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02000000015

第15章 美苏争霸:建航母还是造潜艇?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美国成为全球头号海军强国。战后,美国海军一直坚持“航母中心论”的观点,航母成为其海军编成和作战能力的核心。纵观战后美国航母发展的历程,它采取的是一边用新技术对现役航母进行现代化改装一边建造新型航母的做法,其新航母的特点是大型化、核动力、装备先进的舰载机和电子设备。60多年来,美国始终在引领世界航母的发展潮流。

战后,美国首先对现役的“埃塞克斯”级航母进行现代化改装。这是战争结束时美国仅有的一级舰队航空母舰。改装的内容是增强飞行甲板,加装助降镜、蒸汽弹射器和斜角飞行甲板,更新电子设备和武器等,改装的目的是使喷气式飞机和远程轰炸机能够上舰。改造工程从1948年6月开始,到1959年才基本完成,改造后的“埃塞克斯”级航母可起降总重20吨的飞机,满载排水量达到了39.700吨。

美国海军在改造“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同时,对“中途岛”级也进行了现代化改装。“中途岛”级航母是美国参战前决定建造的,但战后才服役,一共建了三艘:“中途岛”号,“富兰克林·D·罗斯福”号,“珊瑚海”号,它们曾经是战后美国海军的主力。由于“中途岛”级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设计建造的,所以它还是传统的结构,改装的主要内容是:加装斜角飞行甲板;将2部液压弹射器换装蒸汽弹射器,以提高弹射能力;将原来设置在上层建筑前后飞行甲板中心线上的2部升降机移到右舷侧,在左舷斜角甲板后部加装第3部升降机;加大升降机的提升力;加装助降镜系统和新的拦阻装置;更新电子设备等。当中途岛“级航母然,在最初的改装之后,”中途岛“级航母又经历了多次改装,不断应用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在这三艘航母中,第一个服役的”中途岛“号最后一个退役(1991年8月),服役期长达46年,”罗斯福“号1977年9月退役,”珊瑚海号1990年4月退役。

美国海军一方面改装旧航母,一方面又开始设计和建造适合于现代舰载“福莱斯特”级航母机起降和现代战争需要的新型航母。战后,美国一共建造了四级航母:“福莱斯特”级、“小鹰”级、“企业”级和“尼米兹”级。

“福莱斯特”级是在航空母舰几项关键技术试验成功后专门为装备新式喷气式飞机而设计的第一级大型攻击型航母,它的结构布置和所采用的技术成为美国后续航母设计和建造的范例,也为其他国家航母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该级航母共建造4艘:“福莱斯特”号、“萨拉托加”号、“突击者”号、“独立”号,目前已全部退出现役。

在“福莱斯特”级航母建造的过程中,美国海军发现它们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于是从第五艘舰开始进行改进。由于改动较大,后来就将其称为“小鹰”级。“小鹰”级是美国建造的最后也是最大一级常规动力航母,共建造4艘:“小鹰”号、“星座”号、“美国”号、“肯尼迪”号。目前只有“肯尼迪”号在役。

“小鹰”级航母“肯尼迪”号

“肯尼迪”号标准排水量61000吨,满载排水量80941吨,舰长320.6米,宽76.8米,航速32节,续航力12000海里/20节,可以载机76架。它是美国海军唯一一艘训练航空母舰,主要用于训练舰载机飞行员,必要时也可以进行海外部署,执行作战任务。该舰计划服役50年,即2018年退役。

1954年,美国第一艘也是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建成,其出色的续航能力立即引起了美国海军高层的注意,他们决定将核动力运用到航空母舰上。1958年2月,核动力航母“企业”号开工,1961年11月服役。世界第一艘核动力航母的建成与服役为航空母舰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是航母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企业”号是在改进“福莱斯特”级航“企业”号核动力航母空母舰基础上设计的,因此它的结构大体与“小鹰”级相同,但更长、更高大。“企业”号标准排水量73704吨,满载排水量93284吨,舰长342.3米,宽76.8米,载机86架,航速33节,加装或更换一次燃料堆可连续运行13年。1964年下半年,“企业”号航母与“长滩”号和“班布里奇”号核动力巡洋舰一道组成了环球航行编队,在长达64天的连续航行中,编队总共航行了32600海里,而且只依靠本舰核动力,不进行任何海上补给。这一环球航行充分验证了核动力舰艇所具有的无比优越性。1965年10月,“企业”号被调到第7舰队参加越南战争,在战争中表现优异,创下了一天起飞165架次攻击机的记录,充分显示了大型核动力航母的作用,也使对建造核动力航母效费比是否合理的怀疑不攻自破。

美国海军第二艘核动力航母“尼米兹”号1968年6月开工,1975年5月服役。“尼米兹”级航母共建造了10艘,目前9艘在役,构成了美国现役航母的主体,分别为:“尼米兹”号、“艾森豪威尔”号、“卡尔·文森”号、“西奥多·罗斯福”号、“林肯”号、“华盛顿”号、“斯坦尼斯”号、“杜鲁门”号、“里根”号,10号舰“乔治·布什”号即将服役。“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战斗力最强大的航空母舰,有“海上霸王”的美誉。

大型核动力航母的价格非常昂贵,美国“里根”号舰身造价达到45亿美元,再配上舰载机,各种护航舰艇,一个航母编队总共要花上100多亿美元,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超过了很多国家全年的军费开支。另外,航母平时的开销也相当可观,1艘“尼米兹”级航母一天的费用(不包括维修费)是100万美元。既然航母如此“烧钱”,美国为什么又要耗费巨资不断地建造航母呢?眼下,美国又开始了新一代航母——cVNx的研发。

最根本的原因是,战后美国海军奉行的是“远洋控制战略”,海军的使命是控制主要战略通道和重要海域,同时为地面作战提供火力支援。既然美国海军的作战区域远离美国本土,既然美国海军需要在全世界执行任务,那么航母这个远洋作战的核心兵器就是其绝对不可或缺的装备。从战后美国的历次对外军事行动看,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航空母舰,从朝鲜战争到越南战争,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都是如此。另外航母编队还单独遂行了众多战争与非战争军事行动,如1962年10月对古巴的海空封锁,1983年1月对尼加拉瓜的“军事隔离”行动,1986年3月和4月两次袭击利比亚,1993年对南联盟实施海空封锁行动,1996年3月干预我在东南海域的军事演习等。

可是,就在美国大张旗鼓发展大型核动力航母之际,其对手苏联却把重点放在了核潜艇和反舰导弹上。苏联的第一艘航母“莫斯科”级1967年才开始服役,而且还是个非驴非马的“四不像”,舰前半部为典型的巡洋舰布置,舰后半部为宽敞的直升机飞行甲板,苏联自称为反莫斯科“级航母潜巡洋舰,实际上是个直升机航母,只有反潜能力,主要是为了对付美国的战略核潜艇。一直到1988年,苏联才开工建造排水量80000吨的核动力航母,即”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可是这艘舰生不逢时,由于苏联的解体,在1992年就被拆除了。

那么,苏联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在海军问题上走了一条与美国不同的发展路线呢?我们都知道,在冷战时期,苏联在发展其他武器方面都是和美国针锋相对,你有什么我就有什么,你有多少我就得有多少,甚至还要压你一头,为什么唯独在航母问题上,苏联不和美国人较劲?

苏联人是从一种非对称思维出发,你美国不是以航母为中心吗?那我不用航母对付你的航母,我找你航母的薄弱环节,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发展航母的克星,最终把你的航母置于死地。

那么,谁最能够威胁到航母的生存呢?这就是核动力潜艇。与常规动力潜艇相比,核潜艇排水量大,下潜深度4~500米,在水下潜伏的时间可以长达3个月,既有强大的火力和非常好的隐蔽性,又有惊人的续航能力,可以单独进入远洋执行作战任务。虽然航母编队配备有很多的反潜武器,但由于受水文条件和海情变化及潜艇大量降低了噪音等因素的制约,发现和攻击核潜艇比较困难。我们不是可以经常听到某某国家潜艇接近美国航母的说法吗?

而反过来说,航母庞大的舰体却是潜艇鱼雷和潜射导弹的理想攻击目标。核动力攻击型潜艇通常携带大量的潜射反舰导弹和鱼雷,数量多在20枚以上,攻击力极强。如果数艘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同时从几个不同的方向接近航母编队,哪怕只有一两艘突破编队的反潜警戒圈、达到攻击阵位,就可以凭借自身携带的导弹和鱼雷对航母展开饱和攻击。

当苏联海军认识到潜艇特别是核潜艇能对航母编队构成最有效、最直接的威胁时,便着手大规模制造潜艇,并将当时最先进的潜艇技术和潜射武器都集中使用到了潜艇上。他们认为,潜艇建造周期比大型水面舰船要短,能在最短时间内增强海军的突击威力,可以花小钱办大事,在海洋上给敌人造成严重威胁。赫鲁晓夫曾经这样告诉美国人:

“奥斯卡”Ⅱ级核动力潜艇“我们本来着手建造一大批海军舰只,包括许多巡洋舰。可是今天,它们都落后了……从此以后,我们将主要靠潜水艇。”在高峰期间,苏联核潜艇的数量几乎等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

在苏制的潜艇当中,最让美国人头疼的就是“奥斯卡”Ⅱ级核动力潜艇。这种潜艇的水下排水量达18300吨,装备了24枚SS-N一19远程反舰导弹,13枚53型鱼雷,12枚65型鱼雷,16枚SS-N一15中程反潜导弹和16枚SS-N一16远程反潜导弹,总计装载各种武器80件。其中ss-N一19“花岗岩”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为300海里,最大飞行速度2.5~3.5马赫,能掠海飞行,全弹重3.25吨,战斗部重750公斤,让美国的航母编队望而生畏。65型鱼雷弹径达650毫米,制导方式为非常独特的尾流制导,抗干扰能力强(几乎无法干扰),命中率高。所以,西方专家形容,1艘“奥斯卡”Ⅱ级核潜艇足以消灭对方一个航母战斗群。

除了核潜艇,苏联海军还绞尽脑汁研制能够攻破美军航母编队防空网的反舰导弹。因为苏联海军一直没有装备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少量的舰载航空兵基本不具备对海攻击能力,所以,舰载反舰导弹就成了苏联海军执行反舰任务的唯一手段。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提出了专门对付美国航母编队的反舰导弹“饱和攻击战术”。什么意思呢?就是同时或者在以秒计算的时间内向航母发射大量的导弹,让美军防不胜防。当时对导弹的设计要求,第一,要“先敌发射”,也就是在进人美军舰载航空兵打击半径之前就能发起攻击,所以导弹的射程必须要远;第二,突防能力要强,所以导弹速度得快,要超音速;第三要做到“一击必杀”,所以,战斗部一定要大。按照这个思路,苏联很快就研制出了一大批采取不同的制导方式具有不同射程不同的飞行高度和速度的反舰导弹,大概有将近20种之多,戈尔什科夫元帅(1910—1988年)

这些导弹不仅装载于水面舰艇之上,而且也装备在潜艇和飞机等多种平台上,具有全方位威胁美国舰队的能力。一旦两国在海上开战,苏军的反舰导弹就会像蝗虫一样,同时向美军航母袭来。相比之下,当时美军航母编队装备的防空导弹,如:“小猎犬”、“鞑靼人”及“标准”I型等,对付少数来袭的反舰导弹多少还能招架,来袭的导弹一多,就会顾此失彼了,确实难以抵挡这样的“饱和攻击”。按苏联人的计算,90枚反舰导弹就能击沉1艘“尼米兹”级航母。

不过,有矛就有盾,苏联发展反舰导弹的结果是美国研发出了专门抗饱和打击的“全自动作战指挥与武器控制系统”,也称作“宙斯盾”系统。“宙斯盾”原本是神话里的一种武器。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有一面雕有蛇发女妖头像的盾牌,这是其护身法宝,谁见了此盾牌就会变成石头,用它来作这样一个系统的名称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宙斯盾”系统于1980年研制成功,首先装备在“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上,后来又装备了美国海军最新型驱逐舰“阿利·伯克”级。该系统主要由6个部分组成: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火控系统、作战指挥系统、计算机、电子战系统。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是系统的核心,它可以实施360.全空域扫描,对空警戒距离370~400千米,可同时监视400批、自动跟踪100~150批目标,从搜索到跟踪的转换时间仅为50微秒,可同时引导导弹攻击12~18批目标,还能迅速地将目标战术态势显示在作战控制屏幕上,同时能将全部数据传输给其他舰只。毫无疑问,安装了“宙斯盾”系统的军舰不仅具备强大的战区防御能力,还可同时对空中、水面和水下目标实施全面攻击,是航母编队可靠的“保驾护航”者。

对于苏联这种主要发展核潜艇和反舰导弹的海军建设模式,我们怎么看?

如果从对抗、从打赢战争的角度看,这个模式有它的合理性。核潜艇、反舰导弹比航母价格要低廉得多,但却可以四两拨千斤,管用。在历史上,“基辅”级航母处于第二位的海军强国在与头号强国对抗的时候,往往采取这种非对称的方式,寻找对方最薄弱的环节出击。比如当年英法争霸的时候,针对英国严重依赖贸易的特点,法国重点发展私掠船,破坏英国的海上交通线,想用这个办法饿死、困死英国,迫使它就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也是这样,用潜艇袭击英国的商船,“狼群”战术的发明人邓尼茨认为,击败英国的关键在于切断其海上交通线。

但是,如果从海军真正的使命——夺取制海权、维护国家海外利益的角度出发,这种发展模式和战略取向是有问题的。毕竟,对抗不是一个国家政策的全部,如果完全从对抗出发制定战略,结果可能是破坏有余而建设不足。

况且从法、德的经历来看,它们所采取的非对称对抗方式虽然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某种程度上给英国造成了巨大损失,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撼动其霸主地位。毕竟,面对一个实力强大、全面、均衡的对手,仅靠一两招“必杀技”是很难成功的。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让前苏联吃尽了没有航母的苦头,苏联既没有航母和美国对抗,又没有胆量破釜沉舟打核战争,最后只好选择了退让,在全世界面前颜面尽失。之后,苏联加快了发展航母的步伐。苏联海军一共发展了四代航母。1967年服役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莫斯科”级是一个怪胎,只能搭载反潜直升机,早已被淘汰。1975年服役的“基辅”级是垂直起降飞机母舰,主要任务是防空和反潜,因为不能起降常规飞机,所以被西方评论家称为“鸟中的蝙蝠”,也已经被淘汰。直到“库兹涅佐夫”级问世(1991年1月服役),苏联才终于有了可以起降大型喷气式飞机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外表与美国的航空母舰相似,也有右舷岛式上层建筑、斜角飞行甲板等,但是它的飞机起飞方式与美国截然不同,采用的是滑跃起飞。苏联从1988年开工建造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排水量达80000吨,装有蒸汽弹射器和跃飞甲板,与美国大型航空母舰更接近。但是,由于苏联解体,该舰于1992年被拆除。和美国的航母相比,苏联航母有两个非常独特的地方,一个是舰上装备了众多的武器系统,包括反舰导弹、舰空导弹、多种近程武器系统;二是航母的使命主要是保护它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是防御性质的。总的来看,苏联在航母技术始终落后于美国,终其解体也未能造出足以和美国抗衡的大型核动力航母。

同类推荐
  • 谍惑

    谍惑

    普通的中学教师郝杰,下班途中意外得到神秘锦盒,意外卷入一场惊天计划。逗逼的间谍,逗逼的鬼子,逗逼的酱油,逗逼的主角,来自逗逼的作者,呵呵。
  • 我的青春有道杠

    我的青春有道杠

    颜武,小说男主角出身普通农村家庭。起初是一个社会青年,性格内向,老实善良。进入部队后成为一个不怕苦不怕死的优秀军人。以男主角退伍后在消防队工作训练队员为开端切入回忆到当军营生活。工作不顺利,以验兵为借口意外进入部队为起因,讲述一个社会青年从入伍,下连,到留部队,最后退伍发生的故事。有严格的军事训练,枯燥无味,紧张有续的部队生活。和一段真挚的战友情,也有男儿柔情。来反映现代军人的的形象。
  • 谍海惊雷

    谍海惊雷

    “打仗要像做生意一样懂得算计。”“你特么疯了,老总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那不行,赔本的生意俺不做。”看看一个晋商后代如何在谍海翻云覆雨、手撕鬼子、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巅峰……【QQ群号】:632649229
  • 秦剑道

    秦剑道

    以白起作为主人公白瞳的模型,按照历史逻辑,虚构白瞳执掌秦军,一统天下的过程。
  • 孙子兵书

    孙子兵书

    《孙子兵书》,被誉为天下第一军事奇书,自问世以来即被奉为“兵经”,它不仅对我国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兵学史上,《孙子兵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作为一部军事圣典,它一直被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学者奉为至宝。这部百家兵法之始祖,曾造就了一批批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无论是三国时的曹操、诸葛亮,还是近代指点江山的风云人物,他们在军事、政治、外交等诸多方面,都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孙子谋略思想的启发。在短短6000字里,《孙子兵书》把人类的智慧淋漓尽致地展现于我们的面前。
热门推荐
  • 蝉休

    蝉休

    这是一个女子游历江湖的故事,她只是活得更加通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染冥幽

    梦染冥幽

    她冥幽(薇灵幽)是幽冥界之主,是妖界尊贵的公主,是孟婆放心尖宠着的人,是天帝见了她也要礼让三分的人,更是这四界的人见了她都要尊称一声冥幽主上的人,却为了一个不爱她的神,忘却一切,自封神力,守了几百年,换来撕心裂肺的痛与背叛。(那个本人,不太会写简介,请勿乱喷。)【多个位面】【本文甜起来甜到你牙疼。】【不喜请勿喷。】
  • 我真的只是氪金

    我真的只是氪金

    某天。世界变成了游戏。上至步履阑珊的老人,下至刚出生的婴儿,每个人脑海里都多了一个系统。系统里有等级、有属性、有技能……但没有氪金商店。一天醒来,余燃发现自己的系统多了个财富栏,他陷入了沉思。我,主角?
  • 剩女,别跑

    剩女,别跑

    你试过爱一个人么?爱得义无返顾。如果你爱过,你便懂得被背叛的痛。你试过被宠爱的感觉么?如果你被宠过,你便知那种幸福和温暖。宁非说,她很幸福。在命运的长河里,兜兜转转,她遇到了莫子聪。她说,她说,她是剩下来等他的!
  • 乐伴乐:人间五十日

    乐伴乐:人间五十日

    终于,他可以抛开一切直面死亡,但眼前却被命运点起生的光芒。罢了,随波逐流吧,明明这样想,帮助她重燃希望却成了他存在于世的力量。那么,或失败或成功,仅剩的五十日里,又会怎样。
  • 苍天之灵

    苍天之灵

    苍天,万物皆有灵,苍天之下皆为蝼蚁,苍天无情束缚万物,亿万年来,无人可逃脱牢笼,苍天若无情,却束缚万物生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娱乐女神医

    重生之娱乐女神医

    生前为医,救死扶伤,重生为了一个小女孩,天哪,再次当医生还要二十年,那这段时间我干什么那?好,去把自己喜欢的故事、电影、音乐带到这个世界吧。因为再当医生后,我就不可能有这个悠闲时间了。
  • 迷踪之绝密计划

    迷踪之绝密计划

    说话时,那人的脸上此刻也不免升腾起几丝得意的神色。彪子侧过头看了眼前这个被自己称作大哥的人一眼,也许是被此刻眼前人脸上诡异的神色...谜案追踪,故事的主角是几个少年。结果如何,满树和你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