要受养育者自身性格及养育方式的影响。

(2)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反映,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情绪体验及自我控制。自我意识水平是个体社会化水平的一个标志。自我概念回答“我是谁”。幼儿的自我描述时多半还只会用自己的表浅特征,如是男孩还是女孩、几岁、自己最喜欢什么,还不能描述自己的心理特征。即使这样,这也是社会角色形成的基础。自我评价回答“我怎么样”。幼儿的自我评价开始发生在3.5岁~4岁,5岁时大都能进行自我评价,但是这种自我评价大都是重复成人对自己的评价。

幼儿在3岁左右已开始有自尊感,不愿当众被家长或教师批评。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转折年龄在4~5岁。5~6岁幼儿大都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但总体来说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

3.幼儿期儿童社会性发展

(1)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化

性别角色的获得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幼儿期是个体性别恒常性形成的关键期。性别恒常性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3岁,是性别认同发展阶段,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知道男孩或女孩应有的活动和兴趣;第二阶段在4~5岁,是性别稳定性发展阶段,知道人的性别不会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还知道男孩或女孩应有的情感与行为表现方式;第三阶段在6~7岁,是性别一致性发展的阶段,知道人的性别不会随服饰、形象或活动的改变而改变。这是沿着先认识自己性别的恒常性到认识同性儿童的性别恒常性到认识异性儿童性别恒常性发展的。

(2)品德心理的发展

作为性格的核心,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成人比较重视孩子的品德形成,要使孩子“先学会怎样做人”。婴儿期已能根据成人要求理解“好”、“坏”,判断“好人”与“坏人”;幼儿期儿童能重复说出成人的要求,但常常难以坚持,对正确行为或错误行为的判断具有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研究发现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关键期在中班,主要内容是完成老师或家长布置的任务的责任心、对自己负责的责任心和实现对他人承诺的责任心。

(3)同伴关系

作为群体动物,儿童的交往是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因素。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获得社会学习和信息的机会,以及获得情感的支持。幼儿间的友谊比较脆弱、易变。

(4)侵犯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所允许的行为。对幼儿来说,通常是指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这种侵犯可以是身体侵犯、言语侵犯、也可以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侵犯行为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儿童在2岁左右产生物主意识、占有感,常因玩具或食品被抢或抢不到而哭泣、沮丧,但是他们并不指向任何特殊对象,所以这不能看作侵犯行为。3~6岁幼儿的侵犯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多,身体攻击行为在4岁左右达到高峰,而且,其中20%儿童的攻击行为可能指向具体的特殊对象。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攻击逐渐减少,言语攻击逐渐增多。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侵犯行为。社会文化、家庭气氛与教养方式、大众媒介中暴力榜样出现的几率都可能影响儿童侵犯行为产生次数与方式,这意味着侵犯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社会化的一种结果。

亲社会行为也称“利他行为”、“向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倾向,如帮助、安慰、或救助他人,与他人合作、分享、谦让,甚至包括赞扬他人使他人愉快。人作为群体动物,需要合作、相互帮助与安慰。研究发现,1岁前对他人的伤心以哭反应;1岁开始有安慰他人的行为,如轻拍、拥抱、给物;1.5~2岁已能主动提供帮助,如拿物品、提建议、用言语表达同情、请成人帮助、力图引起他人情绪变化,用替代性活动安慰对方等。研究者认为这是婴儿情绪引起的自发行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是出自模仿社会文化、家庭气氛与教养方式、大众媒介中亲社会行为榜样,它的产生是社会化的一种标志。

三、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与幼儿期相比,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这是因为在这之前,孩子的经历都是以玩为主,没有社会责任。从成为小学生的第一天起,学习就成为他的主导活动,不管愿意与否,不管喜欢与否,必须按社会规定的计划与内容进行学习;不管愿意与否,不管喜欢与否,在学校,必须被组织在某一班级中,遵守学校纪律,听从教师的教诲,服从教师管理,注意同学关系。与以前的自由性、随意性相比,上小学是一件又新鲜又不自由的事情。这种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过渡性适应要有个过程,而且有个性差别。

(一)小学生生理发育特点

1.身体的发展

小学生时期身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身高平均每年增加4.5~5厘米,体重每年增长2~2.5公斤。

骨骼比幼儿期更坚固,但是骨化水平还不高,骨骼中的石灰质较少,胶质较多,富有弹性,因而更容易变形、脱臼,不易骨折。牙齿正由乳齿换为永久齿。

整个肌肉组织和肌肉力量虽有发展,但肌肉仍很柔软,含蛋白质相对较少,水分较多,所以缺乏耐力,容易疲劳。

2.脑神经系统的发展

小学生的脑重量继续增长,7岁时为1280克,9岁时达1350克,12岁时已达到成人水平,为1400克。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渐趋向平衡,觉醒时间延长,睡眠时间缩短,7岁时需11小时,10岁时需10小时,12岁时需9~10小时。脑神经系统的发展使小学生可以接受更多的信息,可以逐渐发展抽象思维。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1.小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由已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但仍有很大的具体性,其发展的敏感期在四年级(10~11岁)。敏感期指人类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的影响,比较容易进行某些形式学习的时期。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已有较好的发展,如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小学生的想像力发展表现在根据任务进行有意想像能力增强,幻想成分仍较多。

2.小学生记忆发展

小学生记忆容量扩大,据实验研究,12岁的儿童记忆量比8岁时增加了一倍以上,而且有意识记、意义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抽象材料的记忆能力提高。

3.小学生的自我意识

这是社会自我的形成阶段,这个阶段大致是3岁至11、12岁。幼儿在与小朋友、父母的游戏中,特别是进入小学以后,通过学校教育意识到自己与伙伴的关系,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知道表现好会受到表扬、赞赏、肯定,受到他人的喜欢和拥护。反之则会受到惩罚、批评、否定,老师和同学就会否定和不喜欢自己。这时期个体就会把自己在班上的地位和影响,担任什么样的角色等,作为认识评价自己的标准。标志着社会自我的形成。

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成熟,是社会化的结果。我国心理学家研究提出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是1~3年级处于上升时期,其中1~2年级上升幅度最大;3~5年级处于平稳期;5~6年级处于第二个上升期。

小学生的自我描述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描述发展,反映其自我认识的深化。

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增高而增高;从比较听信成人的评价并成为自己的评价,到独立评价,有一定的批判性,并能受内部道德的制约;从注重外部行为效果到注重行为动机的评价,这一转变年龄在9岁左右;从注重行为的直接后果过渡到注重后果的性质,逐渐认识到人比物更重要;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过渡到有一定概括程度、涉及某种个性品质的评价。

自我情绪体验包括对自己满意与否所产生的各种情绪体验。愉快与愤怒感发展较早,自尊和委屈感发展较晚。自尊心方面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主要表现形式。儿童的自控能力随年龄不断增强,言语指导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重要作用。

4.小学生社会性发展

(1)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个体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心理活动。这是顺利进行人际交往的前提,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发展。儿童的社会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是相适应的。社会认知的重要表现是逐渐掌握角色采择技能,即能采用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其发展趋势是从对外部特征到更深刻的品质特征的注意;随着思维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问题也从某一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随着思维从呆板到灵活的发展,关心他人时能从关心其即时事件的利益,到关心其长远利益;随着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社会认知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发展。

(2)社会交往

小学儿童交往对象仍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但对父母与教师的依赖性逐渐减少,对他们从完全信服到开始有自己的观点,而具有怀疑性与批判性;与父母交往时间减少,与同伴交往时间增多。与同伴交往中,相互传递信息,协调活动,开始形成同伴团体。到二年级时已有明显的集体归属感,有集体荣誉感,把集体的要求转变为对自己的要求;也开始出现非正式团体。小学低年级的非正式团体常缺乏正式的规则,团体成员经常变换。

小学生对教师充满了崇拜与敬畏,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影响更大,小学生喜欢讲课有趣、对学生严格、耐心、公正、知识丰富、能为同学着想、多才多艺的教师。

(3)品德心理

小学儿童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能力;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3年级前后。小学儿童的利他行为随年级增高而增多;攻击性行为与学龄前儿童相比,有明显减少。

同类推荐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二化学优秀课例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二化学优秀课例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 刑法原理与实务

    刑法原理与实务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宪法学导论》就是其中一部。
  •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人际交往心理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人际交往心理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 培育企业持续营销力

    培育企业持续营销力

    本书作者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量的调查、实证研究,结合系统分析法,深入探讨企业持续营销力的内涵、系统结构、动力作用机制以及培育策略等。
  • 学校知识类活动组织策划(上)

    学校知识类活动组织策划(上)

    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其本义则是“以文教化”,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属于精神领域的范畴。所以,我们学习文化知识,就是为了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修养。
热门推荐
  • 花香满衫

    花香满衫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衫。这一世,只愿花香满衫,静静岁月,看遍万千风景,便已足够。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水采子世界

    水采子世界

    不写多余的话,打造0负担轻网文。1分钟一章,字数少,欢乐多。(づ ̄3 ̄)づ
  • 峥嵘仙梦

    峥嵘仙梦

    一个纤弱少年,凭着坚毅的性格,在残酷的修真界,峥嵘前行,直到修成大道,逆风飞扬!
  • 笙歌未落

    笙歌未落

    学会爱后再去爱就迟了,那么就请珍惜一切你爱的人或爱你的人。
  • 后来遇到了他

    后来遇到了他

    《后来遇到了他》是一篇青春校园故事,女主人公从小很惨,直到高中遇到了他,开始慢慢变好,是一篇甜文哦~
  • 桃红

    桃红

    本文共有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她在一个上午遇见了她,奠定了她们一生的友谊。她们一同进宫,却不想:一个独宠后宫,一个却倍受冷落。她们是坚守初进宫时的赤子之心,还是被宫廷的染缸浸湿,近墨者黑?是姐妹情深,还是反目成仇?
  • 天外魔兽

    天外魔兽

    我们,犹如一粒尘,随风漂流!总是不能如了自己的愿望!而命运,正是带着我们的那阵风,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风将会带我们到何处,我们又能怎么做!
  • 半吊子的聊斋

    半吊子的聊斋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一个半吊子在一幢破房子的破浴室里得到了一支判官笔,而这支笔竟然是阴间判官更换钢笔之后的淘汰品,它被冠名为“神棍”并藏匿于半吊子的左臂中助他得逞“千斤臂”……
  • 天定苍岚

    天定苍岚

    诺南轩愈寂-陨随苍力行。苍力的出现,让大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打破了大陆格局,大陆势力重新洗牌。灵诺,司南,琉轩,灵愈,阡寂,毒陨相继出现,辅助苍力,一步步成长,走向巅峰!苍力的出现,到底是偶然,还是命中注定!苍力真正的主人出现时,主角又将何去何从,化解被毁灭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