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02900000366

第366章

羌水又东南,径宕昌婆川城东而东南注。朱作水又径宕昌婆川城东南,北注羌水。赵水上增白字,删昌字。戴水上增羌字,改南北注羌水作而东南注,亦删昌字。守敬按:戴、赵以安昌已见上,故删昌字。然考《漾水注》,先言白水径邓至城,后言安昌水径邓至安昌郡,与此同。盖安昌郡在邓至,故称邓至安昌郡,此婆川城在宕昌,故称宕昌婆川城也。昌字非衍,城当在今阶州西北。昔姜维[二六]之寇陇右也,闻锺会入汉中,引还,知雍州刺史诸葛绪屯桥头,从孔函谷朱孔函谷讹作此谷,赵据《三国志》校改,戴改同。守敬按:《方舆纪要》,谷在文县西北。《一统志》,在阶州境西固城南。当在州西北。将出北道。绪邀之此路,维更从北道朱讹作此道,赵据《三国志》校改,戴改同。渡桥头,入剑阁,绪追之不及。全云:按是时姜维由沓中赴难,非有事于陇右也。诸葛绪塞桥头,维乃由北道入,示将断其后,绪遂退还。维反军渡桥头,入剑阁,非绪邀之于北道也。守敬按:此事《漾水注》略载之,不误。不知此何以歧出?桥头、剑阁并详彼篇。羌水又东南,阳部水注之。水发东北阳部溪,西南径安民戍,守敬按:戍当在今阶州西北。又西南注羌水,守敬按:水当在今阶州西。又东南径武阶城西南,戴改阶作街。守敬按:此《地形志》南秦州之武阶郡也,在今阶州东北。故《漾水注》之平乐水,出武阶东北。此羌水径武阶西南。戴氏既误改彼武阶为武街,此亦改之,总由混武街、武阶为一也。详见《漾水》篇。又东南径葭芦城西,朱脱径字,戴、赵

增。守敬按:《通鉴》宋元嘉二十四年,《注》引此有径字。《元和志》,盘堤县城,魏邓艾与蜀将姜维相持于此,筑城,置茄芦戍。《宋书 氐传》,元嘉二十年,杨文德据白崖,进戍茄芦城。后杨头、杨僧嗣、杨文度并戍茄芦。《南齐书 氐传》,杨广香亦为茄芦镇主。[毛本作茄,南雍本作葭。]《北史》作葭芦。《一统志》称旧《志》在阶州东南七十里。羊汤水入焉。水出西北阴平北界汤溪,守敬按:《文县志》有五渡河,在县北七十里,源出洋汤池,东入白龙江,即羊汤水也。阴平县见《漾水》篇白水下。东南径北部城北,守敬按:《地形志》有北部县,属武阶郡,盖即汉广汉之北部都尉治,北部都尉治阴平,而都尉不必尽治县城也。当在今阶州西南。又东南径五部城南,朱五讹作三。赵改云:后魏太和四年置南五部郡,寻改为县。《寰宇记》引《郡国志》云,武都沮水之西,有角弩谷,即蜀将姜维剿五部氐羌之所。守敬按:南五部对此五部城言,盖即《漾水注》南五部水地,非此也,此城当在今阶州西。东南右合妾水朱讹作右妾水合,《笺》曰:一作接水。赵右下增与字,戴移合字于妾上。傍西南出,即水源所发也。会贞按:水当在今阶州西南,此下不言羊汤水所入,明有脱文,当增羊汤水又东注羌水句。羌水又径葭芦城南,又径余城南,朱此句首无又字,戴、赵同。会贞按:脱又字,今增。又东南左会五部水。朱部作会,《笺》曰:谢按,宋本作部。戴改。水有二源,出南北五部溪,西南流合为一水,屈而东南注羌水。会贞按:此五部溪当在今阶州东南,因有二源,分为北五部

溪、南五部溪。若《漾水注》之南五部水,则更在此溪之南矣。

羌水又东南流至桥头,合白水,会贞按:此即《漾水注》所谓白水,又东北径桥头与羌水合者也。东南去白水县故城九十里。会贞按:县见《漾水》篇白水下。

东南至广魏白水县,朱东上有又字,戴、赵同。会贞按:不当有又字,今删。与汉水合,朱《笺》曰:克家云,广魏字误,当作广汉,后同。戴云:按此乃西汉水。会贞按:克家说非也。作《经》者魏人,尊魏故改广汉为广魏,详见《漾水》篇广魏下。又东南过巴郡阆中县,会贞按:县详《漾水》篇。又南至垫江县,何氏曰:垫江之垫,《说文》作囗, 衣,不 土。孟康曰,音重迭之迭,此是后人传写之误。守敬按:前汉县属巴郡,后汉因。汉末蜀初属巴西郡,后还属巴郡,晋因。宋元嘉中于此置东宕渠郡。《齐志》东宕渠郡无领县,盖垫江已徙废也。[见《江水注》江州县。]今合州治。东南入于江。会贞按:《汉志》,羌水南至阴平入白水,行六百里。《注》叙羌水至桥头合白水是也。《经》又云,至广魏白水县与汉水合,则白水之道。又云,过巴郡阆中县、垫江县东南入江,则漾水及潜水之道,因《漾水》、《潜水注》已叙。故不复出。

涪水

涪水出广魏涪县西北。

涪水出广汉属国刚氐道徼外,朱道作游,《笺》曰:孙按,《汉志》当作刚氐道。会贞按:《汉志》,广汉郡刚氐道,涪水出徼外。《说文》同。《水经》则云出涪县西北,《注》仍从《汉志》而以后汉为说。汉刚氐道,后汉属广汉属国也。后废,在今平武县东。今涪江源出松番厅东北小分水岭,为汉徼外地。《史记 司马相如传 索隐》引张揖曰,徼,塞也,以木栅水为蛮夷界。东南流与建始水合,水发平洛郡西溪,西南流,屈而东南流,朱南讹作西,戴、赵改。入于涪。守敬按:平洛郡见《漾水》篇清水下。清水历平阳郡东南,即今黄沙河。此水发郡西溪,惟今白马河足以当之。白马河出平武县东北,西南流至县西北入涪。

涪水又东南径江油戍北。守敬按:《寰宇记》,后魏武帝置江油郡,道元时尚称戍也。在今江油县界。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兵束马入蜀,径江油、广汉者也。守敬按:《魏志 邓艾传》,景元四年征蜀,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将士攀木缘崖。先登至江油,蜀守将马邈降。《蜀志 诸葛瞻传》,魏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初学记》二十四引任豫《益州

记》,江油左担道至险,邓艾束马悬车处。阴平见《漾水》篇白水下,景谷在今昭化县西北。艾由江油至竹,不径广汉县,此岂指郡言欤?涪水又东南径涪县西,[二七]朱县讹作水,戴、赵改。守敬按:汉县属广汉郡,后汉因,蜀属梓潼郡,晋改曰涪城,仍属梓潼郡,后为郡治。宋复曰涪,仍为郡治,齐、梁因。在今绵州东五里。王莽之统睦矣。朱无矣字,赵据孙潜校增,戴增同。守敬按:《汉书 王莽传》,陈崇封统睦侯。臧宫进破涪城,斩公孙恢于涪,自此水上。守敬按:见《后汉书 臧宫传》。恢为公孙述之弟。县有潺水,出潺山。守敬按:《华阳国志》潺并作孱。水源有金、银矿,朱作砺,《笺》曰:当作 。戴、赵改。会贞按:《初学记》二十七、《御览》八百十二引此并作矿,《华阳国志》作 。洗取火合之,以成金银。会贞按:自县有潺水以下,《华阳国志》二文。潺水历潺亭而下注涪水。守敬按:《汉志》,涪县有孱亭。《隋志》,万安旧曰孱亭。《寰宇记》,罗江县本涪县地,晋于梓潼水尾,万安故城,置万安县。晋末乱,移就潺亭,今县城是也。县北三里有潺亭庙,有碑磨灭,潺亭之字存。宋罗江,即今罗江县治,是潺亭为今罗江。[二八]潺水历潺亭,必与亭近。《隋志》平武有潺水,考其地去此颇远,不知指何水?《明一统志》,潺水在绵州东五里,源出潺山,下流入涪。《水道提纲》因以东河当之,然不能历潺亭,当是州西之水也。

涪水又东南径竹县北。守敬按:前汉县属广汉郡,后汉、蜀因,晋属新都郡,后还属广汉郡,东晋属南阴平郡,宋、齐、梁因。在今德阳县北三十五里。臧宫溯涪至平阳,公孙述将王元降,

遂拔竹。会贞按:见《臧宫传》。《通鉴 注》平阳乡,当在竹县界。朱徼外句下,接东南流径涪云云,至遂拔竹,下接涪水又东南流与建始水合,至径江油广汉者也。戴、赵同。准以地望,建始水在上,江油在下,涪县又在下,何能先径涪县而后会建始水而径江油也?明有错简。东南流三字下,当接与建始水合至径江油广汉者也,又移与建始水合,上涪水又东南五字于其下乃接径涪县西至遂拔竹方合,今订。

涪水又东南,径南安郡南,会贞按:齐益州有南安郡,梁因。即今剑州治。涪水至此径其西南,言南可以该西南也。乃汪氏图作万安。考《寰宇记》罗江县下,梁置万安郡在涪水西,涪水东南流不能径其南,汪氏乃臆改。又南与金堂水会,水出广汉新都县,东南流入涪。赵云:按《华阳国志》,新都有金堂山水通巴汉。会贞按:汉新都县属广汉郡,后汉因,蜀同,晋属新都郡,后还属广汉郡,宋、齐因,梁为始康郡治,即今新都县治。《元和志》,金堂山在金水县北二十四里。《明一统志》,在金堂县东南五十里。[二九]《华阳国志》谓水通巴汉,或即今之郪江。此《注》叙于五城水之上,今无可指证。

涪水又南,枝津出焉,朱脱津字,戴、赵增。[三〇]西径广汉五城县,会贞按:蜀置县,属广汉郡,后分属东广汉郡,晋仍属广汉郡,宋、齐、梁同。在今中江县东。为五城水,又西至成都,会贞按:成都县见《江水》篇。入于江。会贞按:《华阳国志》涪县水通于蜀,或即此枝津之说所本。然《志》五城县,但言有水通于巴。《一统志》,中江自绵州流入,径中江县南,又东径潼州府城南,入涪江,即古五

城水,今舆图谓之罗江河。但罗江河东流,而《注》谓枝津西流,则顺逆相反,又与成都山川间隔,而谓西至成都入江皆不合。此文当误,互见《江水》篇五城水口下。

南至小广魏,与梓潼水合。朱脱水字,赵同,戴增。会贞按:对广汉郡言,故县称小广汉,如小沛、小广阳之类是也。魏人作《经》尊魏,既变称广阳郡为广魏,故亦变称小广汉为小广魏。《经》叙涪水至与梓潼水合止,似与《汉志》入涪异,而实不违乎《汉志》,详见《梓潼》篇,今涪江自松番厅东流,径平武县、江油县、彰明县、州,三台县、射洪县、遂宁县、合州,至巴县东入大江。

小广魏即广汉县也,朱也作地,戴、赵同。会贞按:地为也之误。[三一]此郦氏释《经》之小广魏,谓即广汉县也。观此足征广魏、小广魏,是《经》原文。赵氏于《漾水》、《梓潼水》等篇,屡言道元改广汉为广魏,误审矣。前汉,广汉县属广汉郡,后汉因,蜀分属东广汉郡,晋为广汉郡治,东晋为遂宁郡治,宋因,齐改郡曰东遂宁,县曰小汉,梁因。《隋志》方义下梁曰小溪。汉、溪形近致讹。乃《元和志》、《寰宇记》诸书,并作小溪,宋太平兴国时,且改方义为小溪以实之,误尽千古矣。在今遂宁县东北。王莽更名曰广信也。

梓潼水

梓潼水出其县北界,守敬按:此《汉志》梓潼县之水,[见下。]其县谓梓潼县,非承上篇小广魏言也。

《说文》潼水出广汉梓潼北界,是《经》所本,惟潼水改称梓潼水耳。西南入于涪。

故广汉郡,朱有也字,赵同,戴删。守敬按:汉广汉郡治乘乡,见《江水注》,本《华阳国志》,至确。此又似谓郡治梓潼者,故《舆地纪胜》亦有汉广汉郡治梓潼之说公孙述改为梓潼郡。守敬按:此说无考。[三二]据《后汉书 公孙述传》,述好改易郡县,此郡即其所改之一,意必有故籍详载,郦氏犹得见之,今失传耳。刘备嘉霍峻守葭萌之功,又分广汉以北,别为梓潼郡,以峻为守。守敬按:《蜀志 霍峻传》,先主自葭萌还,袭刘璋,留峻守葭萌。张鲁遣将杨帛求共守城。峻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后璋将扶禁、向存等由阆水上,政围峻且一年,不能下。先主定蜀,嘉峻之功,分广汉为梓潼郡,以峻为太守。峻事亦见《漾水》篇。县有五女,蜀王遣五丁迎之,至此,见大蛇入山穴,五丁引之,山崩,压五丁及五女,因氏朱作是,《笺》曰:一作氏。戴、赵改。山为五妇山,又曰五妇候,朱作侯,赵改堠,戴改候。会贞按:《华阳国志》三,秦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抴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山分为五岭。直顶上有平石,蜀王登之,因命曰五妇冢山,川[廖刻校云,当作穿,属下读。]平石上,为望妇堠。此《注》本常说,不得云县有五女,当作县有五妇山。秦献五女九字方合。又《寰宇记》引《蜀记》,五丁蹋地大呼,惊五女,并化为石,蜀王筑台而望之不来,因名为五妇候台。叙五女事异,而五妇候台可为五妇候之证。《汉志》梓潼有五妇山。《寰宇记》谓山在梓潼县北十二里。段玉裁谓即今剑州西北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心内心外两个世界

    心内心外两个世界

    这两男的就是从两个不同次元的时间裂缝里穿梭出现的单细胞大杀伤性核武器,一不小心就在这个异样的扭曲原子黑洞中相遇,其结果足以造成宇宙毁灭!【清水短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鸿玄

    鸿玄

    天机不可泄露,如欲纵横天地,请点击“阅读”。
  • 青春荒唐,我不负你

    青春荒唐,我不负你

    煤矿世家的女儿,注定背负着家族使命。许微澜就是其中之一,迫于无奈,她不得不去寻找自己的亲生妹妹。可没想到原本平常的寻亲之举,竟能牵扯出各个幕后势力。不知在青梅竹马的帮助下,她可否化险为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如今在何方

    如今在何方

    如果时光倒流,故事会不会是另外一种开始。或许永远不会有结局,又或许早已结束在各自的心里。是否还记得那些年的点滴,又是谁陪你经历这几年的风雨?那些可爱的人们,那些难忘的故事,迎风曾起浪,如今在何方?
  • 拂忧物语

    拂忧物语

    这是感受轻生活的语言语录,感想等等。也是平时作者的解压方式,安利一下
  • 快穿之拯救蛇精病的世界

    快穿之拯救蛇精病的世界

    “这位小姐,你有见过一顶帽子么?”“唔,在那边的树上貌似有一个像帽子的东西哦。”少女看着眼前彬彬有礼的绅士笑着回答道。……“谢谢您,可爱的小姐。为了报答您,请务必让我款待你一番。”“好啊好啊。”优雅青年和活泼少女和谐的走在路上,脸上挂着笑容,不为人知的想法隐藏在眼眸深处,各有各的心思。究竟谁是猎人,谁又是猎物……故事开始了,你准备好被深渊凝视了么?
  • 云末第一楼

    云末第一楼

    现代男青年宋渊穿越成了没落的宋家的家主,从此带领宋家走上了辉煌...温馨提示:此小说纯属架空,考据党慎入!
  • 荒血武道

    荒血武道

    在这片大陆上,远古时期,是远古荒兽统治的世界。人类渺小和脆弱。可在远古的某一时期,强大的远古荒兽在一夜之间从这片大陆上消失的无影无踪。后来,有的部落中的人类,发现体内多了一股神奇的力量,确切的说是发自人类体内的血脉的力量。故将这种血脉称为荒血,这神奇的力量称为荒力。强大起来的人类,开始走出自己原先苟且生活的范围,慢慢的统治起来这个世界。这片大陆,也被人类称之为荒武大陆。——《远古杂记·序章》
  • 虚能时代

    虚能时代

    这是被外星种族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时代;这是一个掌控虚能就能制造奇迹的时代;当丁涵回到高中,除了文科和理科,他多了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