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99500000017

第17章 民间服饰

古人御寒的服装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礼记·礼运》关于衣服演化的记载表明:当世界处于冰河时期或当冬季来临时,在麻、丝织物还未出现之前,人们会用鸟兽的羽毛和皮毛来御寒护体,这便是人们最早的衣服。但那时的兽皮还是没有经过人工裁剪缝拼的原始兽皮。进入母系社会,开始有丝麻衣服和纺织物;后来,又有了丝绸、葛、绢等布料和毛织物。在北方,裘皮是一种过冬的良好服装。封建贵族选用紫貂、银鼠、海龙、白狐、玄狐等珍贵裘皮为冬季服装,既美观大方又漂亮,还能衬托贵族气质;平民百姓则选用羊皮过冬。自元代起,棉花在中国已普遍种植,并成为人们的主要服装用料,而且在近代,人们穿的棉衣也是棉花做的。由此可见,古人御寒的服装经历了从兽皮到裘皮,再到棉衣的过程。

“唐装”是唐朝人的服装吗?

现在流行的唐装并不是唐代的服装,基本上是清末的中式着装。那么,为什么称作“唐装”呢?“唐装”这一称谓源于海外。唐代盛期,声誉远及海外,因此以后海外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在美国、东南亚乃至欧洲的华人居住区,都被称为“唐人街”,所以外国人把住在唐人街的华人穿的中国传统风格的服装称为“唐装”。

那么,唐朝服装的主要样式是什么呢?“幞头纱帽”和“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最主要的服饰。“幞头”是一种包头用的黑色布帛。唐代的男子服装主要是圆领袍衫,传统的冠冕衣裳只是在隆重的场合时偶尔穿一穿,如祭天地、宗庙等活动。日常生活中“幞头袍衫”是最普遍的打扮。袍服的款式各个时期都有所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早期袍服的袖子多用大袖,但大袖对域外的民族来说,则不太适宜。因北地寒冷,不便采用大袖,而采取紧裹双臂的窄袖。随着南北风俗习惯的相互渗透,这种紧身、窄袖的袍服样式,也被汉族人民所接受,而且成为唐代袍服款式的代表。

现在流行的唐装虽然是清人的主要装束,但是把“唐朝”与“清装”结合在一起,正说明了中国悠久历史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山装的得名与孙中山先生有关吗?

中山装是我国服装的一种。上身左右各有两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裤。关于中山装的由来有如下史实:

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感到西装样式繁琐,穿着不便,而中国服装在实用上亦有缺点。他主张以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为基样,设计一种美观、简易而又实用的中国服装。协助孙中山先生裁制这种服装的助手是广东人黄隆生。黄隆生原来在河内开设洋服店。1902年,孙中山到河内筹组兴中会,偶入其店购物,黄隆生获悉这位顾客就是革命领袖中山先生,恳切要求参加兴中会,为革命出钱出力,并协助制成了第一套革新的服装。这种服装因孙中山先生提倡而被称为“中山装”。

据说,中山装的款式有所寓意。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门襟五粒纽扣表示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袖口处的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其严谨治国的理念。

你知道旗袍名称的由来吗?

旗袍是妇女穿的一种紧身长袍,是我国满族旗人妇女最早穿着的长袍子。满族人亦称八旗人或正旗人,旗人的衣着称旗装,妇女穿的袍子即称“旗袍”。这种服装式样宽大、平直,衣长至足,颇具民族特色。因穿旗袍可体现女子的体形之美,故满族人入关后,旗袍就受到汉族妇女的喜爱。最早穿旗袍的汉族妇女是上海的女学生。中华民国成立以后,五旗共和,旗袍亦被定为妇女礼服之一。20世纪20年代初,旗袍开始普及,并开始改革式样。20世纪40年代后,旗袍被取消袖子,缩短衣长和减低领高,使之更加轻便、适体。改革开放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方式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旗袍又回到人们的生活之中。现在的旗袍,式样色料愈加丰富多彩。有的也与裙子、马甲等其他服装样式组配或融合,更富有现代气息。

马褂的得名与马有何关系?

起初,马褂的确与马有关,由于穿在袍服的外面,衣长至脐,袖仅遮肘,便于骑马,故称“马褂”。在满人入关时,马褂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康熙雍正年间,马褂开始流行,士庶都可穿着。后来,马褂演变为礼仪性的服装,不论身份,将马褂套在长袍之外可以显衬文雅大方的气质。

马褂的样式有琵琶襟、大襟、对襟三种。琵琶襟马褂,没有右襟,便于行动。但较为常用的还是大襟马褂和对襟马褂。大襟马褂将衣襟开在右边,对襟马褂则开在中间,均可替代外褂作为礼服使用,颜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员在谒客时常穿此服,因其身长袖窄,又称“长袖马褂”。黄马褂是皇帝特赐的服装,不能随便穿戴。据说,随皇帝“巡幸”的侍卫、行围校射时中靶或获猎多的人以及建有功勋的人,才能有此殊荣。

回族妇女戴盖头的习俗有何讲究?

回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其服饰由于地域、性别、教派之差异,构成了不同的风貌和特色。回族妇女,有戴盖头的习俗。盖头颜色因年龄不同而各异:结婚前为绿色,结婚后为黑色,老年为白色。老年妇女的盖头较长,少女和少妇的盖头较短,只披到肩上。盖头上还绣有花边和图案。西北回族人民称盖头为“古古”,用丝织品或棉织品做成,从头上套下,披在肩上,两耳盖在里面,颏下扣扣,只有面部外露。哲合林耶派妇女头上爱顶块白布,西道常妇女头上爱顶块毛巾。有些地方则戴发网或蒙上一块棕、白二色的大头巾。年轻妇女头扎红、绿色丝绸头巾,脚穿绣花鞋,并爱戴手镯、项链、耳环和戒指。男女外出必须戴帽和头巾,严禁露顶。

满族人的发式有何特点?

满族人的发式继承了金代女真人之习俗。男子顶上留辫,四周剃去,脚穿布靴或皮靴;女子穿宽大直通旗袍,不缠脚,脚穿绣花马蹄底鞋,走起路来袅袅婷婷,轻盈娴雅。年轻姑娘,只梳一根单辫垂于脑后,辫梢上缠一红头绳,前额剪成刘海,并常以金银、珠宝制成别致珠坠角,系于辫梢上,随辫摆动,以示美观;已婚妇女必须绾发盘髻,其中“两把头”是满族妇女最具有代表性的发式,即将头发夹于头顶,分成两绺,结成横长式的发髻,以高髻为尚。再将后面余发结成一个“燕尾”式的长编髻,压在后脖领上,使脖颈挺直,加之穿高底旗鞋,走起路来分外端庄、文雅。满族妇女如此重视发式发饰,又不缠足,所以有“金头天足”之称。

明代老百姓穿的衣服有哪些款式?

明代,一般妇女穿水田衣,它是一种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成的衣服,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这种衣服制作工序简单,选料无限制,款式新颖别致,且易于劳作和做家务,具有其他服饰无法具备的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一般劳动男子身穿短衣折裤,举人、贡生、监生等读书人穿袍衫,有的在外衣内穿裙,也有人穿“盘领”衣服,只是不敢着官色,只穿青、黑色,并在领上用白绫布相衬,用来区别官民。头戴小帽、网巾或方巾,后来出现了一种六瓣、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寓意为国家安定和睦,六方统一。这种小帽得到了皇帝的推广,而且戴起来很方便,很快就流行起来。据史书记载,崇祯末年,崇祯皇帝命令太子、王子穿棉袄、紫色布袷衣,白布裤、戴皂布巾,打扮成百姓的样子混出城去,可见当时最流行的民间服饰就是这样了。

“鞋拔子”是怎样的一种物品?

“鞋拔子”是人们日常生活里用以提鞋的一种小物件,也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民间艺术品。

用“鞋拔子”提鞋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功能在于用其“一角扶摇力”,帮助人们使脚轻松顺利入鞋。“鞋拔子”除了作为“提鞋的物件”之外,民间还将其作为民俗器物,制成妙趣横生的民俗工艺品,颇具观赏价值。如今不乏象牙、牛角、玛瑙、水晶、金银、红木等贵重材质制作而成的“鞋拔子”,且大都雕刻精细、造型精美,在各类艺术品中独具特色,别有洞天。还有的“鞋拔子”顶处雕刻成鹿首、佛首或是孔雀形状,寓意着吉祥如意。

“鞋拔子”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一方面在于它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也是民俗心理因素的作用。“鞋”与“和谐”之“谐”、“邪恶”之“邪”谐音,“驱邪、镇邪、祛邪”心理,是造就“鞋拔子”成为一种民俗吉祥物和民俗艺术品的最主要动因。

民间儿童服饰为什么盛行虎头鞋、狗头帽?

在民间儿童服饰中,虎头鞋是小儿鞋式样之一。小儿周岁或生日时,父母给他穿上新做的虎头鞋。虎头鞋用黄布精心制成,鞋头上绣上虎头,虎头上有一“王”字。民俗以为老虎为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避邪壮胆,富贵长寿。还有“狗头帽”,戴在头上,也威风凛凛,与小儿稚嫩的脸庞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将帽子做成狗头形状,高高支起的耳朵,两只乌黑有神的大眼睛,显得既机敏又威风。民间关于婴儿戴狗头帽,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传说,有一家人生了一个孩子,刚生下来就断了气,父亲把他抱到乱坟岗扔了。但到第二天,这家的大黑狗却把哇哇啼哭的婴儿叼了回来。这家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遂命其名为“狗保”,以纪念狗的功劳。原来婴儿只是岔了气,狗守了他一夜,又缓过气来了。

这些动物图案的鞋和帽子,不论是老虎、狮子样式的,还是狗、兔子、小老鼠样式的,都做得很庞大,像面具一样罩在儿童的头部,正面只留下眼、鼻子和嘴,既保暖又具有巫术功能。老虎和狮子头的,是以刚克邪;狗和兔子头的,是以贱欺瞒。目的都是祈求孩子长大成人,少病少灾。

民间为什么盛行儿童穿“百家衣”的习俗?

民间儿童所穿的“百家衣”可谓一种典型的民俗服装。它来源于一种民俗讲究,就是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长,认为这需要托大家的福,托大家的福就要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穿百家衣自然是一种象征,在婴儿百日(即“百岁礼”)时,亲朋好友从各家取一块布片,将布片拼合起来做成服装也就成了百家衣。收集布片时,尽管邻家皆乐助“百家衣”之成,但一般紫色的布头是不肯轻易给人的。因为“紫”与“子”谐音,谁都不愿将“子”送给别人。所以,紫色的布头,通常只好到孤寡老人处去讨要。儿童百家衣是仿“和尚衣”而制的。一些和尚出家前,因为从小灾病多、养不活而交给佛门,他们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得以生存。穿他们的衣,叫他们的名字,相当于让孩子出了家,俗世凡尘中除了名,鬼神邪魔再来加害时,也找不到他们的身影了。所以,“百家衣”是婴儿的“护身衣”。这也是借佛气保佑孩子顺利长大成人的一种俗信。

小孩儿为什么要戴“百家锁”?

“百家锁”是民间用来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护身符,寄托了父母们无限的希望。有关“百家锁”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古时有一富户人家,连生多子均夭折,后经神仙梦中指点,向一百户人家讨来银钱,打制成锁状挂于新生儿颈上,此儿便健康成长,百病不生。由此历代流传,“百家锁”便成了民间为幼儿祈福纳祥的必备饰品。

讨银钱打制“百家锁”这一习俗在北方很流行,北京称为“化百家锁”。南方有一种异曲同工的做法,即把七粒白米和七叶红茶用纸包好,送给亲朋,亲朋还赠碎银,用碎银铸成锁,正面镌刻“百家宝锁”,反面镌刻“生命宝贵”,把锁系在小孩脖子上。可见,儿童戴“百家锁”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保育方法之一。

长命锁的别称有哪些?

长命锁的前身是“长命缕”,也有叫“长生缕”、“续命缕”、“延年缕”、“五色缕”、“辟兵缯”、“朱索”、“百索”等名称的。宋代称这种五彩丝绳编结物为“珠儿结”、“彩线结”,到了明代,风俗变迁,成年男女使用者日益减少,通常用于儿童,并成为一种儿童颈饰,一般多用于小儿满周岁时。为什么人们会认为挂上长命锁就能锁住孩子的性命呢?主要原因在于,真正的锁的功能和“锁”字的字面意思给人的感觉是锁上就拿不走了,是取“锁”的双关义。还有一种解释是,人们认为长命锁的“锁”是一种具有神力的刑具,戴上刑具,孩子自然也别想跑了。

男孩穿花衣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男孩穿花衣,把男孩打扮成女孩子模样,是民间儿童服饰中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么,男孩穿花衣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民间习俗以为,女孩命贱好养,男孩为家传香火,命贵难养。如果将他们打扮成女孩子的模样,穿上花衣服,就可以防止被恶鬼攫去。让男孩子留头、扎耳朵眼、戴耳坠,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只不过只扎左耳,戴一只耳坠罢了。

木屐的由来和晋文公重耳有关吗?

相传木屐源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出国流亡19年,借秦穆公之力终于重归晋国。即位后,晋文公感念旧日追随他的臣属们,下令统统给予封赏。而为晋文公立下汗马功劳的追随者之一的介子推恰恰被遗漏,介子推也不求封赏,遂与其母隐居深山。后来晋文公闻知此事,派人屡请不出,本想以火焚山,逼介子推出来。但介子推心念已定,誓不出山,抱树同焚于山中。事后,晋文公重耳甚为哀惜,便伐此树制成鞋子,以示对介子推的纪念。当时的人们便给这木制的鞋子起了个名字叫“木屐”。这便是木屐的由来。此后,木屐历代流传。

你知道“戒指”名称的由来吗?

戒指,原名“指环”,又称“约指”、“手记”、“代指”及“戒止”等。那么,为什么要把指环这种饰物称为“戒指”呢?

古代帝王拥有三宫六院,这些皇后嫔妃,轮流到帝王寝宫中当值。据史书记载,这些后宫佳丽在“进御君王”时,都要经过女史的登记,女史事先向每位宫女发放两种小环,一种用金制成,一种用银制成,如果某一位宫女有了身孕或正好处在月经期间,不能接受君王的“御幸”时,用不着明说,只要左手戴上那枚金环,就可以起到“禁戒”的作用,女史见了就不列其名。平常则用银环,套在右手。由此可见,指环在当时,并不是一种饰物,而是古代宫廷妇女用以避异的一种标记。这便是“戒指”一名的由来。

妇女穿裙子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从前,妇女都喜好穿裙子,传说这是西施首创的。战国时期,吴国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俘,后被吴王夫差放回越国。勾践回到越国后,和范蠡一起共谋复国大计。他们深知吴王好色,便挑选美女送给吴王,日后作为复国的内应。一日,他们在路上碰见五官秀气的西施,便召入宫中。一日,西施对越王说:“人们都说我是当朝美人,我看有些过誉,我的这双大脚不太体面。现在缠脚也来不及了,不如给我做条裙子,把脚遮起来。”可是,当时并没有那样的服装款式,裁缝也没办法下剪子。西施用了三天时间画出了一幅十八摺的长裙图案,交给裁缝去做。后来,西施就穿着这条长裙被范蠡送到吴国。吴王为西施着迷,不理政事,很快吴国就灭亡了。越王没有忘记西施的功劳,便让越国的妇女们穿起裙子,以赞扬西施为国献身的功绩。后来,妇女穿裙子的风俗从此就在我国流传了下来。

在传统民俗中,戴戒指为什么有男左女右的讲究?

我国自古以来戴戒指就有男左女右的讲究。男左女右的习俗源于我国的古代哲学。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万物的两大对立面就是“阴”和“阳”,在传统上一般将大、长、上、左视为阳,而将小、短、下、右视为阴。男子体强性刚,属阳于左;女子体娇小,性温柔,属阴于右。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形成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传统习惯。如在排座、照相、服装,甚至在浴室和厕所的坐落上都习惯以男左女右为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男左女右,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在传统礼教中,左为上,象征尊严和力量;右为下,象征温柔和体贴。因此,在戒指的佩带上有“男左女右”之分。

百衲衣是一种什么样的服饰?

僧人常穿的法衣称为“袈裟”,这是根据梵文音译而来。缝制这种僧衣有严格的规定,一般都是用若干条长方形布片缝成,并且只准用类似黑色的布片。在我国,僧衣又被称为“百衲衣”,因为汉族地区有的僧人为了表示苦修,常拾取别人丢弃的陈旧杂碎的布片,洗涤干净后,加以密缝拼缀而成衣,通称为“衲衣”,也称功德衣、无畏衣等。一般僧人常自称“衲子”或“贫衲”,即由此而来。后来,根据这个百衲的意思,凡是用零星材料集成一套完整的东西,都以“百衲”称之,如百衲本、百衲琴、百衲碑等。

妇女戴耳坠这一风俗是怎么来的?

传说戴耳坠这一风俗的由来,和三国时期的美女貂蝉有关。貂蝉原是东汉末汉献帝时司徒王允的一名歌女,她长得相貌出众、能歌善舞,色伎俱佳,很受王允的宠爱,以亲女相看。当时,董卓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大臣们对他恨之入骨,但是敢怒而不敢言。王允整天为此事闷闷不乐。貂蝉便想替王允分忧解愁,与王允合议谋杀董卓。二人出此计谋:先将貂蝉献于董卓,后再暗许吕布,以离间两人之交,让吕董两人钩心斗角,互相残杀。

貂蝉耳垂小,怕自己美中不足,使董、吕二人看不上,使密谋落空。她想办法弥补,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良法,就是在家中拿些碎银子,叫银匠给自己打了一对银耳坠,挂在耳垂上。这样过了不久,耳垂果然变大了,为她的美貌又增添了不少姿色。董卓一见貂蝉大喜,吕布也对貂蝉十分着迷,董卓和吕布因争夺这一美女而激烈相斗,后董卓被杀。从此,戴耳坠这一习俗也就传到了民间。

妇女染指甲的习俗起源于我国吗?

据史书记载,妇女染指甲的习俗起源于我国,最迟在唐代已经出现。古籍中有不少记载,如唐人宇文氏《妆台记》中就有“妇人染指甲用红”的说法。古代妇女染指甲所用的材料,和今天不同。那时使用的染料,大多是自己制造的。制作这种染料的原料,主要是凤仙花。凤仙花俗名“染指甲草”,也叫“好女儿花”。据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记载,这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植物,花开之后,取其花、叶,放在钵里反复捶捣,捣碎以后,加入少量明矾,便可用来染指甲。除凤仙花外,“指甲花”也是染指甲的一种上好材料,它染出的指甲比凤仙花更红。不过,它的普及程度不及凤仙花。

在古代人们用什么东西洗衣服?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洗涤剂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东西了。那么,在古代人们用什么东西来洗去污渍呢?

先秦及秦汉时使用的洗涤剂主要有:粮食浸泡液和灰水。

粮食浸泡液,即将粮食浸泡在水中,达到一定程度即可以洗去污垢;灰水,即草木灰的水浸液,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所以能去污,在当时条件下,这的确是一种易于取用的洗涤剂。

此外,还有一种混合洗涤剂。贝壳灰与栏木灰混合,可以生成氢氧化钾,用它的水溶液洗涤丝织品时,与丝表面附着的油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钾肥皂,能把丝洗得格外干净。

魏晋隋唐时新出现的洗涤剂主要有皂角和澡豆。此外,我国古代曾用的洗涤剂还有碱和茶麸。碱是碳酸钙晶体;茶麸是油菜籽炸油后的副产品,将其捣烂用水浸出的液汁中含有皂素,也可以去垢。这两种洗涤剂使用的年代不详,在明清时期广泛运用,至近代仍沿用不息。

满族女子为什么穿“花盆鞋”?

关于满族女子为什么要穿花盆鞋,有几种说法。有人认为满族的先民参加一次战役,为了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要渡过泥塘,于是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底绑上树杈子,终于渡过了泥塘,夺下了城池。为了纪念那些苦难的日子和高底鞋的功劳,满族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世代相传,不断改进,就成了后来的花盆鞋。也有人说因为满族人生于关外的山林中,那里蛇虫密布,而高鞋木底走起来会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能够驱赶蛇虫,所以为满族人所喜欢。而花盆鞋与满族妇女的服饰也是很搭配的,满族女子流行穿袍,平底鞋会使袍子拖在地上很不方便,而木底高跟鞋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花盆底鞋可以增加女子的身高。女子为了平衡,走起路来手臂前后大幅度摆动,显得身材婀娜多姿。

你知道我国古代妇女缠足的原因吗?

缠足是旧社会的陋习,大约开始于后蜀。相传南唐李后主曾造七尺高莲台,令官嫔窅娘以帛缠足,做新月状,着素袜行舞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清康熙皇帝曾下诏禁止女子缠足,但形成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后乾隆皇帝屡次降旨,不许旗女裹脚,旗人才保存了天然双足。后来直至孙中山先生才解放了妇女的双足。最早的女人小脚有5种,叫莲瓣、新月、和弓、竹萌、菱角。

那么,为什么古代妇女要缠小脚呢?为什么风流文人要吟咏“三寸金莲”呢?有一种说法认为,女人的小脚是一种私密器官,甚至带有“性”的意味。对于已婚妇女,胸部有时都可以袒露,但小脚是万万不能在男人面前露出来的,更不能让男人碰。如果一个女人的小脚被把玩了,也就相当于失身了。

在传统婚俗中,鞋子为什么会和爱情发生联系?

在中国传统婚俗中,鞋子常常作为爱情和婚姻的媒介,有着吉祥和谐的寓意。有的地方,鞋子是姑娘赠予小伙子的定情信物。有的地方,鞋子是占卜婚姻的手段。有的地方,鞋子是男方送于女方的聘礼;有的地方,鞋子则作为女方陪送的嫁妆;还有的地方,鞋子是婚礼上送给公婆的礼物。尽管不同地区,有关鞋子的婚俗习惯,各不相同。但都表达着共同的心愿和美好的祝福。那么,为什么人们将鞋子作为爱情和婚姻的媒介呢?

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鞋中留有亲人远足的信息,故妇女思春,以鞋作卜,便可知晓郎君的现状。另一种说法是:由于鞋子的成双成对以及“鞋”和“偕”的同音,自古以来,为图吉利,鞋子便成为了婚嫁礼俗中重要的吉祥物。在现实生活中,妇女思念丈夫,姑娘寄意情郎,也多以纳鞋底、绣鞋垫、送鞋等方式表达,既显露了女方的手艺,又寄托了思春的情怀。

同类推荐
  • 中国式谱文化

    中国式谱文化

    摆谱,从表面看是一个泛泛的话题,既不敏感,与社会热点也并无多少交集,但是深挖其内涵不难发现,它是每个人冥冥之中注定不可逃避的行为,是隐藏于人们灵魂深处的一种本能。
  • 执悟2

    执悟2

    《执悟》记录着初础同志读书学习的勤奋经历,包含着他对管理工作的静心思考,蕴涵着他对人生阅历的经验积累。全书共94篇文章,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读书与思考》,下篇为《小故事的启迪》。虽然,书中每篇文章的篇幅不长,但从一个金融管理者的独特角度,反映了作者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无不闪耀着作者的思想火花。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乃至其他各个行业的管理者都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作用。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 国学入门课

    国学入门课

    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而鼎盛于20年代,经过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与反思热潮于今再次勃兴。本书收录了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两次国学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诚为国学爱好者及研究者必读之书。书中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治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可视作一本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简史。而且为了帮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学,编者对书中晦涩难懂之处进行了注解,实为国学爱好者入门必备之书。
  • 知道点世界文化

    知道点世界文化

    什么是“摩西十诫”?古代印度为什么会出现种姓制度?潘多拉的魔盒里到底装有什么?吸血鬼真的存在吗?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在本书都有介绍。
热门推荐
  • 隋炀帝

    隋炀帝

    本书以隋炀帝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隋炀帝的一生,再现了隋朝的建立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画面。
  • 天意定

    天意定

    难道只有一见钟情才是真爱?一个是让你心动,另一个你让她心动。这段感情,他将如何取舍?一位只有25岁青春的女孩,要争自己此生的一段真爱……
  • 囚难言

    囚难言

    “北辰国将军之女上官流烟毒害王妃,赐毒酒,其父上官毅勾结外史,意图犯上作乱,诛杀九族。”“臣冤枉啊。”“钟离宥,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颜荨:恒洛国公主。言绍:公主贴身侍卫。钟离宥:北辰国王爷。季瑾:北辰国王爷侧妃,丞相之女。颜阡:恒洛国国王。璃茉:公主贴身婢女。上官流烟:北辰国将军之女。
  • 寻药志

    寻药志

    话说云秦始皇帝荡平四海,富有天下。其武功赫赫,就算比之太古诸位大帝,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追求长生之道,他曾派遣一支船队寻药海上,希冀能找到传说中的长生不死之药。----但是人心善变,寻药人在经过几百年的找寻之后,却因理念不同而四分五裂。风雪异是寻药人的后代,无意中发现寻药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秦皇原来有一个更大的计划-------同时,象征着天下大乱的妖兽“蛊嗤”也在海外一处荒岛上出现。家族使命,兄弟情义,儿女悲歌,天下纷争,波荡摇曳,一处神秘历史的画卷将徐徐展开。
  • exo之女尊

    exo之女尊

    女尊男尊又如何?即使负了天下又如何?你终究不是我的命中注定我爱你,命中注定你不爱我既然你们都舍弃我那我也谁都不要
  • 契约神国

    契约神国

    王者契约契约万物一个地球的特种兵穿越到人类独立不久的异界凭借契约之力顺昌逆亡江山美人建我无上神国
  • 生则咎

    生则咎

    生者有罪,你不拿别人的,别人就会拿走你的。你不会拒绝,别人就会变本加厉。想要不惧怕怪物,那就比怪物更可怕。
  • 炼狱冰皇

    炼狱冰皇

    俗话说阎王让你三更死绝不留人到五更。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冰雹雨降临,好死不死砸中正在冬泳中的韩霜。呜呼哀哉,少年郎命休矣。然此少年命不该绝,转世重生成为一名贵族公子。炼体?我去,高贵的魔法师怎么会去炼体?那是那些莽汉才需要做的。你说我们魔法师体质弱小被战士近身会毫无反抗之力?那如果他近不了我的身呢?与生俱来的体质,神秘的能量,绝对的零度,纵横天下莫敢不从,想试试我的温度么?
  • 我的灵异档案

    我的灵异档案

    半夜里,楼上小王敲开我的房门,说让他表妹在我家住一晚,看着她清纯可人的样子,我决定做一次好人,可谁知道她居然····我叫刘阳,我是一个警察,来自传说中最神秘的十七部!她被自己掐死,他沾染邪血变成魇物,他是被封印三十年的古尸,他游走在暗夜里收割灵魂,他死了,却活在殡仪场里,他活着,就站在你的身后!
  • 精灵印

    精灵印

    皇族的遗孤,火精灵的后裔,拥有蓝色眼睛的命运之子…三个在森林中长大的少年,独自面对着茫茫世界,是陷入宿命的漩涡中,还是挣开命运的枷锁,是终究在流离中消散,还是,在海天的尽头再度重逢…命运将会给他们一个怎样的结局,又如何寻找各自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