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69200000017

第17章 2005年度

音乐电视 浣溪沙·独徘徊

《江南话语》栏目创作

◎导演阐述

一、原词的创作特点

音乐电视《浣溪沙·独徘徊》的创作取材于宋朝词人晏殊的同名词作。晏殊字同叔,是北宋初期著名词人,擅长小令,承袭南唐遗风,追宗“西昆体”,以情致取胜。他的词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词风追求情韵和意境,用语典雅华丽,又不失清新雅淡,委婉含蓄,韵味独特,有北宋初期词家“开山祖”的美誉,奠定了疏淡清丽、精致柔婉的风格在宋词中的地位。《浣溪沙·独徘徊》是晏殊词作中脍炙人口的传世精品,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为千古传颂。

晏殊这首《浣溪沙·独徘徊》,巧借眼前景物,触景感怀,抒发暮春的惆怅与深思,吐露眼见时光流逝、好景无常的愁闷与抑郁情怀,是《珠玉词》中之代表作。这首词以动态的景象、声音反衬闲静的境界与心情,在一片闲静气氛中浮现出淡淡的寂寥与惆怅。词中旧亭台、夕阳、花落、燕归等司空见惯的景物,结合在具体、细腻的情绪波动中,表现出一种深沉旷达的怀抱与含蓄内向的情调,使伤春、惜春之情融化在思忆之中,带上了某种哲人的思致。

二、音乐及画面的创作

要将这首词的意境通过音乐电视的方式表现出来,最为重要的是要解决好音乐的创作和画面元素的设计,以及两者的合理应用。

1.关于音乐创作

在音乐的处理上,采用了“吟唱”这一古代对词的传统表现方式,通过清丽飘逸的女声将词中伤春、惜春的情致与氛围表现出来;在旋律的创作上,采用了中国古典音乐的音调和民族化的音韵作为创作的元素,并由这些元素的展开、发展形成了全曲,使之带上了中国古典文化特有的超拔高妙而又灵秀缥缈的风韵。

2.关于画面的表现方式

在画面的创作及表现方式上,采取了电脑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相结合,以追求中国传统国画的风格与意境。其中二维动画的表现方式浓缩了中国传统国画最为凸出的特征,尽可能接近国画所特有的闲淡清俊的视觉效果与“意在画外”意境和韵味;而三维动画画面表现方式的应用则使画面内部元素运动起来,点染了飘落的桃花、诗稿等几处关键的“词眼”与“画眼”,使画面意境带上了飘逸、灵动的色彩。以动衬静,更传达出暮春时节淡淡的寂寥与惆怅的意绪和氛围,及在此之上更为深沉旷达的怀抱与情调。

在画面的创作元素上,主要选取了花枝、诗稿、庭院、竹叶及飘落的花瓣等,这些元素的构成,使画面既贴合词的意境,以淡雅的画风与富有象征意味的画面营造出词人的意趣情调;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和氛围,以柔美俊秀的画风和典型意象的点染勾勒出一派对春天感怀的诗词意境。

此外,在细节的处理上,如开场画轴的打开;字体的设计等尽可能地贴近传统书画的典型表现方式;而唱词的出字方式则以别致的墨汁渗开化出,既洋溢着浓郁的古典文化之感,又正融合了古典诗词的意境。

这部电视音乐作品的创作,是一次用电视音乐的表现方式,融中国传统国画的意境和传统古典诗词的吟唱于电视传播形式的新尝试。

浣溪沙·独徘徊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资料

晏殊,北宋初期著名词人。其词承袭南唐遗风,典雅华丽,委婉含蓄,词风追求情韵和意境,有北宋初期词家“开山祖”之美誉。留传于世的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浣溪沙·独徘徊》为其中脍炙人口的传世精品。

*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

(第19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入围作品奖

电视戏曲艺术片 典妻

《江南话语》栏目创作

“旁白”

江南,是一幅浓浓淡淡的写意山水,它的背景铺满了杏花春雨的轻柔婉约;它的笔触洇染了笙歌檀板的低吟浅唱,就是在这样的江南里,有许多人,许多故事,慢慢地走近,又轻轻地走远……

一百多年前,好戏开场了。鼓板声中,悲悲喜喜的故事上演了;哭哭笑笑的人生开始了。这时,在浙东的乡村路上行走的“宁波滩簧”离甬剧的舞台还有一段遥遥的路程。

1930年的上海,29岁的柔石经常会在梦里回到他的浙东老家——宁海。那是一个江南中的江南。绵延不尽的碎石子路,缓缓流淌的清流小溪,斑驳沧桑的古屋旧墙,还有那如草芥一般生存的卑微生命。这个外貌孱弱,内心却激情汹涌的年轻人选择了用文字去怀念,用笔去呐喊。他平静地述说着一场人间的苦难,一个《为奴隶的母亲》。这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从此故乡永远地留在了他的梦里和他浅淡而又深刻的文字中。

2002年,一出甬戏《典妻》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崭新的舞台艺术风格呈现在世人的面前,把诗人心中的那一声呐喊化为了哀婉动听的唱腔和细腻传神的表演,化为了舞台上雨雾凄迷的浙东大山深处一个女人苦难的悲泣。同出于江南的故事和声音在这里相遇,成就了一出纯粹江南制造的人间悲剧。

典妻,这一触目惊心的荒诞事件,在民国初年的浙东农村真真实实地发生过。虽然那页历史早就翻过去了,但在时隔近一个世纪的今天来看甬剧《典妻》,仍使人受到情感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剧本忠实于对那个年代一个连姓名也没有的农村妇女奴隶般的命运的描述,以人性的扭曲和生活的异化凸现出对人的情感和尊严的呼唤。作品在由一部短篇小说改编为一部大戏的过程中,从一个没有强烈戏剧冲突的简单情节中发掘出了内涵深刻的戏剧性。

采访王信厚(宁波甬剧团国家一级编剧)

它可贵的地方是在改编上的一个突破,就是在描写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关系的同时,它更加突出一个女人同两个孩子的心理矛盾冲突;其次,特别在后半段,她念念不忘的就是她的两个孩子,她这两个孩子都不能舍弃,所以这个很感人,所以这也是《典妻》在文本上比较成功的一点。

“旁白”

也许,这真的是一个曾经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不然,当大幕拉开的那个瞬间,无数身处江南抑或向往江南的人怎么会如此的震惊。那分明是梦里的江南水乡。远处雨雾迷梦的山峦,眼前潺潺流淌的溪水,还有一个在风雨中飘摇的贫寒之家,一切,有说不出的柔美和凄凉。如果不是置身戏外,那一定是怀旧的人们意念中的旧时江南。

采访周本义(著名舞台美术家)

我觉得最主要的一些东西,跟妻的命运能够心心相印的一些物质的东西,它可以变成一种精神的东西。像溪水,家家户户门口都有,这个青石板,青苔,走了那么多人,多少年走过,磨得光光的,却还有顽强的小草。

“旁白”

是啊,那一缕缕清流的溪水,以其“真实”的动态而增添了舞台的活力与情趣,不仅生动地展示了江南山水的柔美,更是以自然界的鲜活生动的生命流动,反衬了现实社会的僵死般的黑暗,同时又让舞台及观众心理始终保留着一脉清纯。

帷幕初启,在阴暗、凄美的光影和色调构筑的氛围中,在一团潮湿的迷雾和细雨中,主人公淅淅沥沥的愁苦岁月,就从这里开始延伸了。生活的艰辛和苦涩就这样一层层在舞台上弥漫。江南水乡的雨和雾,成为主人公心中的愁结,成为观众心中的愁绪,化作辛酸,化作叹息,化作江南女子命运的凄风苦雨,化作我们心底情愫的惆怅悲悯。

采访史小华(宁波市文化局局长)

很好看,很有美感。舞台整体的呈现很和谐,它运用了多种的手段,人物的表演和它的灯光、它的舞美以及整个戏剧的故事都是非常和谐。确实感觉到比较凄美,比较动人,而且富有江南特色。

“旁白”

作为一出在表层冲突上不张扬的心理大悲剧,《典妻》给人的总体审美感觉就是一桩蘸着哀怨之泪,合着心血之痛的江南旧事。小女子的美丽与愁苦相连,善良与屈辱相生。作为主演的王锦文把女主人公演得哀而不怨、怒而不伤、孤立无助、婉转凄苦,是对那个环境中不能选择、无力挣扎、心如死灰的底层弱女子形象的生动把握。

采访王锦文(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

妻这个人物在表现她内在的心理冲突时,原来我们甬剧的那些表演手段,已经不能够满足于这个人物了,那么我们这次就运用了大量的肢体语言,用肢体语言充分表达了妻的内在的心理冲突。在唱腔跟念白方面,我们就使唱腔更加好听,那么念白当然是念得更加有情感,这样充分体现出妻此时此景的内在心里矛盾的煎熬、冲突。

“旁白”

无论是从“妻”到“夫”,从“秀才”到“娘子”,四个主要演员都十分称职地撑起了一台大戏。

采访王锦文(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

我们每个演员塑造每一个角色的时候,都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它这个人物都是内在心里的悲剧,要把每个人内在的心理微妙的变化都体现给观众,要让观众看出来,对演员的要求是非常高。以往的唱念就远远不够了。所以现在我们每个演员都用那种肢体语言来体现人物心理,这样,手法多了以后,让观众可以很明白地看清楚,你这个角色,你扮演的这个人物在此时此地的内在心理活动。

“旁白”

在四五十年前,甬剧也曾一度辉煌,在江南拥有一片领地;然而世易时移,最后回到家乡的甬剧只剩下了一个剧团。一个剧团撑持着一个剧种,就这样又走过了几十年。2002年,《典妻》的诞生使一个小剧种完成了大转型。古老传统的甬剧终于由讲述故事变为了塑造人物;从展示情节的发展,转为呈现人物的心灵;从剧情的浅层表面转入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层刻画;从单纯地看戏变为全方位地欣赏艺术舞台呈现。

采访曹其敬(著名戏剧导演)

人们的观赏、文化需求也是非常复杂、非常多元的,可选性非常强。如果你不带给他们一定的观赏上的满足,他们可能就不看。所以戏要跟当代的审美意识沟通起来,要立足在当代审美的理念上来做这个戏。从视觉和听觉方面给他们提供丰富的信息。这就比过去的戏光闭着眼睛在听唱,然后听一个故事就行了要丰富的多了。

“旁白”

实现这一切,需要的是全新的手段。《典妻》的文学性品格要求舞台上应有诗意化的呈现,每一处细节都应该散发出动人的力量,于是,一幅江南水墨画风格的舞台布景出现了;表达与宣泄人物情感的唱段出现了;构筑人物多重心理空间的音乐和肢体语言出现了。这样一个载歌载舞,可见可感的视觉和听觉并重的艺术形象也许就是甬剧的本来和将来。

大幕拉上了。那一台的凄风苦雨,化作观众心中对小女子命运沉甸甸的牵挂。其实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剧种还是那个剧种。但感觉,完全变了。这样一个起自滩簧小戏的地方剧种,因了这部作品,因了它在其中所显示的成熟的舞台表现力和创造力,引起了注目和瞩目,使大家感到,原来甬剧是那么好听好看,那么独特的一个剧种。这就是《典妻》的成功之处,也是它带给整个戏曲界的一种启示。

*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

(第19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入围作品奖

文艺栏目 《江南话语》

《江南话语》栏目创作

◎栏目片头

◎本期卷首语

◎栏目板块——岁月

文化专题:一湖笔墨

“引子”

有关月湖的故事,总是和人分不开的。那一面静静的湖水容忍了一切风尘跋涉的远行,也接纳了所有深沉睿智的沧桑,或浓或淡地浮现着千百年来那些踏歌而行,邻湖而栖的智者的身影。面对这一湖的逍遥和灵秀,一位在月湖边的桂井巷出生长大的学者深情地写道:湖水之静深,足以洗道心。湖水之澄洁,足以励清节。湖水之霏微,足以悟天机。

“断想之一:桂井巷·天一阁”

康熙四十四年(1705)正月初五,正是月湖边的梅花迎风绽放,俏立枝头的时节。在月湖西畔桂井巷的一座进士旧宅里,一个男孩刚刚来到了这个纷繁的人世。父亲为他取名“祖望”,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这是一个世代书香的人家,从鄞县的桓溪畔迁移到府城的月湖边居住,已经有好几个世代了。出生在这样的人家,熟读经史诗词,精于考据史传就无可置疑地成为了全祖望一生的文化追求。

时光在月湖的四季中变幻了几个轮回,一颗少年的心也悄然长大了。当时不满十岁的全祖望已开始通读《资治通鉴》。在许多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埋首书卷的小小少年总会不时抬头仰望院墙外那一排檐牙高挑的马头墙。那是他稚嫩的心灵觉得神秘而又向往的地方。从集聚月湖的文人雅士口中,他已经听过了不少有关天一阁的轶事和传说;每每经过那座气势非凡,大门紧闭的院落,他的脚步都会滞缓而轻悄,以至于十年之后,当全祖望终于推开这扇大门,踏上天一阁藏书楼的第一个台阶时,他年轻却依然羸弱的身躯微微发抖。因为在他之前和之后,与范氏家族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而登楼读书的唯黄宗羲、万斯同、袁枚等屈指可数的几人而已。也许是天一池中流淌的水和月湖一脉相连,也许是桂井巷口的一抹清辉也曾经映照过前朝书楼的一角重檐,天一阁对全祖望是宽容的,是开放的。从19岁初次入阁读书、抄书,他一生曾多次登临天一阁查阅旧籍,搜集宋末及南明史料,广泛搜研金石旧拓、乡邦文献,编为《天一阁碑目》,并重撰《天一阁藏书记》,亲自抄录阁中所藏秘本。对于“天下储藏独此家”的天一阁来说,芳邻全祖望也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全祖望是在乾隆元年(1736)的春天中的进士,入翰林院为官的。那一年他已年逾三十。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踏入仕途。第二年的秋天,他在翰林院里看完了秘藏的《永乐大典》,抄录了在民间早已绝迹的宋元六志之一的《宝庆四明志》,也深深地悟透了官场的倾轧和虚伪,从此绝意仕途,南归故里。

“断想之二:双韭山房·蕺山书院”

乾隆二年的初秋,困于“长安米贵”的全祖望在耗尽了对仕途的寄望和随带的两万卷藏书之后,辞官还乡了。船近月湖的时候,正是晨光熹微时分,江南清润的气息扑面而来,舒展着一颗抑郁多年的心。然而他怎么也想不到,昔日宁静的月湖早就物是人非,桂井巷的老宅被占;庭院中正当花季的一树桂子也飘零残落。幸好月湖犹存,这多多少少慰藉了这颗饱经风霜的心。他依然在月湖边的青石街找了一间小屋栖身,还是沿用了旧居中的书斋之名,称为“双韭山房”。也许艰苦的生活才能磨炼史学家的意志,面对如此清寒的境遇,全祖望非但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著述和授业之中,稍有节余,马上用来买书;一旦无钱购书,则一笔一画以手抄之。就这样,小小的“双韭山房”藏书日富,仍然是当年月湖边一处声名远扬的藏书之地,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

乾隆十三年的秋天已略有寒意,绍兴蕺山上的野草藤蔓沉醉于一片寂静的山气岚风中。站在蕺山书院的门前,一身风尘的全祖望抬头仰望书院的门楣,在百多年积淀而成的浓浓书卷气中,他仿佛看见了先师大儒们留下的浩然文脉。

蕺山书院是浙东学派的一个符号,一段历史。它是文气蔚然,学风严谨的“蕺山学派”的发端之地;是“浙东学派”创始人刘宗周的讲学之处;黄宗羲、陈确、张履详、万斯同……一拨又一拨的学者负笈而来,把理想和哲思留在了蕺山之巅,而蕺山书院则成了他们人格精神恣肆飞扬的一个所在。

这样的蕺山,这样的书院,在此时的全祖望看来,又似乎多了一层凝重与深思的力量。这一年,他已经四十四岁了。作为黄宗羲的“私淑弟子”,“浙东学派”的集大成者,能来到这样一所凝足人气精华的书院讲学,应该是不会寂寞的。

这也许是全祖望一生中最满足、最快意的一段日子。他教授学子经义、策问、诗词、古文,用真才博学征服了那些挑剔的学子,仅仅一个月后,来听他讲学的人日益增多,以至于书院的讲堂也容纳不下了。他渊博精深的学问犹如一壶刚刚开启的陈年老酒,有品不完的文气墨韵、史风儒意,给这座著名的书院带来一种超逸的充实。以至于一年之后,生性刚直的全祖望因人事的纷扰愤而请辞,回到了“双韭山房”,绍兴的学子竟山水迢迢地赶来月湖,以千金相邀先生重返蕺山。可惜他们看到了全祖望的坚持,却没有看懂他的叹息,虽然他生活清苦又爱书如命,可区区千金酬劳又怎能换取他的一身傲骨和满腹才情呢?

“断想之三:小玲珑山馆·双韭山房”

这一年的冬天异常的寒冷,即使是地处江南的繁华扬州也是一片萧瑟。在冬日薄薄的阳光和冷冽的寒风中,运河码头边,一叶孤舟,满载书册,渐行渐远。遥望着岸边仍在依依惜别的友人,自知已身染沉疴的全祖望怅然落泪。这一去,虽不是山高水长,可是这一别,却是前世今生了。

这是乾隆十九年(1754)的岁末,全祖望最后一次告别扬州。扬州,是全祖望除了故乡之外最牵念的一个地方。瘦西湖的烟波时常让他觉得月湖就在身边,更何况还有小玲珑山馆的马氏兄弟和金农、厉鹗等一干好友。他们一起游历山水,吟诗作赋,相知以心,人格自持;而小玲珑山馆浩瀚的藏书也时常让全祖望乐不思归。这里的珍藏异本多是主人按他所述的书目或借抄或转购,因此在他看来,“小玲珑山馆”不啻是他的另一个“双韭山房”。

从这一年的烟花三月来到扬州养病,全祖望就没有远离过笔墨。小玲珑山馆不但是一座藏书楼,还是扬州最美的一个园林。然而身居其中的全祖望却无暇赏游。他之所以来扬州,不仅仅感于友情的温暖和心灵的投契,还因为扬州是文献名邦,故家藏书甚富。而且他清楚地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四季的流转在不经意间过去,窗外的一树繁花已化为无边落叶,犹如散落在书斋里的片片故纸。添完最后一次墨,合上最后一卷《宋元学案》,全祖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宋元学案》是黄宗羲父子的残稿,十年的寒暑往复,他终于辑补完成了这部记述宋元两代学术思想史的著作,可以毫无牵挂地走了。

乾隆二十年(1755)的春天如期而至。这一年,月湖的梅花开得格外早。而此时的全祖望却已病体沉重,再也无暇临湖赏梅了。他能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召集他的入室弟子们夜以继日整理抄录他的著作。偶尔,他也会想起烟屿北面的那座老宅,想起月湖边曲曲绕绕的小巷,和天一阁藏书楼里的满室书香,所有对月湖的眷恋和回望都融进了那篇洋洋洒洒、令人叹为观止的《湖语》中。或许这才是一代文宗最后的心灵家园。

不久,夏天到了,正是月湖一年中最妖娆的时节,全祖望在他的“双韭山房”里遥望着月湖的方向,停下了他在巍巍学术道路上艰辛的脚步。令人心痛的是这位浙东史学的集大成者,身后竟无以为葬,不得不将“双韭山房”中的万卷藏书售于月湖边的另一座藏书楼——卢址“抱经楼”,也算是没有明珠暗投,一偿多年的归湖愿了。

……“水之所之,山脉潜附以行,是以平壤之中,突然坟起,虽不甚峻,而气象磅礴,为城外之伟观。”这是当年全祖望在《崇法寺岗记略》中描绘的宁波南郊的祖关山。他死后就葬在了这里,与月湖遥遥相望。

“字幕”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人,出生于月湖桂井巷。

清中期著名经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全祖望一生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增修黄宗羲《宋元学案》,选辑《续甬上耆旧诗》,并以巨著《鲒埼亭集》而闻名于世。他的这些著作,多写于月湖的双韭山房。

◎栏目形象片——兰亭篇

◎栏目板块——往事

竹椅子

“字幕”

竹椅子:过去平常人家常用的一种竹制座椅,以毛竹做成,式样有坐椅、躺椅、靠背椅、矮椅等。竹椅便宜、结实、耐用、舒适,可陪伴主人度过几十年的岁月,是旧时家居生活必不可少的。

“旁白”

江南的清晨总是笼在层层薄雾中,伴着漫过竹林瑟瑟的晨风,细细如诉,静寂的村落便在挑担人的脚步声中慢慢醒来。一条扁担,七八把竹椅,挑担人的身影隐没在一片翠绿中。新做的竹椅结实、厚重,色泽绿如璞玉,从山乡来到平原村镇,一路越山涉水,青翠的椅干犹带着山竹水灵灵的生命。

沿着熟悉的老路,走街串巷。山里汉子喝着茶水的空隙,村里人已三三两两地围拢过来了。他们内行地摸摸椅把,敲敲椅背,仔细地检查榫头卯眼。就这样,新竹椅在三言两语中完成了简单的交易。挑好竹椅的心满意足扛回家,而山里汉子则挑着轻松了许多的担子,在村里人的目送中,渐行渐远。置办一把竹椅,虽不能说是件大事,可也不算是小事。买回竹椅,第一件事必定用盐水清洗一番,以防虫蛀霉变。晾干后,主人家还要饱蘸浓墨,在白净的椅背上郑重其事写下自家字样,从此,竹椅便开始了与主人相伴的岁月。

山里人无暇欣赏“竹摇清影罩幽窗”,竹子在他们的生活中是实实在在的材料。面对眼前层层叠叠的绿,不用画样打稿,几十年的岁月已经把制作的工序简化成了每一个轻松的细节。做的虽是把竹椅,却需要手下的灵性,一锤一眼,轻重间决定着日后使用时的优劣。不知不觉,敲敲打打中,长长的山竹已在灵巧的手中变成了四平八稳的竹椅。

但竹椅从来不会是高贵的,竹椅注定了是家常的,平民的。上好的竹椅能用上十年八年甚至几十年。翠绿的色泽在岁月磨耗中,渐次泛黄,泛红,最后显出岁月的光泽。这时的竹椅,已然与自己的主人有了默契,有了它自身的生命。

数十年的岁月中,它聆听过此起彼落来来往往的吴侬软语;它数点过一针一线密密衍缝的慈母心;它让青丝如黛的主人在时光中坐化成白发如霜的老祖母,它也曾是孩子们游戏时的坐骑,童年无言的玩伴。而渐渐地,宅子里的孩子长大了,远行了,留下的是背负着岁月重荷的竹椅和日渐苍老的老人。古老的竹椅渐渐地老去,曾经的往事,也在它的吱吱呀呀声中随风而逝,直到有一天,它成为了一种记忆,留存在我们的心底。

◎栏目形象片——雨巷篇

◎栏目板块——回响

音乐电视——现代经典诗歌系列

虞美人

朱自清

千山一霎头都白

照彻离人色

宵来陌上走雷车

尽是摩挲两阳梦还家

如今又上江南路

乍听吴娃语

暗中独自计归程

蓦地依依怯怯近乡情

“字幕”

朱自清(1898—1948)著名诗人、散文作家、学者。原籍浙江绍兴。曾在杭州第一师范、吴凇中国公学、台州浙江省第六师范、温州浙江第十中学、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上虞春晖中学等校任教,1925年起受聘为清华学校中文教授,直至1948年8月病逝。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游记《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文学杂谈《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语文影及其他》等。

◎片尾:编创人员滚屏字幕

*获全国电视优秀文艺(文化)栏目称号

同类推荐
  •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本书是对中华民族积淀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的深度总结提炼,涉及到修身、养性、学习、处世、心态等诸多方而,在每条经典诗句后均附有出处、释义及延伸阅读,以期在帮助读者了解每一句经典之作的来源及现代解释外,引导读者向更深的层次去探寻、去思考。好的诗句会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中华句源(超值金版)》能为每一位读者带来缕缕春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
  • 鸿雁高飞传忠诚

    鸿雁高飞传忠诚

    我是普通城民糊涂三毛,谨以工作之余拙作《鸿雁高飞传忠诚》(网络名《高端建议》),开启向党中央、国务院及部门高层真实反应当前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现象并拙诚可行性建议,力为国家和谐社会建设推波助澜、锦上添花。充分反映自我实事求是、客观民意、公正建言的诚实秉性,又不乏正直坦率、直言不讳、好管闲事的好汉作风,并着力充当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现象的优秀自由评论员而尽心尽责。
  • 北大成功学习法

    北大成功学习法

    俗话说:“龙生九种,各种有别。”其实人的性格更是千姿百态的。有的人沉静,有的人热烈;有的人喜欢饶舌,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刚强勇敢,历飞翔艰难而不屈不挠,有的人则软弱懦怯,一遇挫折便灰心丧气;有的人脾气暴躁,点火就着,随时可能和人吵架;有的人却慢条斯里,火烧眉毛也不着急。诸如此类的差异,都是人们不同性格表现。心理学家认为,性格是人的个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活、事业、家庭和健康的质量,尤其是在现代这样迅速、开放、多变的时代潮流中,拥有坚韧、开朗、豁达等等受人欢迎的性格,无疑会给你的成功之旅助一臂之力,添虎翼雄风。
  •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当今时代,新媒体无处不在。新媒体不仅是传播手段或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传播观念和产业形态的变革,并影响到内容生产、消费方式等各个环节。那么,新媒体包括哪些形念?与传统媒体相比又有哪些特性?对社会生活发生着怎样的影响?对传媒产业又带来了什么变化?如何与传统媒体嫁接融介?这一系列问题亟待研究和探讨。本书内容既包括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包括新媒体发展现状、最新研究成果等。重点对新媒体传播特性、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以及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和常用设备操作等内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同时,对传媒领域中的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网络媒体等做了比较细致的比较和分析。
热门推荐
  • 凤云江湖

    凤云江湖

    墨璟在找寻自己妻子的时候,被一股神秘力量给带走了,墨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干嘛要抓他?梦曦芊,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丈夫会来找她,还有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被抓的这些年里,自己的一儿一女已经逐渐长大成人了,在自己皇兄摄政王的帮助,儿子和女儿能文能武,也在江湖上寻找自己。一家人是非能团聚,就看墨亦枫和自己的姐姐墨染柒能否救出自己的父母,也能找相爱之人,与自己共度一生。
  • 桃花璧

    桃花璧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是谁在人群里多看了你一眼,由此牵起一段跨越了千年的情缘?又是谁在茫茫人海里苦苦寻觅你的踪迹?
  • 双魂异梦

    双魂异梦

    一次奇异的双魂穿越引发了两段刻骨铭心的情缘,无论是在五百多年前的明代,还是在21世纪的今生,两个互换身份的女孩都经历她们不平凡的一生。
  • 妙手毒医

    妙手毒医

    奇特的体香,毒医之路。为什么人家香妃娘娘的体香就能引蝴蝶,我的体香就只能引毒物?因为体香,总是有人用贼溜溜的眼睛盯着我,真的好烦!而且帝国又是一个男权主义的社会,天哪,那我岂不是要被男人欺负?
  • 未来梦想世界

    未来梦想世界

    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希望它将来能成为现实。
  • 心理控制实验

    心理控制实验

    有一种解药,叫做以毒攻毒;有一种治疗,叫做血腥幻想。一半是医生,一半是病人;一半是受害者,一半是嫌疑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我每天见到的东西被别人称为怪诞,在一次又一次血腥的经历中,我逐渐意识到,原来所有的一切都不再是我自己经历的。这是一个怎样的局,是我的局还是别人的局,亦或是局中局。
  • 逍遥仙宗

    逍遥仙宗

    拥有世间第一无二的能力,神兽与他相伴,美女是他的侍女,仙子也被他所折服,他是谁?他曾经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逆天之路何其难,却也无法难倒他。
  • 地球人猫子的爱情

    地球人猫子的爱情

    古老的诅咒,让世界人们饱含着痛苦与哀怨。外星人来到地球,携手地球人拯救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他们是地球人的恩人,保住了我们家园,让我在这里得以繁衍与生存……可是,他们最后却选择了自杀,迷惑之际,爆出惊天秘密。
  • 薇夏之风

    薇夏之风

    你说,我爱你,只不过是一句玩笑话。你说,夏薇下辈子,我还是不会选择你,你就是一个傻瓜。你们站在一起,就像是在嘲笑我一般,仿佛世界上就我迷了心,爱上你就是我的错,我下辈子下下辈子都不想再遇见你。这辈子,我会为我自己愚蠢的选择付出代价,你一辈子也忘不了。祝你……
  • 我在都市当普通人

    我在都市当普通人

    我真的是个普通人,为什么不信我啊众人:你放屁(简介无力,请看正文)(作者已经是万年毒皇了,可能get不到有毒的地方,各位大佬请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