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84600000017

第17章 留得枯荷听雨声(5)

有时候,我们站下来谈一谈。我们不说:“今天天气,哈,哈,哈!”我们谈一点学术界的情况,谈一谈读了什么有趣的书。有一次,我把他请进我的书房,送了他一本《陈寅恪诗集》。不意他竟然说我题写的书名字写得好。我是颇有自知之明的,我的“书法”是无法见人的。只在迫不得已时,才泡开毛笔,一阵涂鸦。现在受到了他的赞誉,不禁脸红。他有时也敲门,把自己的著作亲手递给我。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有一次,好像就是去年春夏之交,我们早晨散步,走到一起了,就站在小土山下,荷塘边上,谈了相当长的时间。此时,垂柳浓绿,微风乍起,鸟语花香,四周寂静。谈话的内容已经记不清楚。但是此情此景,时时如在眼前,亦人生一乐也。可惜在大约半年以前,他乔迁新居。对他来说,也许是件喜事。但是,对我来说,却是无限惆怅。朗润园辉煌如故,青松翠柳,“依然烟笼一里堤”。北大文星依然荟萃,我却觉得人去园空。每天早晨,独缺一个耄耋而却健壮的老人,荷塘为之减色,碧草为之憔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中行先生是“老北大”。同他比起来,我虽在燕园已经待了将近半个世纪,却仍然只能算是“新北大”。他在沙滩吃过饭,在红楼念过书。我也在沙滩吃过饭,却是在红楼教过书。一“念”一“教”,一字之差,时间却相差了二十年,于是“新”“老”判然分明了。即使是“新北大”吧,我在红楼和沙滩毕竟吃住过六年之久,到了今天,又哪能不回忆呢?

中行先生在文章中,曾讲过当年北大的入学考试。因为我自己是考过北大的,所以备感亲切。1930年,当时山东唯一的一个高中——省立济南高中毕业生八十余人,来北平赶考。我们的水平不是很高。有人报了七八个大学,最后,几乎都名落孙山。到了穷途末日,朝阳大学,大概为了收报名费和学费吧,又招考了一次,一网打尽,都录取了。我当时尚缺自知之明,颇有点傲气,只报了北大和清华两校,居然都考取了。我正做着留洋镀金的梦,觉得清华圆梦的可能性大,所以就进了清华。清华入学考试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北大则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先说国文题就非常奇特:“何谓科学方法?试分析详论之。”这哪里像是一般的国文试题呢?英文更加奇特,除了一般的作文和语法方面的试题以外,还另加一段汉译英,据说年年如此。那一年的汉文是:“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这也是一个很难啃的核桃。最后,出所有考生的意料,在公布的考试科目以外,又奉赠了一盘小菜,搞了一次突然袭击:加试英文听写。我们在山东济南高中时,从来没有搞过这玩意儿。这当头一棒,把我们都打蒙了。我因为英文基础比较牢固,应付过去了。可怜我那些同考的举子,恐怕没有几人听懂的。结果在山东来的举子中,只有三人榜上有名。我侥幸是其中之一。

至于沙滩的吃和住,当我在1946年深秋回到北平来的时候,斗换星移,时异事迁,相隔二十年,早已无复中行先生文中讲的情况了。他讲到的那几个饭铺早已不在。红楼对面有一个小饭铺,极为狭窄,只有四五张桌子。然而老板手艺极高,待客又特别和气。好多北大的教员都到那里去吃饭,我也成了座上常客。马神庙则有两个极小但却著名的饭铺,一个叫“菜根香”,只有一味主菜:清炖鸡。然而却是宾客盈门,川流不息,其中颇有些知名人物。我在那里就见到过马连良、杜近芳等著名京剧艺术家。路南有一个四川饭铺,门面更小,然而名声更大,我曾看到过外交官的汽车停在门口。顺便说一句:那时北平汽车是极为稀见的,北大只有胡适校长一辆。这两个饭铺,对我来说是“山川信美非吾土”,价钱较贵。当时通货膨胀骇人听闻,纸币上每天加一个“0”,也还不够。我吃不起,只是偶尔去一次而已。我有时竟坐在红楼前马路旁的长条板凳上,同“引车卖浆者流”挤在一起,一碗豆腐脑儿,两个火烧,既廉且美,舒畅难言。当时有所谓“教授架子”这个名词,存在决定意识,在抗日战争前的黄金时期,大学教授社会地位高,工资又极为优厚,于是满腹经纶外化而为“架子”。到了我当教授的时候,已经今非昔比,工资一天毛似一天,虽欲摆“架子”,焉可得哉?而我又是天生的“土包子”,虽留洋十余年,而“土”性难改。于是以大学教授之“尊”而竟在光天化日之下,端坐在街头饭摊的长板凳上却又怡然自得,旁人谓之斯文扫地,我则称之源于天性。是是非非,由别人去钻研讨论吧。

中行先生至今虽已到了望九之年,他上班的地方仍距红楼沙滩不远,可谓与之终生有缘了。因此,在他的生花妙笔下,其实并不怎样美妙的红楼沙滩,却仿佛活了起来,有了形貌,有了感情,能说话,会微笑。中行先生怀着浓烈的“思古之幽情”,信笔写来,娓娓动听。他笔下那一些当年学术界的风云人物,虽墓木久拱,却又起死回生,出入红楼,形象历历如在眼前。我也住沙滩红楼颇久。一旦读到中行先生妙文,也引起了我的“思古之幽情”。我的拙文,不敢望中行先生项背,但倘能借他的光,有人读上一读,则于愿足矣。

中行先生的文章,我不敢说全部读过,但是读的确也不少。这几篇谈红楼沙滩的文章,信笔写来,舒卷自如,宛如行云流水,毫无斧凿痕迹,而情趣盎然,间有幽默,令人会心一笑。读这样的文章,简直是一种享受。他文中谈到的老北大的几种传统,我基本上都是同意的。特别是其中的容忍,更合吾意。蔡孑民先生的“兼容并包”,到了今天,有人颇有微词。夷考其实,中外历史都证明了,哪一个国家能兼容并包,哪一个时代能兼容并包,那里和那时文化学术就昌盛,经济就发展。反之,如闭关锁国,独断专行,则文化就僵化,经济就衰颓。历史事实和教训是无法抗御的。文中讲到外面的人可以随时随意来校旁听,这是传播文化的最好的办法。可惜到了今天,北大之门固若金汤。门外的人如想来旁听,必须得到许多批准,可能还要交点束脩。对某些人来说,北大宛若蓬莱三山,可望而不可即了。对北大,对我们社会,这样做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请读者诸君自己来下结论吧!我不敢越俎代庖了。

中行先生的文章是极富有特色的。他行文节奏短促,思想跳跃迅速;气韵生动,天趣盎然;文从字顺,但绝不板滞,有时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仿佛能听到节奏的声音。中行先生学富五车,腹笥丰盈。他负暄闲坐,冷眼静观大千世界的众生相,谈禅论佛,评儒论道,信手拈来,皆成文章。这个境界对别人来说是颇难达到的。我常常想,在现代作家中,人们读他们的文章,只须读上几段而能认出作者是谁的人,极为稀见。在我眼中,也不过几个人。鲁迅是一个,沈从文是一个,中行先生也是其中之一。

在许多评论家眼中,中行先生的作品被列入“学者散文”中。这个名称妥当与否,姑置不论。光说“学者”,就有多种多样。用最简单的分法,可以分为“真”“伪”二类。现在商品有假冒伪劣,学界我看也差不多。确有真学者,这种人往往是默默耕耘,晦迹韬光,与世无忤,不事张扬。但他们并不效法中国古代的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他们也写文章。顺便说上一句,主张“不立文字”的禅宗,后来也大立而特立。可见不管你怎样说,文字还是非立不行的。中行先生也写文章,他属于真学者这一个范畴。与之对立的当然就是伪学者。这种人会抢镜头,爱讲排场,不管耕耘,专事张扬。他们当然会写文章的。可惜他们的文章晦涩难懂,不知所云。有的则塞满了后现代主义的词语,同样是不知所云。我看,实际上都是以艰深文浅陋,以“摩登”文浅陋。称这样的学者为“伪学者”,恐怕是不算过分的吧。他们的文章我不敢读,不愿读,读也读不懂。

读者可千万不要推断,我一概反对“学者散文”。对于散文,我有自己的偏见:散文应以抒情叙事为正宗。我既然自称“偏见”,可见我不想强加于人。学者散文,古已有之。即以传世数百年的《古文观止》而论,其中有不少可以归入“学者散文”这一类的文章。最古的不必说了,专以唐宋而论,唐代韩愈的《原道》、《师说》、《进学解》等篇都是“学者散文”,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辨》也可以归入此类。宋代苏轼的《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等等,都是上乘的“学者散文”。我认为,上面所举的这些篇“学者散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采斐然,换句话说,也就是艺术性强。我又有一个偏见:凡没有艺术性的文章,不能算是文学作品。

拿这个标准来衡量中行先生的文章,称之为“学者散文”,它是决不含糊的,它是完全够格的。它融会思想性与艺术性,融会到天衣无缝的水平。在当今“学者散文”中堪称独树一帜,可为我们的文坛和学坛增光添彩。

1995年8月

我的第一位老师

他实际上不是我的第一位老师。在他之前,我已经有几位老师了。不过都已面影迷离,回忆渺茫,环境模糊,姓名遗忘。只有他我还记得最清楚,因而就成了第一了。

我这第一位老师,姓李,名字不知道。这并非由于忘记,而是当时就不注意。一个九岁的孩子,一般只去记老师的姓,名字则不管。倘若老师有“绰号”——老师几乎都有的——只记绰号,连姓也不管了。我们小学就有“Shao qianr”(即知了,蝉。济南这样叫,不知道怎样写)、“卖草纸的”等老师。李老师大概为人和善,受到小孩子的尊敬,又没有什么特点,因此逃掉起“绰号”这一有时颇使老师尴尬的关。

我原在济南一师附小上学,校长是新派人物,在山东首先响应五四运动,课本改为白话。其中有一篇《阿拉伯的骆驼》,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寓言故事。我叔父忽然有一天翻看语文课本,看到这一篇,勃然大怒,高声说:“骆驼怎么会说话!荒唐之至!快转学!”

于是我就转了学,转的是新育小学。因为侥幸认识了一个“骡”字,震动了老师,让我从高小开始,三年初小,统统赦免。一个字竟能为我这一生学习和工作提前了一两年,不称之为运气好又称之为什么呢?

新育校园极大,从格局上来看,旧时好像是什么大官的花园。门东向,进门左拐,有一排平房。沿南墙也有一排平房,似为当年仆人的住处。平房前面有一片空地,偏西有修砌完好的一大圆池塘,我可从来没见过里面有水,只是杂草丛生而已。池畔隙地也长满了杂草,春夏秋三季,开满了杂花,引得蜂蝶纷至,野味十足,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倘若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到这里,必然认为是办学的最好的地方。

进校右拐,是一条石径,进口处木门上有一匾,上书“循规蹈矩”。我对这四个字感到极大的兴趣,因为它们难写,更难懂。我每天看到它,但是一直到毕业,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石径右侧是一座颇大的假山,石头堆成,山半有亭。本来应该是栽花的空地上,现在却没有任何花,仍然只是杂草丛生而已。遥想当年鼎盛时,园主人大官正在辉煌夺目之时,山半的亭子必然彩绘一新,耸然巍然。山旁的隙地上也必然是栽满了姚黄魏紫,国色天香。纳兰性德的词:“晚来风动护花铃,人在半山亭”所流露出来的高贵气象,必然会在这里出现。然而如今却是山亭颓败,无花无铃,唯有夕阳残照乱石林立而已。

可是,我却忘记不了这一座假山,不是由于它景色迷人,而是由于它脚下那几棵又高又粗的大树。此树我至今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它春天开黄色碎花,引得成群的蜜蜂,绕花嗡嗡,绿叶与高干并配,花香与蜂鸣齐飞,此印象至今未泯。我之所以怀念它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当年连小学生也是并不那么“循规蹈矩”的——四个字同今天的一些口号一样,对我们丝毫也不起作用。如果我们觉得哪个老师不行,我们往往会“架”(赶走也)他。“架”的方式不同,不要小看小学生,我们的创造力是极为丰富多彩的。有一个教师就被我们“架”走了。采用的方式是每个同学口袋里装满那几棵大树上结的黄色的小果子,这果子味涩苦,不能吃,我们是拿来作武器的。预备被“架”的老师一走进课堂,每人就从口袋里掏出那种黄色的小果子,投向老师。宛如旧时代两军对阵时万箭齐发一般,是十分有威力的。老师知趣,中了几弹之后,连忙退出教室,卷起铺盖回家。

假山对面,石径左侧,有一个单独的大院子,中建大厅,既高且大,雄伟庄严,是校长办公的地方。当年恐怕是大官的客厅,布置得一定非常富丽堂皇。然而,时过境迁,而今却是空荡荡的,除了墙上挂的一个学生为校长画的炭画像以外,只有几张破桌子,几把破椅子,一副寒酸相。一个小学校长会有多少钱来摆谱呢?

同类推荐
  • 世界最美的散文

    世界最美的散文

    本书提炼的散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它们或讴歌自然,或解析社会;或赞颂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或阐释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一篇美文就是一道独特的人生风景,让你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一则故事就是一泓深邃的哲理清泉,帮你开启生命的智慧之光……优美的散文,教会我们用心去拥抱生活,用爱去燃点希望。期望读者在品味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
  • 午梦斋题画

    午梦斋题画

    刘二刚是新文化的代表,他的画均为文人画,具有自已独特的风格,而且很成熟,他不但在技巧上不同于前人,而且又以文学、哲学重铸了传统艺术。本书为他的文画集,他擅长于以画上题跋、题诗,其精神气质闲散、淡泊、休闲的状态,对当下人有教化的意义。
  • 有间文库:老舍短篇小说集

    有间文库:老舍短篇小说集

    包括: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赶集》收有文章15篇,包括:《五九》、《热包子》、《爱的小鬼》、《大悲寺外》、《马裤先生》、《微神》、《抱孙》、《柳家大院》、《铁牛和病鸭》等。此集子展现了老舍的现实主义风格和特有的北京韵味,情节连贯,故事性强,语言精练,通俗明白,笔下人物鲜活。老舍多描写底层市民人物形象系列,以一种深切的,忧虑的,思考的目光来同情关怀底层民众的疾苦,展示了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同时,又有一种幽默讽刺的意味掺杂在里面。他的作品对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樱海集》(1935年,人间书屋社)此书是老舍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上任》、《牺牲》、《柳屯的》、《末一块钱》、《老年的浪漫》、《毛毛虫》、《善人》、《邻居们》、《月牙儿》、《阳光》10部作品,是老舍爱好者不可不品的琼浆佳酿,里面绝大部分作品都可称得上“人物素描”的至高典范。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涉世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涉世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爱上红楼梦

    爱上红楼梦

    作者用易懂的白话文形式重新诠释了《红楼梦》,以她自己说故事方式重造红楼,内容浅显易懂,适合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故事的读者的。
热门推荐
  • 云中的日子

    云中的日子

    可爱的转学生郭可人来到老家云川,进了云中,在这里,她遭遇到史上最可爱的一所学校,有最可爱的数学老师张猩猩,巫师般的化学老师,chairmanmao的忠实fans英文老师,还有阴风般飘来荡去的语文老师,加菲猫一般又肥又懒歪理一大堆的前座,酷酷的同桌,还有从小的噩梦同居密友王英哲,当然,还有十足经典的损友陈飞儿....
  • 若你辉煌

    若你辉煌

    黎知深是谁?众所周知!她以全国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了,”他们人人所向往的海商,大一就选择了多专业,没有人否认她的能力,因为她本身就足够强。说她与校云人物的易司承是同届都不为过,”直到有一天那个传说中的易司承就突然闯入了她的生活。还很理直气壮的当着所有人的面亲她,”一边很霸道的说:我亲自己的女朋友很正常。黎知深:你还要不要脸了!易司承:与面子相比,你更重要些……若你辉煌,那我便成为你的骄傲,”希望有一天能和你跟并肩而站,黎知深搂着易司承抬头认真的跟他说。傻瓜,”你本来就很优秀啊,易司承抱她入怀…………
  • 轮回来了孽缘

    轮回来了孽缘

    不是轮回路,不是忘川水,不是黄泉路,没有彼岸花,天降不死身?明明已经死去入了阎罗殿,见了阎罗王,去喝不了那孟婆汤,过不了那轮回路。竟然还想退货,有经过我的同意吗?有本事让我生,生死官:也不是不让你生,是你身带煞气太重,影响轮回路上头胎的“普通人”,废话那么多让你们阎罗王见我…………你就是那个想生的,男子沉思了一会儿,不如和我生一个,男女随你选。娘亲,娘亲,快陪我去奕叔叔家玩,奕叔叔说想你了,还要做我爹爹………………
  • 毒妃驾到邪王莫挡道

    毒妃驾到邪王莫挡道

    一朝背叛,一朝穿越。前世她被人所害,这一世她要报仇,要让那些想让她死的人生不如死!什么太子!什么王爷!和她有什么关系!背叛就要有代价!可是为毛他却这样妖孽,这样闷骚,还这样霸道!糟糕!为什么有心动的感觉?不行!她夜紫凝是谁,可是一个杀人如麻的魅鬼,头上还有医学博士的帽子,用毒,救人。她样样精通!绝不能这样任人宰割!她要逃!可是…………“王妃这是要去哪儿呀,不如带本王一同去可好?”“呵呵呵!没有没有”“胆子到不小,还想逃,看来本王有必要教训一下你了……”
  • 盛世梨花,琅爷情定下堂妃

    盛世梨花,琅爷情定下堂妃

    她,一个嫁入王府的花魁,夫不疼,婆不爱。她以为他至少会对她有一丝感情,可没想到,这一切都犹如泡沫。她那被伤透的心,还能重拾温暖吗?她,一个懵懂小医女,却误打误撞与名满天下的神医公子结缘相爱。可惜,天意弄人,待三年后的她携两子前来相见,他的心意还一如当初吗?她,一个调皮小公主,却看不见她身旁那个男人的深情眼神,她当他是哥哥,他却当她是爱人。三年的分离,历经沧桑,他还会爱她,十年如故吗?
  • 文娱天才

    文娱天才

    “抄书,抄歌,作者你还会写点别的吗?这种小说都烂大街了。”“有点创新好不好”作者:“我只是想说一个故事,仅此而已。”****************************************新人求推荐、求收藏!
  • 奴妾

    奴妾

    【VIP读者免费抢鲜,08月15日截止】一场宫廷斗争,我最爱的亲人惨死宫中,最爱的情人也反目成仇,灵魂飘摇,我成了这个世界最寂寞的人,身体被疼痛淹没,情感能否被守护在心底的最深处。
  • 末世之全民外挂

    末世之全民外挂

    这里每个人都能拥有外挂,各种高级外挂出没,直播挂,红包挂,系统挂,无限挂...但...没用!在高等世界的入侵下,人类只能任其宰割!
  • 调教GAY老公

    调教GAY老公

    他是跨国银行的执行总裁,他天生高傲不驯、在商界叱咤风云、无不畏惧,他是十足的GAY,只喜欢男人期上他的傲身,成为别人的膝下欢子,他天生讨厌女人、畏惧女人,可偏偏遇到调教女王,黏在他的身边,据说是他名义上的未婚妻……
  • 无上太古魔帝决

    无上太古魔帝决

    少年叶宇,偶的太古魔心,修无上传承,踏九天,纵寰宇,杀四方,战天下,独霸七界,绝世称尊,帝临宇宙,万族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