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76400000085

第85章

一、余前谓诗叙而体似诗话者,有如杨诚斋之叙《黄御史集》。后细阅诚斋文集,乃知诚斋屡作此体。其《颐菴诗集序》略曰:“昔暴公潜苏公,苏公刺之。今观其无刺之之词,亦不见刺之之意也。乃曰二人从行,谁为此祸?使暴公闻之,未尝指我也,然非我其谁哉?外不敢怒,而其中娩死矣。《三百篇》之后,此味绝矣。惟晚唐诸子差近之。寄边衣曰:‘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吊战场曰:‘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裹人。’折杨柳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三百篇》之遣味,黯然犹存也。近世惟半山老人得之”云云。又《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略曰:“晚识李兼孟(达)于金陵,出唐人诗一编,乃其八世祖推官公《披沙集》也。如‘见后却无语,别来长独愁’、‘危城三面水,古树一边春’、‘月明干峤雪,滩急五更风’、‘灯残偏有焰,雪甚却无声’、‘春雨有五色,洒来花泪成’、‘未醉已知醒后忆,欲开先为落时愁’,读之使人发融冶之惧于荒寒无聊之中,动惨戚之感于谈笑方惮之初。《国风》之遣音,江左之异曲,其果弦绝而不可煎胶欤?”

二、诗人往往好为已甚之言。如少陵云:“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官高交广事忙,疏于通候自有之,或本不数在故人之列,或我不往彼亦不嗣音,否亦何至真断绝?稚子饥或不免,亦何至于恒?此幼子饥已卒。《杜园说杜》所以力辩之也。若“郎君官贵施行马”二语,则实有其事,出于有因矣。

三、渔洋于古人好句,巧偷豪夺,必须掠为已有而后已。如《题虞伯生诗后》云:“爱咏君诗当招隐,青山一发是江南。”不知虞伯生此句亦从套来。东坡《澄迈驿通潮阁》诗云:“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此则两人并驱,未知鹿死谁手者。又《伏波将军庙碑》云:“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发耳。”

四、竹诗娟秀者多,雄浑者少。《丁辛老屋》诗有云:“秋老风烟瘦,山深节目全。”可谓雄浑。又《游右安门外饮王氏园》七古亦佳。

五、《石林诗话》云:“杨大年、刘子仪皆喜唐彦谦诗,以其用事精巧,对偶亲切。黄鲁直诗体虽不类,然亦不以杨刘为过。如彦谦《题汉高庙》云:‘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坏。’虽是著题,然语皆歇后,‘一坏’事无两出,或可略‘土’字。如三尺律、三尺喙皆可,何独剑乎?‘耳闻明主’、‘眼见愚民’,尤不成语。苏子瞻诗有‘买牛但自损三尺,射鼠何劳挽六钧’,亦与此同病,‘六钧’可去‘弓’字,‘三尺’不可去‘剑’字,此理甚易知也”云云。石林一代通人,而未读过《汉书》,殊不可解。《漠书高帝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尺”下并无“剑”字,《史记》则有之。《史记》自有,《汉书》自无,师古注曰:“三尺,剑也。”下《韩安国传所》云“三尺”亦同。石林何未之见耶?

六、《竹坡诗话》云:“林和靖赋梅花诗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语,脍炙天下,殆二百年。东坡晚年在惠州,作《梅花》诗云:‘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此语一出,和靖之气遂索然矣。张文潜云:‘调鼎当年终有实,论花天下更无香。’此虽未及东坡高妙,然犹可使和靖作衙官。政和间,余见某司业和曾公衮《梅》诗云:‘绝艳更无花得似,暗香惟有月相知。’亦是奇绝,使醉翁见之,未必专赏和靖也”云云。此直是全不知诗之言。黄鲁直评和靖诗,谓“雪后”、“园林”二语胜于“疏影”、“暗香”,犹说得去,若“月挂树”、“参横昏”,则用典而已,有何工夫?至“调鼎”云云,更用到陈腐之典,俗不可耐,“终有实”三字尤呆笨可笑,“绝艳”二句亦小儿语。所见如此粗浅,看使人齿冷。

七、古今文人不知凡几,而真能文者实无几人。年来承乏通志局,欲求志中各列传事实载明出处,遂多翻唐宋以来文集,日百十卷。往往卓然大家,为人作墓志铭、神道碑,而始终不载其人籍贯者,有始终不识其人名字者,甚至有突插一人,称其字、称其号,不知其姓名者。如叶水心作《郑景元墓志》,后幅突云“始行之游陈郑间,后壻郑氏景元”云云。又云“时行之以龙圆阁待制知福州,书来”云云。试问此行之姓甚名谁,上文初未提及也,有是理乎?水心为永嘉文派之卓卓者,而竟若此。

八、门人江阴章黻云(廷华),去年出宰吾乡南安,自免回省,出近诗一小册,并介其友谢君冶盒(鼎熔)作见示。黻云诗清稳中时多警句,如《九溪杂咏》云:“鸟道羊肠外,天然水一方。族居千百户,犄角十三乡。地比雄关险,人依土著强。详稽开始者,颁白亦迷茫。”《自序》云:“地在南安县西北隅,与同安接壤。层山峻岭环以溪,溪越九曲而地乃尽。周遮十三乡,地味膏沃,人囗约十万。自昔沈姓杂居于此,民蛮蠢寡识,不知国家条教为何物,官亦鲜有过问者。比年竞种莺粟,屡禁不止,省长发兵严办,余有地方之责,未忍遽置之法,先家喻而户晓之,根触赋此。”次首有云:“之无还未解,讵易说驯良?”三首有云“官将瓯脱视”,又云:“我来桑孔后,著手乱如丝。”四首云:“除暴安良策,盘桓总未成。”又云:“宵来佳寐少,万虑集鱼更。”南安号称难治,诗与序多关心民瘼语,与武健严酷者迪乎不同。所以自行投劾去也。《近感呈荔盒》云:“花县沈沈静不波,簿书高共笔嵯峨。民因寇退鸣宫少,邑为兵骄设备多。部勒虎胥难似将,剔除苛政苦于魔。从知瘴雨蛮烟地,未合吾侪捧檄过。”《答冶盒兼呈荔盒》云:“我辈羽毛都爱惜,穷途饥饿肯号鸣。”《夜坐》云:“插足方知天下险,息肩才觉一身轻。闲云傍岫常思出,倦鸟归林不计程。”皆肝膈中真实语。他如《过洪文襄故里》云:“山脉清雄水脉肥。”地灵人杰,七字写得出。又云:“勋名旷世无侪偶,公论人间有是非。”《夜饮招冶盒晋江竟至喜极》结联云:“天涯高会少,今夕要千杯。”质语的是唐音。《过唐学土韩雇墓》云:“锦绣才华薇蕨志,干戈身世海天槎。”《小园晚眺》云:“小园春到否?挈仆当呼朋。试绠逢枯井,栽花障薄冰。寒生归树鸟,云护在山僧。蓦地乡愁起,诗来也有棱。”《游清源山》云:“将行还践游山约,要把清源写我心。”《开元寺》云:“天高塔可扪。”谢君诗有性情,与黻云作殆相伯仲。如《赠异三》七古末云:“英雄肝胆佛心肠,狱成怕闻响银铛。寒衣都是下官俸,囚徒挟缤恩不忘。囚徒乐时心亦乐,掀髯一笑风雨作。”《哭平湖徐大起》云:“入冬气不扬,朔风含余凄。元卿闭三径,崦嵫日苦西。审贤归道山,龙首路径迷。南皮辍惧晏,敢际彭殇齐。矧乃车笠交,指天以为期。向笛忽吹来,发音生凄其。能无肝肠摧,风雨相涕洟。”满纸皆凄风苦雨之声矣。中间云:“曾记辛亥岁,君语我一言。阿兄蒲柳姿,自知无夙根。期颐远莫致,瞬将归邱原。何妨作豪举,稍纡心烦冤。卜昼兼卜夜,画舫明春灯。管弦奏嗷嘈,淮水沸且腾。世有解事者,定知不我绳。”哀乐相承,应有之节奏也。句如《泉州道中》云:“老屋赭于火,丛榕绿到天。海从云际立,山向树巅眠。”移不到他处去。《晋江县署》云:“采风时觉诪张甚,折狱还防听断偏。”是循吏语。《清源山题壁》云:“三台高拱群峰列,一径中分万壑悬。”《城南公园》云:“茗语忘春寒。”皆可诵。

九、尚有一诗,不专为余小池作,而亦绳及小池,不可不为小池补录者也。陈子言《岁暮读石遗室诗话奉寄》云:“松舒夜叉臂,枫蕴陆浑火。奇哉先生诗,妙论至繁夥。低徊太山咏,寂寞秀野坐。有酒可浇愁,当年曾著我。浮云一飘散,偃蹇各坎坷。冰雪燕寺花,风雨五湖舸。微闻选佛场,色相音声哿。岁晚忽怀归,遮梦山堆垛。小池功德水,净如玉色磋。醒醇穆说醴,翳翳禅参寄。孤吟贾浪仙,一宠思证果。”《三月三十日华阴道中作》云:“河流已束潼关隘,云影遥遮岳帝祠。婀娜东风数株柳,华****上送春时。”淡朴数语,却是诗人之诗。

一○、近见剑丞两诗,酷熟中读之,颇有凉意。《信宿金山下曹氏园,用东坡金山寺凉字韵答贞长》云:“东皋盘散月孤凉,分领僧徒下舍香。风露入秋侵坐冽,莎虫专夜织愁忙。得安短榻依初地,无住疏钟出上方。独有沈哀劳梦寐,与君商酌到微茫。”《三次前韵戏调贞长栗长伯荪》云:“八月西风江上凉,薄棉知暖饭知香。客中一一连床好,诗后纷纷入睡忙。不觉寺钟穿屋破,谁看山月下庭方?吾衰未解安心法,梦踏秋桥夜更茫。”

一一、长乐施熙,余年家子,悼其亡室林婉仪,有《四哀》诗,颇足酸臆。《窥园哀》云:“认汝旧游处,遗迹犹井井。乱花颓欲哀,顽竹立如哽。残照蒸啼痕,积翠逼晚景。(园有积翠山馆,遗榇厝焉。)手携稚子归,不见伊人影。”《当食哀》有云:“幼子环坐食,食迟谁复詈?休讶人何稀,只当汝未至。”此与余“今日花开人不见,当他晓睡未妆梳”二句有同意。林氏与余家人常来往,甚雅善也。

一二、复检得寿若旧赠一诗云:“小阁面乌石,新篁依短墙。落成开寿寓,遇闰展春阳。聚散偶形迹,行居皆卷藏。今生各半百,所贵在徜徉。”后数句皆安心有得之言,“行居”五字尤获我心。

一三、癸丑里居,有秋社之集,里中诸子相从为五七言,旋又北游,社中人每有见怀之作。龚惕菴云:“早及长公门,请业日造席。子由一日至,眉宇辉栋壁。谈间视所业,奖诱辞有溢。俄然隔左海,十稔还暂觊。悠悠执鞭意,时日只劳积。比来更丧乱,归人萃乡邑。转幸得瞻依,莛叩期昕夕。碧栖老好事,结社月再集。弟子学攒眉,先生聊搦鼻。使反而后和,率马示之的。天不放公闲,因缘促征楫。冬去今已秋,欲从苦无翼。长恐强学志,终已难求益。沈沈甘年事,动足伤心乙。因公沂怀来,非为诗事惜。见公如见师,何当话畴昔?”林大年云:“去年秋日题襟处,长记酡颜照洒洒卮。一路荔阴兼枣树,月明风细沈公祠。”“汐社沧桑又一年,迢迢闽幽燕。定知杖履谈经暇,回忆乡关旧月泉。”“香山教主法门开,《主客图》中铸众才。我亦中衢曾问道,神风引去倘吹来。”

一四、东人诗多绝句,喜押十一尤韵。河濑长定能为古体,《咏竹》云:“修竹何漪漪,清阴同四时。斐然而成章,君子有令姿。圆通其德量,劲直其操持。小字称龙孙,绿箨护新肌。长成号凌云,翠叶郁参差。贤者此乐志,孝子曾致颐。忧玉风细细,筛金月离离。梅花结清伴,凤凰疗调饥。此君常平安,我心自怡怡。闲来一长啸,琅歼生凉飔。”可以诗中“斐然”句移赠之。

一五、中国师范学堂首开于武昌,延日人户野周二郎充教育教员。要余赠诗,次联云:“万里琴书双伉俪,一家师范两先生。”其夫人亦教育家,时武昌创设女学堂、幼稚园,充保姆教习也。户野书此联为楹帖。

一六、先室人有《哀渐儿》一诗极为悲痛,向以不忍卒读,将稿夹在书堆中,致编集时漏收。今补录如下,云:“我生不忍残一蚁,我子乃以饲豺虎。我子于我果何人?三宿空桑聊尔汝。茫茫无天那有道?咎以不仁彼无语。干将莫邪刚必折,弱居六极又无取。不刚不柔是底物,玉碎土崩日旁午。黄土搏人偶儿戏,调水和泥满寰宇。成例既开遂莫禁,土满人浮孰能御?大荒大疫及水火,万不去一何足数。惟有生人能杀人,以一杀万疾风雨。此时乃信弱者亡,脆女稚男膏野土。本无魂魄又何知,万里关山梦亦阻。”解脱之理甚足,忍痛录之。

一七、又检得绝句数首,皆有寓意,云:“任圜何虫豸,董龙何鸡狗?承嗣与三思,疥癣亦何有?”“倾盖已如故,白头尚如新。视听此耳目,前后宁两人。”“富贵讪于人,贫贱转肆志。求伸乃蠖屈,抗志匹夫事。”“李广不后人,无功缘数奇。自念岂有恨,二者谁敢知。”“夫妇以义合,无义则可离。孔光慎言人,此论乃敢持。”“荷镭既须埋,马革亦还裹。髑髅南面王,庄生诚知我。”

一八、又检得一断句云:“香烟雨泡都沈骛,竹节鱼鳞欲化龙。”此二语均有故实,似是竹有几节、鱼有几鳞云云,记不清,作者不知何指,然机锋隐约,亦欲化云烟飞去矣。

一九、昨检亡友刘绍庭遗稿,尚有断句可采者。如《登古吹台》云:“荆华西南转,河汴东北流。”《雪岭行闻滇警作》云:“天子未将玉斧挥,群公休上珠崖对。”皆稳切。《夏日感怀》云:“晚飧已饱扪腹坐,暝气四合天苍茫。远峰渐匿星斗见,高霄拭幕银河长。”写无月夜景逼真。《夜泊》云:“荒湾涨落妨颓岸,高木烟深压小邨。”

二○、林葵云解元(传甲),今之教育家,长于算学、舆地学。久客卜奎,喜为诗,屡寄示余,有《龙江秋兴》八首,笔势壮往,其一云:“万柳群松蔚北林,兴安岭表气萧森。龙江秋色来天地,燕塞浮云变古今。风急九边思猛士,月明几处动乡心。支离飘泊三千里,啸傲犹为《梁父吟》。”似集杜非集杜,亦可谓俯拾即是,不取诸邻矣。君有《龙江》近体诗三十八首,《题胡氏地图》,妥帖翔实,可作蒙求歌诀读。诗多未录,君已自有印本。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何以渡劫

    何以渡劫

    这是一部宇宙洪荒中的善恶之战。灾难来临之时,爱情与责任孰轻孰重,正义与邪恶孰真孰假。翻开扉页,拭目看来......
  • 虐菜祝由士

    虐菜祝由士

    我不是打手,却专打各路强者;我不是医生,却专治各种不服;不为别的,只因为我是一名祝由士,炎黄子孙的正统护卫!什么自带系统的,什么穿越重生的,什么扮猪吃老虎的,什么妖魔鬼怪,什么狼人吸血鬼,在我眼里就是渣,清一色菜鸟,妨着我的,碍着我的,看着不顺眼的,统统一个字,虐!(不要惊慌,妹子除外!)
  • 狐狸的潇洒日子

    狐狸的潇洒日子

    她是一只流浪的小狐狸,被他捡到,看她精灵乖巧的样子,便施法让她生出人形,“原来这就是爹爹啊,原来是这个样子。”小狐狸看着面前的人,一个劲儿的叫着爹爹,“爹爹,这是什么,为什么我没有?”小狐狸看着丫鬟眼睛掉下的大颗眼泪,摸了摸自己的,却没有,于是用那种无辜的眼神看着他爹,“爹爹,我想和张家的公子一起玩儿。”小狐狸扯了扯敕晏的衣袖,“不行,乖乖在家呆着。”爹爹大人无视小狐狸的请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罗德斯岛的地下迷宫

    罗德斯岛的地下迷宫

    失窃的天神钥匙,可怖的地下迷宫,苏醒的远古战神竟然是机器人……还等什么,翻开“奇迹之旅”你就能得到一次前往神秘遗址的机会!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旅途!数轮挑战智力的头脑风暴。
  • 田野的深度

    田野的深度

    经历了十余年的户外游逛后,很难笼统地热爱一片葱茏了。曾经这样表达作为江西人的骄傲:江西的每一条地平线都是绿色的。无论冬夏,无论去哪个方向,公路两侧的田野都是绿汪汪的一片。江西的森林覆盖率已达63%以上,和多年排名全国第一的福建不相上下。大概从2002年开始,我增加了田野漫步的频率,由一个月一次,到半个月一次,最近两年,几乎达到了一周一次,只要有时间,就往城外的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跑。时间多就待三四天,时间少,住一两夜或当天赶回。
  • 琼花落

    琼花落

    绝念崖琼花台上,一名少年,嘴角溢血面色惨白,满地琼花落尽,随即一声悲吼响彻云峰:“这仙,不当也罢!”自碎仙骨落地成魔,自此踏上了一条铁骨铮铮复仇路!谁愿陪他看尽这世态炎凉?谁愿陪他强行改命?谁愿陪他成就一方大界主宰?
  • 共数韶华

    共数韶华

    你我TA的青春成长故事。在青春的道路上,我们跌跌撞撞地成长,不断地失去,不断地收获。本故事记录的是现实治愈类的小事故,或许正是你们正在经历的,希望你们喜欢。
  • 联姻

    联姻

    结婚后,安素发现自己越过越悲惨,这不是理想中的生活,受尽折磨的她欲计划一场变动……
  • 跟帝王学管人

    跟帝王学管人

    本书全面梳理了金圣叹的学术思想;在思想渊源方面,不仅分析了金圣叹对李贽《童心说》的继承和变革,而且考察了金氏与钱谦益的通经致用思想的渊源;其次,介绍了关于金氏的文学思想,对金氏的虚构论、人物个性论、叙事角度论、章法结构论等小说理论进行了新的探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