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36400000011

第11章 枚乘——七体文学的首创者

我国古代有一种“七”体文学,《七激》、《七兴》、《七依》等等,它的遗支流脉可以说直传到近代。这种文体的创始人就是这篇故事的主人公枚乘。

枚乘,字叔,淮阴人氏,西汉景帝时代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40年。

枚乘早年曾做过吴王刘濞的郎中。当时,吴王濞策划谋反,枚乘知道这个情况后,立即上书吴王,说“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今欲极天命之寿,弊无穷之乐,就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以为大王惑也。”意思是“以只能够承受一丝重量的绳子去系吊千钧的重量,上挂在无极的高空,下垂向无底的深渊,虽然是极其愚蠢的人也知道害怕它将会断绝啊。马刚受了惊骇还用击鼓来惊吓它,绳子快要断了又用重物来拉坠它;绳子断在了半空中不能够重新接上,坠落在深渊也难以叫它再浮出水面……能听愚臣我的一句忠言,什么麻烦都能够解脱了。假如您为所欲为,那就危于累卵,难于上天了;假如您能够改变您所想做的事,那么就易于反掌,安于泰山。如果您今天非要违背天意,摒弃容易和安全,而一定要走那条用危卵累成的道路,那就使愚臣我为您感到困惑不解了。”这就是有名的《谏吴王书》。在这篇上书中,他一方面陈述彼我之间力量的悬殊,提醒吴王不要以卵击石,一方面诚恳而急切地希望吴王回心转意,不要去打这一场反叛的战争。但是吴王一意孤行,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如此,枚乘只得离开吴国,投奔了梁孝王。后来,汉景帝腰斩了晁错,以平息诸侯的谋反。但是刘濞仍然发兵反叛。在这期间,枚乘又向吴王刘濞上书进谏,劝他不要听信“谗谀之臣”的言论,使他“不论骨肉之义,民之轻重,国之大小”而为吴国招来灾祸。又告诫吴王,发动吴国的兵力去反叛大汉,“譬犹蝇蚋之附群牛,腐肉之齿利剑”。他还规劝吴王说,“今大王还兵疾归,尚得十半。不然,汉知吴之有吞天下之心也,赫赫加怒”,到那时,“大王虽欲反都,亦不得已”。总而言之,这是一篇在吴王已反叛后劝其罢兵归国的上书,是劝他度时审势,不要再与中央王朝相对抗。这就是枚乘的另一篇有名的作品《重谏吴王》。但是,吴王还是没有采纳谏言,结果终于遭到了失败,在乱军中被打死。

没有听取枚乘的劝谏,吴王终于失败了,这衬托了枚乘见识的正确。枚乘也因为两封谏书所表现的远见卓识而名声大显,从此扬名朝野。汉景帝因此而召拜他为弘农都尉,枚乘从此成为朝廷的上宾。

在中央王朝里,枚乘得以和当朝的才学之士互相往来。他生活悠闲,声誉很高,待遇又好,但是,枚乘闲散惯了,他不乐意充当郡吏,因此借口有病而辞官回到了故乡。不久,他又去了梁国。梁国人士都善于辞赋,他常常与他们交流,但枚乘的作品总是其中最优秀的。后来,梁孝王死了,枚乘回到了故乡淮阴。

枚乘文名久传,在汉武帝刘彻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听到了枚乘的大名,汉武帝非常仰慕他。当刘彻即位之后,就想召见枚乘,可惜这时枚乘已经年老,汉武帝就以“安车蒲轮徵乘”——用蒲叶包裹着车轮以防途中颠簸,把枚乘接到京城。可惜枚乘因病在途中死了。

枚乘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名声虽然没有李白、杜甫那么光耀,但他对于中国文学的贡献是不小的。中国古代的“七”体文学就是他首创的。刘勰《文心雕龙·杂文》说他“首制《七发》”,而《七发》,标志着汉赋的正式形成。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不小的功绩。

《七发》是一篇讲述治疗宫廷贵族精神疾患的文章。文章借楚太子生病,吴客前往探视的形式展开内容,表达主题。全文共分八个段落,援用赋体文章常用的主客问答的方式,而简约了其中铺排的描写和堆砌的文字,使文章直奔主题。第一段是一个序言,写吴客探病,指出楚太子的病根在思想,病因是贵族生活的过分安逸,这种病,不是一般药石针灸的力量所能治疗的,而应该进行另一种疗法。以下用七个段落,分三个方面讲叙对这个病的具体疗法,第一个方面,从音乐、饮食、车马、宫苑这些娱乐身心的活动来治疗。不过这些活动虽然能够分散太子的一些因过分安逸而产生的疾患,但还是属于奢侈的享受,仍然不是最佳方案,于是有了第二个方案。第二个方案旨在让病人付出一定的体力,摆脱过分的享受,从当时的贵族所能从事的体力活动如田猎、观涛等来治疗。但这仍然治疗不了精神上的疾患,于是,吴客提出了第三个方面的方法。第三个方案就是文章的第八段中吴客明确提出的精神治疗的方法。那就是听取方术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用他的“要言妙道”来消灭思想上的毒菌。经过这样一番开导,楚太子出了一身冷汗,振起一番精神,病患竟顿然消失了。

由此看来《七发》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都是深远而巨大的。刘勰在《文心雕龙·杂文》篇中就说过,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戒膏粱之子也”,对于当时的贵族子弟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这种作用,对今天的人们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强烈的物质追求和过分的物质享受,会使人产生精神上的佝偻症,人们千万要防范。

说到这里,读者可能会问:“七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题名为“七发”?是的,不仅我们不能理解,古人也认为不好解释。否则,就不会有刘勰和李善的不同解说了。刘勰从“戒膏粱之子”的欲望出发,认为“七发”是“七窍所发”。因为,“七窍”管“七情六欲”。楚太子的病,是因为生活太侈靡,欲望太多引起的,所以枚乘从主管七情六欲的“七”窍出发,写了这篇文章。这种解释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看来这个道理,是根据文章的意义来说的。但从整个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来说,似乎又不太在理,因此唐代的李善又提出了用“七事启发太子”的说法。这从文章的内容来说,似乎也有道理。枚乘的原意到底是什么,不太清楚,但这两种说法对我们都可能有些启发。

鲁迅说,“枚乘于文林,业绩之伟,乃在略依《楚辞》《七谏》之法,并取《招魂》《大招》之意,自造《七发》。”《七发》带给中国古代文坛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在战国末年,中国就出现了一种新兴的文体,那就是一些以“赋”命名的文学作品。诸子百家中的荀子就有名为《赋篇》的作品,后来的宋玉,据说他的作品中除了一篇《天问》外,其余都是赋作,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甚至说“宋玉赋十六篇”。西汉初年的贾谊有《鸟赋》,楚辞的痕迹还很深,是楚辞的余绪,因此有人说是楚辞到汉赋的过度形式。(《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以上这些作品,虽然还不能算是作为汉代文学的一种代表性的文体,但是他们已经具有了汉赋的一些基本特点,如比较铺陈,讲究描写等。它们往往数千言,而且堆砌铺排,虽然典雅,但难以卒读。前文已说到战国末年就有了题名为“赋”的文章,汉代的赋,字数往往长达数千,对一种事物进行铺排的描写,而文字往往奇诡,词语往往堆砌,读来令人厌倦。枚乘对赋体的贡献是将那洋洋数千言、堆砌奇字僻词、冗长凝滞的文体,简约为“七”,对这种文学体式起到“移步换形,处处足以回易耳目”的作用。这就形成了汉赋的固定写法,如主客问答和韵散结合,这就标志着汉赋的正式形成。这种以“七”标名的写法,在当时和后世,引来了很多的效仿者,如汉代的傅毅、刘广、崔等十余家。到魏晋、唐代直至近代仍有人摹仿,其中最有影响的有晋代作家谢灵运的《七集》(十卷)、建安曹植的《七启》等。

枚乘对中国文学的另一贡献是五言诗的写作。《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作品大多是四言的。中国文人五言诗首创自何人,文学史上没有明论。东汉末年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标志着我国五言诗的成熟。但这“无名氏”的诗作中,竟有八九首被后人确认为枚乘的作品。这个确认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在萧衍的《昭明文选》中说《古诗十九首》无撰人名。到唐代李善说“盖不知作者,或云枚乘,疑不能明也”。最后在陈徐陵所集的《玉台新咏》中有九首明显地标示着枚乘的名字。这些篇章,包括《西北有高楼》,还有“相去日以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以及“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等名篇名句,被后人传诵着。如果是枚乘所作,那么,枚乘对我国五言诗的贡献也就可想而知了,他有可能就是五言诗最初的文人创作者。当然,这也只是一种推测,文学史上并没有这样的定论。

枚乘死后,汉武帝到处寻找枚乘的儿子,想让他子袭父职,但是枚乘的那些儿子中都没有能够从事文学活动的。

在汉武帝到处征召枚乘儿子的时候,一个青年出现在汉武帝的视野之中,此人姓枚,名皋,字少孺,自称是枚乘的儿子。原来在枚乘游梁期间,曾娶一小妾,得一少子。在枚乘东归之时,小妾不愿与他同往,枚乘在一怒之下,为他们母子留下一笔钱财自行度日,就离开了。枚皋在枚乘去世时,年已十七,他便上书梁共王,被梁共王召为郎。他在这个位置上做了三年。有一次,他被梁王派到别国,与同行的人争吵起来,被同行人揭露他的短恶之事,家产因而被抄没。枚皋逃亡到了长安,遇到大赦,又赶上汉武帝到处寻找枚乘的儿子,于是他就上书皇帝,自称是皇帝要找的人。皇帝知道后,大为高兴,召他进见,命他在殿上作一篇有关平乐馆的文章。文章写得不错,皇帝大加肯定,于是拜他为郎,派他出使匈奴。但是枚皋不懂经术之道,而他的特点是诙谐说笑,有点像逗乐的演员戏子,作出来的赋颂文章,也有许多嬉噱之语。没有想到,他的滑稽和风趣,使皇帝非常感兴趣,皇帝把他当作东方朔、郭舍人一样看待,因而没有得到高官。

汉武帝29岁才得到一个儿子,因此,满朝欢喜。为庆祝皇太子的降生,枚皋、东方朔等人都作了《皇太子生赋》。又因为武帝晚得太子,因此修筑祠以资纪念,因此又命枚皋等人作《立皇太子祝》。

在卫皇后初立的时候,枚皋曾作赋诫她慎终,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保持晚节。

后来,枚皋又跟随汉武帝到甘泉、雍、河东等地,东巡狩猎,封泰山,游三辅离宫馆等。在沿途,只要皇上有所感受,就命他作赋。他成篇很快,往往一接受诏令后就能写成,所以他的赋作很多。当时在宫廷的几个文人,据史书所说,“皋为赋善于朔(东方朔)”。司马相如的文章好,但是字斟句酌,成文很慢,所以作品不多,因此作品好而少于枚皋。枚皋也认为自己的赋作不如司马相如。他的文章类似俳优,为此他觉得很惭愧。枚皋的作品约一百多篇,其中可读的约有一百二十多篇,还有几十篇因过于戏谩而遭人诟病。

同类推荐
  • 共和国大使

    共和国大使

    本书聚焦新中国外交事业,将镜头对准王稼祥、耿飚、柴泽民、熊向晖、冀朝铸、李道豫、吴建民、周文重、沙祖康、查培新、赵进军等十一位极具代表性、影响力、传奇色彩的中国外交官,讲述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外交故事。内容贯穿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外交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间外交等领域,还介绍了外交官们不同于常人的家庭生活,是新中国外交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
  • 一问一世界

    一问一世界

    杨澜入行20年的传记作品,立体展现杨澜20年非常媒体生涯,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杨澜和杨澜眼中的时代真相。在本书中,杨澜将告诉你:她从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她与基辛格、克林顿、布莱尔、老布什、李光耀、韦尔奇等高端人物的交往秘辛;她如何在人生每个节点自由潇洒地转换;她对“赢”的重新理解和体悟;她的20年非常媒体生涯和她眼中的传媒江湖……
  • 史海寻踪——戴逸传

    史海寻踪——戴逸传

    戴逸教授是我国当代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历史学家,尤其是对于有清一代的历史,无论是在以其个人的研究成果开拓研究领域方面;或者是以其声望与影响推动研究事业的发展而论,都建树丰硕,贡献卓著,实处于执牛耳的翘楚地位。《史海寻踪(戴逸传)》是戴逸先生的传记。《史海寻踪(戴逸传)》从戴逸先生幼年起生活环境,其在少年、青年时代走过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乃至于逐渐形成了性格、志趣、理想、爱好、对其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由高亚鸣著。
  • 奥巴马传

    奥巴马传

    奥巴马竞选成功,继任美国总统,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本书从奥巴马的身世、幼年、成长乃至成功,揭露了这位美国现任总统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唐宋诗人故事

    唐宋诗人故事

    梦回唐宋,与唐宋诗人来场邂逅!内容涉及唐代著名诗人42位,从骆宾王、王勃等;宋代诗人40多位,包括李煜、陆游和文天祥等,特别地,下册则以“可怜命薄是君王”点题写李煜、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点题介绍岳飞等。
热门推荐
  • 卿本贼人

    卿本贼人

    十万年,能让仙界忘记当年那个噩梦多久。蛰伏十万年,一朝脱困,仙界迎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这个噩梦对于她来说是毁灭也是重生……摸爬滚打,浮沉挣扎,终有一日,她……会成为另一个噩梦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韩警官

    韩警官

    重活1996,记忆支离破碎,宛如庄周梦蝶。挤牙膏似的想起一点是一点,处处抢占先机。同样的起点,不一样的经历,且看韩博的警路人生。新书《韩四当官》上传,恳请各位书友支持!书友群:457372140(欢迎加入)VIP书友群:580094506(订阅书友验证加入)
  • 学生们热情的夏天

    学生们热情的夏天

    校园青春成长奋斗伤痕疼痛心残即兴创作,不拘一格,更新随缘如果喜欢请留言,看到以后会成为动力,感谢
  • 王者荣耀之无限巅峰

    王者荣耀之无限巅峰

    他,并非职业电竞,却玩出了无限的巅峰。他,曾经的天道组织首领,独领风骚数十年,只因一场意外的相亲,和她结下了旷世奇缘。而她,原以为自己从未动情,却在不知不觉中不可自拔。还有她,一个阴狠执着又有些可悲的女人,发誓,既然不能成为你最爱的女人,那就让我成为你最恨的女人。----------------------------
  • 世人看我崛起

    世人看我崛起

    公元3000年,人类科技达到顶峰,开始探索银河系。那个被抛弃的、被孤立、不被理解、没有朋友一无所有的晴深走上了一条崛起的路,残酷又冷血,深情又豁然。宇宙历9999年天法系法卡星爆炸……
  • 女尊天下之霸气女皇

    女尊天下之霸气女皇

    穿越成女皇,想当好女皇,可谓路漫漫啊,对此,上官云表示十分无奈。哎前面的帅哥,来来来有没有兴趣当朕的妃子?
  • 天圣巅峰

    天圣巅峰

    楚逸凡醒来后,发现自己穿越,被族人陷害,意外得到一个神秘的宝玉,而这个世界修炼分:天徒、天师、天灵、天君、天王、天帝、天神每个境界划分九层,据说超越天神的人那境界就是传说中的天圣,可不死不灭。
  • 黎明与夕阳

    黎明与夕阳

    灰色的世界中每个人都被套上了枷锁,所以每个人都寻找的属于自己的意义,希望打破所谓的枷锁。然而,打破枷锁后看到的是黎明还是夕阳,谁也不知道。
  • 今天吃饭了没

    今天吃饭了没

    因为有缘,所以会在下一个转角相遇。那年夏天,她的青柠味男孩对她说:“我要转学了,猪猪。”因为男孩以前说过类似的话,她以为他不会转学,只是跟往常一样说着玩的,可女孩忽略了男孩语气中的认真。这也就只是她以为了。当他转走,她才发现这是真的。没人会问她吃没吃饭,想吃什么了。因为她的世界里没有他了,就像他的世界里也没有她了一样。他什么也没有留下。就如当初她在茫茫人海中第一眼看到那个白白净净,可爱的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