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00500000157

第157章 学者的墨汁甚于殉道者的血——纳忠传略(1)

高发元 肖 芒

当代研究回族和伊斯兰文化的学人,提起91岁高龄的纳忠先生,都情不自禁地表露出敬佩和仰慕,他是中国第一批留学埃及的学者和中国阿拉伯语正规教学的开拓者,作为一个毕生研究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学富五车的回族大学者,他在教育和研究两个方面都是硕果累累。

凡与纳忠先生接触过的人,无不被他和蔼的态度、清晰的思路、渊博的知识、超人的记忆力及丰富的语言所吸引,尤其是他一生酷爱的中国式对襟布衣、布鞋的朴素穿着,使人无法联想到他曾在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及现代文明最早渗人的非洲大都市生活过整整9年。他说阿拉伯语时,连埃及人都误认为他生长在开罗,但在北京生活了30多年,说汉语时仍是浓浓的昆明腔。

纳忠在开罗完成学业后,完全可以进入主流社会,享受丰厚的准学者的生活,但他那种炽热的爱国之心却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危亡的祖国,他在开罗得知日本侵略中国,便作为留学生的骨干,参与组织、发动留学生及爱国华侨进行抗日宣传,肩负起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重任,并怀着一腔热血在日本飞机轰炸昆明的隆隆硝烟中回到了故乡昆明加入到抗日救国的行列中。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两种优秀文化的熏陶,造就了他坚韧的性格、睿智的思想、卓越的成就、高尚的情操。

阿拉伯国家非常神秘,研究阿拉伯历史文化的纳忠先生也充满了神秘,他的身世和经历,他的思想和成果都是一个个谜的组合,让我们一起解开这一个个谜团,走近纳忠。

就学清真寺

1910年,纳忠出生在云南省通海县(原河西县)纳家营。纳忠的中小学生活大部分是在清真寺度过的。清真寺上学不收学费,既可念经,又能读书。纳忠所进的永宁清真寺和南城清真寺都是赛典赤·赡思丁主滇时兴建的,历史悠久。几百年来,这两所清真寺培养了许多回族学生,有的成了大阿訇;有的远渡重洋,朝觐求学。以清真寺为主的经堂教育,弥补了国民教育的不足,尤其是为贫苦学生提供了一条求学之路。然而,勤奋好学的纳忠随着年龄的增长,已不满足以经书为主的传统经堂教育,他渴望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于是去报考法文学校。

昆明法文学校是法国人创办的,当时的校长葛尔田是法国人。纳忠分在初级班。他刻苦学习,成绩优秀,不久就跳级升到三年级的中级班学习。法文学校有一项规定:每天考一科试。每周平均成绩第一名的当班长。第一名坐在第一排座位的中间,最后一名坐在最后一排座位的最边一个。纳忠成绩好,经常当班长。

校长葛尔田不懂中文,但特别喜欢研究云南回族的历史,常请翻译带他去找人请教,并把收集到的资料译成法文,寄回法国发表。纳忠的中文老师李粤芬是读八股出身的文人,古汉语底子厚实,他写的对联还被刻在昆明有名的大观楼内。他见纳忠聪明伶俐、知识面广、勤学好问,就让他帮着收集资料,说是校长安排的任务。纳忠把阿訇们的口授内容记录下来交给李粤芬。李老师很少改动就让高级一班的学生译成法文,交给葛尔田。

纳忠收集到的资料一方面供给来南城寺访问的中山大学的老师、民族学家杨成志;一方面供给葛尔田。葛尔田靠李粤芬、纳忠等师生收集的资料及自己的采访,以清末云南回族史为主线,完成了《云南回民》一书,1927年用法文在越南河内出版。

纳忠在法文学校读了两年西洋式教学法的书,还差两年便可毕业。这时,发生了一件不得不使纳忠离开学校的事。一天,在操场上,赵老师与葛尔田发生了冲突,葛尔田两拳头打在赵老师的胸口上。倔强的赵老师大声喊叫:“我的学生,你们出来,校长打人了!”顿时,全校200多名学生蜂拥而出,见状都十分愤慨,当即罢课。纳忠和一些同学到一家茶馆聚会,商议如何痛斥葛尔田,决定向当时国民党外交署请愿,让法国人离开或关闭这所学校。同时,草拟罢课宣言,揭露法国人的奴化教育。纳忠被推荐为这份宣言的撰稿人,所写的稿子,有的层层上报,有的见诸报端。他们的行动很快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葛尔田迫于压力,只得撤走了。

这次罢课、抗议、请愿活动是纳忠第一次参加的社会活动。抗议活动结束后,他不愿再受法国人的气,离开了法文学校。

纳忠离开法文学校回到家中无事可做。南城清真寺的田家培哈吉与纳忠的父亲是同乡,听说纳忠闲待在家中,就来劝他回南城寺继续读书,并告诉他几所清真寺联办的学校已发展成了一所高等中阿并授学校。纳忠又回到南城清真寺读高中。

从1923年至1931年,纳忠先后在法文学校、南城清真寺高等中阿学校、明德中学学习了阿拉伯语、法语、汉语以及数学、植物学、生物、卫生、绘画、体育等课程。汉语启蒙老师是著名学者马聘三老拔贡和中年学者李芳伯,主要学《四书》及其他一些古文。两年多的时间,纳忠共学了从汉代到宋代的100多篇经典古文,而且几乎都能背下来。纳忠在此期间,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基础。每周必不可少的作文课和写一副对联,使他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纳忠上高等中阿并授学校后,便开始学习写作,他首先投稿伊斯兰教的刊物,如北京的《月华》、天津的《伊光》、广州的《天文学理月刊》等。之后,又向云南的《西南日报》投稿。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是一篇不太成熟的游记。纳忠将稿子直接寄给主笔,没想到几天后就发表了。当然,文章多处是被加工修改过的。纳忠见自己的稿子成了铅字,兴致更高。他又连续投稿10多篇杂文及游记,都被一一采用,当他斗胆向上海的刊物投稿时却屡遭退稿。碰了几回钉子,纳忠一气之下,干脆写了一篇不自量力的评论,对大文豪郭沫若的一篇小说,评论了一通,观点颇为偏激。稿子寄到上海开明书店的《开明周刊》,未想到,文章竟然发表了,还寄来1元钱的稿费,并来信希望他继续投稿。18岁的纳忠喜出望外,他又写了3篇感想式的评论文章寄去,也都发表了。

1929年年初,云南回教俱进会成立,办了一份刊物《清真铎报》。两名老师、纳忠、纳训四人作为编委。第一次编务会决定第一期出刊由纳忠负责,经费自筹。

《清真铎报》创刊伊始,稿件基本是由几个编委写的,纳忠的第一篇文章是《论回教教育》。随着读者群的扩大,稿源越来越多,云南各地的回民,甚至省外都有来稿。纳忠主持办了16期,撰稿40多篇,10余万字。

1931年1月,云南回教俱进会组织选考留埃学生,纳忠被选上。年底,5人的留埃学生团组成,除纳忠外,还有护送人明德中学训导主任沙儒诚老师、沙甸人马坚(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保送)、张子仁和林仲明。

离家的头一夜,纳忠心乱如麻,通宵未眠。1931年11月9日,天蒙蒙亮时,纳忠全家人已开始张罗,家里的空气凝重,仿佛他一去不复返。大家眼里闪着泪花。纳忠忙着收拾行装,找不到一句适当的话来安慰家人。母亲哽咽着叮嘱道:“好好去吧,路上事事要小心,莫挂念家中。”话未说完,就再也讲不下去,转过脸,不停地拭着眼泪。父亲作为一家之主和顶梁柱,只是催促纳忠上路,没有说一句儿女情长的话。纳忠咬咬牙迈着沉重的步子跨出家门,到了大路口,忍不住回头看了母亲一眼,只见母亲和抱着次子的妻子仍站在门前一动不动,依依不舍地用目光为他送行。父亲和弟弟陪着纳忠快步奔向昆明火车站。

车站上已经聚集了许多送行的人,各清真寺的教长、亲朋、同学也先后来到车站。“丙辰事件”唯一幸存健在的90余岁的马敏斋老人也蹒跚着走来了,纳忠一阵惊喜,一个箭步跑上去搀扶着老人。老人颤抖着紧握住纳忠的手,清晰地说:“纳子嘉,你此次能出去真不容易啊!到埃及后要好好学习,别辜负众人的期望。”纳忠连声回答说:“一定努力,一定好好学……”说着说着热泪夺眶而出,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无情的时光催促着远行人,火车快开了,留学生与送行人一一握手告别,口中不断地说着:“色兰(安好)”。上了火车,马敏斋老先生还靠近窗口,再一次叫着纳忠的名字:“子嘉,路上小心,在埃及好好学。”纳忠流着热泪鞠了一躬说道:“敏翁放心,我走了。”随着长鸣的汽笛,火车徐徐开动了。纳忠看着月台上一个个后移的人影,但始终未见父亲、弟弟。在车站上话别时,他竟没有注意到老父亲,现在开始惭愧了。火车越来越快,纳忠的眼睛虽然看着车窗外不断变幻的景物,但脑子里却萦绕着过早衰老的父亲、依门吸泣的母亲、翘首含泪的妻子,他心里仍在想,到底该不该扔下二老、妻儿、弟兄作这次无期的远行。

留学埃及

40多天的漂泊,终于到达了盼望已久的地方。几位中国留学生的到来,引起了当地新闻媒体的兴趣,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到埃及留学,学生们答道:“穆圣说过:‘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现在我们要说:‘知识虽远在埃及,亦当求之’”。

爱资哈尔大学位于开罗市东南方,旧学制授课在爱资哈尔大清真寺内进行,该寺是埃及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位于校园内。寺堂很大,二三十根大圆柱支撑,每根柱子旁边有一个很高的椅子,老师高高地坐在上面讲课,许多科目的课程都在这里讲授,有时,一门课同时有两个老师在这里开讲,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喜欢听哪个老师讲的,就席地盘腿坐在他椅子前的地毯上,围成半圆,仿佛开讨论会。老师讲课时,学生随时可以提问和辩论,气氛十分轻松。平时,学生不考试,只是每年年底的规定科目大汇考时才统计成绩。

学校派了一名叫穆罕默德·扎夫扎菲的教师负责强化他们的阿拉伯语。开始学习时,采用中学高年级的正式教材来练习发音、听力和会话。扎夫扎菲上课十分认真,一丝不苟。一个音发不准,他就数十遍反复领读,直到准确为止。上课时,纳忠常常思想开小差,扎夫扎菲老师看到他心不在焉的样子,就问他:“你的心到哪里去了?”纳忠说:“我的心在中国。”老师不仅没有生气,还觉得这个小伙子挺可爱,反而更喜欢他。纳忠见老师如此耐心,深受感动,开始努力学习。尤其是发音练习,每天纳忠都把所教的字母和生词读到准确为止。宿舍里有个小厨房,5个中国学生自己做饭吃。纳忠主动承担了买菜的差事。在菜场上他可以学到地道的阿拉伯语。

纳忠在补习阿语时,晚上时常到大清真寺听圆柱课,主要学习古典阿拉伯语语法。两年不到,纳忠的阿语基本过关,他又选择了历史、地理等圆柱课。

纳忠听说新学制部的课较有现代意识,便和马坚商量一起去听。新学制部分设宗教原理学院、法学院(开设历史、心理学、文学、语法学等课程)、文学院。无论新、旧学制都必须学历史。旧学制学院的最高文凭是“学者”,其次是普通大学文凭。“学者”必须由埃及最高教育委员会批准才能授予,要严格地通过12门课程的考试。这种考试制度类似中国的科举考试。埃及学生一旦获得“学者”及“普通”两个文凭,便可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纳忠还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去处——埃及国家图书馆。该图书馆面积很大,藏书十分丰富。在老师的帮助和担保下,纳忠办到了图书馆的借书证。在那里可以查阅各类书刊,还可以把书借回去慢慢读。

拜访名师是纳忠课外学习的另一条捷径。纳忠的挚友,叙利亚同学约瑟夫主动帮忙介绍了一位很有名望的大学者——穆罕默德·法里德·瓦吉迪。瓦吉迪的学识为世人公认,被誉为“埃及哥德”,而他的知识完全靠自学获得。

纳忠去拜访他,他说,他从没有接触过中国人,他对中国古老的文明有着很好的印象。纳忠有礼貌,有教养,师徒一见如故。临走时,这位大学者就将自己编的《20世纪大百科全书》签上名送给纳忠,还送了一本他注解的《古兰经》。这么多的书,纳忠一人是拿不回去的,只有请约瑟夫帮忙。约瑟夫有点嫉妒了。他说,他与大学者认识了几年,从未得到赠书,为何一见纳忠就送这么多书。

虽然瓦吉迪答应辅导纳忠,但实际上真正成为他的学生是很难的,因为他很忙,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很少。纳忠去拜访了几次瓦吉迪,都因他有要务未能见面。他每天会客的时间是固定的,下午4点~5点,多一分钟也不行。5点整准时走出大门,不管话是否讲完,客人是否在屋里。他有腿疾,走路时总要拄着拐杖。纳忠发现他有走出大门后沿着宽阔、平整、绿树成荫的人行道独自散步的习惯,惊喜无比,觉得这是接近大学者的最好时机。

一天下午,大学者从家中出来散步,在大门外等待了多时的纳忠鼓足勇气走上去,有礼貌地叫了一声大师,上前搀扶他。大学者很高兴,同意纳忠提出的每天陪他散步的请求。从此,纳忠每天利用这段时间向大学者求教,从未间断,一直持续了1年多。

同类推荐
  • 换个角度读史记

    换个角度读史记

    《换个角度读史记》突破了《史记》原典的纪传体模式,脉络更加清晰,主题更加鲜明,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十二个章节:三皇五帝、夏朝风云、殷商时代、西周时期、春秋争霸、战国称雄、扫平六合、大秦帝国、楚汉相争、西汉初兴、汉朝盛世、汉武雄风,以期给读者一个清晰的历史脉络。在编排体例上。本书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采用问答的形式来展开。在内容上,本书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在语言上,本书采用明了易读的白话文,使当代的读者更加容易理解。
  • 秦汉英烈传

    秦汉英烈传

    以秦末汉初波澜壮阔的那段历史为背景,塑造了张良、刘邦、项羽、秦始皇、李斯、赵高、阎乐等一大批鲜活的历史人物,再现了博浪沙刺秦、沙丘政变、望夷宫之变、鸿门宴、暗度陈仓、十面埋伏等相关的历史事件。
  • 天下鸿图

    天下鸿图

    乞丐,皇帝,看起来是两个并不是很搭配的工作,但偏偏有人做过乞丐,而且还当了皇帝。看着万里锦绣河山,这位帝王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其实做皇帝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还不如当初做乞丐时活的自由自在嘞。”
  • 跃马大唐

    跃马大唐

    天宝四年,盛世大唐。安禄山正在崛起,杨国忠将权倾朝野,歌舞升平中孕育刀光剑影,太平盛世里暗藏血雨腥风。一名小小坊丁,崛起于市井之间,他是诗坛翘楚,他是天下枭雄。绝代佳人,为谁舞霓裳羽衣!大唐天下,谁将主社稷沉浮!
  • 长情醉红颜

    长情醉红颜

    美人厌时迟,静候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热门推荐
  • 我是抓鬼大师

    我是抓鬼大师

    我从小就跟随自家爷爷学了十几年的抓鬼捉妖本领……我以为我在爷爷的吩咐下踏出了这片大山后就能逍遥快活了,结果一桩桩的麻烦事件却不断开始找上了我了。纯洁懵懂涉世未深的小狐仙,千百年流传的恐怖僵尸王,独霸一方的妖王,各种各样的鬼怪,包括充满神秘色彩的组织……他们,亦或是它们,围绕着我的生活开始展开演变成一个复杂的故事……我是抓鬼大师,我是翁凡。主人翁的翁,落入凡尘的凡……一切精彩尽在《我是抓鬼大师》……
  • 天赋世界尸鬼

    天赋世界尸鬼

    故事背景是在一个绝大部分人都有某种天赋(俗称超能力)而极少数是毫无天赋的世界,而男主是一个平庸的人,但他的经历却不一般,自从他的遭遇开始他便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但生活又怎能允许他如此轻易的放弃这样的经历呢?好了,就让这些文字带你们走进他的故事中去吧
  • 都市中最后一个丧尸

    都市中最后一个丧尸

    丧尸暴乱中,亚区政府执行了毁灭计划,一颗原子弹落下,南海的一座海岛城市被夷为平地。而就在蘑菇云升起的同时,与海岛城市相邻的一座城市废弃下水道中,一个脖子上有着被新鲜咬伤的少年爬了出来。且看被尸化的少年在这缤纷的世界里翻天覆地。
  • 好看的古典小说:合锦回文传+连城璧(套装共6册)

    好看的古典小说:合锦回文传+连城璧(套装共6册)

    本套书包括《合锦回文传3册》和《连城璧3册》共6册。《合锦回文传》僖宗乾符年间,楚中襄州有个梁孝廉,生有一子栋材,聪慧绝人,过目成诵,属文不假思索。梁孝廉和夫人欲为儿子定一门好亲事,怎奈梁栋材眼界高,一时未有合适的人选。梁孝廉有一个姐姐,嫁与秀才房元化,谁知一家人早亡,只留一女儿莹波。梁孝廉夫妇将其带回府中照料。本想中表联姻,可儿子不同意,也就作罢了。梁夫人窦氏还有一姊一妹,姐姐生一子,名唤薛尚文,长梁生四岁。妹子亦生一子,名唤赖本初,长梁生五岁。赖本初父母相继亡故,所以投奔到梁府。薛尚文奉父母之命游学,也投奔到了梁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再遇前男友

    再遇前男友

    有个男孩一直我心里,我喜欢他爱过他,但我把他挡在心门之外,爱而不能,爱之痛苦莫过于此,究竟是什么束缚了我的心呢?
  • 怀恋啊我的时光

    怀恋啊我的时光

    小时候在想长大长大就好,现在在想时光时光慢点可好……
  • 爱是懂你

    爱是懂你

    一个男人长的太妖孽也未必是好事,好好的皇子非要当成公主来养。好不容易来个诈死,却被自己的父皇看上,重新卷入宫里的明争暗斗。还好天可见怜,让他遇见了那个让他一见倾心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年三季

    一年三季

    在一所普通的高校里,一群沉下心来决心考研的毕业班学生,聚集在淹没与老校区成荫的绿树中的自修室里。虽然他们做了3年的同班同学,但彼此间最亲密的问候也不过是点头与微笑而已。可就是在这最后的一年时间里,共同的志向,同甘共苦的经历,以及彼此间增添的深情浓意,都把他们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古语有曰“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实对他们来说最实际的安慰就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所以他们在面对表白时,仍旧保守;面对离别时,仍旧泰然。他们戏谑着分离,认为距离不会产生交流的问题,认为即使以后再也见不到了也没有关系。他们欣赏着自己的搏来的人生舞台,在奋斗中忘了当年战友的模样,却还依稀地能体会到那一年里的感觉——欢笑与悲伤、踌躇与果敢、寂寞与热闹...种种洋溢着青春的感觉让他们只能怀着一份感伤,远远地问候着那些年并肩作战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