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79000000027

第27章 戊戌变法(2)

第一,要不要变法。顽固派、洋务派为维护反动的封建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统治,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坚决反对变法。荣禄气焰嚣张地说:“祖宗之法不能变。”大学士徐桐甚至喊出:“宁可亡国,不可变法。”洋务派只主张改变一些枝节问题,而根本反对改变封建制度。针对顽固派、洋务派的不变论,维新派依据进化论的观点进行了驳斥。他们一致认为,不断变化和发展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用梁启超的话来说就是:“变者,古今之公理”,如果停止变化,“则天地人类并时而息。”因此,他们得出结论:守旧不可,必须变法,“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②。针对洋务派的观点,康有为指出:清朝的统治已经是粪墙、朽木,于疮百孔,必须以开创的精神进行全面改革,洋务派徒事弥补,不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是“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问题。顽固派和洋务派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说:“五伦之要,百行之原,相传数千年,更无异议,圣人所以为圣人,中国所以为中国,实在于此。”维新派提倡民权,设立议院,使民有权而君无权,不合君为臣纲的纲常伦理,是离经叛道,“用夷变夏”,其结果将使犯上作乱者日多,陷国家于大乱。维新派用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的思想,批驳了顽固派、洋务派的谬论。他们指出:“人人皆为天所生,人人皆为天之子”,“人人独立平等”。因此,国家亦不是“君相之私产”,而是“国民之公器”,只有人民才是国家的真正主人。维新派认为,日本和欧、美各国走向富强的根本原因,在于“兴民权”、“开议院”;中国衰弱的根源则在于实行君主专制,“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据此,他们得出结论:“能兴民权者,断无可亡之理。”中国只有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合举国四万万人之身为一体,合四万万人之心为一心”,才能无敌于天下。

荣禄第三,要不要废除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和提倡西学的问题。顽固派从维护地主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出发,坚持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拼命反对新学、西学。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同样把封建的纲常名教作为根本。他们都反对宣传和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针对顽固派、洋务派的谬论,维新派给予了有力地批驳。他们批评八股取士是“谬种流传”,有锢闭智慧、败坏心术、助长游手好闲等三大害,而其中任何一害都足以亡国。维新派对旧学、中学也做了一些批判,认为宋学、汉学、词章之学,无用无实,无补于国家的危亡,都应束之高阁。他们批评洋务派仅袭西方资本主义的皮毛而排斥西学,是“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维新派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富强,“不在炮械军器,而在穷理劝学”。因此,他们主张在中国建立新式学堂,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政治学说,希望通过这种办法,造就人才,使国家富强。

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的这次论战,是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尽管在论战中,维新派本身存在着不少弱点,如他们所主张的变革只是“渐变”,不是“突变”;他们所说的“民权”,也只限于让资产阶级和部分士绅参政;他们批判封建主义文化,却不敢批判封建文化的总代表孔子。但是,通过这场论战,维新派反复说明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的道理。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君主立宪的要求,初步介绍了西方的进化论和民主思想,使若干知识分子开始摆脱一些封建思想的束缚,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高涨。

光绪二十三年十月(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接着,帝国主义各国纷纷在中国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刺激下,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把变法维新运动推向了高潮。

为促使光绪皇帝决心变法,从光绪二十三年底到二十四年初(1897年底到1898年初),康有为又连续三次上书光绪帝(即上皇帝第五、六、七书),同时把自己编写的《日本明治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两部书,一并递呈。在上皇帝第五书中,康有为痛切地陈述了当时国内外的严重形势。他指出,从国外来说,“日本议院日日会议,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③。“譬犹地雷四伏,药线交通,一处火燃,四面皆应。”从国内来说,也已“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他誓告光绪帝,面对这种局势,如果还不发愤变法,革旧图新,“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④。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八日(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呈递上清帝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三项变法措施:“一日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日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日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⑤这便是维新派新变法的施政纲领。这次上书,未提开国会、立宪法,而强调君权变法”,表明维新派在顽固派的强大阻力面前,妥协、退让的软弱性。

康有为在不断向光绪帝上书的同时,仍继续在士大夫中进行宣传组织工作。光绪二十四年(1898)初,他联络广东旅京人士成立粤学会。不久,关学会、闽学会、蜀学会等相继成立。三月二十七日(4月17日),在康有为的倡导下,由帝党官僚、御史李盛铎出面,联合各省学会及正在北京应试的举人,成立“保国会”,提出“保国、保种、保教”三项宗旨。在成立大会上,康有为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呼吁人们起来挽救民族危亡,在听者当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保国会之后,保浙、保滇、保川等会相继在北京建立。维新派的力量和影响进一步扩大了。

民族危机的严重,全国沸腾的救亡热潮和日益发展的变法维新运动,对清廷产生了重大影响。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及顽固派,坚决反对变法,但在群情激愤的形势下,采取了表面暂时容忍,暗中加紧部署,俟机扼杀变法的策略。以光绪为首的帝党,主张接受维新派的建议,实行变法。胶州湾事变后,光绪帝极为忧虑,表示“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作亡国之君”。他看到康有为的上书,大为感动,说是除非不顾生死的人,“不敢为此也”。有人攻击“保国会”是“保中国不保大清”,光绪驳斥说:“会能保国,岂不大善。”至此,光绪帝决心利用不断高涨的维新运动来推行新政。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明定国是”上谕,宣布开始变法。新政从这一天开始,到八月六日(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止,共进行了一百零三天,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变法运动为“百日维新”。在这期间,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按照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愿望和要求,不断向光绪提出改革的建议,然后光绪有选择地采纳其中一些主要意见,通过颁布诏书的办法,命令各地施行。在一百零三天中,光绪帝共颁布一百多道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经济方面:中央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提倡商办各种实业,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政治方面: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革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军事方面:裁汰绿营、练勇,令八旗及各省军队一律改练洋操,采用西洋兵制;筹办兵工厂,添练海军。文化方面:普遍设立中小学堂,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设立翻译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派人出国游历、游学,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等。

这些新政措施,既未触及封建专制政体,也未触及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改革是很不彻底的。但是,通过改革,在政治上给予人民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的自由;经济上制订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文化教育上也采取了一些打击封建旧学,提倡新学的措施。因此,这次改革,实质上是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变法法令的颁布,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事实上,在这一百零三天中,北京、上海和一些省会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新气象,士大夫上书言事的多起来了,各地出现了许多新书、新报,各省陆续建立了一些中小学堂,工商业也得到了一些发展。正因为如此,这次改革也就遭到了封建顽固派的疯狂反对。

变法维新运动的过程,始终是维新派联合帝党与顽固派和后党斗争的过程,这种斗争在百日维新期间尤为激烈。顽固势力清醒地意识到,任何微小的社会变革,都会使他们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所以他们竭力破坏新政。掌握军政实权的中央部院大臣和各省督抚,除湖南巡抚陈宝箴外,对新政诏令,一律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拒不执行。他们集结在慈禧太后的周围,暗中部署力量,伺机对维新派进行血腥镇压。光绪帝下诏变法的第五天,即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1898年6月15日),慈禧太后即强迫光绪连下三道谕旨:一是免去翁同稣的一切职务,将其驱逐回江苏原籍,用以孤立光绪帝;二是凡新授二品以上的官员,要到太后面前谢恩,以此控制用人大权,使光绪无法破格提拔维新人士;三是任命大学士荣禄署理直隶总督,几天后又实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统率由聂士成、董福祥、袁世凯分领的北洋三军,从而控制了京津地区的兵权。同时,慈禧太后又派亲信控制了京师及颐和园的警卫权;派爪牙进入皇宫,严密监视光绪帝的言行。这些行动表明,新政刚开始,顽固派就已做好了政变的准备。

面对顽固势力的阴谋活动,维新派和帝党当然不能束手待毙。但他们一无兵,二无权,又脱离群众,所以只能采取极端软弱的对抗措施。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上不开罪于太后,在下不激怒守旧大臣的前提下,进行改革。但是,即使这样,顽固派也仍然不能容忍。七月中旬(9月初),双方斗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七月十九日(9月4日),光绪下令将公然破坏维新法令、阻挠上书言事的礼部六堂官全部革职。二十日(5日),光绪又命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以四品卿衔任军机处章京,负责起草新政诏书,批阅变法奏章。这些措施引起顽固派的更大仇恨,内务府官员数十人环跪太后面前失声痛哭,攻击光绪,恳求皇太后临朝“训政”;荣禄则加紧调兵,控制京津间的交通要道。在这万分紧急的形势下,光绪于七月二十九日、八月二日(9月14日、17日)连续给康有为等发出两道密诏,要他们想办法挽救危局。八月三日(9月18日),康有为召集谭嗣同、梁启超等共商对策,决定由康有为求见英国公使,希望帝国主义出面干涉;由谭嗣同于当夜密访袁世凯,劝袁勤王,杀荣禄,除旧党。袁世凯(1859~1916),河南项城人。中日战争前曾随军驻朝鲜,光绪十一年(1885)升任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全权代表。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后曾参加强学会,进行投机。变法开始后,光绪帝接受维新派的建议,于八月一日、二日(9月16日、17日)两次接见袁世凯,赏他侍郎头衔,委以专办练兵事务。三日(18日)夜,谭嗣同把杀荣禄的计划告知袁世凯后,袁世凯一面假装答应,一面即向荣禄告密。此时,康有为等分头到英、美、日等驻华公使馆联系,幻想争取他们出面帮助,但均无结果,幻想终成泡影。

谭嗣同在帝后两派激烈斗争的关键时刻,八月四日(9月19日),慈禧太后从颐和园赶回皇宫,密作政变准备。六日(31日),慈禧太后正式发动政变,将光绪囚禁于南海瀛台,宣布重新“训政”,并下令大肆搜捕维新派人士和支持变法的官吏。这时康有为已于前一日离京,在英国人帮助下逃往香港;梁启超在日本使馆帮助下逃往日本。谭嗣同在政变发生后,积极设法营救光绪。很多人劝他逃往日本,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⑥八月十三日(9月28日),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一同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其他维新派人士和支持变法的官吏数十人或被革职,或被流放。新政措施,除京师大学堂以外,先后被全部废止,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在运动中,维新派通过上书、著作和演说,反复向人们陈述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号召人们起来救亡图存。在维新派看来,救亡图存是变法维新的出发点,而变法维新的目的则在于争取中国的独立。因此,这场运动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性质,从而就大大提高了人们争取独立的民族主义觉悟。第二,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维新派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弊政,促进清政府第一次明令承认民族资本企业的合法性,并通过皇帝多次发布上谕,要求各级政府对这些企业加以鼓励和保护。应该说,光绪二十一年(1895)以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是与变法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分不开的,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且还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提供了更雄厚的物质基础。第三,在运动中,维新派冲破清政府的禁令,初步争得言论、出版、结社等民主权利,为民主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他们在批判封建思想的同时,比较广泛地介绍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进化论、天赋人权论以及自由、平等的思想,开始在知识分子中传播开来。过去,人们不敢议论时政、公开批评清政府,而在运动中,不少人大力鼓吹变法,在报纸上和学会、学堂里公开讨论和宣传民权、进化等学说,这就大大推动了人们从封建主义思想下解放出来的步伐,从而为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首先,维新派要改革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但却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封建官僚、军阀,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不仅未根本触动封建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而且还处处向守旧势力妥协、退让。第二,维新派大力宣传救亡图存,争取中国的独立,但又幻想帝国主义帮助、支持中国的变法维新。第三,维新派本身力量弱小,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甚至对群众斗争抱敌视态度。因此,当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反扑时,他们一触即溃,很快败下阵来。

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确立的历史条件下,依靠清朝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是行不通的。

注释

①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册,第133页。

②《戊戌变法》第2册,第197页。

③《戊戌变法》第2册,第189页。

④《戊戌变法》第2册,第190页。

⑤《杰士上书汇录》卷一。

⑥《戊戌变法》第4册,第53页。

同类推荐
  •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历史到底遗留给人们哪些未解的谜团?本书为你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解析,从远古传说开始,一一讲述了恐怖预言、民族之根、被历史遗忘的文明碎片、大地奇观、世界历史大事件的另一面、权力围城中的那些事儿、宫廷秘闻、政界名人趣闻追踪、文化名人逸事寻迹、政治名人离奇死亡、文化名人离奇死亡、被历史误读的英雄、弥漫硝烟下的历史玄机、谍海迷踪、离奇巧合、古墓丽影、沉睡在历史角落的宝藏、千年古尸所诉说的秘密、神秘信仰、文化传承的谬误、文学作品中的秘密、艺术作品背后的秘密、自然灾难、人为之祸、失踪事件、奇异风俗、玄秘民族、超时空的科技谜团等世界各个方面的未解之谜。
  • 大晋狂人

    大晋狂人

    这是一个矛盾的时代,政局混乱,硝烟四起。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文明在这里转折。这是一个追求美的时代,文化灿烂无比,诞生了许多名士。这是一个令无数知识分子向往的时代。待俺赶上前去,闹他个天翻地覆!
  • 三国求生之路

    三国求生之路

    一次大爆炸,韩鹏穿越了,他回到了东汉末年,成为了长沙太守韩玄之子。激动欣喜之后,却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很尴尬。内有继母领着二弟时不时会陷害自己,外有舅舅带着诸将处处和自己做对,而那个懦弱的父亲,根本就不管事,自己一个不小心,便会有性命之忧。。。此时正值赤壁之战前夕,距离刘备收取荆南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而有心提早做准备的他,却无权无将,又该如何收拾这混乱如麻的局面呢?文韬武略样样不行,唯一能依仗的,便是那些甚至都记不太清的三国知识,他能否突破重重险困,带领着长沙诸将逃脱历史的宿命呢?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且看当代小屌丝在三国时代的求生之路。什么???还有美丽的洋妞!!!来,来,让我看看,洋妞到底有多猛?
  • 唐人冢

    唐人冢

    或许是因为有人的刻意而为,不愿让后人知道真相,又或许是历史的断层,让这段历史蒙上了尘埃,不过现在一切都清楚了。
  • 司马光传奇

    司马光传奇

    司马光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思想家.它的传奇一生令人瞩目,司马光机智的童年,奋斗的中年,智慧的老年,令人惊奇.他在王安石变法中对变法的执着的态度,已经与王安石在变法中对手戏,令人关注,他历时十九年修资治通鉴一书对史学影响巨大.它的传奇一生对今天的人们有很大的启发.
热门推荐
  • 异能女王霸气归来

    异能女王霸气归来

    前一世,她是世界公认的最强战神,智力、武力,无所不能。大徒弟是阎王。二徒弟是天帝。三徒弟是万妖之王。重生之后,竟然变成了一个软妹子?废物无能?“呵呵,本女王来告诉你们,天才这两个字怎么写!”任意欺负?“我来告诉你,最强战神的武力值是多少!”本文一直虐渣,超爽重生文,欢迎观看。
  • 木叶之宇智波绳树

    木叶之宇智波绳树

    穿越成为绳树的克隆人,从小在宇智波族地长大的宇智波绳树。如何用开启的轮回眼在火影世界里掀起属于他的那一抹蝴蝶效应……新书《从火影开始虫噬天下》已经发布,有兴趣的可以移步看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极致

    网游之极致

    坚持,是一种美德坚持,不一定会获得成功,但却可以到心灵上的慰藉坚持,是一种态度坚持走属于自己的路,一个暴力弓手的路。至极的暴力弓箭手,极致的暴击。又名《网游之极致》
  • 极品修真邪公子

    极品修真邪公子

    美女老师会修真,学霸校花会修真,邻家表妹会修真,高冷未婚妻也会修真……
  • 曼珠沙华的玛丽苏爱情

    曼珠沙华的玛丽苏爱情

    她因父母双亡而离家,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他隔着被子把她压在床上霸道的对她说:“你以后只准叫我做少爷!”“……”他这是在拍偶像剧???她冷漠的对他说:“我的世界里没有非谁不可!”他却深情的对她说:“可我的世界里非你不可!”
  • 灵河

    灵河

    百年之前天枢级战舰“灵河”号在交战中临阵脱逃致使远征舰队全军覆没,身为舰长的联盟上将被永远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那次大战的所有真相都随着灵河号的消失湮灭在星海之中。百年之后一次意外将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拖入了一场无法想象的恐怖战争,而唐子阳则被莫名其妙地卷入了几方至高力量的博弈风暴里,在争夺和战斗中成长起来的唐子阳似乎在一点点蛛丝马迹之中找到了已经消失百年的灵河号的身影。。。。“手中有血,眼中有泪,心中有愧。虽千万人,你最该死!”---唐子阳
  • 与君初识之轩王妃

    与君初识之轩王妃

    遭奸人所害,一朝之间,家族之人尽数被流放,为还族人清白,她女扮男装,费劲千辛万苦成为轩王谋士,只为查清当年真相,这步步惊心中以为有他的陪伴,以为至少自己是幸运的,然而随着真相浮出水面自己竟然成为他的棋子,这段情中女主该如何取舍?是甘心被利用?还是发奋反抗?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我们大家一起讨论q群183293481
  • 子老再死一次

    子老再死一次

    讲的子老的死法,不停的,不停的,不停的,不停的……
  • 福女降农门之痞夫来缠

    福女降农门之痞夫来缠

    唐家庄的唐甜甜家一门子的克星,克死了亲爹,克病了爷奶,克坏了地里庄稼,克糊人家锅里的饭,克傻了村头的翠花,克丢了隔壁二大爷家的狗!是活该被欺压挤兑,挨骂受苦的一窝子,更没资格有吃有穿有钱花!不过这都是村子里的谣言,唐甜甜咬牙切齿,握紧拳头,致富挣钱把糖造,日子红火添热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