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73300000007

第7章 《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

仁,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存好心帮助人。人性从物质需求层面上来看,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有利己之心。如何克服“私”字?仁,就是在人的思想中加入的一种特殊材质。这种材质,能把人从常人提升为君子。从社会层面上来看,君子之德,就是仁德。孔子生活的时代,旧的社会秩序已经崩溃,如何重建新的社会秩序,孔子想到了复礼。但是,礼是规范和指导人的行为的,从一定角度来看,是对人性的束缚。如何让人解除被束缚感而自愿接受礼呢?这首先就从改造人的思想做起。仁,就被提了出来,进而成为了一种道德理念——仁德。最终,也成为了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价值观。当仁成为了人们内心中的行为规范,这样的人也就成为了现实意义上的道德楷模,成为了君子。君子施仁,基本上属于个人范畴,只有当他把仁推行至天下时,仁才成为了一种政治理念,即仁政。仁政,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也是他道德观当中所持的对人性塑造达到一定道德高度后的必然结果。

仁者爱人。所以,至仁是孔子所推崇的仁政的政治思想中,首先所要求人的内心道德必须达到的最高度。圣人之道,核心在仁。

(3)至诚。

在《中庸》中,孔子将至诚归为人性修养中的最高境界,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就是圣人。孔子所期望的人们达到的最高道德境界,就是让所有的美德完全融入个人的心性当中,并且在“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他们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包括处世态度和做人主张,全都不是经过权衡后才做出的,而是随自心性自然而然出来的。

至诚,是孔子道德观当中既可说是对人性完美的最高追求,也可说是对圣人治国的强烈企盼。圣人之道,精髓在诚。上一章节已对至诚做了描述,此处就不再重复。

(4)至信。

《在论语·为政篇》当中,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小车没有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信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社会之间不产生怀疑的认知。它是一个社会恢复秩序,走向安定的标志。从小处来说,它是一个人处世的根基。一个人怎样才能取信于人,关键看他说话算不算话。如何相信他人,在《论语·公冶长篇》中,孔子有过一段描述:“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这段话的意思是: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在这段话当中,孔子对宰予这个人感到失望,因为他说话不算话。这是个人间的信用关系。那么,上升到国家层面,又是怎样的情形呢?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例莫过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了。

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竟谎报军情戏耍诸侯。为此,他为自己的失信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身灭国亡。所以,历史一再告诫当权者,作为国家,要想政权巩固,就必须取信于民。国家所颁布的政策法规,就必须严格照章执行。“言忠信而行正道者,必为天下人所心悦诚服。”国家的信用,要靠执掌国器的人来维护。这些执掌国器之人,首先自身就是信用的倡导者和带头人。言必信,行必果。如何做到这一点,就得靠道德修炼。

“信近于义”。所以,圣人之道,就是首先自身至信,然后以至信行天下。

所以,“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敬德保民,君王必须行圣人之道的道德观。

3.“君子无所争”等对人的修养提出了哪些要求?

在《论语·八佾篇》中,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孔子所推崇的就是人格修炼,让人成为品德高尚的君子。在具体实践中,君子要做到“不争”:不争名利、不争财色、不争私欲。同时君子要说有什么可争的话,就是争守礼、明礼、行礼和敬礼:上场时作揖谦让,下场时作揖辞别。就好比足球比赛一样,上场时握手,下场时再握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要做到这些,孔子针对个人的修养,提出了许多要求,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见利思义。

在《论语·宪问篇》中,孔子直接表达了这种观点:“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世间的纷争可说都是由利来,见利忘义是一般人的共同心态。但是,作为君子,在这方面不但要洁身自好,不与人争,还要做到把义字摆中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并且遇到危险需要自身挺身而出时,就勇敢地上前面对,哪怕献出生命。所以孔子认为,这样的人,在长久的贫困之境中能够坚守气节的话,那他就是完人。

(2)见贤思齐。

在《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要求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其意思是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一样犯相类似的错误。

这实际上是一种崇尚美德的促进。人的学识、美德诸方面原本是参差不齐的。对于一个某处或处处比自己优秀的人,在现实中很有可能缘于他们的优秀而致自己的利益受到损毁,从而让人性中的一些阴间面冒出来,也就是让人产生诸如嫉妒、排斥、诽谤甚至是打击、诋毁人家之类的丑恶念头。这时,就要从源头上下功夫,通过“自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让人从内心深处革除掉那些丑恶念头。不仅如此,还要产生向人学习的勇气。一个良性的社会,都是一个学习蔚然成风的社会。尊重贤能,就是尊重知识,归根结底,还是尊重劳动。

见贤思齐本身,就是一种美德。不仅在古代,在现代、在将来都具有正面的、积极的意义。

(3)好德如好色。

在《论语·子罕篇》中,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其意思是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受生理激素的支配,人的某些心性往往不受人的意志支配不请自来。比如说,好色。这种好色,既可理解为对自然界美色的偏爱,也可理解为对人本身的肉欲享受。好色,是人的一种心理特性,最终还应归于物质范畴。无论何时何地,物质世界都是个有限度的范围,没有什么物质能做到让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得者固然欢心,但失者的伤痛就会成为社会矛盾的爆发点。当无止境的欲求面对有限的物质时,纷争在所难免。那要如何消除纷争呢?孔子提出了道德伦理的观念。通过道德修养,辅之以礼教,让人修身成为正人君子。“君子无所争”。面对物质世界,他们能自觉自愿地从心头熄灭欲求的火花,进而以这种品德垂范社会,让崇尚道德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好德如好色,是一种类比,其实质同孔子倡导的把良好的品德塑造成如同人的本性一样的要求异曲同工。不管其现实操作或行与否,起码这种认知和动机本身都是良好的。

(4)匹夫不可夺志。

在《论语·子罕篇》中,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其意思是说,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是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志向属精神范畴,而且总是与气节操守联系在一起,指的是人决心在某个方面有所作为时而选择的努力方向。这个词在现代使用频率极高,而且无不与“远大”联系在一起。问题通常是,选择志向“远大”倒是非常容易的,但在通往志向的努力过程中,难的是始终如一地坚持。该怎么坚持呢?孔子在《论语·里仁篇》就举过一例:“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其意思是说,士有学习和实行圣人之道的志向,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孔子的观点再明显不过了。志向和做人是统一的。作为君子,就要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也就是安贫乐道。如果以物质世界来干扰身心,甚至用物质评判的标准来作为处世标准,这样的人,就不是一个脱俗之人,其品行也就是世俗化的,距君子的身价相去甚远。

坚守气节,不改志向,“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这样的人,就是合乎孔子道德标准的君子。

(5)以“九思”作为行事准则。

在《论语·季氏篇》中,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其意思是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得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愤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在社会生活中,总少不了人与人的相处和交往。针对如何处理人际交往关系,孔子提出了九个注意的方面:视、听、色、貌、言、事、忿、疑和得。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人远离纷争,和谐相处。这九个思考方面都属人际日常交往的正常情况,非常具体,非常贴近生活,也可说与生活息息相关。孔子所要求人们做到的,不是一时的兴起而为,而是要当作自己的心性长期一贯地坚持下去。并且,这是他所倡导的礼的固有成分。

在《论语·泰伯篇》中,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这段话的意思是: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在《论语·公冶长篇》中,孔子举出反面事例:“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其意思是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势,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在《论语·乡党篇》中,孔子于礼节上有多处示范,不妨摘一例:“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出使别的诸侯国,拿着圭,恭敬谨慎,像是举不起来的样子。向上举时好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时好像是给人递东西。脸色庄重得像战栗的样子,步子很小,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在举行赠送礼物的仪式时,显得和颜悦色。和国君举行私下会见的时候,更轻松愉快了。

所以,君子无所争,在名在利在欲;君子有所争,在礼。“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人人首先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礼治天下的目标就能实现。

4.怎样理解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篇》中,系孔子所说的原话,意思是教育的对象无差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应让一些诸如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世故的偏见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在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权接受教育,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到了孔子的时代,具备了私人办学的政治环境。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才开始了创办私学,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实现他的政治思想。在教育对象上,他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而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他的三千弟子分别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而且,他的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也有很多来自平民家庭的。所以,有教无类,是孔子针对受教育的对象提出来的。从《论语》中来看,它体现了孔子以下的教育观:

(1)人性相近。

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其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生活中从事的内容和接触的对象不同才相互间有了差别。这句话包含人性发展中的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全书(第四卷)

    曾国藩全书(第四卷)

    讲述了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占完人。他倡导西学,开启同光中兴,扶晚清王朝六十余年而不倒,被视为朝廷中流砥柱。伟人毛泽东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影响之大。
  • 坤道:中国女人的修养

    坤道:中国女人的修养

    在《易经》中,乾代表男性,丈夫,刚健,主动;坤代表女性,妻子,柔顺,主静。二者兼顾并重、刚柔相济,才能动静咸宜、和谐共生,才是常道。曾仕强教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有着精深的理解。本书中,曾教授将以易理为标准,从为人女、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四个角度解析乾道与坤道。曾教授认为,坤道的修炼不仅赋予女性魅力、品位和气质,更赋予女性拥有圆满婚姻、家庭及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无论你是还未开始恋爱,或是身在其中,或是已经走进婚姻的殿堂,或是有了孩子,都能从书里大量的事例中获得经验借鉴,以防患于未然,考量自身现有的处境,获得调整改良的方法。
  • 洞山岕茶系

    洞山岕茶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本书在体例上将曾国藩家书分为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诸篇。选编时对多个版本进行比较,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和对当代人极具参考价值的篇章。按时间排序,酌定标题,进行注释和点评。在內容上每篇各有不同,也各有侧重,如下所述:修身篇所选的家书旨在反映曾国藩在保身、进德修业、息心忍耐、有恒心、谨慎、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內在修为。劝学篇所选的家书包括教弟写字养神、劝弟学业宜精、阐述求学之法、教弟注重看书、读书要有恒心等內容,反映了曾国藩“读书、立志、有恒”的治学思想。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热门推荐
  • 来自大宋的情人

    来自大宋的情人

    竟然被最亲的人包办了一门阴婚,男票高富帅什么都好,就是接吻时嘴里总有一股腐朽的泥土味!他每夜都会来和我梦中相会,为了逃脱他的纠缠,我特意请了符文带在身上。五亩地里的恶鬼,十八层地狱的阎君,改写命途费思量,重回大宋全心愿;他是大宋恽王,却无力回天!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姐妹和妻子落于金人之手!她是恽王王妃,却因巫术和卜卦而遭到放逐!大宋帝姬如落花风雨飘摇!女子的尊严在大金铁骑下被践踏成泥!原来,最早开始,她是炎帝之女,女娲之徒!而他是黄帝之子,贵为白帝!
  • 陌上心理2:触动你的心

    陌上心理2:触动你的心

    在《陌上心理2:触动你的心》,将心理学融入到现实里,你会看到人生旅程如何从出生演绎到80岁,不同性格的人发生着不同的事,经历造就出不同的性格,写的不是故事,而是把你写在这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行从冰原起

    修行从冰原起

    一个小家族修士,通过家人和自己的修行,一步步让家族走向强盛的故事故事从无尽冰原的玉烟岛开始。凡人流,慢热,剧情快,无系统,莫要以为此书有系统。此书单女主或无女主前世没有亲人的他,今生突然有了家人的他发誓犯我玄家者虽远必杀。
  • 凰之曜阳

    凰之曜阳

    哥哥,阿曜终于,找到你了呢~~PS:双洁,1v1,炮灰有没有不一定,无豆腐,轻松无虐,HE(另,封面上传不了(ㄒoㄒ),好嫌弃这个“暂无封面”昂(?_?))
  • 东渡游记

    东渡游记

    斗战胜佛孙悟空,净坛使者猪悟,旃檀功德佛金蝉子,金身罗汉沙悟净,八部天龙马小白龙前往唐朝传经的故事……
  • 我是穿越的兵

    我是穿越的兵

    一个女队长带领她的战斗小队在一次战斗中被时空之轮传送到一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国度,在哪里发生的一系列稀奇古怪的的事情和啼笑皆非的缠绵爱情。
  • 阎王大人你看我行吗

    阎王大人你看我行吗

    楚恪由于在天上捉鱼打鸟扰得她父亲鸿昀真人日日头痛不已,无奈之下向玉帝求了一道旨,把楚恪扔下了地府。另有天枢宫渡厄星君下凡历劫,却阴差阳错误入黄泉,从此后知后觉开启了白无常生涯。楚恪发誓,自己这辈子就只坑过司寻玉一个人,还只是从犯,怎么还要赔上自己呢?这真是太不公平了。司寻玉表示做神仙要敢作敢当,不能逃避现实,殿下对自己负责,那是理所应当的。楚恪:“司寻玉你不要脸!”某人低头侧身凑近楚恪耳边:“殿下,我只要你啊。”楚恪:啊啊啊!这里有变态啊!(古言甜宠,女主武力值高,男主温柔体贴醋坛子,作者男配后妈,专宠男主。)
  • 寻梦星途之闪耀的你

    寻梦星途之闪耀的你

    陌氏集团总裁在陌红出生后就预谋着一项跨越性计划,入围娱乐圈,培养新一代的巨星,收养了一个小男孩陌离,作为陌红的弟弟,一同在星途之路发展。陌红从小就被灌输着成为巨星的思想,舍弃了女儿身,留着可爱的蘑菇头,穿着酷帅的童装,灵动乌黑的眼睛对准摄像头,与自己的弟弟陌离一起,拍下一组组可爱帅气的照片,在陌氏集团强大后台的推广下走红于网络,让陌红和陌离从小就变成了“小网红”随着陌红渐渐长大,陌氏集团准备下一步计划,把陌红和陌离两人组进了娱乐圈小有名气的三人男团,五人在同一屋檐下演习训练,发生了各种搞笑逗比的事情。五人组合轰动了整个世界,在这过程中误解、艰辛、舆论、困难等等都在五人的努力下一一克服。
  • 重生遇他

    重生遇他

    轩辕初梦——南岑最受宠的公主,骄纵,遭人陷害,却惊喜重生,开启了复仇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