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02000000008

第8章 英国:200年的海上霸主

英国海上霸权的建立可追溯到1588年英西“无敌舰队”之战。这次战争既与英、西两国在大西洋上的斗争有关,也涉及双方在尼德兰的较量。大西洋上的斗争起源于西班牙在西属美洲的开发活动,它的跨洋航运和运宝船队很快就成为西北欧攻击者颇具诱惑力的目标。不过,在16世纪上半叶,英西关系相对友好,英国在新世界和大西洋的私掠活动只是零星和偶然的,况且当时英国还拥有与西班牙属地所有部分进行贸易的权利。

但16世纪下半叶,英国在大西洋活动的规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合法贸易的日益困难和国内反西班牙情绪的高涨(因镇压尼德兰起义而生,英国和尼德兰同属新教,而西班牙为天主教)是1562年英国采取直接进入西属美洲的背景。1562年、1564年和1567年,约翰·霍金斯三次远航美洲,前两次获利颇丰,而第三次则遭到西班牙舰队袭击,这次行动是英西两国关系的转折点。尽管1572年之后政府一级的关系已经恢复,但英国对美洲的私掠活动几乎未受影响,国内各界对大西洋的兴趣日渐浓厚。与此同时,欧洲的政治进程正日益将英西两国推向敌对。1576年任尼德兰总督的唐·胡安不仅要重新征服尼德兰,而且要以此地为跳板入侵英国,使英国天主教化。因此,低地的前途关乎英国的未来。宗教利益与国家利益交织在一起,英西正式开战不过是时间问题。

从1570年代开始,英国船只几乎出现在所有对西班牙重要的水域,西班牙的海上生命线受到严重威胁。德雷克1572—1.573年的加勒比航行和1585年对加的斯的袭击有效地切断了西班牙的白银流入,引起财政危机。英国与荷兰还控制了英吉利海峡,这是通向低地的重要通道。他们也活跃在波罗的海,该地区是西班牙谷物和海军物资供应的主要来源。武装的英国船只重新出现在地中海。1585年,英国与荷兰签订结盟条约,英国向荷兰提供5000名士兵和1000匹马,另外还规定两国在海上合作。

事态的演变已经表明,无论对于西班牙的海上安全,还是其国王腓力二世在尼德兰的镇压活动,抑或是整个反宗教改革事业的成败,英国都是一块必须及早除掉的拦路石。1588年,腓力二世命令“无敌舰队”远征英国,这是他唯一的一次海上攻势。7月21日,西班牙舰队到达英国海域。以逸待劳的英国人依靠舰船上的火炮优势,接连击沉西班牙船只。西班牙舰队匆匆败退到英国海岸南部的维特岛,英国舰队迅速追击到维特岛。白天,英军在远处用火炮击沉对方战舰;晚上,采取火攻战术。到9月份“无敌舰队”撤回西班牙时,舰队所剩船只还不到出征时的一半。而英国舰队却损失甚少。西班牙的这次失败影响极其深远,它为大不列颠帝国奠定了基础,使英国人获得了西班牙所丧失的威望。这种威望和对于其国家所具有的信心,促使英国人走上了帝国主义的道路。

不过,英国的辉煌时刻并未立即到来。自击败无敌舰队和西班牙的威胁退却后,英国在一段时间里表现内向,不再密切卷入大陆事务。它在1618—1648年的30年战争中未能发挥重要作用,并且是波兰以西唯一没有参加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国家。国王和议会的长期争吵、内战的爆发削弱了国家对外采取行动的能力。海军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英国海军在亨利八世时虽有重要发展,但后续乏力。詹姆士一世统治期间(1603一1625年),英国海军船只质量和年度军费开支(从1590年7万英镑到1603年3万英镑)全面下降。英国海军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展是在共和国时期(1648—1660年)实现的,英国也因此击败当时的世界头号海洋强国——荷兰而成为新的海洋霸主。

英荷矛盾始于经济竞争。17世纪,由于欧洲经济的衰退、重商主义思想的传播、君主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使欧洲国家问的经济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根据这一时期经济思想固有的观念,国际贸易的总量是静止的,一方所得必为另一方所失。因此,处于领先地位的荷兰不可避免成为众矢之的,被解释成其他国家遭受困难的根源。英荷经济纠纷就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

17世纪上半叶,围绕纺织品市场、捕鱼权、贸易与航运业,两国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竞争。尽管英国在詹姆士一世与查里一世统治期间也采取了一些打破荷兰垄断地位的措施,但主要限于技术和法律手段,而事实证明:消灭荷兰的商业优势还需要与之破裂关系的勇气和相应的武力支持。在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使英国具备了后两项条件。

克伦威尔首先使英国的对外政策摆脱了新教情结,使其世俗化。这一变化的结果就是他决心通过剥夺荷兰人的贸易和航运来增加英国的份额,1651年的《航海条例》是这一决心的体现。而且,克伦威尔也拥有了与荷兰对抗的有效的工具——一支强大的海军。在那一时期,舰队的规模扩大了,标准军舰从1640年的43艘扩展到1650年的72艘以及1655年的133艘,至共和国末年为131艘,超过同期荷兰的水平。特别重要的是,海军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以澄清,大多数人已经接受了海军对于保卫国家和贸易的重要性。这一时期英国的政治思想开始把安全和经济增长与海军联系在一起。

海军建设的成效很快在具体行动中得到验证。英国取得了1652—1654年第一次英荷战争的胜利,这是英国自1588年以来打的第一场真正有意义的海战。

1655年又与西班牙开战,舰队远征西印度,占领了牙买加,并袭击西班牙本土,捕获运宝船。海军还进入波罗的海和地中海。总之,英国海军开始穿行于欧洲和北大西洋的大部分水域,追求国家明确的政策目标,是国家推行政策的有效工具。

在打败荷兰、初步建立了海上霸权后,英国又同法国在海上进行了一个世纪的交锋。通过在欧洲、北美和印度的一系列战争,法国的海上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崛起后,英法展开新一轮海洋争夺战。

1805年,双方在特拉法加展开了19世纪初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最终英国胜出,确立了其不可撼动,而且也不再有人撼动的海上霸主的地位。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的贸易、海军、殖民地继续扩大。战后,列强承认了英国对马耳他、好望角等战略要点的占领和种种海上特权。

1815年之后,英国的商船与战舰出现在全球各个角落,他们获取领地、开设口岸、掠夺原料、倾销产品。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两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市场,1858年英国与法国、荷兰一起强迫日本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36年和1857年英国与伊朗签约,1838年和1861年英国与土耳其签约,这些条约内容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英国要求得到贸易、投资等方面的特权。为确保帝国安全以及贸易的通畅,英国在这一时期还占领了一些军事要塞与贸易据点,如1819年占领新加坡,1839年占领亚丁港,1841年占领香港,这样从好望角到印度洋,再到太平洋,英国建立了一条极为通畅的海外贸易通道。

如果说18世纪的英国海上霸权还会时不时地受到法国挑战的话,那么整个19世纪,英国的海上霸权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了。所以在这个世纪就有一个说法,叫“英国统治下的和平”。在海上维持独尊地位的同时,英国又通过“维也纳议定书”在欧洲大陆建立了均势,让国家之间彼此牵制,自己则充当制衡者的角色。到维多利亚(1837一1901年在位)时代,大英帝国步人了鼎盛时期。当时,全世界大约4亿一5亿人——也就是当时全球人口的约1/4——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有约30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从英伦三岛蔓延到冈比亚、纽芬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亚、香港、新加坡、缅甸、印度、乌干达、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马耳他以及无数岛屿,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与历史上庞大辉煌的罗马帝国相比,英国人的成就远在其之上,因为前者不过是一个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区域性帝国,而英国人建立的“日不落帝国”却是一个真正的世界帝国,其开拓的疆域之大,统治的人口之多,绝非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帝国所能比拟。英国的霸权地位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前后历经200多年。

英国为什么能够如此成功?就像马汉说的那样,英国人实现了海军、贸易、殖民地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海军保护贸易和殖民地,并且是海外征服的急先锋,殖民地是海外贸易的市场,并且为国内工业提供原料和粮食,来自贸易和殖民地的利润滋养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庞大的商船队也是最好的海军后备力量,在战争时期提供战舰和船员。换句话说,海军虽然是一个烧钱的东西,一般的国家难以承受,但是在英国,它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是国家富强的基础。这种良性循环的结果是大英帝国就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大,最终,它统治了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和五分之一的版图,是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一直都是英国的死对头,两国之间战火不断,法国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那么,法国有没有可能战胜英国呢?拿破仑时代大概是最接近这个结果的了,当时整个欧洲大陆除了俄国都成了法国的天下。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美国科学家给拿破仑送了个蒸汽机轮船模型,拿破仑对此不屑一顾,说我不信那些,我只信我的士兵。故事真伪不好考证,很多人据此为拿破仑惋惜,说拿破仑如果发展蒸汽轮船,抓住这个新技术,那么历史就要改写,19世纪的海上霸主就成法国的了。

问题真的这么简单吗?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大国兴衰》的作者、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说过:“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一定是各种因素的综合造成了大国的崛起。”且不说蒸汽战舰从一张图纸到形成战斗力需要多长时间,拿破仑是否还等得及,仅就就法国的造船技术而言,其实从来都不落后。18世纪初,英国造军舰还要去偷法国人的图纸;到18世纪下半叶,法国军舰的设计往往优于英国军舰;19世纪,法国曾经有两次在舰船技术方面超过英国,一次是在1850年,世界第一艘以蒸汽机为辅助动力装置的战列舰“拿破仑”号下水,它成为海军蒸汽动力战列舰的先驱,另一次是在1858年,“光荣”号战舰装上了厚达4英寸的铁板,当时任何大炮都打不穿,这是最早的铁甲舰。

其实造成法国人失败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有这么三条。

一是法国对大陆霸权的执著。法国虽兼有海、陆两种倾向,但其历代统治者都更偏重于陆上,海军与陆军相比,在战略地位和重要性上从来都是第二位的。这里面除了当权者的战略意识和战略眼光的局限外,还有地缘政治方面的因素。法国毕竟是一个陆海复合型国家,把注意力和资源全放在海上是不可能的,树欲静而风不止,欧洲大陆的事它想不参与都不行。

二是法国缺少发展一支强大海军的传统和社会基础。传统的重要性在于,它涉及到海军的战略意识与战术运用,指挥官和战士的素质,海外基地的多少等,海军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丰富的底蕴。所以,海洋霸权与大陆霸权相比,更容易形成垄断,一旦建立就不容易被打破。至于说经济和社会基础,也很关键。在那个时代,军舰和商船的区别并不明显,任何一个国家在平时都不可能养一支庞大的海军,是养不起的。怎么办呢?打仗的时候征集商船,也就是说,你的商船越多,你的海军队伍也就越庞大,你也才会有成熟的船员。

在这些方面,法国当然不是海洋大国英国的对手。

三是法国海军的战略思想存在严重弊端。通常来看,海军的使命是夺取制海权而非领土征服,只要赢得对主要交通线的控制,占优势的海军就能够对敌人的海岸施加影响,阻止敌人为商业或军事利益使用其航运。而法国海军所追求的却始终不是上述目标,它热衷于两项活动:登陆和商业袭击。登陆行动实际上是消灭了海军战略的独立性,海军的任务仅仅是运送和掩护登陆部队。而且就登陆本身而言,从17世纪的路易十四时代到19世纪初的拿破仑时代,无一不以失败告终。在那个时代,且不说绝大多数情况下登陆行动都由于种种原因,如配合、组织、供应、天气等或中途流产或被英国海军击溃,即使这些船只能如愿抵达英国海岸,登陆的可能性也很小。一方面是缺少陆上呼应,另一方面当时的参谋工作和技术也达不到要求,不能支持部队在设防的海岸顺利登陆。

海军战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偏爱商业袭击。在英法海上交锋的历史中,英国舰队在大部分时间里找不到与之作战的对手,英法海上斗争的模式基本上是英国封锁法国的港口,法国袭击英国的商船。法国人认为,商业摧毁是击败英国的必由之路,因为它的经济极其依赖海上贸易,大舰队取得的成果与其成本相比效费比太低,国家可以从无限制的商业战中获益。但事实并非如此。私掠固然给英国造成了重大损失,但由于其固有的局限,充其量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敌人造成伤害。首先,私掠战实际上是一种离心化和私人化的海上战争,船长和水手关心的是尽可能捕获敌船和货物,避免与军舰交锋。这无疑等于放弃了对制海权的争夺,使法国的海外贸易和帝国在战时只能任凭英国摆布。其次,当对手采取有效的护航措施后,私掠行动的作用就被大打折扣了。说到底,商业袭击根本就是弱者采取的办法,它只能是整个大战略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

如果说海军是国家实现全球野心的开路之矛,那么,上述问题的存在就使法国海军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一支锋利的矛。这在很大程度上足以解释法国在海上争夺中败给英国的事实。

英国的海上霸权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终结。1922年的《华盛顿条约》规定,英、美、日、法、意五国海军主力舰数量比率为5:5:3:1.75:1.75.

这表明,英国不仅放弃了之前的“两强标准”,即英国海军的规模要相当于仅次于它的两个海军强国之和,而且被迫承认美国的平起平坐地位。当然,这背后反映的是英国总体实力的衰落。

同类推荐
  • 特种兵归来之铁骨军魂

    特种兵归来之铁骨军魂

    在经历生离死别后,植物人唐心怡终于醒了,为了爱人逐渐颓废的兵王何晨光也因此回来了,两人终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同时,唐心怡的醒来也唤醒了何晨光的斗志,一代兵王也逐渐成熟起来了,在以后的作战任务中也越战越勇,尽显军人的铁骨军魂,若干年后何晨光之子何晨心也毅然参军,之后进入特种部队,一代更比一代强。
  • 方寸星仰

    方寸星仰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这是一个少年与机甲的故事,卑微小人物一步步登上岑楼。
  • 冷灵王朝

    冷灵王朝

    灵朝,这片大陆上屹立千年的大皇朝,它在这千年来一直繁荣昌盛,但物极必反,终于这个伟大皇朝也逐渐走向了败亡,冷氏家族也随着遭受奸臣迫害而逐渐没落,一代天骄的三个小将军将会在这片弱肉强食的大陆上开始一段怎样艰难打拼的路途,他们的未来又是什么呢?.........
  • 末世之险中求生

    末世之险中求生

    险中求生,时空漩涡在哪里?方成想穿越回去。天网叛变,机器人、机器丧尸、丧尸…,让求生之路漫远坎坷兮~
  • 王道

    王道

    我目睹我的王朝崛起,我经历我的王朝的繁华,我悲伤我的王朝衰落。浮华的生活埋没子孙的才华,腐朽的体制僵化了子孙的思想。总有一群人不甘自身的沉默,想换个天地。他们率领着我的子民来反抗我的统治。他们带领大军围困了我的王城,羞辱我的荣耀。我还没死,我依然健在,那漫天飞舞的诸神听从我的召唤,在我的注目下护卫王的帝都。丢失信仰的人啊,你们终将承受我的怒火,接受来自地狱的惩罚。当你们以为胜利的那一刻,我必将归来!王,道。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亲爱的主播大大

    亲爱的主播大大

    莫离,这是一个网名比真名更广为人知的女人。大学毕业后辗转于各种职业中都未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又发现男朋友出轨另有新欢,令其备受打击,在闺蜜的怂恿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她从此走上了专业主播的道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好超模女王

    你好超模女王

    两个人都是冰山,可超模秀上,他却对她一见钟情,好不容易追到手后,才知道她是如此的粘人。她也是,做所有人的女王,却只甘愿做他的公主。只是往往没那么简单,白莲花不时插足进来,她却放心的说:“你要是能把他从我身边骗走,我就不要了。”他面色一沉:“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她在他耳边低语:“傻瓜,你永远都是,只能是,我的。”他反咬她一口,“你也是。”
  • 盛世天下:帝医嫡妃

    盛世天下:帝医嫡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不为人知的药理研究所所长。她是被人一推而亡的丞相府千金。当她成她,斗姨娘庶妹,玩儿皇帝王爷。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某日,红绸帐中她挑起他的下颌,戏谑一笑。“王爷,您不会是不行吧?要不臣妾帮您治治?”他翻身将她压在身下,大手一挥,帐帘落地。“本王行不行,还得王妃体验以后才知道。”……
  • 九十九度甜婚

    九十九度甜婚

    【甜宠~】代姐出嫁,她从孤女一夜成为了T市第一豪门的少奶奶。新婚夜,他高冷凉薄,“就算你耍手段嫁进了穆家,在我眼里也什么都不是!”她淡定无情,“穆少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你的人和你的钱,我都看不上!”婚后——穆大少化身妻奴,24小时全程粘人,“你说你看不上我哪点,嗯?”洛晨曦不堪骚扰,愤而甩出离婚协议书,“这日子没法过了,离婚!”下一秒,小公主提着hellokitty行李箱跑了过来,兴奋地抱住大腿,“麻麻,我们又要玩离家出走的游戏了咩?”
  • 离侯

    离侯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熄。异世神州,风云激荡,诸雄争霸,豪强并起。少年仗剑欲封侯,一将功成万骨枯。大争之世,且看好义男儿如何舞动乾坤,涤荡天下。
  • 转法轮经优波提舍

    转法轮经优波提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配角ing

    配角ing

    从有记忆开始,她就觉得自己是主角,甚至怀疑这世间的一切都是为她而存在的,直到她遇到同样的一个人,他们是那么地相像,相像到被彼此吸引。这一次,她,似乎不再是主角,不过只是他主角世界的一个配角。
  • 次元失乐场

    次元失乐场

    饱受重病折磨的言许选择了死亡,却与失乐场签订了契约,需要进入各个世界完成任务。第一个任务世界就是海贼王,可当他看到任务是杀了赤犬和黑胡子的时候,翻了白眼,说了句不如去死。奇迹发生了,新人礼包中开出了无敌的魔导书,从此,纵横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