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00500000118

第118章 马注的家世及生平(2)

安亲王岳乐其人重视人才,不以民族成分而论,多方延揽人才。马注与其会见时论及兵法、时运,其讨论基于兵家尉缭子“天官时日,不若人事”的观点。马注出示了自己的《烟波钓叟赋》,基本认同尉缭子观点,但同时强调了“兴亡之柄由主而不由人”的观点,表达了以德获喜于主而得天下的伊斯兰宗教观念。得到岳乐赏识,因而得到重视,并善待有加。清初边疆战事未息,安亲王岳乐为武将,招贤实有所图,但马注做诗明志,明确表明不愿从事军旅生涯。安亲王岳乐惜才,安排其在宗学教授汉文,任职教习,其间主要讲授宋明理学。因其教育经验丰富,学识见地颇具吸引力,门徒日盛。客观地讲,作为前朝偏地秀才,能有此等境遇,已经是得到很高的提举了。

清朝宗人府沿袭明制,设于顺治九年(1652年)。长官称宗令,由亲王或郡王选充。宗人府除行政机构外,下有宗学、八旗觉罗学等教育部门,宗学教授汉文,八旗觉罗学教授满文[32],宗学的普通教师为教习,月俸二两银左右,在清初,物价比较稳定,二两银已经足够养家糊口。马注的生活从而安定下来,其是否在北京结婚我们不得而知,但此时他已经有了家室,妻经名法土麦。

马注比较容易接触到穆斯林学者,他与这些人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我们在《海内赠言》中可以看到两位金台经师:杨荣业和马化蛟。杨荣业,字盛之,京都人氏[33]。马化蛟,字云卿,俗称七师[34],昌平州(今北京市昌平区,民国期间州改县,今改区)人。因地缘关系他们二人应都在北京城清真寺开过学,马注与其有过很频繁的接触和交流。在这些经师的影响下,他对伊斯兰教经典、教义的兴趣愈发浓厚起来。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耿精忠起兵反清,安亲王岳乐被康熙皇帝重用,封为定远平寇大将军,率师讨伐吴三桂。其属下幕僚多从军而征,安亲王岳乐有意安排马注以副参谋之职随军征战,但马注婉辞相拒(《郁速馥传》)。清军进剿吴三桂,马注是积极拥护的,但其怜惜的是自己家乡人民,然而自己无力回天,只能听任形势发展,但其认为将自己的才智用于屠戮家乡人民而得荣,非其所能为。另外,此时的马注看到北京人才济济,“自揣才疏运蹇,能者争先”,自己于“文武之途无望也”(《进经疏》),如果说马注前往京城之前,有希望朝廷不拘一格委以重用的念头,那么从此事来看,经历几年的历览、磨砺,马注已无意于此。

随着马注对伊斯兰教经典、教义学习的深入,他逐步“知天命之从来”(《自叙》),意识到自己应该为伊斯兰教的宏传而奋斗,愈发刻苦地钻研伊斯兰教知识,此期间他的阿文水平有了很大进步,达到了能够将阿文翻译为汉文的水平。他的学术品格比较独立,我们在其著作中没有看到其伊斯兰经学师承,但我们从其《清真指南》涉及内容的广博来看,应该是集百家之长,综合了当时北京著名京师教诲,同时更注重个人参悟。马注广泛搜集伊斯兰教经典、文献,“予抵燕都,经书丛聚之薮,得明武宗皇帝秘藏《天经问难》一集”(《五课》),此可见马注之用心。马注对于“武宗皇帝崇事圣典,迈于前辙,而经传未译,儒习罔闻”(《自叙》)这一现象不以为然,认为应该改变这种状态。当时王岱舆著作已经在各地广泛流传,马注认为王岱舆的作品“可谓清夜鸣钟,唤醒醉梦;苦药针砭,救济沉疴”。在马注的著作正文中,除王岱舆之外未见其他汉文译著者名号,可见其对王岱舆之服膺。王岱舆的著作也激发了马注进行汉文译著的热情,他开始属意于据阿文经典译著一本可“以教天下万世”(《自叙》)的汉文书籍。

康熙十八年(1679年),发生了一件令当时伊斯兰教人士震动的事,“皇上狩于蠡城,登清真阁,见架置天经,徘徊不忍去,诏寺人能讲者来,蠡人无有应诏者”(《援诏》)。当时这件事情马注应该也有所耳闻,对他刺激很大,但此时他的阿文、波斯文水平还未精进到足以翻译“天经”,故其暗自发奋,更加刻苦钻研伊斯兰教典籍。马注一边从事教学,一边加强阿文学习,同时还撰写书稿,辛劳之至。

马注将其书稿定名为《清真指南》,这可能是受到刘三杰的影响,刘三杰有《御览清真指南》一书传世,其生年或较马注更早,马注对伊斯兰教书籍相当关注,极有可能读到这本书。根据马承荫的《指南序》所记,这本书的初稿应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之前已经完成。这个初稿应该包含了二到七卷的大部分。初稿有译有叙,计十余万字,内容“上穷造化,中尽修身,末言后世,天地之秘,神鬼之奥,性命之理,死生之说,巨细隐显”,反映了他的主要思想。由马承荫为其作序这件事可以看出,马注在京期间,交游甚广,穆斯林各界知名人士他应该都有所接触。

这一年,康熙帝平三藩,云南安定,其兄写信屡屡催促马注返乡,但马注“以圣教为忧,而进退不可已”,马注此时虽有返乡之意,但他没有遵兄命立即返回,而是反复思量自己如何以一己之微,解伊斯兰教衰微局面。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他书《请褒表》希望康熙帝能按照封孔子的旧例,比照宋、元、明历朝对其祖上穆罕默德、赛典赤进行褒扬。此表更凸显他的忠孝观念,反映了他渴盼伊斯兰教能在中国宏传的急切心理,同时也有谋得康熙知晓自己的意味。然而他“疏屡上而机未遇,囊罄裘敝,颜色益悴”(《郁速馥传》)。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马注为此颇费财力、心力。同年秋,“西域国臣以天经进,上谕礼部侍臣即传京师内外,诏能讲者来,皇上登景山以待。时日将哺,次日欲幸五台,及诏至,乃教领之能诵而不能讲者。侍臣复旨。上曰:‘今朕亦忙促,令彼暂回。以率伊众,俟游五台回,宣能讲者,勿虚朕望。’及旋,而诏不果。”闻此消息,马注决定将《清真指南》付印[35]。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元旦,马注将《清真指南》付印,这是《清真指南》的首印,其内容已经经过了北京很多穆斯林学者、教内教外人士的指点与校阅了,在手稿基础上略有改动。马注之所以付印,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是他已经有离京的打算,并想带着这本书请教各地名师,而抄誊亦多不便。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三月谷雨,马注自己为《清真指南》作序,他在叙中写道:“因闻得悟,领诲明师,或见或闻,著为《指南》一集,登堂入室,贤愚便览。虽其中之得失余不自知,然未尝不可为泛汪洋者东西之一助。知我者,其惟斯书乎!罪我者,其惟斯书乎!人道苟明,又岂敢避罪我而负知音?”(《自叙》)并“幸冀高明,起而教我”。此后他可能在密云向康熙帝献《清真指南》而未果[36]。虽然屡经挫折,但他还能够自我调适,“抱道不出,其咎在己。既已出而道不行,非人力之不周。吾之不遇皇上,主也。皇上岂知我哉?”(《郁速馥传》)但他仍然不放弃一切可能的机会,仍抱一丝希望能为康熙帝所知。

(三)返乡之旅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当马注获悉康熙帝欲南巡[37]后认为,这可能是他能够得到康熙亲见的一次好机会。于是决定先于康熙帝离京,在中途迎驾。同时他也作好了计划失败的安排,那便是寻访名师。康熙帝这次南巡主要是沿京杭运河而下,而运河沿岸多回族聚居,马注此行也相当方便。康熙帝月底出发南巡,马注已经在德州迎候,但这次依然没有能够得到召见,献书之事也不了了之。

尔后马注沿陆路到济南,抵济宁,在这里他拜会了在此开学的李延龄,李延龄是马化蛟的老师——胡登洲的四传弟子。此时与李延龄一同开学的常志美已经归真,李延龄也已年近八旬。李延龄自幼善诗[38],为他赋诗一首赠别。在那里他还拜会了李延龄的弟子王兴文经师,王兴文也有诗赠马注(《海内赠言》)。他在济南、济宁没有长住,准备在康熙帝返回途中再次上疏,请求御览自己的著作。于是沿河南下,大概在徐州一带又作了短暂停留,并见到了古砀教领马廷瑞[39],马廷瑞为其校订了书稿的三、四两卷。继而在扬州作短暂停留,在那里他拜会了古之瓒,古之瓒览其全书,并为其校阅了二、三、四、五、七卷。在这年的十一月他抵达南京,在这里他第三次请求御览,但依旧没有如愿。对此,马注虽然有失落感,但此时他已经能够坦然面对了。

南京自元明以来就是回族聚居地区,也是伊斯兰教学者、经师云集的地方。在这里他拜会了刘三杰,也应该见到了刘智[40]。马注与刘三杰有比较深入的交流,刘校阅了全书。马注非常敬重刘三杰,可能是得到了很多的指点,故在《清真指南》中将其列在卷首校阅者首位。马注在南京停留了近一年的时间,这期间他广泛接触南京的伊斯兰教人士,当时著名的经师袁汝琦[41]、马之骐[42]与之都有交流,马之骐为书稿提了不少意见,特别是第六卷、第八卷[43],这几位均有赠言见录。

在南京期间,马注与同为赛典赤后人——马哈只之后郑氏家族联系比较紧密,并得到他们的眷顾,生活上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为表示感激之情,更为表同宗的荣誉,马注将郑之璧、郑士昌两位“博文”的诗录入《赠言》中。在南京期间,马注看到了郑氏家谱,我们可以想见,郑氏在明朝时期,地位相对显赫,又居于主流文化中心地带[44],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对待族谱的重视程度应该很高,当时的郑氏家谱应该是比较全面系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对马注续修家谱的信念产生激励作用,从后来马注的行动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马注在南京停留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可能由教内人士介绍,马注到达安徽皖城(今安庆),安庆有回族马氏为望族,现有《怀宁马氏宗谱》存世。“明洪武远祖哈直(又名马天方),官安庆卫指挥,因家焉。”[45]著有《中国回教史鉴》的马以愚先生便是安庆马氏后裔。《怀宁马氏宗谱·志尚公弁言》载:“吾族系出西域鲁穆。始祖讳系鲁穆文字,汉译马依泽公,遂以马授姓。”马注或是在南京知道了安庆马氏,故特意到那里核对家谱,但现在还不能知道他们核对家谱的具体结果。但从他后来取道河南来看,可能存在宗亲关系,因为安庆马氏系由河南出[46]。《授书说》中有“丙寅(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春正月朔五日,予自燕旋滇,舟次皖城,率家属暂寓”。他在那里应该从事一段时间伊斯兰经堂教育,以伊儒兼授的方式传播伊斯兰教。他在那里“承教亲爱予甚笃”,在他离开时,曾将《清真指南》一部留在那里。这一年里他写下了《进经疏》,并将其归入《清真指南》,这可能是其最后一次上疏请求御览时所作,收入该书以明其志。

这之后马注大概是由安徽出,首先溯江逆流,抵达湖北境内,可能在湖北拜会了他久仰的皇甫经。皇甫经是胡登洲的四传弟子,湖南常德人[47],但从日程上来看他不大可能再去湖南。马注由湖北取道河南奔西安,完成他祭奠西安咸阳王陵的心愿,同时以其《清真指南》就教于方家。

他先到达开封,在那里拜会了许多伊斯兰教人士,其中孙必第(字后山)为其校订了第五卷和第七卷,马绥泰为其校订了第六卷和第八卷。马绥泰有赠别诗见录。马注随即西走潼关,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的初秋到西安,他在西安同样拜会了一些经师,在赠言中收录了冯通宇、舍起灵诗。《经学系传谱》之中有舍起灵见录。该谱中录:“蕴善舍先生,讳起灵,字蕴善,渭南人氏。”[48]疑与马注所记为一人,或为同宗。冯通宇和舍起灵同是常志美、李延龄弟子[49]。应该是通过这一师承关系,马注到西安后得以便利相知。

这年八月初一,马注在西安带领全家拜谒了咸阳王陵。咸阳王陵的位置,据马注记载,“长安东十里铺浐河之岸,东界坝河,南界长老铺,西界光泰门”,但当他举家拜谒时咸阳王陵已破败不堪。马注见后悲痛不已,慨而作《赡思丁公茔碑总序》以记之。马注的《赡思丁公茔碑总序》结合正史,同时可能参考了南京等地赡思丁后人家谱的相关内容,尽管其中有很多溢美成分,但它仍不失为后世研究赡思丁的一份有益资料。

马注了却自己的心愿后,遂由陕入川,先到了利州(今四川广元)。利州地处陕甘入蜀要道,元宪宗二年(1252年),八月,忽必烈率军“次临洮,命总帅汪田哥以城利州闻,欲为取蜀之计”[50]。当时马注的先祖赛典赤·赡思丁负责元军后勤粮饷,《元史》记载:“宪宗即位,……帝伐蜀,赛典赤主馈饷”[51]。后来在至元元年(1264年)赛典赤任陕西四川行省平章政事,至元三年移治利州,八年移治成都,也即1266~1271年的5年之中赛典赤治于广元。赛典赤属下有很多穆斯林,而且他的后裔亦有留居。马注《赡思丁公茔碑总序》中称:“居于……利州者是为伯颜察儿之后。”伯颜察儿是赛典赤之孙,元代封奉元王。《重修广元县志稿》称“元回教盛于元明寺立今之东街三元宫”[52]。由此可知,元明时期穆斯林在广元有一定的数量和影响,但是马注到达广元后,除与宗族人会谱之外没有见到其他活动。

同类推荐
  • 带着系统当幕僚

    带着系统当幕僚

    “这江山如此多娇,你想要么?想要的话,朕的皇帝给你来做。”“我真要你真给么?”“不给。”“……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当个幕僚吧。”“这样最好,你安全,我也放心。”“但我有个条件。”“敢跟朕谈条件?”“尽量少发动战争。”“你完全无视朕的威胁啊?”“这片土地已经染过太多的鲜血了。”“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朕说话!”“抱歉陛下,刚刚你说什么?”“……”
  • 镖扬天下

    镖扬天下

    柳飞,一个现代的特种队长,重生在一个镖师的家庭,但他的老爹与当今圣上、宰相有着说不出的友谊,,看我们的柳飞如何玩转镖场,震镖界、抗倭寇、北击突厥扬我大楚国威、声名海外。。。。。。
  • 御天城

    御天城

    在充满了未知与想象的世界,所需要的是什么?机缘巧合之下鱼小城来到了一段历史,一段泯灭众人的历史。一个百次考试未中童生的人,突然一跃成了这段历史各种发明的创始人!蔡伦的造纸,毕升的印刷,被称为仙家的火药,流传千古的四大名著........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冲击感和爆发力-----------------------------我到之处,寸草不生!
  • 窃明物语

    窃明物语

    赵峰,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处异处,身体也已不是自己的身体,没想到昨天只是同学聚会,喝多了酒,睡的晚了点,结果自己今天一觉醒来就到了大明,真是无语......看林空凡如何在这大明朝成就大业,叱咤大明!成为那最能撼动大明的一人!
  • 逐玺

    逐玺

    何故尘烟皆四起,暗流汹涌触国朝。讲述了晋建王末期,诸侯割据各怀鬼胎,朝堂逐权党同伐异,楚国公弃子李逝,虽身居乡野,却也躲不过这场纷繁复杂,汹涌强烈的风暴,最终愤然起身,在这权谋诡谲的乱世中,御权行策,一步步走上风暴中心的英勇史诗。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墨归琼途

    墨归琼途

    我爱你,想你和我一起站在云端。你如果不来,我便下去。——墨君宸你是守护山川河海的神,是我终身救赎。——周琼从此,你的穷途便是我的归路
  • 快穿之妖孽夫君快滚开

    快穿之妖孽夫君快滚开

    当R星球的顶级女杀手死后,莫名其妙的被坑入系统游戏,“喂,小哈,你是不是有啥事情瞒着我啊”。“没有没有,我哪敢啊”(男主银啊快回来吧,人家快撑不住了啊o(≧口≦)o)“夫人,想我了吧”某妖孽吐着热气说。“呜哇哇滚开!”且看欢喜冤家的日常生活╰( ̄▽ ̄)╭
  • 天火焚城

    天火焚城

    大华王朝正德元年五月十七夜,天降流火,各路相师皆言有高人降世,与此同时,王都方老元帅府上嫡孙降生,得名“天火”。十几年后,在这个既陌生又有些熟悉的世界,烽火连城,英雄辈出。北域蛮族,五大部落相互征讨,蛮族各位少主踩着白骨杀出一条通往大君之位的血路;西部异族,神秘的势力再次集结,誓要重新杀入中原;中原大地,少年英雄层出不穷,方天火,这个来自地球的过江猛龙将会掀起多大的风浪?轻松搞笑,热血争霸,一切尽在——《天火焚城》!!!
  • 重生之邪王霸宠小毒妃

    重生之邪王霸宠小毒妃

    她是左相家的嫡长女,却在怀着孩子准备迎接幸福的时候,被那人和她的亲妹妹用极致的手段侮辱致死。这还不算,临死前她才知道,她的母亲,哥哥以及外祖一大家子,竟都是死于面前的两人之手,甚至连她十年不孕,也不过是两人精心计划的结果!她死不瞑目,泣血发誓,若有来世,即便是化作厉鬼,她也会找到这对狗男女,要让他们也尝尝这生不如死的滋味。重生十五岁,她步步算计,只为保护自己的亲人。她以为,这一生都只会与仇恨相伴,却不想那人偏偏闯进她的世界。他花名在外,实际身份却深不可测。邪魅、冰冷、狂傲、傲娇,喜欢他的人排着队可以绕京城三圈……他却唯独对她穷追不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控尸者

    控尸者

    控尸是民间早年的一种职业,存在多少年没人清楚。而控尸者的力量有多大也没人清楚。
  • 我的英雄联盟战记

    我的英雄联盟战记

    我是名学生作业好多的说所以跟新很慢这是我第一次写书写的不好勿喷如果有提议,请在书评区发言,如果可以的话我会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