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00500000037

第37章 清代陕西回族的人口变动(1)

路伟东

一、问题的提出

清代西北诸省是我国回族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而同治元年(1862年)以前,陕西省又是西北诸省中回族人口分布最集中的省份之一。根据目前已知的史料粗略估计,其人口规模当在百万以上。1862年陕西省爆发了著名的回民起义,在此后的六七年时间里,陕西全省尤其是人口稠密、富甲一方的关中地区成为相互厮杀的战场。其间,大批回民惨遭杀戮、驱逐、饿毙、疫毙,人口数量急剧减少。此后,虽经近百年的休养生息,直到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回族人口总数仍不足6万[1]。这种剧烈的人口损耗,在全国其他回族聚居区是十分罕见的。回族人口的锐减,极大地改变了陕西人口的民族结构,对晚清乃至此后更长一段时间内全省的人口发展、移民入迁以及土客融合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都产生了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有关清代陕西回族人口的具体数量及其消长等问题,不少前辈与同仁都曾作过卓有成效的研究。然而,由于缺乏充足的史料以及严密科学的论证,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对于清代陕西回族人口的峰值数、谷底数以及清初回民人口数等一些基本问题,目前仍不很清楚。这涉及到对于陕西回族历史的一些基本认识,不可等闲视之。

陕西全省习惯上划分为关中、陕南和陕北三个不同的地理单元,三个地区的回民数量多寡不一,其来源亦各有差异。关中地区的回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集中,其先民最早可以追溯至盛唐时期来自中亚及西亚等地的商人,他们大部分是阿拉伯人、波斯人等,此后历经宋、元、明、清诸代,陆续有中亚和西亚穆斯林东迁,落户关中;陕南地区的回民最早是来自长江流域的“下河人”,明清时期,又有关中及四川等地回民迁入定居;陕北地区的回民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夏时期,部分从中亚东来的穆斯林商人散居该地。元代曾在延安、凤翔、六盘等处招募回民屯田,到了明代,榆林地区已经有“东干回族踪迹”了[2]。回族风俗自成体系,不与异教通婚,世代相传,历史上又盛行早婚,故其族发展、繁衍较快[3]。加之陕西省“自乾隆以来,重熙累治,关陇腹地不睹兵革者近百年,回民以生以息,户口之蕃亦臻极盛”[4]。因此,到清代中期,陕西回族发展至鼎盛。

1862年以前,回民几乎遍布全省的7府5州。但是,清初陕西全省回民人口数及1862年以前回民峰值人口数等具体情况,史无详载。左宗棠估计其峰值人口数大约有七八十万[5]。由于左宗棠是同治年间回民起义的平定者,也是战后回民安置、灾民救济等一系列善后事宜的处理者,长期以来这个数据被诸多史家广为引用。然而,根据多隆阿奏报,战前“陕西回众,久隶编氓,群萃州处数十万家”[6]。概略言之,1862年以前,全省回民总数当在百万以上。因此,左宗棠所言当有所偏低。近人稍有不同意见,马光启言:“(陕西回民)历宋、元、明、清以来,生殖日繁,遂布满全省,号称百万。”[7]马长寿据此推断:“原在陕西省西安、同州、凤翔三府和乾、邠、鹿三州共二十多个州县里,住有回民七八十万到一百万”[8]。丁万录以为:“陕西八百坊回族在同治年间大起义前总人口当不下一百二十万。”[9]战前岐山县有回民28坊共6.3万余口[10],每坊平均0.225万人,以此推算800坊回民当有180万。所以,丁万录估计似乎有所偏低[11]。胡振华则认为,1862年以前陕西的回族人口大约有150万~200万。其论据如下:《续修陕西通志稿》卷178为70万~80万,马光启《陕西回教概况》谓关中约100万;另据《中国人口·陕西分册》,1850年陕西人口总数为1210.7万人,而《秦陇回务纪略》卷1谓陕西“民七回三”,则为365万,本文取其中而估定[12]。然而,《中国人口·陕西分册》所载1850年陕西人口数援引自清《户部清册》,这个数据不可信[13]。此外,《秦陇回务纪略》所谓“民七回三”亦为大略之数,以此为基础来推算1862年以前陕西的回族人口数显然存在很大的问题[14]。

二、清初陕西回族人口数及其人口峰值数估算

就全国范围而言,清代人口峰值出现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在此后的14年间,由于受到太平天国运动、西北回民起义和光绪大旱灾等天灾人祸的影响,全国损失人口总数超过1亿口[15]。然而,陕西省直到同治元年(1862年)才开始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1862年初,随着太平军入陕,回民起义爆发,在此后的六七年间,受战争影响,全省人口损失总数高达数百万[16]。因此,清代陕西省人口的峰值应当出现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而非道光三十年(1850年),把1861年的全省回族人口数作为其峰值人口数是比较恰当的。

1862年以前,“陕西回人布满,直从甘肃通至哈密回疆”[17],7府5州皆有其踪迹,但分布却极不均衡。署理陕西巡抚毕沅奏称:“(乾隆年间)陕省各属地方,回民居住较他省为多。而西安府城及本属之长安、渭南、临潼、高陵、咸阳及同州府属之大荔、华州,汉中府属之南郑等州县,回民多聚堡而居,人口更为稠密。西安省城内回民不下数千家,城中礼拜寺共有七座,其最大者系唐时建立。……西安回民大半耕种畜牧暨贸易经商,颇多家道殷实及曾任武职、大小员弁及当兵科举者。”[18]至咸丰年间,陕西回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余澍畴讲:“陕省回民本居于三府二州沃壤之地……蒲、富、临、渭,陕省著名四大县,地处渭北,一望平坦,辽阔无垠,东北连同州府附廓首邑大荔县。五县犬牙相错,回庄居其大半。王阁、羌白诸大寨,四围壕沟,林丛菁密,浮桥一撤,奋翼难飞。渭属之辛市、仓头、官道,临潼之斜口、关山、新丰,富平之美原、剑桥等处,次之。”[19]时人称关中地区回民分布比较集中的10个州县为“二华关大水,三城朝合阳”,号称“东府十大县”,其所指为华州、华阳、潼关、大荔、白水、澄城、蒲城、韩城、朝邑、合阳10个州县[20]。

毕沅、余澍畴等人所列举的战前陕西回民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除省城西安以外,共有10个州县,即长安、富平、高陵、咸阳、渭南、临潼、大荔、华州、南郑、蒲城。与“东府十大县”相比较,去其重复,可知1862年以前陕西省回民聚居最为集中的州县共有17个,它们分别是长安、临潼、渭南、高陵、咸阳、富平、华州、华阴、潼关、大荔、白水、澄城、蒲城、韩城、朝邑、合阳、南郑。以上17个州县中有16个州县属西安、同州两府,其他仅南郑一县属汉中府。因此,1862年以前回民分布的中心区在咸阳以东,潼关以西,泾、渭两河下游的狭长地带。尤其是在西安、同州两府的交界地带,回民分布更为集中,“回巢之巨者,在大荔曰王柯,曰乔店,曰羌白。在渭南曰禹家庄,曰仓渡,曰邸家庄。界于华、荔、渭者曰乜家滩。其余星罗棋布,不下数百邸堡”[21]。

除西安、同州两府外,战前回民集中的地区还包括乾、邠、鄜3州,即余澍畴所指的“二府三州”之地。由于没有可以利用的史料,我们无法推算这3州中回民人口的确切数量。以上5个州府是战前全省回民聚居的中心区。此外,从已有史料来看,凤翔及陕南的汉中、兴安3府也有一定数量的回民。凤翔府共有回民36坊,其中仅岐山1县就有28坊,“共六万三千余名口,散居东关麻家崖等处”[22]。起义爆发后不久,凤翔回民就群起响应,并联合甘肃回民攻打各路清军[23]。陕南地区除上文提到的南郑县外,其他各县也都有或多或少的清真寺,其中西乡1县有10多座[24]。凤翔、汉中、兴安3府当属回民分布的次中心区。至于以上5府3州以外的地区,战前属于回民聚居的边缘地区,回民人口数量极为有限。

东路回民军首领洪忠孝就抚后,余澍畴曾“询以东路回民几何”,洪忠孝回答说:“临、渭、二华一带共三十七万余口,余则不知也。”[25]《秦陇回务纪略》载“村落既尽,遂攻城池。临、渭、二华,城在渭河之南,贼先攻破之”等[26]。由此可证“临、渭、二华”不是泛指渭河两岸地区,而是专指临潼、渭南、华州、华阴4个州县。洪忠孝为东路回民军首领,他所提供的临、渭、二华4个州县的回民人口数应该是比较可信的。1861年,临潼、渭南、华州、华阴4个州县的人口总数大约有91.3万左右[27],其中回族人口37万,约占总人口的40.5%。假设临、渭、二华4个州县中回族人口的比例在以上17个州县中是最高的,其他州县回民比例以30%~35%计算,估计战前其他13个州县中回民人数大约有94万口,17个州县回族人口总数约为131万[28]。

同治初年,省城西安“节署前、后、左、右、迤北一带,教门烟户数万家,几居城之半。教堂经楼,高矗云天,气势雄壮。绅富三分之一,乐业安居,自成风俗”[29]。省城西安的回民因为没有参加同治年间的起义而免遭杀戮,故其战前、战后人数当大致相等。据左宗棠奏报,战后西安城中回民有二三万口[30],由此可知,战前省城西安回民当为数千家。统计以上列举各数,1862年以前,回族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17个州县及省城西安,回民总数估计接近或超过135万口。1861年西安、同州2府人口总数分别为338.4万、207.5万,其中,西安、同州2府的16个回民聚居的州县中,回民人数约有121.3万,约占2府人口总数的22.2%。如果加上2府其他州县中的回民,估计战前陕西回民分布最为集中的西安、同州2个府中,回民人口的比例可能接近30%。清人言陕西人口“民七回三”[31],或由此而来。

凤翔府岐山县有回民28坊,共6.3万人,平均每坊回民0.225万,1861年岐山县共有人口20.8万左右[32],回民比例约为30.3%。回民聚居以清真寺为中心,“凡有回民之处所亦各有礼拜寺”[33]。而一个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回民聚居区就叫做“一坊”,战前汉中府西乡县有清真寺10余座,当有回民10余坊。假设战前西乡县有回民15坊,按岐山县每坊平均人口数推算,那么全县回民人数就有3.4万。1861年西乡县人口有20.3万[34],回民人口所占的比例仅为16.8%。由此来看,岐山、西乡及南郑等处于次中心区的州县中回民人口的比例远比中心区各州县中回民人口的比例要低。战前凤翔府共有回民36坊,以每坊回民0.225万推算,则全府回民人口共有8.1万。1861年全府人口总数有155万左右[35],回民人口的比例约为5.2%,除岐山县外,全府其他7个州县的人口总数约为134.2万,其中回民人数约为1.8万,所占比例仅有1.3%,不及岐山县回民比例的1/20。由此推测,战前陕西省除回民聚居的个别府州县外,其他府州县中回民人口的比例大致在1.3%~5.2%之间,取其中间数当为3.25%。这个比例大约相当于战前全省回民人口最为集中的17州县中回民人口比例30%~35%的1/10。

以岐山、西乡等州县为代表的凤翔、汉中2府战前都是回民聚居的次中心区,其回民比例应低于回民聚居中心区的西安、乾州等州府,而高于回民聚居边缘区的延安、绥德等府州。1861年,陕西全省共有7府5州90个县、厅[36],总人口1382万[37],除上文提及的17个回民聚居的州县以及岐山县外,其他72个州县共有人口992.8万。考虑到回族人口分布的极度不均衡性,假设其他72个州县回民人口的比例平均为3.25%,以此计算,回民总数仅有32.2万。合岐山县6.3万回民,陕西全省回民分布最为集中的17个州县之外,回民总数约有38.5万。因此,保守的估计,1862年以前,陕西回族人口的峰值数不会低于170万,约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2.2%。

据马长寿先生估计,战后被清王朝清查的回民田产,全省当超过2万顷,约占战前全省田地总数的1/10[38]。这个比例与笔者估算的战前全省回民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基本一致。清人言回民人数,就陕西而言“民七回三”,其所指当仅为关中地区的西安、同州2府中回民人口的比例而非全省。

同类推荐
  • 我真不是纨绔子弟

    我真不是纨绔子弟

    我有了三个宠弟狂魔姐姐,从此我变成了纨绔子弟。大姐,有人欺负我。小弟,别怕,大姐明天上朝参他父亲,让他父亲罢官,全家流放……二姐,有人欺负我。小弟,别怕,二姐教你的武功还没学会吧?咱们来个现场教学……三姐,有人欺负我小弟,别怕,三姐给你钱,谁欺负你,你就拿钱砸他,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
  • 唐朝第一散官

    唐朝第一散官

    现代医科生重生到唐代武德年间,从此制造发明,行医救人,娶妻纳妾,不亦快活;最重要的是,穿梭在秦王和太子两派势力的斗争之中,却游刃有余,步步生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创业起居注

    一起义旗至发引凡四十八日初,帝自卫尉卿转右骁卫将军,奉诏为太原道安抚大使。郡文武官治能不称职者,并委帝黜陟选补焉。河东已来兵马仍令帝征发,讨捕所部盗贼。隋大业十二年,炀帝之幸楼烦时也。帝以太原黎庶,陶唐旧民,奉使安抚,不逾本封,因私喜此行,以为天授。所经之处,示以宽仁贤智,归心有如影响。炀帝自楼烦远至雁门,为突厥始毕所围,事甚平城之急。赖太原兵马及帝所征兵声势继进,故得解围,仅而获免。遂向东都,仍幸江都宫。以帝地居外戚,赴难应机,乃诏帝率太原部兵马,与马邑郡守王仁恭北备边朔。
  • 乱世英贼

    乱世英贼

    刘奇,一个不专业的催眠师,一个不折不扣的闷骚男,阴差阳错间,回到东汉末年。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牛人辈出的年代,有叱诧风云的奸雄曹操,也有大仁似伪的皇叔刘备,还有忠肝义胆的关羽,更有智多如妖的诸葛亮。主角流落到这个世界,为了自己的命运,拉着粮车,带着手下,周旋于各个势力之间。简单点说,就是一个闷骚型的催眠师穿越到一个以吃饭睡觉决定个人实力的三国世界里的故事。
  • 我的妹子黑化了

    我的妹子黑化了

    一个重生妹子在黑化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而男主则是最大的反派,但是为了自己能好好活着那只能不让自己的小萝莉黑化了,甜?刀尖上的甜
热门推荐
  • 仙途之匹夫无罪

    仙途之匹夫无罪

    一夜九星连珠,再世沧海桑田。这是一曲波澜壮阔的史诗篇章,书写着人生百态,有雄霸天下,有家长里短,那一生遇见的人啊,听到的故事,便是成就了这史诗篇章的内容。
  • 国之重器

    国之重器

    一个无父无母在酒肆打杂的小伙计立志要考上进士。可是自从在河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后,两个人的吃饭问题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敌圣王

    无敌圣王

    创造一方属于自己的世界!打造一个经典的传说!走自己的道,让世人尊嘱自己的法则!我要这天、这地尽在我的掌握之中!…………激情、热血的爽文,一切尽在《无敌圣王》。
  • 灵医枭妃

    灵医枭妃

    她曾是叱咤风云的一代枭王,医毒绝世,神力无边。却被算计穿越异世,成了灵医世家声名狼藉的废物大小姐。之后,她更是将狼藉二字演绎得淋漓尽致;追皇子,戏魔君,虐渣渣,揭惊天阴谋,一时间,风起云涌,乾坤动荡!面对众美男的追求,她说:“尔等只是滚滚红尘,我——要的是天下!”而那只妖孽却说:“只有得到本座,你才能得到天下。”“小魔君,你会不会太嚣张?”她不羁的抬头看他。话刚说完,却被某君一手扛到肩上……“本座是天下的王,而你是本座的王,如此,你还有何不满?”“什么鬼?这两码事不挂勾好嘛!”眼下,她能逃脱狼口吗?
  • 古墓探险之穿越到聊斋

    古墓探险之穿越到聊斋

    我和基友因为误入古墓,却离奇的穿越到聊斋的故事,其中发生了许多稀奇古怪的故事!最终我们的公司会怎么样的呢?
  • 重生回归夺取世界冠军

    重生回归夺取世界冠军

    凌泽在好不容易取得s联赛的冠军之后不幸被人刺杀,上天给了他一次重生的机会,这一次,他要重头再来,为他的冠军梦想努力……(本书纯属本人自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楼第一皇妃

    青楼第一皇妃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果然不错,一次游泳竟然淹死灵魂到了异时空,好吧,看在这身体是公主的份上就勉强接受了,可是为啥是个落难公主,落难公主也就算了,咱不计较,可为啥在青楼呢?算啦,好死不如赖活。
  • 魔法师维恩

    魔法师维恩

    魔法学院毕业的少年回到家中,发现叔叔不辞而别,而法杖和挎包却没有带走。桌上的旧地图标记出了一个神秘地点。年轻的魔法学徒带上法杖和地图,踏上了寻找叔叔的未知旅途。———————————————书友群:55630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