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38700000015

第15章 萧何的鬼心思

——司马光评萧何治未央宫(臣光曰17)

萧何是懂得刘邦的心思的,当年打进咸阳城,一屁股坐在皇宫里不出来,张良硬请才将他请出宫。叔孙通制朝仪,刘邦嘴皮子笑得合不拢,他知道这个亭长出身的主子,骨子里是要享福的。于是汉高帝七年(前200),刘邦继位的第三年,超规格的未央宫落成了(长乐宫也在同一年)。刘邦从征战韩王信回来,一身硝烟,却见未央宫巍峨壮观,大为光火,由此也可见长乐宫的规格一般,因为刘邦没发脾气。刘邦质问萧何的话很见他的理智,身为王者的理智。

隋炀帝一朝得意,立即失去理智,享受享昏了头,所以亡了国。而刘邦一路风尘仆仆,能切身感觉到脚底下的基石尚不是很稳固,这个识见就比萧何高明。刘邦之所以是刘邦就在这里了。贪心人人都会有,高明的人是在关键的时候能把持得住,将贪心收拾起来,待该享福的时侯再来享福。刘邦走出秦皇宫,便是收敛贪心的好时机,刘邦在后宫抱着戚夫人坐在腿上玩,虽为周昌撞见,但也是他该清闲的时候。但刘邦知道,此时,公元前200年,还不是他享福的时候。于是质问萧何:百战之后,民生凋弊;大乱虽平,隐患未止,成败尚未可知,你怎么可以耗费民力如此?

汉初民生凋弊到何种程度呢,史书是有例证的。刘邦想用四匹颜色一样的马来拉车,举国上下硬是找不到,萧丞相出门也只得用牛拉车。而不久之后的匈奴人,竟能集结起四十万匹铁骑,将刘邦围困平城,这是外患了。而国内一旦民心生怨,与首鼠两端的诸侯遥相一起呼应,不又是腥风血雨了么,刘邦最后不也死在征讨途中么。刘邦自然没忘樊哙在咸阳城里对他说过的话,所以才说“成败未可知”。

而萧何的回答,不管怎么说都是诡对。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意思是说,正因为万事草创,才是重建家园的好时机,现在规划超前一点,把房子搞好一点,也免得子孙后代重复建设;再者说,皇帝君临天下,皇宫不壮丽一点,怕不足以显示皇家权威。

这话似是而非,不客气地说,都是鬼话。原因有二:

一,针对“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司马光批驳(“臣光曰”第17篇)说:“王者当以仁义为壮丽,以道德为权威,还没听说有依靠宫室规模来镇服天下的。天下尚未安定,理当约束自己、节俭用度,将经费用到急需的地方。现在反倒好,先急着修宫室,这明摆着不知道做事的先后嘛。”司马光举夏禹为例,大禹开夏,住在简陋的宫室里,而末主夏桀却修建奢华的倾宫。夏禹身体力行以节俭示后,末流尚且难免骄奢淫逸,何况给子孙作奢侈的榜样呢。司马光批萧何的话是荒谬之极。

二,针对“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我批驳:文景二帝是没有搞重复建设,武帝也没有将长乐宫、未央宫拆了重建。但武帝的上林苑,地盘大得就无法想象。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霸、产、泾、渭、丰、镐、牢、橘八水出入其中,可容千骑万乘来回地耍。而仅昆明池就周长40公里,湖光山色,烟波浩渺,美不胜收。费民力那是肯定的,总会武帝自个一刨刨地挖吧。

司马光批责:“至于孝武,卒以宫室罢敝天下,未必不由酂侯启之也。”这话可以商量。始皇帝谁给他开坏头了,咸阳城项羽一把烧了三个月,还不是他自己的享福心思。武帝的作为大概也类此。所以史家说,凡秦始皇干过的事,汉武帝变着法也再干一遍。但酂侯萧何树了一个极不好的标样,这是可以肯定的。本来就蠢蠢欲动要金砖铺地,再有个奢侈的祖先,子孙的浪费也就心安理得了。

纵观古今“家训”、“示儿”之类古训,哪有父母亲告诉子孙们说,没事,你们可以放开手脚山吃海喝,我留给你们的财产吃穿不尽?除非此老是混蛋,或者本身就一贫如洗。魏文侯的儿子子击(后来的魏武侯),一次在路上遇到文侯的老师田子芳,连忙让车回避,自己下车跪伏在路边。田子芳竟然昂然不答。子击大怒,对田子芳说:“是富贵使人牛逼,还是贫贱使人牛逼?”田子芳说:“当然是贫贱使人牛逼。国君要牛逼,大夫要牛逼,到头来一定失国失家,他们拿什么牛逼。而穷人就不一样了,到哪不是一样的穷,所以最牛逼。”田子芳老聪明,富贵诚不可以示人。

而萧何不懂得急务之所在,具体表现在哪呢?司马光告诉我们二点:一是大战方休,安抚民心,这是当前之急务;二是为后代树立榜样,遗厥子孙,这是长远之急务。萧何于此二失之,其究竟是刀笔吏出身,有迎合官长的惯性心理。当初刘季去吕公家吃酒,萧何就对吕公说刘季一贯讲大话,不要信他。他的这番鬼心思伴随了他一生,亦是成也鬼心思败也鬼心思啊。

楚汉相争,萧何坐镇关中,刘邦不放心,几次派使问讯。萧何明白刘邦的意思,于是挪用公款,买田购房,刘邦自此不再派使者来。然而这是萧何自存的智慧,不是鬼。他的鬼谋体现在韩信被杀一事上。他应当知道韩信只是市井之志,正如当年他的在关中买房一样,不过是要官要钱,以前穷怕了嘛,决不会有反志(后来逼急了,则是后话)。可是他却不帮着说一句话,反倒成全吕后之谋。

刘邦对张良是放全心的。张良为人坦荡,明白历史大势。尽管当年为了替韩国报仇而散尽万千家资,但真要立六国之后,他又极力劝阻。张良是要辅成刘邦成就一统大业的。这一点,刘邦非常清楚,所以后来连太子都交给了他。

而刘邦对萧何的疑忌直到晚年。萧何尝劝刘邦将皇家园林分给百姓耕作,这本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刘邦疑心他想当好人,把过失推给自己,于是下狱。亏得王卫尉(名字不知道,只知姓王,随侍刘邦),平日敬重萧何的为人,智救萧何,刘邦才开恩放人。

萧何也绝,六十多岁的人,光着脚丫子前去谢恩。刘邦一见这样,说:“相国不要这样嘛,相国为人民讨要上林苑,我不准许,说明我是桀纣之君,而相国您是贤相嘛。我所以把相国抓起,就是想让老百姓知道我的过失啊!”刘邦的话里还是不释然的。

附:臣光曰17:王者以仁义为丽,道德为威,未闻其以宫室填服天下也。天下未定,当克已节用以趋民之急,而顾以宫室为先,岂可谓之知所务哉。昔禹卑宫室而桀为倾宫。创业垂统之君,躬行节俭以示子孙,其末流犹入于淫靡,况示之以侈乎。乃云“无令后世有以加”,岂不谬哉。至于孝武,卒以宫室罢敝天下,未必不由酂侯启之也。(《通鉴》卷11)强硬外交策

——司马光评刘敬和亲(臣光曰18)

汉高帝八年(前199),匈奴冒顿单于屡犯北地,刘邦感到束手无策。一年前的白登山之围,吃了大苦头,险些连老命都丢在那里了,打决计是打不过的,怎么办。只好问计刘敬。刘敬的主意也是不能打,“天下初定,士卒疲于军旅,不可轻用武力。”此话说明刘敬知时务。

白登山之围,刘敬谏阻刘邦不可轻易出击。刘邦不听,骂他“齐虏”,凭口舌之强做了我的官,现在又想来沮挠军心,把刘敬抓了起来。结果是,刘邦冒险轻进,先期从晋阳出发,当到达平城时,后继部队因为是步兵,还落在遥远的后防线。不意冒顿的四十万兵力全是骑兵,机动性强,动作快,迅速将刘邦困在离平城几里远的白登山。七天七夜时间,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粮饷进不去。多亏陈平献了一计,走了冒顿夫人的路线,才得以脱身。刘邦这才想起监狱中的那个“齐虏”,还真有先见之明,不但放了他,还封为建信侯。刘敬自此成为刘邦帐下的重要谋士。

刘敬对刘邦说,冒顿禽兽一样的人物,连父亲、妻子、群母都猎杀,跟他谈睦邻友好,不扯蛋么。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只要陛下舍得您的女儿,必能套住冒顿这条狼。让长公主与赵王张敖离婚,改嫁冒顿,多送嫁妆。冒顿贪财,必然会立长公主为“阏氏”(即皇后)。这样长公主生的儿子必然为太子。冒顿活着时是您的女婿。有幸冒顿死了,更好办,外孙继位为单于,哪有外孙和外祖父干架的道理。

刘邦一听,有道理,立马要长公主改嫁。刘邦那心肠,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当年被丁固追得屁滚尿流,就接连几次将唯一的儿子唯一的女儿几次推下车,以减轻车的重量好逃跑。眼下不过是改嫁,又可以博得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哪有不乐意的道理。可是吕后不干,整日哭闹。刘邦只好认了一个义女,公元前199年,让刘敬送去和亲了事。

司马光“臣光曰”第18篇评论了刘敬的和亲政策,从行文看,他对这个政策大不以为然。司马光批刘敬头脑不清楚,思维混乱。既然知道冒顿禽兽不如,却又想以和亲来感化他,哪有这个道理。冒顿既然是野兽,他又哪懂得“骨肉之恩,尊卑之叙”?他要懂,还会杀父杀妻杀庶母吗?

司马光的这个质疑是有道理的,冒顿铁石心肠的人物,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他会甘心接受所谓礼法的约束?退一步讲,冒顿良心未泯,懂得了这个道理,那又如何保证长公主在强手如林的后宫斗争中,能如愿登上“阏氏”的宝座?再退一步讲,就算长公主登上了“阏氏”的宝座,又如何保证她的儿子必是太子?刘邦不也动了心思,要废了太子而立赵王如意么。而冒顿之所以鸣镝射父,起因就是父亲头曼要搞掉身为太子的冒顿,改立少子。

再再退一步讲,这些都成立,长公主的儿子如愿以偿做了单于,那又如何能保证他能与大汉一条心呢?要是受大漠习俗的影响,刘邦的外孙兼有父亲的蛮强与母亲的狡黠,那不更难办么。汉文帝时期,头脑聪明的宦官中行说不想去和亲,汉文帝硬逼他去,结果降胡,给汉廷造成不小的麻烦。中行说还是“生化武器”的祖师级人物,用腐化的动物尸体污染水源,据说霍去病就是喝了这样的水而染病不治的。

司马光认为,刘敬的和亲政策是建立在一连串不能成立的假设之基础上,所以只能是馊主意(疏矣)。

即然刘敬的方子不行,当有更佳的解决方案了。于是,司马光提出了他的“御夷狄”之道。“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边境藩国要老实顺服,则我们也客气待他,且还交通交通,安抚安抚,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如若有异志,敢叛乱侵边,拳头给他吃,打得他听话为止,没听说要嫁女儿讨好夷狄的道理。言外之意,这也太绥靖太没志气了。

这就是司马光的强硬外交观,不管是评论历史上的相关事件,还是打理他所身处的北宋当时,都一以贯之并且终生落实这个思想。

问题是,凭汉初的实力根本就不是匈奴的对手,如何打。打又打不过,和亲又太软蛋,如何是好?关于这个问题,司马光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就是司马光写作“臣光曰”的一个极重要的特点:

基于所评述的历史事实,而往往又超越这个事实。

也就是说,从借鉴历史经验的角度出发,对于相关的历史事件,司马光只负责给出最正确的处理方法,而并不去管这个答案是否符合于当时的历史现实。因为司马光关心的,是未来我们遇到相似事件的时候,应当怎样正确应对,这就是“资治”的本意了,而不是给历史翻案或者作注角。这是我们读“臣光曰”必要明了的一个原则,否则,难免会有一头雾水的感觉,或者竟至认为司马光错了。

解决边境争端最有效的手段当然是打。但打有二种情况,一种是我强敌弱。那好办,比如汉武帝时期,就把匈奴打残。一种是势均力敌,或者甚至稍逊对手。比如西汉初,北宋时,明显打不过北边,那怎么办。司马光以他的政治经历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22岁的司马光代父上疏,提出五条理由要求在两浙地区不添置乡兵、设指挥使,建议“别无生事”;至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入相,司马光都是不惹事的双边主张。也就是说,在强敌虎视的情况下,以固守国门为上策,切勿轻开边衅,要打也要等国内的事情料理清楚了再打。这就是司马光的第二个方案——在强硬外交政策基础之上的随机应变。我不认为这是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无疑是抱薪救火,而不轻开边衅则是严阵以待。

元祐元年,司马光连上《论西夏札子》、《乞抚纳西人札子》、《乞不拒绝西人请地札子》等,细化他的双边主张,甚至建议将占领的疆地全部退行给西夏,放弃米脂等十寨。一者可以显示“帝王之大度,仁人之用心”。一者可以平“西人积怨愤之气”,否则一旦他们“长驱深入,覆军杀将,将兵连祸结”,导致“天下骚动”,虽拥有米脂等十寨,也是无益——此事后来遭到反对,没办成。

暂时放弃有争议的边地以息事宁人,这事可以讨论。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与放弃战略要塞,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显示了战略的机动性与灵活性,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就是这么主张的。他以消灭敌人的扔生力量为目标中,而不是老想着占地盘,最终达了“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目的。同时,此举也可以为国内的发展,争取了必要的空间和时间。北宋当时的头号难题不在边境而在国内,争取和平是为了腾出手来解决迫在眉睫的财政吃紧问题,这正如汉初的紧要任务是修养民力而不在开疆拓土一样。但后者却是自毁长城之举,足以祸国殃民。比如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出卖给北方的契丹(后称辽),使中原门户洞开,北兵可以长驱直入,而中原无险可守,不但为患北宋,且为祸中国数百年之久。直至明朝的朱元璋收复元大都,才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关于刘敬,这个人也是很牛气的。他本不姓刘,姓娄,叫娄敬,齐国无名人士(戍卒)。他要去见刘邦,同乡虞将军好心劝他换件象样的衣服去,娄敬却说“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很直率的一个人。而他之所以能被赐姓刘,看来对刘邦是有大用处的,因为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随便便被皇帝认作同宗。首议定都长安是一,之后就姓刘了。献和亲之策是二。建议刘邦徙六国后代及豪桀巨室居关中,名为备胡,实则是防他们在原住地生乱是三。

附:臣光曰18:建信侯谓冒顿残贼,不可以仁义说,而欲与为婚姻,何前后之相违也。夫骨肉之恩,尊卑之叙,唯仁义之人为能知之,奈何欲此服冒顿哉。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且冒顿视其父如禽兽而猎之,奚有于妇翁。建信侯之术,固已疏矣,况鲁元已为赵后,又可夺乎。(《通鉴》卷12)

同类推荐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作者中肯地评述了汉元帝、成帝、哀帝时期后宫中的名女人,文风诙谐而不失客观,引用史料令人信服,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思颇具厚重感,作品可读性很强,堪称“草根式论史”的又一力作。《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本书围绕太平天国的重大事件、政治社会制度、政治观念展开研究;善于从历史的细微处进行深入探讨,对太平天国史上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就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思路进行探索,开拓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领域;新收几篇文章是作者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本书内容充实,文字精当,考证细密,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经典性著作。
  • 大唐手机王

    大唐手机王

    “我大唐军队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之下迸发出王霸之气,吓得东突厥魂飞魄散,成功平灭突厥,俘获颉利可汗!”大唐手机头条新闻报道。“正宗漠北纯正牛羊肉,假一罚十!半价出售,仅此一天!!”大唐手机商城打出促销口号。“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这可真是交~配,啊呸!这可真是理政的好时节啊!”这是李世民的朋友圈状态。“欢迎来到俺老程的直播间,今天俺给大家表演一下程氏三板斧!唉唉,大家别走啊!~”大唐手机也传来了程黑子绝望的呐喊……是的,刘玉泽同学,带着一个超前的手机系统穿越了……
  • 老哈尔滨的故事

    老哈尔滨的故事

    20世纪20年代,20万俄国难民涌入哈尔滨,中国一个民营企业家,救助了一个俄国贵族少妇,导致自己的三太太走失。
  • 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下)

    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恋恋不想忘

    恋恋不想忘

    我第一次见到他时,并没有惊艳,却对他铭记于心,奈何他却不知她的存在。再次相见,他烂醉于泥。我不敢上前,却又不放心他一人在此。第三次相见,她终于可以站在他的面前正式介绍自己,那一刻才觉得时光恰好。如果有人对你说:“初遇漓时,便已将你镌刻在我的墨语之中。”这样一个痴心等待你发现她的人,你舍得不爱她吗?
  • 闪婚盛宠:总裁老公一百块

    闪婚盛宠:总裁老公一百块

    为了夺回爷爷留给自己的房子,钱小意淘宝了一个老公假结婚。没想到的是,自己花了一百块淘宝的这个老公——身家巨富!颜值爆表!身材完美!体力特别好!某天晚上,累的要死要活的钱小意趴在床上,恨恨的发誓!再也不上淘宝剁手了!任君曜看着诱人的小妻子,笑的阴险的:“看来你老公我不够尽责啊,在我床上你竟然还想着去淘宝剁手!”被翻来覆去吃了几遍的钱小意,第二天仰天长啸,对狐朋狗友,广而告之,同志们,淘宝毁一生,谨慎剁手啊!
  • 泥腿子天王

    泥腿子天王

    人生如戏,有时候,突然一个决定,就会改变自身一生的命运。人生如棋,步步为局,机遇转身即逝,不论你的学历有多高,无论你是泥腿子农民还是身家过亿,富可敌国的达官贵族,一个机遇可以让你飞黄腾达,也可以让你跌落低谷。朋友们如果喜欢这本书,请点击收藏一下奥,O(∩_∩)O谢谢
  • 染凡尘

    染凡尘

    穿梭千年一线间蓦然回首你就在我身边!爱在千年,穿梭回旋,定眼一间,许今生相恋!我在今生等你来世,一道惊雷划际时空将你送到我身边……我是个平凡的人过着平凡的生活,几乎每天都重复着上学、放学、上班、下班,直到你突然出现打破了我有序而枯燥的生活。你说你是帝王,我笑你摔坏了大脑,你说你要重新开始,我默默的支持了你。后来你突然从我世界消失了,我慌了,我寻便大小城市依旧不见你身影,我哭了。你来的突然,走的悄然.......
  • 情不知所起我选择遵循本心

    情不知所起我选择遵循本心

    S市的人都知道,商业两大世家:席、洛两家是势不两立曾有人问过洛氏当时的董事长:你曾经后悔过,或者说,恨过一个人吗?当时的洛繁花淡然一笑,眸底却露出几丝追忆,说:每个人来的这个世界,有自己的思考,,就有自己的选择,既然是自己选的,又谈什么后悔,有什么资格后悔。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冲动买单,不是吗?(提醒,全文虚构,不与现实相符,所以请不要和现实比较,提醒提醒提醒!)
  • 莲若三生情

    莲若三生情

    上古时期有一奇怪魔女莲若。她天赐九万年法力却用不上一成,她为身边的丫鬟挡下天雷却谈笑间亦可屠城。终于,那魔女在众仙协力下,跌落坠仙崖。天上仙子们暗自可惜,因她身边有一绝世男子,身着玄袍金纹灿灿,最后也不知去了哪里。皆说魔女罪有应得,可为何狠毒如她,仍被无数人追忆?仙首慕卿的每一间屋子都有她的画像。言笑晏晏眉眼如仙,银绸飞扬,白衣温柔飘荡。花过留香,茶苦入心。这杯莲花茶,入了谁的心,又苦了谁?迟珏是尾来自上古的蛇儿,莲若是天赐九万年法力而无用的魔族遗孤。若是简单的爱情不被世俗允许,若是宿命偏要打乱生命的轨迹,那仙魔两立、倾天覆地又如何?
  • 冒牌心理医生

    冒牌心理医生

    一个精神病阴差阳错变成了一名心理医生。他发现原来所有人都是精神病。我原以为我是病态的,但当上心理医生,接触了更多的病人,接触了外界社会之后,我才知道,真正病了的,是这个社会。
  • 明明好爱你

    明明好爱你

    [花雨授权]第一次看见他,她发现她爱上了他,第二次看见他,他们开始交往了。爱情可以如此轻易地得到吗?锲而不舍地追逐着他的脚步,为何始终换不来他正眼相待?那她还要这样继续地爱他吗?何时才能真正心灵相通……
  • 独贤者

    独贤者

    玻璃渣写手突然穿越成了自己小说里的女主,灭门之灾,爱而不得,反目成仇,与世为敌,自己写的玻璃渣当然要自己体验一遍才够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