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38700000013

第13章 林下张良

——司马光评点张良(臣光曰14、15)

汉高帝五年(前202),素来多病的张良自言说,尽管祖上曾阔过(家世相韩),他自己也够猛,散尽万千家资购刺客为韩国报仇。但追随高帝以来,只是动动嘴皮子,参谋参谋,高帝却倚为帝者之师,封万户侯,这是一介布衣的大荣耀,我感到知足了。于是杜门不出,不过问世事,在家自修辟谷不食,学仙人赤松子的逍遥自在。

司马光在“臣光曰”第14篇中说:人之死生如昼夜更替,属于自然规律。自古至今,就没有能够超越自然而不死的人,以张良的识见,当知神仙不过是虚幻奇诡的东西而矣。可他却要学道赤松子,于此可见张良的处世智慧了。所谓功名,正是为人臣子最难处理的问题。既如高帝刘邦所称道的,也只不过萧何、张良、韩信三个人,但是淮阴侯韩信被诛除,相国萧何晚年身陷牢狱,这难道不是因为处名位之极却不懂退让的缘故吗?所以张良借口与神仙交游,从世事中脱身出来,视功名如身外之物,置荣利于脑后,所谓“明哲保身”者,张良确是做到了。

在往后的多篇评论里,司马光都要对人臣的谦让不伐,致礼有加。儒家讲“有道则仕,无道则隐”。而仕的最高增界则是“功成身退”,并不以有功而沾沾自喜,亦不自恃能耐而目空一切,所以有益于国家,也有益于自身。萧何晚年的吃劳饭,是遭黑手了。而韩信丢命,则是自齐王迁淮阴侯,居常鞅鞅,羞与綘侯周勃、将军灌婴等同列,认为他们都不如自己,典型的目无余子故尔。

上引张良的原话,《史记·留候世家》是这样说的:“即引道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汉书》本此。而《通鉴》作了笔削,删去“岁余”二个字。此一改动,虽只二个字,却非常高明。也就是说,张良之“不食谷”,不在于时间之长短,也并不意味着他真要躲在家里永不出门,而在于他不争功的心态,无有时间限制,伴他终生。司马光敏锐的捕抓到了这一点。

那么张良的功劳到底有多大呢?一句话,他的天下大势观,让司马迁也吃惊。主要表现在如下五点:

一,刘邦打进咸阳城,萧何忙着去抢丞相府里的户籍,刘邦忙着搬进皇宫去住。樊哙与张良先后劝阻,这些风物可都是秦王朝所以亡天下的所在。其实樊哙和张良的话,不过是给刘邦留了面子,他俩非常清楚,包括刘邦,凭当时的实力,能打得过项羽?刘邦尽管很不情愿地还军霸上,但这个举动为后来的鸿门宴留足了余地。

二,张良统战项伯,功劳真是太大了,除了鸿门宴一事外,项伯还帮刘邦搞到汉中之地。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赏了很多钱财给张良,计有“金百镒,珠二斗”。张良轻财,全部送给项伯。而刘邦也暗中拨出不菲活动经费,假张良之手送给项伯,以游说项羽取汉中之地。而项羽竟然同意将如此重要的经济命脉交给刘邦。要知道,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中国,倚仗的便是汉中的富庶。后来的萧何即是坐镇汉中,源源不断地向前线供应补给,刘邦据此而取得天下。

其三,公元前204年,刘邦正考虑如何钳制削落项羽的势力,郦食其献了一计,不如再行分封,立六国之后。这是项羽搞过的手段,结果是楚汉相争。没想到刘邦也认为可行,立即派人去刻印。恰张良请见,刘邦满脸得意地问他此计如何?张良一口回绝不如何,不但不如何,汉王大势且要去矣。张良列了八大理由,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点:一是目下形势,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势力来控制住诸侯,灭一楚而生一楚,怎么办?这不自己添麻烦么。二,立了六国之后,大家都各归旧主,比如我回到韩国去,谁替汉王效力?刘邦正在吃饭,听到这里,差点没被噎死,大骂郦食其“腐儒”。

其四,便是韩信伸手要齐王事,张良对刘邦的一席话也见形势之要。张良对刘邦耳语说,我军方战事失利,汉王能钳制得了韩信吗,他如果想自立为王你又能如何?不如因而立之,免生反侧之变。和批郦食其的话,如出一辙。

其五,支持娄敬定都长安说,促使刘邦下最后的决心。诸将中意洛阳,无非贪图生活便利一点,离老家近一点。而张良却是从王朝未来的发展形势,来考虑选择国都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如果要给汉初三杰排座次的话,张良当居第一。这不是我乱说的,刘邦本人也这样认为,有史实为证。

韩信封齐王,是他伸手向组织要官的结果,淮阴侯才是刘邦的真本意。萧何当年总管后勤军需,源源不断地向前线供给军需,使前方将士粮草、装备不缺,功劳很大,刘邦封他酇侯,食邑八千户,比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将封赏还高。诸将因此很有意见。刘邦打了一个比喻,打猎的时候,猎狗跑在最前面,最先叼到猎物,但发指示让猎狗出击的却是人,你们成就的是“狗功”,而萧何成就的是“人功”。刘邦不读书,话糙理却不糙,讲道理很有一套,诸将也就没话说。

而刘邦给张良的封赏是多少知道吗?三万户。且让张良在富庶的山东境内自己挑地盘,想挑哪里就挑哪里,可见张良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汉高帝五年(前202),张良随刘邦来关中,此时他自言是“万户侯”。至次年,刘邦始剖符分封,给张良三万户。由此可见,张良先是“万户侯”,后益封三万户。只是张良为人谦让,对刘邦的厚遇,自谦不敢当,“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封地在今徐州沛县东南五十里的留城,是刘邦、张良初次相遇的地方。公元前208年,张良带着几百随从,欲投奔时在留城的楚王景驹,道遇刘邦,与他闲话。刘邦很赏识张良,而张良与别人往往话不投机,由是铁心追随刘邦。张良选留城作为自己的封邑,是大有深意的。既是有意提醒刘邦,也是希望功成名就之后的君臣之间,能交好如初,善终如始。后来吕后设计韩信,鬼主意是陈平出的,萧何参与其谋,便没张良什么事,他的请封“留”之本意便显现出来了。

前面说过,张良的“欲从赤松子游”,重在心志,并不是真要废了人事。他也参和事,只是参和的依然是天下大势。

汉高帝六年(前201),刘邦论功行封了二十多位大臣,其余文官武将则日夜争功不止,搞得刘邦也很头疼。一天,刘邦在洛阳南宫,从复道看见诸将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很是奇怪。张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谋反啊。刘邦信以为真,问怎么办。张良劝刘邦先封平素自己最讨厌的人为侯,这样人心就安定了。果然,群臣皆欢喜地说:“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司马光从另一方面解读了张良的意思(臣光曰15)。也就是说,诸将哪是真要谋反啊,张良之所以要危方耸听,是鉴于刘邦“数用爱憎行诛赏”的做法有失公允:对平素自己喜欢的人、亲近人,就给予高官厚禄;对不喜欢的人、有得罪过他的人,甚至把人家给杀了。因此,提出劝谏。司马光称赞张良懂得抓住进言的时机,效用巨大:上使皇帝无偏袒私情之过失,下使群臣无猜疑恐惧之念头,确保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若良者,可谓善谏矣。”

附:臣光曰14: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臣光曰15:张良为高帝谋臣,委以心腹,宜其知无不言,安有闻诸将谋反,必待高帝目见偶语,然后乃言之邪。盖以高帝初得天下,数用爱憎行诛赏,或时所害至公,群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故良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使上无阿私之失,下无猜惧之谋,国家无虞,利及后世。若良者,可谓善谏矣。(《通鉴》卷11)

同类推荐
  •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3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3

    古代皇帝们的枕边书,今天领导者的工具书!《资治通鉴》突然变得很好懂!看一代雄主汉武大帝,如何让汉朝走向鼎盛!通篇大白话,拿起来你就放不下;古人真智慧,说不定你一看就会。《资治通鉴》从战国写到五代十国,生动展现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和“超级案例集”。翻开本书,像读小说一样津津有味读懂《资治通鉴》!讲透《资治通鉴》中对21世纪普通人真正有用的智慧——让人看一遍就会,看完就能用得上。畅销书作家华杉全新力作!《资治通鉴》一共写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超级案例集”。
  • 国王的野蛮公主

    国王的野蛮公主

    高冷公主,戍边将军;昔日无忧小伙伴,原是风雨征程的命。他,国难关头,以叛将名,出征西楚收故土;她,脱离王宫,一路追踪,情起情落情否空?他们,沿江西进,上万大军,征战千里,看惯了风云变幻,人情冷暖;江水潮起潮落,藤树缠你缠我。淡定中开辟新天地,彩云南,这片美丽的土地,终成滇国田园。
  • 四海记

    四海记

    写来写去也不知道怎么写好。
  • 汉颂

    汉颂

    公元前138年春,河水决,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也正是此时,郎官张骞应募出使西域。被窦太皇太后掣肘的刘彻郁郁寡欢,进入终南山射猎解闷,自称“平阳侯”,践踏农田,民皆呼骂,如跋扈子。刘彻嫌不尽兴,又建上林苑,傍南山而西向,周袤三百里,设离宫七十所,苑中饲养百兽,供他秋冬射猎。七月,闽越攻东瓯,告急于汉,是时刘彻欲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故国家急需人材。首战告捷,此后刘彻更改制,新建期门,任命卫青,建立起一支忠于自己的骑兵。这一年汉使穿行大漠,这一年武帝拔雾见日,这一年将星小试牛刀,这一年,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四有青年,以独特的身份开始了他的新征程……
  • 那一年,我们出川抗战(全二册)

    那一年,我们出川抗战(全二册)

    “无川不成军”,抗战期间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伤亡占全国抗战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在七七事变后的八年拯救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中,300余万川军将士义无反顾地走上抗日战争的第一线。他们在刘湘、邓锡侯、李家钰、杨森、王陵基、唐式遵、王缵绪等将领率领下,凭着简陋的装备、贫瘠的补给,奋勇抗战,为国战喋血。他们参加了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娘子关战役、滕县保卫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枣宜会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保卫战等正面抗日战场几乎所有的大会战,真正地把“一寸河山一寸血”演绎到了极致。本书以丰富的历史资料,激昂而真实客观地再现了川军在正面抗日战场上的悲壮征程。不仅有全局性的视野,也有基层官兵、外国记者等的微观视角,对川军的战力、战法、高中层将领与基层士兵、与蒋介石嫡系及共产党武装的关系、正面抗日战场的真实情况都有着细节丰富的刻画和解读。句句是抗战意志的坚定,字字是为国舍身的决然。
热门推荐
  • 冷酷魔女遇上热情王子

    冷酷魔女遇上热情王子

    一个热情洋溢一个冷酷到底,一切就从篮球场开始。“你竟然敢不理我”。
  • URSULA

    URSUL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自述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自述

    他曾被判死刑,三次竞选总统失败,多次被捕入狱,但最终成为韩国总统。他自称是个天生胆怯、内心柔弱的人,是怎样的信念帮他穿越漫漫长长夜?《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自述:为了民主,我不后悔》写作于作者金大中政治生涯的低潮期。1993年,金大中第三次竞选总统失败,失望之余退出政坛,远赴英国剑桥求学,期间写下许多回忆性的文章,之后结集出版。《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自述:为了民主,我不后悔》中,金大中回顾了自己为民主不懈斗争的过往岁月和绝不妥协的心路历程,并且“把过去欲言又止及有意隐晦的某些事实原原本本地一一道出,对于内心曾经的胆怯和恐惧,也不打算避讳”,向世人展示出一真实的金大中。
  • 仙侠之养仙记

    仙侠之养仙记

    这是很久以前的书了,去体验一下新故事吧,最强暗夜猎手,一个全新的世界。
  • 异界武道录

    异界武道录

    来到异界的张凡,从地球自带金手指玉蝶空间,作为曾经的一个西游世界先天灵宝,里面随机刷新西游世界物品,根据境界刷新,有灵丹妙药,灵草灵药,灵石甚至是灵脉。这其中也有天庭,诸多宝库秘境我张家不能落后,陈家,李家诸多家族都开始家族修仙了,等着我武道之路吊打你们。
  • 寄往逝的岁月和亲爱的你

    寄往逝的岁月和亲爱的你

    告别书最适合在这个季节写给对的人。/希望你喜欢。
  • 武则天的职场晋升管理学

    武则天的职场晋升管理学

    夏于全编著的《职场女性圣经·武则天的职场晋升管理学》主要内容简介:武则天崛起于庶族,创造了人间奇迹,她改变了几千年来只有男人才能执掌国器的历史,让夫权社会的男性精英们一个个对她俯首称臣。武则天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不断挑战不合理规则的一生,她敢于把颠倒了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挑战、主宰、反挑战,成为她一生奋斗的主题。她是一个敢于推翻既定规则、创造新规则的人。她是那个时代的伟大女性,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一个让无数男儿击节赞叹的千古女皇!她是成功的政治家,更是成功的职场女性。
  • 武神重生

    武神重生

    一代武神重生,回到自己十六岁那年!这一年,武神还是一个人见人欺的懦弱皇子;这一年,武神的老爹统治的国家岌岌可危;这一年,武神重生回来了,那么他现在需要做的是什么?!废话!当然是先干掉要造反的贼子,再重新踏上武道巅峰!当然,他可不单单只是一个武神。毒龙阁、丹神殿、神笔宫的人说——他就是一个妖怪!老子从来没见过十六岁的天品毒师、丹师、器纹师!!!
  • 山巅之道

    山巅之道

    这个世界,无论是庙堂之高,亦或者是江湖之远,都太冷了···而之所以会感觉到冷,是因为,我们的心,是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