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619400000013

第13章

汗后四十四条

仲景曰。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烦躁。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之。常氏云。

可柴胡桂枝汤。庞氏云。用麻黄汤。

又曰。未持脉时。叉手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常氏云。可小柴胡汤。雍曰。先宜小建中汤。

又曰。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常氏云。治喘。可麻黄杏子石膏汤。雍曰。伤水者。五苓散。(钓崖曰宜小青龙汤)又曰。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常氏云。可小半夏加橘皮汤。雍曰。可类要四味橘皮汤。

又曰。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瘥。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常氏云。可小柴胡汤。雍曰。小便少者。津液还入胃。则不须服药也。

又曰。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常氏云。可小柴胡汤。

又曰。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常氏云。可五苓散。雍曰。黄 加茵陈汤。

又曰。病患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常氏云。可理中丸。

乌梅丸。

又曰。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属桂枝加附子汤。庞氏曰。小便难。为有津液可作汗。若小便数。不可误认为桂枝证也。

又曰。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谓刺风池风府)若形似疟。一日再三发者。汗出必解。属桂枝二麻黄一汤。

又曰。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属白虎加人参汤。

又曰。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又曰。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与四逆汤。雍曰。此证首尾都无四逆证。恐是字误。今详重发汗复加烧针。恐是火劫亡阳惊狂者。则当与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若止是火逆。因烧针烦躁。则当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亦救逆也。故恐四逆本是救逆汤字。校正日误书入四逆一方也。

又曰。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与桂枝汤。

又曰。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属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又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又曰。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属桂枝甘草汤。

又曰。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属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又曰。发汗后。腹胀满者。属浓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又曰。发汗后。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属芍药甘草附子汤。

又曰。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属调胃承气汤。脉经作小承气汤。仍二证通为一。

又曰。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中和。自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

属五苓散。

又曰。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属五苓散。

又曰。伤寒汗出而渴者。宜五苓散。不渴者。属茯苓甘草汤。

又曰。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属真武汤。

又曰。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属生姜泻心汤。

又曰。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属大柴胡汤。

又曰。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后。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

虽硬不可攻之。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大猪胆汁。

皆可为导。

又曰。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宜调胃承气汤。

又曰。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

属四逆汤也。

又曰。发汗后。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又曰。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营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问曰。古所谓阴阳交者。何也。素问三十三篇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出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为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汗而热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

问曰。素问言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何也。雍曰。此则阴阳交也。灵枢二十三篇曰。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

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脉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

脉盛。躁得汗。静者生。

又问曰。何以谓之交也。雍曰。阴极则交阳。阳极则交阴。交则争而乱矣。故不可极也。有生者何如。曰。静则生。交则死也。阴脉脉静。阳脉人静。皆生之证也。

问曰。何以谓之盛躁。雍曰。灵枢九篇所谓人迎一盛、二盛、三盛。脉口一盛、二盛、三盛者。此之谓盛也。一盛而躁、二盛而躁、三盛而躁。此之谓躁也。极者何也。人迎脉口四盛。皆为极矣。人迎四盛。名曰溢阳。为外格。脉口四盛。名曰溢阴。为内关。内关外格。死不治。即阴阳交也。人迎不为衰。阳交也。脉口不为衰。阴交也。脉口即气口也。

问曰。有躁而不盛者何如。雍曰。灵枢二十三篇曰。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肤刺。喘甚者死是也。此虽不盛而喘。亦非其宜。故喘甚则死也。

问曰。有烦满不为汗解者何也。雍曰。素问三十三篇曰。有热病身热汗出。烦满不为汗解。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治之者表里刺之。饮之汤剂。

雍曰。仲景言伤寒感异气。变为坏病。如风温温毒之类。则此风厥。

亦其类也。宜刺太溪昆仑。服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问曰。汗后脉洪者。何也。雍曰。洪大者。非不为汗衰。衰而未得尽去。非若躁盛。全不为汗衰也。故仲景以为可治之疾。然洪大亦有轻重。如一盛二盛之说。若洪大而无他证者。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是也。洪大而大烦渴不解者。白虎加人参汤除其里热也。其余逐证不同者。皆根据仲景之法治之。

问曰。汗后饮水多者必喘。而治热病饮之寒水。何也。雍曰。素问三十二篇曰。诸治热病。以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此谓治五脏热病。各刺手足诸经。证治与伤寒有异。详刺热终篇可见。故伤寒不可多饮水。

问曰。素问言热病已愈。时有所遗。何也。雍曰。此谓劳复。非汗后证。劳复本证详之。

问曰。汗后之证。或治或不治。何也。雍曰。汗后之证多矣。动于脉者重。见于证者轻。如汗后脉盛躁。是邪之曾不退也。脉洪大者刺之。如汗后尚发热。心下痞。喘满吐利。小便或利或不利之类。皆正病已衰。余毒未退。根据仲景随证治之。则愈。

千金翼曰。发汗后身热。又重发其汗。胃中虚冷。必反吐也。雍曰。宜小建中汤、四味橘皮汤。

又曰。发汗后。重发其汗。亡阳谵语。其脉反和者。不死。服桂枝汤。汗出。大烦渴不解。若脉洪大者。与白虎汤。

不可吐五条

仲景曰。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若得病一二日吐之。腹中饥。口不能食。

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饮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

此为小逆。常氏云。可小半夏加橘皮汤、温中汤。

又曰。太阳病吐之者。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者。此为吐之内烦也。常氏云。可金匮竹皮汤、竹叶石膏汤。雍曰。大橘皮汤、四味橘皮汤皆可服。

又曰。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常氏云。可小半夏加橘皮汤、温中汤。

又曰。诸四逆厥者。不可吐之。虚家亦然。庞氏曰。诸四逆脉微弱细。或弦迟。虽中满闷。不可吐。宜橘皮汤、枳实散。

又曰。虚家当吐而不敢吐者。宜以枳实散压气毒痰水。过日毒瓦斯入胃。乃可微下之。

庞氏曰。不可吐而强之吐。气筑心则死矣。

可吐十条

仲景曰。大法春宜吐。

又曰。凡用吐汤。中病则止。不必尽剂也。

又曰。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当吐之。(一云。此以内有久痰。当吐之。)常氏云。可瓜蒂散。

又曰。病胸上诸实。(一云作寒)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一作浊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常氏云。可瓜蒂散。

又曰。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常氏云。可瓜蒂散。

又曰。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者。宜吐之。常氏云。宜瓜蒂散。

又曰。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结。(一作紧)以客气(一作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常氏云。可瓜蒂散。

庞氏曰。胸膈痞闷。痰壅塞碍。脉得浮滑。并宜瓜蒂散吐之。产后六七日内。下泻。诸药不效。得此脉者。吐之。泻立止。

千金伤寒论曰。得病无热。但狂言烦躁不安。精采言语不与人相主当者。勿以火迫之。但以猪苓散一方寸匕服之。当逼与新水一升。若二升。强饮之。令以物刺喉中吐之。病随吐愈。若不能吐者。勿强与之水。水停则结心下也。当更以余药吐之。若此病辈。不将猪苓散吐解之者。其死殆速。有水饮膈实者。皆难治。此三死一生也。雍曰。心下停水。难治之疾。须早吐也。

病源曰。寒多热少。可吐者。此谓痰多也。治疟亦如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古苍之主

    古苍之主

    (定要完结。)一粒种发芽破土,世界万物灵长,一束光划破黑雾,天地规则逆转,一把剑横空力斩,苍穹分割破裂……万兽山脉之中染病顽童,踏荒而来,他的梦想很简单,脱离苦海,然后好好的看看这个大世。
  • 愿余生陪你一起走

    愿余生陪你一起走

    本来以为,这次的到来是感情的结束,却不知自己就喝了几杯酒。往日的“大冰块”变成了只宠自己的“小暖炉”“大冰块,我想看鬼片”于是他包了整个电影院,结果还没看到一半某人哭着回来了:“大冰块,你知不知道,看鬼片是有很多人看才热闹,你这算什么,你看电影都不带看弹幕的吗?”某人气鼓鼓的看向凌澈。“不,我只看你。”“......”某天,她随意说了句喜欢隔壁的小孩,他二话不说将她压倒在床。某人顿时慌了:“你......你干嘛。”身上之人邪魅一笑:“和你生猴子。”
  • 华娱大亨之电影教父

    华娱大亨之电影教父

    洒家第一次写小说,写的是幻想,写的是情怀——个人的情怀;这本书是我寄给自己过去记忆的一封情书,对记忆中的很多人、很多事、很多电影;这是一个全面性的回忆,因为我纯粹地只是喜欢好电影,所以有香港、有内地、有日本、有韩国、有好莱坞;附属了一点自私的愤青之气,变成了这样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梦,我只是想将自己的梦分享给大家而已。人是自私的,自私的我构建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一个满足我个人私欲的幻想;个人的梦总会被大多数人所不理解,我理解……对不起有些喜欢本书又放弃本书的人,第一本书如同初恋,初恋是单纯的;让我满足一下自己;现实中何尝不是如此——每个人的情书都是自己的情怀,无意间被人发现,读别人的情书总会觉得别扭;很多事我心里明白,原谅我的自私,原谅我的任性,原谅我的第一次……某一天我清醒之时,一定会抛却私欲,编写一个属于大众的梦……
  • 超神学院之赤乌

    超神学院之赤乌

    林泽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在一次日全食的时候被金乌选为继承人,但却被传到了超神学院的位面,此后为保护地球而陷入了战争当中。
  • 五彩斑斓人生

    五彩斑斓人生

    首先声明~这是一篇正经的玛丽苏文~⊙▽⊙咳咳咳,希望给你带来欢乐⊙﹏⊙
  • 神域龙帝

    神域龙帝

    身具帝龙血脉,却成为了龙族弃子,前世今生的爱情,生死兄弟的背叛,挚爱恋人的陨落,令他走上了一条充满血腥屠戮之路,成为了亦正亦邪的修罗……统一天下,只为寻觅那虚无缥缈的复生秘法复活挚爱的她……
  • 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史

    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史

    本书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为治理新疆而实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完整呈现出来,同时还与其他历史时期作对比,以大量史实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新疆发生的巨大变化,论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当代新疆是新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并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的历史经验。
  • 罂粟花开

    罂粟花开

    紫红色的花瓣轻拥着淡黄的蕊,在地中海东部的日光下,微风里放肆的摇摆尽情妖艳~~“他目光突然定格在好似冰砖砌成的吧台角落处,一个女子风情的坐在那里,高高束起的黑色长发一泄如柱,浓重的烟熏妆,看不清真实的面目,黑色的紧身皮衣,衬托出妙曼的身材,性感的黑色长筒皮靴透露着妖娆的气息~~”一对受过情伤,不再相信爱情的男女在酒吧暧昧的气氛下相识相知,因为这大龄萌女的怪癖习惯如鬼魅般吸引着众人,每周四的夜晚她会在相同的酒吧,相同的位置,相同的时间,众多的追求者中,微醉状态下带走其中一个,而这次她带走了他~~“当她从浴室走出来时,穿着白色的纯棉浴袍,长发湿漉漉的贴在脸上,手里提着个化妆箱。走到他面前,他扬起头望着她,像是被电流穿过全身愣在那里,一张俏脸洗尽铅华,出水芙蓉般清纯,皮肤如牛奶般白嫩细致,巴掌大的小脸上,一双大眼清澈透明像一汪湖水,鼻子小巧但带略带倔强,那嘴唇恰似飘摇在雨中的红蔷薇,虽不是绝世容颜,但有张孩子般纯真的脸,看着就让人心疼,接过她手里的化妆箱,任她坐在他身边,看着她湿润的头发上滴落的水珠,他轻声细语的问道:“有风筒吗?头发湿着容易着凉,我给你吹干。”与此同时,他的朋友也对她倾心已久~~~“林寒也将自己面前的五杯一饮而尽,咬了口柠檬:“还是第一次,有人说跟我接吻是不愉快的尴尬呢~~”晓彤突然将手臂环住他的脖子,用力拉下,踮起脚尖,温润的唇便堵了上去,百家得的灼热燃烧在口腔里直至胸膛,没想到一触即燃,林寒突然像饥渴的孩子将晓彤紧拥入怀,轻巧的舌尖挑启她的齿缝,跟她的舌纠缠在一起,难舍难分,吻得销魂~~~”
  • 溪过便成诗

    溪过便成诗

    洛诗月不知道她喜欢的那个人一直守着她的身后......洛:喜欢我干嘛不说宋:我以为你知道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