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93300000021

第21章 无情未必真豪杰,“多情”如何不丈夫(3)

最初的朱安对于鲁迅似乎是抱有一份一泫春水微澜般的幻想。她起先是奢望着鲁迅性情上的软化,能够在男女的情事上慢火微温地接纳自己。后来,她就仅仅只希冀于能有机会给自己传下个一男半女,也不枉与大先生的一场夫妻。只是由于鲁、朱两人在文化、性格方面的背景差得太远,朱安一切的努力均归于徒劳。

我不晓得像鲁迅那样一位外表冷峻、内里热烈的正常男子,是如何打发他二十几年无性的春夜的。日本有一位学者叫谷崎润一郎。他在形容一个静夜间忍受着情感折磨的男子时,讲:仿佛是一条蜈蚣在高粱的根部蜿蜒爬行。

鲁迅的朋友郁达夫,有一次在初寒的冬之夜,去到鲁迅的屋子中找他。郁达夫惊讶地发现衣食无忧的鲁迅,睡的只是窄窄的木板床,床铺的垫子也仅是削薄的一层。郁达夫对此很是不解。后来,风流成性的郁达夫就从自己的纯生理感受出发,讲当时的鲁迅正过着一种清长的无性生活,床垫薄一点,可以减少无用的性冲动。

那一段时间,鲁迅为了表示自己坚忍的决心,走在街上时喜欢把自己的头颅高昂着,采取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姿势,绝不眄盼身旁络绎往来的云裳花容的女子。鲁迅把这一种极具个性的姿态保持到了上海,观察力敏锐的冯雪峰就把这一细节写进了《回忆鲁迅》一书。

据说,鲁迅形孤影只地走在残阳如血的无爱婚姻的路上,也有感到软弱的时候。为了鼓励自己,鲁迅就给自己刻了一方石印,上面写着“堂”。有一段时间,鲁迅甚至于给自己起了一个“俟堂”的字号。“俟”()在汉语大词典中的意思为“等待”,那么,凝望着北京春季柠檬色的暮霭沉沉的天空,听着北京高空仿佛水流般咝咝而过的暖湿气流,鲁迅当时一颗跳动着的心,又在等待着什么呢?

鲁迅最好的朋友孙伏园,以及他最喜爱的学生许钦文,曾经建议鲁迅考虑离婚。当时的一些大人物遇上那些过时的棘手的婚姻时,也有用过离婚不离家的方式。但是,鲁迅是成名人物,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青年人的领袖,他必须顾及时舆的影响。再则,鲁迅想起母亲鲁瑞望着朱安时那种平和满足的目光,他叹了一口气,1926年的许广平否决了朋友们的提议。鲁迅曾多次对好友许寿裳表示:“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

后来,鲁迅终于还是遇到了“梦魇”中的女子。

她就是喜欢穿着一件月蓝色绸衣,黑裙子,剪着整齐短发,素面朝天的许广平。他们携手悄然南下,在周老太太鞭长莫及的所在,开创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得知这个消息,内心苦涩的朱安仿佛在孤苦无助的人生漫漫长途中,耗尽了最后的一点气力。她瘫坐在正厅的一把雕花古椅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她对当时的房客俞芳说: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我现在没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没用。

鲁迅出走后,在供养着母亲的同时,也一直供养着替他照料着周老太太的朱安。

1936年10月,鲁迅病逝,支撑朱安的一方天空也随之坍塌了。

头发花白、脸色憔悴的朱安,在客厅的饭桌上,静静地摆上几碟鲁迅生前最爱的绍兴小菜,点亮了引领幽灵的长明香烛,为大先生的亡灵超度引忏。

后来,懂事的朱安怕许广平在外面做事不甚方便,乃请鲁迅的学生、挚友宋琳代笔写了一封全权的委托书,云:“景宋女士:闻先夫鲁迅遗全集全部归商务印书馆出版,姊甚赞成,所有一切进行及订约等事宜,即请女士就近与该书馆直接全权办理为要。”

1947年6月29日,在朱安送走了周老太太(1943年4月22日)的四年之后,她终于走完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她的死,已是无喜无怒的,虽然也少有人为她感到悲哀。

她的遗愿是想与鲁迅先生合穴同葬。她的意愿当然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

她的灵柩被草葬于北京西直门外的板井寺柏树林中,与她厮守了一生的婆婆鲁瑞紧挨着。她的坟堆上没有墓碑,也不能有任何标记。

以后,我总是会恍然梦见,在一片苍苔露冷筛月影的柏树林间,仍有一位瘦小女子的亡灵悒怏地徘徊着。她从来没有单独地出过远门。她即便是成为了亡灵,也走不出那一片点缀着稀疏灌木的柏树林。她望不到点点寒星下的南方河山,也就望不到在沉沉夜色下闪着黝黑光泽的故乡绍兴了。

其实,在一段时间里,还有一位婉约娴静、知书达理的年轻女子,曾经出现在鲁迅的身边。她就是令人嗟叹的许羡苏小姐。

许羡苏(1901—1986),字淑卿,浙江绍兴人。她是少数几位在北平可以与鲁迅的母亲鲁瑞讲得上家乡话的正宗小老乡呢。她最初是鲁迅最喜爱的弟子许钦文的四妹。倘若是与许广平来比较,她的人,应该是娇小文秀的,她的性子也是内敛羞赧的,但她比许广平更早进入了鲁迅的生活圈子。

她是鲁迅三弟周建人早先在绍兴明道女校时的得意女弟子。受大哥许钦文之影响,当时的许羡苏抱了一份大的决心想投考北京大学,周建人就让她寄住在了八道湾的大家庭中。

那时,北京八道湾的大院才是一个文采熠熠的所在呢。当时驰骋于文坛的“周氏三杰”正在其间过着一种天地清安的日子。鲁迅与母亲、朱安住着前院,作人、建人住在后院。许羡苏搬入后就与周建人为邻。

周氏的男子,白天在外面忙碌自己的事情,很少在家,许羡苏就与周老太、朱安一起坐在外面清丽的日头底下吃饭。到了晚餐时,一大家子才会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正式地聚餐。

在许羡苏最初的印象间,不苟言笑的鲁迅是令她有一点怯然的。

许羡苏回忆与鲁迅先生的初次相遇,是在鲁母周老太太的屋子中。鲁迅事母纯孝,每天清晨出去做事之先,都会在母亲的窗子底下站定,喊一声:“姆娘,我出去哉!”下午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必定是跟母亲讲:“姆娘,我回来哉!”那一次,刚刚搬入周府的许羡苏陪着周老太太拉家常。她记得春阳的热力映在贴纸的窗棂右起:俞芳、鲁瑞、许羡苏、俞藻于北平上,有一种远山暮霭般的明亮,下班回来的鲁迅忽然进到了母亲的屋子。许羡苏讲:“只记得他给了我一个很严肃的印象,不多谈,进来转一转,看见有客就出去了。因为我是建人先生的学生,不是他的客人,叫老太太作太师母是从建人先生的关系而来的。”鲁迅在多数初识者的印象中都是一种傲然屹立的姿态。

后来,彼此间接触的机会多了,鲁迅卸却了最初的冷妆,许羡苏才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平易诚恳的真实一面。以后,她在生活中遇上什么难题,也都愿意找鲁迅帮助。1921年9月,上海的商务印书馆盛情邀请周建人加盟。临南下之际,他见许羡苏与自己的大哥相处得颇为愉快,就把许羡苏托付给了鲁迅“监护”。

鲁迅起先是以担保人的身份,把许羡苏安排进了北京大学的女高师生物系学习。后来,是许羡苏自己感觉到在课程上有一些吃力,鲁迅才把她转到女高师数理系。

据说,当年伊始去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许羡苏,就与校方有过一次不小的冲突。那时的许羡苏,正处在一种烟花三月江南春的花信期,爱美的她特意梳了一个时尚流行的短发式去上学。

这便触犯了当年女高师峭拔壁立的校规了。校长毛帮伟冷着脸,亲自找到许羡苏谈话。要么许羡苏改梳回女高师统一的齐肩长发,要么就劝令退学。许羡苏觉得校长在这件事情上有点小题大做,就委屈地告诉了鲁迅。

鲁迅当时满口答应许羡苏,替她到校长那儿通融一下。当时,他们在谈论这件小事时,正是晚饭时分,周作人也在场。当时的作人先生是在女高师兼着课程的。周作人就笑言:毛帮伟这人天性是一个古板的人,他过去是大先生教育部时的同事,大先生出面,应该是没事的。

可这一回,校长毛帮伟偏偏就不给鲁迅这个人情。这一来,二先生周作人的拗性子也上来了。周作人扬言女高师的气氛太陈腐,就把开学的聘书寄还了女高师。因为一个小女生的芥末小事,一下子竟惹恼了周氏的两位学界的成名人物。这一来,毛帮伟也吃不住劲了,他赶快派人来给周氏兄弟诚恳致歉,并再次送来聘书。这件事情就以许羡苏的胜利而告终。后来,五年的光阴轻捷地走过,鲁迅在写他的杂文集《坟》时,忽然又想起了这件事,他慨然地叹喟:“虽然已是民国九年,而有些人嫉妒留短发的女子,竟同清朝末年之嫉妒剪发的男子相同,校长M先生虽被天夺其魄,自己的头顶秃到几乎精光,却偏以为女子的头发可系千钧,示意要她留起来。没法疏通了几回,没有效,连我也听得麻烦起来,于是乎‘感慨系之’了,随口呻吟了一篇《头发的故事》,但是不知怎的,她后来竟不留长,现在还是蓬蓬松松的在北京的道上走。”

这应该是鲁迅先生对于像许羡苏这样成长中的青年,一次细微的呵护了。

许羡苏在鲁迅贴己的日记中,应该是一位出现得较早的女青年。例如:1921年10月1日,鲁迅先生记:“许璇苏来。”10月5日又记:“寄许羡苏信。”10月8日更记:“下午至女高师校邀许羡苏,同至师校为作保人。”许羡苏对于日常事物的处理有着一种清嘉的喜气。她水清花摇般娴静的脾性也甚合鲁迅的心。以后,鲁、许之间的私谊就有了一点的亲昵。鲁迅但凡是在生活中发现了一点奇妙的美感,都喜欢通过书信的方式与许羡苏讨论。所以,在鲁迅先生的一生中,许羡苏大抵是鲁迅先生写过最多信件的一位小女生哩,当然也超过了给许广平信件的总和。在1924年到1932年的短短八九年时间里,据知情人士的回忆,鲁迅就给许羡苏写过一百零八第一排左三周作人,右三鲁迅封信函。而且,鲁迅一俟自己的新书发行,就总是不忘立即寄了一本样书给许羡苏先睹为快。许羡苏应该也是唯一收到鲁迅1932年前全部著译和所编刊物的人。只是这样的信函与书刊许羡苏均无力保存下来,这也是令人殊为叹惜的一种事情。

1923年7月,发生了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的事情,这是一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当初的鲁迅,在读《诗经》的时候,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东有启明(周作人字启明),西有长庚(鲁迅法号长庚),有无毕,载施之行。”母亲鲁瑞惫倦地解释:“龙师傅给鲁迅取了个法名——长庚,原是星名,绍兴叫‘黄昏肖’。周作人叫启明。启明也是星名,叫‘五更肖’,两星永远不相见。”兄弟从一种潺的谐和到一种的反目,使鲁迅深刻体会到了一种渗透入骨子里的寂寞与悲哀。

许羡苏也是这件事情的见证者。事件的当事人周氏兄弟却是三缄其口,自有后来许多八卦的研究者反复论证,已有N个的版本流传于世间,小女子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

许羡苏只记得,从7月14日的晚餐起,兄弟俩就开始分灶吃饭了。19日,周作人煞有其事地给鲁迅送去了一封洋洋洒洒的决绝信。这一段时间,许羡苏因为功课繁重,已经搬到学校食宿了。22日是星期天,许羡苏去八道湾陪周老太太聊天。周老太太愁苦着脸跟这一位小老乡讲:大先生与二先生吵架了。又说:现在大先生决定要找房子搬出去。

这样,许羡苏就想起从前绍兴的同学俞芬住着的砖塔胡同21号似乎还有闲余的屋子。许羡苏就陪同鲁迅先生去到砖塔胡同看屋。后来,许羡苏讲起那天的情形,她仍然记得,那是太阳下山时分,夕阳像一团燃烧的火,投在鲁迅峤然砉然的脸上。由是,许羡苏对于这个小个子的中年男人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意。

鲁迅迁入到砖塔胡同21号居住之后,逢到无课的假日,许羡苏就不再到八道湾去玩了,她喜欢到砖塔胡同去。周老太太、朱安与她,就在朱安素洁明净的房间内低声地聊着天。无事时许羡苏一般都不会去到鲁迅在楼上的卧室兼工作室的。她们怕打扰了鲁迅先生的写作。

1924年底,许羡苏从女高师毕业,鲁迅先生曾一度介绍她到一间私立的中学教书。当时,那间学校不能安排住宿,许羡苏就搬进了砖塔胡同21号,与鲁迅的家人同住。许羡苏一直住到1925年的年底,鲁迅又给她介绍了女师大图书馆的工作,她才在女师大住了下来。但在空闲的时间,周老太太仍然期待着这个婉静女子的到来。许羡苏的善解人意令周老太太舒心,也多少舒缓了周老太太与朱安在静长的岁月中,每日望着院落中几株爬满了茑萝的杂树时长长的寂寥。

那一段日子里,周府的男女已经与许羡苏之间,产生了亲同家人的情分。许羡苏从学校过来,周老太太就喜欢拉着许羡苏的小手东一搭、西一搭地闲话。有时,老人家也要许羡苏陪着她去北京的热闹街头购物。周老太太与朱安的绍兴口音都很重,许羡苏是年轻人,语言天赋好,说得一口流利的京片子本地土话。有许羡苏陪着,本地人卖东西不敢欺生。鲁迅先生在繁忙的写作之余,最喜欢的休闲活动,就是到后面的小院子里薅弄一些树木花草。许羡苏也会到后院中帮鲁迅打打下手。有一次,鲁迅读到两晋时桓温的“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心中颇是感慨,就让许羡苏买回了几株青青的柳树,与许羡苏一起种在了后园。为此,还拔去了周老太太经常眺望不止的几株杂树。这令周老太太很是不爽,嘟嘟囔囔地埋怨了鲁、许好一阵子。鲁迅与许羡苏也不还嘴,他们彼此会心地对望一眼,一种幽静的笑就漪漪地在他们的心湖荡开了。

这时节的鲁迅,是可亲可近的。

以后的许羡苏,似乎是用了整整一个人生的时间,不断地回想着当年北京城湛蓝而高远的天,回想着当年北京城熙来攘往的街道,以及入夜时,那静静悬着的一轮新月。

许广平大约是在1925年4月12日,第一次来到了鲁迅的家中。以后,这个家就因为这个广东籍的女子而逐渐变得活跃起来。许广平的脾性是大胆与热力的,带着南国湿润暖风的气息。在北国久住的人们,与之骤然相逢,确有耳目一新之感。她的鲜活与动感是含蓄而内敛的许羡苏所永远不可能具有的。

1925年的端阳节。鲁母让人在门首插上了一束碧绿的艾叶,鲁迅请许羡苏、许广平、俞芬、王顺亲四位女孩子来家里吃饭。许广平是调皮的,她与俞、王合计着要将鲁迅先生灌醉。是夜,鲁迅先生果然是有一点喝高了,他在女孩子劝酒的过程中,忽然打了俞芬一拳,并把许广平的头按在了桌子上。许羡苏可能觉得许广平闹得有一点出格,当时就生气地中途离席而去。后来,她又再三地跟许广平讲:这样灌酒会酒精中毒的。鲁迅先生喝酒宜少不宜多,是有戒条的。许广平立即就给鲁迅去信,表示要听许羡苏的话,并为自己的失态赔罪。

同类推荐
  • 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微型小说·哲理荟萃

    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微型小说·哲理荟萃

    《微型小说·哲理荟萃》精选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作家创作的经典哲理微型小说。正如费尔巴哈说:“观察自然,观察人吧!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哲理的秘密。”这些名篇佳作在智慧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作品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名家的聪明才智、思考能力和创作魅力,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微型小说的范本,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 感悟一生的故事寓言故事

    感悟一生的故事寓言故事

    这套《感悟一生的故事》经过精心筛选,分别从不同角度,用故事记录了人生历程中的绝美演绎。本套丛书共31本,包括成长故事、励志故事、哲理故事、推理故事、感恩故事、心态故事、青春故事、智慧故事等,每册书选编了最有价值的文章。
  • 经典武侠小说:十二金钱镖(套装共13册)

    经典武侠小说:十二金钱镖(套装共13册)

    全书以振通镖局镖头胡孟刚向十二金钱俞剑平求借镖旗开始,随即转入悬疑性的曲折故事,由探风、传警、改道、遇劫、拼斗、失镖,到盗踪飘忽,扑朔迷离,无人知其来历,寻镖人多次受骗、扑空,一步紧扣一步,书中悬念重生,线索紧罗密布,却又严丝合缝。小说人物刻画入微,生动活泼。如俞剑平的侠气横溢、老练精滑;飞豹子的神出鬼没、狡诈绝伦;黑砂掌的玩世不恭、热血心肠;九股烟的刻薄嘴脸、小人心性,及其色厉而内荏的意识活动,几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 教我如何不想他

    教我如何不想他

    她因父亲的入狱而看尽世态炎凉,认定幸福近在咫尺也只是一场光影浮华。他因意外的车祸而葬送完美人生,却并未沉沦在痛苦的深渊整日自怨自艾。两人的相遇本是一场偶然,她无意中走进他的生活,逐渐看到了最真实的他,爱情因了解而萌发,因相处而升温,让她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他。她渐渐明白,完美是只存在于童话故事中的传说,而幸福,才是这一生都不变的承诺。总会有那样一个人,在寻找他的过程中历经风雨坎坷,但当爱情如奇迹般降临,一瞬间,全世界都会开满花……
  • 大唐平叛传(上)

    大唐平叛传(上)

    是一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本书以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叛乱为背景,叙述了平叛战争中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故事。书中除了以大手笔描写了千军万马拼力厮杀的恢弘场面,百十位出场的人物更是描写得活灵活现,显示出作者在历史、天文、地理、哲学、艺术及宗教等方面丰富的知识底蕴。
热门推荐
  • 小小说—青春无悔

    小小说—青春无悔

    还记得樱花下他们的誓言么,时隔多年后物是人非?又一年花落带走谁的眼泪,看沉浮,谁与谁归...
  • 情剑仙侠传

    情剑仙侠传

    天地灵气枯竭了近千年,曾经火热的修仙已经衰落,世界成了武者的天下。想变强就选择练武,选择修仙的都是傻瓜。然而,却有天才领悟了大道,能够从遥远的星辰上获得灵力。修仙,并没有绝迹……
  • 又是和男神穿汉服的一天

    又是和男神穿汉服的一天

    时桓易看着满房间的汉服;“沈思茗!结婚的时候你敢穿汉服试试看?”时桓易看汉服贼不爽了!老婆陪设计图的时间都比陪他长,“老公酱~你康康那些婚纱,又是露肩膀又是V的,你不吃醋?”就这样时桓易成功被洗脑,十里红妆凤冠霞帔,时桓易让沈思茗成为了所有袍子的羡慕对象。沈思茗没有想到,在很多年前,她对着古装剧里的说出的童言,有一天真的实现。(女主是汉服掌柜,男主白手起家,可甜可咸吼(∩???????????∩)
  • 学衡派编年文事

    学衡派编年文事

    本书以学衡派的成员的人生经历叙事和学衡派活动的记事为线索,以年表形式,线性叙述了学衡派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活动内容,展现了学衡派的多个方面。尤其本书在时间下还列入了学衡派的成果著作以及一些珍稀史料,尤为难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代嫁丫鬟懒洋洋

    代嫁丫鬟懒洋洋

    楚泱想要的很简单。一张不动的床板,一床棉被,和一个枕头。垂着头问人家强盗,“我拿十八箱金子换你的床板,成么?”把一桌子的珠宝推到太后面前:“这些东西我用不着,能不能把我的那床棉被送来。”楚泱指着皇上的额头,狡黠的笑着:“拿一个棉枕头来,可以换一个小吻。”楚泱很好打发,但又很不好打发,睡眠充足的时候如猫一样调皮,睡眠不足的时候,就是——谁也无法对付的母夜叉。
  • 另类修炼传奇

    另类修炼传奇

    这是一本恶搞的无厘头网文小说,闲的没事干,想轻松一下,还是可以看看的。自认为还是有点搞笑!
  • 渡魂人

    渡魂人

    佛说: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这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所有的烦忧苦楚也都源自于此,可是……若是我告诉你我可以帮你远离生老病死,远离轮回之苦,你可否愿意?亲爱的朋友,你是否有无法放下的执念,你是否有难以了却的心愿,你是否有求而不得的人或事?亲爱的朋友,你是否暗暗梦想过长生不死,你可否愿意以灵魂作为交换,换得长生不死、换得容颜不老、换得你所期待的一切。亲爱的朋友,你是否愿意无悲无喜、无爱无恨,独享千年生命,独尝千年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