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70100000004

第4章 顺应自然生物钟养生

人体的生物规律与自然的规律有着内在联系,这样的人体生物规律称为生物钟。按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时辰进行适当的生活作息,是源自《易经》的人类最古老的自然养生智慧。顺应自然遵循自身生物钟的运行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延缓人体生命的衰老进程,最终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四时顺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春天增一分阳气,就多一分寿命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养生就是要使体内的阳气渐旺起来,使其不断充沛、旺盛。应该多吃五谷豆子、新鲜蔬菜,它们都是主生发的。人体生发靠的是肝气,在五脏五味关系中,酸人肝,具有收敛之性,但吃过多的酸反而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所以,要有目的地吃些护肝养肝、疏肝理气的食物。

不少人在春天会觉得口苦、嘴咸、肩膀痛、偏头痛、乳房和两肋痛,臀部和大腿外侧疼痛,这些都是胆经堵寨,排泄不利的表现。这是因为身体经过一个冬天,体内蓄积的阳气会随着暖春而向上外发,如果遇到体外阳气骤升,内外两阳碰撞,极易引动内热而生肝火,而春属木,对应人体的肝经。所以说,春天需要调养肝气,促进胆经的畅通,这才是顺应天时之道。

同时,春天人体阳气向外发散,皮肤开始舒张,风寒容易入侵,不少人就易犯咳喘症,这时也要泄泄肝火。敲三焦经可以通肝气,对心包经进行刮痧可以活肝血,背部刮痧可以祛寒气。自我调养时,还要力戒暴怒,不要压抑自己,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愉悦平和的心境。

酷暑重养心,自然寿与天齐

夏季气候炎热、生机旺盛,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血运行也会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如果违背了夏季的自然之道,就会伤“心”。因此,要注意顺应夏天阳气旺盛这一特点,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情志上不要过分压抑自己,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而伤正气。

夏季养心要多吃点苦的东西,因为苦人心,对清心火、清内热都很有好处。同时,夏季阳气盛于外,阴气居于内,还要多吃些解暑利湿、健脾益肾的食物,尤其是在三伏天,湿气较重,人们更容易出现脾虚,建议吃些豆类食物来补益脾气。因为豆类食物不仅能满足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起到健脾利湿的作用,还能抑制脂肪积聚,减少脂肪。

对于肉类,建议多吃些性寒、性凉的,比如鸭子肉,而少吃鸡肉等性温食物。另外,夏季的最后30天,是养脾健脾效果最好的时候。此时,大地进入到成熟的阶段,谷子在灌浆,瓜果差不多也快熟了,我们要多吃成熟的蔬菜和瓜果。

夏季属火,足散发的季节,不要怕热,不要怕曰晒,该出汗时就要出汗,这样才能让气血通畅,秋冬才能有所收藏。注意不要过度使用空调,因为空调会打乱人体机能,抑制散发,从而加深寒气。每天要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同时,也要晚点睡,以适应夏季的养长之气。中午的休息十分重要,能消除疲劳,焕发精神,更好地适应午后的工作。

秋养生,重一个和字

春分开始“开天门”,秋分开始“人地户”。走过春夏,该长的种子已熟,万物开始收藏,人体也要养收。秋养生,应重一个“和”字。

秋是肃杀的季节,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从藏象上来看,肺与秋气相应,在志为忧,肺气虚者对秋天万物萧条、秋风冷雨的变化会特别敏感,容易生悲秋、凄凉、垂暮的抑郁情绪。因此,秋季应该注意调摄精神,切忌悲忧伤感。

秋季雨水渐少、天气干燥,又恰是肺经当令之时,肺金太旺则克肝木,稍有不慎,就会耗伤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证。因此,秋季要滋养肺阴,多吃些酸性的食物,这样可以收敛肺气,舒缓秋天的肃杀之气,如银耳、百合、杏仁、藕、梨、葡萄等。但是要尽量少吃葱、姜之类的辛味食物,因为辛味食物发散泻肺,而秋天宜收不宜散。

“立秋”后,气温日趋下降,昼夜温差渐大,寒露过后,“一场秋雨一场寒”,应循序渐进地加强御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一是要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外感风寒时,及时在背部刮痧、做按摩,把寒气逼走,二是在天气变化时,要平息肝火,不要因内火而伤肺。此时不妨按摩肝经上的太冲穴,经常按龀穴,对情绪压抑、生闷气后产生的反应有疏泄作用。对于先天肺气不足,容易畏寒怕冷、气短语低的人来说,可以对督脉的命门、腰部的肾俞、肚脐下的关元、肾经的太溪等穴进行适度的按摩,温经通脉、滋补肺虚。

冬季藏好阳敛好阴,胜吃灵丹药

冬季是万物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阴气日盛而至极,阳气微极而复萌。人体的阳气也应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甲鱼、芝麻等食物都非常有益。为了避免缺乏维生素,还要摄取新鲜蔬菜,如胡萝卜、青菜、菠菜及绿豆芽等。冬季虽宜吃热食,但生冷、燥热之物不可过食,因其属阴,易伤脾胃的阳气。冬季还是饮食补养的最好季节,正如民间谚语所说,“冬季进补,开春打虎”,冬至日后进补的效果最好。因为冬至之后阴气开始消退,阳气逐渐回升,闭藏中含有渐升的生机。

此时进补,能使“精气”储存于体内,到了春天就不会生病,尤其是虚弱之人调养身体的最好时机。同时,冬季是肾主令之时,食补还需补肾、补元气,要多吃一些黑色食物,因为黑色食物入肾,寒冬时节吃这类食物能够帑助你养肾强身,比如黑豆、黑芝麻、黑米,这些黑色食物都能进肾经、滋补元气。另外,还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吃一些中成药调理肾经。

除了饮食调养之外,为了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还要保持精神情绪的宁静,消除冬季低落、抑郁的情绪;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做到“早卧晚起”,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二十四节气黄金养生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欠雪雪冬小大寒。”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根据《易经》理论,人与自然界是“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统一整体,顺应二十四节气的特点而调饮食、养精神、练形体,方能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

立春养好肝,激活身体的自愈潜能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公历2月3~5日)。“立”有“开始”的意思,一过立春,就意昧着冬天结束,开始进入春天。人体经历了一个冬天的沉寂,在春天里该如何养生呢?

立春养生要从养肝着手,因为此时生理机能、新陈代谢开始活跃,而肝脏功能又与此密切相关,所以,最好吃些养肝的食物来犒劳自己,以顺天时。养肝食物中又以鸡肝为先,因其味甘而温,与同类食物相比,补血养肝的效果最佳。

但是即便做到这些也不能随便胡吃海喝,比如酸味的东西就要适可而止,否则肝气过旺则会克脾,消化功能欠佳了,身体就会吃不消。实在嘴馋嗜酸的话,不妨来点甜味的食物,补足脾气,身体自然健壮起来,像红枣、苹果、低糖牛奶等都可以食用。

养好肝,心情也很关键,遇事切忌大动肝火,这样才利于阳气的生长。如果实在按捺不住,肝火暴涨了,就试试“太冲”这个奇穴。刺激它可以疏肝解郁,给肝火降温。这个穴位很好找,在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间,用手指沿着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感觉到动脉有触感就对了。

雨水一碗十宝粥,润肺又养胃

进入“雨水”时节(公历2月18~20日),此后,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地湿之气渐升之时,养生切记“养脾护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像仓库一样存储着我们吃的所有东西,而胃像运输车一样,把食物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脾胃健康,身体这部机器才会灵活运转。而无论谁出了故障,都会让身体缺乏“动力”,动不动就遭受心烦、疲惫、胆小多疑、肠胃不适、消瘦等脾胃虚弱之苦。

当身体出现这些警报,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食补。粥历来被认为是世间第一滋补之物,不仅易消化、可滋养脾胃,而且食材多、营养全,若是再配上恰当的药物,填腹充饥的同时,还能补养身体,可谓一举两得。滋养脾胃首选粥品即“十宝粥”,材料有玉米、山药、冬菇、银耳、茯苓、枸杞子、党参、松子仁、葛根、香米,熬粥时每样取一小匙,一起熬制成粥即可。

如果时间紧张,干脆把“十宝”打成粉,再一起熬煮。这道“十宝粥”几乎满足了身体所需的基本营养。

对于脾胃功能渐弱的老年人,保脾胃一定要谨记下面这个要诀:动为纲、素为常、酒少量、莫愁肠。有高血压、心脏病、哮喘这些顽症的老年人,在雨水节气,更要提高警惕,多吃新鲜蔬果,补足身体缺乏的水分,避免出现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的问题,还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做到静心寡欲、不妄劳作,以养元气。

惊蛰的蛰就是藏,养生故要包阴潜阳

进入惊蛰时节(公历3月5~7日),此时,人体肝阳之气也会顺应时节而继续上升。养生就要应阳气升发之势,使我们的身心由内到外地舒展畅达。

为了顺应体内阳气升发的特点,调养要注意保阴潜阳。多吃清肝降火的食物,像蔬菜、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等食物都可以满足身体的需求,而油腻、刺激性的食物最好不吃。对于体质虚弱、易患感冒的人,一定要先把正气补足,这样才能保脏腑安康。比如党参黄芪粥可以增强体质,让脏腑器官和平相处。而脸色不好、肝肾阴虚的中老年人可以食用枸杞红枣粥。在这个节气,我们除了能感受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外,偶尔还会有乍暖还寒的感觉。面对这种不时会光顾的“倒春寒”,应随气候的冷暖变化而适当增减衣服,餐桌上也可以搭配些春笋、菠菜、芹菜来抵挡风多物燥带来的不适感。

阴阳相半的春分,养生也要讲平和

进入春分(公历3月20~21日)时节,“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节,养生也应顺大环境的变化,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一切以平和为本。

膳食要保持机体功能的协调平衡,吃鱼、虾、蟹粪等寒性食物,要搭配葱、姜、酒、醋等温性调料;吃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食物,就要搭配蛋类等滋阴之物,阴阳互补,才算吃对了。当然,还要多吃时令菜,像有养阳之效的韭菜,助长生机的豆芽、莴苣、葱、豆苗、蒜苗等。

春分时节,暖冷频繁出现,穿衣要注意“勿极寒,勿太热”,而下肢及脚部一定要包裹得暖暖和和的,最好能微微汗出,这样才能把冬天潜伏的寒邪统统赶走。

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及小孩,容易患感冒或风疹等传染病,更应注意适时添减衣被,不妨多晒太阳,以祛散寒邪。有高血压、心脏病、月经失调、眩晕、失眠等疾病的患者,除了做好饮食调养外,平时还要多做户外活动,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无论身体状况如何,一定要时刻保持一种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生活状态,养生贵在养心。

春和景明,人的性欲也会勃发,因此,此时也是孕育生命的好时机。夫妻双方可在双方身体处于最佳状态下进行交合,孕育一个健康、聪明伶俐的小宝宝。

清明踏青,合家老小皆相宜

进入清明时节(公历4月4~6日),到处都是一派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景象,因此,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全家老小陶醉于大自然中,体会春天的气息,对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外出踏青、登山,到公园、广场、树林、山坡等处慢走、打拳、做体操等这些活动都能提高身体新陈代谢的能力,加快新鲜的血液运送到身体各个器官的速度,不仅保健身心,还能治疗疾病。

不过运勐一定要量力而行,尤其是那些息有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脏病、肾炎、贫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等疾病的人群,更不要逞强。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心率超过105次/分钟,呼吸超过24次/分钟就要停下来歇一会儿,如果平时就缺乏锻炼,更不主张大幅度地“动起来”,以免发生意外。

清明时节阳气充足,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就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与吸收,而肝属木,木生火,火为心,还会引起情绪失调、气血不畅,甚至是1日病复发。所以,外出踏青或是归来,还要为全家老小准备一桌可以养肝的食物,如荠菜、菠菜、银耳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清明处于仲春和晚春相接之时,容易出现头晕、头疼、耳鸣、失眠、多梦、脸红、眼干,除了滋肾阴、清肝火外,还应吃些香蕉、橘子之类性味清凉食物,而且甜食和热量大的食物也要控制一下。

谷雨吃香椿,享受上天赐予的灵丹妙药

进入谷雨时节(公历4月9~21日),气温升高,雨量增多,人体消化功能逐渐旺盛,是保养身体的大好时机。

食补上,香椿价值甚高。谷雨时的香椿嫩而鲜,是食用的最佳时节,能够起到健胃、理气、止泻、润肤、减肥、提高机体免疫为的作用,尤以紫椿芽为佳。受大众青睐的经典菜——香椿炒鸡蛋香味独特,含有多种营养成分,适合全家老小享用,小朋友食用,身体会健康地发育成长;老年人食用可以保肝、利肺、健脾、补血、舒筋;“顶梁柱”吃了能健脾开胃、增进食欲,做事更有活力和干劲。不过香椿虽好,也不能过量食用。《食疗本草》就有“椿芽多食动风”、“令人神昏血气微”的记载。

过了谷雨,就要迈进夏天的门槛,炎夏来临前,先适当吃些有补血、益气功效的食物,这样才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为安度盛夏打下基础。另外,此时正处于气温由中向高的转折期,早晚温差较大,外出要备件衣服,注意保暖,平时也要加强锻炼,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立夏心火旺,学会养心最重要

进入立夏时节(公历5月5~7日),x夏“对应五脏中的”心“就是说夏天容易心火旺,很多人一到这个季节就感觉浑身不适,头痛、失眠、烦躁、坐立不安……其实,学会养”心就能安然度夏。

夏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多,应多吃肉类补充蛋白质。俗话说“大暑老鸭胜补药”,鸭肉性凉,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可以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特别适合苦夏、上火、体内生热者食用。鸭肉最好炖着吃,也可以搭醌山药、莲藕、冬瓜等食物来煲汤,这样不仅味道好,还有益气养阴的功效。

既然鼓励吃凉性食物,是不是说在这个时节就不提倡吃羊肉等温性肉类了呢?其实,并非所有人都该对其“敬而远之”,“冬病夏治”这种特效疗法就是最好的例子。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之类的慢性病患者看医生时,医生都会安顿,除了谨遵医嘱好好调理外,还要多吃些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这样进了冬天,病症才会减轻,如果照着医生的话去做,到了冬天,就会发现,不仅症状减轻了,连多年的老病根都败下阵来。顺应天时养生真是千真万确的道理。

“立夏”养心,除了注意饮食外,还要学会开心,生活节奏有规律,劳累的上班族,中午尽量午休片刻,让大脑保持一个充沛清醒的状态;也可以听听音乐,闭目养神,这也是一种简易又神奇的好方法。

未病先防从小满开始

进入小满时节(公历5月20~22日),此时雨水多,天气闷热潮湿,人体容易受到“湿邪”的侵扰,而人体的脾又是“喜燥恶湿”的,一旦呵护不周,就会正气不足,出现脸色发黄、嘴唇发白、腹胀、嗜睡、乏力、腹泻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而南方居住的人们更是深受“湿邪”之害。为此,小满养生需注意健脾化湿,做到“未病先防”如果感到身体轻微不适,应该多吃清利湿热、养阴的食物,如红小豆、薏米、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番茄、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吃得清淡些,就会有效。

小满节气之后,天气闷热潮湿,皮肤病也很容易发作,“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也不可少。一是不能贪吃过凉的东西,否则极易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二是不能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伤阴气又伤阳气;三是下雨后,气温会急剧下降,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不要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只要好好地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规律,补足身体正气,就能避免病邪的侵害,健康地过好每一天。

芒种清补最适宜,西洋参赛仙丹

进入芒种时节(公历6月5-7日),此时麦子开始成熟,正是播种繁忙的季节,故称芒种。养生强调“清补”,所谓“清补”是指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以排出体内湿热,消除夏日的酷暑,同时,还能调理脾胃功能,为秋冬季进补奠定基础。当大量出汗后,要适量补充果汁,改善体内钾、钠平衡,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力气去对付酷热的气候,也可以熬些苦瓜汤、黄瓜粥、冬瓜茶来祛暑益气、生津止渴。

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味蕾会逐渐萎缩,嗅觉不如以前灵敏,再加上炎热气候往往会令人食欲欠佳。吃的方面,一定要坚持清淡、易消化和定时定量的原则,以维护消化功能,这里为老年朋友推荐一道西洋参茶饮。西洋参是戛季进补的常用之品,性凉味甘,用其泡茶能扶正气、降虚火、生津液、除烦倦,非常适宜酷暑盛夏饮用。其制作方法很简单,将西洋参切片,取3~6克,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盖盖闷15分钟左右,代茶频饮,脾胃有寒湿阻滞的老年人一定要忌用。

饮食调养的同时,还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来促进肠蠕动,增强食欲。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如果感到孤独、寂寞,应多外出走走,找老朋友聊天、下棋或钓鱼,尽量保持平和心态,这对维持良好食欲非常关键。

夏至品三叶茶,清暑亦养心

进入夏至时节(公历6月21~22日),此时人体阳气达到鼎盛,气血上升,要特别注重保养心气,预防中暑。

在夏至来临时,可以喝一杯清暑养心的三叶茶,所谓“三叶”即常见的荷叶、竹叶、薄荷叶,各取3~5克,泡在一起喝;或任选其中一种(其中荷叶、竹叶取5~10克,薄荷叶取5克即可)单独泡茶喝。荷叶茶有很好的祛暑利湿、升发阳氕的功效,长期饮用,还能降血脂,治疗肥胖。竹叶人心、肺经,《本草纲目》中说,“竹)叶去烦热,利小便,清心”。而鲜竹叶最清暑养心,淡竹叶利尿作用甚强。薄荷叶也是夏日茶饮里少不了的佳品,光是看着嫩绿的叶子就会感觉清心恰神,更别提其解渴解暑的功效了。家里有中老年人,熬一道薄荷粥,不仅能养心安神,还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此外,炎炎夏日,稍不留意就会中暑,饮三叶茶还能解心慌气短、浑身乏困之苦。

特别要提醒的是,夏至时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还应少吃鳝鱼、羊肉等热性食物,酒品更是少饮为妙。当然,培养宽广心胸、乐观性格,对于养心脾、畅气血也非常重要。室外活动时,要避开炽热的烈日,做好防晒工作。

小暑练三伏,动静要相宜

进入小暑时节(公历7月6-8日),此时人体阳气最旺。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伏”即初伏、中伏、末伏,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在酷热天气下进行适宜的锻炼,能够提高身体耐热能力,让肌体有充分的力量去适应炎热气候,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

但是对老年人、体质较弱的人来说,一味强调“夏练三伏”,就不太适合了。

当环境气温达到33℃时,人在安静的状态下也会出汗,如果此时进行体力活动,出汗量就会大增,而空气湿度高、风速又小,体温调节就会受到限制,有可能引发全身发热、头晕、口渴、恶心等中暑症状。而且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体内的水分比年轻人少15%左右,因此老年人在高温天气下发生中暑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年轻人,若是再患有心脑血管病或是血液浓度本来就有点高,在炎热天气下锻炼后,更容易诱发脑血栓、心肌梗死等重症。所以说,老年人在三伏天锻炼,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其实,要想避免这些问趣,当三伏来临时,老年人最好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保证充足的睡眠,利用午睡弥补夜晚睡眠之不足;外出时,身边最好备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烹制菜肴也要以清淡、爽口为原则,多吃水果也有助于防暑。

大暑—一瘦身的好时节

大暑时节(公历7月22~24日),此时身体往往会遭受湿邪的侵袭,湿邪一来,最先遭罪的就是脾胃。这样吃进去的汤汤水水就不容易运出去,肚子鼓鼓的,胃口也不好。如果嘴再馋些,控制不住冰凉食物的诱惑,更会给湿气驻留多了个理由,长此以往,脾胃功能也会每况愈下。在胃口欠佳造成身体太过虚弱的时候,又如何能在健康养生的基础上达到瘦身的效果呢?

首先,一定要补足米饭、蔬菜、水果及肉鱼类食物,把身体正常所需的健康能量都储备齐了,吃进去的汤汤水水才会被运出去,身体才会强健。当然,为了更好地控制体重,饮食搭配一定要清淡,同时,还要多做运动,这样基础代谢稳固,精力才会旺盛,气色才会越来越好,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连冬天里烦人的小赘肉,也不那么难对付了。

恢复曼妙身姿的同时,再告诉你一个秘密,那就是激活身体的瘦身大穴。一是脚心中央的“涌泉穴”,按摩时可以用大拇指来回反复按揉,也可以用木锤子轻轻敲打,经常这样做可以加速身体内水分代谢,时间久了,身体里的多余脂肪就会慢慢减少。二是小腿肚外侧的丰隆穴,此处是胃经行之处,经常刺激这里可以起到减少和抑制空腹感的作用,当然最好在饭前按摩,这样就不会在不知不觉中吃了不该吃的,自责自己的嘴巴为什么这么不争气了。刚开始时,看到皮肤自然变红就是标准,但是要记住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看到真正的效果。

立秋吃的得暖和点,赛过活神仙

接下来进入立秋时节(公历8月7~9日),虽说立秋意味着秋季的开始,但是立秋后的一段时间气温依然较高,空气湿度也很大,不但感觉不到秋凉和秋燥,反而给人一种闷热潮湿的感觉。

湍流的河水永远是往下游流的,湿性的东西也是往下走的,而体内一旦湿邪占了上风,就会使脾的升清功能受到损害。脾气无法上升,吃进去的水谷精微之物就不能顺利地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这样人们就会有嗜睡、食后困倦、消瘦的感觉,湿邪较重时,还会出现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虽然出汗但湿热不退等症状。经历了一个夏季,人们的脾胄功能多多少少都会受到点伤害,所以说,这个季节最脆弱的脏器就是脾。那么,该如何呵护我们的脾脏呢?

饮食方面,提倡“清补”,以温食为主,即不贪食生冷食品而使腹中受寒、损害脾胃,也不过食大热、油炸食品,以免产生内热而耗伤津液。鸭、鸡、猪、鱼肉、豆制品、瓜类蔬菜和水果都可以吃,还可以喝些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这些食物可以清热降暑,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还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进补打好基础。

当然,进补也要辨证进补,不能过量,过犹不及。有的人,常年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湿邪重,如果这时用鹿角胶、阿胶来滋补,服过之后,不但效果甚微,反倒会加重消化不良等症状。因为鹿角胶、阿胶属于典型的补阴药材,本来就湿邪重,再补这些滋腻的养阴之品,长期处于“虚弱”的胃肠不能承受,从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所以初秋进补一定要清补,与过于滋腻的食物“划清界限”。

为了补脾健胃,进补内理的同时,还可以结合经络外调,按摩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这个穴位和脾胃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补脾健胃,增强免疫功能。

处暑防秋乏,每天多睡一小时

进入处暑(公历8月22~24曰),秋高气爽,身体感觉比较舒服,但是很多人会觉得疲乏无力、精神困倦,这就是常说的“秋乏”。这是因为在炎热夏季人体消耗了过多能量,失了“老本”,而进入秋季后,体内代谢要逐渐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身体一下子不能适应,那些潜伏在夏季的症状就会出现,“秋乏”也就在所难免了。那么,如何才能适应“秋乏”呢?

夏天昼长夜短,天气闷热,人们往往习惯晚睡,但是处暑后温度转凉,要尽快养成早早卧床休息的习惯,尽量争取晚上10点前睡着,只要每天睡眠时间比平时增加1个小时就好。

当然,睡得早还要起得早,这样才能提前进入“备战”状态。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要午休,这样利于化解困倦,特别是老年人。人到老年,气血阴阳俱亏,往往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而中午12~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老年人一定要午睡,这样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现代人嗜吃肉食、油腻食物,这种体质往往偏酸,久而久之,就会被精神不振、睡眠不佳、情绪急躁等问题困扰。因此,最好吃点碱性东西来消除疲倦感觉。如番茄、茄子、土豆、葡萄和梨等蔬果类食物都可以帮助身体克服疲倦。另外,还不能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食物,比如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酒及烤肉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

白露防秋燥。枸杞菊花茶保全家健康

迸入白露时节(公历9月7~9日),此时天干雨少,人体易遭受燥邪,出现口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养生一定要注意防“秋燥”。

干燥季节:首要做的是补水,每天至少要补充2000毫升,尤其是因为气候干燥引起便秘时,更应补足水分,因为多喝水可以刺激肠的蠕动并软化大便。除了多喝白开水外,还要多饮茶,枸杞菊花茶就是一道值得推荐的生津润燥的茶品。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有滋阴、润肺、生津、补肾、益气的作用,而产自宁夏的颗粒小、红亮亮的枸杞润燥的功效最佳。对于现代人来说,平时吃适量枸杞子能增强身体免疫力、抗疲劳和降血压,也有助于保肝、降血糖、降低胆固醇。

菊花的种类也很多,不懂门道的人喝菊花茶往往会选择花朵白皙且大的,其实,真正的上品是那些看上去又小又丑,颜色又有些泛黄的,因为越是黄色的食物滋阴润燥的功效越强。

冲泡枸杞菊花茶的方法也很简单,用小匙每次各取10克左右,放人大茶壶中,加入热开水,冲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常饮菊花枸杞茶不仅能滋阴润燥,预防秋燥,还能预防和治疗各种眼病,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均有好处。

虽说枸杞菊花茶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枸杞子温熟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这时不妨吃点梨、蜂蜜、胡萝卜、莲藕、黑木耳、甘蔗、乳品和蛋类等可以祛“秋燥”的食物。

秋分提防传染病,痛苦不再来

进入秋分时节(公历9月22~24日)。“一场秋雨一场寒”,人们外出极易引起伤风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及呼吸道传染病。

比如有的小孩,一到秋分这几天就会发烧,起势都很急,而且持续高烧,但大便基本正常。这让家人非常着急,虽说服药后孩子很快就康复,但是为什么总遇到这种麻烦呢?这一症状属于典型的风寒感冒,起因一般是受了风寒,比如天气突然变化,小孩吹了风,沐浴完湿气未干就跑出去,或者吃了不卫生的食物等。其实不单单是小孩,大人一不小心,也会把病菌传染给别人,虽然一般感冒、流感不算大病,但要是不以为然,也会酿成大病。那么,在这个传染病高发的季节,该做好哪些防范工作呢?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体质不错的人,建议穿轻薄些的衣服,适当受些寒凉,还能增强机体抗寒能力。体质较弱的人,不可骤增骤减衣服,以防寒气侵袭,诱发疾病。

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室内活动时,要勤开窗、保持空气湿润。烹制食物也要新鲜的,多吃豆腐、梨、银耳、芝麻、百合、莲藕、蜂蜜、苦瓜这些润肺食物,尤其是女性,更要喝些滋润肺腑的汤水,如莲子百合银耳汤、木瓜炖雪耳等,身体润泽了,美丽才会永存。喜欢吃辛辣食物的朋友,一定要节制一下,以免助燥伤阴,加重内热。还需提醒的是,家里有年老体弱、慢性疾病的患者,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不要自行服用和购买药品。

寒露来,不可轻视精神感冒

在寒露时节(公历10月8~9日),花儿开始谢了,树叶也落了,难免会给人凄凉之感,情绪管理不好的人极易患上抑郁症。

有一位朋友,从事外贸工作,最近常耷拉着一张脸,白天工作走神,晚上觉也睡不好。原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效益日渐下滑,他的收入也跟着大幅缩水,面对逃脱不了的房贷、应酬、工作压力……整个人也变得心灰意冷。通过心理咨询,他才明白,原来自己患上了秋季抑郁症。

这是一种季节性的心理疾病,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秋季气温降低,万物肃杀,精神状态也易疲乏,因而秋季是抑郁症的多发期。现代医学也证实,当阳光强度降低时,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就会减少,使细胞兴奋性降低,人的精神就会处于抑制状态,表现出情绪低沉,总感觉疲惫。这与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缺乏体育锻炼、常坐着办公、体质较弱等因素也有关。碰到以上这些情况,大家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虾、肉类和禽蛩等,与香蕉、南瓜子或葵花子等让人快乐的食物为伴。也可以备些绿茶、咖啡、巧克力等富含苯乙胺和咖啡因的食物。起床后,放松片刻,伸伸懒腰,增加因多啡荷尔蒙(使人幸福的激素)的分泌。办公桌上摆放些柠檬、橘子、柚子,有助提高工作能力,降低疲劳。

霜降喝白果萝卜粥,全家都健康

在霜降时节(公历10月23~24日),熬一锅香喷喷的白果萝卜粥喝,最有利于家人健康。霜降后气温下降快,温差变化大,作为秋季进入冬季的一个过渡节气,此时应该适当进补,为迎接寒冷冬季做好准备。霜降养生特别提倡喝粥,白果萝卜粥就非常值得推荐。

此粥取白果6粒,白萝卜1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先把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小火煮10分钟,再拌入焯熟的萝卜、丝出锅即可。

白果具有敛肺定喘、燥湿止带、镇咳解毒等功效,老年人喝了可以止咳哮喘;女人喝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人肌肤红润、精神焕发。小宝宝积食、胃口不开时,用长长的白萝卜给孩子熬粥喝,可以助消化、通大便。不过白果有微毒,不宜多吃,每次吃7~10个即可。白萝卜、也是这个时节最适宜吃的食物之一,秋天人们容易咳嗽、哮喘、胃不适、头晕、胸闷、心悸,而白萝卜生吃可以止渴、清热化痰,熟食可以消食健脾。这些材料搭配在一起,粗纤维含量也很丰富,能刺激胃肠蠕动,降血脂效果明昱。

另外,霜降时节天气闷热、阴雨连绵、空气潮湿,衣物和食物都容易返潮,为了避免湿邪的侵袭,被子、衣服一定要勤晾晒,发潮的衣物不能穿,以免引起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起居也要避免着凉,最好提早备几件秋装,并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

立冬温补,羊肉是重中之重

立冬(公历11月7-8日)之后天气渐冷,为了让身体热乎起来,食物的力量不可忽视。在各种御寒食物中,羊肉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羊肉味甘不腻、性温不燥,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等作用,《本草纲目》说:“秋食温,冬食热,以养阴。”可见,吃羊肉不仅养阳也养阴,而冬季恰是人体阴气极盛、万物收藏之际,保养好阴气,才能让机体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吃羊肉的学问很多。一定要将羊肉炖得熟烂,这样吃起来才会鲜嫩,易消化。生羊肉中的某些物质不易被胃肠消化吸收,食后会引起四肢乏力。炖羊肉的时候,配上同气相求的中药或食物,滋补效果更佳。像当归羊肉汤、枸杞羊肉汤、黄芪羊肉汤、羊肉萝卜汤、羊肉豆腐汤、猪蹄羊肉汤等都是值得_提的滋补“大药”当然,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这种滋补方式,寒冷的大西北吃羊肉,抵御风寒还能滋补身体,可谓一举两待;而长江以南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温和些,比较适合吃清补、甘温类的食物,如鸡、鸭、鱼类;而雨量少、气候偏燥的高原地区,最好吃甘润生津的果蔬。

按照天人相应的理论,还应做到“早卧晚起”,早睡以保人体阳气,晚起以养人体阴气。保暖避寒也是一个重点,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注意背部的保暖。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后背有好多穴位,如果寒风吹后背,对整个身体都不好。

饭桌多点黑,安度小雪有屏障

进入小雪节气(公历11月22~23日),天气干燥,气温骤降,人体寒气旺盛,需要补充能够让身体“热”起来的食物,黑色食物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医五色五形理论中,黑色入肾经,有固肾、补内、益气、延年的功效,还有健齿、营发、润肤、养颜等作用。而“冬天主肾”,正是保护肾脏的好时节,因此,多吃黑色食物顺天时而保健康。典型黑色食物就是人们常说的黑五类,包括黑枣、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可不要小看这几种食物,它们个个都是养肾的好手,不仅补养肾气,还能抵抗寒冷,而且能够润肺生津,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比如有的女性,一到冬天,就会全身发冷,手脚冰凉,虽说平时也注意穿厚衣服、喝中药方剂、体育锻炼,但是天气一冷,手脚还是会冰冰凉。

缓解的最好方法是每晚饭后喝一碗黑枣红糖汤(黑枣10枚、生姜5片、红糖适量,煎荼饮),平时再适当吃些羊肉、牛肉等温性食物,并注意体育活动。黑枣性温味甘,兼具补肾与养胃功效,多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与生姜、红糖搭配更能改变阳气虚弱状况,增加机体热量,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

要想肾精充盛、肾气健旺,除了多吃黑色食物,按揉丹田穴、肾俞穴也很管用。按摩丹田穴的方法是将手搓热,用右手中间三指在该穴位旋转按摩50~60次。按摩肾俞穴,可以将两手搓热,用手掌上下来回按摩肾俞穴(在第二三腰椎间水平两旁1.5寸处)50~60次,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这两种方法,依次而行,早、晚各一次。

大雪是进补的大好时节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大雪”(公历12月6~8日)是“进补”的大好时节。此时进补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畏寒现象,还能调节体内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在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正如俗话所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要多吃些温补助阳、补肾壮骨的食物,用营养学的观点来讲,就是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维生素的需求,在炖鸡、煮粥时放点绿豆、红小豆、枸杞子、百合,滋补保健的效果更佳。

当然,无论食补药补都得对症才见效。体质弱、消化功能差的人,建谈“慢补”,可以吃当归羊肉汤,但是不能过补、急补;体质较好的人,建议“平补”,可以考虑小鸡炖蘑菇、白果炖乌鸡等菜肴,但是不能贪吃太多油腻的食物,避免产生内热而诱发疾病。现代人工作压力大,食补的同时还可以选择药补,比如六味地黄丸能够补肾健脑、防疲劳。有月经不调、痛经的女性,建议服用乌鸡白凤丸。

起居要强调安逸、静养,这样才能让精神、身体得到休息,调节好情绪、消除疲劳、恢复体能,使精神充足、健康增强。睡觉时最好脱掉衣服,以消除疲劳,让身体各个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如果穿厚衣服睡觉,衣服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会影响血液循环,减少体表热量,即使盖上较厚的被子,也会感到寒冷。而且还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蒸发。

冬至进补正当时滋补膏药解你愁

冬至(公历12月21~23日)是一年中阴气最旺的季节。此时养生保健须注意阴阳平衡。

有位老前辈,擅长保健养生,年纪很大了,还精神抖擞,很有活力,他养生的奥秘就在于膏方。膏方是根据气血阴阳、寒热虚实、脏腑经络等不同体质,进行详细辨证,将药物煎成浓浓的汤,再放人相应的胶质药物,一起煎熬成膏状滋补品。

比如,阴虚者可以用沙参、麦冬、天冬、生地、石斛等中药做成膏滋药;阳虚者可以用仙灵脾、补骨脂、仙茅、巴戟天等中药做成膏滋药;气虚者可以选党参、茯苓、黄芪、山药等中药做成膏滋药;血虚者可以选熟地、阿胶、当妇等做成膏滋药。

冬季服用滋补膏最好从冬至起连续服用,服用时,取一汤匙补膏,放在杯中用开水冲服,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冰糖调味。

空腹服用膏药后,最好马上进食少量热粥或热泡饭,这样既能延长药物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利于吸收,还能避免滋补膏腻滞,消除有碍消化的副作用。慢性咽炎患者,可以将药汁含在口中慢慢溶化、咽下,使药物在局部更好地发挥作用。不过服药期间,一定要配合膳食调理,做到适度运动,劳逸结合,这样才能使膏药的作用发挥得更好。

小寒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小寒(公历1月5~7日)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古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里的“三九天”恰在小寒节气内。经过了春、夏、秋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有所偏衰,冬令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

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盛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以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还能让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像羊肉、猪肉、鸡肉、鸭肉、鳝鱼、甲鱼、鲅鱼和海虾等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膳食中还可以搭配其他食物,如核桃仁、红枣、桂圆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板栗等。另外,进补还应做到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子、当归等都是常用补药。

天气寒冷时,关节痛、颈椎病、心脑血管疾病容易发作,保暖是此时的第一要务,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尤其要加倍呵护。家里如果有老年人,保暖时还要注意通风,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小寒节气阳气潜伏,精神调养方面,要做到宁神定志,心态乐观,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不可劳神忧事。

俗话说“冬练三九”,小寒时节的运动项目可以选择长跑、滑雪、跳绳、踢毽子等,运动时还要注意这些原则:日出后再开始锻炼;运动前应待身体暖和后再脱衣锻炼;运动要适度,以养胃气,不能锻炼得大汗淋漓才满意;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

大寒喝碗腊八粥,全年运气有保障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尾,也是冬季即将结束的预告,虽说大寒是一年之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但却是全年“运”、“气”循环变化的开始,所以,做好大寒时节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

在大寒时节(公历1月20~21日),熬煮一锅香气美味的腊八粥,配料按照中医学阴阳五行的理论,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而配,更能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气”。

虽说基本上不外乎粳米、糯米、黑米、红米、红豆、黄豆、绿豆、黑豆、芸豆、花生、莲子、百合、桂圆、红枣、枸杞子、山药、山楂等食材,但最好还是用五谷、红枣、桂圆之类食物来熬粥,这些食物都属于植物的种子,而种子又是植物一生的精华,蕴藏着旺盛的生命力。冬天的时令与我们人体的肾脏相对应,豆类是补精髓的,能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大寒适逢春节,家里往往会备好丰富的过年食物,此时应避免饥饱失调,建议多吃些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比如山楂、柚子等就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多喝小米粥、健脾祛湿粥等补品来进行调理。

大寒时节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养生还要着眼于“藏”这就是说,人们在此期间应该早睡晚起,不要轻易扰动阳气;遇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使种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这样才有利于安度冬季。

十二时辰生物钟养生

一天中的24小时在中国古时的计时中是十二个时辰,从半夜子时(23时)算起,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我们的任何生命活动都应符合这种自然规律。只要顺应天时养生祛病,就是掌握了长寿健康的秘密!

因天之序,十二时辰养生法

《易经》很早对生物钟就有认识,《易·系辞》中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意思是说,太阳落下去月亮就会升起来,月亮落下去太阳就会升起来,太阳、月亮就是在这种互相推动中产生了光明。自然界如此,人体亦如此。《易经》十二时辰的养生理念就是要告诉我们如何利用人体生物钟来保养我们的身体。下面就来说说十二时辰养生的要点。

子时在夜里23点到次日凌晨1点,在这个时间段,胆经当令,阳气开始生发,最重要的是好好睡觉、养阳气。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五脏六腑皆受其益。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晚上八九点钟就昏昏欲睡,而一到11点就清醒了,于是就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通宵玩游戏、吃东西,这样恰恰把正在慢慢生发的阳气给破坏了。对于习惯熬夜的人们来说,照顾好胆经才是最好的进补。有一种敲膻经的方法非常奏效,沿大腿外侧中线从屁股一直敲到膝盖,两条腿都要敲,每天每条腿敲3~5分钟,无论是站是坐,都可以方便地操作。

丑时在凌晨1点到3点,此时肝经当令。肝主目,和人体的眼睛联系密切,“卧则血归于肝”,这个时候一定要保证良好的睡眠,保持熟睡是对肝最好的关怀。同时,“肝主藏血”,人的生发之机全都仰赖肝的疏泄功能。不要为了应酬大量喝酒,那样只会增加肝疏泄毒素的工作量,使肝脏功能越来越糟。也不要因为白天的不愉快而生气郁闷,那样只会抑制肝的疏泄、生发功能,容易导致气郁。“肝之液为泪”,眼泪是上天赐予每个人的自然解毒法,可以迅速化解肝毒,及时疏解体内的郁结。

寅时在凌晨3点到5点。人体气血在这个时候开始冲击肺经,而肺经是“主一身之气”的,一定要处在深度睡眠当中才能完成人体从静到动的转化,让人体的气血好好地来分配。这也就是为什么不睡的人在夜间3~4点会那么难熬,因为这个时候为肃降之气运行的阶段,要是继续熬夜,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而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这个时候往往会醒来,甚至还有盗汗的情况发生。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不如从前,收敛功能也越来越差,就只剩下宣发而没有肃降,所以老年人容易早醒。如果家里有老年人和心脏病人,就一定要叮嘱他慢慢起床,不要过早去锻炼,以免引起猝死。如果寅时醒了,或是大汗淋漓,都是身体不好的信号,要尽快去看医生。

卯时在早晨5点到7点,此时大肠经当令。大肠经的功能是转化体内糟粕,将人体的垃圾及时清理出体外。每天按时排便可以减轻大肠经的负担。如果排便不通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头,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这里的气就是肺气,它可以推动大便下来。另外,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白开水不仅能促进大肠蠕动,还能将唾液中的消化酶带进肠胃,吃东西时,可以更充分地分解食物。不过喝水之前,应该先刷牙,以免形成菌斑及牙石。大肠经还是一条非常有效的美容经,因为这条经直通面部两颊和鼻翼,可以有效防止这些部位长斑、生痘。方法是右手攥空拳敲打左臂大肠经(左手自然下垂,右手从上臂敲打到手腕),再左手攥空拳敲打右臂大肠经,每边各敲打1分钟。

辰时在早晨7点到9点,这时太阳升起,天垲出现一片阳的象,而此时正是胃经当令,人体需要补充一些阴的东西,水分多、味道淡的食物就属于阴。这个时候吃早饭,补充营养。它们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如果没有吃早饭,到了9点的时候就会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学习效率低,长期下去对人体的损伤非常大。

巳时在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脾经当令。脾经是主消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这样大脑才有能量应付日常的运转。不过这也有赖于脾运化水谷精微之物的功能,这是因为脾主一身肌肉,如果脾的功能很好,我们的肌肉就会很发达,嘴唇就很滋润、很丰满,反之,嘴唇就会发瘪、干枯。这时不妨多吃具有补脾作用的食物,少吃寒凉、油腻的食物。对于现代上班族还要避免久坐,因为长时间坐着不动,周身气血运行缓慢,脾的功能容易受到影响。养身健脾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多动”,即使没有时间去健身房,也要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做做简单的伸展运动。另外,还不能过度思虑,否则对脾更是雪上加霜。因为脾在志为恩,一旦脾胃受到伤害,吃饭也不会有胃口,人就会消瘦。

午时在中午11点到13点,心经当令。此时是午餐时间,吃饭要注意营养丰富,荤素搭配,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吃八分饱就足已,建议多喝点沥,菜要少放盐,饭后用茶水漱口,涤去油腻,然后再进行午休。一个上午运化的全是阳气,这个时候是阴生,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睡子午觉是最好的选择,哪怕只是闭一会儿眼睛对身体也有好处,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午休最有补益。午睡时间不要太长,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

未时在下午13点到15点,此时小肠经当令。它的作用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的精华,分配到身体的各个脏器。午饭一定要吃得营养、全面,这样才能保证下午的精力充沛。当然,这也不是说吃了好东西就能“补”什么,也不是要吃很多,这还与身体吸收功能的好坏有关,如果吸收功能较差,即使吃再好的东西,体内不能消化吸收,也照样会堆积成垃圾,人体还得调出元气来消化它,反而会使身体变得更虚弱。所以,膳食搭配还得根据个人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有些女性脸上长了蝴蝶斑,就是典型的小肠吸收功能不好引起的,体内垃圾没有代谢出去,慢慢堆积而成,这时光靠美容是没有用的,需要内外一起调养,疏通代谢,斑点才会自然地消失。

申时在下午15点到17点,是膀胱经当令的时候。膀胱经是一条可以走到脑部的经脉。对于健康的正常人,这个时间办事效率高、判断力好;对于企业,在这个时间可以开例会、做重要的决策。如果此时特别犯困、健忘,平时睡眠又是较规律的,就可能是膀胱经出了问题,是阳虚的毛病。这里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锻炼膀胱经方法:面对墙壁,做下蹲起立的练习。初练时寓墙壁稍远点,随着腰背力量的增加,逐渐缩短足尖与墙的距离,直至练到足尖抵住墙壁时,仍然能蹲起自如,每天坚持做10分钟便可。有些老年人,口唇一干燥就认为是肾阴虚,往往越补越口干。其实,人体的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就像太阳一样,能够把精液气化,如果膀胱经的气化功能好,嘴里就会有唾液,反之,就会口唇干燥。所以,遇到这种干燥症患者,要先考虑肾阳和膀胱经的气化功能两方面。

酉时是下午17点到19点,肾经当令。肾是先天之本,是一个人生命的本钱,大多来自父母的遗传,先天不足则要靠后天的培补。如果一个人心灵手巧,说明他的肾精很足。肾精足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志向,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远,而老年人精不足,志向就不会高远。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肾精。涌泉穴直通肾经,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此穴可以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肾经上的太溪穴也是一个大补穴,凡是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头晕、耳鸣、腰酸、脱发、牙齿松动、哮喘、男人性功能减退、女性习惯性流产都可以通过刺激这个穴位缓解病症。

戌时在晚上19点到21点,“阴气正盛,阳气将尽”,男人与女人要保持心情舒畅,从内心深处来愉悦自己,为亥时进行性生活做好淮备。此时恰是心包经当令,心经是君主之官,是不受邪的,而是由心包经“代君受过”。每天应该抽出10分钟拍打心包经,这可以让身体得到全方位的休息。心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募穴——膻中穴,这个穴位于两乳的正中线,是解郁、解压的大穴。当人非常生气时,会不由自主地拍打自己的胸膛,实际上这就是在拍打膻中穴。对患有失眠症的人来说,拍打心包经也是消除失眠的好方法。

亥时在晚上21点到23点,这段时间三焦经当令。亥时是十二时中最后一个时辰,意为夜已很深,人们应该停止活动,安歇睡眠,这样百脉才可休养生息。亥时在人体对应的经脉是三焦,人体很多脏器全都包括在三焦内。上焦是心和肺,中焦是脾和胃,下焦是肝和肾。只有保持三焦通畅,人体才能健康;若是三焦不通畅,人就会生病。

同类推荐
  • 小病不求医

    小病不求医

    家庭必备的、可靠的保健顾问,患者最便捷的就医指南,以常识之道破解小病困扰,以传统疗法指导健康生活。小病自己看,大病去医院,急性病症懂保护,慢性疾病靠调养。
  • 女人养生特效秘方

    女人养生特效秘方

    针对女性易患疾病,从头到脚,从内到外,分门别类,节节深入,从根本上讲述疾病与身体失衡的形成原因。行文简洁,通俗易懂,能让女人高效掌握养生知识,通晓医理病理,防患于未然.精致处有三:其一,所选老偏方皆经千百年验证而流传至今,对疗治疑难杂症尤其有效;其二,偏方药伍皆选纯食材,无毒副作用,可放心使用;其三,书中内容悉心编排,每节都将药理单独提炼并置于文首,令读者一目了然。
  • 儿科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儿科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儿科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父母!各种儿科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儿科病发生前有哪些征兆,作为父母,您心中有数吗?饮食调理、经络调养、日常保健、预防护理,父母怎么做才能使孩子生病少吃药,并得到有效治疗呢?宝宝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孩子的健康,就在您手中!
  • 小茶包喝出大健康(MBook随身读)

    小茶包喝出大健康(MBook随身读)

    由张婷婷主编的《小茶包喝出大健康》选取最普遍、最容易买到、最廉价安全的茶叶、食材、药材,针对上班族及现代人常见各种亚健康、慢性病等,介绍不同功效的养生茶配方。包括上班族必备小茶包(远离亚健康)、出差旅行小茶包、24节气养生小茶包、家庭保健小茶包、慢性病常见病治疗保健茶包五大部分,用简便价廉自然安全的保健方法帮助读者获得健康,远离疾病。
  • 5分钟家庭保健方

    5分钟家庭保健方

    本书介绍了现代家庭常用快捷的保健方法,包括环境、心理、饮食、运动等,各论介绍了各类家庭成员的日常保健,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季节等特点,阐述了各种家庭保健方法的具体应用。
热门推荐
  • 仙武弑

    仙武弑

    天生混沌,万物开化,仙武源点,灵气滋生。一人,一剑,一界,一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将之遥

    女将之遥

    你与我之间,是相互的救赎、命定的倾心……
  • 系统的逃脱之旅

    系统的逃脱之旅

    本以为带了个可爱小正太,谁知道带了个盛世大魔王???一不小心就被骗拐了???赶快跑路
  • 秀才娘子望夫成龙记

    秀才娘子望夫成龙记

    宫廷打杂女佣(结婚的)扫地洗碗芜君至小没有父母,她只有一个愿望,自己的相公早日高中金榜,最好成为一个高官,那些人就不会看不起她了,结果经历了重重磨难,终于……
  • 异界之儿子系统

    异界之儿子系统

    当他手拿ak时!妖兽:峰哥,有事好商量!魔族:我佛慈悲!阿弥陀佛!泰坦:老大,一颗子弹定乾坤!书友群:1038608686
  • 寒雪声

    寒雪声

    被挚爱之人所害的他,体化魂元,坠入人魔两界,寄体的魔佛,破碎的盘古之泪,陨落的星源,又会掀起何等风云。莽莽江湖,最终是佛渡世人,还是魔覆天下。
  • 一路有你的相送

    一路有你的相送

    我一直以为,在我们懂得珍惜当下前所经历的事,虽然不完美却有着最真实的意义。彼时都还不会爱,可是一群伙伴在一起,无论如何也会安然度过最难忘的成长时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生来就躺赢

    生来就躺赢

    去不了未来世界怎么办?只能继承亿万家产了。也许我可以挣个千亿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