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00300000030

第30章 世纪金源的黄如论:小买卖也能大器晚成

公司背景

黄如论的经历非同一般,从贫穷的小渔村飘洋过海,从一个做小买卖的生意人到挖到第一桶金,从福建到菲律宾,再回到大陆,他曾在多个国家从事贸易。在发展成为福建最大的房地产商后,黄如论的金源集团将重心转向北京市场,开发了连续三年排名北京楼盘销售额第一的世纪城,还开发了号称亚洲第一的ShoppingMall-—金源时代购物中心。

福建连江县山清水秀,自然景观山海兼具,人文景观古今争辉。古刹、奇峰、怪岩、幽洞……

1951年9月18日,黄如论出生于福建连江马鼻镇——一个普通的渔村,家境十分贫寒困苦,在三年困难时期,每餐只能以一两米来充饥。到了文革,刚读到小学六年级的黄如论被迫失学,聪慧过人的他失去了在校读书的机会。

贫穷,让他更渴望改变。

少年时期,几件刻骨铭心的事,成了他后来下决心改变贫穷的契机。

文革时,13岁的黄如论看到一位父亲两天换一套衣服,而自己一共就两套衣服,便盼着日后也能像人家一样穿上光鲜的衣服。

小时很淘气的黄如论,常把书包挂在树上,不到学校上学。祖母忧心忡忡,不厌其烦地教诲他要有志气,要对得起自己的列祖列宗。

文革时怕被迫害,拿着叔叔给的20元钱去避难,不慎丢失,在公园里冻了一整夜,那一夜寒风刺骨、星光惨淡,面对无尽的黑暗和神秘的苍穹,他有了梦想,新的梦想,改变这一切的梦想:通过奋斗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处境。

15岁开始,黄如论开始尝试各种小生意。

文革后的黄如论曾跻身建筑业,曾努力学艺,苍天不负苦心人,终于有所成就。

1986年,35岁的黄如论只身去往菲律宾淘金。据说他曾在菲律宾做过一段时间的“编外生意”,筹得一些资本,终于在1991年小有所成。接着又在香港创办了远岸发展、至昌发展有限公司。后来,以香港为中心,陆续将投资触角伸向新加坡、马来西亚、西班牙。根据《我心目中的黄如论》一书记载,黄如论在菲律宾打拼几年慢慢融入当地的上层社会,经由菲律宾一位“高干子弟”牵线,参股并游说一位华侨巨富,一同参与了濒临苏比克海湾的原美国海军基地地块的竞拍,这幅将被用于旅游建设的地块被黄如论等人拿下后,又进行了土地运营,黄如论因此在菲律宾淘得了第一桶金。

十年内地积累,黄如论得以怀揣4亿元资金挥师北上。

1991年3月黄如论以归侨身份,带着赚到的第一桶金回到家乡福建。成立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

福州旧城改造是金源的第一个契机,黄如论的企业迅速发展,很快成为福州最大的民营房地产企业。1994年,他组建成立了福建金源实业集团有限司,以地产为龙头,包含相关产业,福州金辉装饰装潢、民安建筑等10家独/合资企业,并向北京进军。

黄如论现在的家底,相当殷实。北京西部,昆玉河边,是世纪金源集团370万平米的大盘世纪城,它是目前北京最大的商业住宅楼盘,2003年以37亿元销售额争得北京房地产年销量冠军,也是自2001年起北京房地产销量三连冠得主。这个热销大盘将为黄如论带来超过百亿的销售额,然而这并不是金源集团在北京的全部家当。此外,金源集团在北京还拥有两个中型项目和一个百万平米大盘,已经竣工,基本完成招商。这就是世纪金源购物中心,总面积68万平方米,是世界最大的购物中心,该项物业只租不售,是金源在北京真正的“不动产”。北京是金源集团取得辉煌的地方,在金源的创始地福州和后期发展城市重庆等,金源还拥有多个高档楼盘、星级酒店和大型购物中心。

向商业地产转型

2003年,黄如论对外宣称要在世纪城三期建世界上最大的购物中心,单是一期面积就比当今世界最大的加拿大西艾明顿摩尔还大7万平方米。如此庞大的项目,金源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立项和建筑封顶。当金源集团向外界宣布此消息的时候,早有泰国易初莲花超市和北京新燕莎等企业与金源购物中心签定了长达20年的租约。

“这是我退休前做的最后一件事”,黄如论在接受某报采访时说:“金源集团将逐步告别住宅市场,全面转向以酒店和购物中心为主的商业地产开发。做完商业地产的工作,我就可以退休了。”“只有商业地产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黄如论认为,住宅最终卖给了客户,商业物业可以看着它在自己手里增值。目前,金源已经在重庆开建另一个购物中心,黄如论希望能在全国建10个左右购物中心。

世纪金源拥有自己的施工和建材队伍,是所有建筑工程省钱的关键。黄如论是个“内行人,懂建筑”,所以什么人都别想从他的工程中骗钱耍手段。因此,他有经验也有胆量,很多建筑公司不敢做的事情,他敢做。他说:“节约时间就是节约钱。”

其他公司在建大楼时可能会被建筑商和材料商骗,黄如论不会,建材也都是黄如论自己的企业,光建筑材料一项就可以便宜20%。这样“别人12年才能收回投资,黄如论只要8年到9年”。

这也许就是从做小生意起步的黄如论的特有经营之道。在中国的房地产业,黄如论不是老大,但是他在慈善事业上却是连年排行榜首:

2003年度中国慈善企业家排行榜榜首;

2005年度中国商业地产十大领袖人物;

2006年度中国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

2007年度中国慈善企业家排行榜榜首;

2008年度中国慈善排行榜榜首。

最初,黄如论的慈善生涯是从资助亲戚、帮助宗族、支持家乡开始的。

几年前,黄如论开始每个月定期给家乡村子里满60岁的老人发生活费。“那时候我的钱不多。这些老人温饱没有问题,只是缺少零花钱。现在,接受照顾的老人的数目增加到了300个。2005年,黄如论回到家乡福建,听说福建古田县有一个农民因为穷困看不起病,产生了异化心理,拿着炸药坐到公交车上,爆炸了。省委书记请他吃饭,提起这个事。他出1个亿建立福建省江夏百姓医疗互助基金。”

“我是农民的儿子,”黄如论对自己曾经的艰辛生活念念不忘,“从小在农村长大。农村很苦。我们从低层走到高层,就知道低层的痛苦。今天事业有所成功,对这些人就更加同情,很简单。”

后来,黄如论在走出福建之后,他的慈善对象也超出了地域限制,捐赠的种类也从扶贫济困转移到以教育助学为主。

黄如论对教育事业捐款已有十多年历史。黄如论在他的出生地福建省连江县捐款3000多万元,用于兴建县博物馆和学校。其中由他全资捐助的“黄如论中学”。2003年春节期间,他再次捐资1000万元,用于学校续建工程。

黄如论捐款史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次是在北京非典时期,以世纪金源集团的名义,分别为北京市和海淀区捐款1200万元和200万元,这是当时北京最大的一笔非典捐款。而他一次性捐款数额最大的一笔则是2003年在家乡捐资1.8亿元,建造了福建江夏学院。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黄如论捐出了善款1820万元。

数年来,他先后为公益事业捐资已超过12亿元人民币。在胡润的慈善榜上,黄如论连续几年来位居于榜单的前列位置,曾一度被视为“中国首善”。

云南出现百年不遇特大旱情,大地焦渴、河水断流、水塘干涸、良田龟裂。面对日益严峻的旱情,云南省、昆明市各级领导深入灾区,组织广大群众抗旱救灾。昆明是世纪金源投资重地,他决定向昆明市捐资1000万元。

黄如论为人低调,他绝少接受媒体采访、参加各种论坛,只是因为实力雄厚,黄如论在地产界的名声很大。

黄如论曾经解释自己的处世哲学:要善于韬光养晦,深藏不露。不要做一辈子傻子,也不要锋芒毕露。生意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联系才做成的,如果人家怕了你,生意也就到头了。

黄如论说自己最爱吃的福州菜是在福州的一家破烂的小店里。有一次他进去吃饭,一屋子的人都停下筷子看他。他们很吃惊,这么大的老板,跑到这么破的地方吃饭,太抠了吧?

黄如论从小由祖母带大,老太太信佛,曾反复告诫他“不要骗人、害人、欺人、诈人”、“慈悲为本”。

迄今为止,黄如论已经捐款5.8亿元。

黄如论在福建助养了3000个孤儿,而在云南省有两千万助教捐款。

即使如此,黄如论还是继续捐款。有一次,在飞往重庆的飞机上,黄如论从报纸上看到重庆有一个学校的教师6个月没有发工资,学校因为校舍失修坍塌无法上课,当即决定为其捐款。

黄如论说,一个人要实实在在做事情,不要做一点儿事就讲话讲得过分。有些人讲只给富人盖房子,讲七讲八,好像自己很了不起。中国有多少富人?赚了一点点小钱,对社会根本没有一点关爱,还没有走一步,就跑到十步去了。

黄如论有资格这么说。累计捐款近6亿元,在中国的地产商里绝无仅有。如此庞大的资金对一个地产商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当然,这些钱如果去投资,过两年可能又赚5.8亿元。但是不一样,一个是求事业的发展,一个是对社会的关爱,境界不同。一个人老想着我捐的钱要是去投资能赚多少,那就捐不了钱了。”

对于某些企业家,黄如论也不屑一顾:“吹没有用。有的光嘴巴说,承诺捐多少多少,你捐了几个学校?学校在哪里?无私才能无畏。光承诺,不算英雄。比如你捐钱是为了拿地便宜,那是交易,这样的人我看不起。”

“我拿出的都是真金白银,绝大多数是我的个人财产。”黄如论说。

黄如论的孩子们对父亲做慈善很支持,这让他感到满意。有时候夫人会“唠叨两句”,最终也听之任之。

尽管黄如论给商界的印象有些深不可测,但他表示自己无意做得太大。“做大了很累,维持现状吧。如果上了市,给股民带不来回报,得不偿失。股民骂你两句是一时的,你内心欠疚是永远的。”

黄如论自言以后不会留给后代很多家产,大部分会捐给社会。

黄如论说:“我老的时候,走到那些学校去看看,对我也是个鼓舞,是个不会磨灭的纪念。”

公司特色

目前金源集团根据区域划分进行布局,即东、西、南、北四大集团,南为福建金源集团,中心地为福州;北为世纪金源集团,中心地为北京;西为重庆金源集团,中心地为重庆;东为上海金源集团,中心地为上海。目前金源集团的最高管理机构为金源集团企业管理委员会,企管会受集团董事局的委托,对东、西、南、北四个集团进行统一指导管理。

地王故事

一道天堑就在眼前

对于包括万科、富力、碧桂园在内的中国一线房地产企业而言,“单体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的“开发经历”,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逾越的一道天堑,在“天堑”的那边,是一块可以让地产商们垂涎的2800亩开发用地。

这里是福州。2010年4月9日~19日,这座城市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土地出让交易挂牌,此次出让的标号为“宗地2010-12号”的地块起始价达到178亿元,交易保证金为40亿元。

福建旅菲富豪黄如论的身影,在他的家乡时隐时现,曾几何时,这位福建富豪因在长沙地王之战败于北辰而指责“交易不公”。而直到开始竞价前的一日,这块“准地王”竟然没有任何标书和资料,亦无地产商向政府索取这份资料。

在国土资源部改革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的背景下,单一的“价高者得”的拍地规律正在成为历史,但在更复杂的土地评标过程中,如何保持公正与公平,恐怕将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命题。

“400万平方米”

福州当地的开发商李海明(化名)知道自己不要惦记12号地了,他是福建省一家最主要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负责人。而即便是万科、富力、碧桂园这样的大型房企,形势也完全不容乐观。

3月22日,福州市国土局发布土地出让公告,系城区内一幅棚户区、旧城改造地块出让,面积为2800.55亩,位于连江路以东,福马铁路支线以南,铁路东站以南、化工路以北的区域,被分为了A、B、C、D、E、F、G等多个地块。

4月7日,这一片背靠鲁山、位于市区边缘的土地上,遍布着杂乱无章的低矮建筑,民居、作坊式机械零件或者钢材加工厂以及批发市场、物流公司仓库等混杂在一起,化工路上则是一个车辆的杂烩——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轿车、卡车、工程车等不一而足。这里的拆迁已经开始,红绿灯已经失效,不时能看到路旁已经残破的楼房。“听说这里两年之内要全部搬走。”一位在此做钢材生意的当地人说。

事实上,这可以看做是福州市加快旧城改造计划的一个行动表现。按照福州市的相关规划,在3年之内,将完成500万平方米(约7500亩)的危旧房改造项目,而此次2800亩的土地放量,已经占去了1/3以上。旧城改造已经成为福州最主要的土地来源。

公告中对竞买人的范围提出要求:竞买人必须具有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集团(含下属子公司)开发过两个单个项目建筑面积达400万平方米以上(含400万平方米)的各类房地产综合项目;在国内投资开发各类房地产项目累计建筑面积达2000万平方米(含2000万平方米)以上。

李海明所在的公司不符合这样严苛的条件,而且据他介绍,甚至万科、碧桂园、富力等地产商也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但是,要求竞买者必须开发过两个400万平方米以上的单个项目,这就非常让人不解。这和是否能承担此次2800亩土地的开发之间根本没有什么联系。更何况整个地块也不是一次性同时出让开发,而是分成了多个地块,分期分批进行的。”

福州市国土局在公告中表示:该片区总体交地时限为两年半,分期分批净地交付,首期交地时间为土地合同签订之日起六个月内,交地面积不少于300亩,其余每期交地不少于500~600亩净地。

就这样,李海明的公司被挡在了门外,其他福州本地主要的开发商也同样如此,中庚集团执行总裁黄海雄称,他们没想参与这一项目,“因为它太大了,只有50斤的力量自然驮不了100斤。”据悉,截至2009年,中庚开发面积只达到500万平方米以上,仅那项至少2000万平方米的条件便不符合。

蹊跷的标书

直到4月7日下午,福州市国土局也并没有关于此次土地出让的标书和资料提供,“4月9日就挂牌了,现在还没出来,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行政办公大厅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而在该局8楼一位专司招拍挂资料、档案索取工作的人员称,关于马上要出让的2800亩地块没有任何资料可以提供,“也没有房地产公司的人来咨询和索取。”而国土局办公室的负责人则称,“到时候就知道结果了,现在不能说,这是市政府很多部门决定的事。”

如此蹊跷,是何人虚位以待?当地地产商无一例外地指向了福建籍富豪黄如论——更为蹊跷的是,他控制的世纪金源集团在福州当地,还尚未有专门的开发公司注册。

据知情人士透露,世纪金源的创始人黄如论是福建人,在早期的福州房地产市场,金源应该说是一个比较著名的公司,“当时的房地产企业还不多。但其实他们在福州开发的项目不多,也并不太成功。2000年前后他们到北京开发了北京世纪城,据说很成功,之后他就开始了以大项目为主的开发之路。”

至今,其在福州开发过的项目包括“金源大广场”、“金源家园”、“金辉新村”、“国泰大厦”等,而此次福州市几乎是为其量身定做的2800亩地块,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其以自己擅长的大项目重新杀回福州市场的开始。“他们和市政府的关系的确很好。”知情人士说。

不过,这家集团在福州还显得有些神秘,媒体试图了解其为此次土地出让的准备情况时,世纪金源(福建)集团总经理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称,“我们在福州还没有专门做房地产开发的公司。”

而作为中国房地产商老大的万科,其目前最大的项目是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建筑面积只有340万平方米。而另一个以开发大盘著称的碧桂园,也仅有碧桂园凤凰城一个项目达到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且还没有完工,不符合福州市国土局提出的“开发过”的要求。而作为福建当地最大的开发商融侨地产,其在国内开发的最大项目重庆融侨半岛总建筑面积为350万平方米,同样没有资格。

相比之下,世纪金源更合要求——这家房企热衷于建设大盘项目,并往往冠之以“世纪城”的名号。其每个“世纪城”总建筑面积都在400万平方米以上,比如北京世纪城430万平方米、昆明世纪城480万平方米、长沙湘江世纪城930万平方米、贵阳世纪城600万平方米等。

光环背后

对于此次福州土地出让涉嫌“内定”的做法,李海明感到很气愤。

就在2010年2月4日福州国土局举行的土地挂牌交易会上,同样是旧城改造项目,面积为381亩的王庄地块,参与竞拍的6家开发商中间经过了几十轮的竞价,最终被江西正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60亿元的价格拍得,其楼面地价为8653元/平方米;而另一宗面积为140亩的地块被万科拍得,成交价为16.55亿元,折合楼面地价8665元/平方米。

而此次如果世纪金源以起始价178亿元得到该2800亩的地块,则其折合楼面价才不过2720元/平方米,“而按照我们的估算,那个地段的房屋售价应该接近10000元/平方米,如此一来,相比王庄地块,其盈利空间和定价的空间就要大得多,让别人怎么卖呢?”一位当地开发商表露出不满,“为什么同样是旧城改造的项目,所采取的转让方式却是如此大相径庭,造成不公平竞争,这违背了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初衷。”

事实上,就在2010年2月,北京CBD中服地块,也曾曝出“内定”说。按照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要求,该地块竞买人必须为“金融机构与房地产企业组成的联合体”。

消息一出,潘石屹即在其博客指出,符合条件的全世界只有一家公司,即“远洋地产”。“如果这样还要土地公开出让的程序干什么呢?直接签合同不就行了吗?”

其结果是2月22日中服地块挂牌上市后,一直无人报价。3月底,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发出公告,暂停该地块交易。

近年来,不断有业内人士指出,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是造成地王频出、房价迅速上涨的罪魁祸首,今年的两会期间也有不少代表、委员提议改革土地招拍挂制度,“但不管怎么改革,我们都希望是朝着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向改,而不是越来越退步。”李海明说。

同类推荐
  •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原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少年的玛丽,虽然家境贫寒,但十分好学,16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女子中学,并获得金质奖章。但那时的波兰,已被俄、普、奥三国瓜分,波兰女子没有上大学的权利。家境贫困,又无力到国外求学,因此只好到乡下当了5年家庭教师。在此期间,她省吃节用,积了一点钱准备到国外求学。1891年的冬天,这个年轻波兰女青年只身踏上了去巴黎的旅途。虽然这时天气很冷,但这位女青年的胸中,蕴含着一股渴望的烈火,因为,她马上要到著名的巴黎大学学习,这是她多年梦寐以求和为之奋斗的理想。现在,她的理想就要变为现实,怎么能不激动呢!
  • 曹操全传

    曹操全传

    曹操,字孟德,公元155年生,沛国谯县(安徽亳县)人。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成为曹腾养子而改姓并继承侯爵。曹操一生从陈留起兵到洛阳逝世,奋战30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50余次,消灭了袁绍、袁术、刘表、张绣、吕布等割据势力。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代表了东汉末年的文风,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庭”。曹操一生有诸多作品,为众人称道的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很多诗文表现了他指点江山、壮怀:激烈的高远志向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 笔著华夏——郦道元

    笔著华夏——郦道元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笔著华夏郦道元》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
  • 安徒生

    安徒生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
  • 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本书所撷选的名人均为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并在此基础上不拘一格地节选,无论宗教、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艺术等诸领域,都广有涉及。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可能:从不同的人生角度去体会名人,从不同的价值角度去看待名人。本书对名人的表述更为人性化。名人往往被神化,这便隔绝了名人与平凡人之间的共性。
热门推荐
  • 一方小世界

    一方小世界

    渺小,你是如何定义的?当被主宰的时候,人类是不是就会显得很渺小?无论你是能上通天国,呼风唤雨;还是能下观蝼蚁,只为度日!没人能站出来了吗?你会站出来吗?
  • 诸天商业广场

    诸天商业广场

    灵气复苏的时代,林运获得一座诸天商业广场,利用这个广场,林运开始和诸天做生意。岳不群:林总,这《辟邪剑谱》收不收?雄霸:林总,这本《元一真功》怎么卖?小龙女:林总,祖师婆婆能不能复活?碧瑶:林总,只要能复活家母,当牛做马我都愿意!九叔:林总,有一只厉鬼出现在城郊,我斗不过,能否请人帮个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王嗜宠之逗比王妃太逆天

    邪王嗜宠之逗比王妃太逆天

    幻界,他是冷血无情,实力逆天的冥帝(忧王),她是身份尊贵,一路开挂的幻岛岛主,因为一个和亲,他们相遇了,他对她一见钟情,她亦是如此。现代二十一世纪,他是手段残忍,不近女色的全球首富——墨忧璃;她是高冷无情,逗比无比的国民初恋——澜千洛(黛安娜.伊文捷琳)她把全球贵族世家得罪了个遍,但他没有半分责怪,还陪她一起闹……
  • 体面的普通人

    体面的普通人

    这世界谁不是双手双脚一颗心的普通人。活出希望,就是体面。体面这两个字,从来都与物质无关,而是接受平凡的坦诚,以及面对波折的坚韧。【只要还有明天】因为穷,小小的美雪被父母卖掉。十几岁挺着大肚子,丈夫却死在战场。以为找到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却被骗去远方做慰安妇。九死一生逃了回来,在乱葬岗找到不认识自己的儿子。当太阳再次升起时,怀中儿子的身体早已冰凉……这是一个让人觉得甚至连死都不能消除痛苦的漫长人生,可是这个她却以八十多的高龄站在我面前。【寻找佐伊】最具有人文情怀的故事。一个快要病逝的老太太,为什么从日本奔赴中国,只为寻找一个叫做“佐伊”的大象……
  • 不灭不败

    不灭不败

    剑技?魔法?在这片大陆上拥有无限的可能,自成一宗的流派?还是相互融合的神技?只有强者为尊!
  • 帝妃轻狂

    帝妃轻狂

    一朝重生庶妹欺负人人得而诛之?不怕,雷霆珠在手一道闪电劈到外焦里嫩香喷喷!传闻夜家千金区区仙尊修为四处招惹是非且自大无脑?她仰头长笑,恶魔鬼帝威明招摇谁敢乱说一句试试!传闻控制凡界四十二节气的雷霆珠不小心成为天下人人觊觎的香馍馍?她一身红衣邪魅天下,有谁不怕死那就尽情来拿!传闻他是大陆最不食人间烟火的仙皇,高高在上、不近女色、铁面无情然而事实却是……“娘子,为夫为你逆转时空身受重伤,求收留!“……《注:本文结尾瑕疵较强,介意可以只看免费部分当然也可以绕道勿入》
  • 那年守护:谁的等待错缝花开

    那年守护:谁的等待错缝花开

    我独自守候着岁月的h路轮回,等待那千年的梦,蓦然回首,青春的花,在哪烟雨蒙蒙中迷失的心,却在这和喣阳光下找到了魂,终于了悟了那埋藏已久的心,于是,我轻轻的笑了。
  • 重生再为家姬

    重生再为家姬

    梅怜宝是家姬,长得很狐狸精的那种。上辈子十六岁那年入太子府,脑子不清楚被人坑了,背了一辈子的黑锅,最终挨了千刀万剐而亡。好在这辈子……她又回来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每天改变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每天改变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奉献的是一份别具特色的心灵鸡汤,以养心、修心、强心为主线,用简洁平凡的语言和心灵小故事告诉我们,要借助心态的力量学会与当下世界和睦共处,学会与自己的内心温暖相拥。本书主要通过三大心理能量来改变自己,征服世界,还给心灵以澄澈与安宁:首先,借助平衡内心的能力,帮助我们在浮躁不安的世界里保持内心的淡定和舒适;其次,借助强大内心的能力,帮助我们在变幻无常的世界里从容应对、立命安身;最后,借助拓展内心的能力,教给我们学会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世界,从而得到世界对自己的宽容。书中的心灵感悟文字唯美而温暖,如同一位亲切的心理导师娓娓道来,让你在百忙之中静下心来细细地审视自己、沉淀自己、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