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38700000021

第21章 谁是“飞将军”

——司马光评李广、程不识带兵之术(臣光曰24)后人多以悲剧看待李广,这缘于史迁的大手笔。他写《李广列传》,今日看来雄风犹在,他写卫霍就不值一钱了。史迁偏爱李广,亦缘于史迁为兵败投降匈奴的李陵——李广的孙子,说了一句公道话,被武帝下了蚕室。应该说史迁将情绪带到了《史记》里,所以扬李而抑卫霍。其实卫霍这舅甥两人,真是难得的军事天才,均以高妙的手法打得匈奴无还手之力。以故《通鉴》还二人以应有的地位。这且不说。《通鉴》卷十七写李广和程不识两人不同的带兵方法,很有意思。

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任命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郡(内蒙古托克托县),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郡(山西省右玉县)。李广和程不识都以边郡太守的身份,出任部队指挥官,均颇负盛名。但他们带兵打战的方法却有极大的差异。

李广行军随意性很大,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势,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李广讨厌繁文缛节,幕府一切文书从简,好让士兵早点休息。晚上也不派兵站岗放哨,但也不是毫无防备,只是远远地布置了哨兵,所以也不曾受到攻击。而程不识军纪严整,对队伍的编制、行军队列、驻营阵势等要求很严,夜里打更,文书军吏处理公文簿册往往通宵达旦,军队因此得不到好好休息。于是士兵多乐从李广而以当程不识的兵为苦。

史迁很认可李广的这种“亲兵”作风,而司马光的评论——“臣光曰”第24篇,则将着眼点放在李广的军事才能上。带兵打战,军纪严明,令行禁止,这是为将必备的素质。《周易·师》:“师出以律,否臧凶。”意思是说,兵众出发要用法律、号令来约束,军纪不良必有凶险。司马光批李广带兵过于随意,以李广的才略,可以勉强做到这一点,但其他人不可以效法,因为很难做到。效法程不识,即使没有功劳,尤可立于不败之地。而效法李广,鲜有不覆亡的。

清初的王夫之则更进一层。王夫之把将领分为四种,带兵多的和带兵少数的,进攻型的和防守型的。“李广之简易,攻兵之将也。”就是说,李广作为突击队、先锋队、敢死队,率领小部队发动攻击,他的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否则,如程不识,行阵有板有眼,自己还没发动进攻,就被敌人发现了行踪,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突击效果。而象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将领,同时指挥几路大军,进行大规模作战,就不能仿效李广,而是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这方面,李广是望尘莫及的。实际上,李广几次陷入被动局面,虽然原因很多,但与他治军上的缺点却有很大的关系。

我非常同意王夫之的看法,应该说王船山的评论点出了李广所以沙场一生,而终不能封侯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依李广的能力,适合当特种兵,却不适合带兵打战。当年韩信说刘邦顶多带十万兵,而韩信说自己是多多益善。此便是良将的能力之所在。而李广几次带兵出战,不是迷途找不到预定的结集地点,就是全军覆没,比不得卫霍大兵团奇袭的战功赫赫。

李广自十五六岁从军,至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最后一战,前后征战凡半个世纪之久,可谓沙场老将。而李广一生,打过的唯一一场胜战,时在上郡太守任上。李广带领数百随从,擅自远离大本营,去追赶射伤中贵人(皇帝派来习战事的太监)的匈奴射雕手。虽然杀了三个匈奴人,生擒了一个,却险些被继后赶来的匈奴大兵团当肉包子。只是匈奴人生性多疑,李广的心理素质又过硬,与匈奴人僵持了一天一夜,才侥幸捡了一命回来。而此后,但凡与匈奴人接战,李广一败再败,汉武帝评他是“数奇”——运气实在糟,此老。我们举几个战例来看。

元光六年(前129),匈奴侵入上谷郡(河北怀来县),杀掠边民。骁骑将军李广与轻车将军公孙贺、骑将军公孙敖、车骑将军卫青,各领兵一万,四路出击。除公孙贺出云中郡没有遇到敌人、无功而返外,其他三路皆与敌人遭遇。

公孙敖出代郡(河北蔚县),即为匈奴人击溃,一万多部队损失七千多人,狠狈逃了回来。第一次带大部队作战的卫青,是四将中唯一没败反胜的将领。长途奔袭2000多里,越过现在的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进抵鄂尔浑河沿岸的龙城,斩获匈奴七百多人,凯旋而归。卫青此后将骑兵发展成一支独立的作战兵种,并首开中国军事史上长距离奇袭敌人的先河。

而李广呢,最惨,一万多部队损失殆尽,连自己也当了俘虏,又是赖勇力抢了匈奴白马小将的马,才逃回来。最后出钱赎命,解职回家抱孩子去了。

二年后,李广出任右北平太守,在这期间,卫青发动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漠南战役,一举攻占战略要塞——河南地,从而彻底解除了匈奴人对长安的危胁。而李广此时在干什么呢,他在干唐诗人卢纶在《塞下曲》中所吟咏的事,“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林中”——他在深山射石头消磨时光。

元狩二年(前121),汉廷打了一场著名的河西战役(河西走廊),将匈奴打成严重的内伤。

战役的第一阶段,霍去病在没有策应的情况下,孤军深入二千多里,尽管损兵折将近7000多人,但杀死或捕获多名匈奴高级干部,斩首8000多级。战役的第二阶段,刘彻命张骞、李广率万余骑出右北平,进击左贤王部,以牵制其兵力,不使其向河西地区增援。担任主攻的霍去病也耍了一计,让公孙敖率部佯功,他带大军悄悄摸到敌人背后。可是这个公孙敖,一路攻击前进,走着走着,竟然走迷了路,未能如约与霍去病会合。在战略意图失算的情况下,霍去病却毅然发动攻击,将匈奴人打得溃不成军。匈奴30200人战死,单桓王、酋徐王以下2500人投降,俘获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共63人,还有匈奴五王及王母、王子共59人,连单于的老婆(阏氏)也被生擒。而汉军仅损失3000多人。

而担任助功的李广与张骞,本来是假打,最后变成真打,且还打败,败得极惨。李广率部4000多人,作为先头部队打头阵,张骞率主力紧随其后。可是这个通西域的张大人,竟也迷了路。李广被匈奴人重兵包围,赖他过硬的单打独斗之本事,安全撤回来,可是4000多人,又没活几个下来。这回罪在张大人,李广无功也无过,算是平手。

李广参加的最后一战,时在公元前119年,汉匈决定性的漠北之战——指瀚海沙漠群的北部,也就是狭义的塞北之北,包括外蒙古跟贝加尔湖。此战虽取得预期战果,但汉廷也因为战马损失过多,从此不再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此役,担任主攻的是霍去病,卫青做侧翼掩护。本来汉武帝不想让李广出征,奈不住他请求,拨卫青帐下使用,职位是前将军。在这件事情上,卫青是有私心的。将原本是前将军的李广调到右卫的位置上,而把前将军的位子让给了公孙敖,也是希望公孙敖能籍此立功再封侯——公元前129年那一战,公孙敖丢了侯位。李广力争不能,带着一肚子火气上路,结果又是迷路,没有按原计划到达指定的集结地点。但卫青就是卫青,在不利的情况下,依然打了胜战,并且一直打到现今内蒙古杭爱山南面的赵信城,缴获大批粮食和军用物资,俘斩敌军1.9万余名。

而担任主攻的霍去病更是历害,率部一直打到狼居胥山(约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至阿巴嘎旗一带,一说在今蒙古乌兰巴托以东),斩杀匈奴北车旨王,俘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匈奴吏卒70443人,几乎全歼左贤王部。22岁的霍去病,还在狠居胥山举行了祭天仪式,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仪式。才气逼人的李白,以“太白入月敌可摧”来辟喻霍去病的远距离作战行动,真是有根有据的奇思妙想。“封狼居胥”,后来成为建功立业的代名词。

李广又是迷路,依汉律不又得斩?不想被斩不又得出钱才能赎回老命。在战场上打拼了几十年,到头来又是一场空,于是愤而自杀。

我认为李广的最后结局,多少应归究于他个人的性情上:心胸原本就不够开阔。李广赋闲在家的二年,灞陵尉一次开罪于他。当李广起用为右北平太守时,也把灞陵尉捎去,至军杀之。而李广的过份自信与才能的不相匹配,也是造成他最终以悲剧性收场的重要原因。景帝时,典属国(掌管与少数民族往来的事务)公孙昆邪曾对景帝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李广是太过自负的缘故。

唐朝的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史家多认为是写李广。《史记》说“飞将军”是匈奴人畏惧李广而送给他的尊号。可我认为这应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李广压根没到过龙城,也不曾有“万里长征”式的作战行动。倒是果敢的卫青,在公元前129年,到过龙城,且单兵推进2000多里,很适合一个“飞”字。霍去病也称得上“飞”。王昌龄或在写卫霍吧。

附:臣光曰24:易曰:“师出以律,否臧凶。”言治众而不用法,无不凶也。李广之将,使人人自便。以广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为法。何则?其继者难也,况与之并时而为将乎。夫小人之情,乐于安肆而昧于近祸,彼既以程不识为烦扰而乐于从广,且将仇其上而不服。然则简易之害,非徒广军无以禁虏之仓卒而已也。故曰“兵事以严终”,为将者,亦严而已矣。然则效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哉。(《通鉴》卷17)

同类推荐
  • 神州浮图志

    神州浮图志

    公元前45年,大胤以法治国,天子为推行新律,不顾天下百官反对,毅然实行改革,为无数王公诸侯所不忍,反叛之势,如同洪水决堤,大胤数百年基业即将毁于一旦。
  •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遴选了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00件大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这些大事或开时代之先河,或为历史转折点,或决定着历史的走向,改变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人的命运。
  • 饮马百川

    饮马百川

    生逢乱世、结交豪杰、广筑城寨、多积粮草,抗金、拒蒙,马踏四夷,建不世之强国,开太平之盛世。
  • 问鼎南北朝

    问鼎南北朝

    公元523年,此时的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只是一名油库吏,日后以七千之众连克三十二城直下洛阳的陈庆之还不是那个人人传唱的白袍将,自号宇宙大将军逼死梁武帝萧衍的侯景也不过身处边关。分裂北魏的高欢,宇文泰是名不见经传的队主,日后隋唐帝王将相的爷爷们也只是一名名无足轻重的小吏。柔然叩边,民不聊生,宫廷内乱,南梁虎视眈眈。就是在这风起云涌之时张景宗来到北魏,他要逆天改命!
  • 不徐之侠

    不徐之侠

    “我曾经幻想着当一个侠”“我拼命的练习剑法,只为有朝一日能除暴安良,解救苍生”“那你的剑呢”“我的剑早已折断”“我可以让我的铁匠给你打一把最硬、最利的剑”“我的剑连一个女人都拯救不了,又谈何拯救苍生”“那你现在是什么?”“只是个勉强活下去的酒鬼罢了。”
热门推荐
  • 皇妖传

    皇妖传

    皇妖楚姿,以一缕灵气从万里暗谷深处飘出,穿过这世间万物,直奔向皇宫而去。无意识的掠过万般风景,不断幻化成形。皇宫内血染金鸾,铁蹄生风哀声四起,大殿内一纸诏书落下。一个模样美艳的女子从门外飘了进来,周身似漂浮着一层雾气正落在龙椅旁,闭着双眼。“奉天承运……传位于安疆侯舟呈疆!”刹时一双泛着琉璃绿色的眼眸睁开了,雾气瞬间消散。她睁眼便见了那个打量着自己的白衣少年,他左右张望示意别说话,小心被别人看见了的模样有趣极了。楚姿飘向那人,原本应该去认识新皇的她触碰那个人的脸。“你叫何名?”“鹤…鹤申”“你在怕我?”“才…才不是!我自小便可看见妖,无非是你靠得太近!”楚姿讪笑,倒是个有趣的人,只可惜不是帝王。注定是不会再见了。鹤申x楚姿存粹写着玩,请勿带脑,可能会坑,可能很少。
  • 灰黑界

    灰黑界

    大幕遮天,阴阳难判。日月不显,飞星不现。生者长醒,死者长眠。浮屠剑山,潜龙升渊。这是一个黑暗的世界,实力是唯一的法则,杀戮是常有的状态。碎石破风,镇山填海,捉云弄月,辟地开天。至尊不现世,神将可为王。濒死潜龙,活而出渊,能否搅动风云,解开谜团,重立秩序?
  • 微风轻轻诉离殇

    微风轻轻诉离殇

    三世轮回,终是她看懂了他度尽心思,只想做一回你的心上人。第一世:“兮儿,别丢下我好不好”“你瞧,兮儿的眼里在没有星星了”第二世:“公主!”“来世可否等我?”他苦笑:“好,我只怕没有来世了”三生石旁她看着前生前世的一幕幕,头疼欲裂“啊!”他忙赶过来,紧紧的拥住她:“别怕,我在。”她眼眶通红:“你答应过我要等我的。”好等你,只要你在,回头我便在……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无限重生之魔女归来

    无限重生之魔女归来

    女主在异世界冒险并成长的故事,故事较长,作者亲妈,尽量不坑。
  • FateContract

    FateContract

    圣杯战争,七位Master和七个Servant之间的淘汰赛,追求所谓无论何等愿望都能立即实现的力量的圣杯。然而得到这一权力的,只能是一组Master与Servant。因此立下不成文的盟约,由七位魔术师,带领着各自召唤的英灵,进行一次为了圣杯的所有权而爆发的战斗,最终活下来的胜利者将取得圣杯的所有权。
  • 万界神级天道系统

    万界神级天道系统

    【当一个快乐死肥仔,开心每一天,纸片人才是真爱】【穿越万界,成为万界天道】
  • 一生所学有何用

    一生所学有何用

    猝死重生入神界,本以为可以咸鱼翻身的王龙发现自己是一个试验品,一个土著如何在进化者的世界当中求生、求存,寻找自己的出路和精神上的寄托。
  • 脱身天道后的日常生活

    脱身天道后的日常生活

    公元2020年,地球灵气复苏,人类科技与各种修炼体系的神秘力量相结合而迅速发展,一个伟大的修真科技时代降临……
  • 逆宇记

    逆宇记

    一位乡村小子,因为遇见一头怪物,开始了自己的奇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