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38700000056

第56章 东晋初年

——司马光评王导宽宥庾亮、卞敦之罪(臣光曰61)

咸和二年(327),外戚庾亮逼反大将苏峻、祖约。咸和三年,庾亮、温峤、陶侃、郗鉴等人起兵平判。苏峻被部下杀死,祖约率众出奔后赵石勒,苏、祖之乱平定。咸和四年三月,朝廷论功行赏,赏了该赏的人。却也赦免了不该赦免的人,比如庾亮与卞敦。

庾亮是晋成帝的舅舅,庾太后的兄长,受晋明帝之命辅政,却无谋之甚。先是无故逼反苏峻,而当苏峻进逼京师时,他又不顾小皇帝的死活,自顾逃命。钟雅问他,栋析榱崩,谁之责?庾亮却说,现在时间紧迫,没空谈这个。于是“窜身苟免”。卞敦作为大将,在平定王敦之乱时,也有不错的表现。可在苏、祖作乱,却坐镇湘州,拥兵不赴,只象征性地派出数百人应景而矣。又不出军粮资给前线。陶侃要拿他问罪。王导却主张,大乱之后,宜加宽宥。

司马光在“臣光曰”第61篇里说,人臣之罪,没有比庾亮、卞敦两人的做法更甚的了,不杀他们不足以明正典刑。晋室倒好,非但不治他们的罪,还委以重任。晋室之无纲纪,由此可知。而晋室之所以无政,罪在王导。

王导(276-339年),字茂弘,琅琊临沂(山东临沂)人。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边族乘机而起,沦陷中原。公元317年,王导拥立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开基东晋。司马睿即是东晋的第一任皇帝——晋元帝。而王导则是东晋的奠基元勋,就是接下来的晋明帝和晋成帝,亦有佐命之功。有功业如此,司马光还要批他“任是责者,岂非导乎”,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原因即出在王导的施政方针上。

江东一切草创之时,内部却接连发生了二起大的变乱,直伤了东晋的筋骨。第一次大乱发生于晋元帝永昌元年(322),王敦反于武昌(湖北鄂城),前后历时二年。第二次即是晋成帝咸和二年(327)的苏峻、祖约之乱。

二次大乱皆因大臣的争权夺利而起。王敦是王导的从兄,欲专权不得,所以发动叛乱。晋明帝太宁二年(324)七月,王敦病死,余部被消灭,第一次叛乱平息。

冠军将军苏峻、镇西将军祖约(祖逖的弟弟)、征西大将军陶侃,在平定王敦之乱的过程中,立有战功。他们满心以为将死的晋明帝,会将他们列入顾命辅政之列——太宁三年(325),晋明帝病死,五岁的儿子继位,是为晋成帝;遗诏以司马羕、王导、卞壶、郗鉴、庾亮、陆晔、温峤等七人辅政。

但是没有,由是而心生不满。陶侃和祖约甚至怀疑是专权的庾亮从中做了手脚,把他们的名字从顾命名单中删了去。往后的事实证明,陶侃只是心有介蒂而矣,并无实质性的举动,他最终选择站在朝廷一边。但祖约和苏峻反应最为激烈,祖约“有怨望之心”,火气比较大。苏峻则开始招亡纳叛,聚积兵力,有轻朝廷之志。再加上庾亮对形势的一系列严重误判,才最终导致兵戈相向的结果。咸宁三年(328)二月初七日,苏峻竟然攻占建康。

有鉴于当时的形势:外有强敌虎视,内有争权夺利,而朝廷又没有足够的底气来消停“争霸赛”。怎么办?说是生死存亡之秋绝不为过。因此,王导才想起接近修养生息的息事宁人,以维系各方之间的利益平衡。他的观点是:“镇之以静,群情自安”。应该说,这个政策在巩固东晋初年的政局稳定上,是有大裨益的。东晋实在经不起再次的折腾。王导就亲自避免了第三次政争。

咸宁四年(329),王导出任丞相,掌握实际的权力。庾亮虽然出镇地方,也对前过表示忏悔,但依然是“司空”,依然拥有强大的军队,依然对朝政进行遥控。庾亮对专权的王导相当不满,写信给郗鉴,希望联兵废掉王导。郗鉴不同意才作罢。

有人劝王导,不可不防庾亮。王导却说:“我和庾亮祸福与共,即使情况真如你所说,庾亮真的入朝了,我就穿着平民衣服,戴着头巾回乡下,又有什么可惧怕的。”

王导对庾亮不是没有意见,相反意见还很大。当时庾亮驻防长江上游,处于首都建康的西面。每当遇到西风吹起尘土,王导便举起扇子遮蔽,慢条斯理地说:“庾亮的尘土玷污人”。但恰是王导的这种以大局为重的息事宁人态度,再一次避免了有可能一触即发的权利斗争,确保了东晋政局的稳定。

而司马光之所以批王导,依然是坚持他的写作原则:基于史实而高于史实。对拥兵自重和决错失误的大臣,杀无赦,才见朝廷纲纪,否则何以统御。但具体到东晋初年的具体情况,王导的策略,虽然有失长远,但不失为救急之良策。

也就是说,司马光的答案,是处理此类事情的最佳方案,而王导则是临机处置。两者都没有错。那么如何看司马光的评论和对王导的作为呢?其实高下自在读者之鉴择了。近儒陈寅恪先生讲:王导之笼络江东士族,统一内部,结合南人北人两种实力以抵抗外侮,民族因得以独立,文化因得以续延。不谓民族之功臣,似非平情之论也。

我投陈寅恪先生一票。在两次大乱中,王导或者说以王导为首的士大夫,表现出来的为人臣子的忠贞本质,给东晋带来了有别于西晋的崭新社会气象。我认为,正是士大夫的这种努力,使东晋在当年极为危乱的局面里,成功偏安,延续时间比西晋多出半个世纪之久。

在王敦作乱的第二阶段,王导即旗帜鲜明地与王敦划清界线。他给王敦的亲哥哥王含写了一封信,其中有一句很忠亮的话:“宁为忠臣而死,不为无赖而生”。

朝廷本想对王敦手下的一干人等,悉数禁锢终身,永不录用,不许再出来做官,子孙也不许。这个处罚是很严厉的。但温峤认为,这些人都是协从犯,都是被逼无奈,“宜施之宽贷”。郗鉴不同意:“先王立君臣之教,贵于伏节死义”,王敦佐吏,虽多逼迫,但进不能止其逆谋,退不能脱身远遁,应责以“大义”。换言之,惩处这些人,才能振起“伏节死义”之风气。

虽然晋成帝后来听从了温峤的建议,但从郗鉴的据理力争来看,从王导的忠亮态度来看,东晋之初,有识之士确在进行着一种努力。努力一反西晋之常态,一反清谈误国,一反“五服散”,一反首鼠两端,一反背信弃义,从而振起士林颓糜之风气。也就是说,从三国以至西晋的无法无天,到东晋的重新以节操相尚。士人们是以西晋覆灭、中复沦丧为代价,终于意识到口不离老庄,实在于苍生社稷没多大益处,徒有亡国之痛。我以为,这才是东晋得以延祚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应该说,士林节气的复舒,先起自民间。祖逖闻鸡起舞,就立了志气。这点连后赵石勒都很佩服,虽是敌手,也没有下三滥地去挖人家祖坟,反倒是重修了祖逖的祖墓。有个叫张茂的人,虽为官前赵(刘渊所建),但死的时候,交待儿子们不要以官服入敛。我这官非出于“王命”,岂敢以之为荣,当以白帢入棺。又遗言子孙当谨记忠孝。

两次内乱,为国死难的大有人在。吴兴太守虞潭起兵讨苏峻,他母亲说:“汝当舍生取义,勿以吾老为累。”还变卖了家产,连首饰也卖了,充作军费。家里能拿得动木棍的下人,一律赶去当兵。卞壶后背的疮伤还未痊愈,苏峻已攻进城来,卞壶亲自上阵,力战而死。二个儿子卞眕、卞盱也随后战死。卞夫人抚尸痛哭说:“父为忠臣,子为孝子,夫何恨乎。”

苏峻纵兵上殿,司徒王导、光禄大夫陆晔、荀崧、尚书张闿共登御床,拥卫晋成帝。右卫将军刘超与侍中锺雅、褚翜侍立左右,太常孔愉朝服守宗庙。有人劝锺雅说,你脾气直,怕是不容于苏峻,何不早为之计。锺雅说:“国乱不能匡,君危不能济,各遁逃以求免,何以为臣。”结果与刘超一起被苏峻所杀。刘超在晋成帝被挟持至石头城时,依然于乱局之中,教晋成帝《孝经》《论语》。

说来也有趣,即如叛将王敦那边,也有死义者,很可惜他们是误入歧途。太宁二年(324年),王敦以兄长王含为元帅,合沈充、钱凤等率兵五万进攻建康。晋廷以五千户侯悬赏钱凤人头,以三千户侯悬赏沈充人头。晋明帝派人劝降沈充,许以司空之职。沈充道:“丈夫共事,始终当同,宁可中道改易。”及败,沈充逃归吴兴,误入老部下吴儒的家,吴儒把沈充骗进屋内夹墙,笑说:“三千户侯矣。”沈充曰:“封侯不足贪也。你以义存我,我家必厚报汝。若以利杀我,我死,汝族灭矣。”吴儒杀沈充,传首京师。沈充的儿子沈劲也是死罪难逃,乡人钱举匿之得免,后来沈劲竟灭吴氏。

而从自发的以节操相砥砺,到自觉地成为士林大势,士大夫的提倡和躬自有礼,功不可没。

王导一次自称有病,不来上班,却出门去送郗鉴赴任。卞壸很不客气地弹劾他,“亏法从私,无大臣之节”,要将他免官。此事虽不了了之,但“举朝惮之”。当时贵游子弟仍有前朝习气,以王澄、谢鲲等人的“不修威仪,好《老》《易》”为放达,卞壸在朝会上大发雷霆:“悖礼伤教,罪莫大焉。中朝倾覆,实由于此。”要将一干人等治罪。虽主政的王导、庾亮不听,但也拔了他们的刺。

陶侃坐镇荆州,力矫清谈时弊,他的座佑铭是: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于是争分夺秒的做事,未尝稍闲。看到属下谈戏废事,气都不打一处来,将酒器、赌博用的器具,一律没收,投之于江。还用鞭子惩戒,边打边说:“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益实用。君子当正其威仪,何有蓬头、跣足,自谓宏达邪。”一次出外视察,看到一恶少手里抓着一把尚未成熟的稻穗,当陶侃听说是从田里随便抓来的,立即将此人狠抽了一顿屁股。“是以百姓勤于农作,家给人足。”

就是庾亮,自我检讨也极其深刻,廉耻也还没丧尽。他联络温峤、陶侃起兵之初,就亲自跑到陶侃的住处,向陶渊明的曾祖父“引咎自责”,而其“风止可观”,陶侃不觉释然了。平乱之后,庾亮大会小会作检讨,这可是没人逼他。“见帝,稽颡哽咽”。复又“泥首谢罪”。所谓“泥首”,即以泥涂首,表示自辱服罪。同时表示不再当官了,要带全家“投窜山海”,不配当人,只配当野人。逃跑的舟船都准备好了,被有司“录夺”了去,没逃成。卞敦更是羞愧难当,竟至忧愧而卒。

由此看来,如果后继者能沿着东晋初年开创的这个风气,一脉相延下去,东晋或可以也有宏图。无奈的是,尽管前辈努力如此,清谈的风气依然如阴魂,萦绕不散。建武元年(317),晋武帝听从国子祭酒袁环、太常冯怀的建议,兴立太学,但士大夫习尚老庄,根基过于牢固,儒术终是不振。至谢安东山再起,其人好声律,就是在守孝期间,也不废丝竹之乐,典型的老庄派头。王坦之苦劝说:“天下之宝,当为天下惜之。”谢安不听。江左士大夫极力效仿,遂以成俗。

史言,王导与稍晚于他的谢安都住在建康青溪与秦淮河之间的乌衣巷,即今南京市文德桥南岸。三国时是东吴禁军驻扎的地方,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故此得名。王谢子弟出入“乌衣巷”,人称“乌衣郎”。唐人刘禹锡梦游金陵——他写作《金陵五题》之《乌衣巷》时,尚未到过南京,友人将自己写作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乘兴和了五首。没想到随手偶得,却成经典: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附:臣光曰61:庾亮以外戚辅政,首发祸机,国破君危,窜身苟免。卞敦位列方镇,兵粮俱足,朝廷颠覆,坐观胜负,人臣之罪,孰大于此。既不能明正典刑,又以宠禄报之,晋室无政,亦可知矣。任是责者,岂非导乎。(《通鉴》卷94)

同类推荐
  • 窃宋

    窃宋

    历史穿越哪家强?屁股不能歪啊穿越前辈们,封建统治者可不需要你的知识,他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你有此等才华,为何不随我进京,效忠官家?”对不起,那只是你们的官家。“你们知道啥叫降维打击吗?对我而言,你们都是弟弟。”诸良说完就准备好好教他们做人了……Ps.本书不是严格的历史文,时间线也不是严格符合宋朝,有误差,算是架空宋朝吧。作者君求考据党放过。
  • 大卦师之大小通吃

    大卦师之大小通吃

    风流张扬的天下第一赌棍秦川,遭人陷害,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偶遇神棍得真传,且看赌棍如何变神棍,美女在畔,大权在手,成就大小通吃之伟业!求票票,求收藏!小弟新书《无烬之门》已上传,急需各位支持!下面有直通车!有兴趣的朋友去看看吧~
  • 小宋腾龙

    小宋腾龙

    史家写道:这才叫王者之风!败局中他鼓舞了柔弱者的勇气,激发的是必胜的气势,拼争中他引领的是方向,凝聚的是人心,奠基的是胜局。他只要敢做一件事,做对了一件事,便凝聚了民心,便有无数虎豹一样的勇士为他冲锋陷阵,无数的智囊为他运筹帷幄。而他凌霄而舞,振奋雷电,劈开长长的黑夜,重现朗朗的乾坤!他才称得上是一条真龙!会场:1036200876
  • 夏商时代的社会与文化

    夏商时代的社会与文化

    是否有历史的观念也许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最根本区别之一,只有人才有历史,因为他不断地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过去,历史正是在这种反思的过程中呈现和确立起来的一种对于过去的特定观念。这种习惯的来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在先民的生产和生活中,总是会有许多困惑,面对这些困惑,先民一方面是恐惧。另一方面也有一种积极地努力解决问题的尝试,人类正是在这种对于困惑的不断努力和尝试着解决的过程中发展和成长起来。
  • 我要做秦二世

    我要做秦二世

    战国之世,天下大争!这一刻,一个伟大的帝国将要建立,这一刻,这个帝国也危在旦夕。在这个苍茫大世,秦公子高大喝:“我要这大秦万世——!”
热门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祖国的自然保护区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祖国的自然保护区

    提起自然保护区,人们常会想起雄伟壮观的长白山,美丽而神奇的西双版纳,林泉辉映的九寨沟……每一个自然保护区都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你知道自然保护区的确切含义吗?它们的设立,仅仅是因为它们风光绮丽吗?
  • 嚣张萌宝傲世凉亲

    嚣张萌宝傲世凉亲

    为解情毒她随意上了一男人,十月后生下异能天才宝宝。可爱又护母,更挟带御兽之能,身份神秘,纯真腹黑,嚣张无敌。可是现在这是啥情况?大陆第一高手要娶她?“你确定你下面之物还能用?”某女直接寻问,某男瞬间黑脸,“不能用,你儿子怎么来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年风云初起时

    那年风云初起时

    一段缠绕在几个默默无闻的普通高中生的感情,一场又一场难以预料的变故。男女主角用眼泪写下的青春,散发着迷人的色彩
  • 时间太狠

    时间太狠

    “没过多久,她的宠物也死掉了。”“姑姑,换一个童话吧?这好可怕呀,听得我都睡不着觉了。”“是啊,姑姑。我们换一个好不好?”侄女说完,侄子也随即附和。心神不宁的她翻着童话绘本,抑制着哭腔,颤抖着说,“好”。时璟风抬眼便见社员手中拿着那一幅正要评比的画,“社长,你看这幅红梅,画的真传神呢。”——“简玟希,这有什么了不起的,那样的红梅,我也能画。”“那你要画出来我才相信。”那年,她和他都还是12岁的模样。“简爷,刚刚有一个人怪怪的。”一到吧台,调酒师沁儿就咧咧的,倒了杯威士忌给简伊,“哟,比小甜心你还怪?”“讨厌,她一开口就叫了你的名字。”闻言,简伊的脸色开始变的不一样,然而,沁儿继续道,“呀?简爷,她好像就是你的手机,屏保来着,虽然~”。“她在哪里?”简伊随即站了起来,在沁儿还在恍然大悟的时候,“她,她刚刚离开了。”“小希,以后我可以养你的。”“......陆哥哥,其实,我。”“我知道,我会等的。”他适打断了她,此时,她在想。如果,在那一刻,她选择收纳与他的故事,就好了。可是,再也没有了那一个如果。
  • 武林盟主的软饭男

    武林盟主的软饭男

    当将武林责任(鸡毛蒜皮)扛上身的她遇上纨绔到令人发指的他,会产生什么化学效果?她忍无可忍:揍他!他贱笑:小心手疼!又,当江湖传闻女神紫烟仙子嫁给了那个吃软饭的,扼腕于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时候,仙子和软饭男正在做什么?某女神:听说东街的桂花糕很好吃。某男:得嘞!小的这就给您买去。某女神:听说西街的桃花酿很好喝。某男:得令!某女神:听说某帮派和某门派又为了点儿谁偷了谁的鸡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火拼起来了。某男:娘子,您说,我去帮你弄死谁?某女神:别天天喊打喊杀的,戾气太重。某男:那我去把这两不省心的小门派的宝库给您运来?某女神:可以,小小的教训一番就算了。#品质大坑,入坑不悔。##走过路过,收藏一个呗!评论一个呗!打赏一个呗#
  • 豪门龙凤斗:尔虞我诈

    豪门龙凤斗:尔虞我诈

    李谨然想,温美人辗转那么多年,怎么都该找个港湾依靠下来啊,于是,千辛万苦,李boss用尽手段,等待多年,终于抱得美人归!温美人说:我觉得我还是找前任去吧。李谨然邪笑:你前任已经去地府了,你是也要跟着去,还是留下来陪我。温美人权衡一下说,我还是留下来陪你……
  • 剑出淖泥

    剑出淖泥

    神龙弟子,再现江湖。黑白双形,善恶难辨。恩怨情仇,一命尽偿。
  • 假的丶都是假的

    假的丶都是假的

    假的,都是假的,这里是谁创造的。虚假而又幸福的梦,真实但却残酷的现实。世界早已毁灭?我不相信!我会好好的,所以你们不要走,好吗?
  • 大思想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思想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劳动人民推动的,这是几千年来思想家们总结出的结论。然而,伟大的思想家们的思想又影响着人们。因为,大思想家的思想是从劳动人民中产生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升华和结晶。本书所选的大思想家,都对世界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行为、思考等等领域。
  • 猫不说

    猫不说

    微博上人气超高的coser小姐姐猫不说出过很多很还原的英雄联盟女性英雄角色。并且是SCG俱乐部lovecat选手的头号粉丝,选手势力值的打赏榜单上从未掉出过前二。有钱有颜还有猫,不可谓不让人柠檬。但是有一天,猫不说养的蓝胖子不见了。有人敲门说捡到了她的猫。打开门,世界第一的中单选手lovecat弯下腰,在她耳边喵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