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38700000043

第43章 人淡如菊

——司马光评党锢之祸(臣光曰48)

乡间篱边盛开的菊花,摘下来,艳阳下晒干,用煮开的泉水来冲,加点甘草,很可以清热。药理说菊花味辛,微寒,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余不喜茶叶,独喜喝菊花茶,嗜烟上火的缘故罢。熙宁三年(1070),司马光不顾宋神宗的挽留,直意要外放地方官,不久卜居洛阳,在“独乐园”里一住十五年。园中七景之“读书堂”,伴了他多年时光。此时的司马光是有喝菊花茶的心境的,既然劝不动神宗皇帝,对王安石的改革又不敢苟同,不如早点脱身算了。以故司马光在《通鉴》卷56,评东汉历史上著名的党锢之祸时,对郭泰的明哲保身,申屠蟠的及时避祸,表示由衷的赞赏。

汉末情形,宦官独大。汉顺帝靠宦官上台,有一日十九侯之说。汉桓帝靠宦官铲除专权的梁冀,又一日五侯。宦官在朝中,遂不可一世,其党羽亲信,“皆案州临郡”。有正义感的士大夫,在权力上争不过宦官,就动起嘴皮子,联合在朝士人,在野士人,以及积极想成为士人的太学生,搞起舆论监督——清议,对宦官进行猛烈的抨击,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他们以名士自居,极看重名节,甚至不惜一死来博得好名声。清议干政的方式有二,一是太学生运动,二是品评人物。而后者足可以左右士人一生之荣辱。

两汉经学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几代人毕力一经,父传子,子传孙,形成“家学”。比如西汉千乘郡(山东高青县高苑镇北)人欧阳生,世传今文《尚书》。始自西汉文景之时,至东汉初年的欧阳歙,八世皆为博士,史称“欧阳八博士”,也称“欧阳尚书学派”。他们门户壁垒极严,不同门派之间极少交通,因此不免“学阀”之讥。负笈相从的学子们也以谨守师训为荣,互相以品节相砥砺。这些读书世家即是清议的主力,又是隐在太学生背后的强大靠山。

东汉太学之规模远超过西汉,仅汉顺帝时期,太学生的人数就多达三万。太学生们表达政见的方式很特别,便是搞学生运动,算是后代“学运”的祖师爷。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由于李固、杜乔反对外戚梁冀而下狱,李固的学生王调和赵承等几十人就分别上书请愿。永兴元年(153年),冀州刺史朱穆弹劾贪官污吏及宦官党羽,遭贬黜,太学生刘陶等数千人上街游行,上书请愿,迫使汉桓帝赦免朱穆。

当时的太学生才不会为了就业而去巴结权贵。相反,那些权贵极为害怕太学生的“口水”,反倒时常带着礼物去太学巴结他们。这些太学生一旦出仕为官,也是一身正气,有如明矾,很可以止水澄沙。那个刘陶,后来出任谏议大夫,依然保留学生时代的锋芒,曾直言“天下大乱,皆由宦官”,遭到宦官诋毁,被迫害致死。

东汉的选举制度,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便是要看被选举人的口碑,所谓名节者。因此,士林中的舆论成了荐举人才的重要依据。赵翼《廿二史札记》“东汉尚名节”中说:“盖当时荐举征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好为苟难,遂成风俗。”桓帝、灵帝时期,清议的首领是李膺(110—169),字元礼,饱有才学。祖父李修,汉安帝时为太尉。父李益,赵国相。李膺生性孤傲,不随便交结朋友,只是与同郡的荀淑、陈寔有师友之谊。李膺任司隶校尉时,亲自捕杀汉桓帝宠信的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其人竟以杀孕妇取乐。由是声名益显,时人称去他家坐坐为“登龙门”,因为从此就身价百倍了。荀淑有一个儿子,便是著名的荀爽,一次他得机会为李膺驾车,于是逢人便去宣传。郭泰的能够见重于世,也是李膺开尊口免费捧他一把的结果。

汉桓帝延熹七年(164),郭泰郭林宗初到洛阳时尚没有名气,符融一见惊异,称他“海之明珠,未耀其光。鸟之凤凰,羽仪未翔”,荐给时任河南尹的李膺。待见面后,李膺说了一句话:我所见过的读书人多了去了,却“未有如郭林宗者”。荀爽只是给李膺驾车,就乐得屁颠屁颠,而李膺开口称赞别人,那还得了。由是郭泰名动京师。郭泰起程回老家时,前来送行的士大夫、儒生,云集黄河渡口,小车多达数千辆。郭泰却只与李膺同坐一只船渡河,同行目之为神仙。

李膺的影响力如此,或者说清议的影响力如此。

然而清议的逞肘让宦官们大为光火,于是有两次党锢之祸。第一次党祸没杀人,却益发增重了士大夫的名气。第二次党祸却杀伤甚众,终将东汉仅有的一点元气折腾殆尽。黄巾起义时,宦官们看看气候不对,忙为自身计。汉灵帝质问宦官,你们都说党人该杀,但关键时刻还是这些人为国家出力,而你们却与黄巾军暗通款曲,其实该杀的是你们。于是,下诏解除党锢。可时事至此,已于汉家气数无大补益了。

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于公元166年,起因是李膺杀了宦官一系的人。宦官进行反扑,诬陷这些士人“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汉桓帝大为震怒,下令逮捕。一时间,缉捕人犯的使者四面出击,相望于道。李膺等二百余人被投入大狱,漏网者也悬赏捉拿。太尉陈蕃极力反对迫害党人,拒绝审理这个案子,拒绝在判处李膺的公文上签字,因而被罢免。汉桓帝的老丈人、大将军窦武也不赞成迫害党人,再加上党人在狱中也故意检举宦者亲属,宦者怕受到牵连。于是让步,汉桓帝也接着让步。党人获释,但前提是禁锢终身,不得再为官。李膺收拾行头回老家去了。

宦官本想借此来打击清议,没想到清议的名士们越发得到广告效应,连坊间的平民百姓都很敬重他们。其中著名的几个人物,他们相继得到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的名头。关于这些头衔的得来,有不同的读法,有的说是坊间送给他们的,《通鉴》认为是他们自相标榜的产物。总之是社会楷模,人中榜样。“党人”范滂出狱还乡,南阳士大夫自发出城迎接,车辆达几千辆之多,把他当英雄看。度辽将军皇甫规仰慕“党人”,竟以自己不在党籍为耻,上书自请按照“党人”的标准治罪。汉桓帝没理他。第二次党祸时,张俭开溜,见着有炊烟的人家就要求投宿,坊间竟甘冒杀头之危险而收留他。这点估计连宦官都没想到,遑论汉桓帝了。

公元168年,汉桓帝死,汉灵帝继位。窦太后临朝,窦武掌朝政,窦武与陈蕃合作,起用被禁锢的“党人”,企图一举消灭宦官势力。不幸事泄,宦官杀窦武陈蕃,并乘机诬陷“党人”谋反,再次大兴党狱。李膺、杜密、范滂等一百多人惨死狱中,唯张俭一路狂奔,逃出塞外。所有党人亲属以及门生故吏凡有官职的全部免官禁锢,人数多达六七百人。李膺自甘受死时说:“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范滂对儿子说:“我想教你为恶,但恶不可为。我想教你为善,则我必须先做到善。”也是甘心去死。夏馥听说张俭“望门投止”,说:“孽自己做,却无端牵连别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跑到深山老林里去了。侍御史景毅的儿子景顾,是李膺的学生,因为不在名册上,所以没有受到处罚。景毅感慨地说,我本来认为李膺名士,才叫儿子拜他为师,岂可因为名籍脱漏而苟安。于是上书检举自己,免职回家。

有个叫申屠蟠的人,字子龙。家贫有学问,早年做过漆工。郭泰与蔡邕都很敬重他。当初范滂等人非讦朝政,自公卿以下皆折节下之。引起太学生争相仿效,“以为文学将兴,处士复用。”申屠蟠独叹曰:“昔战国之世,处士横议,列国之王,至为拥篲先驱,卒有坑儒烧书之祸,今之谓矣。”于是跑到乡下,在梁山、砀山之间,以树做屋,自耕自食(自同佣人)。居二年,范滂等果罹党锢,申屠蟠“确然免于疑论”。而神仙尽管神仙,郭泰却不走李膺的路子。他是一不做官,有人举荐也不做;二是口不出狂言,只闭门教授讲学,弟子有数千之众。建宁二年(169年),第二次“党锢之祸”起时,郭泰讲学家乡,以平素“不为危言覆论”,得免于祸。但他得知许多名士因此惨死,忧愤于心,不久谢世,终年42岁。

司马光在“臣光曰”第48篇里,赞喻申屠蟠极聪明,也赞郭泰懂得自存于乱世。对党人的批判却极为严厉,批党人冒失,不懂保护自己。保护自己就是为国家保持一份元气,倘若正直之士都被干掉了,国家还有希望么。司马光批党人有职无权,或者干脆就是无权无势,却老拿话去刺激大权在握的宦官,这不等于撩蛇头拔虎尾么,焉能不被反噬。到头来,既连累别人,也连累国家,这才是最大的悲剧。

原司马光之意,他的赞赏郭泰、申屠蟠,并不是赞赏他们的趋利避害,这不成“滑头”了么。司马光是赞赏他们的斗争策略,总得有人为天下保留一份读书种子。王夫之说,党人只与琐琐小人较量,实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因为奸人除不尽,小人也杀之不尽,只有“直纠君心之非而拂之以正”,才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司马光和王夫之都指出党人的斗争策略有问题。由此来看,喝菊花茶,并不都是消极避世。

附:臣光曰48:天下有道,君子扬于王庭以正小人之罪,而莫敢不服。天下无道,君子囊括不言以避小人之祸,而犹或不免。党人生昏乱之世,不在其位,四海横流,而欲以口舌救之,臧否人物,激浊扬清,撩虺蛇之头,虎狼之尾,以至身被淫刑,祸及朋友,士类歼灭而国随以亡,不亦悲乎。夫唯郭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申屠蟠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卓乎其不可及已。(《通鉴》卷56)

同类推荐
  • 顺逆安危

    顺逆安危

    史记有云:顺不妄喜;逆不遑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王俊才:诡将可安天下,亦可夺天下。
  • 终极神探狄仁杰

    终极神探狄仁杰

    什么叫六十岁的人,三十岁的心脏,刘峰终于见识了,老天不开眼,让自己一个大好无为青年穿越到半个身子踩进棺材板板的人身上,这让还没结过婚的刘峰情何以堪。审案,哥哥不会,但是哥有金手指,实在忽悠不动的时候,哥还有李元芳,“元芳你怎么看?”。自从有了李元芳这个超级免费大保镖,省心又省力,是审案泡妞的必备龙套。(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魏风长存

    魏风长存

    机缘巧合来到三国,没办法,既然回不去,那就折腾一番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反正不是一个人再战斗,干就完事了。
  • 民国第一家之袁世凯家族

    民国第一家之袁世凯家族

    本书着眼于袁世凯的家族史,不仅剖析了袁世凯一生的复杂经历,同时也描述了袁世凯的前辈、后代在历史中留下的痕迹。本书披露的不少鲜为人知的材料,能够让读者对袁世凯家族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 大征服之称雄大漠

    大征服之称雄大漠

    成吉思汗和他的父辈及其子孙七代蒙古大汗共同完成了一幅人类前所未有的大征服画卷。这部历史巨卷中不仅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神煞杰作,还有画龙点晴的天才而神奇之笔;不仅有毛骨悚然的血腥屠杀,还有柔情风骨的情感缠绵。从复仇、掠夺、屠杀到止杀、扩土、征服,折射了当年一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少年和他的子孙们一步步走向大元帝国的艰苦卓绝和人性觉醒的历程。本书以真实的历史背景和超越时空的感观,叙述那些可歌可泣和鲜为人知的奇异、诡秘的故事。为了完整翔实地再现那个时代的画面,书中难免涉及到大草原男人的性虐与贪婪和女人的激情与宿命。然而,这些恰恰是大征服至为重要的一种原始动力,也是征服者从蒙古大草原走向大元帝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我本为疯

    我本为疯

    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一个疯子需要多久?一年?一个月?还是只要一瞬间?白疯:“世人皆知我为疯,却不知他们在我眼里就是根葱!”狂就狂,疯就疯,让我用这份疯狂为你燃尽一切阻拦你的障碍!我身处黑暗,只为了你能在光明中行走。注意,没有男主,女主无cp,女主一生只为守护姐姐而努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绑嫁

    绑嫁

    一桩惊天奇案催生出一段旷世绝恋,“拍案惊奇”的背后,欲望在灼烧,人性在沦陷,看都市人还剩下多少信仰?三盅新现实主义风格都市丛林三部曲收官之作,一部血淋淋的现实主义绝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俊凯之如果爱可以重来

    王俊凯之如果爱可以重来

    女主的双重身份,男主究竟能否辨认?当坏女主的计划一再被破坏,她气急败坏。但,一个巨大的阴谋正在悄悄逼近,男主和女主能否共渡难关,尽请期待......
  • 王者时光微微甜

    王者时光微微甜

    【简单、轻松、暖萌】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拿着五杀和MVP,带我从青铜走向荣耀王者。楚小夕意气风发:“我要上王者!”当夜,她发现大神的游戏名改成:[我是王者]楚小夕:...*国服射手小山总做梦都没想到,他被睡在下铺的兄弟看上了...国服辅助白琛做梦都没想到,从小守护他的她,原来喜欢他...万年男二李怀宇情场失意后,那眸光阴郁的少年找上门来...*青春热血的电竞,风华正茂你我最好的时光。总会遇见一个人,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不离不弃。【小暖群607190263】【2群793100184】
  • 星际之两面人

    星际之两面人

    宇宙文明丛生,弱肉强势。少年狄亚从小在“人类动物园”长大,勇敢反抗却备受欺凌。此时,一个远古的神秘人种正在觉醒,他被迫卷进远古人种与宇宙列强的斗争中,从此踏上危机重重却充满机遇的新道路。
  • 一片天空

    一片天空

    教育类青春小说,启迪学生思想,介绍90后学生心理情况,缓解二代代沟。
  • 谁的青春渲染了流年

    谁的青春渲染了流年

    十六七岁的暗恋是青涩的。第一次的怦然心动总会让人记忆深刻,。他,苏瑾皓是她用了五年去爱的少年。慕夏来到了男神的面前“男神,你先别回答我的问题,先听我把话说完。”“男神,我追了你这么久,你接受我会死啊!”某夏可怜兮兮地盯着某男“男神,你看奴家孤家寡人的。你就忍心不要我吗?”某女继续对着男神说“男神,要不你就考虑一下,收了我吧!”
  • 魔兽世界之破碎传说

    魔兽世界之破碎传说

    本书构思源自魔兽世界二区破碎岭,人物团体真实,内容有虚构。我会本着世界上有既有高尚的兽人,也有猥琐的人类的客观角度,给大家讲一段非BT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