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63400000019

第19章 苦难黑土地

东北是一块热情的土地,也是一片血染的土地。

一百多年来的外族入侵、解放战争、土匪袭扰、文革动乱,都有成千上万的东北同胞倒在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黑土地之上。

1939年,在东北爆发了诺门罕战争。满洲国方面的蒙古族“兴安军”被挟迫参与对苏蒙联军作战,而蒙军方面则号召他们“弃暗投明”,并用飞机投下蒙文传单:“我如何能以手中的枪来瞄准你?你本是我的兄弟!”结果,他们或参战而死于苏联炮火,或逃亡而死于日本人的枪决……

对于这些“无端被纠缠在历史夹缝里的牺牲者”,台湾诗人席慕蓉以一个蒙古裔的身份,在七十年后作出回应:“今日在哈拉哈河西岸的蒙古国,有如火炬竖立着的巨大纪念碑纪念这次战役牺牲的蒙古军人;在河的东岸,焚烧过成千上万名日军阵亡将士的洼地,年年有他们的遗属前来号啕大哭。可是,在大兴安岭南北,在呼伦贝尔无边的草原之上,请不要忘记,这里还安息着许多曾经备受煎熬的疼痛的灵魂。”

我去日本靖国神社时候,看到里面有日本人绘制的美化日军和蒙古族团结的彩色油画,展览的植物采自呼伦贝尔草原,蒙古族也按照日本的叫法为sakura,就是诺门罕樱,这个花放好几年都不变。

在靖国神社还介绍一个外蒙古军人在诺门罕战争里敬佩日军顽强,为其吹号赞扬。后来这个蒙军又亲自来到靖国神社吹号,靖国神社如获至宝,于是也列入展览。这场战争给日本苏联蒙古都带来惨重损失,战场主要摆在中国,草原显然也被洗劫。

游牧民族的洗劫,俄日列强的暴虐,反动政权的压榨都不用说了,看看1945年以后吧。

日本投降后的第二年,1946年7月12日,在我的家乡、国民党统治下的德惠县突然遭受一场空前的霍乱浩劫,短短两个多月内,死亡2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1/10,甚至全家、全村死光,“万户萧疏鬼唱歌”,死亡人数为同期全国各地流行病死亡人数之最。一时间,死亡和对死亡的恐惧蔓延无边。

少年从父母的支言片语里,后又从有关资料及人们的讲述,以为这是日本造成的。1997年,我心想,德惠大霍乱受害者应向日本索赔,讨还血债,索赔数额不低于犹太人向德国、韩国人向日本的索赔数额。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姜维久十分支持。

1998年,再仔细打量这段历史,不免怅然。《德惠文史资料》称“据传源于长春”。《德惠县卫生志》记载:“国民党新一军1946年5月从上海带来病源。”两者相互矛盾,更与民间传说大相径庭。是天灾,还是人祸?难道起因就这样轻易,或永为千古之谜?

我付出了巨大精力、财力进行调查,发现我也是受害者遗属。我姥姥70多岁的父亲和另外三个亲人染病丧生。姥姥又怕又悲,以泪洗面,怕被传染,不敢去祭奠。

国民党新一军带来的霍乱吗?新一军在辽沈战役中被歼,所剩无几,要想找到幸存者殊为不易。军长孙立人后任台湾“陆军总司令”兼“国防部长”,因“预谋兵变”软禁,90岁病逝。“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险些在德惠被击毙,后在淮海战役中被俘。他们未必清楚霍乱原因,或许不在意,他们见到的死亡多了。

1998年,我走访一个舅舅,他参加新一军正赶上霍乱爆发,部队打预防针,但是他不知道起因。

反映抗日远征军的纪实小说《大国之魂》中有新一军,我与作者邓贤联系,他给我热情的支持。新一军30师士兵黄多能、50师士兵王云清80多岁,居成都。王云清曾参加德惠守城战役,对于我的问题有所顾虑,多次询问才肯讲述往事。他们证实,新一军到达德惠前并没有染上霍乱。我也推测,新一军1946年1月已抵达东北,途中并没有在上海停泊,无从在1946年5月的上海染上霍乱。可见有关记载严重失实。

当年,日本在哈尔滨和长春建立731部队和100部队,由曾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生、博士、教授等知识分子组成,研制鼠疫和霍乱等细菌武器,并将活人用于实验。据不完全统计,被用作人体实验而杀害的中国军民估计有20万人,细菌武器造成100多万人死亡。至今鼠疫和霍乱还被我国列为仅有的两种甲种传染病。日本还遗弃了多达上百万发毒气弹和细菌弹,仅吉林省敦化市估计就有70万发,当地人民屡受其害。2003年8月4日,齐齐哈尔日军遗留毒气导致40多人死伤。

731部队也曾在德惠等地大量收集老鼠,这无疑是用于细菌实验的可疑罪证。1940年,731部队在吉林农安施放鼠疫菌,致死近500人,并波及德惠。日军投降时,第100部队炸毁长春细菌基地,把细菌投入井中。有百姓回忆,日军火车经过德惠,把沾菌饼干扔了下来。

吉林省博物馆专家赵聆实调查确认,吉林榆树、永吉两县霍乱均为原驻长春孟家屯日军第100部队旧址传来。我推测,德惠大霍乱发生的时间与两县基本一致,德惠距长春比榆树、永吉两县更近。而从长春去榆树,德惠是必经之地。因此很难把起因同日军抛开。否则,我为什么不怀疑意大利黑手党和德国盖世太保?但很难找到证据,如第一例病人、传播路线等。

德惠有关史料认为是新一军带来的霍乱。驻守德惠的国民党副营长尤广才接受我采访时候说,霍乱不是新一军带来的,来德惠前很健康,到德惠后打疫苗预防霍乱。德惠大霍乱的起因虽然未必能调查清楚,毕竟还有一线机会。一旦努力,我们将问心无愧,足可告慰死难同胞。

1999年9月18日,《新文化报》头版和第五版刊发了记者朱方清采写的6000多字的文章,引起巨大反响。在德惠,《新文化报》销售一空,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关注着53年前的惨痛历史有何下文。《新文化报》共发表十多篇连续报道。看到受难者的讲述,仿佛那场苦难就在面前上演。

有时死一个人,我们会很痛苦很震惊;有时死二万人,却成为一个抽象的统计数字,个体死亡的悲惨命运被忽视,何况死亡的是半个世纪前一群最纯粹最纯朴的农民。不管如何,德惠大霍乱和广岛原子弹轰炸一样,都是人类永远流泪的眼睛,永远不能愈合的伤口。

听老人讲,文革时,三个日本人来到德惠火车站摆上供果,燃上香烛,并带走一捧土,祭奠殖民时死在德惠的亲人,德惠人叫“取灵”。据说,当时现场戒严,观者如睹。德惠人不理解日本人的行为。

德惠有解放战役纪念碑,却没有德惠大霍乱遇难同胞纪念碑,它应该在德惠大地上耸立,那是我们每一个德惠人、每一个中国人永远的心灵墓地!

这次不成功的呼吁,成为我日后推动全国纪念抗日战争的演习和训练,取得宝贵的经验。值得指出的是,呼吁牢记抗战,并非我仇恨日本,我也希望日本彻底反省战争,中日两国实现和解。这就是我因为德惠大霍乱产生的最初思考。

德惠大霍乱并不是这块土地上唯一的灾难。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拍摄的《集结号》反映解放战争的惨烈,参战者潇洒面对死亡,也惊恐回避死亡。坚守阵地的连长被告知听到集结号即可撤退,然而他始终没能等到集结号响起,最后全连战士阵亡。虽然我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觉得《集结号》里的才是战争,让我震撼不已。即使如此,我也觉得其惨烈程度无法与德惠战役相比。

据称,整个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负伤1048900,阵亡263800.四野仅仅在东北期间,伤亡就在34万以上。吉林四平我军阵亡3万多人,福建金门阵亡上万人,同时有另一场战役也损失惨重,却知之甚少,这就是1947年2月的德惠攻坚战。国民党将领杜聿明甚至称“歼灭共军十万”,虽然严重夸大,但是也可以看出我军损失的惨重。

1947年,吉林德惠是国民党军队在北满的前进基地,也是长春北面的屏障。由于德惠显著的地理位置,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必争之地。

1947年2月23日,正值春节期间,新一军50师驻守德惠。50师师长潘裕昆是湖南人,毛泽东还做过他年幼时的老师,黄埔军校四期,与林彪同窗,两人都参加过北伐,也都是国共双方最善战的抗日名将,解放战争期间终于在德惠遭遇,一决雌雄!此时已非彼时,虽是同学但各为其主敌我对阵,都视对方为敌、称对方为匪。

东北民主联军,也就是解放军,在林彪、黄克诚、刘亚楼、洪学智、梁兴初等率领下第二次越过松花江,4个师四万人左右包围了德惠。后两人后来在朝鲜战场同美军作战,梁兴初还担任志愿军“万岁军”的军长。

远在南京的蒋介石发出手谕:“德惠一战,事关国际信誉和党国命运,只许胜利不许失败。”

德惠,发生的是一场炮对炮的战争。德惠守军为国民党新一军第50师的两个团和炮兵、通讯兵、骑兵等直属队,加上两个地方保安团共约7000余,由潘裕昆指挥。50师全部是美式装备,自动火器很多,师、团均有炮兵分队(120口径榴弹炮和107口径迫击炮),火力很强,堡垒式防御工事固若金汤。

东北民主联军3个纵队进攻,火炮80门,这是东北我军第一次向国民党主力军进行的正规攻城作战,还是我军建军以来首次进行步兵、炮兵、坦克兵诸兵种参加的协同作战。

德惠老百姓经历了这块土地上最惊心动魄的一个春节。

潘裕昆说:“共军在围城之战中采用的是人海战术,一波倒下去,一波又冲上来,但他们的人海,最后还是抵不住火海”。因此他的结论说:“德惠之战,是人海对火海之战。”

据许多爷爷奶奶辈的人讲,德惠100里外都能听到震耳的炮声。但是由于解放军不会步炮协同,平分兵力四下受阻,遭受惨重损失。为了避免两面受敌、陷于被动,林彪下令停止进攻。“回去了!”林彪气呼呼地把望远镜丢到雪地上,“红军过大渡河的时候,一门炮三发炮弹就打了胜仗。这回倒好了,炮越多越不会打仗了!”林彪在由原日本籍士兵参与的警卫队伍掩护下,开始向松花江以北转移撤退。

德惠战役前,解放军提出“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一军”。德惠之役后,反流传“只要不打新一军,不怕中央百万兵”。孙立人夸耀“福星临德惠”。解放军退却后,国民党东北司令长官杜聿明吹嘘“德惠大捷,歼灭共军十万”。蒋介石欣幸过望,在南京庆祝,以自己的名命名50师149团为“中正团”,郑明发连孤守松花江桥头堡,抵抗24倍解放军24天,赐名“中正连”。潘裕昆据说获得蒋介石的“免死金牌”。德惠之仗,是孙立人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仗。德惠战役作为国民党军经典战役一再被台湾赞扬,台北还设立一条“德惠路”纪念。

来自他乡的年轻士兵横尸旷野,堆积如山。根据德惠史料记载,解放军牺牲800多人,民间则说至少2万。国民党新一军用重炮轰击解放军攻入的山东屯,造成平民伤亡。一个母亲掩护儿子不幸中炮遇难,多年后,儿子成为老人,每想至此还孩子般地痛哭失声。潘裕昆和孙立人看到德惠那么多解放军尸体心痛流泪,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打日本人都没有这样狠。“中国人打中国人,这是何苦呢?”2008年8月,笔者走访97岁的郭德辉老人,他是当年国民党德惠县公安局局长,对我回忆起解放军死伤之惨重还叹息不已。他认为,解放军至少阵亡五万。

根据新一军军长潘裕昆的外孙晏欢博客记载,当时国民党记者于衡在《1945——49在中国东北到底发生了些什么?——新闻记者亲历记》中对德惠战后描述:

在德惠解围之后,孙立人将军和中外记者团,先后抵达德惠。笔者是随记者团赴德惠采访的记者之一。那次赴德惠采访的记者,包括北平益世报特派员高庆琛,上海申报特派员赵展。我们坐了火车之后,改乘军用吉普。在出发之前,每一位记者从第四绥靖区司令部领了一幅毡靴,一支手枪,一个手电筒,一套新的军用厚大衣。

当我们换乘军用吉普车时,巳经天黑,天空并飘着清雪,我清楚的记得,那一天的气候是零下十七度,坐在吉普车的前座上,脚冻得很痛。虽然脚上的毡靴很厚,仍不足以御寒。那次采访确是一次冒险的采访,因为败退的共军,仍留在我们经过的公路不远的村庄中,虽然我们的车队,有一队士兵保护,但战斗随时可以发生。而且车队前后的距离很远,不能相互照顾。

车行在前不着村,后不把店的东北大草原上,远处看不见灯火,近处也看不见灯火,大地寂寂,风雪凄凄。在午夜时分,才到达潘裕昆的师部。我们到达德惠后的第一件事,是用温水洗脸,吃饭,听取潘裕昆的简报以后,就钻进带拉链的羊绒被中睡觉。第二天一早,出城去看战争的现场。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堆积起来像座小山似的人的尸体,冻得僵硬像似鱼市场上的冻鱼。因为是冻的僵尸,看上去都没有血迹。有些胆小的同业,用手挡上了眼睛,战场的四周,用一句“尸积遍野”来形容,实在不能算过份。

记得那一天早晨,是个晴天,但寒风凛烈。德惠城内,有些房屋被炮火打得倒塌,有些地方,还在冒着一缕一缕的青烟。电线也被打得七零八落。玻璃窗的碎片,也散落到街上。但我们的士兵,却满有精神的荷枪站岗。

2010年4月,我在北京采访了当年驻守德惠的国民党副营长尤广才。他在地堡里通过电话向潘裕昆提议用重炮射击,围堵解放军,被采纳。不过,尤广才负重伤。尤广才在山东屯一个很小范围内就清理出解放军尸体200多具。

当年陈明仁率领国民党军驰援德惠,在郭家境内遭到解放军伏击,遭受惨重损失,数千阵亡士兵堆在一起,大多数是国民党士兵,少数是解放军。

我母亲的老家在郭家,外公张洪昌目睹了这场战争的惨烈,善良的他每逢正月十五,按照当地风俗到坟前送灯祭奠,“这些小伙子看着灯肯定乐得抢着就跑!”听来让人宽慰又辛酸。就在2012春节,这个小村还坚持为当年战死者烧纸送灯。

这只是传统,这不是红色爱国主义活动,不是单纯纪念解放军,祭奠的还有国民党士兵,因为都是年轻的生命,早早地在异乡的东北埋葬。

长春的国民党守将是在抗战中负伤最多的郑洞国。解放军兵临城下,为了迫使城中百姓与守军争食,不放任何人出城,而国民党杀民养军,出现了人吃人、卖人肉等惨剧,死尸发涨、爆裂之声不绝,臭不可闻,最后国民党部队投诚。据长春市政府网站等有关资料介绍:“10多万人民群众在国民党‘杀民养军’的政策下饥饿而死,长眠在长春这块土地上。”民间俗语“铁打的德惠,纸糊的长春”流传至今。而今,南京大屠杀30万人妇孺皆知,而长春饿死的10万人悄无声息。有的资料甚至认为死亡60多万人。

战争并非带给东北这块土地唯一的血腥,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劫难,也深深伤害了东北这块苦难深重的土地。

据中共长春党史文献记载,文革中长春有2334名干部被迫害致死,严重致残者1860人。一些老革命被打倒,一些政治爬虫开始作乱。那么文革遗留下来的精神疾病的患者还有多少呢?

根据《窑门惊梦》记载,在“左倾”思想甚嚣尘上,“清队”运动风起云涌的日子里,窑门“群专”组织竟堂而皇之地抓出“复辟团”来。全县有数十万人被审查,有近万人被诬陷,有近三千人被关押、毒打,有四百多人被迫害致死、致残。同时也造就了成百上千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杨树公社“打国民党”,有10多人被诬陷迫害致死或自杀身亡。有人在医院当会计,遭到毒打。亲属受到株连,被吊在房梁上,皮鞭猛劲抽打,浑身出汗。昏过去后,凉水泼在身上,在钻心的疼痛中苏醒过来,又开始严刑拷打。被逼无奈越窗潜逃,在火车站被守候多时的刽子手抓个正着,又是暴风雨般的拳打脚踢。妻子也被当作“国民党”抓走了,孩子们只能撇在家里,哭爹喊娘。

吉林德惠的王任少年时日语很好,后去延安,在抗大学习后被派到日占区从事情报工作,其他同志被侦破被捕,他无奈返回延安,遭到怀疑审查。文革时红卫兵批判他为“日本特务”和“现行反革命”,疯狂殴打,他气愤之下还手打了红卫兵,被抄家流放老家10年时间。

黑龙江省长李范五因发型酷似毛泽东,红卫兵说他是“政治野心家”,在万人大会上要当众给他剃“鬼头”。被剃头的李范五,与主席台上悬挂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画像的发型相对照。红卫兵把剪下的头发抓起来堆放在他的肩膀上,又逼迫他站到椅子上示众。

1966年9月19日,哈尔滨市在“红卫兵广场”召开30万人参加的“黑龙江省无产阶级灭资造反点火大会”,徐静丰、于滋文一大批“资本家”被拉到大会上批判斗争,造反派逼迫他们挂着大牌子弯腰低头地站在椅子上示众。

于滋文,50多岁,一个女性,遭受多少凌辱,是否挨打?是否被永远开除党籍又被恢复党籍平反?现在还活着吗?八九十岁的老太太,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如何看待现在的房地产商?

东北,你的苦难该彻底结束了。

§§第五章 看,这帮纯爷们

同类推荐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典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典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中国古代性文化

    中国古代性文化

    本书包括性文物的宣传与展示,能弘扬祖国文化;被破除性神秘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镜;进行健康的性教育;为与性有关的许多学科(如社会学、历史学、哲学、伦理学、教育学、民俗学、医学、文化艺术,等等,真是太广了)开辟新的发展教育。通过这个研究,目前的性教育既应该包括性的知识教育、性的人格教育,还应该包括性的历史文化教育,当然后者是较高层次的,主要是对成年人进行的,不知这种认识对不对。
  • 中庸注参

    中庸注参

    本书乃陈柱先生为暨南大学及大夏大学两校讲授《中庸》时的成果。作者多以自家心得注解《中庸》,其别无新意者则仍采郑注,并选录各家之说,尤于近代戴震、康有为、马其昶及业师唐蔚芝先生之说,录之甚众,以备参考。同时,本书附有陈柱昔日讲学南洋大学时所著《中庸通义》,实乃研读《中庸》的经典文本。
  • 山西民间曲艺

    山西民间曲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热门推荐
  • 秋风飘过的那些年

    秋风飘过的那些年

    我喜欢秋风,因为薄凉像你,如果当时,当时没有那么喜欢就好了
  • 快穿男神颂征服

    快穿男神颂征服

    对于身旁绑定了一个不是东西却胜似东西的栀酥,她也是特别无奈。系统插话:你才不是个东西!栀酥:乖,小东西憋说话,让我说完。咳咳咳,她表示:大家要听过来人的劝告,快穿需谨慎,看到帅的小哥哥快点跑,不然伤腰。系统:宿主,您可以先把你如饥似渴的眼光收回来,再把口水擦……话音未落,身旁刮过一阵风,栀酥两眼放光奔向前方,小别致你长的真东西!
  • 武衍天苍

    武衍天苍

    神陨之躯,成洛神之地!以武之道,行天地之力!莫名体质,十年蕴育;一朝觉醒,武行天地...王峰虚无之体觉醒,吞天下万物为几用;看他如何掀起一阵腥风血雨,走向武道巅峰!......万化六印尊洛神---一印山河裂神魂!二印大地镇神魄!三印日月压神识!四印星辰破神格!五印苍生剥神灵!六印苍穹夺神命!
  • 理所应当地生活

    理所应当地生活

    本书内容包括:放松你的身体、给自己放个假、远离不愉快、做情绪的主人、在忍耐中获得解脱等。
  • 巅峰

    巅峰

    真实而全面地记叙了新中国几代登山运动员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攀登数座海拔7000米以上山峰,在雪域高原、生命禁区挑战人类登山奇迹的感人故事和艰辛历程。时光如梭,虽然这些故事已成为历史,但那些聚焦在登山队员身上关于勇气、团结、力量、纯真、善良、美好、友爱、胸怀、梦想的感人故事,和其中闪耀着的人类因追求真善美而不屈不饶的思想光芒,却是需要我们永远传承、发扬的精神财富。尤其在当下,更具有诸多现实意义。一个人的历史,是一部心灵的成长史;一群人的历史,是一部民族不屈前进的奋斗史。《巅峰》描写的,正是一部群体挑战生命极限、回归真实自然、演绎人间大爱、集合理想信念的心灵史诗。
  • 老狐狸又挖坑了

    老狐狸又挖坑了

    有人问王晓雪为什么现在都还是孑然一身。她看了看不远处独自品酒玉树临风近乎完美的男人,语气遗憾,表情却很甜美:“你觉得这么一块武力逆天的臭玉在我身边,我能不孑然一身吗?神仙也得孑然一身。更何况,这臭玉明明对你有意思,却……”男人来到她身前,抬眸浅笑:“身为你的贴身保镖,难道我不该保护你的身心安全吗?相信我,外面的那些男人都是渣男,他们会伤害你的……”围观众人:咦惹,这是什么情况?我的天呐!细思极恐!(ps:本书又名‘保镖我要贴身的’比较随意,出生随意,签约随意,开头随意,但故事并不随意,慎入,哈哈哈,另,新书《红裙,白衫》已经发布,各位大大可以移步观看啦。)
  • 带着崽崽追星去

    带着崽崽追星去

    被父亲逼迫交出大学通知书,将自己十八年的努力成果拱手让人,赵思嘉逃了,毅然决然。四年后,国际设计大师赵思嘉悄然回国,跟随的还有一个三岁大的小甜宝。曾经的辱没一夕之间全然被撕破,偏心的父母,抢占名利的妹妹,害她失去所有的她统统要一份不漏的拿回来,萌宝助攻,事半双赢。“赵小姐,你貌似还欠我点东西,利用完就想逃,在我贺新舒这里从来没有这规定。”“什么?我还。”“还欠我一个孩子,一个家,还?今夜就还。”
  • 囚宫计

    囚宫计

    一朝穿越,她已是他的弃妃。不得宠,无人疼爱,处处被人针对。“你以为装疯卖傻玩自杀,就能让我对你另眼相看么?沐柠萱,我告诉你,我对你一点兴趣都没有。”醒来的第一天,他就肆意嘲讽,让所有人都知道了她的不得宠。只是,她却全然不在乎,完全是冷眼相对。重生后的她,早已经不再是原本的沐柠萱,如何会再对这些人屈服?一袭红衣,冷眼看天下。宫斗,阴谋诡计,她淡然处之;威胁,迫害,战争,她从容面对;嘲讽,流言蜚语,她一笑而过。苦尽甘来,终得帝王之爱,却不知这是幸还是不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自是白衣配红裳

    自是白衣配红裳

    人人皆道那摘星,望月两楼楼主手段狠厉,身为女子却打打杀杀,不成体统,定无男子敢娶。然而有一天,却听闻那风华霁月,如谪仙一般的七皇子要娶妻了!新娘正是那摘星,望月两楼楼主,一众姑娘痛心疾首:好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这是两个不懂爱的人的故事。
  • 我的爱让你过分

    我的爱让你过分

    爱情亲情这些我都不需要,我对于这些的定义只是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