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84400000010

第10章 二律背反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①,得闻如是言说章句②,生实信③不?”④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⑤后⑥,后五百岁⑦,有持戒⑧修福⑨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⑩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己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①众生:此处应指研习佛法的人,与善男子、善女人同义。

②如是言说章句:指前面提到的独特的对“是”的追问方式。

③实信:相信,而不是以前认为的“信仰”。因为如果我们只是信仰,就等于把佛陀所说的法当成圣言量,那么佛陀的教诲就成为宗教。

④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这一疑问句透露出须菩提对佛陀所说法的怀疑。由于佛陀对“是”的追问方式与传统哲学的追问方式不同,它违反了以往的一切思维原则,或许由此引起了须菩提理解上的困惑和不安。但他不敢直接说出,便借众生之口说出了疑惑。须菩提怀疑的理由,笔者推测,佛陀对于“是”的追问方式是括去一切什么,将“是”归之于“无”,即前面佛陀提出的“是者不在,在者不是”的哲学论断。而以前的婆罗门教认为关于“是”的知识是绝对知识,并称为圣言量。这两种说法的不同,使须菩提产生了怀疑。换句话说,须菩提不敢认为“是”是“无”,疑惑于“为什么是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而本品须菩提的怀疑证实了前面的推测,须菩提是一位以“是”是什么为追问方式的哲学家,而不是以往所认为的他是“解空第一”的哲学家。因为当他听到佛陀提出不应从认识论上来认识“是”时,便产生了疑惑,表明他还未认识到后一种追问方式。

⑤灭:灭度。

⑥如来灭后:玄奘和义净将这一句译为“正法灭时”,笔者认为较具哲学深意。因为它说出了佛教哲学的“是”存在着被遗忘的时候。如原始佛教传播并发展为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传播并发展为中国佛教,都呈现出“是”的遗忘。

⑦后五百岁:有多种说法;1)指佛死后第一个五百年,2)指佛死后1000年中的后五百年,3)指佛死后1000年之后的五百年,4)指佛死后的第四个五百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后五百年也在不断地后推。因此,这一句可理解为一段很长的时间。

⑧戒:梵文Sila的意译,是佛教徒防非止恶而制定的戒规。佛教徒认为通过这些戒规人们能获得最大的善。

⑨修福:佛教要求具备德及慧两个条件,方是修福。也即是说,修福与智慧有关。修福暗示了佛教哲学与西方哲学伦理学设定的总目标一样,都是认为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的。那么,佛教哲学除求真之外,既求善也求福,善和幸福就成为人生道德生活的最高目标和意义根基。

此:指经中对“是”的追问方式。

实:真实、正确。

善:以往一直都把它当成行善积德讲,但在《菩萨璎珞经》中:“顺第一义谛起名善,背第一义谛起名恶”;天台宗认为:“顺实相之圆理为善,背之为恶”;也即与绝对存在相一致时是善,与绝对存在不一致时是恶。可见,善应指绝对存在之为善。

善根:梵文Kusalamula的意译,又称“善本”、“德本”,暗示古梵文的“是”具善之义。

一念:时间词,九十刹那为一念,表示极短时间。

生净信者:因为种善根者认识到“是”为“无”,为“净”,所以称为净信。

须菩提:是插入语。

悉:全部。

如来悉知悉见:疑是倒装句,原应为“悉知悉见如来”,指真正认识了“是”。

诸众生:可能其梵文应是(eve)sattva,相当于thebeing,它既可指一个具体的众生,也指全部的众生。此处应特指上述的“是人”。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透露出佛教哲学认为由追问“是”所获得的福德是无量的,也即佛教哲学认为追求智慧的人将获得最大的善。

何以故:追问了为什么真正认识本经的众生即获得最大的善。

无复:不再、没有,或可作“超越”解。

法相:指一切思想观念或各种道理、法则,见诸条文或行动。用现代哲学语言,法相当指使用语言对哲学的论述,即可说者的一切。因此,法相应是认为“是”是什么。

非法相:与法相相反,当指不可说者的一切。也即非法相认为“是”不是什么。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论述了菩萨(“是”性)只是一个指谓,而不是一个概念。我们不能说菩萨是什么,也不能说菩萨不是什么。

何以故:追问了“是”为什么“无法相”。

心:指本心、真心、清净心,即通常所说的心、意、识。它是不具有可感性质,在事物之外并对事物起作用的、独立的、纯粹的精神概念。它与色相对,因此不是后世所认为是肉体的心。《五灯会元》卷四:“心者,佛之别名,千百异号,体唯其一;无形状,非青黄赤白,男女等相;在天非天,在人非人,而现天现人,能男能女;非始非终,无生无灭,故号灵觉之性”。据此,心也是佛性。由于佛性是“是”,所以,心即是“是”。佛教把“是”理解为心,西方哲学中“是”与心也是自始至终相联系的。从这可以看出,西方哲学与佛教哲学中的“是”与心存在着某些共性。或进一步说,它们反映了印欧语系的某些共性。

若心取相:由于哲学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其最终的结果形成概念,做出判断和进行逻辑推理,这即人们的理性认识能力。而人类的这一认识能力即是“若心取相”。因相是范畴,即“什么”,“若心取相”即认为“是”应该有“什么”,它使“是”成为了一种被给予性。如部派佛教提出了认识法的八种正确方法即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悟、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种方法实质上是按照人们自己的理性标准,通过精致的语言分析来研究“是”的语言学、语义学、语源学、语法学等,由此,“是”受制于语言之网,哲学成为语义学。即是“若心取相”。

著:执著。

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如果我们认为“是”是什么,“是”就成为了什么。

何以故:追问了菩萨为什么“无非法相”。

若取非法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认为“是”不是什么,“是”也就成为了什么。因为不是什么其实也是一种什么。如《广林奥义书》认为大梵是现实世界的一种否定性存在,因此借助于现实世界的一切来谈论大梵时,只能以否定性的“非此非彼”之话来定义大梵,并把梵定义为:“不粗、不细、不短、不长、不红、不湿、非影、非暗、非风、非空、无粘着、无味、无嗅、无眼、无耳、无语、无意、无光、无气、无口、无量、无内、无外”。这即是以“若取非法相”的方式来认识梵,但它导致了梵位于一切是者之外,成为与一切是者不同的另一种什么。

【译文】

须菩提问佛说:“世尊,如果有人听到您这一观点,是否相信?”

佛告诉须菩提:“你不必有这样的疑虑。即使在我去世以后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也会有求智的人,能领悟我的这一说法,并认为是正确的。这样的人,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处追问‘是’,而是在千万佛处追问‘是’。才能一听到我的这一说法,便在一念之间就相信我的说法。须菩提,真正认识了“是”的人便获得最大的善。”

“为什么认识了‘是’就获得了最大的善?”

“因为这人已经超越我、人、众生、寿者等一切外在形式,没有了‘是’是什么、‘是’不是什么的认识。”

“为什么不能有‘是’是什么的认识?”

“如果认为‘是’应该是点什么,‘是’便具有我、人、众生、寿者等一切外在形式。所以,如果认为‘是’是什么,那么‘是’将成为什么。”

“为什么也不能有‘是’不是什么的认识?”

“如果认为‘是’不是什么,那么‘是’也将成为一个什么。”

【评析】

追问“是”的意义问题向来是哲学的主要问题,但第四品否定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追问“是”,那么,为什么认识论不能追问“是”?因为,哲学是对真理的表达,而一切表达都必须通过语言。而任何语言描述都不可避免地使认识对象普遍化和抽象化,所以,语言对“是”的揭示恰恰又遮蔽了“是”,使人们便落入了语言的陷阱中,导致哲学问题的产生。这是因为当人们试图认识“是”时,人们只能通过“是什么”这种言说方式去追问“是”,并把由这一方式所得到的有限的、有条件的知识加以综合统一,将其改造成最完整的知识系统。它导致人们无法离开相应的概念去把握相应的对象,也无法离开相应的对象去把握相应的概念。人们习惯于对概念产生了一种既成性的理解与解释。一个对象称作什么,就一直被称作什么,并被认为就是什么,概念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已被牢固地确定下来。人们也不需要自己去建立概念,只须接受既成的、前人已经做出的概念。而“是”不是一个单纯的抽象的概念体系,人们使用概念、判断等知识形式对“是”的把握,是无批判的、没有划界的,它将使“是”成为了那个本应被超越的什么,由此,对“是”的认识不可避免地陷入自相矛盾之中。“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便揭示了如果人们用形式概念进行形而上学思辨,即是将形式化概念视为形式本体论的范畴,本体论范畴的关系意义就受制于普遍的对象域或形式域,我们必定会陷入形式概念和本来意义上概念的混淆,导致哲学上关于这个(若取法相)或那个(若取非法相)等对终极的意向性追求异化为终极的捕获(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以致产生了二律背反。如在古印度,奥义书哲学对“是”的言说方式最终造成了婆罗门教提出圣言量及声是常见的认识,即是著我、人、众生、寿者相。而沙门修道者在拒斥婆罗门教时则导致出现了有想、无想、非有想和非无想等认识,这些认识明显呈现出二律背反。再如佛陀时存在着的形而上学问题:宇宙是永恒的还是不永恒的,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身心是同还是异,如来死后是继续存在还是不存在等这些哲学问题,明显是人们使用理性原则所出现的二律背反。因此,佛教哲学要求人们抛弃二值思维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即主张不要像自然实证科学那样动不动就盲目地、无根据地、无批判地去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康德曾指出,全部二律背反都是依据这样的一个假言推论:

大前提:一旦有条件者被给予,则其一切条件的整个系列也就被给予。

小前提:既然感官对象作为有条件者已被给予。

结论:那么,它的一切条件的整个系列也被给予。

本品“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中,“若心取相”和“若取非法相”即是有条件者被给予,“即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是一切条件的整个系列。它明显就是康德全部二律背反的大前提,因此,它必然导致二律背反。

本品的讨论暗示了梵文动词bhuta的意义是不确定的,但当为其加上后缀tathata时,即是把动词不确定的意义固定下来,人们可以在这一具有固定意义的范畴下演绎出其他范畴。这一情况与tobe加上后缀成为being既可以表示“是”,也可以表示是者的情况一样。在西方哲学中,西方哲学家大都是理性的崇拜者,他们极力推崇,张扬理性,把理性奉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以至形成了源远流长的理性主义传统,“理性判断一直被认为是思维的高级形式,而且这种理性至上的秩序统治了西方文化将近两千年”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译.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4:97.。这一传统导致西方哲学一直试图言说“是”,致使它两千多年来为了“是”这一称名的词性、来源、词义等争论不休,至今还在单纯的概念中间瞎摸,虽然不断有人反对,但占统治地位的还是逻辑思维传统。因为动词“tobe”转变为名词时须加后缀而成为being,而being不等于tobe,因此,任何对being的论述都不能等同于对tobe的论述。但西方哲学却将对being的论述等同于对tobe的论述,导致一切对tobe的论述都是不正确的,而产生了二律背反。1932年,卡纳普尔发表了“通过语言的分析清除形而上学”一文时,他认为自古以来,多数形而上学家听任自己被tobe这个词的动词形式以及谓词形式引诱,造成假陈述。因此,海德格尔一生都在讨论“是”的意义问题,但最终也没有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在他看来,“是”的意义是不可以用理性来概括的,这是因为一旦说“它是什么”,它就不再是“是”,而是是者了。维特根斯坦也说过这样一段非常有意义的话:承认“是”本身是不可说的东西,应当对它保持沉默,不要说它“是什么东西”,连它“不是一个东西”也不要说。因为既然提到了它就意味着它是某种东西,就要问它是什么东西,说它不是一个东西即意味着它是某种东西维特根斯坦著,李步楼译.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7.。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的认识,换成佛教哲学语言,即是“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同类推荐
  • 郁达夫散文集(套装共四册)

    郁达夫散文集(套装共四册)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文学巨匠,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他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他在散文中不加掩饰地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散文特色。本书收录了郁达夫最精彩的散文,向读者传达了郁达夫的散文中洋溢着的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本书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画面。
  • 余光中诗书人生

    余光中诗书人生

    余光中是蜚声海峡两岸三地乃至全球的重量级作家,其创作生涯已超过半世纪,在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本书以余光中的“读书生活”为线索,探幽入胜,既引导读者一窥文学大家的风雅人生,同时亦从一侧面反映出传主余光中的创作和治学之路。
  • 白话论语

    白话论语

    国人历来推崇孔子,孔子是大教育家,是教师师祖。从古至今,《论语》译本不少,但大多数不适于普通民众,往往是注释类居多,有些实用的,又辞藻过分华丽。本册书稿注重实用性,通俗易懂是其立足之本,即使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极易入门的。
  • 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

    本书中,作者对动物的感官描写深入而独到,作者认为:知识仅局限于现在和现场的东西,反思或回想是动物无法做到的。它们唯一的语言包括各种呼喊和叫声,痛苦、警觉、快乐、爱和愤怒的表情。它们通过叫声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心理感情。在书中,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查和常年与动物亲密接触将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交流方式展示在读者面前。
  • 难忘军旅

    难忘军旅

    本书收录了《鬼子降服了》、《德高文美长存人间》、《记忆中的老舍》、《恭送孙犁师长》、《杂忆台湾》等散文、随笔。
热门推荐
  • 程柚

    程柚

    希望可以在作品中表现出人性的一些特点,又有轻松的剧情。虽然是科幻,但可能会有许多的心理学的内容,一篇拙作,希望读者见谅。
  • 惹爱成婚,总裁放开我

    惹爱成婚,总裁放开我

    “傅小慈,我说过我不会逼你,这一切都是你自愿的!”傅小慈死咬着嘴皮,这个男人带给她太多的屈辱和伤痛了。但是为什么,他给她噩梦的同时,又要给她这么多期待。“慕迪,你给我记住。得罪我,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 不二

    不二

    《不二》诙谐、戏谑的风格非常好看。但它内部更为堂皇的是思想和艺术力量。小说从五年前红卫的“二嫂”孙霞的生日写起。在这个场景中,小说的人物红卫、东牛、当归、秋生、红霞等粉墨登场集聚一堂。这个聚会为后来发生的所有事情埋下了伏笔。聚会的谈话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二嫂”、一个是“研究生”、一个是“师兄”。“二嫂”就是“二奶”,但“这词不中听,不如二嫂的称呼来得亲切而私密”;“研究生”就是不断变换的“二奶”,就像研究生老生毕业新生入学一样;“师兄”是东牛弟兄们按年龄排的序。这种既私秘又公开的世俗生活非常高雅地“知识分子化”了。
  • 昆仑啸天

    昆仑啸天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神雕侠侣避乱世,余恨渺渺荡太平…
  • 祸害你走开

    祸害你走开

    不就是拿书晃了你一下嘛,要不要就这样跟我对上了……林落默默地想。欢喜冤家再加一个略微痴情的莫思,一个暖暖的顾安泽,作为林落好友的苏翎跟不厚道的打算搬小板凳看好戏。青春从来都是绚丽并且平凡的,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经历。我想和你们一起,分享他们笑过哭过的青春。并以此惦念我们青涩年华中的笑容与泪水。
  • 鱼行西游

    鱼行西游

    悟空:“菩萨,那唐朝和尚带了一只猴子,向西去了。”观音:“他身边已经有了一只猴子?难怪你还被压在这里。你头上这金箍儿,哪来的?”悟空:“那只猴子看我可怜,就送了我这一套行头。菩萨,有什么问题吗?”某人:“仙儿,本公子今天穿这身行头出去,你觉得怎么样?”杏仙:“公子,我觉得你还是待家里别出门,不要到处招蜂引蝶。不然,姐妹们会很生气的!”某人:“我不出门,谁去破坏这场西游?西方教那群人惹毛了我,我若不出了这口气,境界都不稳了!”
  • 教授画风有问题

    教授画风有问题

    听说,立业前先成家。听说有个教授人美心善,文采飞扬,像极了小说里描写的翩翩公子。白院擦了一把口水,这个人是我的了。可,眼睛瞪大那一瞬间,墨镜都扶不住了。你们是不是对人美心善有什么误会?她看到了这位怎么和你们描述的不太一样?现在退货还来得及吗?教授掰响手指,卡拉卡拉声响中,他问白院:“不好意思,好像有点吵哦,你说你想退什么?我没听清,你再说一次。”白院:“对不起我错了!”本文只谈对象,女主的身份都是为了谈对象存在。没有逻辑表面是学生的白院&表面上是教授的许墨套路深者得人心
  • 小铜钱的故事

    小铜钱的故事

    少年儿童版的历史财经故事集,少儿国学财商启蒙读本。涉及中国古代主要经济事件、经济人物及相关的财富故事、传说等
  • 寒烟剑帝

    寒烟剑帝

    被挚爱叶玄歌背叛,家族被灭,萧寒尘侥幸重生在百年后的某位少年身上。时光匆匆,眨眼间,叶玄歌已经建立起庞大的四象帝国。这一世重生归来,定将洗刷血仇,快意江湖。
  • 雍正传

    雍正传

    他并非康熙最宠爱的子嗣,也绝非众人最看好的阿哥,但就是他得到了所有人都垂涎欲滴的皇位。雍正的登基,究竟是圣意还是人为?本书将带给你最为新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