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84400000021

第21章 第一哲学分第十四(1)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①义趣②,涕泪悲泣而白佛言:“稀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③经典,我从昔④来⑤所得慧眼⑥,未曾得闻如是之经⑦。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⑧心清净⑨,即生实相⑩,当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稀有。”

“何以故?”

“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何以故?”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

“何以故?”

“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

“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

“何以故?”

“须菩提,如我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何以故?”

“我于往昔节节肢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狂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知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①深解:深刻地理解。

②义趣:意义和旨趣。

③甚深:深奥。

④昔:过去。

⑤来:以来。

⑥慧眼:智慧之眼。

⑦如是之经:指佛陀所论述的追问“是”如何是的经典。

⑧信:相信。

⑨心清净:即清净心。

⑩实相:梵文dharmadhatu的意译。佛教哲学认为,现象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缘和合而生起或形成的,这一切事物瞬息万变,其所显现出来的各种相,都不是真实的,均为假相,只有作为绝对存在的相才是最真实的,所以称为实相。因此,实相常指称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笔者认为,实相的梵文由法“dharma”和是“dhatu”构成,说明实相是法的“是”。法的“是”便成为佛教的本体。佛教究竟诸法实相,就是探求事物的“是”,也即追问“是”。再有,由于古圣常用“实”来翻译asmiti,因此,实相很可能便指“是”的相。在柏拉图哲学中,用到idea和eidos这两个词,这两个词的基本词义是指事物的形相、外观、形式。因此,凡是能够用到idea的地方,柏拉图毫不顾虑地使用eidos。但这两个词汇还是有所区别。idea的词根id来自于动词“看”,其本义指“我们看到的东西”,但这是用灵魂之眼“看”,而不是用感觉之眼“看”。因此,idea在柏拉图哲学中指超感性的存在。而eidos则似乎是被感觉之眼“看”,意味着eidos指感性的存在。在佛经中,表示“是”的相有实相与身相两种,似乎佛经中实相与身相的区别也类似于idea与eidos,实相应相当于idea,它只能被灵魂之眼“看”,身相应相当于eidos,它能被感觉之眼“看”。

成就第一稀有功德:金刚经中,凡对众生的布施是福德,持用《金刚经》是功德,功德胜于福德。佛陀追问“是”如何是的方法是其他外道哲学所没有的,所以须菩提把它称为第一稀有。

非相:论述了实相不是一个相,它是纯形式。

是实相,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这一三段论的目的在于防止实相滑向形式本体论的倾向。由于实相是“是”的相,它应是纯形式。当人们在思考实相时,总要对它有所判断,而除了范畴之外,人们又没有其他判断的工具,于是,人们很自然地将范畴运用于实相,做出是否存在、有何属性、有何因果关系等等判断。而当范畴被误用于纯形式时,便把不可言说的纯形式误当作知识的对象,形而上学问题便下降为文法问题,由此而产生了先验幻相,使认识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

信解:依信而得胜解,从信乐佛法到了解佛法。

不足:不致。

为:成为。

难:困难。

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稀有:须菩提在佛的身边,亲听佛的解说,因此,能够很好地理解追问“是”如何是的经典。但后世的人只能通过本经的文字加以理解,便容易引起歧义。但如果有人能正确理解本经,便是第一稀有之人。

何以故:追问了这个人为什么是第一稀有。

何以故:追问了为什么“是”是无相。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在佛陀之前的古印度哲学,人们对已有的观念和理论当作圣言量,并认为是必须遵守的法则和经典。而当佛陀提出了新的哲学理论之后,由于人们不愿意放弃已有的观念和理论,或不理解佛陀的新理论,由此人们便产生了疑问和不安。但一旦放弃了圣言量,接受佛教的新理论,那么,哲学上的痛苦和不安也就随之消失。因此,不惊、不怖、不畏者为第一稀有之人。

何以故:追问了这个人不惊、不怖、不畏的原因。

第一波罗密:第一波罗密指大乘佛教六种波罗密中最为根本、最为重要的般若波罗密。它相对于其他五种波罗密来说,是最高层次的、第一等的智慧。前面我们论述了般若波罗密是形而上学,那么,第一波罗密就应是佛教的第一哲学。而第一波罗密与其他五种波罗密是过渡的关系,而不是超越的关系,意味着在佛陀眼里,哲学与科学是不可分的,都是哲学。

即非第一波罗密:即非之后、第一波罗密之前可能有一定冠词指代“有相的”,有相的第一波罗密可能指古印度哲学“是”是什么的追问方式。

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这一三段论区分了两种第一哲学,一是佛教提倡的第一波罗密,它以“是”如何是为追问方式的形而上学;另一是传统的第一波罗密,它以“是”是什么为追问方式的形而上学。

忍辱波罗密:是六度波罗密之一,内容包括安于受苦受难而毫无怨恨情绪,认可佛教真如信仰。龙树认为,人们之所以处于烦恼之中,是由于陷入种种戏论(不正确的观念)之中,误以为缘起的万事万物是有自性的,因而执著于我和我所(即我执与法执),发生贪嗔痴,轮转于生死。换句话说,人们的烦恼是由不正确的观念引起的,而不是真的受到什么肉体上的耻辱。可见,忍辱波罗密应指因追问“是”如何是时所遇到的问题,而不是教人们在被人割截时,须修炼到身体就像打了麻醉针一样,一点都不觉痛。

非忍辱波罗密:非之后、忍辱波罗密之前可能存在一定冠词指代“传统的”。“非忍辱波罗密”指非传统的忍辱波罗密。

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这一三段论指出了佛教提倡的忍辱波罗密与传统的忍辱波罗密不同。传统的忍辱波罗密是一种苦修,佛陀提倡的忍辱波罗密则指克服在追问“是”如何是时所遇到的困难。据佛传记载,佛陀从二十九岁到三十五岁经过六年的苦行,他日食一米一麦,苦修禅观。这当中,还经受恶魔的考验。经过这种艰苦的求道历程。当佛陀认识到已有的旧的修行方法不是达到真理与解脱的正确道路,他便放弃了苦行,接受一个牧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了体力。在尼连禅河(今古尔河)中沐浴,然后在河西荜钵罗树下结跏趺苦思了六天六夜而得到开悟。从这一记载我们可以总结出,佛陀放弃了旧的修行方法,即旧的忍辱波罗密,而履行新的忍辱波罗密,即思才得到开悟。

何以故:追问了二种忍辱波罗密有什么不同。

歌利王:又称斗净王、恶生王、恶世王、恶世无道王,为波罗奈国的恶王。

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据佛本生经记载,佛陀于过去世为忍辱仙人时,歌利王恶劣无道。一天,率领宫女出游,遇见忍辱仙人在树下坐禅,随侍的宫女见到后,离开歌利王而到忍辱仙人处听法。歌利王见此情景顿生恶念,遂割截仙人的肢体。仙人任凭截割,而体貌圆满如初,歌利王大惊,继而心生忏悔,遂入佛门。

如我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陀在被割截身体时,是一种苦修,这是传统的忍辱波罗密。但因佛陀把被割截身体当成为实践“是”,所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何以故:追问了佛陀被割截身体时保持无相的原因。

我于往昔节节肢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当佛陀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佛陀认识到这是实现了个人的利益,能够同他人的、世界的利益统一起来,达到和谐,提升自己的道德生活的“好”或“善”。因此,不生瞋恨。

忍辱仙人:梵文Ksanti,译为羼提,即释迦。佛陀在过去世作忍辱仙人,应意味着佛陀前段(过去世)的哲学活动提倡苦修,也即上面所谓的传统忍辱波罗密。

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以歌利王割截身体和忍辱仙人作例子,阐述了纵然身体忍受痛苦,甚至身体失去,只要保持了心灵的自由,这就是安宁,也是快乐。反映了佛教“死不可畏”的人生观。

同类推荐
  • 纸边界

    纸边界

    本书将收录的诗篇分为:卷一:边界——黑暗中的行走卷二:边界——向北卷三:向南、边界——词语的异地他乡。
  • 感悟《弟子规》·警示录

    感悟《弟子规》·警示录

    在人生旅途中,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忘记,也不是什么事情都值得忘记。2007年12月5日,是我终生难忘和痛心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矿难,打破了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破碎了我正值中年蒸蒸日上的事业,也使我的人生足迹一下子跌到了低谷。我背负着沉重的压力,踏上了失去人身自由后痛苦的艰难之路。
  • 世纪的约会

    世纪的约会

    面对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命感悟方式与生存审视态度。可以说,耿朝晖正是以诗歌作为载体,表达出自身主体意识对客观现实的心灵回答。读罢《世纪的约会》,掩卷沉思,感触颇深。凭心而论,近年来,受社会商业化无情冲击,缪斯堡垒坍塌,新诗队伍萎缩,像耿朝晖如此钟情于新诗的探索者越来越少。
  • 红楼望月

    红楼望月

    刘心武先生十几年来倾力从秦可卿这一人物着手,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探佚,极尽精微。本书以当年的《秦可卿之死》《红楼三钗之谜》《画梁春尽落香尘》进行修订,融入对康熙朝废太子胤礽及其儿子弘皙的命运对曹雪芹家族荣辱兴衰的巨大影响等多方面文字,又新增七万字文稿,辑成此书,系刘心武先生至今为止红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书。
  • 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通过翔实的资料、生动的叙述,全景展现世界上最神秘的情报组织摩萨德,通过对其经典谍报案例,天才谍报人物的介绍,栩栩如生地展示了摩萨德的兴衰,和其在为保卫国家利益方面做出的非同寻常的贡献。本书图文并茂,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再现了摩萨德的传奇历史。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拒做帝妃

    拒做帝妃

    “该死的,竟敢向朕下媚药?”他抱住身前的女子,一把抛向了床上,毫不隐藏暴怒!“放开我,放开我!”她尖叫,不,要逃!清白如命,她只是来送绣帕的!可是刚一迈步,腰又被紧锁住!身子再次被抛上了床!一双手,粗鲁地将她的衣物扯裂……
  • 龙之大陆黑龙降临

    龙之大陆黑龙降临

    强大的龙族统治着大陆数万年,被欺压奴役的大陆所有种族愤起反抗,迎来了千年的和平,对力量的渴求使人忘记了被龙支配的恐惧妄图得到龙的力量支配巨龙
  • 你只能宠我

    你只能宠我

    终于在毕业之后和我的男神由师生关系变成了同事关系,为什么他如此高冷,以前怎么没觉得?同事关系变成了恋爱关系,为什么他变的这么啰嗦了,总是不让我一个人出去玩?结婚后,为什么想象中的妻管严变成了夫管严!我抗议!!
  • 中华少年科普知识读本高新科技

    中华少年科普知识读本高新科技

    本书分为“跨入信息时代”、“采撷生物成果”、“探索材料空间”、“揭开宇航面纱”、“闯进能源特区”、“开辟交通新天地”六个部分,向青少年讲述了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知识。
  • 小罗的神奇宝贝之旅

    小罗的神奇宝贝之旅

    一次无意的穿越,一个奇幻的世界,一场努力的奋斗之旅,一个充满泪水与汗水、亲情与友情的成长历程……
  • 妖神怪志

    妖神怪志

    世间奇闻异事连连,光怪陆离之间却自有因果循环。是前世今生之缘;或是南柯一梦之中;还是酒醉金迷之痛。众缘自有众生修,众神难渡苦海舟一个个小小故事带你领略各种人生甜苦。夺人之恨,私心祸人,又深情难却;恩怨情仇,爱恨难分,终了却是黄粱一梦;苦情如金坚,却是敌不过糖衣炮弹。看入世修行,何以正道,看人世百态,炎凉而情深。因果是否无对无错,人心自见公正。本书记录,有因之妖,而受妖神意志,入世以报果,而引出的一系列人间故事。妖神博爱垂怜众生许我三世历劫入凡尘以报君恩怎奈千年相思苦似海一朝迷途万千泪难悔溯纵我云消散也要伴你今古
  • 今生今世,在续前缘

    今生今世,在续前缘

    亚梦会选择一直默默地爱着她的几斗,还是选择背叛过她的唯世??????
  • 忽历风月

    忽历风月

    平生共风月,倏忽间山川。风月城的恩恩缘缘记于此
  • 天元神

    天元神

    练体,地元境,天元境,结婴,渡劫,通灵,造化,生玄,涅槃,虚无—每层分为初期,中期,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