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50100000042

第42章

斫刍。斫者行义。刍者尽义。谓能于境行尽见诸色故名为行尽。故瑜伽云。屡观众色观而复舍。故名为眼。是照烛义。楞严眼如蒲桃朵。或云眼如秋泉池。眼有五种。一肉眼。二天眼。三慧眼。四法眼。五佛眼。今先通辨。然后别明。先通辨者。大品云。菩萨行般若时净于五眼。肉眼净见三千大千世界。天眼净见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中众生死此生彼。慧眼菩萨不作是念是法若有为。若无为。若世间。若出世间。若有漏。若无漏。是慧眼菩萨无法不见。无法不知。无法不识。是为慧眼净。菩萨法眼知是人入随信行。是人随法行。是人无相行。是人行空解脱门。是人行无相解脱门。是人行无作解脱门得五眼。得五眼故得无间三昧。得无间三昧故得解脱智(云云)。乃至知是菩萨能坐道场。不能坐道场。知是菩萨有魔无魔。是为菩萨法眼净(目连谓魔曰。吾以道眼观内。天眼睹表内外清净。过天琉璃)。菩萨入如金刚三昧。破诸烦恼习。即时得诸佛无碍解脱即生佛眼。所谓一切种智。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乃至大慈大悲等诸功德。是名佛眼。大论释曰。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以此碍故求天眼。得是天眼远近皆见。前后内外。昼夜上下。悉皆无碍。是天眼见和合因缘生假名之物。不见实相。所谓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如前。中后亦尔。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但慧眼不能度众生。所以者何。无所分别故。以是故生法眼。法眼能令行人行是法得是道。知一切众生各各方便门。令得道证。法眼不能遍知度众生方便道。以是故求佛眼。佛眼无事不知。覆障虽密。无不见知。于余人极远。于佛至近。于余幽闇。于佛显明。于余为疑。于佛决定。于余微细。于佛为粗。于余甚深。于佛甚浅。是佛眼无事不闻。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为难。无所思惟。一切法中。佛眼常照。此之五眼。当立四义以辨其相。初约人分。净名记云。欲指人中是肉眼故。明四趣眼不及人天故为所破。此亦一往。亦有龙鬼过人肉眼。终是恶业。从道已判。又云。以天眼法在****故。破欲方有四禅天眼。声闻是慧眼(我从昔来。所得慧眼)。菩萨是法眼。如来是佛眼。净名记问。前三眼两教二乘亦能得之。法眼三教菩萨亦能得之。如何五眼并夺云无。答随教依理。其相天殊。若云诸佛菩萨有者。即是带理之四眼也。地住分得。佛方究竟。故云肉眼一时遍见十方。天眼不以二相而见。慧眼乃云第一净。故法眼佛眼元来永殊。是则五眼具足在佛。二乘与人。既并无眼。如生盲者。问佛之肉眼与人肉眼同异云何。答凡夫恶业障故如盲。佛果功德熏故清净。故大般若云。佛肉眼能见人中无数世界。不唯障内。故知凡夫肉眼但见障内。义当盲矣。问肉眼障碍云何遍见。答大论云。报生天眼在肉眼中。天眼开辟肉眼见色。故见大千。又云。天眼有二种。一果报得。二修禅得。果报得者常与肉眼合用。唯夜闇天眼独用。问佛具肉眼与于佛眼同异云何。答净名记云。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约体用。分五相不同。且如肉眼。见于粗色。于粗色处。见于中道。从粗色边名为肉眼。约见中道。即名佛眼。问佛之天眼与于佛眼同异云何。答净名疏云。今取证理见十方土及十法界粗细之色。名佛天眼。圆见三谛无二。名为佛眼。二约用释。如净名疏云。但眼是总名。从用分别则有五种。一肉眼见粗事色。二天眼见因果细色。三慧眼见粗细色心偏真之理。四法眼见色心粗细因缘假名俗谛诸法。五佛眼见中道圆真佛性之理。又能双照粗细因缘事理。问见中道真。名佛眼者未审菩萨分证与佛究竟。同异云何。答如发轸云。分证与究竟五眼但有明昧之殊。三约谛释。如净名疏云。圆观三谛。观俗境。破诸恶业名净肉眼。观俗细境。破诸乱心。名净天眼。若观真谛破界内惑名净慧眼。观内外俗破尘沙无知。名净法眼。观中双照。圆除无明。是净佛眼。是则肉天二眼。乃因缘所生之法。后三即三观所照之谛焉。四约教释。如净名疏云。约教则有四佛五眼不同。金刚般若佛问须菩提。如来有肉眼不(云云)。准此五眼皆通四教。若别释者净名记云。若以偏圆相待。总而明之。唯圆佛眼。别教法眼。通菩萨慧眼。藏菩萨肉天二眼。又净名疏云。若诸凡夫肉眼天眼见粗细相。声闻但有三眼。肉眼天眼所见同前。慧眼见真谛相。即是见二谛相。三藏菩萨既未断惑。不见真谛相。但有肉眼天眼见世谛粗相。通教菩萨。亦但三眼唯见二谛幻化之相。别教菩萨。得四眼三眼如前。别得法眼。见界内外恒沙佛法。无量四谛之理。并是见相见也。若圆教菩萨住十信位。虽有肉眼。名为佛眼。相似圆见法界相惑未除犹名见相见也。若入初住。发真无漏即五眼圆开。此皆通辨。次别明者。净名疏引首楞严云。何那律言。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白佛具说。佛言眠是眼食。如人七日不食。则便失命。七日不寝。眼命即断。难可治之。当修天眼用见世事。因是修禅。得四大净色半头而见。谓之半头者昔神悟云。齐眉上半如琉璃明彻。此违楞严明前不明后。南屏云。前之半头见大千界。但见于前不见于后。今谓此解违。净名疏云。那律修禅。得四大清净造色半头天眼。从头上半皆得见色。观三千大千世界。如庵摩勒果。若三藏佛得全头天眼。一头皆发净色。彻见无碍。今观两说。犹鹬蚌之相搤。今乘其弊以会通之。净名广疏以从上为半者乃示天眼之体也。以报得天眼在肉眼中。修得天眼在肉眼外。既在眼外则发半头之色。虽半头净。及其视物。但见前矣。所以楞严约用说焉。然其声闻所发。天眼半头与佛全头。优劣硕异。又佛乃随所入定欲见能见。声闻须入所得之定。方睹境矣。又佛则能见一切佛土。那律但见大千。净名疏云。二乘虽有天眼作意欲见千界乃至大千。诸佛菩萨有真天眼不以二相。见诸佛土天台云。中道真天眼非二谛之相。而能遍照四土三种生死死此生彼。依正并现王三昧中。是真天眼。问那律既见于前云何倩人穿针。答入定则见。出定不知。肇云。二乘在定则见。出定不见。荆溪记云。若约那律失眼出观但同世人坏根者不见。问藏通二教既不谈中。以何为佛眼。答别行玄记云。故今正使及二习气俱时而尽。故能二谛皆究竟也。方异三乘弟子。独彰佛眼佛智。复次那律天眼与大梵王天眼虽同核有四异。一报修异。梵王报得。在肉眼中。那律修得。居肉眼外。二总别异。净名疏云。又梵王是总相见。见不分明。那律是别相见。见则了了。乃至诸阿罗汉因净禅得者皆别相见。三自他异。梵王报得于自住处则见。余方不见。那律以修根本得五种四禅入色清净。发真天眼随所至处皆见三千。四通明异。梵王天眼是通非明。罗汉天眼是通是明。又净名疏问。梵王天眼见大千界与法华肉眼何异。答大论明。报生天眼在肉眼中。天眼开辟(见广由天)肉眼见色。故见大千。大品明。菩萨肉眼见百由旬乃至大千。过此则用天眼。以肉眼与风相违故不说见他土。若法华经力肉眼能见大千一切法者三藏二乘天眼慧眼所见事理尚不能及。何况梵王而可比也。故大经云。学大乘者虽有肉眼名为佛眼。二乘之人虽有慧眼名为肉眼。以其慧眼见真断惑与圆教肉眼有齐有劣故。圆教肉眼名佛眼者以虽具烦恼之性能知如来秘密之藏

娑路多罗戌缕多。此云能闻。瑜伽云。数数于此声至于闻。故翻为耳。是能闻义。楞严耳如新卷叶。或云耳如卷桦皮

伽罗尼羯罗拏。此云能嗅。瑜伽云。数由此故。能嗅于香。故名为鼻。是能嗅义。楞严云。鼻如双垂爪。或云。鼻如盛针筒

[舌*氐]若时吃缚。此云能尝。能除饥渴故。瑜伽云。能除饥渴羸瘦。数发言论表彰呼召。故名为舌。是能尝义。楞严舌如初月偃。或云。舌如偃月刀

迦耶。梵有四名。一迦耶。二设利罗。三弟诃。四应伽。此云积聚。瑜伽云。诸根所随周遍积聚。故名为身。是积聚义。及依止义。亦翻分。谓支分。楞严。身如腰鼓颡。或云身如立戟槊。安般守意经云。何等为身。何等为体。骨肉为身。六情合为体

纥利陀耶。此云肉团心。即意根所托也。故云意如幽室见。夫言根者。义有二种。一者浮尘外根。二胜义内根。言浮尘者四大是能造。四微是所造。色香味触。四微和合。乃得成根故。楞严云。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资中云。浮虚不实。昏翳真性。故曰浮尘。此浮尘外根也。言胜义者即清净四大。洪敏钞云。此胜义根虽用能造所造八法为体。是不可见有对色。能照境发识。乃圣人所知之境。其义深远。非同尘境粗浅。故名清净。此是染中说净。非无漏妙明之净。此胜义内根也。大论问。何故三识所知合为一。鼻舌身识名为觉。三识所知别为三。眼名见耳名闻。意知名为识。答是三识助道法多。是故别说。余三识不尔。是故合说。是三识但知世间事。是故合为一。余三识亦知世间亦知出世间。是故别说。复次是三识但缘无记法。余三识或缘善或缘不善或缘无记。复次是三识能生三乘因缘。如眼见佛及弟子耳闻法心筹量正忆念。如是等种种差别。胜天王经。佛告天王。菩萨摩诃萨以方便力。行般若波罗蜜。于一切法心。缘自在。缘一切色。愿得佛色无所得故。心缘众声愿得如来微妙音声。心缘众香愿得如来清净戒香。心缘诸味愿得如来味中第一大丈夫相。心缘诸触愿得如来柔软手掌。心缘诸法愿得如来寂静之心。心缘自身愿得佛身。心缘自口愿得佛口。心缘自意愿得如来平等之意。天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无有一心一行空过不向萨婆若者。遍缘诸法而能不着。观见诸法无不趣向菩提之道。菩萨修习诸行皆因外缘而得成立。又如大地住在水上。若凿池井即得水用。其不凿者无由见之。如是圣智境界遍一切法。去有勤修般若方便则便得之。其不修者云何能得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深焕

    深焕

    我本无意参与皇位争夺,奈何师父坑我,五皇子你快些长大,莫让你那狠心的哥哥夺了皇位去。
  • 十域

    十域

    葬域,乃十域之牢笼,专门关押其他九域中的大凶大恶之徒。莫澶,一名葬域土生土长的流浪者乞丐,自幼父母双亡,年少时饥不裹腹,有上顿无下顿。十岁之时无意中救下重伤垂死的十大高手之一——药神!从此迈入了杀戮与逃亡,危机与机遇并存的修炼大道,修炼,追踪,寻查,报仇,落难,明悟,超脱。一路跌跌宕宕,寻求真相后的真相,探索真理中的真理,看他如何演绎精彩的人生!读网络文学就用盛大Bambook,多款优惠套装官网促销中!本文转载自网络原创文学门户—起点中文网:http://www.*****.com/?Book/3194574.aspx
  • 从被揍开始的穿越历程

    从被揍开始的穿越历程

    因为意外死亡的退伍特种兵秦轩,穿越到了异世的一名同名同姓的人身上。开局,还没有想好如何大展宏图,就莫名其妙的被人按在地上狂揍一顿。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所以,秦轩在研究完自己的金手指以及这个世界的大体情况之后,毅然决然的,前去复仇。不过,他发现,这个世界,跟之前的世界还是有有很多不同的,报完仇之后,他的历程,才刚刚开始。
  • 梦里寻根

    梦里寻根

    故事的主人翁八零后洪晓宇,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高中毕业以后,他跟大多数青年一样,在他乡打工漂泊流浪。在这些漂泊流浪的日子里,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做梦,梦见山村里生活的乡亲父老。于是他开始思考,这些梦跟自己有什么关系?直到有一天,他看见一颗枝叶繁茂的大树,又他想起爷爷说过树大根深的道理。终于想明白了乡亲父老就是他的根。正是他们的勤劳、善良、平凡、包容深深影响了自己。若是没有他们的教养,或许自己正与野兽为伍,过着饮血茹毛的生活。于是,他决定把他们的故事一件件写下来。
  • 影帝大大变个身

    影帝大大变个身

    碌碌无为的普通大学生安小沫以为她的一生就要这么平凡下去,谁知一个天雷给劈了个外焦里嫩,以为就要这样挂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换了个身体。谁能给她解释下这是神马情况?超人气影帝与平凡小粉丝互换身体从此节操是路人。
  • 综漫之轮回

    综漫之轮回

    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灵魂,却拥有了漩涡鸣人哥哥的身份,仗着十二岁才开启的金手指他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呢?【新人写作,不喜勿喷】
  • 伪天大道

    伪天大道

    这是一个迷一样的时代,充满了神秘与沧桑,它令人升起了无尽的向往。当古老而又悲凉的号角再次响起时,无数的先辈开始了一次又一次惨烈的尝试,最终他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留下了无尽的悲伤与迷茫。他们看不到希望,看不到结果,看到的只有沧桑与悲凉……
  • 左眼读灵右眼见凶

    左眼读灵右眼见凶

    “可我从不信宿命,又如何。”“我能看清的无非神鬼人心。”
  • 熵之翼的旅途

    熵之翼的旅途

    神差遣它们来帮助需要拯救的人,传达神的意旨,是神在地上的代言人。是的,它们。天使是没有实体的,也没有心,它们只会服从神的旨意。为神明扫除神明所不容的罪恶,为神明帮助神明喜爱的人。它们忠实于自己的名字,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不能有自己的决定,否则,就是堕落,将被神所抛弃、消去……如果你早就知道这些事情,当一个声音呼唤你时,你是否还愿意成为一个全新的天使呢?羽翼已经展开,结局早已注定。————————————我爱分割————————————————PS:不要被前面那一段给骗到了,本文是节操文。。。。具体什么意思大家自行体会。相信此书作者的节操!嗯!(旅途嘛,肯定就是综漫了。先从SAO开始,以灼眼的世界为结束)PS3:一般来说ps才是正文……PS4:其实,这部书请务必不要追更。虽然节操有保障,但是为了考上个好大学,作者正作为一只高三狗怒摔节操。
  •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

    曾经你许我一生一世,结果却是我目送了你与别人踏入婚礼的殿堂,枫叶飘零,凌乱了思绪,无时无刻都在念你曾经的山盟海誓,苦笑,幻想可是泡沫一点点随着空气蒸发,慢慢的一切都会过去,慢慢的再也不会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