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23100000136

第136章 有一种骨气叫李固

“原文”

固对曰:

臣闻王者父天母地,宝有山川。王道得则阴阳和穆,政化乖则崩震为灾。斯皆关之天心,效于成事者也。夫化以职成,官由能理。古之进者,有德有命;今之进者,唯财与力。伏闻诏书务求宽博,疾恶严暴。而今长吏多杀伐致声名者,必加迁赏;其存宽和无党援者,辄见斥逐。是以淳厚之风不宣,彫薄之俗未革。虽繁刑重禁,何能有益?前孝安皇帝变乱旧典,封爵阿母,因造妖孽,使樊丰之徒乘权放恣,侵夺主威,改乱嫡嗣,至令圣躬狼狈,亲遇其艰。既拔自困殆,龙兴即位,天下喁喁,属望风政。积敝之后,易致中兴,诚当沛然思惟善道;而论者犹云,方今之事,复同于前。臣伏从山草,痛心伤臆。实以汉兴以来,三百馀年,贤圣相继,十有八主。岂无阿乳之恩?岂忘贵爵之宠?然上畏天威,俯案经典,知义不可,故不封也。今宋阿母虽有大功勤谨之德,但加赏赐,足以酬其劳苦;至于裂土开国,实乖旧典。闻阿母体性谦虚,必有逊让,陛下宜许其辞国之高,使成万安之福。

夫妃后之家所以少完全者,岂天性当然?但以爵位尊显,专总权柄,天道恶盈,不知自损,故至颠仆。先帝宠遇阎氏,位号太疾,故其受祸,曾不旋时。《老子》曰:“其进锐,其退速也。”今梁氏戚为椒房,礼所不臣,尊以高爵,尚可然也。而子弟群从,荣显兼加,永平、建初故事,殆不如此。宜令步兵校尉冀及诸侍中还居黄门之官,使权去外戚,政归国家,岂不休乎!

又诏书所以禁侍中尚书中臣子弟不得为吏察孝廉者,以其秉威权,容请托故也。而中常侍在日月之侧,声势振天下,子弟禄仕,曾无限极。虽外托谦默,不干州郡,而谄伪之徒,望风进举。今可为设常禁,同之中臣。

昔馆陶公主为子求郎,明帝不许,赐钱千万。所以轻厚赐,重薄位者,为官人失才,害及百姓也。窃闻长水司马武宣、开阳城门候羊迪等,无它功德,初拜便真。此虽小失,而渐坏旧章。先圣法度,所宜坚守,政教一跌,百年不复。《诗》云:“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刺周王变祖法度,故使下民将尽病也。

今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也。斗为天喉舌,尚书亦为陛下喉舌。斗斟酌元气,运平四时。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若不平心,灾眚必至。诚宜审择其人,以毗圣政。今与陛下共理天下者,外则公卿尚书,内则常侍黄门,譬犹一门之内,一家之事,安则共其福庆,危则通其祸败。刺史、二千石,外统职事,内受法则。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絜,犹叩树本,百枝皆动也。《周颂》曰:“薄言振之,莫不震叠。”此言动之于内,而应于外者也。由此言之,本朝号令,岂可蹉跌?间隙一开,则邪人动心;利竞暂启,则仁义道塞。刑罚不能复禁,化导以之寝坏。此天下之纪纲,当今之急务。陛下宜开石室,陈图书,招会群儒,引问失得,指擿变象,以求天意。其言有中理,即时施行,显拔其人,以表能者。则圣听日有所闻,忠臣尽其所知。又宜罢退宦官,去其权重,裁置常侍二人,方直有德者,省事左右;小黄门五人,才智闲雅者,给事殿中。如此,则论者厌塞,升平可致也。臣所以敢陈愚瞽,冒昧自闻者,傥或皇天欲令微臣觉悟陛下。陛下宜熟察臣言,怜赦臣死。

“译文”

李固对答道:“臣下听说国王是以天为父,以地为母,拥有山川之宝藏。王道行得通那么就阴阳和睦,政化乖忤就山崩地震成为灾害。这都是关系于天心,见效在成事上面。所谓化以职成,官由能理。古时进而为官的人,都是有德才有爵命;今日进而为官的人,只是有财和力。臣下听说诏书务求宽大博厚,疾恨苛严残暴。可是现在的长吏以杀伐为名的,一定得到升迁重赏;而那些心存宽和没有党羽援助的,每每得到排斥放逐。因此淳厚的风气不能宣传,雕薄的习俗不能改革。即使用繁刑重禁,又有什么益处?前孝安皇帝变乱旧典,封爵给阿母王圣,因而制造妖孽,使樊丰这班人乘权放恣,侵夺主上的威严,改乱嫡嗣,把太子废为济阴王,致使圣躬狼狈不堪,亲遇其难。既从危难中出来,做了皇帝,天下人都在仰望,希望风政有所转变。积敝之后,容易得到中兴,的确应当宽厚地想为善之道;可是议论的人,还说当前的事,又与以前相同。臣下伏在山草之间,感到十分痛心。回忆汉朝兴起以来,三百多年,贤圣相继出现,十又八个君主。难道没有阿乳之恩?难道忘了贵爵之宠?然而上面害怕天威,下面根据经典,知道不可违反道义,所以不加封赏。现在宋阿母(宋娥),虽然有大功勤谨的品德,只要加以赏赐,就足以酬报她的劳苦;至于分封土地,实在与旧典相乖违。听说阿母体性谦虚,必然会逊让不受,陛下应赞许她那种辞国的高风,使她成就万安之福。一般说来,妃后之家很少完全的原因,难道是天性造成的?只是因为爵位太高太显,专揽大权,而天道最恨盈满,可他们不知自损,所以至于颠仆垮台。先帝宠遇阎氏,位号立得太快,所以得到灾祸,时间并不太长。《老子》说过:‘其进锐,其退速也。’(注:进得快,也退得快。)现在梁氏外戚居在皇后所住的椒房之内,按礼是不能以妻之父母为臣,尊以高爵,还是可以的。可是她的子弟侄儿,荣显交加,永平、建初年间的故事,大概不是如此。应该使步兵校尉梁冀以及诸侍中还居黄门之官,使国家大权离开外戚之手,政权归于国家,难道不很好吗!

又诏书禁止侍中尚书中臣子弟不得为吏察孝廉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掌握威权,照顾私情,准予请托的关系。而中常侍在日月的旁边,声势振动于天下,子弟要做官,没有什么极限。虽然外表看似谦默,不插手州郡,可是那些谄伪之徒,望风推举。现在可为设常禁,与中臣相同。

从前光武帝第三女馆陶公主替她儿子求做郎,明帝不同意,赐钱千万。为什么轻厚赐,重薄位,为的是官人失才,害及百姓哩。臣下私自听说长水司马武宣,开阳城门侯羊迪等,没有别的功德,初次拜官便补真。这虽是小过失,可慢慢破坏了旧规章。先圣的法度,应该坚守不移,政教一出差错,百年难得恢复。《诗经》上说:‘上帝板板,下民卒瘅。’(注:帝王反其道而行,下民就遭殃。)这是讽刺周厉王变更先王之道,所以使下民尽病哩。

现在陛下有了尚书,等于天上有北斗星。北斗是天的喉舌,尚书便是陛下的喉舌。北斗斟酌元气,运平四时的气候。尚书出纳国王之命,布政于天下,权尊势重,责任之所归属。如果不平心办事,那么灾害必然到来。的确应该慎审选择其人,来弥补圣政。现在与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人,外面就是公卿尚书,里面就是常侍黄门,譬如一门之内,一家之事,安宁大家就有福,危险就共遭祸败。刺史、二千石,外面统管职事,里面受法则的制约。任何事物表面歪曲,影子必斜,源流清澈的流水必干净,等于敲敲树根,百枝都动摇哩。《周颂》说:‘薄言振之,莫不震叠。’(注:稍有振动,没有不震动。)这是说动之于内心,而反映在外表。这么说来,本朝发号施令,难道可以随便?间隙一打开,邪人就在想心思;利竞暂开一线,那么通向仁义的路就阻塞了。刑罚不能复禁,化导因此变坏。这是天下的纪纲,当前的急务。陛下应打开石室金匮之书,陈列图书,招集一班儒生,引问为政的得失,指摘变象,以求天意。他们说得中理,立即实行,选拔其人,表彰能干之辈。那么圣德每天都有所闻,忠臣竭尽他们的智慧。又应罢退宦官,免去他们的权重,裁置常侍两个,端方正直有德的人,让他们在左右省察事理;小黄门五人,有才智闲雅的,让他们在殿中工作。这样一来,议论的人厌塞,升平世界即可到来。臣所以敢于陈述愚瞽之言,冒昧上奏,倘若皇天想使微臣使陛下觉悟,陛下应熟虑臣下的话,怜悯赦免臣的死罪。”

“点评”

李固(94—147年)是东汉著名的大臣。后因对策指斥时政,要求“权去外戚、政归国家”,为议郎。历任荆州刺史、太山太守,政称天下第一。之后改将作大匠、大司农。汉冲帝即位后,他任太尉,与大将军梁冀参录尚书事。汉冲帝死了之后,他以建策立清河王,不屈服于梁冀,因此被梁冀记恨,并被免职。汉桓帝即位,又为冀所诬,逮捕治罪,遂死于狱中。

李固字子坚,是汉中南郑(今属陕西)人。他的老爸就是著名的司徒李郃。李固这个人长得有些奇特,怎么个奇特法呢?他的头上有骨突出如鼎足,上入发际隐起,脚板上有龟文。这样的相貌,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描绘,但不管是真是假,反正这个李固呢,一出生就与众不同。在古代,对那些有成就的人大都有类似的描绘,要么说是出生时发生了奇异的事情,要么说有着奇特的相貌。总之,是为了说明这个人从小就有非凡的特征。

李固在年少的时候非常好学,常不远千里,步行寻师。这种学习劲头儿,实在是令人敬佩啊。现在的学生,条件那么好,不用千里寻师,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打个电话请教老师,问问同学,是多么方便啊。假如李固有今天这样优越的条件,那还指不定能学成什么样呢。即便条件那么艰苦,他还是读了许多古书,结交不少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羡慕他的风采而来向他学习。

京师人都赞叹说:“这又是第二个李公了。”他老爸就很厉害了,他肯定又是一个李郃啊。司隶、益州都命令郡守举李固为孝廉,召他为司空掾,可是,李固都不去就职。

阳嘉二年(133年),有地动、山崩、火灾等变异,公卿推举李固去对策,皇上又下诏特地问他当代的弊端,以及为政应做些什么。皇上跟基层连线,征求良策了。于是,李固就洋洋洒洒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诸如招集一班儒生,引问为政的得失;应罢退宦官,免去他们的权重等。上面我们摘录的选文,即是李固给顺帝的详细对策。

顺帝看了上述对策,多所采纳应用,立刻让阿母迁还弟舍,诸常侍全部叩头谢罪,朝廷的政纪肃然。顺帝立即起用李固做了议郎,可是阿母身边的宦官恨李固的话太直,太有隐患,于是就共同捏造罪名来陷害李固,事从中下。你看看,这人啊,就是复杂得很啊。不知不觉间,就有了对立面,就有了敌人。其实,人生就是这样,我们每时每刻都处在或者正要处在矛盾之中,或者从一个矛盾转往另一个矛盾。这是人生的必然。问题在于,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那些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矛盾。在矛盾面前畏缩,是不行的,那就会压抑了自己的个性,丢失了自己的本真。而在矛盾面前觉得无所恐惧,肆无忌惮,也是不可取的,因为那样就会让你陷入危险的境地。所以,我们要学会不怕事,不找事,不坏事,在慎重考虑之后,该怎样就怎样就行了。也就是凡事要三思而后行,于己于人都有好处。这才是真正的骨气。

李固的一通建议,给自己树了敌,结果被潜规则了。大司农黄尚等人请求大将军梁商,又有仆射黄琼究明李固的案情,过了好久才得拜为议郎。

后来,李固出去做了广汉雒县县令,到了白水关,解除印绶,回到汉中,关起门来不与人交往。半年之久,梁商请求让李固做从事中郎。梁商以后父的身份辅政,柔和自守,不能有所整顿,灾异多次显现,下面权势日重。李固想使梁商先整治风化,退辞高满之位,于是给梁商写奏记道:“《春秋》褒奖仪父以开义路,贬责无骇以闭利门。义路闭了,利门就打开;利门打开,义路就闭塞。前孝安皇帝内任伯荣、樊丰等人,外委派周广、谢恽等人,开门受贿,用人不当,天下议论纷纷,怨恨之声到处都是。朝廷开始建立,比较清静,不到几年,渐渐堕落。左右党进,每天均有人升官,守死善道的人,走向穷途末路,而没有改正弊端,树立正气的方法。又即位以来,十又余年,太子未确立,群下都在盼望。可使宫中的嫔媵减少一些,挑选身份微贱但宜生子之人,进御到皇上那里,顺助天意。如果有了皇子,母亲自己喂奶,不要交给保妾巫医,以致出现赵飞燕那样的杀子之祸。明将军威望高地位显,应当以天下大事为忧,提倡谦虚节约,做万方的榜样。新建祠堂,费工用亿计算,不是显示美德,表示清俭的方式。数年以来,灾怪多次出现,连续多时不下雨,而阴沉多云。宫省之内,定有阴谋。孔子说:‘智者见变思刑,愚者睹怪讳名。’天道没有亲疏之分,可为敬畏。近来月食尽于端门之侧。月,大臣的象征。一般来说,太高就危险,太满就溢出,月亮满了就缺,太阳到中午就偏移。这四项,自然之数。天地之心,福谦忌盛,因此贤达之人功成身退,保全名节,颐养天年,没有恐惧之忧。如使王纲一整,道行忠立,明公走伯高的路,保全不朽的名声,难道和这些外戚平庸之辈耽荣好位的同日而语吗?我是狂夫下愚之人,不知大体,私下感到古人报一饭之恩,何况受了照顾优遇而可不尽心吗?”

可惜的是,梁商没有听从。

永和年间,荆州盗贼兴起,长年不得平定,于是朝廷用李固做荆州刺史。

李固到职后,派官吏慰劳访问境内,赦免寇盗以前的罪恶,与他们从头开始。于是贼人头目夏密等收编他们的党徒六百多人,绑着自己,前来自首。李固都原谅他们,让他们回去,使他们自相招集,开示威法。半年时间,盗贼全部投降,州内从此太平无事。

李固上奏南阳太守高赐等人贪赃的秽行。高赐等怕受处分,于是共同用重金贿赂大将军梁冀,梁冀替他们千里移送檄文,可是李固抓得更紧。梁冀便令调李固做太山太守。那意思是,你不听我的,我就给你挪挪地方吧,把你挪到太山盗贼窝子里去。当时太山的盗贼屯聚多年,郡兵常有千人,追讨不能制伏。

李固到职后,将郡兵全部罢遣回去种田,只挑选留任有战斗力的百多人,用恩信招诱盗贼投降。嘿,原来的那些当兵的,是不少,可尽是些吃闲饭的啊!一千多个人,没有中用的。李固进行优化组合竞争上岗,留下百十个人,以一当十。果然,不到一年,境内的贼人都逃散了。

李固升为将作大匠。这时候,李固又闲不住了,他又开始上疏陈事道:

“臣下听说气之清的为神,人之清的为贤。养身的以练神为最宝贵,治国的以积贤为正道。古时秦国想进攻楚国,王孙圉在西门设坛,陈列名臣的姓名,秦使者感到惊讶,于是停止进击。魏文侯以卜子夏为老师,以田子方为朋友,对段干木行轼礼,所以一般贤人争着到来,名声超过齐桓公,秦国不敢在西河派兵,这大概是积贤人的符命哩。陛下拨乱反正,初登大位,礼聘南阳樊英、江夏黄琼、广汉杨厚、会稽贺纯,策书赞叹他们,用大夫之位接待他们。因此隐居之人,智术之士,弹冠相庆,振衣而出,乐意替你出力,四海人民高兴,归服圣德。杨厚等人在职时,虽无奇特的表现,但每天勤勤恳恳为国事操心。臣前些时在荆州,听说杨厚、贺纯等人因病免职归田,十分惋惜。有一天朝会时,看见诸侍中都是年轻人,没有一位宿儒大人可做顾问的,的确可叹。应该召回杨厚等人,以满足众人之期望。黄琼处议郎,将近十年,众人都觉得开始十分看重,现在都停滞了,很可怪。光禄大夫周举,才谋高正,应在常伯之位,访以言议。侍中杜乔,学问品行很好,当世之良臣,久托疾病,可敕令起身视事。”

李固又推荐陈留杨伦、河南尹存、东平王恽、陈国何临、清河房植等人。

这天有诏书召用杨伦、杨厚等,又调升黄琼、周举,用李固做大司农。

起先周举等八使案察天下,劾奏许多不法官吏,其中多半是宦者亲属,宦者常替他们求情,诏书便叫他们不必追究。又旧任三府选令史,光禄试尚书郎,这时都系特派,不再选试。唉!皇帝的力度不够,腰杆儿不挺啊。

李固便与廷尉吴雄上疏,认为八使所检举的人,应该赶快诛罚,选举署置,可归有司去办。

最后,皇帝想了想,就被他们的话感动了,于是更免八使所举的刺史、二千石,从此减少特派,责成三公,明加考察,朝廷称赞很好。

李固又与光禄勋刘宣上言道:“近来选举牧守,多数不称职,甚至横行无道,侵害百姓的权益。又主上应停止盘乐游玩,专心庶政。”皇帝采纳他们的意见,于是下诏诸州劾奏太守、县令以下的官吏,政有乖错不正,对百姓没好处的,免去官职;那些奸秽重罪的人,一律收付诏狱。

后来冲帝即位,用李固做太尉,与梁冀参录尚书事。

第二年皇帝死了,梁太后认为扬州、徐州盗贼盛强,恐惊扰造成大乱,使中常侍诏李固等,想等到所召诸王侯到齐才发丧。

李固答道:“皇帝虽然年少,还是天下之父。今日崩亡,人神感动,岂有臣子反共掩匿吗?古时秦始皇死在沙丘,胡亥、赵高隐瞒而不发丧,卒至害死扶苏,以至亡国。近来北乡侯死了,阎后兄弟和江京等人也一起掩秘,于是有孙程杀人之事。这是天下之大忌,切不可做的。”太后听从了,当天晚上就发丧。

李固认为清河王刘蒜年长有德,想立他为帝,对梁冀说:“今当立帝,应选择年高而有德的,任亲政事的人,希望将军审详大计,学习周勃立文帝、霍光立宣帝,而不能像邓太后、阎太后利用君主幼弱的做法。”梁冀不听,于是立了乐安王之子刘缵,年刚八岁,这是质帝。

这时冲帝将北卜山陵作为葬址,李固便建议道:“今天处处有寇贼,军兴用费加倍开支,新创宪陵,赋发非一。帝尚幼小,可起坟陵在宽陵茔内,照殇帝的康陵制度,可减少三分之一的费用。”冲帝听从李固的意见。这时太后因为连遭不幸之事,委任宰辅,李固所匡正的意见,每次听从了,那些黄门宦者一概斥遣,天下都希望太平,可是梁冀猜专,每相忌恨。

起初,顺帝时所封的官,多不按次序,等到李固在事,奏免百多人。

这班人既怨恨,又希望梁冀帮忙,于是共同写个急切的奏章诬蔑李固有罪,奏章说:“臣下听说君王不同天而行事,便无以承受天命;臣子不述旧事,不能侍奉君王。古时尧死之后,舜仰慕三年,坐下就看见尧在墙边,吃饭就看见尧在羹边。这就是所谓常追来孝(注:指周文王能述追王季勤孝之行)不失臣子的气节。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离间近戚,自建支党。至于他所表举荐达的,照例是他的门徒;他所辟召之人,没有不是故旧。有的用财货贿赂,有的是他的子婿婚属,那些列在官牒上的共四十九人。他又广选贾竖之徒,来补充令史;募求好马,临窗呈试。他出入过分奢侈,车帷鲜艳曜日。皇帝大行在殡,路人都在哭泣,而李固却胡粉饰貌,搔头弄姿,游玩自如,从容冶步,竟无半点伤悴之心。皇帝之山陵尚未建成,他竟违背旧政,把好的都说在自己身上,把过错全部归于君王,斥逐旧臣,不得侍送,作威作福,没有哪个比李固更厉害的了。臣听说宰相之职,在于调理阴阳,璇玑不平,寇贼捣乱,责任就在太尉。李固受任之后,东南地区盗贼猖狂,九江、广陵两州以及数郡,千里萧条,兆民受到伤损,大化陵迟,而诋毁先主,疯狂已极。存无廷争之忠,没有诽谤之说。儿子之罪没有比累父更大,臣子的罪行没有比毁君更深。李固之罪,应该杀头。”

你看看这些嘴脸吧!欲加罪于人何患无辞乎?书奏上去,梁冀告太后,请交下面审理。太后需要李固,所以太后不听,于是李固得免于死。

梁冀忌帝之聪慧,恐产生后患,于是叫左右进鸩毒。皇帝吃了毒药之后,药效就发作了,他痛烦闷苦,派人把李固找来。

李固进去,上前问道:“陛下怎么得的病?”帝还能说话,说道:“吃了煮饼,现在腹中闷得很,找到水来还可活命。”当时梁冀也在旁边,说道:“恐怕呕吐,不可饮水。”话未说完就死了。李固伏尸号哭,推举侍医。梁冀担心李固看出端倪来,顾虑事情被泄露,就特别恨他。随后商量立嗣,李固引进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先给梁冀写信道:“天下不幸,仍遭大忧。皇太后圣德当朝,总理万机,明将军体履忠孝之道,考虑国家的安危,而连年之间,国祚三次断绝。今当立帝,帝位是天下重器,太后十分关心,将军劳虑,详择合适的人,务存圣明。然而愚情考虑再三,私下独有想法。远寻先代废立的旧制,近见国家立帝的前事,没有不访问公卿、广泛征求意见的,务必上应天心,下面符合众人愿望。再说永初年间以来,政事很多谬误,地震宫庙,彗星出现在天,的确是将军用心思的日子到了。《古书》说:‘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从前昌邑王被立,昏乱得很,霍光十分担心,后悔得折骨。如果不是博陆侯霍光的忠勇,大司农田延年的奋发,大汉的江山,差点倾覆了。可见事关重大,不可不深思熟虑!悠悠万事,只有这是最大的事。国家的兴衰,在此一举。”

梁冀得了信,便召集三公、中二千石、列侯大议立谁为好。李固、胡广、赵戒以及大鸿胪杜乔都认为清河王刘蒜明德著闻,又是最尊亲,应立为嗣。不过梁冀另有想法,蠡吾侯刘志当娶梁冀之妹,这时正在京师,梁冀想立他。

众人不同意,梁冀愤愤不乐,可又没有别的理由可以改变大家的主意。

中常侍曹腾等听了,晚上到梁冀那里劝说道:“将军几代人与皇后有亲,掌握大权,宾客胡作非为,多有过失。清河王为人很严明,如果立为君,那么将军受祸的日子便不久了。不如立蠡吾侯,富贵可长久保持哩。”梁冀同意他们的话。

第二天重新开会,梁冀意气汹汹,言辞激动。自胡广、赵戒以下的官吏,没有不害怕的。都说:“大将军发令就是。”可是李固与杜乔仍坚持原来的意见。

梁冀大声宣布“罢会”。

李固的意见再次不被听从,但是他还希望众人之心可立,又写信给梁冀。梁冀那个气啊!他便劝太后先策免李固的官,去你吧!总是跟老子对着干,你没有好果子吃的!最后,他们立了蠡吾侯,这便是桓帝。

后一年有余,甘陵刘文、魏郡刘鲔各打算立刘蒜做天子,梁冀因此诬蔑李固与刘文、刘鲔等散布妖言,将他们关进牢狱。这时候,李固的门生勃海王调贯械上书,证明李固是被冤枉的。

河内赵承等数十人也力挺李固,太后明了他们的意思,于是赦了罪。等到李固被放出牢狱,京师里那些百姓都高声喊:万岁!

这足以表达出人们的心声啊。可是,在梁冀听来,令他大吃一惊。为什么啊?很明显,他是真的害怕李固名声道德将来对自己有大害,于是再次力奏前面的事,把李固杀了,当时年仅五十四岁。一代忠臣良将,竟然遭此毒手,天地动容啊!

临死前,李固给胡广、赵戒那帮子软骨头写信道:“我受了国家大恩,因此竭尽股肱之力,不顾个人死亡,志在扶持王室,达到文帝、宣帝那样。哪想到一朝梁氏迷谬,你们曲从,把好事变为坏事,成功变为失败呢?汉朝衰亡,从此开始了。你们受了主上的厚禄,颠覆而不扶持,倾覆国家大事,后代的良史,难道会容你们的私心?我的身体完了,在义方面还是有所得,还有什么可说呢!”

胡广、赵戒得了信感到悲痛惭愧,都长叹流涕。

州郡将李固的两个儿子李基、李兹从郾中逮捕了,都死在狱中。但是老天有眼,不让良臣绝后,李固的小儿子李燮逃出,保全了性命。

梁冀便封胡广、赵戒的官,而把李固的尸首露放于交通要道,命令说有敢于接近的加罪处理!可是,李固的弟子汝南郭亮,年刚成童,游学到了洛阳,到朝廷上书,冒死请求替固收尸。南阳人董班也去哭李固,殉尸不肯离开。

太后同情他们,于是免了郭亮死罪,又让董班用布包起李固的尸体归葬。

李固所著的章、表、奏、议、教令、对策、记、铭共十一篇。

李固作为东汉时代著名的忠正耿直的大臣,他坚决与梁冀一派腐朽势力做斗争。他表现出来的坚贞、勇敢的斗争精神,与梁冀以及屈从梁冀淫威的人相比,成为受到后人赞扬的另一种典型的历史人物——铁骨铮铮,刚正不阿。这就是有骨气的李固。

同类推荐
  • 唐时歌

    唐时歌

    我们曾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只为向这个世界证明,我们曾经来过!活过!存在过!前世浪费了半辈子光阴一事无成的平凡人,得天垂怜,让他再活了一次,来到这片世界。这一世的他决定做些什么……
  • 庆余年之终结者

    庆余年之终结者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人间最强大最忍隐的大宗师帝王庆帝带着他的遗憾离开了人间,范闲和他的妻子儿女们过上了短暂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然而这并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现代纨绔子弟叶凌风,在一次他人蓄意的车祸之后丧身,却意外穿越到《庆余年》中由范闲制衡的这片异世大陆。本想等吃混死的他却因为种种的原由走上了奋起自强的道路。但无权无势无背景的他如何在最底层的夹缝中崛起?而他又将给这片暗潮汹涌的大陆带来怎样的变化和风云激荡?续写《庆余年》,精彩难以尽叙,进来一观,一目了然!本书版权问题已经解决好,请关心版权问题的朋友看000章《申明及序》。............本书读者高级群1:90063072本书读者高级群2:89596999欢迎各位书友进来团聚!
  • 重生三国之西凉马超

    重生三国之西凉马超

    他本是黑道枭雄,却死后重生……他无意中成为了马超,在西凉生活了十八个春秋。他竭力和这个世界融合同化,适应古人的一切……当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那颗永不泯灭的枭雄之心跳动不停,欲与古人一争高下!他不做人臣,只为一步步登上高峰,享受刹那间的喜悦……当中原征战不休,他却在西凉励兵秣马!当曹操刚刚战胜平生敌手袁绍之时,他却率数十万铁骑,马踏长安!没有别的要求,求各位大大在看书的同时,能把我的书收藏一下,或者有富裕的给一张推票……
  • 天佑大周

    天佑大周

    如果后期的张士诚没有那么不问世事,如果张士信不再愚不可及,如果朱元璋没能赢得最后的胜利,那么接下来的历史该是怎样的,而世间没有如果.....
  • 强国公民

    强国公民

    张爱国穿越到了十九世纪末期,他本来只是一个胸无大志的科技爱好者,只是想着过上闭家锁和居里夫人的生活。他不想当什么皇帝、伟人,他只是希望能够在一个强国的庇护之下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可是他却发现这个时代的中国无法让他过上这种“好日子”,他发现无数外国人都用有色的眼睛看着他。在强大的屈辱之下,终于忍无可忍了,他发展工业组建军队,去和别人打仗。跟荷兰人打,跟西班牙人打,跟日本人打,跟俄国人打,跟法国人打,最后和整个协约国打。“世界终于清净了,我也可以实现我当一个强国公民的想法了。”张爱国想道。而这个时候,有侍女拿着一个小塑料片对张爱国说:“陛下,请您收下这个我国第一张身份证,您今后也就是中国第一公民。”
热门推荐
  • 坑坑人,盗盗墓

    坑坑人,盗盗墓

    陶集章,身为上古盗墓世家已经衰落的“百家”的弟子,被师父送回家里后,一直靠与宫心妍和鹿格去搜刮一些小墓为生,倒也是过的比较滋润。可是有人却不让他安于现状,老邪——一个神秘的人物,逼迫他去找寻曹操七十二疑冢中最有价值的三座墓之一——东北疑冢,迫于威逼加利诱,无奈之下,他与宫心妍、鹿格以及新加入的兄弟战小狂,就此踏上了一条险象环生的危险之路……
  • 爱致幻

    爱致幻

    当人类碰上吸血鬼,用鲜血缔结而成的爱。就算被当成容器也没关系,因为我深爱着你.
  • 可惜凌晨没有太阳

    可惜凌晨没有太阳

    “康小璐,你等等我啊,别走那么快,你不是说过会等我的嘛。”“木头,你走快点,走快点,怎么这么慢,老大不等你了诶,”“木头,木头,你怎么不见了,你在哪啊,啊呜呜呜…”“猜猜我是谁,哈哈哈”………
  • 剑魔一之独孤求败

    剑魔一之独孤求败

    金庸大师《神雕》之言:“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柰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扬州,武林第一大剑家独孤山庄庄主独孤世近而立之年喜得幼子,名之求败,表字惊虹。此子天生聪颖,委实千年难遇的武学奇才。弱冠前,空掌劈南北,一剑挑四方,浴血战河朔,豪情震九霄……时逢北宋末年,外敌环视,君主昏庸,佞臣当道,国运日下。正可谓,国不国,家不家,背天道,逢罹难!热血男儿若有性,自将驱虏扫颓荒,二十余万仁义士,独孤一帜振武纲……若奈何,天妒英才,不佑善侣,殁却三代红颜,还经六岁蒙寐。终勘破,生死之门,自此携手爱侣,隐于山谷,而游于天地!
  • 穿越成傻子公主:家有妖夫

    穿越成傻子公主:家有妖夫

    这年头,做梦也能穿越?还成了一个傻子公主。好吧,嫁了一个霸道的男人,这没什么。他娶了小妾这也没什么。只是为什么不许她喜欢任何东西,只许喜欢他啊!这也太霸道了吧!她要逃!额,这一逃,才知道,他是一个不懂爱的半妖……而且,还是一个和她有三世情缘的半妖……
  • 混沌起兮木剑瑜心

    混沌起兮木剑瑜心

    他与她:一壶酒,流下五百年的相伴。一道旨,引出上万年的情缘。他是谁?辰木。风华绝代的苍龙神君,却身中创世诅咒?灰飞烟灭之后,又为何成了幽冥之主的天齐仁圣大帝?她又是谁?吴瑜。流里流气的玉兔仙子,却拥有盖世仙资?生离死别之后,竟冷眼睥睨天下决定与苍生再无瓜葛?混沌之初,神女化桂成月,落心入凡,杀天剑神泣随之失踪。无尽等待,元始天王再现,阴谋阳谋,破桂剑月噬横空问世。两把剑,交错三界混战。两颗心,最终何去何从?
  • 余生漫漫总裁的替身新娘

    余生漫漫总裁的替身新娘

    苏陌陪了席煜寒三年,却抵不过她的一句我回来了。可是,当苏陌离开后,席煜寒却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那个一直被自己当做替身的人……
  • 与天尊共生修道

    与天尊共生修道

    一场意外男主踏入修仙的道路,被夺舍?男主光环被夺舍了还能叫男主吗!需要装逼?可以的该装逼还是得装逼,被包养?没钱就只能被包养,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带你见证修仙启程路上的各种突发事件,逐渐领悟人生的道路
  • 战国策

    战国策

    《青少年快读中华传统文化书系:战国策(最新图文普及版)》又称《国策》,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和辩论的文献辑录,共33篇,490章,记述了从三家分晋到秦二世即位之间240余年的历史。相传为各国史官所作,后经刘向整理编辑后定名为《战围策》。全书为叙事体,以记言为主,以国分类,反映了各诸侯国之间尖锐复杂的兼并斗争和谋臣策士往来游说的言行,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之先河。
  • 萌宝找上门:妈咪,请签收

    萌宝找上门:妈咪,请签收

    五年前,为了救回母亲,她卖了自己,给人生孩子。生下孩子后,再也没见过。五年后,一只小包子找上门,缠着江瑟瑟,要亲亲,要抱抱,要一起睡。江瑟瑟非常乐意,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