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11100000008

第8章

香山居士白樂天。醉心內典。與之游者多高人勝士。觀其與濟上人書。鉤深索隱。精確高妙。未甞不置卷長嘆。想見其為人。恨不見濟公所答耳。因作補濟上人答樂天書一首并樂天問詞。錄於此。月日。弟子太原白居易白濟上人。侍者昨者頂謁。時不以愚蒙。言及佛法。或未了者。許重討論。今經典間未諭者。其義有二。欲面問答。恐彼此卒卒。語言不盡。故粗形於文字。願詳覽之。敬佇報章。以開未悟。所望。所望。佛以無上大慧觀一切眾生。知其根性大小不等。而以方便智說方便法。故為闡提說十善法。為小乘說四諦法。為中乘說十二因緣法。為大乘說六波羅蜜法。皆對病根投以良藥。此盖方便教中不易之典也。何者。若為小乘人說大乘法。心則狂亂。狐疑不信。所謂無以大海內於牛跡也。若為大乘人說小乘法。是以穢食置於寶器。所謂彼自無瘡。勿傷之也。故維摩經總其義云。為大醫王應病與藥。又首楞嚴三昧經云。不先思量而說何法。隨其所應而為說法。正是此義耳。猶恐說法者不隨人之根性也。故又法華經戒云。若但贊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如此非獨慮說者不能救病。亦恐聞者不信。沒在罪苦也。則佛之付囑。豈不丁寧耶。何則。法王經云。若定根基。為小乘人說小乘法。為大乘人說大乘法。為闡提人說闡提法。是斷佛性。是滅佛身。是說法人當歷百千萬劫墮諸地獄。縱佛出世。猶未得出。若生人中。缺唇無舌。獲如是報。何以故。眾生之性。即是法性。從本已來無有增減。云何於中分別病藥。又云。於諸法中。若說高下。即名邪說。其口當破。其舌當裂。何以故。一切眾生心垢同一垢。心淨同一淨。眾生若病。應同一病。眾生須藥。應同一藥。若說多法。即名顛倒。何以故。為妄分別。拆善惡法。破一切法故。隨機說法。斷佛道故。此又了然不壞之義也。金剛三昧經云。皆以一味道。終不以小乘。無有諸雜味。猶如一雨潤。又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據此後三經。則與前三經義甚相戾也。其故何哉。若云依維摩詰謂富樓那云。先當入定觀此人心。然後說法。又云。不觀人根。不應說法。夫以富樓那之通慧。又親奉如來為大弟子。尚未能觀知人心。況後五百歲末法中弟子。豈能盡觀知人心。而後說法乎。設使觀知人心。若彼發小乘心。而為說大乘法。可乎。若未能觀彼心。而率己意說。又可乎。既未能觀。與默然不說。又可乎。若云依義不依語。則上六經之義互相違反。其將孰依乎。若云依了義經。則三世諸佛。一切善法皆從此經出。孰名為不了義經乎。況諸經中與維摩。法華。首楞嚴之說同者。非一也。與法王。金剛三昧之說同者。亦非一也。不可徧舉。故於二義中各舉三經。此六經皆上人常所講讀者。今故引以為問。必有甚深之旨焉。今且有人忽問法於上人。上人或能觀知其心。或未能觀知其心。將應病與藥而為說耶。將同一病一藥而為說耶。若應病與藥。又是有高下。是有雜味。即反法王等三經之義。豈徒反其義。又獲如上所說之罪報矣。若同一病一藥為說。必當說大乘。大乘即佛乘也。若讚佛乘。且不隨應。且不救病。即反維摩等三經之義。豈徒反其義。又使眾生沒在罪苦矣。六者皆如來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不誑語。不異語者。今隨此則反彼。順彼則逆此。設有問上人。其將何法以對焉。此其未諭者一也。又五蘊者。色。受。想。行。識是也。十二因緣者。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是也。夫五蘊。十二因緣。盖一法也。盖一義也。略言之則五。詳之則為十二。雖名數多少或殊。其於倫次轉遷。合同條貫。今五蘊中則色。受。想。行。識相次。而十二緣中則行。識。色。入。觸。受想緣。一則色在行前。一則色次行後。正序之既不類。逆倫之又不同。若佛次第而言。則不應有此雜亂。若謂偶然而說。則不當名為因緣。前後不倫。其義安在。此其未諭者二也。上人耆年大德。後學宗師就出家中。又以說法而作佛事。必能研精二義。合而通之。仍望指陳。著於翰墨。盖欲藏諸篋笥。永永不忘也。其餘疑義亦續咨問。居易頓首。予補其答曰。辱賜書。蒙以教乘為問。顧惟魯鈍之資。何足以當天縱之辯。然敢不竭疲陋以塞外護為法之勤耶。如居士所論六經二義。與夫行色不倫之說為不通者。在不痛思自所問端方便智三言而已。了此三言。則雖百千妙義。無盡法門。可不究而解。矧所謂維摩。法王前後六經相戾之義乎。方便智者。如將將兵。權謀所施。非有定式。其發如雷霆。如機括。故能消過於未然。折衝於千里在一時耳。豈據典故哉。夫軍勢之虗實。將氣之勇怯。陣形之可否。成敗之先見。或有定論。例吾教三乘以觀根授法。不可參亂是也。以勇怯之氣。為虗實之勢。以施其事。則誤矣。例吾法謂不可以大乘之法授小乘之人。而小乘之人終不堪受大乘之法。如維摩。法華等三經所以丁寧告諭者是也。法王等三經又明告直指纖悉蕩除之。亦所當爾。何以知之。如將兵者。意在濟亂以安國。則如來之意豈非欲開迷以顯智乎。執三乘之語言。為佛之方便智者。失之甚矣。彼特品第眾生根器之說不能了者。反墮常見。即外道。非佛道也。執眾生佛性自無始來無有是事者。又墮斷見。即外道。非佛道也。華嚴經曰。凡愚之人。迷佛方便。執有三乘。法華經曰。尋念過去佛。亦應說三乘。來書所疑。可以釋矣。涅槃經曰。欲得早成佛者與早成。欲遲成佛者與遲成。起信論曰。世尊為勇猛眾生說成佛在一念。為懈怠眾生說得果須滿僧祇者。真方便智之旨。神而明之則能變通與奪。施之以成就眾生也。一代時教以三宗攝之。所謂法相。破相。性宗也。前之六經二義。乃法相。破相二宗所攝。此二宗自不許相難。以建立蕩除宗異故也。又疑為法師者。不能定觀人之根。過慮誤授人以法。且有罪苦。夫知法比丘雖凡夫具足煩惱之軀。然其志好明達。慧辯猛利。非果位小乘可比。如迦陵鳥在殼。則聲壓眾鳥。如堅好木茁地。則已秀群木。又況維摩所訶富樓那。自言其過。有以也哉。如是而論。恐尚紆疑。請借近事以明之。王公大人之閱天下士。非必龍章玉山。其必先以言語。言語者。德行之候。故曰。有德者必有言。又曰。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雖古之聖人。莫能外此。則知法者。觀人之根大小。又豈有他術乎。如居士所疑色。受。想。行。識。與夫十二有支因緣之法。名次不倫。[牙-(必-心)+囗]有錯謬者。未辨名目之理故也。夫色等五蘊乃三苦已成之軀。十二有支乃三世生因之法。如華嚴。十地品云於第一義不了故。名無明。所作業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識。共生四取蘊為名色等者。其敘本末沿襲。理固然也。般若經則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者。破有法不真故也。且色體尚爾。況四蘊但名而已哉。般若諸經破有之教故。言五蘊。則色居行之前。華嚴。十地品諸經敘沿襲之因。故色在行之後。非略言則五。詳言則十二也。法之所本。要本於理而當於義。不必守名句以自滯。多病久廢講。前之所陳者。皆教乘之深旨。非敢臆斷意諭。至於言謂之不及而可以模鑄魔佛。了辨同異者。又未可遽言也。

斷際禪師。嘗與異僧游天台。行數日。值江漲不能濟。植杖久之。異僧以笠當舟登之浮去。斷際嫚罵曰。我早知汝。定捶折其脛乃快也。異僧嘆曰。道人猛利。非我所及。雪峰。嵓頭。欽山。自湘中入江南。至新吳山之下。欽山濯足澗側。見菜葉而喜。指以謂二人曰。此山必有道人。可沿流尋之。雪峰恚曰。汝智眼太濁。他日如何辨人。彼不惜福。如此住山何為哉。古之人。擇師結友如是其審哉。

法燈泰欽禪師。初住洪州雙林。乃曰。山僧本擬深藏山谷。遣日過生。緣清凉老人有不了底公案。所以出來為佗了却。若有人問。便說似伊。時一僧出問。如何是老人未了底。欽拽杖擊之。僧曰。我有何過。欽曰。祖禰不了。殃及兒孫。李國主從容問曰。先師有什麼不了底公案。欽曰。現分析底。國主駭之。欽少年時。其悟解已逸格。然未為人知。獨法眼禪師深奇之。性忽繩墨。不事事。嘗自清凉遣化維楊。不奉戒律。過時未歸。一眾傳以為笑。法眼遣偈往呼之。既歸。使為眾燒浴。一日。法眼問大眾曰。虎項下金鈴。何人解得。對者皆不契。欽適自外至。法眼理前語問之。欽曰。大眾何不道。繫者解得。於是人人改觀。法眼曰。汝輩這回笑渠不得也。

王文公方大拜。賀客塞門。公默坐甚久。忽題于壁間曰。霜筠雪竹鍾山寺。投老歸歟寄此生。又元宵賜宴相國寺。觀俳優坐客懽甚。公作偈曰。諸優戲場中。一貴復一賤。心知本自同。所以無欣怨。予甞謂同學曰。此老人通身是眼。瞞渠一點也不得。

臨濟大師曰。大凡舉唱宗乘。須一句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要。有玄有要。諸方衲子多溟涬其語。獨汾陽無德禪師能妙達其旨。作偈通之曰。三玄三要事難分。得旨忘言道易親。一句明明該萬象。重陽九日菊花新。非特臨濟宗喜論三玄。石頭所作參同契備具此旨。竊嘗深觀之。但易玄要之語為明暗耳。文止四十餘句。而以明暗論者半之。篇首便標曰。靈源明皎潔。枝派暗流注。又開通發揚之曰。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濁句。在暗則必分上中。在明則須明清濁。此體中玄也。至指其宗而示其意。則曰。本末須歸宗。尊卑用其語。故下廣敘明暗之句。奕奕聯連不已。此句中玄也。及其辤盡也。則又曰。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虗度。道人日用能不遺時失候。則是真報佛恩。此意中玄也。法眼為之注釋。天下學者宗承之。然予獨恨其不分三法。但一味作體中玄解。失石頭之意。李後主讀當明中有暗注辤曰。玄黃不真。黑白何咎。遂開悟。此悟句中玄為體中玄耳。如安楞嚴破句讀首楞嚴。亦有明處。予懼學者雷同其旨。宗門妙意指趣。今叢林絕口不言。老師宿德日以凋喪。末學小生日以譁諠。無復明辯。因記先德銓量大法宗趣於此。以俟有志者。

此方教躰以音聞應機。故明導者假以語言。發其智用。然以言遣言。以理辨理。則妙精圓明未嘗間斷。謂之流注真如。此汾陽所謂一句明明該萬象者也。得之者。神而明之。不然。死於語下。故其應機而用。皆脫略窠臼。使不滯影迹。謂之有語中無語。此汾陽所謂重陽九日菊花新者也。三玄之設。本猶遣病。故達法者貴其知意。知意則索爾虗閑。隨緣任運。謂之不遺時。此汾陽所謂得意忘言道易親者也。古塔主喜論明此道。然論三玄則可以言傳。至論三要則未容無說。豈不曰。一玄中具三要。有玄有要。自非親證此道。莫能辯也。

廬山玉澗林禪師作雲門北斗藏身因緣偈曰。北斗藏身為舉揚。法身從此露堂堂。雲門賺殺佗家子。直至如今謾度量。五祖戒禪師。雲門的孫。有機辯。甞罷祖峰法席。游山南。見林。問作偈之意。林舉目視之。戒曰。若果如此。雲門不直一錢。公亦當無兩目。遂去。林竟如所言。而戒暮年亦失一目。今妄意測度先德之旨。疑悞後生者。亦可以少戒。

天台宗講徒曰。昔智者大師聞西竺異比丘言。龍勝菩薩嘗於灌頂部誦出大佛頂首楞嚴經十卷。流在五天。皆諸經所未聞之義。唯心法之大旨。五天世主保護秘嚴。不妄傳授。智者聞之。日夜西向禮拜。願早至此土。續佛壽命。然竟不及見。唐神龍初。此經方至廣州翻譯。今市工販鬻徧天下。而學者往往有畢生不曾識之者。法輕則信種自劣。可嘆也。

古老衲住山。多託物寓意。既自游戲。亦欲悟人。如子湖之畜犬。道吾之巫衣端笏。獨雪峰。歸宗。西院皆握木蛇。故雪峰寄西院偈云。本色住山人。且無刀斧痕。予元符間至踈山。見仁禪師畫像亦握木蛇。嘗有僧問曰。和尚手中是什麼物。答曰。是曹家女。因嘆其孤韻超拔。能清凉熱惱。為作贊曰。三支習氣其毒熾然。薰蒸識心盤屈糾纏。眾生不明橫生疑怖。忽然見之輙自驚仆。空華世間本離生滅。廓然十方露其窟穴。惟矮師叔是大幻師。與奪萬法自在娛嬉。乃知大千皆公戲具。手中木蛇是曹家女。

永明和尚問曰。此根本識心既稱為一切法體。又云常住不動。只如萬法即此一心有。離此一心有。若即心。萬法遷變。此心云何稱為常住。若離此心。復云何得為一切法體。自答曰。開合隨緣。非即非離。以緣會故合。以緣散故開。開合但緣。卷舒無體。緣但開合。緣亦本空。彼此無知。能所俱寂。故密嚴經偈曰。譬如金石等。本來無水相。與水共和合。若水而流動。藏識亦如是。體非流動流。諸識共相應。與法同流轉。如鐵因磁石。周回而轉移。二俱無有思。狀若有思覺。賴耶與七識。當知亦復然。習繩之所繫。無人而若有。普徧眾生身。周行諸陰趣。如鐵與磁石。展轉不相知。予嘗諦觀一切眾生迷於動轉遷移之中。生心執著以為實然。以是橫計有生有死。罪行福行。如嬰兒自旋。見屋廬轉。諸佛大悲為作方便。以無情之類無有心念而亦有遷流。為譬識心本來自寂。即入無生大解脫門。

同类推荐
  • 物理论

    物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革除遗事

    革除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银海指南

    银海指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参天台五台山记

    参天台五台山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京梨园金石文字录

    北京梨园金石文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蕴灵觉

    蕴灵觉

    灵,一种古老的传承,亦是一种新生。而灵气却愈来愈少,在那片土地上又发生了什么?
  • 凡人(菲利普·罗斯全集)

    凡人(菲利普·罗斯全集)

    “老年不是一场战斗;老年是一场大屠杀。”菲利普·罗斯晚期代表作,写尽凡俗人世的悲愤与无奈,多家欧美权威书评媒体倾力推荐。《凡人》的书名源自一部中世纪道德剧,讲述一个“凡人”被死亡召唤时的临终经历。罗斯的《凡人》则是一个关于失去与悔憾、病痛与死亡的故事。小说的主角曾是纽约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有过三次失败的婚姻,两个仇视他的儿子和一个挚爱他的女儿。他还有一个随时照顾他的好哥哥,其健康的体魄甚至令他妒忌。从童年的夏季在海边初次见证死亡,到精力旺盛的成年时代事业上的成功、几次婚姻家庭的聚散,再到步入老年看着同代人日渐凋零、自己屡遭病变,孤独和无力感成了他生活的主题。这就是罗斯笔下“凡人”的一生,坦率、深沉,又具有普遍意义。
  • 真实的人生,就要自己说了算

    真实的人生,就要自己说了算

    本书通过简单易懂的心理学知识,结合充满智慧的人生哲学,告诉读者如何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不满的到底是什么;教你如何与烦恼、痛苦相处;助你从思想、情绪和身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进而在不为难自己也不为难他人的情况下,找回真实而快乐的自我。让自己的人生按照自己的内心想法来生活,活出自己本来的样子。人生就要自己说了算,让自己内心说话,让自己的内心发表意见,让自己的内心做出最终决定。人生,不要被他人牵着鼻子走,不要被世俗生活和外在世界所左右,一定要让自己内心说了算。对青年读者的生活和人生,具有极大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 忆红妆:妖妃要逆天

    忆红妆:妖妃要逆天

    在混乱的时空里,大陆七分八裂,大陆中心,有一家店铺,名为忆红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店主,来无影去无踪的副店长,鬼魅的店员,鬼畜的管家……一切事宜,精彩上映!
  • TFboys之爱慕深渊恋

    TFboys之爱慕深渊恋

    当当红小鲜肉TFBOYS组合遇上集团千金,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一起来书中探讨吧!
  • 自遮天世界开始

    自遮天世界开始

    遮天,完美,吞噬……林风的无尽混沌海洋时空征途。
  • 惊世狂妃:废柴九小姐

    惊世狂妃:废柴九小姐

    她,顶级特工,穿为废柴九小姐,面对欺凌、嘲笑,她以牙还牙。当她展露风华,重塑辉煌,必是光芒万丈、紫霞冲天。众美男倾尽一生,只为博她一笑。“你必是我的女人,我唯一的妃”男子那旷世绝美的容貌下,认真的说着。“呵呵,我可不想从一个比我还漂亮的男人,别扭!晚上到底谁睡谁?”她撇嘴哼道。“那就晚上试试喽?!”男子的笑让天地失色、让精华陨落、让空气凝结、让万物泯灭。天元大陆,一个新的传奇,由此拉开序幕!
  • 那些年那个雏菊女人

    那些年那个雏菊女人

    这是一个活在七十年代女人的坎坷一生,遥望天堂却身居地狱。顶着别人的身份过着日子,爱她的人相继离去,她爱的人一直欺骗。舅舅不疼婶婶欺凌,遭人猥琐还落了个不洁的骂名。从美好到失去一切再到得了丈夫生了孩子,她本以为一生就这样过吧,爱与不爱的早已经不重要了。可是,上天却嫉妒了,所以把她的梦狠狠的拆碎,点滴不剩。最后,这个女子是像花儿一样凋零,还是如雏菊那般坚忍?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这个上帝不上线

    这个上帝不上线

    谁说上帝就是要让众生幸福的?只要上帝自己开心就好了!(综漫+文娱+日常)QQ书友群号:1093339963
  • 黑道至尊的复仇路

    黑道至尊的复仇路

    她本是一个善良天真的女孩,一个人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她被诬陷,被扫地出门,被扫地出门的她没有恨,只怪自己懦弱,可是她还不放过她,她杀死了她的亲人,抢夺了她的家产,她怒了,她发誓要成为黑道至尊让她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