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65000000010

第10章 李根源与滇西抗战

摘要:论述了李根源在滇西抗战中的杰出贡献。发表《告滇西父老书》、力主怒江设防、发动多民族抗战、创办大理干训团、筹建国殇墓园。

关键词:李根源滇西抗战贡献

一、日寇入侵滇西,电呈军委力主怒江设防,发表《告滇西父老书》鼓舞军民抗战斗志

1942年4月底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日寇乘我滇西防务空虚从腊戍抄远征军后路,由缅甸入侵滇西。5月3日,日军占领畹町,滇缅公路被切断。日寇进攻云南西部态势形成,蒋介石密电军委会驻滇参谋团团长林蔚,命令对保山至畹町间桥梁作“完成破坏之准备”。林蔚复电说,正在准备中。5月4日,日军攻陷芒市龙陵,先头部队五十六师团换装混入难民之中沿滇缅公路向松山惠通桥一线前进。据美国空军侦察报告,滇西防务十分空虚,照此速度,10天左右日军就可以打到昆明了。5月5日上午,前线中国工兵总指挥马崇六下令将怒江咽喉惠通桥炸断,阻敌于怒江以西。我方虽还有500辆以上汽车辎重和无数华侨难民损失于怒江以西,但阻止了敌人机械化部队进攻态势。日军不甘失败,在怒江西岸松山高地架起重炮,向东岸公路猛烈轰击,并组织500余人乘橡皮艇强渡怒江至东岸,中国守桥工兵和少数中央宪兵居高临下奋起抵抗。千钧一发之际,从昆明西上御敌的我十一集团军三十六师一零六团及时赶到怒江东岸投入激烈战斗。稍后一零七团也赶到投入战斗。怒江西岸的百姓也带着扁担锄头前来助战,喊杀之声震动山谷。三十六师师长李志鹏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亲自赶到战场,将全师所有迫击炮集中起来射击,并将一些重机枪火力点作了重新部署。五月八日上午,三十六师攻击部队进行了英勇的反复冲杀,有的和敌人展开了白刃战,除少数日军逃回西岸外,其余日军被全部消灭。至此,打破了日军继续东进企图,保住了保山这个重要基地,造成了一个时期在怒江对峙的形势,争得了准备反攻的时间。这一仗虽然是一个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但就战略意义上来说,却是很有价值的。

日军入侵滇西后,身为云贵监察使的民国元老李根源时刻关注战局的发展,三次电请国民政府监察院同意他前去滇西前线保山襄助军务政务,获准后其即赴保山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共商抗敌大计。当时国民政府已下令破坏了永平至祥云、祥云至孟定一带的公路,准备沿澜沧江设防抗击日寇。李根源在辛亥革命后就深入过中缅边境,任过迤西国民军总司令,绘制过兵务要图。他深知怒江比澜沧江更险要,实属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怒江西岸是险峻的高黎贡山,山高林密,交通闭塞,适于开展游击战,日军机械化部队难以发挥优势。怒江东岸的保山,扼滇缅公路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保山坝子平坦广阔,号称“滇西粮仓”,便于驻扎众多军队,筹集给养以备反攻。若弃守怒江而防守澜沧江,保山、昌宁、耿马、镇康大片国土必将沦陷。澜沧江江面狭窄,水流也较怒江平缓,防线比怒江长三倍且无天险可守,日军随时可从多处渡口过江,即便派出几倍于防守怒江的兵力,也很难有效防守。深思熟虑后,他致电重庆军委会,力主坚守怒江。电文说:“源于陷日抵保,已与蔚文(林蔚)先生及宋总司令迭次接谈,窃以保山为滇西门户,而怒江为边疆要隘,舍此不守,必震撼全滇,影响全局。以宋集团苦战之三师,恐难作顽强抵抗,源意似应续增三师于保山附近,更以一师控制祥云,以防敌由滚弄方面进犯,源以居近战地,见闻较切,敢供刍荛,用供采纳。至组织民众,筹办粮饷,自当督率官兵,努力协助。”由于李根源、宋希濂多次联名电告军委会表明看法与决心,重庆军委会终于打消了放弃怒江防线的打算,采纳了李根源怒江设防建议,命令三十六师、预备二师、八十八师继续坚守怒江外,又增派八十八师进驻保山,调二十八师驻防漕涧、三十九师驻防永平附近,增调一个师驻防祥云。李根源透析敌我双方态势,以一个军事家的胆略提出了坚守怒江防线以稳定战局的设想,从而促成了于我有利的限敌于怒江之西的战略格局,也避免了澜沧江与怒江之间大片国土沦为失地的悲剧。

在力主怒江设防的同时,李根源以一个军事家和政治家的眼光,发表了著名的《告滇西父老书》,号召云南民众奋起抗战。他首先指出了战局关键所在:“云南已成战区,滇西即是前线。保卫大云南,须先保卫滇西,而保卫滇西,须先扼住怒江。”其次号召云南民众竭尽全力协助抗战。“我们云南一千七百万民众,立刻要发挥保省即是卫国的牺牲精神,尤其我们滇西的广大民众,更应强化保乡即是保省、保国的斗争意志”,“要确保滇西军事的胜利,端赖我父老发挥自己的力量。民众力量尽到一分,军事力量即增一分”。再次,指出了今后抗战的艰巨性,表达了抗战到底的决心,“今后军队所需于民众的人力、物力的供给至巨。敌人在沦陷区的横征聚敛、荼毒残杀亦愈凶,而我滇西民众所遭受的痛苦和牺牲,也一定越来越大。但苟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抗战者,虽毁家纾难,亦在所不辞。我父老必抱定更大牺牲之决心,始能保住滇西,驱除敌寇,恢复失地,始能在云南抗战史中占光辉之一页。”李根源的话语表达了滇西民众坚决抗击日寇,保卫乡土,保卫祖国的决心与信心,也表达了滇西民众毁家纾难、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意志与毅力。

二、主动请缨奔赴前线襄助军务,策动土司守土保乡,发动多民族抗战。

腾冲龙陵等怒江以西国土沦陷后,整个滇西危在旦夕。正患疟疾在楚雄养病的李根源心急如焚,立即电告重庆军委会和监察院要求到滇西前线保山襄助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处理军务政务。蒋介石以李根源体弱多病未同意。亲朋好友也劝说李根源,此去风云不测,担心会毁了他一生清誉。但李根源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三次电请,终获批准。5月下旬,已是63岁高龄的李根源抱病西上,率云贵监察使署80余人至保山城西北5公里的龙王塘。第二天即冒雨视察保山城,目睹了遭受日本飞机“五四被炸”后保山的惨状。繁华的保山城早已断壁残垣,满目疮痍。由于日机投放细菌弹,鼠疫霍乱滋掠,保山县在两个月内死亡人数达五六万之多,占保山人口的1/5.李根源老泪纵横,即向国民政府呈报了《为保山惨变乞赈通电》,为保山灾民争取到了赈款45万元,药品一批。同时邀请美国鼠疫专家到保山调查疫情,研究防治方法,控制了鼠疫和霍乱的大面积横行。6月5日至6日,李根源参加了在保山金鸡村召开的军民大会,号召军民重建家园,与日军血战到底。会后,李根源和宋希濂分别代表保山民众和驻军联名上书重庆军委会,惩办了一批祸国殃民的民族败类和临阵脱逃的军官。表彰在腾冲勐连香柏嘴设伏消灭日军83人,缴获大批日军辎重而牺牲的勐连乡乡长杨绍贵为“忠义之士”,电请中央发给安葬费和抚恤金,准许在死难地方立专祠。

6月2日,日军又一次偷渡怒江,过江日军1000多人妄图摧毁怒江天险攻占保山。保山人心慌张。当时参谋团团长林蔚担心李根源安全,派副官冒雨送信给李根源,要他离开保山后撤到大理。宋希濂亲赴住所劝李根源离开保山以防不测。李根源当即表示:“誓与保山共存亡,不可去,不能去。”十一集团军在李根源的协助下,开展了激烈的怒江保卫战,奋战数日,终于将过江之敌歼灭。6月30日,在保山郎义村圆光寺召开了军事会议,上校以上军官10多人参加。李根源在会上指出,由于七十一军固守怒江,阻止日军东进,滇西战局才转危为安,他勉励大家再接再厉,夺取胜利。

腾冲沦陷后,李根源向省政府主席龙云力荐任命张问德为腾冲抗日县长。7月2日,张问德在腾北瓦甸(今界头)宣誓就职,协助预备二师在腾冲梁河开展游击战争,开辟腾北游击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战达两年之久,六次渡过怒江,八次翻越高黎贡山,随军转战,为腾冲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李根源协助张问德在大理腾冲商号筹集赈款100万元,救济腾北灾民。1943年8月,日军向张问德县府多次诱降,张问德严词拒绝,写了著名的《答田岛书》。李根源接电后在云南报纸发表,随后被全国各大报转载,张问德被誉为“全国500县长抗日之楷模”和“有气节的读书人”。

6月28日,二零零师师长戴安澜遗体由缅甸运回国内,李根源与宋希濂前往保山瓦窑主持祭奠活动,并电令各县开展了“迎国魂”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滇西民众的抗日热情。经过一个多月整肃军纪,保山一带秩序混乱、政权瘫痪、军民关系紧张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各级抗日政权及抗日群众组织纷纷成立,政府机关开始正常办公。到农村躲避日机轰炸的市民重新返城,商人开市,学生复课,居民安心,军人守纪,抗日歌声四处回荡,军民关系融洽,到处呈现生机勃勃、军民团结抗战的动人景象。

滇西是多民族聚居区,怒江以西国土沦陷后,遭受日军奴役的有30个民族,24家土司,近50万人口。为团结土司守土抗战,李根源电告蒋介石对土司“施以招徕,待以平等,遇以惠爱……将来收效之宏自不待言”。经李根源推荐,国民政府委任熟悉滇缅界务的外交部专员尹明德为军委会代表和绥抚慰问专员,前往滇西安抚土司,中央任命各地土司为游击司令。尹明德途经大理时,李根源和宋希濂分别给各地土司写了信,晓以民族大义。李根源题写“为国干城”制作成匾额赠给土司,鼓励他们组织民众,抗击日寇,为国尽力。各土司接到中央电函和李根源书信后,纷纷表示,世受国恩,守土有责,杀敌御侮,自当竭力以赴。如潞江土司线光天组织民众将所存500吨粮食抢运至怒江东岸支持抗战,并指挥游击队在新城坝湾一带打击日寇。六库土司段浩父子组织抗日自卫支队600余人两次进攻片马地区,打击日军,并制造大小木船11艘,竹筏35张,配置水手193人支持远征军抗日。24家土司共赴国难,各尽其职,率领所辖各族人民以不同的方式袭击日军,为滇西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蒋介石获悉李根源团结土司抗战的成绩后致电李根源,“边民内向,土司归诚,实施组训,协助抗战,此皆先生感望所感,抚怀得宜所致,良用钦佩,尚须对于输诚报国各土司,尽数代为抚慰为要。”

三、创办干训团为滇西反攻培养人才,筹建国殇墓园,为民请命免赋释负。

滇西时局稳定后,李根源奉命率云贵监察使署由保山移驻大理。李根源建议宋希濂成立一个干训团,培养一批军政人才,深入敌区,以作滇西反攻之备。宋希濂赞同后即向重庆军委会申报,蒋介石定名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滇西战时干部训练团”,校址选在大理三塔寺营房。蒋介石兼任团长,龙云为副团长,李根源、宋希濂兼任教育长。李根源早年创办过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务工作主要由李根源负责。

干训团教育方针为军事政治并举,培养战时人才。对学员施以三民主义政治教育和必要的军事训练。课程以军事训练为主,并开设了一些文化课程。有“国际形势”、“战时经济”“滇西地理”、“中国爱国文选”、“缅语”等。为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利用放寒暑假之机,邀请西南联大潘光旦,李公朴、闻一多、费孝通等10位教授来做学术报告。干训团严格训练,生活艰苦,但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军歌嘹亮。

干训团招生对象为沦陷区及滇西各县具有初、高中文化水平的青年。通过严格考试,第一期招收学员1100人,全团编为一个总队,辖三个大队,另有一个由63人组成的女生队。1942年8月下旬开学,经费来源,经蒋介石同意,变卖由畹町、遮放等地抢运回来的花纱及其他非军事物资来解决。粮食由省政府主席龙云负责供给。教员由军政单位抽调,并由李根源、尹明德、张凤歧、陈复光等亲自授课。干训团共创办两期,学员达2000余人,于1944年3月结束。学员毕业后,有的分配至排连任职,大部分按原籍分派到滇西各县做地方工作,小部分派往滇西边境片马、陇川、耿马、佤山等地发动民众,加强地方武装,协助国民党军队作战。大理干训团的开办不仅为滇西进步青年提供了报效祖国的机会,而且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学员们在滇西大反攻中施展才华,为祖国抗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腾冲光复后,百业待兴,重建家园和善后处理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李根源关心家乡心切,向蒋介石提出回腾冲处理抗战善后工作得到批准。返回腾冲后,李根源抓了两件事。一是与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联名电请重庆国民政府,对作为滇西抗战主战场受灾最重的龙陵腾冲两县施以救济。第一,拨赈款救济;第二,免除两县粮赋三年;第三,两县征兵缓役三年。救济方案获准后,李根源十分高兴,即兴赋诗一首:“兵烽大劫后,腾龙苦最深,免粮少得请,少尽老人心。”二是积极筹备在腾冲建立忠烈祠以及阵亡将士纪念碑、烈士墓。并促成各方将腾冲光复日(9月14日)定为“重光节”。

经筹备,腾冲阵亡将士墓于1945年7月7日落成并举行了纪念仪式。该烈士墓园借楚辞《国殇》而题,定名为“国殇墓园”,地址在县城西南一公里之小团坡,占地80亩。墓园坡顶建有中国远征军二十集团军克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祠内建有抗日阵亡将士名录碑石,共有9816人,埋烈士骨灰罐3168个。国民政府及军事当局军政要员题书刻石,有“碧血千秋”、“河岳英灵”等。李根源为大门横额题书“国殇墓园”刻石,祠内正中悬挂孙中山遗像。墓园环境清幽肃穆,至今是全国抗战区保存最完备的墓园。李根源处理完善后工作不久,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此时李根源已66岁高龄,他立即向国民政府监察院辞职,在腾冲叠水河凤翅园安家,专心读书,以余终年。

李根源一生波澜起伏,经历了清朝、民国、共和国三个时代。从参加同盟会到创办云南陆军讲武堂,从参加领导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到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从抗战救亡到昆明“九九整肃”营救被迫害民主人士,都追求进步,投身革命。在襄助滇西抗战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他尽心尽职,作出了应有贡献,成为他漫长革命生涯中最光辉的一页。他在《八年抗战小史》一诗中写道:“八年浴血抗天骄,杀气如云万丈高,写就一篇新战史,留将百世告同胞。”充分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志和抗敌爱国情怀。

同类推荐
  • 人工智能独立日

    人工智能独立日

    一部人工智能新物种为获得独立和解放而不屈不挠的战争史……
  • 中国特种兵之火线对阵

    中国特种兵之火线对阵

    我曾经是一名战士,我喜欢用战士这个名称,因为是我的战友的牺牲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战士。我只忠诚于我的团队,忠诚于我的国家。不管任何国家,任何名族,威胁到我的国家,我将用我的鲜血和生命来捍卫我的国家的尊严。
  • 法家眼中的三十六计

    法家眼中的三十六计

    从法家的观点来解读三十六计。法家是一门传承千年的学问,但很多人对法家思想与法家人物混为一谈。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作品,使人们对法家思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了解。
  • 战争人的天堂

    战争人的天堂

    金三角的第二代华人就在我们身边,翡翠、玛瑙和红木都是他们的象征。他们是“国军”的后代、中国“知青兵”和中国退伍兵。三拨人凑在一起,惊天动地。这位是云南边防十团的连长,在金三角不是留下了故事,而是创造历史。他是“最会打仗的胆小鬼”,因为善谋而又怕死。他是最讨女人喜欢的纸老虎,白天春风得意,晚上又狼狈不堪,这是战争给的记号。但一个混血女却为他殉情。他不怕邪,一个个山匪、兵痞、间谍和雇佣兵,让他制得服服帖帖。他遭受了震惊一时的冤案,让美国特种部队都畏惧的极端分子绑架了他,略施小计,他又峰回路转。他救出了劫难的女书记,又成了她的丈夫……金三角,战争人的天堂,战争人的地狱。
  • 空中大作战

    空中大作战

    1956年6月22日,东南沿海被漆黑的夜色笼罩着,23时左右,解放军驻浙江衢州机场的空兵部队,接到了来自防空部队观察哨的情报,说有国民党飞机在附近海域活动。空军反袭扰反侦察作战。
热门推荐
  • 泰达西诺尔

    泰达西诺尔

    剑破苍穹,盾御四方。林秋,纵横四块大陆称霸泰达西诺尔。人魔神煞皆俯于脚下!
  • 云起迷途

    云起迷途

    这个世界最神秘的角落,明明就标注在地图之上,但是你的眼睛永远不会注意到这里。在你眼角的余光中,在你每次岔口选择中,又是谁将你推入了这个错误的地方?
  • 宫中廷计

    宫中廷计

    “我十五岁入宫,开始了我那在深宫中水深火热的争斗,原本懵懂的芊芊少女,也被那宫里的勾心斗角,变了初心……”这偌大的紫宸城,看似和谐安宁,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个芊芊少女,也会在这里,失去所谓的情爱……
  • 斗帝法尊

    斗帝法尊

    在天武大陆里,以武为尊,一个绝世天才。,因为一次疯狂的报复。让天才变成了废材。是自甘堕落,还是不屈不饶?且看尘轩怎样在逆境中成长,成为一代枭雄,
  • 废物小姐逆袭

    废物小姐逆袭

    她、本是天上修为最高,但却不受宠爱的公主,结果因为一场预谋,导致她差点灵魂飘走,永生永世游荡在天地之间,最后,是自己情同姐妹的侍女白欢,用尽最后的灵力才得以保住灵魂,使其附身在一个女孩身上……涅槃重生之后,发现自己附身的竟然是一个不能修炼的废物,最后她发现,这个身体不只是天才,而是超级天才、不仅是全系灵师,还是稀少的炼丹师、召唤师……
  • 红墙下笼中鸟

    红墙下笼中鸟

    “我爱你,只是,说不出口了”“我是诺书,邑过的亦王妃”“对不起,不爱了”你一辈子也别想走,红墙高瓦,你离不开,永远
  • 邪帝独宠王妃很霸气

    邪帝独宠王妃很霸气

    她,X组织中三朵金花之首凌筱华,曾经傲视苍穹,俯瞰众生,一朝回归,带给她的是一个新的起点。废柴?弃妃?她都一笑而过,敬仰,震惊!她都淡然处之。他,冷漠,无情,嗜血,他的标签。耍赖,卖萌!!是她给她的大屎盆子。她扶额“爱上我你会很累”他邪邪一笑,“运动运动更健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漂泊者的墓志铭

    漂泊者的墓志铭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农村和城市,人和人心都在变化。贵州大山里的穷苦小子林金森来到深圳打工。他流落街头,吃尽了苦头,他被人看不起,被人欺负,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和坎坷,可是他有自己的梦想,追求和目标,他要成为一个英雄。他除了要吃饱穿暖,他也需要爱情,他甚至还可以放肆和疯狂。后来,他拥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老婆张怡漂亮,是深圳新移民,儿子林宇豪,聪明听话,可是儿子因为车祸离他而去,他变得意志消沉,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开始堕落,沉沦,毁灭,老婆也离他而去。他经历了创业,成功,失败,再成功他的人生轨迹,在最穷苦的农村和特大城市里变换,由此,他的心态也在不断变化,蜕变,最后回归。他结交和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他的人生也变得丰富多彩。大千世界,纸醉金迷,权利,欲望,让他也陷入了困惑和迷茫当中,失去了自我,几乎毁灭自己。他有时候是自己,有时候是演“自己”。一个漂泊者的墓志铭该怎么写?
  • 回眸一笑尽余生

    回眸一笑尽余生

    她,被封为第一美女,自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可世事难料,她却对这世上最不能给她专一爱情的皇帝一见钟情。他对她回眸一笑,她为他的一笑,孤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