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96400000031

第31章 交际中的“刺猬哲学”:学会朋友之道(2)

像这样的例子生活中不胜枚举,我们又何苦去自取其辱呢?对朋友尽到自己的责任就可以了,再多的话就要学会咽下去。不能因为一点小事情就破坏了多年的感情。但是,话说回来,有的人很滑头,明知朋友有过错也不提意见。这样做当然也不好,因为你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该自己做的做到位也就没有什么对不住人的地方,天长日久你的朋友总会明白你的良苦用心。这个时候他自然会觉得你这个朋友值得一交,这样不是两全其美?

我们纵观孔子的理论,它们都是相同的。这样的交友态度也符合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他认为凡是都要适可而止,太过了与不及时一样的道理,所谓过犹不及。对朋友、对家人、对一切的人、事,都要把握这样合理、合适的度。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

孔子的大弟子子路有一天问他的老师说:“老师,你说齐桓公这个人不错,但是我想起了一件事。齐桓公(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是敌人,而管仲起初是辅佐公子纠的,后来公子纠被杀,管仲却没有为他殉职,反而投靠齐桓公,你说管仲能算‘仁’吗?”孔子说:“齐桓公能够雄霸天下却不动用兵车——不靠武力,这就是管仲的贡献啊。这样的人还不算‘仁’,那什么样的算是‘仁’呢?”

提到管仲就不能不提鲍叔牙这个人,他既是管仲的知己,又是推荐管仲的人。我们看一段他们交往的故事:春秋时鲍叔牙和管仲是好朋友,二人相知很深。每次分东西,管仲总要多拿一些。别人都为鲍叔牙鸣不平,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贪财,只是他家里穷。”

管仲几次帮鲍叔牙办事都没办好,三次做官都被撤职,别人都说管仲没有才干,鲍叔牙又出来替管仲说话:“这绝不是管仲没有才干,只是他没有碰上施展才能的机会而已。”

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被拉去当兵参加战争而三次逃避,人们讥笑地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奉养啊!”

后来,鲍叔牙当了齐公子小白的谋士,管仲却为齐国另一个公子纠效力。两位公子在回国继承王位的争夺战中,管仲曾驱车拦截小白,引弓射箭,正中小白的腰带。小白弯腰装死,骗过管仲,日夜驱车抢先赶回国内,继承了王位,称为齐桓公。公子纠失败被杀,管仲也成了阶下囚。

齐桓公登位后,要拜鲍叔牙为相,并欲杀管仲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坚辞相国之位,他说自己的能力不能胜任相位,并且力荐管仲,在鲍叔牙看来管仲的能力远远超过自己。于是他力劝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为相。齐桓公对鲍叔牙说:“可是他还用箭射过我呢!”对此,鲍叔牙这样劝说齐桓公:“他那时射你,是应该的。因为他当时效力于公子纠,各为其主。这正说明了管仲的为人。”听罢,桓公于是重用管仲,果如鲍叔牙所言,管仲的才华逐渐施展出来,终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相信我们在看了这样一段故事后,一定会为管仲感到高兴,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是后来有一个小插曲更加说明了真正的知己难求。管仲在临死前桓公问他什么人可以接替他的相位,桓公说:“你看你的老朋友鲍叔牙怎么样啊?”管仲说:“不行啊。鲍叔牙是个君子,但是他眼睛里揉不进沙子,是非黑白太过分明,不适合做宰相。”看到这里,我们如果是鲍叔牙心里会怎么想呢?有人肯定会认为管仲太过分了,真是不像话。我推荐了你,你却在临死前还说我“坏话”!但是,真正的知己不会这样,所以后来管仲就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

朋友很多,知己却不容易寻找。很多人一生都没有遇到过真正的知音,因为它寥若晨星。在南老的解读下,我们似乎看到了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朋友,虽然很难找到,但是并不是不存在,就像管鲍之交一样。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朋友有很多种,有泛泛之交,也有知心密友,还有合作伙伴等,孔子说,有的人和你的目标不一样,思想也差异太大,那么就没有必要在一起谋事。大家各走各的道,没有什么冲突,这样也好。切莫硬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朋友,你如你要开店做生意,而你的朋友热衷其他事情,那么就不要拉着他一起了。这是有原因的,弄不好连朋友也没得做,大家反目成仇了。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论语·子罕》

南怀瑾先生这是做人做事最要注意。讲到这种人生的经验,孔子真是圣者,实在是了不起。孔子觉得有的人你和他做同学就好,但是不一定能一起开创事业。这样的事情很多,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在创业的时候要拉上自己的好友,稍微不慎就会成为冤家,这样做真是将友谊放在一个火山口上,说不定火山爆发友情就要中止。

“可与适道,未可与立。”有些人可以共赴事业,但是没有办法共同建立一个东西,无法创业。我们如果已经经历了几十个春秋,再回过来看孔子的这些话就会感到他真的是一个圣人,太了不起了。人间的道理都被他说遍了,也全被他说中了。当然这些都是要有自己的经验才能感受得到,否则只会如隔靴搔痒。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起初很反对孟子,他觉得孟子是看不起贫苦出身的人的,于是要打倒孟子。可是后来他经历了一些人、事之后,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觉得圣人之言还真有道理。我们看《论语》也一样,当时不觉得他有多了不起,走过了人生的一些春秋后自然就会心生敬畏。这一点就好像自己小时候不听话一样,父母要我们好好学习,我们觉得他们很唠叨、烦人,于是不听,最终学业无成,悔恨终生。到这个时候才体会到父母言论的正确,也才体会到他们的良苦用心。但是此时悔恨已经晚了,只好用来教育自己的下一代。但是他们能不能听还是另外一码事,你用自己血的教训来对他们谆谆教诲,人家未必领情,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可与立,未可与权。”有些人可以共同创业,但不能给他权力,无法和他共同权变。这在历史上很多故事中可以看到,有些人学问、道德都不错,做别人的部下很好,但是一旦你放大权到他的手里就坏事。

说到这些,南怀瑾先生给我们举了王安石和赞元禅师的故事。王安石与赞元禅师交情犹如兄弟,一个出家当了和尚,一个做了宰相,王安石每个月都要写信给赞元,而赞元始终不打开来看。有一天王安石问他能不能学道,赞元禅师说:“你只有一个条件可以学道。但有三个障碍永远去不了,只好再等一世,来生再说学道的事吧!”王安石听了很不痛快,要他说明。赞元禅师便说:“你‘秉气刚大,世缘深。’你的气大,又热心于人世的功名事业,成功与失败,没有绝对的把握,你心里永远不会平静,哪里能够学道呢?并且你脾气大,又容易发怒。做学问,重理解,对学道来说,是‘所知障’,你有这三个大毛病,怎么可以学道?不过,不大重视名利,而且生活习惯很淡泊,很像一个苦行僧,只有这一点比较近道而已。所以说你可以先研究修道的理论,等来生再说吧!”我们看了这一段对话,再研究一下王安石的一生与宋神宗时代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便可以了解孔子所说的这三句话的分量了。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孔子说有三种朋友我们和他相处会受益匪浅。第一种是他很正直,这种人就像是他的弟子子路一样,多半很有点侠气,对朋友讲义气;第二种是性格宽厚的人,这样的人多半心地善良,很仁慈,不会对人吹毛求疵,比如孔子的弟子曾子和颜回;第三种是学问很好的人,他们知识渊博,能带给你很多你学不到的智慧,他们能提升你的眼界,比如孔子的弟子冉求和子贡。

交友之道和谈恋爱的道理一样。如果交上一个好的朋友是怡情悦性的一件美事,这就如同谈恋爱遇上一个理解自己、相处愉快的恋人一样。

虽然性质不同,但结果相似:遇到君子,双方都有进益,皆大欢喜的场面;遇人不淑,被人拉下水或吃了哑巴亏,只好自认倒霉。上面讲的是益者三友,可是孔子紧接着还告诉我们损者三友,交友也是宁缺毋滥。那么,是不是只能被动接受,毫无预防和还击之力呢?

非也。他告诉我们三种人万不可接近,谨防上当——“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首先是友便辟,这种朋友指的是专门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他知道你喜欢什么,他就对你投其所好。

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尤其当你是他的上司,或者你对他还有点利用价值,那么你的什么话,他都会说“所言极是”;你做的任何事情,他都会说“太棒了”,其实有可能他打心眼里还瞧不起你的这一套。他从来不会对你说个“不”字,反而会顺着你的思路、接着你的话茬,称赞你,夸奖你。

这种人特别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细心体会你的心情,以免违逆了你的心意。就像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写的“变色龙”一样,他们是骑墙之草,永远都会顺风跑。你得意时他追随你,不离左右,你一旦失意,他立刻让你感受什么叫人走茶凉与世态炎凉。

如果大家稍微留心,便会发现像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比如大贪官和糰。他对乾隆皇帝百般逢迎,奴颜谄媚,几乎无所不用其极。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便辟”之人。

孔夫子说,和这种人交朋友,太有害!

为什么?和这种人交朋友,你会感到特别舒服、愉快,就像电视剧里的乾隆皇帝一样,明知道和糰贪赃枉法,却还是离不开他。

人性的一大弱点是爱听恭维话,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要讨厌那些奉承我们的人真是太难了。连伟大的人物尚且有如此感叹,平凡如你我者就更不必说了。但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危害最大,所以才值得我们关注。

第二种叫友善柔。这种人是典型的“两面派”。

他们当着你的面,永远是和颜悦色,满面春风,恭维你,奉承你,就是孔子说的“巧言令色”。但是,在背后呢,会传播谣言,恶意诽谤。比如像唐朝大奸臣李林辅,他口蜜腹剑,绵里藏针,就好比是独门暗器一样,让我们防不胜防,招架不住。对这种人的招儿就是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第三种叫友便佞。便佞,指的就是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其中这个“佞”就是指口才好但不诚实、不正直,也就是所谓“假、大、空”。

这种人生就一副伶牙俐齿,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没有他不懂的道理,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气势逼人,不由得人不相信。可实际上呢,除了一张好嘴,别的什么也没有。

巧舌如簧,却腹内空空,“吹牛不打草稿”的主儿,你敢和他做朋友吗?孔子一向推行“敏于行,讷于言”的做人处世理念,像夸夸其谈的人在他那里是不会有什么好评语的。

有了一些人生阅历的人就会懂得孔子这几句话的高深之处了。

同类推荐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对于死亡,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有了对死亡的深刻意识,才会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了解。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 西洋文明的本质

    西洋文明的本质

    本书收录了胡适先生的《西洋文明的本质》、《论中西文化》、《西洋哲学史大纲》、《人文运动》、《近代精神的先驱者——培根》等文章。
  • 智慧书

    智慧书

    叔本华将其译为德文,赞誉它“绝对独一无二”;尼采则断言:“在剖析道德方面,整个欧洲没人能比葛拉西安更为慎密、更为精细。”而且,它还与《君王论》、《孙子兵法》一同被欧洲学者视为千百年来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永恒价值的三大智慧奇书。
热门推荐
  • 献血鬼奥拉奇

    献血鬼奥拉奇

    吸血鬼家族唯一的继承者奥拉奇致力于献血事业,一心改变家族遗传基因,却无法改变世人眼光,不断遭受吸血鬼猎人的捕捉,偶然一次意外事件,万圣墓被毁,暗黑世界里第一代第二代血族成员被解封,奥拉奇面临着来自祖先的威胁和现世的打击,于是,一场为了转变基因而进行的斗争开始了。
  • 风云傲神州

    风云傲神州

    一个边远的农家孩子,一次偶然的机缘,一次心灵的抉择,为了最初的梦想,奋斗、欣喜、失落、挫败、成功,如梦似幻,却又如此的真实。天生的灵体,创造出不一样的属于自己的传奇,父母、爱人、师友,这些,万年之后,如何追寻?家、国、甚至宇宙,亿年之后,如何拯救?有风就是精彩,有云便不寂寞!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谢谢大家的支持!推广群:105966043
  • 一念既起,情逢对手

    一念既起,情逢对手

    我费尽心机接近裴容,亲自将他送进大牢,最终自食恶果,陷入黑洞,永失所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精灵宝可梦之龙神崛起

    精灵宝可梦之龙神崛起

    热爱神奇宝贝的孩子秦小天,意外穿梭到了神奇宝贝的世界,开始了冒险
  • 狩猎在异界

    狩猎在异界

    一个穿越而来的少年,胸口带着神秘的等级纹身,看他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世界的最顶端
  • 紫府

    紫府

    杨灿,一位普通的大学生,前世遭人嫁祸致死,带着一身怨气来到地府,却巧遇楚灭情元神,被楚灭情收为徒弟,从此获得重生,并踏上了一条崎岖的修炼之路!“天啊,为什么别人重生都做王爷皇帝,而我重生却要做个饥寒交迫的小乞丐?”当重生后的李灿,发现满身的破衣烂衫,立刻欲哭无泪。
  • 狐仙九尾

    狐仙九尾

    武王伐纣结束后,姜子牙开启封神榜,一方面分封人间有功之臣,得神位,另一方面也是开启了妖神敕令,敕令启动,妖神上仙都被敕令封印、妖灵下仙都被敕令杀死,人神们逐渐取代了原来妖神的位置。金蟾、三足乌、九尾白狐、天兔是守护昆仑山脉之主西后的四位妖神上仙,封神榜开启后也难逃厄运。不久,成功逃脱敕令的九尾白狐带着爱徒蛇夫子逃亡人间。后来,蛇夫子在人间产下一子白虹,但是白虹惨遭人类孩童屠戮,蛇夫子随即掀起人间洪水末日,最后被九尾白狐封印功体打入无心湖湖底沉睡两千年,从而成为唯一过千年不能成龙的蛇。千年后,化作九狐仙的九尾白狐被杀。被敕令封印在鸦山的三足乌苍岭命令非相、银狐、混沌三妖灵解开了无心湖蛇夫子的封印
  • 卡拉迪亚王者史诗

    卡拉迪亚王者史诗

    由游戏《骑马与砍杀》改编而成。讲述一个帝王的成长经历。
  • 原来你的世界从不欢迎我

    原来你的世界从不欢迎我

    在属于一段暗恋的感情中,有躲在角落偷偷看着他,然后嘴角上扬,有看见他和别的女生说话.打闹,再到窝在被窝里哭的稀里哗啦,最后还是始于脸红终于眼红
  • 恋爱中的你是怎么样的

    恋爱中的你是怎么样的

    这是一本关于你恋爱中会怎么样的,会如何面对你们之间的阻碍,如何面对自己不敢面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