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33500000016

第16章 渡洋爆击南京(10)

日军同样志在必胜。他们进攻光华门的首战在9日拂晓打响,由精锐的第9师团配合多辆战车,先向城门外的红毛山一带守军发起猛攻。教导总队一个营在此守战,结果伤亡近半,不得不退至光华门城墙处。天刚亮,日军又派飞机,直接轰炸光华门,雨点般的炸弹,守军无法躲避,死伤百余人。眼看城门要失守,唐生智司令得知后急调教导二团火速增兵支援。

“马上出发,坐公共汽车!”教导二团援军带上武器,上了由他们控制的几辆公共汽车,直奔光华门。

“你们是来支援的吗?”援军排长向鸿远刚抵城门,门墙边一个满脸乌黑的头颅竖起来,激动得大哭,“你们总算来了!我让给你来指挥吧!”

向排长总算搞清他是守军长官,便说:“那不行,我们还没有弄清楚敌军情况,你得帮助我们。”

“行,你们来了就好!来了就好!”那军官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指着城门外说,“敌军就离这儿百十来米……千万别探出头看,我的士兵好几个都是这样死的。”

就在这时,向排长的头顶响起飞机声。“卧倒——!”刚出口,几颗炸弹即落在他们身后的城门内。

“奶奶的!小鬼子太欺人了!他们的炸弹落到城门内的监察部院墙内了,我的两个新兵连兄弟死的死、伤的伤,我没人啦!老子到这儿跟他们拼了!”这时,一位四川口音的守军连长扑到向排长身边,端起冲锋枪就往城门外扫射了一通。

“哒哒哒……”

“轰隆隆——”

冲锋枪声惹来了日军好一阵炮弹和机关枪子弹。

“不要乱开枪!”向排长急忙制止说,“现在敌人的兵力比我们多,我们万不能轻易暴露自己的火力,否则会吃大亏的。”

怎么才能弄明白敌情呢?向排长身边的机枪手说:“我有办法。”说完从口袋里取出一面小镜子,然后用两根步枪通条绑接,再在上面绑上小镜子,随即小心地向城垛口仰卧移动。这一照了不得,向排长他们发现敌人已在9辆战车的掩护下,正悄悄向城门这边移动过来……

“不好!敌人是想占据那边的小面粉厂,然后再通过那里居高临下袭击我们城门!”向排长朝日军移动的左侧前方一看,发现距光华门城楼百余尺有一座面粉厂,而且木质厂房的楼顶比城墙高出一截,一旦被敌人占领面粉厂,后果不堪设想。

“一定要先平掉面粉厂,否则我们不仅守不住城门,而且都得被他们打死!”向排长急出一身汗。

“那怎么弄呀?”守军官兵惊呼。

“抢先把这个面粉厂烧了!”向排长说。“我们组织敢死队去。谁愿意去?如果完成任务,回来后士兵的升排长!”

“我去!”

“我也去!什么升不升的,只要把城门守住,死了也甘愿!”

当即有十几个士兵站出来。

“好样的!”向排长无比激动,“人多了冲不过去,你们排成一队,每人抱上稻草,带上火柴,沿城墙过去,再用绳子吊下去,点火烧着就行……”

行动开始。第一名士兵刚从城垛上放下一米左右,就被日军发现打死。第二名上去,又被打死。

第三名士兵说:“现在轮到我了!但不能照老办法,需要换个地方。”此人机灵,一是改在另一处城垛下绳,二是在放下一半时,突然纵身跳下……

“掩护——!”向排长立即命令战友向敌阵射击。

“嘭!”在敌我双方激战之中,只见面粉厂那边蹿起一片火焰……“成功啦!”“成功啦!”光华门守军连声欢呼。

日军怎能吞得下此亏?见正面进攻受阻,他们便改变战术——趁着硝烟弥漫的黄昏,一支日军便衣敢死队沿着护城河冲向光华门,企图瞬间与阵地上的守军展开肉搏战,从而突破城门。

“光华门十万火急,还有什么办法顶住敌军呀?”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在电话里像是在向属下谢承瑞团长求助。

光华门是由教导总队谢承瑞团长带的人负责。“没有什么其他好招了。官兵们两天下来已经死伤无数,别无他法。我看就用最后的绝招吧!”谢承瑞咬咬牙说。

“啥招,你快说,谢团长。”

“请总队支援几车汽油来!我亲自背汽油过去。”

桂永清那边突然沉默。稍许,又说:“好!我马上让参谋长调汽油!”

汽油调来了。谢承瑞亲率二十几名敢死队员,背着油桶,飞步赶到光华门,趁着夜色,将一桶桶汽油顺着城门朝外倒出……

狂妄自大的日军哪知我守军有这一招,他们也在趁着夜色进行所谓的“最后决战”。然而这回他们吃了大亏——

“点!”一束火苗突然在光华门城口亮起,然后如一道火墙似的朝外闪电般地散开,直冲敌阵——

“呀呀呀……”火光中,只见日军像着了魔似的狂跳乱舞,很快又变成了一团团火球,然后便倒的倒、焦的焦……

“死啦死啦的——!”后面的日军一边骂一边四处抱头仓皇逃窜。

“冲啊——”突然,数日纹丝不动的光华门猛地开启,只见谢承瑞带着守军官兵,端着十几挺机枪向敌群狂扫过去。

好一个痛快的歼敌反击战!光华门前从此留下抗日英勇的美名。

这是光华门阻击战中的一个片段。中国守军打疯了,日军进攻也发疯了!

“八嘎——!”一队队头扎白带、上面写着“必胜”字样的日军敢死队,一手端着轻机枪,一手挥动着大刀,在坦克的掩护下,不管死活地朝城门方向冲来……

“手榴弹!手榴弹打坦克——”守军长官见横冲直撞而来的敌方坦克即至城门口,急中生智地组织起手榴弹火力网,使得敌坦克最后瘫痪在城门口。这个时候,已有十几名日军敢死队员趁机钻进了城门洞内。

“堵杀他们!快堵杀他们!”守军的敢死队见状,一边喊着一边凭着对城墙地形的熟悉,用绳子从城墙上徐徐下吊,出其不意地将来犯之敌杀了个精光。

“长官,给我们赏功吧!你们看——”第83军军长邓龙光部属的那个守军营长带着十几名士兵,挑着农民卖菜的竹篮,装着十几个日军的首级,以及缴获的轻机枪、左轮手枪和三八式步枪和战刀,无限荣耀地跑到长官那儿请求领赏。

“奖!该奖!”唐生智司令听说后,连连应道,不过他的奖赏还没有来得及发给这些光华门的英勇守军官兵,就传来光华门被敌人攻破的消息。

战后的中国军队都说光华门守卫战是整个南京保卫战中打得最惨烈的一役,前前后后持续了三天多时间。双方拉锯式的战斗远比笔者叙述的要激烈和惊险得多,而且在此留下了一大批勇士。团长谢承瑞是其中之一而已,这位可怜的守军团长,在开战之前便抱病在身,后又在这两天的城门保卫战中被战火灼伤,在光华门失守后的数小时即12日的下半夜,谢团长随撤向江边准备渡江逃生的部队散兵路过挹江门时,因拥挤而被自己的士兵活活踩死……

“那是谢团长!你们不能踩他呀!不能……”一起逃亡的教导总队参谋处参谋刘庸诚见谢承瑞团长被数不清的乱兵踩得血肉模糊时,跪在地上痛哭求情,然而根本于事无补。

这是12日最后几小时里发生的悲剧。

刻骨铭心的悲剧在1937年12月12日这一天的南京城内外比比皆是。

被奴役前的南京城处在窒息的时刻。

中华门是敌人最想进入的地方。中华门—南京城—中国政府,它们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这样相连的。日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因此日军司令松井石根下达的最后命令中就把这场战斗作为进攻南京的“收笔之作”——显然,攻破中华门的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都特别重要。

日军派出的是第6师团主攻中华门,同时配合的还有几个飞行中队、2个战车大队及几个联队的步兵和工兵。

中国守军是王耀武师等重兵。中华门的城墙比起光华门来似乎还要坚固,防守力量更是“固若金汤”,这非形容之词,你看那城墙上,每隔50米,便有一挺机枪,机关枪之间大约架着30余门迫击炮。而在城墙外,原来是一片密集的居民房,如今因战斗防御的准备,在日军到来之前,全被毁为平地。这样,站在城墙之上,可以一览200多米外的前方,敌军稍有动静,皆在守军眼里。这一招算是中国守军的高明战术。

然而,日军不傻,他们在安排有针对性的进攻战术——

12日天色刚有些晨光,地面的高炮、天上的飞机投弹,如山呼海啸般地在中华门城墙内外一顿猛烈袭击,于是中华门前后火光冲天,硝烟浪潮一波又一波地席卷而来……

十几分钟过去了。日军想看个究竟,结果大失所望:中华门和城墙岿然不动,丝毫没有要倒塌或失守的迹象!

日军指挥官愣了一会,突然大叫一声,令几辆75吨重的坦克向城门冲去——企图用它们来撞开大门。结果是:除了几声“咚咚”回声外,城门安然紧封。

日军指挥官再度傻眼。“八嘎——”这回是一队抱着炸药包的工兵上了:只见他们在重炮的掩护下,贴近城墙根,点燃了几十包炸药……

“轰隆——”

“轰隆!轰隆隆——”

硝烟过去,再看看城墙:除了几处掉下些墙皮和砖块外,大城墙依旧傲然挺立,如大象被小虫子咬了几口而已!

日军傻了,日军疯了,日军玩彻底了——他们开始什么都不用,只用一队队士兵和一把把亮光耀眼的刺刀……

武士道精神是日军最后的武器,也是他们认为最能战胜敌方的力量。

然而在这里——在中华门的中国守军面前,这回日军的武士道精神也不再顶用。

守军153旅旅长李天霞和所属306团团长邱维达轮换着指挥官兵,一次次或用枪炮或用身躯,将进攻之敌10余次挡在城墙根下和城门口。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状态。敌我双方全都杀红了眼,只有倒下的一排排尸体在挡着他们进攻和坚守的每一寸土地。

“撤!唐司令来电要求我们撤……”

负伤的团长邱维达不相信。旅长李天霞也不相信。但这是真的,接近傍晚时分,司令部好不容易派来一位参谋传达唐生智司令的要求:153旅等中华门一带的守军全部撤离到长江边,准备渡江。

“我的两个营长都死了!全团1300多人就剩下我等一二百人了,我怎么向死去的兄弟们交待呀?我怎么交待呀!”邱维达痛哭流涕,就是不愿放弃中华门。

可是,撤离的命令是真的。

十二日下午三时于南京司令部:

一、 本部各部队奉命向徽州附近地区转进。二、本司令部直属部队及三十六师着于今(十二)日晚渡江,向乌衣、花旗营附近先集结待命。三、各部队之行动,如另表规定。

右令

附各部渡江次序规定表一份(略)。签署此令的是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根据唐生智和其他国民党将领们的回忆,11日中午时,唐生智便接到参谋本部参谋总长顾祝同打给他的电话,顾转来蒋介石关于要求守军撤出南京的命令,要唐生智渡江向津浦路撤退,其守军借机突围。

“这个时候撤退,前线将士恐怕不会听令的!”唐生智为难道。

顾祝同说:“委员长已经下令,你就别顾三盼四了。你赶快到浦口,我现在要胡宗南在浦口等你。”

唐生智连连摇头:“不妥不妥,此时让我撤退,部队怎么办?我不能走!”

“你不会留个参谋长交待一下就行了?”顾祝同说。

唐生智没有当晚走,他盘算了一夜,觉得自己一走,实在对不起正在血海之中决战的全体守军将士。

12日下午5时许,唐生智将守军司令部军、师长级军官紧急召集到他办公处,然后宣读了蒋介石的命令,又将准备好的撤退部署令用油印纸发给每个守军将领,末后他拿出一张纸,要求将军们在“同意撤离”的字样下面签上自己的名字。

“他这样干明明是想推卸责任,而且根本不同我们商量,硬逼着我们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当时在场的一位师长后来回忆起此事时,依然非常气愤唐生智的行为。

唐生智在12日夜里撤离南京后,不日到了武汉,向蒋介石呈了一份南京战役概要,说了句“一切责任都是我的,请求处分”。蒋介石什么话都没说,之后唐称有病在身,回了老家湖南养老……这是后话。

但是唐生智的命令下达时,除了广东新增援过来的邓龙光、叶肇两个军按计划突围撤离外,宋希濂部撤到了浦口,其余中国守军没有多少人是按命令撤退了,因为他们大多数根本就不知道12日下午司令部已经下达了撤离的命令,而有的部队在火线上与敌人胶着在一起,更不可能接到什么命令,蒋介石的通讯与电台部队在12日中午后就已经收拾家当先走了……

呜呼!哀哉!我可怜的前线将士们,等待你们的12日这个最后的夜晚和明天的命运是什么呢?

也许谁都想了,但谁又都没有想到——其实只有简单的两个字:死亡。

12日之后的中国守军官兵们十有八九是死亡在等待着他们。等待着他们的是苦战、血战的最后命运……

呵,1937年12月12日的南京城上空飘着团团白雪,可是那里的地面却被一片片火焰和一摊摊被火焰烤沸腾了的鲜血燃焦着、抽搐着……

同类推荐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人生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人生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文坛风云录

    文坛风云录

    《文坛风云录(精)》摘录的是作者30年前的部分日记。这之后的30年间,随着胡世宗视野的开阔、阅历的增长、交际的扩大和思考的深入,编者胡世宗的日记更有大量对文坛人物和事件愈加丰富的记录,如果有时间和精力,《文坛风云录(精)》编者将陆续把它们再行整理,继续公之于世。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信中所说多为青年们所关心和应该关心的事项,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凡此种种。自朱光潜先生笔下汩汩流淌的,是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受益颇多。
  • 唯有孤独恒如新:毕肖普诗选

    唯有孤独恒如新:毕肖普诗选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收录了毕肖普最为经典的诗歌,包括《失眠》《一种艺术》《旅行的问题》《致纽约》等脍炙人口的名篇。选译于Farrar,StrausandGiroux出版社为纪念毕肖普诞辰100周年出版的两卷本《毕肖普诗歌散文全集》之《诗歌卷》,被《波士顿邮报》评为年度最佳诗集,也是迄今最权威的毕肖普诗歌选本。
  • 书山问道:文化·文学·艺术阅读札记

    书山问道:文化·文学·艺术阅读札记

    本书作为一本文化、文学与艺术书评集,共分四辑:中国文化观察、西方文化管窥、当代文学浅论、中西艺术初探。作者首先探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态及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其次点出了西方文化强大背后潜藏的各种危机,再次勾勒了当代文坛林林总总的现实生态以及容易忽略的文学角落,最后分析了中西方绘画艺术在审美方面的差异性,以及好莱坞电影背后鲜为人知的意识形态博弈。在20余万字的书评中,作者时而理性分析,时而激情表述,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山论剑”。在作者看来,文化、文学和艺术之间,血肉相连、精神相通,撇开文化看艺术,或者撇开文化谈文学,都是片面和不完整的。
热门推荐
  • 逆世幻瞳

    逆世幻瞳

    混沌之初创世祖创三界,造万物,留太初遗迹,后人为之疯狂。少年身负异瞳,搅三界,定乾坤,入混沌,召亡魂。一代王者,应世而生。
  • 烙梅

    烙梅

    纵使这张脸千分万分的像她,却终究也不是她。我洛城,活着只是为了那个一转身,便能让万朵梅花失色的女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停歇的路

    不停歇的路

    生于七十年代的我们,似乎是有着一个统一的梦想,那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
  • 重生之万法归一

    重生之万法归一

    乔语意外重生,带着十年的游戏经验进入星茫,只因为了前世遗憾,今生弥补。集魔法于一身。骑士防御高,我有天冰盾;盗贼速度快,我有疾风步;弓手射的远,我有赤焰海;牧师会加血,我有圣光术;战士攻击强,把你杀到弱。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女神之绝世高手

    女神之绝世高手

    好不容易从撒哈拉逃脱出来的赵纯,就被老爸的一架专机送到了中海市。为了完成最后的一次任务,九死一生的赵纯合租中海,在她的公司里当了一名仓库管理员。远离了战火喧嚣的赵纯以为可以好好享受一番安逸的生活,没想到曾经的敌人为了追杀他也来到了中海市,暗地里布下了天罗地网。她的家族遭到了敌人的袭击,苦心经营的公司面临破产,商场如战场,危机四伏。为了保护她,为了守卫自己,赵纯不得不再一次提起武器,大杀四方。
  • 高原大领主

    高原大领主

    一时冲动之后,张伟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一片薄冰改变了张伟的一生,也让他和高原产生了不可分割的关联。一只蝴蝶在南美洲的巴西轻轻扇动翅膀,却会引起1个月后北美洲的美国的一场暴风。而天龙八部中天山童姥的一片生死符,又会给张伟的世界带来什么呢?
  • 埋藏在深渊里的时光

    埋藏在深渊里的时光

    这世上,我最看不得的是离别,最听不得的是谎言,最猜不透的便是你的心。也许是回忆太过痛苦,所以才会舍得忘记。也许是那份执着,所以才伤害了自己。也许,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命运的捉弄。上天在开一个玩笑,只是我们恰好成为了上天的玩偶。金鱼的记忆尚且只有七秒,而一个人的记忆又有多长?当一个人的记忆和时光被深深埋藏在深渊里的时候,要怎样才能重新去忆起?
  • 窃道者圣

    窃道者圣

    故事从一个没有仙、也没有妖的世界开始。那里只有朝堂和江湖。修士修行仅仅是为了战斗。为君王、为亲人、为百姓、为天下第一。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窃道者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