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50000000117

第117章

陆祖愚治邱彦昭,禀赋薄弱,常有梦遗症,爱食燥炒饭,大便二三日一度。忽受风寒,仍吃燥饭,且日进四餐,旬日间饮食如旧,而大便竟不行。后复寒热头痛,身热不止,间日一作,延及二十余日。左手浮弦,气口沉实而滑,知其风邪饮食俱未消散。遂用葛根、柴胡、山楂、浓朴、栝蒌仁、黄芩、陈皮、半夏之类,头疼止,寒热轻。忽发黄,前方去半夏、陈皮、浓朴,加茵陈、花粉、木香、枳实、黄连,二帖黄退。转而为斑色纯红,前方去茵陈、木通,加犀角、升麻,煎送润字丸二钱五分,良久去燥矢七八块,斑消身微凉。然胸口尚不可按,前方去犀角、升麻,倍黄连、枳实,六剂便不行而小腹微满。或谓病已月余,可以议下,弗之听,仍用润字丸二钱五分,姜汤服。少顷去大便七八块,而胸中如故,令以前方日服一剂,间二日投润字丸二钱。病至七十余日,服润字丸计五两,胸膈犹未清。然病久肌肉削尽,况常有遗症,不宜再行消导矣。枳实二钱,山楂二钱,人参六分,附子四分,连进三剂,遂大便日行一次。人参渐加,枳实渐减,数剂后食进病起。服参至半斤,始得复元。

丹溪治一妇人脾疼,后患二便不通。此是痰隔中焦,气聚上焦。二陈加木通,先服后吐,渣再煎,烧皂角灰为末,粥清下。一尼体浓,病吐逆,忽小便不利,头汗出,立毙。

薛立斋治儒者王录之,素痰甚,导吐之后,大便燥结,头晕眼花等症,尺脉浮大,按之则涩。此肾气虚而兼血虚也。四物送六味,四剂诸症悉退,仍用前丸月余而康。

佥宪高如斋,素唾痰,服下痰药,痰去甚多,大便秘结,小便频数,头晕眼花,尺脉浮大,按之如无。谓肾家不能纳气归源,前药复耗金水,用加减八味料,煎服而愈。

陈三农治中州王太学,素多酒食,病下极胀痛,二便不通,坐卧不能,沉吟七日矣,百般通利不应。此湿热之邪遏塞二阴,壅胀隧路,故前后不通,病不在大肠膀胱也。乃用韭菜子,以山甲、茴香、楝实各一钱五分,入牵牛头末三钱水煎,一服即减,三服即愈。乃知牵牛能达右肾命门,走精隧。故东垣天真丹,以牵牛盐水炒黑,入佐沉香、官桂、杜仲、破故纸,治下焦阳虚也。

陈良甫曰:一男子病风淫末疾,或用快药利之,患肺痿咯脓血,至大便不通而死。惜哉。

易思兰治一儒官,仲秋末患便秘症。初因小便时秘,服五苓散、八正散、益元散俱不效。一医诊得二尺俱无脉,作下元阴虚水涸,用八味丸治之,日一服,三日大便亦秘,口渴咽干,烦满不睡。用脾约丸、润肠丸,小便日数十次,惟点滴而已,大便连闭十日,腹满难禁。众议急用三一承气汤下之,服后微利随闭,又加小腹绕脐满痛。复用舟车丸、遇仙丹,每空心一服,日利三五次,里急后重,粪皆赤白。如此半月,日夜呻吟,惟饮清米饮及茶盂许。九月终,易诊之,两寸沉伏有力,两关洪缓无力,两尺不见。易曰:关尺无恙,病在膈上,此思虑劳神气秘病也。以越鞠汤投之,香附醋炒一钱,苏梗、连翘、山栀、川芎各六分,苍术、黄芩各八分,神曲一钱,桔梗四分,枳壳五分,甘草三分,服一盂嗳气连出,再一盂大小便若倾,所下皆沉积之物,浑身稠汗。因进姜汤一盂,就榻熟睡,睡觉觅粥。次早复诊,六脉无恙,调理气血数日全愈。易自注曰:人身之病,上下表里,虽有不同,不过一气为之流通耳。气之通塞,均于脉息辨之。今两尺皆无,众以为如树之无根,不知今年己卯燥金司天,君火在泉,己土运于中,正是南面以象君位。君火不行,两尺不相应,今两尺隐然不见,正为得卯年之令。若尺脉盛于寸,则为尺寸反矣。经曰:尺寸反者死。岂八味丸所能治乎?然而里急后重,赤白相杂,痛则欲解,有似乎滞下,但滞下之脉,见于两关,今关脉不浮不紧不数,其非滞下明矣。既非滞下,而用承气、舟车、遇仙等药,则元气大伤,而病愈增矣。其病源在上焦气秘,而下焦不通也。心脉居上,两寸之脉当浮,今不浮而沉,下手脉沉,便知是气。气郁不行,则升降失职,是以下窍秘结,二便不顺,吸门不开,幽门不通,正此谓也。譬如注水之器,闭其上窍,则下窍不通,水安从出?用香附之辛,以快滞气;苏梗通表里之窍;连翘辛香升上,以散六经之郁火;苍术、神曲,健脾导气,散中结于四肢;炙甘草以和中;少加桔梗,引黄芩、枳壳荡涤大肠之积;山栀去三焦屈曲之火,而利小肠;川芎畅达肝木,使上窍一通,则下窍随开。表气一顺,则里气自畅,是以周身汗出,二便俱利,正所谓一通百通也。气秘者,病之本;便闭者,病之标。专治其本,故见效速也。

吴孚先治曹庶常,小便不通,多服分利之药,遗尿一夜不止,既而仍复秘塞,点滴不行。此利药太过,肾气亏极,急用补中益气汤,送肾气丸遂痊。

孙文垣治袁洪溪,以冲暑往来,经略政事,致发热燥渴,因过食冰浸瓜果,遂成泄泻,小水短少。医与胃苓汤加利药,泻止,而小水失其常度,脐下胀急,立溺则点滴不出,卧则流溢不竭,以频取夜壶,致通宵不寐。

治半月,精神削,寝食废。诊之,两寸短弱,关缓大,两尺洪大。此余暑未清,素善饮,湿热流于下部也。以益元散三钱,煎香薷汤服之,略无进退,脉亦如昨。再思之,此盖尿窍不对也。膀胱者,脬之室也,脬中湿热下坠,立便则窍不对,小水因不得出,卧则脬下坠而渗出膀胱,犹以窍不对,涓涓流溢,不能畅达,故了而不了也,治惟提补上中二焦元气,急用三一承气汤下之。服后微利随秘,又加小腹绕脐满痛,复用舟车丸、遇仙丹,每空心一服,日利三五次,里急后重,下皆赤白。如此半月,日夜呻吟,惟进米饮及茶盂许。诊得两寸沉伏有力,两关洪缓无力,两尺不见。曰:关尺无恙,病在膈上,此思虑劳神,气秘病也。以越鞠汤投之,服一盂嗳气连出,再一盂大小便若倾,所下皆沉积之物,浑身稠汗。因进姜汤一盂,熟睡。睡觉,粥进二盏。复诊脉平,调理气血而愈。

立斋诊职方陈莪斋,年逾六旬,先因大便不通,服内疏等剂后,饮食少思,胸腹作胀,两胁作痛,形体倦怠,两尺浮大,左关短涩,右关弦涩。时五月,此乃命门火衰,不能生脾土,而肺金又克肝木。决其金旺之际不起,后果然。

万密斋治汪玉虹,大便不通,服通幽汤、润肠丸俱不效。诊其脉微气弱,乃内伤症也;气口脉浮大而软,此气不运而血不润,气血两虚故也。宜亟补之。曰:其如腹胀何?曰:无虑,但服补中益气汤,倍加当归,五日而愈。

许学士治一人母,年八十四,忽尔腹痛头疼,恶心不食。召医数十,议皆用补脾进食、治风清利头目等药,数日难愈,全不入食。其家忧惶,许辨说前药皆误矣。此症正是老人风秘,脏腑壅滞,聚于胸中,则腹胀恶心,不思饮食。又上至于巅,则头痛,神不清也。若脏腑流畅,诸疾悉去矣。乃用紫苏子、大麻子各半合,洗净研细,取汁一盏,分二次煮粥,两啜而气滞通,先下结粪如胡椒者十余枚,后渐得通利,不用药而愈矣。

文潞公在北门曰:盛夏间苦大腑不调。公随行医官李琬,本衢州市户,公不独终始涵容之,又教以医事。

公病泄利,琬以言动摇之,又求速效,以赤石脂、龙骨、干姜等药馈公。公服之屡日不大便,其势甚苦。初虞世共城来见,公未坐定,语及此事,公又不喜服大黄药。虞世告曰:比燥粪在直肠,药所不及,请以蜜兑导之。

公以为然,时七月中苦热,虞世冒汗为公作蜜兑,是夕三用,下结粪四五十枚,大如胡桃,色黑如橡栗。公二三日间,饮食已如故。(《良方》。)攒宫有一老人患风秘,八九日不通,有木匠授以此方,只一服见效。用不蛀皂角,当中取一寸许,去黑皮,以沸汤半盏泡,上用盏盖定,候温服之。先备少粥,通后即食。(《是斋方》。)缪仲淳治唐震山,年七十余,便燥结,胸中作闷。曰:此血液枯槁之候。用大肉苁蓉三两,白酒浸洗,去鳞甲,切片,白汤三碗,煎一碗,顿时饮尽,大便通,胸中快然。偶一医问疾曰:此劫药也,当调补脾胃为主。

易以白术、浓朴、茯苓、陈皮,病如故。唐翁曰:误矣。仍饮前药立解。高存之闻而叩其故。缪曰:肉苁蓉峻补精血,骤用反动大便,药性载甚明也。(《广笔记》。)张选卿治大便不通屡验方:朱砂研如飞面五钱,真芦荟研细七钱,滴好酒少许,和丸。每服一钱二分,好酒吞下。朝服暮通,暮服朝通,须天晴时修合为妙。(同上。)刘云密治一老人,因冒雨感寒,未经发汗,至春初内热烦躁,胸膈紧满,十日不大便,用清解二剂,入口即吐其半。加熟大黄利之,下咽即吐去殆尽。盖因痰热凝结胸膈,是以治血分者,反拒而不受也。因用牵牛大黄丸,缓缓服之,而大便通后,乃服清热化痰药,十余剂而渐安。则较濒湖所说老妇肠结症,又进一解矣。

吴桥治张邦达,谢邑归,年逾艾矣,其貌壮硕如昔,偶以信宿梦遗,早呼旨酒,进人参膏二匕,既而大便稍实,无他恙也。张所善者巴深,以为误饮而酿内热,不急下,且虞有他。既饮大黄汤,不为动,犹以为热甚,至于再三,腹胀膨,石矣,旬日尸寝,不食不言。桥诊之,脉隐隐将绝。桥曰:肾司启闭,主二溲,脾居中制之,必关脾而后转运,胀者故中枵而下涩,误以悍剂伐之,脉有死征,不可为矣。众曰:否。即中气匮乏,遇下且如建瓴,何不为动?桥曰:公等信知脾虚,不任寒凉,不知脾毙,则寒凉无所用矣。诸子跪曰:诚得一剂借手,庶毋恝于人子之心。曰:进独参汤当下,其下亦薄,于治无裨。既得剂则肠鸣而溲,腹胀亏三之一。张乃张目问状,人人以为更生。诸子问曰:大黄不行,而人参行何说?桥曰:否,中权废矣,即前茅安所受命哉!补中而建招摇,摧坚者始为之用,此亦人参用大黄,非自用而能下之也。顾病少间而脉不归,终于不治。深者复至,将攘为己功,大诟诸子曰:尔曹以不治治家大人,无人子礼。兹更一下而起,复何待乎?桥故避深,度复争之无益。适诸子问可否?乃徐应曰:等死尔。下则死疾,不下则死迟,公等自裁,桥何敢与?深诟愈急,卒复下之,不旋踵死矣。(《太函集》。)王生病发热头痛腹胀甚,医为之解散,热退而痛如故,且不得前后溲。又以大黄通之,大便稍行,小溲赤涩,胀痛特甚。仍以为热结,将复下之。桥诊曰:病得之劳且内,复食冷尔。内则损肾,劳倦食冷则损脾。肾主大小溲,肾损则不能转,故作湿热而为满。藉令亟下,则将亡阴,胀满有加矣,危之道也。王俯首叩枕曰:诚如公言,三者皆如见。遂投人参五苓散,一服得前溲,再乃大通,痛亦寻减。病者求通后溲急。桥曰:公六脉沉微且数,必假信宿,脾气始回。脾得主,湿热则将自行。毋欲速,明日大溲自下。调理月余而愈。(同上。)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旅行者物语

    旅行者物语

    从前有一位旅行者,他活了十辈子。第一世,开天-盘古;;第二世,上帝-耶和华;第三世,兵主-蚩尤;第四世,神王-奥丁;第五世,妖皇-东皇太一;第六世,恶魔-撒旦;第七世,八臂-修罗;第八世,机械帝-克林;第九世,收藏者-轩辕龖;第十世,慕容墨轩。一世一重劫,十世九重劫,九劫洗万罪,修得法源身。本书讲述的就是他第十世的故事…………慕容墨轩:“握草!我的妹子呢?”
  • 气炎爆发

    气炎爆发

    本书开创了气炎的这个新领域,并且还拥有炼魂使、丹士、造器师、炼血师四大职业,有五大界域,开创人与神共存,与兽共争的新局面,将让大家耳目一新。
  • 她的心里种了一棵树

    她的心里种了一棵树

    这个故事里,主角只有一个人。其实这个世界上,你也只是一个人。
  • 菩萨生地经

    菩萨生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生死画卷荆棘花开

    生死画卷荆棘花开

    这是一部双女主的成长小说,从她们的年少青春说起,一直到她们获得幸福而止。一位女主从小就在努力的寻找自己的身份,想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又来自哪里,自己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杀手,直到遇见了.........他,一切都有了答案。另一个女主,她从小经历了伤痛家破人亡,她活着只是为了复仇,因此她改头换名,只为有朝一日能够手刃仇人,但是命运总是再开玩笑,她遇见了他,一切纠缠从此开始,兜兜转转最后她竟是她的仇人,她竟是让她流离失所的人,面对命运的抓弄,她们两人该如何抉择?
  • 我家魅妃超皮哒

    我家魅妃超皮哒

    临姑娘又一次翻墙,到了帝美男的院子。“公子,苦海无涯,回头是我。”“听闻公子治家有方,小女子愿闻其详。”“近朱者赤,近你者甜。”某女每天土味情话准时报道,可某爷始终无动于衷。后来临姑娘不理他了,他万分不安的追上去——“不是说回头是你吗?怎么不等我?”“不是说要我教你治家吗?怎么不嫁我?”“不是说近我者甜吗?怎么不……”某女忽然转头,在他脸上“啵”了一下。某位爷傻傻的笑了,“你也很甜。”【高情商调皮妖女vs低情商冰山美男,本文又名《高冷帝尊的打脸日常》】
  • 我的终极幻想

    我的终极幻想

    这是一个穿越到远古的庞大时空,激情、热血,一切充满未知。
  • 安岁的艳阳天

    安岁的艳阳天

    所有孤独的时刻,最终都要用孤独来偿还,山雨满楼,风还未来。
  • 鬼道门

    鬼道门

    一鬼难成形,二道流半云,三门驻高殿!———————————————一个亲身经历的奇闻怪事,讲述着一篇实文录......一件象征着道教法器,意外流落柳树村,故此引来几大门派明争暗夺,柳树村遭陷一场浩劫之中。鬼血铜魃棺,行走纸扎人,造畜尸人,等种种诡异事件。谁能拯救苍生,谁能约束天劫?
  • 签了个魔妻

    签了个魔妻

    他是人类,她是魔,他阴差阳错将她从封印放出,从此他们就这么缔结了千丝万缕的羁绊。但痴情如他是否就能与伊人长相厮守?无情如她是否就能斩断一切情缘?温柔终究成了拖累,呵护也总要伤痕累累。那就看看,痴情和无情谁更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