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08000000011

第11章 弘一大师的遗书

尊居士文席朽人已于九月初四日迁化曾赋二偈附录于后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谨达不宜亲启前所记月日系依农历又白十月三十一日星期六上午,依例到开明书店去办事。

才坐下,管庶务的余先生笑嘻嘻地交给我一封信,说“弘一法师又有挂号信来了”。师与开明书店向有缘,他给我的信,差不多封封同人公看。遇到有结缘的字寄来,最先得到的也就是开明同人。所以他有信给我,不但我欢喜,大家也欢喜的。

信是相当厚的一封,正信以外还有附件。我抽出一纸来看,读到“朽人已于九月初四日迁化”云云,为之大惊大怪。惊的是噩耗来得突然,本星期一曾接到过他阳历十月一日发的信,告诉我双十节后要闭关著作,不能通信,且附了佛号和去秋九月所摄的照片来,好好地怎么就会“迁化”。怪的是“迁化”的消息怎么会由“迁化”者自己报道。既而我又自己解释,他的圆寂谣言在报上差不多每年有一次的,“海外东坡”在他是寻常之事。这次也许因为要闭关,怕有人再去扰他,所以自报“迁化”的吧。信上“九”“初四”三字用红笔写,似乎不是他的亲笔,是另外一个人填上去的。算起来农历九月初四恰是双十节后三日,也许就在这日闭关吧。我捧着一张信纸呆了许久,竟忘了这封信中还有附件。

大概同人见我脸色有异了。有人过来把信封中的附件抽出来看,大叫说“弘一法师圆寂了”。这才提醒了我,急急去看附件。见一张是大开元寺性常法师的信,说弘一老人已于九月初四日下午八时生西,遗书是由他代寄的。

还有一张是剪下的泉州当地报纸,其中关于弘一法师的示疾临终经过有详细的长篇记载,连这封遗书也抄登上面。

证据摆在眼前,无法再加否认,唉,方外挚友弘一法师真已迁化,这封信是来与我诀别的,真是遗书了,不禁万感交迸,为之泫然。

据报上记载:师于旧历八月廿三日感到不适,连日写字,把人家托写的书件了讫;至廿七日已不进食物。廿八日下午还写遗嘱与妙莲法师,以临命终时的事相托;至九月一日上午还替黄居士写记念册二种,下午又写“悲欣交集”四字与妙莲法师;直到初二才不再执笔;算起来不写字的日子只有初三初四两天。这封遗书似乎是卧病以前早写好在那里的,笔势挺拔,偈语隽美,印章打得位置适当,一切决不象病中所能做到。前一封信是阳历十月一日发来的,和阴历对照起来,那日是八月廿二,恰好是他感到不适的前一天。信中所说,如“将于双十节后闭关”,“以后于尊处亦未能通信”,且特地把一张照片寄赠,谆谆嘱嗣后和诸善知识亲近,从现在看来,已俨然对我作了暗示了。预知时至,这两封信都可作为铁证,不过后一封是取着遗书的形式罢了。

师的要在逝世时写遗书给我,是十多年前早有成约的。当白马湖山房落成之初,他独自住在其中,一切由我招呼。有一天我和他戏谈,问他说“万一你有不讳,临终咧,入龛咧,荼毗咧,我是全外行,怎么办?”他笑说:

“我已写好了一封遗书在这里,到必要时会交给你。如果你在别地,我会嘱你家里发电报叫你回来。你看了遗书,一切照办就是了。”后来他离开白马湖云游四方,那封早已写好的遗书一定会带在身边,不知今犹在否。猜想起来,其内容当与这次妙莲法师所得到的差不多吧。同是遗书,我未曾得到那封,却得到了这样的一封,足见万事全是个缘。

这封信不但在我个人是一个珍贵的纪念品,在佛教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文献,值得郑重保存的。

本文方写好,友人某君以三十年二月澳门觉音社所出《弘一法师六十纪念专刊》见示,在李芳远先生所作送别晚晴老人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去秋赠余偈云,‘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下署晚晴老人遗偈”。如此则遗书中第二偈是师早已撰就,预备用以作谢世之辞的了。又记。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夜阑话韩柳

    大家小书:夜阑话韩柳

    韩愈、柳宗元为中唐文坛的两大巨擘,二人合作推动的古文运动、波澜壮阔、唯陈言之务去,一洗雕琢骈俪的六朝文风,文起八代之襄。 诗作方面,韩诗诡奇、跌宕、后世以为晦涩,然亦另辟蹊径,骨力尽现;卿诗清高、幽远,将山水诗发扬光大,成一代的风流,亦世无异议。 本书即以诗作为主,贯串韩、柳的生平事迹、升沉起落,以简短有力的篇幅,缕缕细述,力求重现诗人的人格面貌。
  • 萧伯纳最佳戏剧(英文版)

    萧伯纳最佳戏剧(英文版)

    在萧伯纳一生的创作中,他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即戏剧要承载重要的社会使命。他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认为一切伟大的艺术都是“载道”的,戏剧是教育与宣传的工具,其目的不是供人娱乐,而是鞭挞社会,因此,戏剧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作家在处理题材时,须阐明其社会意义。为了表现思想冲突,萧伯纳采用了争辩式对白,这样,在演出过程中就要求观众积极参与到剧中来。萧伯纳出生于一个清贫却要维持“上等人”门面的家庭。父亲酗酒。母亲有一副美好的歌喉,因与丈夫不和,最终到伦敦以教唱歌为生。不快乐的童年,使萧伯纳自幼就体会到“贫穷就是罪恶”。这一理念,成了他最初几个剧本的主题。萧伯纳离开爱尔兰来到伦敦后,目睹了维多利亚时期繁荣的消失。一次比一次规模更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知识分子受到强烈震撼。伦敦出现了各种标榜社会主义的小团体。他们举办的演讲和辩论,吸引了萧伯纳。他坚信,资本主义社会必须改革。后来,他开始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给他的戏剧创作带来巨大影响。其作品曾被好莱坞拍过电影,叫《窈窕淑女》。在中国上映时,曾引发极大轰动。
  • 张恨水散文集

    张恨水散文集

    本书是张恨水的散文精选集,收录张恨水颇具代表性的散文五十余篇,这些作品字里行间都充盈着诗画之美,透露出一种清淡秀雅的闲逸之风。阅读这些日常清谈式的作品,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张恨水那于寻常旧市巷陌之中寄寓的深深家国沧桑之感。张恨水的散文接近明清散文的古韵,文字清丽,短句为主,因其学养深厚,国学根基扎实,才能写出这样简练冲淡又有味道的文章。张恨水的散文不但更直接、更集中、更具体地体现了作家的思想情感、人格意识和审美情趣,而且内容厚重、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品类齐全。叙事描写、写人状物、抒情言志、议论批评、理论探究、学术漫谈、艺术品鉴,无不涉猎;美文、杂文、评论、随感、琐记、漫谈、长文、短言、格言等各种形式运用更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 珠宝的前世今生

    珠宝的前世今生

    每一枚珠宝的后面都藏着一些传奇,一些故事。那些围绕着珠宝展开的爱情与战争,无不说明珠宝的魅力不在特洛伊战争中的海伦之下。在故事的流行色彩后面,珠宝知识被轻松而愉悦地娓娓道来。时尚、知识、传奇,尽熔铸于作者精悍幽默的行文之间。
  • 合肥的小街小巷

    合肥的小街小巷

    本书整合本土作家资源,讲述合肥街巷的前世今生,文字立足合肥城区主干道之外的那些有历史、有特色、有故事、有情调的小街小巷。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幻影寂灵

    幻影寂灵

    守夜人敲响了丧钟,“幻灵”开始出现在人类历史中,随后“幻影”诞生审判世人之罪,最终被镇压。到21世纪,人们已经忘记了当初的灾难,建立有关幻灵的体系……但不久前,幻影开始再度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有畏惧但更多的是争夺……那是究极的力量!
  • 我能打怪加属性

    我能打怪加属性

    “其实我是一个儒雅随和的人,包括这次邀请大家到场我也没有用什么暴力手段。”看着台下一脸折服的众人。金逸一脸满意的点点头。“外界总有谣言,什么人形核弹,移动天灾,恶魔之王,雁过拔毛,这些等等这些无中生有的言论请大家不要相信,毕竟我是一个看破红尘,一心向善的社会青年。”在众人欢呼中,金逸和蔼可亲地收回了身后30米长的大刀。“那,这次个人澄清会就到此为止了,请大家排队缴费后有序离场。”系统温馨提示灵气复苏,恐怖归来。
  • 灵异短篇故事

    灵异短篇故事

    你们是否也遇到过很多灵异事件跟朋友们说,而朋友却不信的时候?那这部小说不妨看看,
  • 无风无云亦无你

    无风无云亦无你

    云浩宇自小生活极为不顺,在父母离婚之后,生活逐步归于平淡。在校园里云浩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徐阳。恰似一次偶然的相遇,却让二人的后续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恰巧的相遇到羞涩的相知,变成的甜美爱情。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一段唯美幸福的回忆。青春中的俩人经历了种种本不该在这个年纪发生的故事,层层现实的坎坷向二人走来。究竟是爱情牢固,还是现实残酷。整部小说改编真人真事,男女主人公皆是现实的映射,在本小说中可能就会找到你的影子。
  • 无极神魔

    无极神魔

    废材!什么是废材?难道废材就不肯能统领神魔两道了吗?废材,就不肯能成为神仙了吗?废材,不是绝对的!让你看看,穿越过来附着到,废材身上的方炎如何逆袭成神!
  • 你从青春过

    你从青春过

    葱葱少年时被埋藏的感情,终抵不过那一眼沦陷,既然如此,便一同面对吧
  • 蜕神记

    蜕神记

    从人人唾弃蝼蚁再到绝世强者的华丽蜕变,每一次蜕变都是成长的过程,每一次的蜕变就是在为自己的强大铺路。一次次的蜕变直至站到这世界的巅峰
  • 吃的真相

    吃的真相

    矿泉水致癌是传说还是事实?豆浆和鸡蛋同吃导致可怕的后果吗?大家热捧的犬豆蛋白有没有传说中的保健功效?全天然的食品添加剂能否让我们不再担心安全问题?阿胶是营养丰富的美容圣品,还是品质很差的蛋白质?对有问题的食品和企业毫不留情穷追猛打;对广泛流传的错误观念、饮食偏见以及别有用心的虚假宣传进行纠正,作者并不像很多“权威”那样提出“能吃”或“不能吃”,而是告诉大众怎样在了解食品的益害之处和未知风险的基础上理性比较和选择,怎样分辨假象与真相,怎样破除自己的偏见和误解。
  • 那些曾经的念念不忘

    那些曾经的念念不忘

    “既然你早就知道结果会这样,干嘛还要来招惹我?”林梦哭的死心裂肺。林梦一直以为,会分手的两个人不如一开始就不在一起,直到遇见他……“林梦,以后你的喜怒哀乐,便由我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