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95800000008

第8章 唯我独尊

人是需要有个制约的,因为人自己往往管不住自己。坐在皇帝位置上的人,最可悲的就是缺少了这种制约力量,很多皇帝都把自己变成了自大狂。后来到了北齐年间,有一个文宣帝叫作高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没有当皇帝的时候,好像很有成色,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干的有模有样的,后来呢,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了,他就变成了无恶不作的狂人。所有的身居高位的领导人都会碰到这个问题,你怎么样很好的管理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心,管理好了,其它问题总可以想出办法来,困难没有办法多,管理不好,后果很严重,你自己就会成为自己事业的最大敌人。

拓跋珪觉得自己是全天下最牛的牛人,他认为凭借着自己建立的功业,自己完全有资格这么认为,别人也应该这么认为,他觉得大家应该毕恭毕敬的对待他们的皇帝,说每一句话,做每一个动作,都应该让自己感到满意才对。他接到了一封信,看完之后很不高兴。这是魏国的常山王拓跋遵送来的,原来后秦出兵去攻打东晋的襄阳城,东晋的雍州刺史郗恢就写了一封信来求救,信里面竟然称呼拓跋珪为“贤兄”,这让拓跋珪感到非常生气。其实判断事情该怎么做的原则应该是,是否对魏国有利,别的小毛病不妨放在次要位置上去考虑,郗恢的做法确实可笑,显示了一种低水平和没素养,但是拓跋珪的反应也是同样的有毛病。当年西汉的吕太后接到匈奴冒顿非常无礼的一封信,能够耐着性子给他回了一封措辞得体的国书,达到了以德服人的效果。现在拓跋珪气坏了,他决定写一封回信,也要重重的把东晋的皇帝贬低一下,这就跟小孩子斗嘴差不多了,以无礼回应无礼,近似于对骂。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一个文质彬彬的人来做,就是崔逞。崔逞打好了草稿,拓跋珪一看,里面称呼东晋的皇帝为“贵主”,这在崔逞已经认为是对对方的一种贬斥了,但是在拓跋珪看来,好像并没有实现自己辱骂对方的意图。他咬牙切齿的痛骂崔逞:“你称呼他为贵主,你是还认他为你的主子。你到魏国来,却把家人都留在了冀州,让他们都跑到南燕国去,你哪里还有什么忠心。你还说我们鲜卑人是飞鸟,你是看不起我们。你这样的人还有什么理由活!”崔逞当年到魏国来的时候,认为天下大乱,全家人都聚在一块儿,如果碰上了意外的厄运,可能就一下子全都死绝了,不如分开,也可以保留住自己家的根脉,希望会大一些。这种想法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是个比较现实的考虑,也是一个痛苦的选择。拓跋珪完全应该理解才对。后来,魏军包围中山城的时候,崔逞也随军行动,攻打中山的战役长时间的拖了下去,城里的人快饿死了,城外的魏军也没了吃的,拓跋珪感到很是棘手,就向群臣征求意见,让大家都来想办法,当时崔逞是御史中丞,他建议用桑葚来补充军粮,知识分子都有引经据典的习惯,崔逞说:桑葚可以当粮食吃,飞鸮吃了桑葚,声音都改变了,这是诗经上诗人们称道的事。当时拓跋珪听从了这个意见,下令让老百姓用桑葚来交租也可以。但是他心里却非常不高兴,认为崔逞是瞧不起自己这些鲜卑人,故意侮辱他。这个印象牢牢的记在了心底。现在,他把这些旧账全都翻出来,把崔逞给杀了。仅仅因为这样一些原因,就杀掉一个大臣,这可就很是恐怖了。

拓跋珪杀了崔逞,已经够个骇人听闻了。可是他的怒气仍然没有平息下来,他又追究到了张衮头上。张衮本来是他长期以来最为倚重的人才,才能谋略都是出类拔萃的,拓跋珪对他既信任又委以重任。拓跋珪需要人才,特别是中州人才,他自己不知道什么人有用,就向张衮请教,张衮给他推荐了卢溥和崔逞,他也就很放心的给以重用。张衮只负责推荐人,推荐的人是不是有才能他该负责,至于这个人是否有小毛病、是否能够长期合作下去,他是没法子负责的,结果呢,卢溥后来又投降了燕国,崔逞现在又得了罪,触犯了皇帝,拓跋珪认为张衮要对此负责,于是就把他也给贬了官,让他当尚书令史去了。张衮就回到家,关上大门,不再跟其他官员来往了,整天坐在家里做事,做什么事呢?本职工作,亲手校对书籍,旁的事情不管什么都不管不问了。这样又过了一年多,他就病死了。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失去了一个出众的人才不说,还让其他人感到心寒。

还有一个封懿,在燕国就是大官,投降魏国后也被任命为大官,可是这大官也被免了,为什么呢?因为拓跋珪问他燕国的有些事情,他竟然敢回答的不够细致,不够迅速,好像有包庇的感觉。其实封懿在提起原来的国家时注意说法,正是说明他很有廉耻。可是拓跋珪认为所有的人都只能迎合自己的口味,把其他的人都看的一钱不值才对。封懿就回家当老百姓去了。

卢溥呢?跑不了他,魏军搞了一次偷袭,把他抓住了,送到平城,拓跋珪命令,给他来个特殊待遇,车裂,五马分尸了。

人,好办,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可是老天的事情就不好办了,魏国的太史不停的来汇报说,他观测到的天象很不正常,这可不是好兆头。拓跋珪现在已经学会看书了,就自己去看占卜的书,根据太史报告上来的天文现象,对着书一看,书上对这些情况给出的分析判断大多都是要换皇帝了。他感到非常郁闷,后来就想出了个对策,他下了一道诏书,教训天下所有的人,魏国的建立自有天命,他这个皇帝也是老天所任命的,别人都别有什么妄想了。然后他又把朝廷的各种官名变来变去,算是对天上的星变有了个交代。这号自欺欺人的事情,很多皇帝都干过,他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相信天象,说他不信吧,他对这回事高度关注,异常重视,说他相信吧,他又搞这一套隔着指头缝捉迷藏的事儿,认为这样就可以哄住老天爷了。

拓跋珪的学习劲头有时会把他带入误区,如果一个人没有远大的目标做引导,没有坚定的原则做支撑,那么你就分辨不出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有人给他献上了一本书,《服饵仙经》,内容是吃毒药可以让人成仙。成为神仙的愿景太吸引人了,拓跋珪想入非非,跃跃欲试,他设立了仙人博士的职位,建立了仙人坊,让仙人博士在这个坊里面弄了各种矿石煮药,还把西山都给封了起来,专门用来给煮药工作提供原材料和燃料。于是许多口药锅同时被烘烘的烈火烧烤着,各种有毒的气体弥漫在空气中。最后,在花了不知道多少钱之后,博士说,药煮成了。这就和那《皇帝的新装》里边骗子用空气缝制的新衣一样,不过那新衣只是哄住皇帝光着身子游行出了次丑,这仙药可是要毒死人的。仙药煮成了,没有人敢于品尝,虽然变成神仙的迷人想法令人神往,仙人博士也信誓旦旦的保证说仙药绝对有效,但是还是没有人去品尝,当然大家都说皇帝的仙药怎么可以由俗人先吃呢。最后决定让那些犯了死罪的囚犯先来试吃,结果囚犯们吃了之后,大多数人都死了,个别身体特别强壮的也快要死了。难道这就是成仙了吗?看来不像。那不是成仙的道路有问题,肯定是仙药的熬制过程出了问题,拓跋珪深信不疑,接着让博士们继续试验那些药方。

不但这种毒药让他迷恋,还有一种毒药也让他中毒甚深。拓跋珪想起慕容垂英雄一世,却没有把国家管理工作做好,自己一死燕国就灭亡了。而且是窝里斗给斗亡国的。慕容垂让他的各个儿子们分别拥有过分大的权力,滋长了他们的野心,也给了他们进行权力斗争的资本,结果他们就骨肉相残,一直斗到快灭亡了还不肯停止。这可太弱智了,太脑残了。拓跋珪的观点是如此明确,以至于官员们都认为他是不肯分权的了。有个善于揣测上级心理巴结逢迎的小人博士公孙表就给他奉献了一本书,《韩非》,并且劝皇帝一定要用法术来严酷的对待下级,只有这样才能显示皇帝的尊贵,才能让下级畏服,不敢生起其它心思。拓跋珪非常高兴,对呀,全国这么多人,怎么可能管的过来呢?只有让他们怕了,才可以老老实实。他决定严了,当天就逮住了个机会,左将军李栗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平时不拘小节,对朝廷的规矩也不是很在意,在拓跋珪面前也常常是很不严肃,随随便便的,想咳嗽就咳嗽,想吐唾沫就吐唾沫。拓跋珪早就心里不高兴了,但是觉得为这些小毛病动火会丢自己的人,今天他看了公孙表的奏章后不这么想了,李栗又在他面前表演随地吐痰,他立刻就下令把他给斩首了。哎呀,效果太明显了,整个朝廷所有的人都给吓坏了。拓跋珪觉得很得意,所有的人都感到害怕,不敢不怕,这是多么能够显示自己的威严的局面!当然,他没有想到,这时候他已经成了孤家寡人了。

拓跋珪举行了一场盛世大阅兵。他的军队排开阵势,在皇帝面前炫耀着自己的忠诚与英姿,战马也都精神抖擞,披挂的非常整齐,看上去鲜明耀眼。面对着这么强大的军队阵容,尤其是他们都那样坚定而明确的表示着对自己的忠心耿耿,就让人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是无比伟大的,是无往不胜的,这些军人全都是属于自己的,自己永远可以随意使用的,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住自己的意志,自己可以想消灭谁就消灭谁。没有比检阅军队更能满足当皇帝的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的了,当然,虚荣心也同样得到了满足。拓跋珪检阅完了军队,表示满意,然后他就下令,在乾壁那里建造一个大型的粮库,许多个粮仓探头探脑的冒了出来,准备用作军粮储备的地方,他并且下令让并州等等地方都把粮食往乾壁运送。很显然,他准备打仗了,打仗的对象是谁呢?目标也非常明白,就是后秦。

原来,这两年魏国和后秦的关系很有些紧张。去年,拓跋珪曾经向后秦求婚,他派遣北部大人贺狄干带了一千匹马作为礼物,想娶后秦国王姚兴的女儿,贺狄干被姚兴留下了,他带着的使命呢?没有完成,****干脆脆的拒绝了,拓跋珪感到自己的面子受到了挑战。那么姚兴为什么会拒绝了这件事呢?那时候各个国家之间互相联姻可是很正常的,结为婚姻之国,也就是建立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亲戚关系,这种国际联盟比一般的攻守同盟更让人觉得可靠些。但是姚兴还是拒绝了,因为他知道,魏国已经正式立了皇后了,那么再缔结这样的婚约就会不太恰当,如果是还没有立皇后的情况,即使不知道最终会立哪个,求婚也会得到允许。姚兴的态度有他自己的道理,拓跋珪却觉得对方没有任何资格这么做,他感到自己的面子受到了伤害,他觉得他向对方求婚是给对方面子,没有想到竟然遭到了无情的拒绝。他当然已经立了皇后,就是那个被自己消灭了的燕国的皇帝的女儿慕容氏,可是他认为这不能成为障碍。

于是拓跋珪派出了军队去攻打后秦的附属国,这些小国哪里经的起魏军的打击,纷纷打了败仗,纷纷向秦国求救,后秦和魏国就开始发生了摩擦。拓跋珪就举行大阅兵,储备粮草,准备与后秦开战。

他派遣常山王拓跋遵带领部队攻打高平,打了个大胜仗,把那里的官府库存全都缴获了,战利品有马四万多匹,其它各种牲畜九万多头,把人也都给俘虏了。他又派了平阳太守贰尘带兵去攻打后秦的河东地区,这一来,对后秦的国都长安都构成了威胁,整个长安都感到了恐惧,那一带的所有的城池全都处于了防守状态,大白天也不敢开城门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影响。后秦的军队没有那么迅速的动员能力,他们赶紧招兵买马,进行训练,准备报复魏国。

几个月之后,也就是402年五月,秦国的军队出发了,姚兴派遣义阳公姚平和尚书右仆射狄伯支带着骑兵和步兵总共四万人去打击魏国,姚兴自己亲自率领大军在后边作为后续的主力部队。姚平直接奔向目的地,就是乾壁,并且马不停蹄的开始了进攻,一批人倒下去,又一批人冲上来,这样拼命攻打了六十多天,终于赢了,把乾壁给占领了。然后,魏国人就来了,七月,拓跋珪派遣毗陵王拓跋顺和豫州刺史长孙肥率领了六万骑兵作为先锋部队,去乾壁那里进行比拼,他本人也带领着大军在后边跟着。

八月,双方的军队开始交手了,第一次战役是一场遭遇战。当时拓跋珪走到了永安,就是今天山西霍县地方,姚平派出了二百名精锐的骑兵去打探魏军的情况,被魏军的哨兵发现了,长孙肥马上派出军队前去迎击,秦兵一个个都属于能征惯战、武艺高强的,大概跟特种兵有点类似,没想到在魏军面前竟然显得很弱小,当然,他们在人数上就众寡悬殊,也难怪,结果一个也没有能够跑的了,有的死了,剩下的当了俘虏。姚平在拿下了乾壁之后就开始继续进兵,听说魏军到来的消息之后就把进兵改成了驻军,现在当他从探马口中得知了这个结果之后就把驻军改成了退兵,然后在探马们流星般的报告说,魏军正在追上来的情况下,他又把退兵改成了逃跑,他们一直跑进了柴壁城。现在安全些了。在这儿坚守吧,秦王会来救我们的。说不定魏国人在这儿停留的时间长了,还会给我们可乘之机呢。

果然,秦国人刚刚跑到城墙上扎好防守的架子,魏国人就赶到了,他们把柴壁包围了起来。

果然,秦国的国王姚兴也没有闲着,他亲自带了四万七千兵马前去营救,看看魏军的兵力,他觉得立即开打是不明智的,这个判断当然没错儿。他决定先得给姚平运粮,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那个柴壁现在恐怕没有多少粮草可供他们用了。从哪里运粮呢?姚兴决定占领天渡,就从这里运粮。

姚兴的计划被魏国人识破了,博士李先给拓跋珪背了几句兵书,让皇帝听了连连点头,也让姚兴的想法付诸东流,他说:“《孙子兵法》上说了:‘高者为敌所栖,深者为敌所囚。’就是说,行军打仗,安营扎寨,在高处或者在深处都是容易被敌方包围阻击的。现在秦兵把这两种情况都占全了。咱们应该让他们继续保持在这种状态中。可以趁着姚兴的部队还没有到,咱们派部队先占领天渡,截断他们的联系,柴壁城可以不用打就拿下来。“这个判断很富于想象力,拓跋珪感到自己的兴奋点给刺激了起来,他马上决定就这么干,命令军队占领了天渡。为了让这个完美的计划实现起来更加有保障,他下令让军队干一件以往他们不习惯干的事情,修墙,筑起了两道又高又厚的大围墙,里边这层,防止姚平突围,外边那一层,防止姚兴偷袭。这样做好像万无一失了吧?不,广武将军安同不这么认为,他骑着马去实地察看之后,回来提出了一条补充性建议,这一下可真的让这两层的重围变成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他说:“汾河的西东边就是蒙坑,东西长三百多里,没有路可以走。姚兴来的话,一定会从汾河的西边直接来接近柴壁,那样的话,他们的两支部队距离比较近,互相之间的声势就能够接应起来,咱们的重围虽然坚固,也不能阻止他们找机会会合,他们就可能突围。不如咱们先下手为强,搭起浮桥,渡过汾河,到河西岸上把那一段也筑起重围。这样,姚兴来了也就无计可施了。“拓跋珪听了,有道理,就这么办。

姚兴带着军队到了薄孤,他停了下来,让部队进行一下休整,跟强大的魏军打仗可不敢掉以轻心,何况论总人数、论骑兵的人数,自己都觉得心底发虚。他感到自己不愿意打这一仗,如果现在能够让战争停下来该多好,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害怕了,可是他实在看不出打胜仗的希望,也想不出转守为攻、以弱胜强的办法,主帅的信心对三军的影响是起决定作用的,跟他接触过的将军们又把这种悲观情绪带到了更大的范围去,悲观情绪往往会瓦解人的意志,也消融掉人们积极性思考的动力,有时候,坚决的意志力和坚强的行动力会促使所有的人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以无比的热情去思考,创造性思维才会闪出智慧的火花,历史上出人意料的战斗结果举不胜举,关键是你自己首先要相信胜利可能发生。姚兴的信心像他的部队一样低落,他在薄孤停留的时间太长了,想一想姚平的艰难处境,再想一想魏军夜以继日的修筑坚固防线,这种停留就没有了正面意义。他终于决定进军,汾河的西边既然无路可走,那就只好走那无路可走的蒙坑了,他的军队刚刚到了蒙坑南边,还没有来得及考察路线,就遭到了魏军的迎头痛击,拓跋珪亲自率领三万兵马来了,他们士气高涨,人人都抱着必胜的信心,打了一个意料之中的大胜仗,斩杀了秦兵一千多人。溃不成军的姚兴除了后退之外没有其它选择,他就一退直退了四十多里。包围圈里边的姚平呢,也不敢出来往外突围。拓跋珪分派部队,四下守住险要的地方,让秦军不能够靠近柴壁。

姚兴只好到汾河的西岸上去,距离柴壁最近的地方是没有想头了,他就往上游一段走,那地方也能够和柴壁远远地互相看见,而且有高山深谷可以利用,他就让秦兵在这里修筑起坚固的堡垒,以防魏军随时来攻击。然后,他们从山上砍了许多柏树,扔到汾河里,让它们顺流而下,想用这种方法去毁掉魏军所搭建的浮桥,但是没有用,所有这些木材漂下去后,都被魏军给打捞了上去,成为了他们做饭的柴火。

笨拙的行动也是行动,总得找点事做吧,不然能整天啥都不干闲呆着吗?其实姚兴还做了一件事,就是派出使者向魏国求和,可是拓跋珪不答应,他又派出一次,对方仍然不答应,他再派出一次,对方仍然拒绝。双方就这样玩着猫和老鼠的游戏。游戏玩的提心吊胆,让人心力交瘁,当然,主要是前秦方面,但是最难过的还不是姚兴,而是包围圈里面的姚平。姚平的粮食是省着吃的,可是再省着吃也有吃完的时候。到了十月,天冷了下来,所有的粮食全都吃的一点不剩了,姚平决定冒险突围,秦国的救兵在西面,他们就向着西南方向突围,姚平选择了夜里,夜色的掩护能够增加突围成功的机会。他们的突围攻击具有一定的突然性,所以取得了一些进展,跑到了汾河边。汾河西边的姚兴的军队马上就发现了这次行动,他们激动的大喊起来,并且点燃起无数火把,擂起战鼓,做出一副同时进攻用来接应的样子,可是也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姚兴不敢进攻,经过了此前的经验,他觉得进攻的话可能后果会更加无法收场。姚兴唯一的期望就是期望姚平能够尽力突围成功,姚平却期望着国王能够带着部队打过来接应自己冲出去。结果,两下的喊声都很大,喊的很多人喉咙都嘶哑了,却是两下都不敢去直接攻击包围着的魏军。时间在一刻一刻的流逝,秦国的战士们在一个一个的倒下,姚平觉得自己没有活路了,前边走不通,后边没吃的,都是一个死,干脆死的痛快一点吧,说啥也不能投降啊。他就跳进汾河里面去殉国了。忠于前秦的将军们也都纷纷跳进河里去,可是自杀也是需要运气的,拓跋珪派了很多擅长游泳的人拿了钩子去打捞,大部分人喝了一肚子水之后晕晕乎乎的又被捞了上来。狄伯支等等四十多个官员就这样做了魏军的俘虏,其他还有两万多士兵们也都放下了武器,乖乖的伸出双手让人家捆上,当了俘虏。姚兴在汾河对岸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全军覆没,却束手无策,全体军队将士们都痛哭流涕,哭声像打雷一样把山谷都给震动了。

姚兴又一次派出使者提出和谈的请求,他的态度一次比一次急切,但是拓跋珪仍然是毫不留情的拒绝了。他下令军队乘胜进军,攻打薄阪,薄阪城中的守将坚守不战,攻打城池不是魏军的长项,但是进军的决心是不打算改变的。

姚兴打算还得再接着求和,因为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可是突然之间,魏军退兵了,难道是同意议和了吗?没有啊,也不像是有什么阴谋诡计,那是这么啦?可能是魏国出了什么问题吧。消息很快得到了证实,原来是柔然要偷袭魏国,拓跋珪这才不得不赶紧回去了。

拓跋珪感到很生气,这本来是一个趁热打铁、消灭前秦的好机会。凭着自己强大的军威,哪里把姚兴放在心上。可是到口的肥肉也只好先放下了,北部的柔然一直是心腹之患,柔然的骑兵能够直接冲到国都平城来,必须严肃对待。他回到了平城,柔然军队却没有来,可能是听说他拓跋珪回去了就不敢来了。他派出探马打探柔然的消息。有人就给他打小报告,说柔然之所以要趁机入侵,完全是内部有奸细,据说就是太史晁崇和他的弟弟干的,他们偷偷地和柔然方面勾结,要借着柔然的兵力来推翻拓跋世家的政权。拓跋珪一听就生气了,他早就对这个晁崇有怀疑了,前年就是他不停的报告说,天文现象出现不正常了,暗示大家应该改换朝廷了,导致出现了好几起叛乱。当时拓跋珪就对他起了疑心。现在这件事不用多问,一定是真的,死去吧你,拓跋珪二话不说,就下令把晁崇他们弟兄俩杀掉了。

拓跋珪觉得他这样做了之后,大臣们看见他时更加诚惶诚恐了,他没有去注意,他们的心会怎么样呢?

如果管理者让所有的下级都感到恐惧,他们就没有了归属感和幸福感,这样的管理其实已经误入歧途。

这时候发生了另外一件事,地点在南边的东晋,那里的太尉桓玄想谋反,先动手杀掉了一批老军官,其他一批军官们觉得可能快轮到自己了,就起兵去攻击桓玄,攻击没有成功,大家出国逃亡,他们准备去投奔魏国,等到他们走到了陈留南边,这群人就分成了两拨儿,一拨儿投奔西燕国去了,另外一拨儿投奔后秦国去了。拓跋珪本来听说了这些人要来,也听说这些人都是很有才的人,这是一件大好事,他等着他们来到,而且打算都给个官职,加以重用。他满心欢喜的等待着,最后却一个也没有等到,这是这么回事?他下令让兖州领导弄弄清楚。兖州领导不敢怠慢,马上行动,想尽办法寻找,最后找着了几个人,是跟着那批将军们的随从,他们因为生病,没有能够继续跟随。这些随从就全都被送到了平城,由拓跋珪亲自接见,询问这件事的缘故,为什么他们不到魏国来呢?随从们的回答众口一词,都说:魏国的大国声威全世界都知道,所以这些将军们原先都特别愿意投奔魏国,可是后来走到半路,听说了崔逞被杀的消息,然后他们就一起商量,分头去另外两个国家了。

这正是当头一棒,拓跋珪听了,对自己的冒失做法非常后悔,从此,知识分子犯了错误,他就忍住自己的脾气,对他们比较宽容了。

可是想法归想法,理智归理智,对于缺少制衡力量的最高统治者来说,恶习一旦到了身上,去掉是很难的。

拓跋珪打算整体规划一下平城的建设,要把平城修建的跟洛阳、长安一样,甚至还要更大气一些。他把济阳太守叫来,傻了。为什么呢?把这个人叫来,是因为大家都推荐这个人,说他这方面有特长,没有人能够比他更适合做规划的了。谁知道他竟然不够恭敬,站立时间长了,就显出了有点随便的样子,这还不该死吗?杀!杀掉之后,怎么搞平城的规划呢?还按照他的意见办。

当然,拓跋珪并不是整天都这样,他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宽宏大度的事。有一天他一高兴,决定把俘虏的秦国将军唐小方释放了,送回后秦去。唐小方非常高兴,可以回到自己的国家和亲人团聚了。秦王姚兴也非常高兴,这无论如何都可以看作是魏国方面的一个善意表示。他马上做出回应,正式表示愿意归还当初魏国派来求婚的使者贺狄干,并且愿意再送去一千匹好马,来赎回狄伯支。拓跋珪也答应了。于是那个代表魏国出使的人终于回到了魏国,可是拓跋珪却瞧着他不顺眼,怎么瞧就怎么不顺眼,这个贺狄干穿的衣服好像儒生一样,说话举止斯斯文文的,怎么那么像秦国人!难道你敢看不起我们大魏国吗?难道你心里实际上羡慕秦国吗?该死。其实贺狄干是因为被拘留在后秦好几年,经常处于被禁闭的状态中,没事可做了他就读书,读书读多了无形之中就受到了儒家的影响。魏国那么需要知识分子,鲜卑人能够学习知识,这不是好事嘛。但是拓跋珪一怒之下,就把这个像汉朝苏武一样出使外国守节不屈的人给杀掉了,捎带着把贺狄干的弟弟也给杀了。

有时候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好像已经不再是自己了。那么现在这个自己是谁呢?

同类推荐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上)

    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战时间最早、作战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东方反法西斯侵略与奴役的主战场。在漫长的战争岁月里,中华民族为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担了最大的义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八年抗战,中国战场共消耗日本军事力量达455万人,占日军损失总数的70%。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辟的敌后战场,牵制、打击和消灭了大量的日伪军,在抗日战争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对此,我们应当永志不忘!这部书是经过数年努力而编成的,它是一部集体劳动的成果。
  • 帝吴飞云

    帝吴飞云

    帝吴飞云-穿越千年的吴大帝战记日企管理的主角,穿越到纷飞的三国乱世,目睹东吴帝国吴大帝孙权的后半生波澜壮阔的生涯,海上霸权还是中原逐鹿?历史是否会发生大幅改变?此时的东亚,日本有神功皇后的三韩征伐,邪马台女王的野望,是否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带给你绝对的震撼和感动,给你一个前所未有的三国新世界。
  • 我是貂蝉你惹不起

    我是貂蝉你惹不起

    狼牙女特种兵穿越三国,附身貂蝉!男权主义?一拳打倒!英雄好汉,挨个拜倒。女汉子也能纵横三国,这个貂蝉有点强,不是猛人你惹不起!
  • 吾愿不见成神

    吾愿不见成神

    谁与争霸,吾主浮沉。看一代秦国大将如何与各路豪强争雄……世外桃源,黄河之谜,决战光明顶。神女与我缠绵几世,能否成正果?。谁说官不与民斗,命不与天争?我偏于其争!
  • 国中之国

    国中之国

    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玄幻的肉,历史的骨,不一样的精彩,双线人物,多路英雄,玄幻历史精彩不断。
热门推荐
  • 如何优雅地拯救末世

    如何优雅地拯救末世

    越晓晓生活的世界本没有末日,当她穿越了,就莫名其妙迎来了末日神秘小姐姐亲切地嘱咐她:“亲,拯救世界感化魔王吧,星辰大海在等着你呦~”越晓晓:“谢邀,我想回家。”“不行呦亲,单次旅程不包退换,除非自杀。”于是越晓晓被反手扔到了别人家,还砸碎了人家的东西,屋主小姐姐站在门口幽幽盯着她,默默举起了电话————————————————秦初宜是一只具有远大理想的丧尸王,每天都在为了成为人类而努力着直到有一天,不知道哪个傻逼把病毒原液倒得满世界都是,搞得人类越来越少末世来临的时候还有个奇怪的人类跑到她家“我跟你说,我是为了拯救这个世界的大boss而来的。”“???”“末世的大boss你知道吧,丧尸王,厉不厉害?”“??????”《每天都在为饲养人类宠物而劳心劳力》————————————————第一次写文,有雷点求勿喷,本书尝试写双女主,末世前即满级的大佬和成长系的小可爱,个人有个人的cp,试图写bg言情线但不知道会写成什么鬼样子,从光暗两个女主的视角看末世,大概率扑街文案就这么随缘写写吧
  • 烟没了

    烟没了

    哀伤占据了孙鹤所有的举止,痛苦占据了他全部的心灵,罪恶感将他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男孩、当刘觉含笑离开了这个世界以后,孙鹤的灵魂同时也经过了悲痛的洗礼。将一个不为人知的‘决定’藏在了心里的最深处!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呐喊与彷徨

    呐喊与彷徨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九龙剑典

    九龙剑典

    一道流星的陨落,有的人会感到时间的流逝,还有人会感到美丽的短暂。傲月当空,各式各样的飞行器在天空中飞翔。每个人驾驶着私人的宇宙飞船穿梭在各大星球上,突然天空中飞过一个人。他乘着飞行摩托载着一个女孩在天空飞舞。
  • 妖孽小神农

    妖孽小神农

    农村小子偶获神医宝典,从此人生开了挂,掌握无上医道,世间万象进入眼底,美女组团求暖床,土豪排队送钱求治病,这花都我自逍遥快活,成就一段妖孽人生!
  • 特种神兵。。。

    特种神兵。。。

    江天奇原是一名普通凡人,无意间得到太古神器石灵并以之溶合,又修练上古奇经,觉醒智慧,并在后来训练出特种神兵,最终在重重困难中创出新天地。修真等级:练体、练气、修真、修仙、修神功法等级:黄阶、玄阶、地阶、天阶
  • 流星游记之某次被坑的经历

    流星游记之某次被坑的经历

    流星被朋友的坑到下界当守护神的一段经历PS:游戏之作,更新不稳,没有存稿,随时可能太监别抱太大希望
  • 婚意绵绵

    婚意绵绵

    萧楠从不知道,她爱的最深的男人,竟是伤的她最深的人。一场大火,让她失去了七年的记忆。一朝醒来,陌生的老公,陌生的环境,还有陌生的第三者……空白的七年,让两人的感情再次回到原点,她不曾爱他,他宠她成瘾。某夜,萧楠熏红着脸,“我只喜欢财大气粗的!”男人挑眉,笑的邪魅,“真巧,我一向财大器粗……”
  • 掌舵:政商圈子生存指南

    掌舵:政商圈子生存指南

    人到中年的杜林祥,事业看不出任何转机,他是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偶然机会,大踏步走上了成功之路?在事业发展的上升期,杜林祥又怎样凭借过人的智慧,多方运作,苦心经营,拓展重要的人脉资源,并利用这些人脉做大事业、搞定对手,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高手对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