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84600000005

第5章 君子隆师而亲友(5)

中国散文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传统,各种不同的风格,各种不同的流派,纷然杂陈。中国历代的散文文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赛过三春的锦绣花园。但是,不管风格多么不同,却有一点是共同的:所有散文家都不是率尔而作,他们写作都是异常认真的,简练揣摩,惨淡经营,造词遣句,谋篇布局,起头结尾,中间段落,无不精心推敲,慎重下笔。这情景在中国旧笔记里有不少的记载。宋朝欧阳修写《昼锦堂记》,对于开头几句,再三斟酌,写完后派人送走,忽觉不妥,又派人快马加鞭,追了回来,重新改写,是有名的例子。

我个人常常琢磨这个问题。我觉得,中国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同优秀的抒情诗一样,讲究含蓄,讲究蕴藉,讲究意境,讲究神韵,言有尽而意无穷,也可以用羚羊挂角来做比喻。借用印度古代文艺理论家的话来说就是,没有说出来的比已经说出来的更为重要,更耐人寻味。倘若仔细分析一下近代中国散文家的优秀作品,这些特点都是有的,无一不能与我的想法相印证。这些都是来自中国传统,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可惜,我还没有看到过这样分析中国散文的文章。有人侈谈,散文的核心精神就在一个“散”字上,换句话说就是,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不愿意写下去了,就立刻打住。这如果不是英雄欺人,也是隔靴搔痒,没搔到痒处。在我们散文坛上,确有这样的文章。恕我老朽愚钝,我期期以为不可。古人确实有一些读之如行云流水的文章,但那决非轻率从事,而是长期锻炼臻入化境的结果。我不懂文章三昧,只不过如此感觉;但是,我相信,我的感觉是靠得住的。

冯至先生的散文,我觉得,就是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的。不能说其中没有一点西方的影响,但是根底却是中国传统。我每读他的散文,上面说的那些特点都能感觉到,含蓄、飘逸、简明、生动,而且诗意盎然,读之如食橄榄,余味无穷,三日口香。有一次,我同君培先生谈到《儒林外史》,他赞不绝口,同我的看法完全一样。《儒林外史》完全用白描的手法,语言简洁鲜明,讽刺不露声色,惜墨如金,而描绘入木三分,实为中国散文(就体裁来说,它是小说;就个别片段来说,它又是散文)之上品。以冯先生这样一个作家而喜爱《儒林外史》完全是顺理成章的。

总之,我认为冯先生的散文实际上就是抒情诗,是同他的抒情诗一脉相通的。中国诗坛的情况,我不清楚;从下面向上瞥了一眼,不甚了了。散文坛上的情况,多少知道一点。在这座坛上,冯先生卓然成家,同他比肩的散文作家没有几个,他也是我最喜欢的近代散文作家之一。可惜的是,像我现在这样来衡量他的散文的文章,还没有读到过,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了。

对作为学者的君培先生,我也有我个人的看法。我认为,在他身上,作为学者和作为诗人是密不可分的。过去和现在都有专门的诗人和专门的学者,身兼二者又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的人,却并不多见。冯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作为学者,他仍然饱含诗人气质,这一点在他的研究选题上就充分显露出来。他研究中西两方面的文学,研究对象都是诗人:在中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欧洲是德国大诗人歌德,旁及近代优秀抒情诗人里尔克(Rilke)。诗人之外,除了偶尔涉及文艺理论外,很少写其他方面的文章。这一个非常简单明了的事实,非常值得人们去参悟。研究中外诗人当然免不了要分析时代背景,分析思想内容,这样的工作难免沾染点学究气。这些工作都诉诸人们的理智,而非人们的感情,摆脱学究气并不容易,可是冯先生却能做到这一点。他以诗人研究诗人,研究仿佛就成了创作,他深入研究对象的灵魂,他能看到或本能地领悟到其他学者们看不到更领悟不到的东西,而又能以生花妙笔著成文章,同那些枯涩僵硬的高头讲章迥异其趣,学术论著本身就仿佛成了文学创作,诗意弥漫,笔端常带感情。读这样的学术论著,同读文学作品一样,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

因此,我说,冯至先生是诗人又兼学者,或学者又兼诗人,他把这二者融为一体。

至于冯先生的为人,我又想说:诗人、学者、为人三位一体。中国人常说“文如其人”,或者“人如其文”。这两句话应用到君培先生身上,都是恰如其分的。我确实认为,冯先生是人文难分。他为人一向淳朴、正直、坦荡、忠实,待人以诚,心口如一。我简直无法想象会有谎言从他嘴里流了出来。他说话从不夸大,也不花哨;即之也温,总给人以实事求是的印象,而且几十年如一日,真可谓始终如一了。

君培先生长我六岁。我们都是搞德文起家,后来我转了向,他却一直坚持不懈。在国内,我们虽然不是一个大学,但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却是一个人。他就是二三十年代北大德文系主任,同时又兼任清华的德文教授。因此,我们可以说是有同门之谊,我们是朋友。但是,我一向钦佩君培先生的学识,更仰慕其为人,我总把他当老师看待,因此,也可以说是师生。我在这里想借用陈寅恪师的一句诗:“风义生平师友间。”我们相交将近五十年了。新中国成立后,在一起开过无数次的会,在各种五花八门的场合下,我们聚首畅谈,我们应该说是彼此互相了解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套用李后主的词,口吟的两句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开会知多少?”我听了以后,捧腹大笑,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实获我心!有不少次开会,我们同住一个房间,上天下地,无所不谈。这更增强了我们彼此的了解。总之,一句话:在将近半个世纪内,我们相处得极为融洽。

君培先生八十五岁了。在过去,这已经是了不起的高寿,古人不是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吗?但是,到了今天,时移世转,应该改一个提法:“人生九十今不稀。”这样才符合实际情况。我们现在祝人高寿,常说“长命百岁”,我想,这个说法不恰当。从前说“长命百岁”,是表示期望。今天再说,就成了限制。人们为什么不能活过百岁呢?只说百岁,不是限制又是什么呢?因此,我现在祝君培先生高寿,不再说什么“长命百岁”,意思就是对他的寿限不加限制。我相信,他还能写出一些优秀的文章来的。我也相信而且期望他能活过这个期限。

1990年10月20日写完

记周培源先生

如果论资排辈,周培源先生应该算是我的老师。说话为什么这样绕弯子呢?原因是,我于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当时周先生是清华教授。但是,我学的是西洋文学系,而周先生则是物理教授,并无任何接触。只是有时在校园中林荫路上看到周先生伉俪走过而已。当时教授在社会上地位极高,待遇优厚,而且进可以官,退可以学。在我们青年学生眼中,望之如神仙中人。

一直到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理科归入北大,周先生自国外归来,参加了北大的工作。间有机会同他一起开会。但仍然由于行当不同,而从无过从。我对周先生的了解同二十多年以前相比,增加得微乎其微。不过,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从别人对他的评论中,我渐渐发现,周先生其实是一个很有个性,很有骨气,很有正义感,能明辨大是大非的人,一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人。

我真正认识周先生是在一个非常不正常的情况下,是在“十年浩劫”中。浩劫开始时一阵混乱过后,“群众组织”逐渐合并成两大派,这与全国形势是完全相适应的。两大派一个叫所谓“天派”,一个叫所谓“地派”。北大的两大派的名称是“新北大公社”(天)和“井冈山”(地)。从整个运动过程来看,这两大派都搞打砸抢,都乱抓无辜,都压迫真正的群众,真正是难兄难弟,枣木球一对,无法评论其是非优劣。但是从北大的具体情况来看,领导新北大公社的是那一位臭名昭著的“老佛爷”,打出江青的旗号,横行霸道,炙手可热。她掌握了全校的行政财政大权,迫害异己。我与此人打过多年交道,深知她不学无术,语无伦次,然而却心狠手辣,想要反对她,需要有一点牺牲精神。

我在运动初期不可避免地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经过了一阵阵的惊涛骇浪,算是平安地过了关。虽然仍然被工作组划在“临界线”上,但究竟属于人民内部,满可以逍遥自在了。

但我是一个颇爱打抱不平的人,虽然做不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程度,有时候也抑制不住自己,惹点小乱子。对于这一位“老佛爷”的所作所为,我觉得它不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其实我也并不真懂什么是“革命路线”。我只觉得她对群众的态度不对头。于是我便有点“蠢蠢欲动”了。

出乎我的意料,又似乎是在意料之内,周培源先生也挺身而出,而且干脆参加了反“老佛爷”的组织,并且成为领导成员。在这期间,我一次也没有在私下见过周先生。他为什么这样做,我毫无所知。只记得北大两大派在大饭厅(今天的大讲堂)中举行过一次公开的辩论,两派的领导都坐在讲台上。周先生也俨然坐在那里,而且还发了言。他的岁数最大,地位最高,以一个白发盈巅的老人,同一群后生坐在一起,颇有点滑稽。然而我心里却是充满了敬意的,周先生的一身正气在这里流露得淋漓尽致。后来,“老佛爷”大概对周先生这样一位有威望的教授起来反对自己极为不安。于是唆使亲信对周先生大肆攻击。“十年浩劫”中对立派之间罗织罪名,耍弄刀笔,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老佛爷”对周先生当然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诬陷污蔑。我得知,周先生参加的组织竟也为周先生立了专案组,调查他的一生行动。我当时真感到心里不是滋味。此事周先生恐怕至今也不知道。我在这里不想责怪任何人。大家都是在形势所迫下进行思考,进行活动的。

我呢,我也上了牛劲,终于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考虑与观察,抱着“粉身碎骨在所不辞”的决心,“自己跳了出来”,也参加了那个反“老佛爷”的组织。这一跳不打紧,一跳就跳进了牛棚,几乎把老命给赔上。

有一天,我奉到牢头禁子(官名叫“监改人员”)之命,不要我出去参加劳动,要我在棚里等候批斗,不是主角,是“陪斗”,等于旧社会的“陪绑”,是一种十分残酷的刑罚。对于被批斗,尽管我已是“老手”,什么呼口号,喊“打倒”,发言批判,满嘴捏造,我能够坐在“喷气式”上置若罔闻;但是,坐“喷气式”,挨耳光,拳打脚踢,有时被打得鼻青脸肿,有人往脸上唾而又唾面自干,我却还真有点不寒而栗。当牢头禁子,带着满嘴的“国骂”向我下达命令时,我心里真有点哆嗦。我已失去一切自由,连活着的自由在内,我只有低头应命,如坐针毡似的等在牛棚里。

但是,一直到中午,也没有人来押解我。后来,有的难友悄悄告诉我说,“老佛爷”夜里抄了周先生的家——尽管周先生是中央明令要保护的人,“老佛爷”也胆敢违抗——周先生大概事前得到消息,躲到什么地方去了,没有被“揪”住。“老佛爷”的如意算盘是揪住以后,大规模批斗,知道我同周先生的关系,才让我陪斗。我真有点后怕,如果当时周先生真被“揪”住,批斗起来,其声势之猛烈,概可想见了。在当天下午被押解着出来劳动时,我看到地上、墙上写满了“打倒猪配猿”一类的口号,想见“老佛爷”等辈咬牙切齿之状。

浩劫的风暴逐渐平静。我听说,中央某一个领导人向周先生提了意见,周先生在某一个场合做了点自我批评。这可能只是传闻,确否我不敢说。至于我,没有什么人提出意见,我不想在这方面做什么检查。我一生做的事自己满意的不多。我拼着老命反“老佛爷”一事,是我最满意的事情之一,它证明我还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胆小鬼。

风暴过后,我同周先生的接触多了。我们从来没谈过我上面说的那些事情。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但是,周先生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风范却日益引起我的敬佩,是我一生学习的好榜样。

前两年,周先生曾重病过一次,然而却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又忙忙碌碌地从事各种活动了。我现在借用冯友兰先生的两句话来为周培源先生祝愿:“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1991年10月5日

《汤用彤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序

在中国几千年的学术史上,每一个时代都诞生少数几位大师。是这几位大师标志出学术发展的新水平;是这几位大师代表着学术前进的新方向;是这几位大师照亮学术前进的道路;是这几位大师博古通今,又熔铸今古。他们是学术天空中光辉璀璨的明星。

同类推荐
  • 笛鸣悠悠

    笛鸣悠悠

    眷念,是一种情怀,是一份刻骨铭心的爱。当岁月的年轮翻飞,烟尘一路远去,面对故土,眷念也便愈发深切。风来了,且听……这悠悠笛声,似文字,似旋律,似实景,亦是意象,不管怎样,我总感觉到她来自于心灵,来自于心灵深处自然流淌的点点滴滴……
  • 迷失的雨季

    迷失的雨季

    这是一群活跃的、极具影响力的90后作者。“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这套书精选其中的20位集中推出,全面展现他们的文学才能。同时,这套书还是90后读者文学爱好者的写作样本。《迷失的雨季》为其中一册,是90后代表作家林锋的作品集。《迷失的雨季》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绮丽唯美的场景,悬念迭出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给读者一个不一样的青春。
  •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关于《呼啸山庄》的研究成果早已卷帙浩繁,但是,由于经典文学文本的丰富性,往往不断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复研读和阐释。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心得。作者在认真、审慎、反复、仔细地研读原小说的基础上,在作品的主题思想解析、人物形象剖析、艺术建构探析、文本对比分析和故事章节评析中提出了自己的不少的独立见解,让文学研究者能更全面、更客观地去把握和解释小说内涵。该著作的五部分互为关联、互为支撑,构成一个完成的逻辑链来阐释该部小说。
  • 一场叫作时光的旅行

    一场叫作时光的旅行

    本书由著名作家严歌苓主编,秉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人物,汇集了张鸣、曹文轩、陈舜臣、韩美林、洪峰、王蒙等众多文学、文化、文艺界名家的最新作品,配以精致图片和摄影作品,图文交汇,着力探讨文学创作、文艺人生、历史观、社会热点、心理、教育等话题,同时也是众多作者交流学术观点、畅谈人生社会的平台,为众多作家、学者打造不一样的形象,挖掘最有前途的新人作者。
  • 超级潜伏

    超级潜伏

    它无孔不入,世界上最伟大的间谍都为之服务,全世界的风吹草动尽在掌握之中,令对手心惊胆战;它冷酷无情。跨国追杀前任领导人,使其喋血他国;密探遍布全国,国人谈之无不色变:高效!强悍!无所不为!一个人抵得上一支军队,这就是它——前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本书揭秘世界上最大的超级间谍组织。
热门推荐
  • 呢喃娉婷

    呢喃娉婷

    再强大的人都是会有弱点的,不错,曲予尘就是淳于岩若这一生的弱点,却也是她的金丝铁甲。一个劫,她明明可以轻轻松松渡过,不过她还是放纵了自己。自己将自己的一生都与妖兽绑在了一起,同时,也跟他绑在了一起。他们注定纠葛,既然避不过,就好好面对吧。最开始,她一不小心在人间提前苏醒,她生下他们的孩子,在他的眼前消失,化作片片昙花。她原以为自己能放下,可最终她还是承了幽冥川主的情,让他的魂魄与自己一起在石潭篁林长眠,更是和他一起上了目宗山,为他练就了不老不死之身。只是,让她放下身份,付出一切来守护的人,最终竟要与她为敌。她不甘心,在佛祖座下三十六万年,提着一柄青冥剑,要讨回属于淳于一族的一切,可最终她还是败给了自己......
  • 暗夜之宿命使然

    暗夜之宿命使然

    秦始皇嬴政最宠爱的女儿,却在快要与良人成亲之时,被神秘的‘妖怪’同化了,从此远离家国,骨肉相离!无数的暗夜里孤独前往,嘿呦的洞穴里度过每一个白天,从此与阳光绝了缘,可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无尽的仇恨,却在漫长撕磨中淡化,家国远去,一切再也回不到从前,陌生的朝代遇见似曾相识的人,难道这是宿命的轮回?
  • 绿染炎夏

    绿染炎夏

    岁月果然是残忍的,当曾经天真可爱的少女逐渐被青春中的背叛离别浸湿后,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高冷女王,曾经的爱人还能找回当初那个总爱穿着绿色裙子,笑得一脸无邪的少女吗?还请期待!
  • 痞女傲天下

    痞女傲天下

    她堂堂一国公主,却自小沦落江湖。这古代美男多多,有爱管闲事的神医,有为了她不顾国家的王子,还有自家那九百年不见的皇兄也要来湊个热闹,这该是怎么一个乱字了得?
  • 合约租妻

    合约租妻

    只要一份合约,就能得到一个人妻!而这人妻还是泰国王妃!天下竟还有这样的好事?平凡的少年步入低谷,旅行中竟邂逅美女王后,订立合同,纳入后宫。
  • 花都最强仙帝

    花都最强仙帝

    正式版简介:北冥仙帝重生都市,掌破鸿蒙开天地,脚踏青云踩乾坤。仙帝奶爸,宠妻狂魔,再现神话辉煌。吱吱版简介:大家好,我是小吱吱吱,这是你从未读过的全新小说,点收藏,看一年,免费章节不花钱。
  • 顾安逸你再一次误会了

    顾安逸你再一次误会了

    安介和顾安逸初遇见是在一片樱花林,那时安介和顾安逸都是七岁,安介那时在拿着铲子玩土,当她抬头看见他时,问:“你是谁?”顾安逸睁大双眼看见了一个从未有过美丽的女孩,后来顾安逸转学,他成了安介的同桌,他们一次永远在一起……
  • 大卫·考波菲儿

    大卫·考波菲儿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第八部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全书采用第一称叙事,其中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
  • 乾坤潜龙决

    乾坤潜龙决

    天潜大陆,这里讲究实力为尊。五大宗门,七大帝国,各间利益盘中错杂,勾心斗角。一个少年,自小失去娘亲,不受自己父亲的待见,偶然间得到上古传承下来的修炼功法,从此走上一条不平凡的修炼之路。且看叶云如何在修炼之路上披荆斩棘,直达巅峰。
  • 悲夜墨

    悲夜墨

    黑夜,永无光明。宇宙诞生的开始,没有光,只有夜。生命最开始诞生的地方,是夜。在黑暗中生存,暗夜,是他生命最璀璨的绽放。血,本是红的,在这夜里,在他身上,却也变成了黑。黑色的夜。黑色的血。黑色的他。